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生院-成都科学技术发展中心 -研究方向简介-913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冲击波物理
周显明教授、罗胜年*教授
研究内容:(1)利用气炮加载以及激光测速,拉曼光谱,辐射测温等诊断手段,研究材料在高压下的熔化,相变,强度,波传播和状态方程等力学问题和物理问题。(2)利用激光加载以及原位实时的X射线衍射和高时间分辨的线VISAR测速系统,研究材料在不同热力学路径加载下的物相和物态。(3)利用分子动力学以及有限元等工具,模拟冲击波在物质中的传播特性以及对材料力学和物理性质的影响。应用意义:到目前为止,冲击波物理的研究成果已对固体物理、地球物理、爆炸物理以及天体物理等邻近学科的研究工作提供了许多有用的资料,而且在许多实际应用中,如人工合成新材料,爆炸加工,冲击改性及军事应用等方面取得了多方面的成果。
核技术及应用
082703
核辐射测试技术*
雷家荣研究员
硕:利用理论分析与实验测量相结合的方法对核军备控制中现场检测技术进行研究。核材料自发辐射与相关材料相互作用的特征及测量手段。
博:采用数值模拟与实验相结合的方式,针对探测器及测量系统的能量响应、时间特性、粒子甄别能力、能量分辨率、空间分辨能力、探测效率及测量信噪比等关键参数,研究中子/伽马/X射线辐射场,包括强脉冲混合场、稳态和非稳态单一场的辐射测量方法和技术及其在加速器、反应堆、临界或次临界系统、核聚变实验等方面的应用;关注核电子学在核辐射测试技术中的应用。
导师姓名
导师邮箱
梅军
meijun12@或MeiJ0002@
唐昶宇
sugarchangyu@或TangCY0001@
廖成
cliao@或LiaoC0001@
刘昊
mliuhao@或LiuH0001 @
超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x射线诊断*
罗胜年教授
超快诊断方法学的基础是光学技术和先进同步辐射源。它与冲击波物理紧密相关。对于超快过程而言,实现超快时、强穿透、高分辨的原位实时诊断,至关重要。利用发展的超快X射线诊断方法学,将帮助我们抓住材料在超快加载的瞬间过程中的变化过程,从而深刻理解冲击波物理。顶峰多尺度科学研究所在此研究方向积累了深厚研究基础,并以此为基础主持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此方向需要深厚的物理、数学、计算机基础。研究内容包括超快X射线诊断实验、X射线诊断方法学设计包括衬度成像和衍射及快速显微CT、理论模拟与分析。
成都科学技术发展中心研究方向简介
培养单位名称:成都科学技术发展中心院系所代码:913
标记*的研究方向或导师可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标记*的仅可招收博士,未标记的仅可招收硕士。
招生专业
研究方向
招生导师
研究方向简介
凝聚态物理
070205
功能材料
梅军研究员、唐昶宇副研究员
微结构材料平衡与非平衡生长理论与设计;金属及金属复合团簇材料制备与检测;复合非晶金属材料;纳米储氢材料;纳米储能与能量转换材料;极端条件下的微纳米结构光电子功能材料设计与制备技术;低密度多孔材料微结构与性能控制;梯度掺杂/复合材料合成与界面特性;分子自组装材料成型技术与性能研究;高性能高分子材料的合成与性能;特种玻璃与陶瓷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材料低温物理;生物功能材料;表面增强拉曼技术及应用研究。
应用化学
081704
能源新材料技术及器件
梅军研究员、孙学良教授、刘昊副研究员
热电池、锂离子电池、薄膜电池、超级电容器、金属空气电池等化学储能器件的电化学行为,理解化学储能器件的关键影响因素,开发适用于不同化学储能器件的新材料、新体系。
高分子材料工程
唐昶宇副研究员
高性能高分子材料设计、合成、复合改性和相关先进成型技术,开展聚合物制备和服役过程中的流变行为、结构演变和构效关系研究;开展功能复合材料的物理特性研究;开展高分子及复合材料的强度、断裂、粘弹性和冲击力学行为研究。
能源材料*
孙学良教授
重点研究能量转换材料、储能材料及关键支撑材料的设计合成、可控制备与性能表征,非平衡态能源材料的相变行为;高效储能材料与储能介质的相互作用机制,电催化基元反应机理;高效光伏材料的微观结构与器件性能的构效关系以及载流子动力学过程。
光学工程
080300
超快激光
罗胜年教授
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激光驱动飞片技术及其应用;太赫兹光谱与成像。
燃烧化学
罗胜年教授
含能材料是指能在极短时间内剧烈燃烧,从而释放出大量热能和气体的物质,在国防、航空航天、采矿等行业中有广泛的应用。为了满足这些行业的多样性需求,多种一元或多元含能材料已经被研制出来,同时新的含能材料还在研究中。但是要对如此多的含能材料进行充分的特性表征会消耗大量的时间和成本。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发展燃烧模型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本方向主要研究内容:(a)利用量子化学的方法,计算燃烧模型中基元反应的反应速率;(b)利用激波管、裂解仪-色谱-质谱、流体反应管-在线色谱和超快光谱等实验手段验证燃烧模型;(c)利用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模拟含能材料的燃烧过程。应用意义:燃烧模型可以为设计更高效率的燃烧器提供理论支持,同时为降低含能材料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提供理论指导。在实际使用中,燃烧模型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提供合适的含能材料种类以及混合比、燃烧条件等参数。
先进功能材料及其能源领域应用
孙学良教授、刘昊副研究员、廖成副研究员、刘江副研究员
开展与新型功能材料的成分和结构设计相关的基础理论及其在能源应用中的性能研究。对各类绿色太阳能电池材料、能量存储材料、碳纳米材料和磁性材料等进行理论设计和实验研究,探索其结构、力学、电子、光学、电化学、传输等基础及应用物理性质。解决能源制造技术和基础材料设计中的各种瓶颈问题,探索问题背后的物理机制。
核燃料循环与材料
082702
新型功能材料的设计与制备
梅军研究员、刘昊副研究员
新型能源材料的设计、制备、性能表征等相关基础理论和实验技术研究,并进行应用器件的研发。
光催化材料研究
梅军研究员
光催化材料研究
新型功能材料的设计与制备*
雷家荣研究员
准晶、非晶等亚稳材料的设计理论与合成;抗离子、中子辐照材料设计与制备;新型薄膜材料与器件;材料相图计算与相变基础;新型能源材料。
周显明教授、罗胜年*教授
研究内容:(1)利用气炮加载以及激光测速,拉曼光谱,辐射测温等诊断手段,研究材料在高压下的熔化,相变,强度,波传播和状态方程等力学问题和物理问题。(2)利用激光加载以及原位实时的X射线衍射和高时间分辨的线VISAR测速系统,研究材料在不同热力学路径加载下的物相和物态。(3)利用分子动力学以及有限元等工具,模拟冲击波在物质中的传播特性以及对材料力学和物理性质的影响。应用意义:到目前为止,冲击波物理的研究成果已对固体物理、地球物理、爆炸物理以及天体物理等邻近学科的研究工作提供了许多有用的资料,而且在许多实际应用中,如人工合成新材料,爆炸加工,冲击改性及军事应用等方面取得了多方面的成果。
核技术及应用
082703
核辐射测试技术*
雷家荣研究员
硕:利用理论分析与实验测量相结合的方法对核军备控制中现场检测技术进行研究。核材料自发辐射与相关材料相互作用的特征及测量手段。
博:采用数值模拟与实验相结合的方式,针对探测器及测量系统的能量响应、时间特性、粒子甄别能力、能量分辨率、空间分辨能力、探测效率及测量信噪比等关键参数,研究中子/伽马/X射线辐射场,包括强脉冲混合场、稳态和非稳态单一场的辐射测量方法和技术及其在加速器、反应堆、临界或次临界系统、核聚变实验等方面的应用;关注核电子学在核辐射测试技术中的应用。
导师姓名
导师邮箱
梅军
meijun12@或MeiJ0002@
唐昶宇
sugarchangyu@或TangCY0001@
廖成
cliao@或LiaoC0001@
刘昊
mliuhao@或LiuH0001 @
超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x射线诊断*
罗胜年教授
超快诊断方法学的基础是光学技术和先进同步辐射源。它与冲击波物理紧密相关。对于超快过程而言,实现超快时、强穿透、高分辨的原位实时诊断,至关重要。利用发展的超快X射线诊断方法学,将帮助我们抓住材料在超快加载的瞬间过程中的变化过程,从而深刻理解冲击波物理。顶峰多尺度科学研究所在此研究方向积累了深厚研究基础,并以此为基础主持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此方向需要深厚的物理、数学、计算机基础。研究内容包括超快X射线诊断实验、X射线诊断方法学设计包括衬度成像和衍射及快速显微CT、理论模拟与分析。
成都科学技术发展中心研究方向简介
培养单位名称:成都科学技术发展中心院系所代码:913
标记*的研究方向或导师可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标记*的仅可招收博士,未标记的仅可招收硕士。
招生专业
研究方向
招生导师
研究方向简介
凝聚态物理
070205
功能材料
梅军研究员、唐昶宇副研究员
微结构材料平衡与非平衡生长理论与设计;金属及金属复合团簇材料制备与检测;复合非晶金属材料;纳米储氢材料;纳米储能与能量转换材料;极端条件下的微纳米结构光电子功能材料设计与制备技术;低密度多孔材料微结构与性能控制;梯度掺杂/复合材料合成与界面特性;分子自组装材料成型技术与性能研究;高性能高分子材料的合成与性能;特种玻璃与陶瓷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材料低温物理;生物功能材料;表面增强拉曼技术及应用研究。
应用化学
081704
能源新材料技术及器件
梅军研究员、孙学良教授、刘昊副研究员
热电池、锂离子电池、薄膜电池、超级电容器、金属空气电池等化学储能器件的电化学行为,理解化学储能器件的关键影响因素,开发适用于不同化学储能器件的新材料、新体系。
高分子材料工程
唐昶宇副研究员
高性能高分子材料设计、合成、复合改性和相关先进成型技术,开展聚合物制备和服役过程中的流变行为、结构演变和构效关系研究;开展功能复合材料的物理特性研究;开展高分子及复合材料的强度、断裂、粘弹性和冲击力学行为研究。
能源材料*
孙学良教授
重点研究能量转换材料、储能材料及关键支撑材料的设计合成、可控制备与性能表征,非平衡态能源材料的相变行为;高效储能材料与储能介质的相互作用机制,电催化基元反应机理;高效光伏材料的微观结构与器件性能的构效关系以及载流子动力学过程。
光学工程
080300
超快激光
罗胜年教授
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激光驱动飞片技术及其应用;太赫兹光谱与成像。
燃烧化学
罗胜年教授
含能材料是指能在极短时间内剧烈燃烧,从而释放出大量热能和气体的物质,在国防、航空航天、采矿等行业中有广泛的应用。为了满足这些行业的多样性需求,多种一元或多元含能材料已经被研制出来,同时新的含能材料还在研究中。但是要对如此多的含能材料进行充分的特性表征会消耗大量的时间和成本。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发展燃烧模型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本方向主要研究内容:(a)利用量子化学的方法,计算燃烧模型中基元反应的反应速率;(b)利用激波管、裂解仪-色谱-质谱、流体反应管-在线色谱和超快光谱等实验手段验证燃烧模型;(c)利用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模拟含能材料的燃烧过程。应用意义:燃烧模型可以为设计更高效率的燃烧器提供理论支持,同时为降低含能材料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提供理论指导。在实际使用中,燃烧模型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提供合适的含能材料种类以及混合比、燃烧条件等参数。
先进功能材料及其能源领域应用
孙学良教授、刘昊副研究员、廖成副研究员、刘江副研究员
开展与新型功能材料的成分和结构设计相关的基础理论及其在能源应用中的性能研究。对各类绿色太阳能电池材料、能量存储材料、碳纳米材料和磁性材料等进行理论设计和实验研究,探索其结构、力学、电子、光学、电化学、传输等基础及应用物理性质。解决能源制造技术和基础材料设计中的各种瓶颈问题,探索问题背后的物理机制。
核燃料循环与材料
082702
新型功能材料的设计与制备
梅军研究员、刘昊副研究员
新型能源材料的设计、制备、性能表征等相关基础理论和实验技术研究,并进行应用器件的研发。
光催化材料研究
梅军研究员
光催化材料研究
新型功能材料的设计与制备*
雷家荣研究员
准晶、非晶等亚稳材料的设计理论与合成;抗离子、中子辐照材料设计与制备;新型薄膜材料与器件;材料相图计算与相变基础;新型能源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