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2单元检测练习(七)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争取民主的斗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质量检测(七)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争取民主的斗争
(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1842年初,宪章派向议会提交的新请愿书中,与1839年提交的请愿书相比,新增加了( )
①限制工时②提高工资③改善劳动条件
④要求普选权
A.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选B 本题考查基础知识。1839年提交的请愿书中有要求普选权的内容,④不符合题意,①②③都符合题意,选B。
2.英国宪章运动的请愿书提出:“我们竭尽自由人的义务,就应当享受自由人的权利。我们要求普遍选举。”这表明( )
A.工人的愿望带有明显的空想色彩
B.工人的斗争局限于社会经济领域
C.工人阶级要求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D.无产阶级已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
解析:选D 宪章运动依据当时人民群众处于无权地位的状况而提出争取普选权的要求,说明其斗争已经突破了经济斗争的范畴,但并非以推翻资产阶级统治为目标,故排除A、B、C三项。宪章运动独立提出了无产阶级的政治要求,因而成为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的重要标志之一,故D项符合题意。
3.巴黎公社规定:“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任何一个公职人员的薪金不得超过一个熟练工人的工资;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这些规定体现出( )
A.走向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的趋势
B.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
C.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典范性
D.和平夺权、平稳过渡的必然要求
解析:选A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苏联,巴黎公社是武装夺权、且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任务尚未完成,B、C、D三项说法都是错误的,“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等体现了走向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的趋势。
4.“昨日的空想将在明天实现,让我们作为空想主义者,为改善劳动者的境况,解放一切
人和取消一切社会等级而奋斗。”这是一幅反映“昨日的空想变为现实”的漫画中的语言,它反映的事件是( )
A.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B.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D.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
解析:选A 从题干中的“空想变为现实”这些词语中可明确反映的事件是巴黎公社。结合对巴黎公社的理解可明确答案为A项。
5.在第二国际的推动下,工人阶级通过斗争,使自己的经济状况和劳动生活条件有所改善,主要体现在( )
A.实现了八小时工作制
B.工人政党在议会中的席位不断增加
C.工人阶级上层取得了选举权
D.一些国家开始实施社会福利制度,增加了劳工立法
解析:选D 注意题干中“经济状况和劳动生活条件有所改善”这一信息,显然D项符合题意。
6.1941年初,重庆《新华日报》发表了周恩来的题词(如图),该题词针对的事件是( )
A.国民党确立反动的方针
B.国民党推行特务统治
C.亲日派汪精卫叛国投敌
D.国民党制造皖南事变
解析:选D 1941年,国民党军事当局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新华日报》冲破国民党的新闻检查,刊登周恩来的题词,揭露了国民党的反共阴谋。
7.延安时期的民主选举,内容丰富,形式生动,堪称中国历史上民主选举的典范。下列现象不符合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选举活动的是( )
A.制定了“普遍、直接、平等”的选举原则
B.“没有选举,就没有民主,没有民主,就没有革命”
C.民主政治要实行,选举为了老百姓
D.“一个党,一个主义,一个领袖”
解析:选D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A、B、C三项均符合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选举的有关原则或主张,而D项是当时毛泽东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批判。
8.重庆谈判前夕,蒋介石的谋士陶希圣说:“谈判的办法是政学系想出来的,政学系想用软的一套手法把共产党吃掉,谈何容易!可是国内有厌战情绪,国际形势也不允许中国打内战,一打起来我们更被动,利用谈判拖一拖也好。共产党拒绝谈判,我们更有文章好做!”这段材料表明( )
①全国人民要求和平,反对内战②国民党想利用谈判进行内战准备③国民党企图把发动内战的责任推给共产党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③
解析:选A 由题干材料中的“国内有厌战情绪”“拖一拖”“更有文章好做”等关键词语,可知国内人民要求和平,反对内战,而国民政府想用“拖”的方式为内战赢得准备时间,如果共产党不去谈判就会在政治上陷于被动,从而国民党可将内战责任推给共产党,故①②③均符合题干材料信息。
二、非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830年,改革力量聚集起来。1月,伯明翰工业家成立“政治同盟”,投身改革阵营;3月,“首都政治同盟”成立,中等阶级纷纷加入;手工工匠们接着又成立了自己的“工人阶级全国同盟”;工厂工人的“工会”对政治一般不感兴趣,但关键时刻会站出来表示支持把改革进行到底。1832年,人民通过政治斗争和经济斗争,国王被迫册封改革派贵族进入上院,托利党多数以退出会议让改革法案获得通过。第一次议会改革成功,中等阶级多数获得选举权,选民人数增加60%。
不久,手工工人力量发动和平的宪章运动争取普选权,虽然20多年斗争没有实现目的,但在社会变革的浪潮中,中产阶级和工会力量却成功推动了1867年第二次议会改革,选民人数增加一倍,工人阶级主体得到选举权。1874年两名工人候选人当选议员。1885年第三次议会改革,则基本实现成年男子的普选权。19世纪后期费边主义开始深刻影响英国,它主张社会主义改造是长期也是和平的过程。各种工人力量加强团结合作,于1900年成立“劳工代表权委员会”。1906年,54名工人代表当选议员,委员会正式更名为“工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