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更好地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党在新时期的重大理论创新,有利于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社会基础,是完成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和谐社会;小康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实现了四位一体的飞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提出,立即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广泛关注和热烈响应,社会认同感非常强,人们盼和谐、议和谐、谋和谐,并自觉地把它付诸行动、付诸实践。这充分说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社会和谐作为一种理想的社会状态,是人类永恒的价值追求。胡锦涛同志指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对现代化建设历程的全面总结和对国际经验教训进行深刻反思的结果,体现了我党执政理念的升华,同时也是对我国社会发展目标的准确定位,既顺应了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也适合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和要求,对于我们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
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了我党在新时期的重大理论创新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总结了国内外治国理政的经验教训,积极探索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结晶。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根本的政治前提。但在经济落后的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实现社会和谐,就成为中国共产党人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探索和认识,开始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针对照搬苏联经验在实践中出现的弊端,毛泽东同志带领全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提出要探索适合我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道路。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在探索过程中发生了一些失误甚至是严重挫折。但总的看,这个时期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正确思想,丰富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对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断然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果断地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实行改革开放,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党形成了对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一系列新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就是在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决议》中首次提出并加以论述的。邓小平同志指出,现代化建设不能搞单打一,要注意各方面综合平衡和协调并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中所包含的富强、民主、文明的目标,就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认识的新成果。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深刻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们党肩负的新任务,全面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十二大关系,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明确提出要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和发展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认识。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和奋斗目标,全面论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基本特征、重要原则和主要任务,以及需要进一步在理论和实践中探索的重大课题。我们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就是要求全党同志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更加自觉地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使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
这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和拓展,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新飞跃。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社会基础
任何一个政党执政,不仅要有经济基础,还要有社会基础。执政党的职能不仅要管理经济,而且还要管理社会。执政党管理社会的目标是实现社会的良性运行,使社会既充满活力又保持稳定有序的和谐状态。列宁说过,生气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由人民群众自己创立的。对中国共产党而言,没有巩固的执政社会基础,就不可能
有长久的执政地位。只有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才能正常领导人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人民才能安居乐业,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也才能巩固。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是夯实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有效途径。从国际角度看,社会主义运动在苏联、东欧等国家遭受严重挫折而给我们提供了沉重的教训。斯大林领导的社会主义忽视和谐,大搞阶级斗争,缺少民主,思想和体制僵化、经济失调,使社会事业得不到人民的支持而失去活力;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领导时期的社会主义,不能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没有处理好人民群众及政治、经济、文化的和谐发展问题,不能驾驭市场经济,使许多党员、工人和农民对党绝望,对社会主义前途失去了信心。曾经是社会主义
各国样板的苏联因此而迅速解体,苏联共产党也丧失了执政地位。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国家如果不能实现和谐,矛盾就会积累并尖锐化,就会产生社会危机,就会对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形成威胁,甚至失去政权。实践也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进步的源泉和动力。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是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在认真总结了国外的深刻教训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现阶段的客观实际提出来的。就是为了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防止党的执政基础削弱或流失。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视野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范畴,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阶级和阶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工人阶级队伍的变化表现为,大批非公有制企业和乡镇企业的职工,以及进城农民工等成为工人阶级的新成员,特别是知识分子作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大大提高了工人阶级的科技文化素质;农民队伍迅速分化,他们中有的成为农民工,有的成为智力型职业者,有的则成为集体企业管理者和农村社会管理者,已经成为工人阶级的组成部分;在社会中还出现了新的社会阶层。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由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党的地位、环境、肩负历史责任也发生了变化。围绕着在21世纪“靠谁执政、为谁执政和怎样执政”问题,需要继承并发扬党的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更需要赋予这一传统以新的内涵。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就根植于不断更新的广大人民群众之中。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一个根本的因素就是要发挥全体社会成员的积极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