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谚语词语修辞特色

合集下载

闽南谚语隐喻的类型与认知探析

闽南谚语隐喻的类型与认知探析

闽南 谚语 短 小精 悍 , 风 趣 生动 , 深 受 海峡 两 岸人 们 的喜爱 , 这 与隐 喻 的巧 用 是分 不 开 的 。隐喻 是 闽南 谚语 中运 用得 最 为广 泛 的一 种修 辞方 式 , 也 是人们 交 际 交流 的重 要 认 知方 式 。 隐喻 是 “ 通 过概 念转 化 、 语
语 中 的 隐喻 形 式 丰 富 多样 。 是 谚 语 的 语 言 张 力 与认 知 解 读 的 重要 因素 。 闽 南谚 语 隐喻 的喻 体 形 象灵 动 , 达 到 化
未知 为 已知 . 化抽 象 为 具 体 的 认 知 目的 。
[ 关 键词 ] 闽 南谚 语 ; 隐喻 ; 类型; 认 知 中图 分 类 号 : H1 7 7 .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4 — 4 6 8 X( 2 0 1 3 ) 0 1 — 1 0 9 — 0 5
闽 南谚语 隐喻 的类 型


比喻是 闽南 谚语 使用 频 率最 高 的修 辞方 式 , 而不用 喻词 的隐喻 占绝 大 部分 。由于 隐喻 省略 喻词 。 本体 与 喻体 大跨度 地进 行 巧妙 组合 , 因而 引发 了人 们 的认知 联想 , 产 生 了语 言张 力 。语 言运 用往 往 随着特 定条 件 的变化 而 姿态 各 异 , 在 闽南 谚 语 简 短 的语 句 之 中 , 隐喻 的 表达 方 式 也 是 多姿 多 彩 , 灵 动 巧妙 的 , 呈 现 出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 哲 学社 会 科 学版 ) 2 0 1 3年 第 1期
( 总第 8 8期 )
J O U R NA L O F Z H AN G Z H O U NO R MA L U NI V E R S ] [ T Y ( P h i l o s o p h y &S ce i a l S c i e n c e s )

4字闽南俗语

4字闽南俗语

4字闽南俗语
摘要:
1.闽南俗语的概述
2.4 字闽南俗语的含义和特点
3.4 字闽南俗语的应用场景
4.4 字闽南俗语的文化价值
5.结论
正文:
闽南俗语是福建省南部地区民间流行的一种语言形式,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

其中,4 字闽南俗语是闽南俗语中的一种,指的是由四个汉字组成的短语或句子,通常具有深刻的寓意和独特的表达方式。

4 字闽南俗语的含义和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它们通常是四个汉字的组合,形式简洁,易于记忆和传播。

其次,这些俗语通常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反映了闽南地区人民的生活习俗和思维方式。

最后,4 字闽南俗语在表达上通常具有生动形象、幽默诙谐的特点,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4 字闽南俗语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可以用于描述各种不同的情境和事件。

例如,一些4 字闽南俗语可以用来描述人际关系,如“人情世故”、“面子问题”等;一些4 字闽南俗语可以用来描述生活状态,如“随遇而安”、“知足常乐”等;还有一些4 字闽南俗语可以用来描述自然景观,如“山清水秀”、“碧海蓝天”等。

4 字闽南俗语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一方面,它们是闽南地区传统文化的
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闽南地区人民的智慧和文化水平;另一方面,它们也是汉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研究汉语言的发展和演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综上所述,4 字闽南俗语是一种具有浓厚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语言形式,它们在表达上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应用场景广泛,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

闽南俗语概说

闽南俗语概说

闽南俗语概说闽南人社区()资料闽南话是一种很重要的方言,它不但通行于中国的福建、台湾等许多省,而且流传到东南亚许多国家的华人社会,从地域分布这个意义上,可以说闽南话是一种世界性的方言。

世界上许多国家凡有华人、华侨的地方,几乎都可以听到闽南话。

闽南话的词汇与普通话一样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叫词语,就是我们日常用的口语词,另外一部分叫俗语。

俗语就是我们平常说的一些有一定的含意、有固定的表达形式、或有一定的历史典故、经过长期积累和流传而约定俗成的固定的语句。

闽南话俗语包括很多,有谚语、成语、惯用语,还有歇后语。

闽南俗语又称五色话,生动活泼,幽默风趣,亦庄亦谐,有辛辣,有温良,富有哲理,耐人寻味。

每个闽南人都会几句俗语,在话语中偶尔串用一下,显得既形象又简练。

闽南话俗语大多精采、简单概括,比如:“等人哙(容易)老”,很形象地把人们在等待过程中的所产生的心理状态给高度概括了,又如:“斤鸡两鳖”说的是足斤的童鸡和不足斤的鳖最富营养,味道也最好。

闽南话的俗语还善于运用文学修辞,比如:烧糜损菜,水查某仔损子婿,用的是借喻的修辞手法,又如:“清明谷雨,寒死虎母”则是用夸张的手法。

闽南俗语,还是与时俱进的,比如:“捻鸟叫节省,起价叫调整”高度概括了一定社会时期的政策特征。

台湾的俗语与闽南俗语几乎一脉相承的,比如,泉州俗语中对于成年男女的生理特征有这样的一则:“三十岁打捕是真铜,三十岁查某是老人”,而台湾俗语也有类似的说法:“四十查甫是鹦哥(帅哥),四十查某是阿婆”。

而大部分的俗语却是完完全全相同的,比如:跳过沟,吃三瓯;打捕大到廿五,查某大到大肚,等等。

俗语是在人民大众中广为流传的固定词组。

在闽南的惠安地区也有大量的俗语,其来源是民间口语。

人民群众的口语是惠安闽语的源泉,人民群众往往喜欢用形象化的诙谐的语言来表达丰富多彩的实际生活,因此俗语的这种土生土长性自然也就反映了地方文化的特色。

语言是社会的一种现象,社会生活必然产生语言,要会语言就要向社会学习。

闽南谚语顶针回环的修辞艺术

闽南谚语顶针回环的修辞艺术
责怪 自己 ,不善 于 得责 怪 的人 只会 怪别 人 。
这句 谚语 精辟 地 概 括 了处 事 的艺 术 ,上 下
的词 “ ”在句 内递 接 。例 [ ]意 思是 大 鬼 3
路不走偏 偏走弯 路 。意为是人 为地把事情 复 杂 化 。 “ ” 一词 在 句 中 递接 。例 [ ]的 行 1 “ ” 肥 、例 [ ] 人 ” 鬼 ”、 [ ]的 “ ” 2‘ “ ‘ 例 3 行
现 ,闽南 谚语 保 留 了这 种用 法 ,有 不 少 旬
琅 上 口 ,尤 其 是 广 泛 运 用 各 种 修 辞 方 式 ,
具 有深 厚 的 艺术 魅 力 。其 中 。顶 针 、 回环
内顶 真 的谚 语 。它 们 还 可 分 为 单旬 形 式 的
旬 内顶针 和复 句 的分句 句 内顶针 两 种情况 。 例如 :
情况。
1 内顶针 . 句 句 内 顶针 是 古 代 诗 句 所 独 有 的一 种 顶 针 形 式 ,递 接 的词 语 在 句 子 内 部 。 例 如 : “ 刀 断 水 水 更 流 ,举 杯 销 愁 分 句 都 各 是 一 个 顶 针 句 。
[ ]叫猪 不肥 ,肥 猪会 睡 。 1
[ ]会 怪怪 家 己,勿 隆怪 别人 。 6 会
例 [ ]为两个 分 句并 列构 成 的复 句 ,意思 4 是 乞讨 来 的东 西 吃 了 不胖 ,借 来 穿 的衣 服
穿 了不美 。教 育 人要 自食 其 力 ,不 要 依 赖
别 人 。第一 分句 中间 的 “ ”字 前后 递接 , 食
闽 南谚 语 顶 针 回环 的修 辞艺 术
递接 的词 语在 各分 句 中间 。 [ ]讨食食 勿肥 ,借 穿穿勿 水 。 4 会 会

趣谈闽南话成语、惯用语和歇后语

趣谈闽南话成语、惯用语和歇后语

趣谈闽南话成语、惯用语和歇后语闽南文化博大精深,体现在口语表达方面,不仅我们提到的谚语,其实更精彩的还包括闽南话的成语和惯用语,还有歇后语等。

闽南话成语,跟普通话差不多,一般是言简意赅、通俗生动、较为定型的短语,四字格式。

成语有好多例子,比如“红膏赤蠘”形容人满面红光身体健康;“挽瓜揪藤”就是寻根究底;“牛头马面”就是凶神恶煞;“傻(ggong)蟳等鲎”就是我们说的守株待兔;“火龙火马”就是急如星火,“引鬼入宅”就是引狼入室;“空嘴哺舌”比喻空谈无用;“掠龟走鳖”就是顾此失彼;“有耳没嘴”意思是多听少讲;“软土深掘”田土松软则锄头掘深容易,喻为人太软弱就会被人欺负。

闽南话惯用语也很趣味,是习惯用的三字格定型短语。

一般来说三字格属于惯用语,有一些词你不能用那三个字来解释,它的含意已经超过这三字的意思。

比如说“三人三”,不是说有三个三,而是说有三个证人来证明一件事情叫“三人三”。

“走后门”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走后门,已经变成另一种意思了。

又比如“十一叔”指(中年)单身汉,“食碰饼”就是受批评,“吐连涎”指胡乱叨絮,“热剩粥”比喻没完没了重复。

一起了解完闽南的成语和惯用语后,下面我们再一起来了解一下闽南话的歇后语。

闽南话歇后语一定要有两部分构成,前一段像谜语性质,后面一段是对前段深层的补充和发挥,类似谜面和谜底,闽南人叫“likieh 话”。

歇后语民间叫“li kieh话”,闽南话“li kieh”就是调皮、古怪的意思。

为什么歇后语会叫“li kieh话”呢?这是因为它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前一部分说出一件东西,让人猜这一东西的含意,有如猜谜;后一部分来解释或揭露前面这句话的真正意思。

比如“驼背跌落海――弯泅”,驼背的人跌入海中,只能弯着身子泅水,而“弯泅”与闽南话“冤仇”同音。

“苍蝇戴龙眼壳――勘头勘脸”,意思是不懂事理、不识相。

“十五个土地公排两爿――七土八土”,意思是土里土气。

“剔头罢工――无理发”,拿你没办法,这就叫歇后语。

闽台口头谚语

闽台口头谚语

闽台口头谚语闽台口头谚语是闽南地区和台湾地区民间流传的一种口头表达形式,它以简洁的语句传递着深刻的思想和智慧。

这些谚语源于丰富的社会生活经验和智慧的积累,深受当地人的喜爱和传承。

下面,我们将通过一些典型的闽台口头谚语来展开讨论。

一、"背星星,横屋梁"。

这句谚语形象地比喻了一个人的行动或行为带来的结果。

它传递着警示人们要谨慎行事的深刻含义。

比喻做错事情或行为不当会给自己带来困扰和麻烦。

这句谚语中的“背星星”指的是走背运,而“横屋梁”则象征着不幸和不祥的象征。

二、"有一天,就是一天"。

这句谚语表达了一个务实的生活态度。

它告诉我们要珍惜每一天,不要将希望寄托在未来的虚幻之中,而是要抓住眼前的机会,脚踏实地地过好每一天。

这句谚语教导人们不要抱怨过去,也不要过于留恋未来,而是应该对当下的生活心存感激和满足。

三、"爱屋及乌"。

这句谚语传达了一种深厚的情感和勇于承担责任的精神。

它告诉我们,爱一个人不仅仅是爱他本人,还要包括他的家庭和身边的一切。

当我们爱一个人的时候,应该关心他的家庭、朋友、事业等等,全心全意地关心和照顾他的一切。

四、"天天尊亲,一直到底"。

这句谚语传递了一种尊重和孝顺的道德观念。

它强调了对长辈的尊敬和关怀,提醒人们要将孝心贯彻到底。

无论是在平时的言行举止还是面对困难时的帮助,都要将尊老爱幼的美德发扬光大。

五、"打铁还需自身硬"。

这句谚语告诫人们要不断自我提高,保持良好的素质和能力。

它意味着光靠侥幸和依赖他人是不可靠的,只有自己不断提升自身才能赢得更多的机遇。

这句谚语要求人们要有坚韧不拔的品质,勇往直前,不畏艰难困苦。

六、"知足者常乐"。

这句谚语表达了一种满足和知足的心态。

它告诉人们,在追求物质享受过程中要懂得知足和满足。

无论是在物质上还是在精神上,只有知足常乐,才能真正体验到幸福的感觉。

闽南俗语小品

闽南俗语小品

闽南俗语小品1. 闽南俗语的意义与特点闽南方言是中国南方福建省闽南地区使用的一种方言,也是汉语的一个分支。

在闽南方言中,有很多独特而有趣的俗语,它们形象生动、富有智慧,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乐趣和启示。

闽南俗语有以下几个特点:1.生动形象:闽南俗语通常用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来表达抽象的事物和观念,使语言更加形象化、直观化。

2.深刻智慧:闽南俗语蕴含了丰富的智慧和人生哲理,通过简洁而精准的语言表达,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启示。

3.文化独特性:闽南俗语是闽南地区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它反映了当地的生活方式、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

2. 闽南俗语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闽南俗语是闽南地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语言工具,它们在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1 家庭生活2.1.1 父母教育子女•“一粒米饭,当心养儿耐烦”:教育父母要对孩子耐心细致,像对待一颗珍贵的米粒一样。

•“钟鸣鼎食”:鼓励孩子要钟情于知识、追求卓越。

比喻吃饱后还要为进一步的知识发展而努力。

2.2 社交生活2.2.1 不同场合的应用•“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表达饭后散步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表示在困难时刻互相支持和帮助。

2.3 工作生活2.3.1 工作方法和态度•“左顾右盼,鸟尽弓藏”:告诫工作中不要犹豫不决、左顾右盼,要果断行动。

•“埋头苦干,尽心尽力”:鼓励人们在工作中付出努力,全力以赴。

3. 闽南俗语在小品中的创作与运用闽南俗语在小品中的创作和运用可以给观众带来欢乐与思考。

以下是一些关于闽南俗语小品的创作思路:3.1 家庭小品 - 亲情篇3.1.1 情景设定小品开始于家庭场景,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

3.1.2 对白设置•父亲:“你这个孩子,上学就爱睡懒觉,饭后还不散步。

”•孩子:“爸爸,我经常进行‘饭后百步走’啊!”•母亲:“他是在走‘饿死不拿’这一坎。

”3.2 社交小品 - 友情篇3.2.1 情景设定小品设定在一家咖啡厅,两个好友坐在一起聊天。

蕴含科学道理的闽南民间谚语系列

蕴含科学道理的闽南民间谚语系列

蕴含科学道理的闽南民间谚语系列闽南话是我国使用人数最多的地方语言之一,除闽南地区外,台湾大部,广东、浙江等省部分地区的地方语言也是闽南话。

由于闽南人很早就到海外谋生,因此东南亚一带也能通用闽南话。

闽南话不但出国,还飞播出地球,1977年美国发射的旅行者号飞船中,放置了一张称为“地球之音”的光碟,其中有60种语言的问候语,闽南话“你好”也在其中。

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积淀的闽南话,其语言形象生动,有着丰富的内容,因而保留和发扬优秀的闽南话,对丰富人类的口头语言意义重大。

闽南民间谚语是闽南人民在漫长岁月里,在劳动、生活中体验、感悟的有科学性、哲理性的语言精华。

闽南民间谚语具有鲜明的乡土特色和民众喜闻易记的特点。

本期的节目中,我们选取了一些闽南日常习用的具有科学内涵及富于人生哲理的民间谚语,来向大家做介绍,让大家对闽南话更有了解,且更好地保存这些闽南民间谚语。

一枝草一点露“一枝草一点露”是指每棵小草在晨间都会有点露水,这是因为贴地面的空气中饱和的水蒸汽因凌晨的低温凝结而成的。

这种露珠对树木,对名贵的花卉,对小草总是一样有存在。

这一现象启示我们一棵不知名的小草也同样能接受到阳光的照射,雨露的滋润,机会是相等的。

用这现象来比喻即使处于贫穷、饥饿、受人践踏、欺凌的弱者,也一样有雨露的滋润,总有出头天的一日。

这句谚语用在劝慰世人在逆境中不要失志,路就在自己脚下,勇敢向前,总有成功的一天。

咸甜(鲜)淡无味闽南话中有句俗话“咸鲜淡无味”,这是一句很具科学性语言,说的是食物中,尤其是鸡,鸭,鱼,肉等高蛋白的食品若不加入盐,食之则淡而无味,加入盐后吃起来才能味道甘甜。

高蛋白的食品中若有食盐(即氯化钠)的存在,才能加速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味精即是一种氨基酸,蛋白质本身无鲜味,氨基酸才有鲜味。

由于有氨基酸的存在,肉汤当然就更好喝了。

食盐不但能使食物的味道鲜美,而且是人体所必须的重要物质。

闽南话中有“咸鲜淡无味”,北方人有“食有千般味,咸是第一味”的说法。

闽南谚语或俗语

闽南谚语或俗语

闽南谚语或俗语
1. "食饱起身,顽猴求疼"——吃饱了就懒惰胡闹。

2. "好逛比人扣,病来自己走"——善于找麻烦,但疾病需自己克服。

3. "三陷五姻,一生吃炭"——多次婚姻,终生贫穷。

4. "有时有芗食,无时无芋食"——有东西就吃,没东西吃芋头。

5. "人生如过橋,偷懒落水流"——人生如过桥,松懈就会落入水流。

6. "乞丐路口睡,有人投块钱"——等着别人施舍的人,总会得到一些好处。

7. "一年三百六十工,一日三餐四点火"——一年工作365天,每天三餐四次生火做饭。

8. "食冷食暖,过日尽会赖"——吃冷吃热的东西,到最后都会生病。

9. "船到桥空,两个人揭不起"——事情到了最后关头,单凭一个人是无能为力的。

10. "生子当如掉落池,生女儿如扔落海"——喜欢生男孩胜于生女孩(反映旧社会观念)。

闽南谚语歌

闽南谚语歌

闽南谚语歌一、闽南谚语歌的独特魅力闽南谚语那可是相当有趣的,就像一首首生动的歌。

闽南地区有着独特的文化底蕴,这些谚语歌就是其中的璀璨明珠。

闽南谚语歌往往非常接地气。

比如说“一枝草,一点露”,这就告诉我们呢,哪怕是再微小的事物,都有它生存的依据和价值。

就像我们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都有自己的机遇,可不能小瞧了自己呀。

还有“问路靠嘴水,行路靠脚腿”,这是在提醒我们出门在外,嘴巴要甜一点,多问问路,而到达目的地还是得靠自己脚踏实地地走。

这多像长辈在我们耳边的叮嘱呀。

这些谚语歌也充满了人情味。

像“兄弟同心,田土成金”,强调了兄弟之间团结的重要性。

在闽南的大家庭里,兄弟姐妹们团结起来,家庭就会兴旺发达,就像田地里能产出金子一样宝贵。

再比如“食果子,拜树头”,意思是享受成果的时候,不能忘记源头。

这就像我们不能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要懂得感恩,充满了浓浓的亲情味。

二、闽南谚语歌的常见类型1. 关于生活哲理的。

像“吃紧弄破碗”,就是说做事太着急的话,反而容易把事情搞砸。

这就好比我们在生活中,有时候急于求成,结果却适得其反。

这时候要是能想起这句谚语歌,就会提醒自己要稳扎稳打。

2. 关于人际交往的。

“人情留一线,日后好相见”,这是在教导我们在与人交往的时候,不要把事情做绝了,要给别人留一点余地,这样以后再见面的时候,就不会尴尬,还能继续友好相处呢。

三、闽南谚语歌的传承意义闽南谚语歌是闽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承载着闽南人的智慧、情感和价值观。

在现代社会,虽然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这些谚语歌所蕴含的道理却依然适用。

它们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闽南文化的内涵,也能让闽南文化在一代又一代中传承下去。

我们作为年轻人,也应该把这些有趣又有意义的闽南谚语歌分享给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感受到闽南文化的魅力。

闽南方言语法特点

闽南方言语法特点

闽南方言语法特点
闽南方言是汉语方言中很古老,很有特色的方言,它源出中原古汉语,又经过几个历史时期发展变化而成,具有历史悠久、语音、词汇多层次重叠、方言内部纷繁复杂的特点。

以下是一些闽南方言语法特点:
名词附加成分的运用:在人称代词使用上,单数和复数有不同表达方式。

数词"一"和指示词"这"、"那"的省略:量词前面的数词"一"或指示代词"这"、"那"在闽方言中往往可以省略,量词直接与名词组合。

形容词-量词-名词的结构形式:这一结构在闽方言各地普遍存在,但能和量词直接组合的形容词不多,最常用的是"大"和"细"(小)。

动词"有"的特殊用法:闽方言动词"有"的用法很多,其中之一是放在动词的前面,表示完成时态。

宾语提前:普通话“主语-动词-宾语”的句式在闽方言中常加上一个介词"共"(或"甲"),并把宾语提到动词前面。

闽南方言具有独特的语法特点,这些特点反映了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闽南方言谚语的隐喻分析

闽南方言谚语的隐喻分析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以《闽南方言俗语大词典》为语料,选取《闽南方言俗语大词典》中隐喻性谚语,采用统计、文献研究、归纳整理、例证说明等研究方法,从隐喻的基本要素入手,对闽南方言隐喻性谚语的源域、目标域进行具体分类,归纳总结方位隐喻、本体隐喻的使用概况;同时,对源域和目标域分类的认知依据做出阐述,主要从自然因素和社会文化两个方面来说明闽南隐喻性谚语产生的原因。

最后,结合实例从交际、教育、修辞三个方面分析闽南方言谚语的隐喻功能,说明在认知视域下研究闽南方言中谚语隐喻现象的必要性和意义。

关键词:闽南方言;谚语;隐喻;认知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studies the meta phorical folk proverbs included in the Dictionary of Common sayings of Minnan dialects b y 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search, induction and illustration. the full text consists of five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the introduction, which mainly introduc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 f the research on proverb metaphors in Minnan dialect and the research content,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the metaphorical proverbs in Minnan dialect, the second part introduces the basic theory of conceptual metaphor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 In the third part, through induction and analysis, the metaphorical source domain space in met aphorical proverbs is divided into four categories: human, animal, living objects and natural scenery. The target space is divided into five categories: life philosophy domain, life experi ence domain, human abstract feature domain, social phenomenon domain and other domain s. On these basis, combined with the theory of conceptual integration, this paper interprets t he integration process of the metaphorical meaning of metaphorical proverbs. The fourth pa rt analyzes and discusses the metaphorical function of proverbs in Minnan dialect with exa mples. The fifth part is the conclusion, which explains the necessity and significance of stu dying the metaphorical phenomena of proverbs in Minnan dialect from a cognitive perspect ive.Key words: Minnan dialect;Proverb;Metaph or;Cognition目录一、引言 (1)二、闽南方言隐喻性谚语源域分类 (1)(一)闽南方言谚语中的方位隐喻 (2)1.谚语中的“上/下”隐喻 (2)2.谚语中的“前/后”隐喻 (3)3.谚语中的“东/西”隐喻 (3)(二)闽南方言谚语的本体隐喻 (3)1.以人为源域 (4)2.以动物为源域 (4)3.以生活用品为源域 (5)4.以自然事物为源域 (6)三、闽南方言隐喻性谚语目标域分类 (7)(一)以人生哲理为目标域 (7)(二)以生活经验为目标域 (8)(三)以婚姻家庭为目标域 (9)四、闽南方言隐喻性谚语的认知依据 (10)(一)自然因素和社会文化对闽南谚语源域选择的影响 (10)(二)自然因素和社会文化对闽南谚语目标域选择的影响 (11)五、闽南方言谚语的隐喻功能分析 (12)(一)促进交际的功能 (13)(二)增加修辞的功能 (13)(三)辅助教育的功能 (14)六、结语 (14)注文 (15)参考文献 (15)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闽南谚语或俗语

闽南谚语或俗语

闽南谚语或俗语
1. 正经人做正经事,傻瓜做傻瓜事。

(有理有据做正当的事,无理无据做无谓的事。

)
2. 有钱过年,无钱过日。

(有钱过年节就高兴,没钱每天都过着普通日子。

)
3. 买雨伞挡雨,买扇仔乘凉。

(买雨伞是为了遮雨,买扇子是为了乘凉。

)
4. 食饱伸手足,饿了缩手足。

(吃饱了就伸展四肢,饿了就蜷缩身体。

)
5. 做官做牛做马,做人做人做佬。

(做官就像牛马一样辛劳,做普通人就做个好人。

)
6. 有钱人家买水做酒,无钱人家买酒做水。

(有钱人买水当酒喝,穷人买酒当水喝。

)
7. 有钱人家宅院大,无钱人家屋仔矮。

(有钱人住大房子,穷人住小房子。

)
8. 男婆娘赖帮赖,女婆娘赖坐月子。

(丈夫靠朋友帮忙,妻子靠坐月子。

)
9. 水流无影,人在无踪。

(流水无踪迹,人走了也无踪影。

)
10. 有冤无路诉,有理无处伸。

(受了委屈无处申诉,有道理也无法表
达。

)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闽南语谚语或俗语,体现了闽南民间的生活智慧和幽默风趣。

闽南经典特色谚语集锦

闽南经典特色谚语集锦

闽南经典特色谚语集锦闽南是福建省传承下来的一个特定文化,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发达地区,对丰富中国文化有着重要的地位,下面店铺整理了闽南谚语,欢迎大家阅读。

闽南谚语摘抄1.问路靠嘴水,行路靠脚腿。

2.两人没相嫌,糙米煮饭也会粘。

3.众人一样心,黄土变成金,三人四样心,赚钱不够买灯心4.做田要有好田边,住厝(房子的意思,下同)要有好厝边,5.吃称饭(隔夜饭)也着看天时。

6.有钱人惊死,无钱人惊无米。

7.好某(妻)娶会着,恰好吃补药,8.嫁着臭头翁,有肉又有葱;嫁着跋缴(赌博)翁,规厝内空空。

9. 钱来趁到手,毋通(不要)大虾配烧酒。

10. 着算了吃,毋通吃了算。

11.鸭母装金原扁嘴。

(丑的事物再掩饰仍是丑)12. 一圆打四结铁公鸡 (喻一毛不拔)13.一声唔知,万事无代。

(喻少惹事为妙)14.人情世事陪够够,无鼎兼无灶。

(喻人情世事应酬不完)15.大目新娘找无灶。

(讥眼前之物,竟找不到)16.大鼎未滚,小鼎强强滚。

(责他人抢发言)17.上司管下司,锄头管畚箕。

(讥一个管一个)18.心歹无人知,嘴歹较厉害。

(劝人慎言)19.不孝媳妇三顿烧,有孝查某子路遥遥。

(喻媳妇再不好也能侍奉三餐)20.仙人打鼓有时错,脚步行差谁人无。

(喻错误难免,要及时更正) 闽南谚语推荐1.父母疼子长流水,子想父母有时存。

(喻父母惦记子女久长,子女却偶而想着父母)2.甘愿担菜卖葱,不甲别人公家尪。

(喻女子宁可吃苦,也不与人共夫)3.自己屁股无肉,怨人脚肚生肉。

(讥自己瘦却嫌人胖)4.叫猪叫狗,不如自己走。

(喻求人不如求己)5.无彼种屁股,唔通吃彼种泻药。

(喻没那种本领,勿做那种事)6.厝内无猫,老鼠跷脚。

(群龙无首,一切无序)7.惊七月半水,无惊七月半鬼。

(七月半前后常闹水灾)8.一时想无到,终身苦到老。

(一失足成千古恨)9.佛靠扛,人靠装。

(菩萨靠人抬才显灵,人靠装扮才好看)10.猪仔贪别人槽。

(自己的不吃,专门贪吃别人的)11.十嘴九脚川。

泉州经典特色的谚语大全

泉州经典特色的谚语大全

泉州经典特色的谚语大全泉州是历史名城,有着悠久的文化,在泉州的文化中就包含着泉州特色的谚语,下面跟着店铺来看看泉州比较著名的谚语吧。

泉州谚语摘抄1、糜饭小人参(释义:三餐正常进食,胜过食用人参)2、慢吞食无份、摸索吃无香菇(释义:吃得太慢,食物就没你的份。

比喻动作太慢就会失去机会)3、万银买无好名声(释义:钱再多也买不来一个好名声)4、马四脚有时也会着颠(释义:马有四条腿,胆也有马失首蹄的时候。

比喻再能干的人总有发生差错而受挫的时候)5、好竹出好笋,好老爸出好囡孙(释义:好竹出好笋,好父亲养出好了孙。

意谓好上辈会培养出好晚辈。

亦只作“好竹出好笋”。

)6、皇帝爸姆值乞食母(释义:当皇帝的父亲不如当乞丐的母亲。

意谓抚养子女母亲往往更尽职,哪怕再贫贱。

)7、花婆喙,胡累屁(释义:花婆:媒婆或者不踏实的女人;喙:嘴。

胡累屁:华而不实。

媒婆之嘴,天花乱坠。

意谓媒婆之言轻信不得。

)8、夜壶饲鮕鮑,会活狯不尾(释义:夜壶养鱼长不大。

喻指环境所限难成大器。

)9、好囡好佚佗,歹囡不如无(释义:养个好儿子,父母心里欢;养个坏儿子,家里增负担。

意谓养育儿子要注重教育。

)10、好酒沉瓮底,好馅包腹里(释义:比喻好事物往往最后才会出现。

)11、好锣好鼓,好翁好某(释义:好锣好鼓)12、好马济人骑(释义:好马众人骑,义同“马善被人骑”喻指能者多劳。

)13、乡下亲情,食饱就行(释义:来自乡下的客人,吃饱就告别走人。

意思指没有过多的客套,事情办完就告别离去。

讽刺与人交往只求实惠。

)14、好歹亲情,礼数照行(释义:亲戚不论亲与疏,婚丧喜庆照礼俗。

意谓亲戚就是再疏远,遇到婚丧喜庆礼俗还得照来。

)15、好狗狯镇路,歹狗镇路头(释义:好狗不挡路,坏狗把路阻。

喻指好事物不会阻碍人们前进,坏事物则是羁绊。

)泉州谚语推荐1.好花插前姆插后(释义:好花应当插前面,不要插后面。

意谓好事应该抢做或做在明处,以免徒劳无功。

)2.一男一女一枝花,五男二女受拖磨(释义:一男一女如花似玉,儿女太多受尽托累。

比喻在闽南话谚语中妙用例谈

比喻在闽南话谚语中妙用例谈

2018·07比喻在闽南话谚语中妙用例谈戴小彬(泉州市第九中学,福建泉州362000)由于历史悠久、代代相传,并且受到一定地域限制和人群中口头交流的差异,闽南话谚语不知不觉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其中比喻手法更是俯拾皆是。

一、单用时以暗喻、借喻居多闽南话谚语中直接运用明喻的很少,而采用暗喻、借喻比较多。

这是因为闽南话通常流传于口头表达,而口头表达一般不需要比喻词出现,只要把本体和喻体直截了当地说出来即可。

例如:“牛仔呣捌虎”,意为刚生下来的小牛不认识,不害怕老虎,比喻年轻人大胆勇敢,敢作敢为,不怕困难,敢于冒险。

这里借用“牛仔”比作“年轻人”,以“呣捌虎”体现年轻人无所畏惧,显得形象生动。

闽南俗语“月光勿会曝咧粟”,意为月亮的光不能晒谷子,比喻外表好看,实际不中用。

旧时民俗常借用“月光”指女人,而“勿会曝咧粟”借喻女人不如男人,或说女人办不了大事。

如今男女平等,已没有歧视女性的说法。

此句内容含蓄幽默,耐人回味。

二、比喻和对比的合用例如,“一牙慭烧酒,一牙慭豆腐”,意为一个爱喝白酒,一个爱吃豆腐,比喻各自兴趣、爱好不同。

用对比和比喻相结合描写一个本体“各有各的兴趣、爱好”,喻体用“一个…一个…”作并列关联,构成暗喻式指做不同的事情。

这样就在喻体内部形成了内容上的鲜明对照,又在鲜明对照中突出了两种人截然不同的性格特征。

类似的还有“一日剥皮,三日幔被”等。

三、比喻和夸张的合用例如,“六月火烧埔,七月无乾涂”。

“火烧埔”兼用夸张和比喻,在这里充当喻体,比喻六月天气火热,到处热烘烘,如火烧一样。

而七月经常下雷阵雨,到处没有干的土壤。

说明两个月的不同气候特征,也告诉人们气候变换和时令有关。

这里夸张同暗喻相结合,顺其自然地传达了六月天气炎热,令人生活难受、有苦难言的感觉。

另外,还有“田蛉撸石柱”,这里运用夸张手法,比喻力量很小而妄想摇动强大的事物,悬殊太大,不自量力——其比喻义实际尚不仅此说法,还可以延伸出更丰富更深层的新义:劝说不听,邀请不动;或任凭催促,依然原地不动;也可喻指某人性格固执、蛮横,谁也说服不了他。

闽南方言语法特点

闽南方言语法特点

闽南方言语法特点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闽南方言是汉语方言中的一个分支,主要分布在中国福建省、广东省等地区。

闽南方言作为中国南方的主要方言之一,有着独特的语法特点,包括音韵、词汇、句法等方面。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闽南方言的语法特点。

闽南方言的音韵特点主要体现在声母、韵母和声调上。

闽南方言的声母相对较为丰富,包括清塞音、擦音、鼻音等多种音素。

韵母方面,闽南方言的韵尾较为丰富,韵腹也多有变化。

闽南方言的声调系统独特,有平、上、去、入四个声调,各自具有不同的变化规律。

在词汇方面,闽南方言有着大量的特色词汇,这些词汇大多与当地的地理、历史、民俗等因素相关。

通常情况下,闽南方言的词汇较为丰富,表达细腻,形式多样。

闽南方言的方位词、量词等也有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例如“这里”、“那里”等的表达方式与普通话略有不同。

在句法方面,闽南方言句子的结构相对简单,一般采用主谓宾的句式。

闽南方言的语序灵活,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调整,表达更为准确。

闽南方言的语气词、语法连词等也有很多特色用法,例如“乱乱”、“讲什么风”等常用于表达感情色彩。

闽南方言作为中国南方的主要方言之一,其语法特点在音韵、词汇、句法等方面都有着独特之处。

通过学习闽南方言的语法特点,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当地的语言文化,增进沟通交流。

希望大家可以多多关注和学习闽南方言,让我们的语言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本文约224字】有亭向的闽南方言是中国南部福建省的闽南地区和广州等地的一种方言。

闽南方言属于汉藏语系汉语的支系,已用于汉字书写,但每个人的标准不一样。

闽南方言的语法特点在音韵、词汇、句法、语序、词类等方面都有着不同的特点。

闽南方言在发音上有更丰富的声母和韵母,几乎每个音节都有具体发声,这也是yahoo难以辨认的原因。

而在词汇和语法方面,闽南方言的趋势是随着当地风俗而不断变化,灵活大气。

闽南方言多用于家庭和日常生活场地,一般都是本地人改变普通话,过去在官方文件和文学上被边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易 于记 忆 和传诵 。例 [ ]意思 是 多种 桐树 3
和棕树 。收益 就会 胜过 富 翁 。这 里 “ 树 ” 桐 缩 略为 “ ” “ 树 ” 缩 略 为 “ ” 桐 。棕 棕 ,省略 了 “ ” 树 。缩 略后 上下 旬音 节 整齐 匀称 ,语 言简 洁 。 例 [ ]处 暑 日那 天 的 太 阳强烈 , 4 能晒死鲫 鱼 。鲫 ” 即 “ “ 鲫鱼 ”的省略 ,缩略 后 ,上下旬均 为三个 音节 ,形 式整齐 。缩略 的词 语多是 日常生活 中的常用 的词 ,缩 略后 不 会造 成 理 解 上 的 差错 。主要 追 求 节 律 匀
[ ] 阿兄拍 小弟 ,人人 都喊 是 。【 2 1 】
[ ] 囝好 口 值新 妇好 。【 3 母 1 1 ( 两) [ ]查 某怀认 丑 ,查晡怀认 戆 。[ " 4 3 1 丁
例 [ ]意思 是 爷爷 当 了医生 ,奶奶 却 1
烂 了脚后 跟 。意 谓有 的人虽 有本 事 帮别人 , 却帮 不 了 自己。 阿公 ”是 表 称谓 ,即爷 爷 。 “ “ 阿妈 ”表称 谓 ,即奶奶 。“ 先生 ”指 医生 。
中 多双 音化 了 。闽 南谚 语 大 量 运 用 古 代汉

通 俗简 练 ,雅俗 并存
语 单 音 节词 ,使 谚 语具 有 了 明显 的古 朴典 雅 。精炼 简 洁 的风 格特 征 .与其 他地 区 的
谚 语相 比 ,这 一风 格特征 尤为 突 出。 ( )善用 略词 二
( )保 留古 语词 一 闽 南谚 语 源 远 流 长 ,不 少 词 语 和 古 汉
本常 用词 。例如 :
[ ]啉 卜 味 ,茶 三酒 四 。1m4 2 趣 1 6 ] ) (
[ ]鼎无破 匆 漏 ,话 无说勿 透 。田 1 会 套 ㈣
[ ]厝 惊 漏 ,人 惊嗽 。[P0 2 13) 1 7 (
【 ]万桐 千棕 ,赛过 富翁 。回P) 3 ( ¨ [ ]处 暑 日,曝 死鲫 。阁 ) 4 (
有 的 方 言词 语 和 构 词 法 ,使 得 闽 南 谚语 地 方 色 彩 鲜 明 ,风 情 独 具 ,增 添 了 闽 南谚 语
人” 。通 过词 语 压 缩 ,谚 语语 言尤 为简 约 ,
的 自然美 、朴 实美 。例如 :
[ ] 阿公 做 先生 ,阿妈烂后 革 。 H 1 丁 ’
《 台文 化交 流》 闽 21. 季刊) 01( 2 总 第 2 期 6
闽南谚语词语修辞特 朴 ,生 动形 象 ,使 用 独具 特 色 的 闽南 方 言 语 词 和俚 俗 语 ,具 有 口语 通 俗 亲切 的特 点 ,朴 实生 动 地 传 递 了 闽南 先 民的生 产 生 活 经 验 ,在 语 言 运 用 上 保 留 了不 少古 代 汉 语 的说法 用 法 ,并 在 其 [ ] 囝” 即现代 汉语 的 “ 子 ” 3‘ ‘ 儿 。全旬 意思 是儿 子 再好 不 如 儿 媳好 。意 谓 媳 妇 对 家庭
例 [ ] 意 思 是 哥 哥 打 弟 弟 ,人 人 都 喊应 2 该 。意 为 年 长 的 教 育 年幼 的 ,人 人 都 会 表
示 赞 成 。“ 阿兄 ” 表 称谓 。即哥 哥 , 小弟 ” “
表 称 谓 , 即弟 弟 。 表 称 谓 的 词 语 用 “ ” 阿 作 词 头 。也是 古 汉 语 的 一 种 构 词 方 式 。如
屋” ,意 思 是 房 屋 怕 漏 雨 , 人 怕 咳 嗽 。例
的 缩略 。缩 略词 的运 用 ,使 前 后 句 字 数 相 等 。音节 匀称 。而且 闽南语 “ 台” 和 “ ” 知 押韵 。读来 和谐上 口。例 [ ]意思是 要 喝 2
得 有趣 味 ,喝 茶最 好 是 三 个人 ,喝酒 最好
[ ] 囝好 嗥值新 妇好 。【P) 3 1l 1j ( 5 [ ]吃 水 用箸 夹。闭 ) 4 (
例 [ ]意 思是 九 月虽 过 台风期 ,但 有 1 时仍 突 然来 袭 无 人 预 知 。 “ 台” 是 “ 台风 ”
例 [ ]鼎”即现代汉语 的 “ ,全 1‘ ‘ 锅” 句 意 思 为锅 没 破水 就不 漏 :话 不 说 意思 就 不 明 白 。 例 [ ] 厝 ” 即现 代 汉 语 的 “ 2“ 房
本 文 系 福 建 省教 育厅 社会 科 学研 究 资助 重点 项 目: 闽南 谚 语 修 辞 研 究》 项 目编 号 为 J 0 1 1 ) 段性 《 ( A 96 S阶
成果。
12 3
闺 南谚 语 词语 修 辞特 色
是 四个 人 。这 里 “ ”指 “ 茶 喝茶 ” “ ”指 ,酒 喝酒 .三”指 “ 个人 ”“ ”指 “ “ 三 ,四 四个
为 了语 言 简 洁或 音 节 的整 齐 对称 ,闽 南 谚 语 有时 把 一 些 词语 压 缩 为 单 音 节 。或
语 一脉 相 承 ,语 言 精 练 ,是 古代 汉 语 的 活
化石。尤其是一些单音节基本词,如 “ 省 略某一个成分 .这种现象我们把它称 为 箸” ( 筷子 ) “ ” 锅 ) “ ” 房屋 )等 ,这些 词 略词 。略词 的运 用 ,对谚 语 的简 洁 ,上 口 、 鼎 ( 、厝 ( 语 在 现 代汉 语 口语 中 已经不 用 了 ,但 在 闽 易 记起着 一定 的作 用 。例 如 : 南谚 语 及 生 活 中却 经 常 使 用 ,而且 仍 是 基 [ ]九 月 台,无人 知 。嘲咖’ 1 ‘
词 汇 的 使 用 上 ,彰 显 出 独 特 的修 辞 色 彩 ,
使得 闽南 谚语 精 炼 生 动 、雅俗 并存 ,充 满
了独 到 的语 言气 息和 灵动 的语言 活力 。

的和睦至关重要。例 [ r箸”即现代汉语 4 的 “ 子” 筷 ,意思 为 喝水 用筷 子夹 ,形 容家 境 贫寒 ,也 比喻难 以得 到 。 古 代 汉 语 单音 节 词 为 主 ,在 现 代汉 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