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名陶瓷赏析试题与答案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名陶瓷概论与赏析》试题
2010—20XX年度第一学期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 学号______
一、名词解释
1.陶瓷
陶瓷是陶器、炻器、瓷器的通称,是以粘土为主要原料,经过粉碎、成型、煅烧等工艺过程得到的制品。广义上说,以传统陶瓷生产工艺方法生产的制品统称为陶瓷。
2.名陶瓷
“名陶瓷”一词是泛指的概念,可以包括为:(1)名窑烧制的精品;(2)瓷质优良、结构细腻、光泽如玉的各种瓷质的精品;(3)具有特殊艺术装饰、造型及绝无伦比的技艺精品。
3.可塑性
含水的粘土泥团,在外力的作用下产生形变而不开裂,当外力除去后仍能保持其形状不变的性质。
4. 热稳定性
制品耐急冷急热的性能;即抵抗外界温度急剧变化而不出现裂纹和破损的能力。
5.一次烧成: 一次烧成是将生坯上釉后,入窑在高温下煅烧一次的方法。
6.氧化焰
指空气供给充分,燃烧完全时所产生的一种无烟而透明的火焰。
7.结晶釉
结晶釉是指釉内出现明显粗大结晶的釉。结晶釉区别于普通釉的根本特征在于釉中含有一定数量的可见结晶体(即我们所能看到的釉面上或釉中的晶花)。
8.釉下彩
是用釉下颜料或釉下花纸,在精坯、素坯的表面上进行(手绘、贴花),再覆盖一层釉,经高温烧制而成。
二、简答题
1.什么是一次烧成?二次烧成?
答:一次烧成,是将生坯上釉后,入窑在高温下煅烧一次的方法。
优点:工艺过程简化、烧成周期短、能耗低、成本低。
二次烧成,现将生坯素烧(在一定温度下),使之成瓷,然后施釉,再次入窑釉烧
的方法。
优点:素烧后的坯体具有多孔性,可快速施釉后形成平整釉面;
2.坯料的制备过程;
答:坯料的组成能满足配方的要求(符合配方、避免杂质);
各种组分混合均匀、包括主要原料、水分及塑化剂在坯料中都应均匀分布;
坯料各组分的颗粒达到要求的细度,以减少成型和干燥过程中的废品;
可塑和注浆成型用的坯料中空气含量应尽量减少,以免降低坯体强度和产品的机电性质。
根据成型方法不同(按含水量) ,可分为:
塑性成型用坯料(塑性坯料):含水分约18-25%
注浆成型用坯料(注浆坯料):一般含水分28-35%
压制坯料:含水分为8-15%的称为半干压料,含水分3-7%的称为干压料。
大部分特种陶瓷采用的原料都是瘠性原料,需配入不同的有机塑化剂后才能成型,而且难以用塑化的数量来区别坯料的种类,尽管如此但仍可大致归属于上列三类。
不同成型方法对坯料的要求各不相同,在满足基本条件的基础上,各自还有具体的要求
3.骨灰瓷为何才用二次烧制工艺?其特点和性能?
答:骨灰瓷瓷质较脆,热稳定性差且烧成范围窄而不易控制,一般采用两次烧成,
素烧1220~1280℃,釉烧1250℃左右。
瓷质洁白细腻、透明度高、釉面光润柔和、坯体晶莹透彻、高贵华丽、机械强度高;烧成范围窄(1220~1240℃)。适合
于制造高档餐具、高档工艺美术品。
4.“宋钧花釉”和“钧红花釉”的特点和区别?
答:宋钧花釉,仿钧釉的一种。是一种釉色以青、红、蓝交错如兔毫纹样的花釉,宋钧花釉以蓝色为多,丝纹细腻且密;钧红花釉,仿钧釉的一种。在红色底釉上重现蓝白交错的色丝,形态各异,有的象风中漫舞的杨柳,有的象节日多彩的礼花,有的象翻滚起伏的波涛。(区别我找不到了,就这么写吧,呵呵)
5.宋代五大名窑?其产品各有和特点?
答:钧窑、汝窑、官窑、哥窑、定窑
钧窑:钧瓷以胎质坚固敦实,造型端庄典雅、釉色艳丽绝伦、气质含蓄雍容而独步天下,是世界瓷林之首。
汝窑:产品特征:一是釉色为“天青色”;二是胎质细腻如香灰;三是釉面带有细纹“开片”;四是圈足包釉;
官窑:一是釉厚胎薄,有“釉厚如凝脂”的说法;二是“紫口铁足”;三是器身有大开片。
哥窑:黑胎厚釉,紫口铁足,釉面开大小纹片。
定窑:它是宋代烧白瓷的一个巨大瓷窑体系。其白瓷驰名中外,白中带有象牙黄
6.什么是青花、三阳开泰?各有何特点?
答:青花:瓷器釉下彩装饰手法之一,又名“釉下蓝”、“釉里青”、“白釉蓝花”。先在瓷坯上用钴料描绘纹饰,再上无色透明釉,1200℃以上高温还原焰烧成。青花瓷是以钴矿作为颜料绘于生胎表面,施以透明釉,在高温下一次烧成的蓝色彩施的釉下彩瓷器。
特点: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
三阳开泰:在乌黑闪亮的釉面上,呈现出三处扁圆形的红釉,红釉四周喷射黄、青、绿各色光芒,恰似三颗太阳喷薄而出,故称“三阳开泰”。
7.釉下、釉上彩的区别?举两例不同瓷质,各有何特点?
答:釉下彩,是用釉下颜料或釉下花纸,在精坯、素坯的表面上进行(手绘、贴花),再覆盖一层釉,经高温烧制而成。釉上彩,是用釉上颜料或釉上花纸,在制品釉面上进行(手绘、贴花),并根据颜料性能在不同温度下(600~900℃)彩烧而成釉中彩:与釉上彩相同的是在带釉的白瓷上进行彩饰后,不同的是采用快烧窑炉,缩短时间、提高温度,使颜料渗入釉中(彩烧温度1100~1150℃),冷却后釉面封闭,画面沉浸在釉中,显出釉下效果。长石质瓷,瓷质洁白、半透明、断面致密、吸水率低,透光度及热稳定好;烧成范围宽。采用氧化焰烧成,瓷胎呈“白中泛黄”色调。骨质瓷,瓷质洁白细腻、透明度高、釉面光润柔和、坯体晶莹透彻、高贵华丽、机械强度高;烧成范围窄(1220~1240℃)。工艺控制难度大,适合于制造高档餐具、高档工艺美术品。
三、论述题
1.分别论述粘土、长石两种原料在陶瓷生产中的作用(高温、常温)?
答:粘土,常温下的作用:是坯体中的Al2O3主要来源,决定了烧结性能;赋予坯体良好的可塑性和结合性,以满足干坯强度和耐火性能。有利于保证泥浆的良好悬浮性能和稳定能。高温下的作用:细分散的粘土颗粒与较粗的瘠性料相混,可以提高坯体的堆积密度,减少高温变形。是结构中主晶相莫来石的主要来源,形成坯体骨架,极大的提高其机械强度、化学稳定性,赋予坯体良好的性能。
长石,常温时的作用:长石属于瘠性原料,可调节坯料的可塑性、减少干燥收缩;高温时的作用:是良好的助熔剂,降低烧成温度;长石熔体可填充于颗粒之间,使坯体致密,冷凝后,形成的玻璃相可增加坯体的透明度;
2.烧成中如何控制方能获得氧化气氛和还原气氛?
答:氧化气氛, 指空气供给充分,燃烧完全时所产生的一种无烟而透明的火焰。烧窑时{高温时候},窑内空气供给充分,燃料完全燃烧的情况下产生。
还原气氛,指空气供给不充分,燃烧不完全时所产生的一种有烟而混浊的火焰。烧窑时{高温时候},窑内空气供给不充分,燃料不能完全燃烧的情况下产生。
3.艺术釉通常分为哪几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答:艺术釉通常分为颜色釉、花釉、结晶釉、碎纹釉等。颜色釉以其色彩丰富晶莹透体博得人们的喜爱。花釉,其特点是在黑釉、黄釉、天蓝釉或茶叶末釉等地上,饰以天蓝或月白色斑块,多少不等,或规整,或飘洒。或深色釉衬出浅色斑,或浅色釉地上饰以深色斑块。花釉瓷特色为率意醒目,又显对比强烈。结晶釉,作为一种高级陶瓷艺术釉,结晶釉美丽、新颖的自然晶花,及其外观的多种多样、色彩的缤纷,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效果。碎纹釉,碎纹釉是我国传统名釉, 纹理清晰, 自然, 古朴雅致。
4.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赏析陶瓷时,通常注意哪几个方面?(瓷质、年代、装饰、造型等)举例说明。
答:在赏析的时候应注意一下几点:
一、应看造型,人们最易被色彩打动,而轻视造型本身。作为一种三维空间的艺术形式,造型的本身就能体现出一种精神。或圆润、或挺拔、或纤秀、或雄强、或文儒、或豪放。造型虽是由简单的线条组成,但提供给人们的想像力却是无穷无尽的。
二、装饰效果,要看装饰是否与造型统一,更要看装饰本身是否新颖和有创造性。好的瓷器装饰应是在任何一个角度都能
给人以效果的完整性,而不是有些画面太挤,有些画面太空。
三、看色泽,青花是否纯净幽远,丰富润泽,釉里红是否红而不俗,层次多变,釉色是否亮丽莹透,无斑点瑕疵。
举例:唐三彩,唐三彩是唐代的一种低温釉彩陶器。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在中国陶瓷史上,犹如艺苑奇葩,一支独秀。“三”字本是泛指多色,主要以红、绿、白或绿、黄、蓝三种颜色为主。唐三彩用白色黏土做胎,用含铜、铁、钴、锰等元素的矿物作釉料色剂,经过约800度的温度烧制而成。造型典雅优美、端庄古朴、形象惟妙惟肖、生动传神、线条自然流畅、赋予浓郁的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