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器触头的电蚀机理研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关按钮的行程
卜 一 澎 曳圈电流
图 1 a ()金属相电弧下的材料转移
3 — 0
图 2 弹A过程 简图
D N I N IK K O I Y H A J G I N I ZC A P EA X G U NI S Y A H N N U N HA
第 3期
李海军等 :继 电器触头的电蚀机理研究
质量损失用下式表示 :
质量损失总和: 输入电 f ( 触头的总功率) 可以看出,电触头总的质量损失是以下各种因
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
在电弧过程中,电弧— 电弧头表面和各种空 气成分之间将会发生许多不同的反应百度文库如图3 所 示。炽热的电触头表面将会生成氧化物、氮化物和 水蒸气, 还可能形成硫酸盐和盐酸盐, 使触头表面
极的能量。因而金属相阶段, 触头材料由阳极到阴 极转移,如图 1 )所示。 ( a
当触头进一步打开,周围空气渗人到电弧间 隙, 并游离形成正的气体离子。由于这时气体离子
控制了电弧放电过程,这一阶段被称为气相电弧。
在气相电弧阶段, 起主要作用的是气体离子、 气体
分子、气体原子和金属原子。气体阳离子在电场力
电子产 品可 靠 性 与 环 境试 验
20 年 05
继电器工作一段时间以后, 触头表面逐渐失去 光泽而呈暗褐色, 从外观上看似乎平整光滑, 但从 微观上看,表面几何形貌是凹凸不平的。将其放在 显微镜下观察, 会发现它的表面深浅不一,出现大 量呈一定形状分布的微小斑坑, 这些斑坑的特点是
具有光滑的边缘和熔融的放电外貌。有时也可观察 到触头表面出现大面积灼伤的痕迹,具有回火色边 缘。这些均是继电器触头在电蚀过程中发生材料转 移和熔融喷溅的结果。
率, 使继电器触头温度迅速升高,喷溅加剧 ( 特别
图 3 在 电弧作用条件下电触头和周 围大气可能发生的反应
图 4 电弧作 用下继 电器触 头之 间的能量平衡及 电蚀作 用
D N I N I K K O I Y H A J G I N— I ZC A P EA X G U NI S Y A H N N U N HA
熔融而喷溅, 这种现象在电感电路中尤为明显。 b )闭合状态 闭合状态是继电器的静止状态,主要是长期的
变化过程所起的作用。由于继电器触头表面不可能
像镜面那样平整,因此, 在接触载荷作用下,接触
最初只发生在突起的少数几个微小尖峰上。当电流
严重时甚至可使触点粘接) 。 C )断开过程 在触头断开过程中, 衔铁与静触点的距离逐渐 增大,接触力减小,导通面积也减小, 接触电阻相 应地增大, 在接触最后分离前的一瞬间,全部能量 集中释放在最后离开的那个微小区域上, 使其周围
逐渐失去光泽并变得粗糙和呈暗褐色。接触面的这
1 )弧根处金属蒸汽的蒸发 ;
2 )弧根处喷溅出的 金属液滴; 3 )电触头表面发生再沉积作用的金属; 4 }从异极触头沉积下来的金属。
些物质的导电性很差, 甚至不能导电,由于这种原
因而增加的接触电阻被称为膜电阻。膜电阻使接触 电阻进一步升高,当电流流过时, 会消耗一定的功
用的是金属离子 、金属原子、由阴极发射的电子以
3 熔融喷溅 . 2
喷溅是触头在大电流条件下,受电弧一热力的 作用, 表面发生熔化, 液态金属以小液滴的形式从
继电器触头飞溅出去的现象。按继电器的工作状态
及与金属蒸气发生非弹性碰撞激发的电子,放电主 要是由金属离子形成,因而被称为金属相电弧。在 电场力的作用下,电子和金属阴离子都获得能量并 轰击阳极表面, 使阳极材料损失;同时电子把自 身
的温度迅速上升到金属的沸点而引起爆式汽化。如
由金属导体流经这些实际接触点时,就会出现严重 的电流密度增大,即相当于导电的截面积减小, 接 触电阻增大,这种增加的电阻被称为收缩电阻。收
缩电 存在, 阻的 会产生大量的热能而使尖峰发生弹
性形变,紧接着部分发生塑性变形。继电器触头逐 渐具备了产生喷溅的两个前提条件 : 1 )触头表面形成熔池; 2 )有液态金属流动。 电弧的热作用使触头熔化形成熔池,而作用于
1 引言
继电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国防 、工业 自动化
弧或火花等原因引起的电侵蚀,其后果是使触头
的厚度减小 、接触压力下降、接触电阻增大 、电
领域的电子元器件 ,承担转接、隔离、接通和分
断 A \C的任务,其工作状态的好坏,直接影响 CD 到整个电气系统的运行,而触头作为继电器的重 要部位 ,非常容易受到侵蚀破坏。触头侵蚀 ( 又 称触头磨损)分机械侵蚀、化学侵蚀和电侵蚀 3 种,是触头在分断或闭合过程中,由于机械撞击
和磨擦 、化学腐蚀 以及 电弧与火花烧蚀造成触头 金属损失或材料转移的现象 。本文着重研究 由电
收稿 日期
作 者简 介
20-20 0 4 1- 9
寿命减少, 严重时甚至造成触点无法工作。因此 , 研究其形成机理对于增加使用寿命,改进产品设 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2 电蚀现象的确认
根据对电蚀机理的研究 ,继电器触头电蚀是 。 客观存在的,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只不过有时电 蚀不严重,机械侵蚀和化学侵蚀 占了主导地位, ’ 电蚀现象被掩盖, 不易被发现。
值。随后一个很小的电流通过也会导致触头的温度
1 )由于继电器的密封程度有限,空气中尘埃、 水汽、纤维、 其它有机物等附着于触点上; 2 )受大气中氧、硫等无机气体以及线圈绝缘 材料、 胶木件等发出的有机气体的化学作用,导致
电触头表面活化。
升高,自 然会引起喷溅现象的发生,图4 总结了与 触头电弧作用侵蚀量相关的诸多因素。 原则上, 可以将每次操作过程中电触头材料的
果原来流经触头的电流或电压超过某一临界值,在 充满高温金属蒸汽的条件下,触头间隙中可能在 t' os 以内就形成电弧,这种因触头断开而引燃的
电弧被称为拉弧。拉弧开始引燃时的电压只有几十
伏, 但随着触头的继续分离,电弧被拉长,使其电 压升高,升到一定程度后才熄灭。如果触头间的分 开距离不够大,分离速度不够快, 拉弧将会持续燃 烧一段时间, 使表面聚集大量的热能而引发触头材
3 y
电子产 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
20 年 05
4 电蚀的影响因素
继电器触头电蚀的影响因素按其性质来分, 有机械因素、电气因素、材料因素和环境因素,
本文着重阐述前三者的影响。 41机械因素 .
相应的灭弧措施, 则事半功倍; 否则事倍功半。
4 材料因素 . 3
a )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参数
继电器触头的电蚀机理研究
李海军,孙秀霞
( 空军工程大学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 703 ) 108
摘 忆
J R N 1 7 b
f mt*} 纂粼 嘉t P>R ' a粼E t iM Fkn t, 1tI r k,g A ' t i - } - - T t f l k 纂R# k O W (, } 7 1 =
e b h a m cai s e c oe t i t nf ad i sutr gw r d sr e . re an cos ehn m o l t d m e a r s r f n p t i ee ci d T e m i f tr s f r e a r l e n u g a s en a i rd cd ad sme oe t e n oue , o p tci t n o eoi ,i . m cai l tia a d tra fcos f s n ., hn a ee r l maeil tr r o e e c , lc c n r v
、 材料因家,以及针对这些因 、 采取的相应保护 常 应
中图分类号: M T 5 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革 -4昌但卯与 302-4 印之5石一 )0-090 -
Ree r h t e e h ns o sa c o h m c a i n m f
i ee ti eros on lcrc
fr as o rl ey
L H i u , N ux l 一 n S X -i a U i a
( lg oEg er g A E , i n 08 Ci ) C l e ni en, U X ' 703 , h a oe f n i F a 1 n
Ab ta t ot t osion o ra de a ad r i a j fl e d o r a. sr c :C n c er a i l h f y t r n sa s m o au m e e y T e e u o l c p k a r r o f
3 电蚀机理分析
电触头在接触和分断过程中,触头之间将产生 电弧。尤其是对于继电器产品,由于大多数是在大 容量电容或电感条件下工作, 介质强度恢复较慢或
作用下加速并轰击阴极时,阴极表面发生了熔融金 属的飞溅,这些飞溅的微粒能量很大,能飞向阳 极。当阳极熔融金属粘度很大时,这些飞溅的微粒 就会沉积在阳极表面,于是触头材料由阴极到阳极 转移,如图 1 )所示。 ( b
间隙) ,加在两触点之间的电势会击穿介质而产生
于电子,因此,金属离子的速度比电子小得多,导
致金属阳离子轰击阴极表面的能量小于电子轰击 阳
电弧, 这种现象被称为触点闭合时预击穿。预击穿 过程中电弧存在的时间虽短, 但触头弹跳过程中的 冲击电流或短路电流往往很大, 实验表明可达额定 值的61 倍, -2 尽管触头和回路中的电阻产生了一 定的抑制作用,但其能量仍然足以使触头材料发生
a t n a a s eoin r pee td ci s i t s w e rsne . o gn r o e
a i t nf ; p t i ea r e a en K y r : o a ora eci o i s c tt l ; lt er son; m tr l s r sutr g ew d o nc f ey er c
的能量传递给阳极表面的金属原子。当能量足够大
分闭合过程、闭合状态和断开过程, 说明喷溅形成
机理。
时, 会使这些金属原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阴极运
动并沉积在阴极表面。由于金属离子的质量远远大
a )闭合过程 触头闭合过程中, 衔铁向静触头运动,一般会 出现弹跳现象,可用典型的波形图说明,如图2 所 示。当衔铁与静触头接触以前 ( 此时还有一段微小
料的熔融与喷溅。 每次电弧作用时, 触头表面都有大量的面积被
熔池的电磁力则驱使液态金属流动, 形成流速场。
当液态金属的流速超过一定值时, 便以小液滴的形 式从触头间飞散出去,产生喷溅。 另外, 对于在空气中工作的继电器, 触头的表
面结构可能发生复杂的变化 :
破坏, 新的表面被形成, 这将保持一定的接触电阻
过压水平过高, 所以触头间容易产生燃弧,出现持
续燃烧的现象。电弧将产生巨大的能量,甚至能迅 速破坏电气绝缘,造成严重的后果。由电弧引起材
料转移和熔融喷溅是造成继电器触头电蚀的两大主 要原因。 31 材料转移 .
芍芍
图 1 ()气相电弧下的材料转移 b
以触头断开的过程为例,当触头开始打开,由 于接触电阻的增大,触头表面温度升高,使接触表 面金属熔化而形成金属桥; 进一步打开,间隙中的 触头金属蒸气被游离而出现电弧放电, 该阶段起作
修 回 日期 :20 - 5 0 05 0- 8
李海军 (99 ) 男,湖北黄冈人 ,空军工程大学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航空检测技术及其 自动化。 17- ,
2 9
D N I N I K K O IG H A J G I N— I Z C A P EA X Y U NI S Y A H N N U N HA
触头材料的熔点、沸点、导热系数、相变越
a )触头工作次数
触头侵蚀会随着工作次数的增加而增加。当
电流I 10 > A时, 0 侵蚀量与工作次数的关系可用
如下经验公式计算 :
卜 一 澎 曳圈电流
图 1 a ()金属相电弧下的材料转移
3 — 0
图 2 弹A过程 简图
D N I N IK K O I Y H A J G I N I ZC A P EA X G U NI S Y A H N N U N HA
第 3期
李海军等 :继 电器触头的电蚀机理研究
质量损失用下式表示 :
质量损失总和: 输入电 f ( 触头的总功率) 可以看出,电触头总的质量损失是以下各种因
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
在电弧过程中,电弧— 电弧头表面和各种空 气成分之间将会发生许多不同的反应百度文库如图3 所 示。炽热的电触头表面将会生成氧化物、氮化物和 水蒸气, 还可能形成硫酸盐和盐酸盐, 使触头表面
极的能量。因而金属相阶段, 触头材料由阳极到阴 极转移,如图 1 )所示。 ( a
当触头进一步打开,周围空气渗人到电弧间 隙, 并游离形成正的气体离子。由于这时气体离子
控制了电弧放电过程,这一阶段被称为气相电弧。
在气相电弧阶段, 起主要作用的是气体离子、 气体
分子、气体原子和金属原子。气体阳离子在电场力
电子产 品可 靠 性 与 环 境试 验
20 年 05
继电器工作一段时间以后, 触头表面逐渐失去 光泽而呈暗褐色, 从外观上看似乎平整光滑, 但从 微观上看,表面几何形貌是凹凸不平的。将其放在 显微镜下观察, 会发现它的表面深浅不一,出现大 量呈一定形状分布的微小斑坑, 这些斑坑的特点是
具有光滑的边缘和熔融的放电外貌。有时也可观察 到触头表面出现大面积灼伤的痕迹,具有回火色边 缘。这些均是继电器触头在电蚀过程中发生材料转 移和熔融喷溅的结果。
率, 使继电器触头温度迅速升高,喷溅加剧 ( 特别
图 3 在 电弧作用条件下电触头和周 围大气可能发生的反应
图 4 电弧作 用下继 电器触 头之 间的能量平衡及 电蚀作 用
D N I N I K K O I Y H A J G I N— I ZC A P EA X G U NI S Y A H N N U N HA
熔融而喷溅, 这种现象在电感电路中尤为明显。 b )闭合状态 闭合状态是继电器的静止状态,主要是长期的
变化过程所起的作用。由于继电器触头表面不可能
像镜面那样平整,因此, 在接触载荷作用下,接触
最初只发生在突起的少数几个微小尖峰上。当电流
严重时甚至可使触点粘接) 。 C )断开过程 在触头断开过程中, 衔铁与静触点的距离逐渐 增大,接触力减小,导通面积也减小, 接触电阻相 应地增大, 在接触最后分离前的一瞬间,全部能量 集中释放在最后离开的那个微小区域上, 使其周围
逐渐失去光泽并变得粗糙和呈暗褐色。接触面的这
1 )弧根处金属蒸汽的蒸发 ;
2 )弧根处喷溅出的 金属液滴; 3 )电触头表面发生再沉积作用的金属; 4 }从异极触头沉积下来的金属。
些物质的导电性很差, 甚至不能导电,由于这种原
因而增加的接触电阻被称为膜电阻。膜电阻使接触 电阻进一步升高,当电流流过时, 会消耗一定的功
用的是金属离子 、金属原子、由阴极发射的电子以
3 熔融喷溅 . 2
喷溅是触头在大电流条件下,受电弧一热力的 作用, 表面发生熔化, 液态金属以小液滴的形式从
继电器触头飞溅出去的现象。按继电器的工作状态
及与金属蒸气发生非弹性碰撞激发的电子,放电主 要是由金属离子形成,因而被称为金属相电弧。在 电场力的作用下,电子和金属阴离子都获得能量并 轰击阳极表面, 使阳极材料损失;同时电子把自 身
的温度迅速上升到金属的沸点而引起爆式汽化。如
由金属导体流经这些实际接触点时,就会出现严重 的电流密度增大,即相当于导电的截面积减小, 接 触电阻增大,这种增加的电阻被称为收缩电阻。收
缩电 存在, 阻的 会产生大量的热能而使尖峰发生弹
性形变,紧接着部分发生塑性变形。继电器触头逐 渐具备了产生喷溅的两个前提条件 : 1 )触头表面形成熔池; 2 )有液态金属流动。 电弧的热作用使触头熔化形成熔池,而作用于
1 引言
继电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国防 、工业 自动化
弧或火花等原因引起的电侵蚀,其后果是使触头
的厚度减小 、接触压力下降、接触电阻增大 、电
领域的电子元器件 ,承担转接、隔离、接通和分
断 A \C的任务,其工作状态的好坏,直接影响 CD 到整个电气系统的运行,而触头作为继电器的重 要部位 ,非常容易受到侵蚀破坏。触头侵蚀 ( 又 称触头磨损)分机械侵蚀、化学侵蚀和电侵蚀 3 种,是触头在分断或闭合过程中,由于机械撞击
和磨擦 、化学腐蚀 以及 电弧与火花烧蚀造成触头 金属损失或材料转移的现象 。本文着重研究 由电
收稿 日期
作 者简 介
20-20 0 4 1- 9
寿命减少, 严重时甚至造成触点无法工作。因此 , 研究其形成机理对于增加使用寿命,改进产品设 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2 电蚀现象的确认
根据对电蚀机理的研究 ,继电器触头电蚀是 。 客观存在的,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只不过有时电 蚀不严重,机械侵蚀和化学侵蚀 占了主导地位, ’ 电蚀现象被掩盖, 不易被发现。
值。随后一个很小的电流通过也会导致触头的温度
1 )由于继电器的密封程度有限,空气中尘埃、 水汽、纤维、 其它有机物等附着于触点上; 2 )受大气中氧、硫等无机气体以及线圈绝缘 材料、 胶木件等发出的有机气体的化学作用,导致
电触头表面活化。
升高,自 然会引起喷溅现象的发生,图4 总结了与 触头电弧作用侵蚀量相关的诸多因素。 原则上, 可以将每次操作过程中电触头材料的
果原来流经触头的电流或电压超过某一临界值,在 充满高温金属蒸汽的条件下,触头间隙中可能在 t' os 以内就形成电弧,这种因触头断开而引燃的
电弧被称为拉弧。拉弧开始引燃时的电压只有几十
伏, 但随着触头的继续分离,电弧被拉长,使其电 压升高,升到一定程度后才熄灭。如果触头间的分 开距离不够大,分离速度不够快, 拉弧将会持续燃 烧一段时间, 使表面聚集大量的热能而引发触头材
3 y
电子产 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
20 年 05
4 电蚀的影响因素
继电器触头电蚀的影响因素按其性质来分, 有机械因素、电气因素、材料因素和环境因素,
本文着重阐述前三者的影响。 41机械因素 .
相应的灭弧措施, 则事半功倍; 否则事倍功半。
4 材料因素 . 3
a )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参数
继电器触头的电蚀机理研究
李海军,孙秀霞
( 空军工程大学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 703 ) 108
摘 忆
J R N 1 7 b
f mt*} 纂粼 嘉t P>R ' a粼E t iM Fkn t, 1tI r k,g A ' t i - } - - T t f l k 纂R# k O W (, } 7 1 =
e b h a m cai s e c oe t i t nf ad i sutr gw r d sr e . re an cos ehn m o l t d m e a r s r f n p t i ee ci d T e m i f tr s f r e a r l e n u g a s en a i rd cd ad sme oe t e n oue , o p tci t n o eoi ,i . m cai l tia a d tra fcos f s n ., hn a ee r l maeil tr r o e e c , lc c n r v
、 材料因家,以及针对这些因 、 采取的相应保护 常 应
中图分类号: M T 5 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革 -4昌但卯与 302-4 印之5石一 )0-090 -
Ree r h t e e h ns o sa c o h m c a i n m f
i ee ti eros on lcrc
fr as o rl ey
L H i u , N ux l 一 n S X -i a U i a
( lg oEg er g A E , i n 08 Ci ) C l e ni en, U X ' 703 , h a oe f n i F a 1 n
Ab ta t ot t osion o ra de a ad r i a j fl e d o r a. sr c :C n c er a i l h f y t r n sa s m o au m e e y T e e u o l c p k a r r o f
3 电蚀机理分析
电触头在接触和分断过程中,触头之间将产生 电弧。尤其是对于继电器产品,由于大多数是在大 容量电容或电感条件下工作, 介质强度恢复较慢或
作用下加速并轰击阴极时,阴极表面发生了熔融金 属的飞溅,这些飞溅的微粒能量很大,能飞向阳 极。当阳极熔融金属粘度很大时,这些飞溅的微粒 就会沉积在阳极表面,于是触头材料由阴极到阳极 转移,如图 1 )所示。 ( b
间隙) ,加在两触点之间的电势会击穿介质而产生
于电子,因此,金属离子的速度比电子小得多,导
致金属阳离子轰击阴极表面的能量小于电子轰击 阳
电弧, 这种现象被称为触点闭合时预击穿。预击穿 过程中电弧存在的时间虽短, 但触头弹跳过程中的 冲击电流或短路电流往往很大, 实验表明可达额定 值的61 倍, -2 尽管触头和回路中的电阻产生了一 定的抑制作用,但其能量仍然足以使触头材料发生
a t n a a s eoin r pee td ci s i t s w e rsne . o gn r o e
a i t nf ; p t i ea r e a en K y r : o a ora eci o i s c tt l ; lt er son; m tr l s r sutr g ew d o nc f ey er c
的能量传递给阳极表面的金属原子。当能量足够大
分闭合过程、闭合状态和断开过程, 说明喷溅形成
机理。
时, 会使这些金属原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阴极运
动并沉积在阴极表面。由于金属离子的质量远远大
a )闭合过程 触头闭合过程中, 衔铁向静触头运动,一般会 出现弹跳现象,可用典型的波形图说明,如图2 所 示。当衔铁与静触头接触以前 ( 此时还有一段微小
料的熔融与喷溅。 每次电弧作用时, 触头表面都有大量的面积被
熔池的电磁力则驱使液态金属流动, 形成流速场。
当液态金属的流速超过一定值时, 便以小液滴的形 式从触头间飞散出去,产生喷溅。 另外, 对于在空气中工作的继电器, 触头的表
面结构可能发生复杂的变化 :
破坏, 新的表面被形成, 这将保持一定的接触电阻
过压水平过高, 所以触头间容易产生燃弧,出现持
续燃烧的现象。电弧将产生巨大的能量,甚至能迅 速破坏电气绝缘,造成严重的后果。由电弧引起材
料转移和熔融喷溅是造成继电器触头电蚀的两大主 要原因。 31 材料转移 .
芍芍
图 1 ()气相电弧下的材料转移 b
以触头断开的过程为例,当触头开始打开,由 于接触电阻的增大,触头表面温度升高,使接触表 面金属熔化而形成金属桥; 进一步打开,间隙中的 触头金属蒸气被游离而出现电弧放电, 该阶段起作
修 回 日期 :20 - 5 0 05 0- 8
李海军 (99 ) 男,湖北黄冈人 ,空军工程大学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航空检测技术及其 自动化。 17- ,
2 9
D N I N I K K O IG H A J G I N— I Z C A P EA X Y U NI S Y A H N N U N HA
触头材料的熔点、沸点、导热系数、相变越
a )触头工作次数
触头侵蚀会随着工作次数的增加而增加。当
电流I 10 > A时, 0 侵蚀量与工作次数的关系可用
如下经验公式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