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生物化学检验-胃肠胰疾病的临床生物化学精品PPT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临床生物化学与检测培训课件

慢性胰腺炎:部分患者增高,阳性率为68%。
▪ 胰腺癌
肿瘤压迫、阻塞胰腺管,血清ET浓度升高;
升高程度与肿瘤的部位和病变范围有关。
临床生物化学与检测
25
胰蛋白酶原-2(trypsinogen)
▪ 胰蛋白酶的前体。主要有try-1和try-2两种形式, 胰腺中的浓度很高。
▪ 分子量相对较小,易于从肾小管漏出。肾小管对 try-2重吸收率比try-1低,故尿中try-2浓度较 高。
27
小结
▪ 胰腺的内分泌和外分泌功能 ▪ 胰腺炎的病理变化 ▪ 胰腺病变的生化检验
➢ 外分泌功能评价 ➢ 消化酶的检测:AMY、LPS、ET、Try ➢ 炎症指标的检测:CRP
临床生物化学与检测
28
病例分析
▪ 患者谭××,男,20岁,学生。昨晚会餐 后上腹部不适,今晨开始发烧,左上腹部 持续性钻痛、阵发性加剧。既往健康,无 胃病及肝胆疾病史。
临床生物化学与检测
30
病例分析
思考题: 1. 分析上述实验室检查结果; 2. 结合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该患初
步诊断是什么?根据是什么?
临床生物化学与检测
31
THANKS !
临床生物化学与检测
32
胰液(pancreatic juice ):无色无臭带粘性的碱性液体。 pH7.8~8.4.分泌量约1~2L/d。
成分:水、电解质和各种消化酶。 ▪ 电解质:碳酸氢根较高,可达140mmol/L。 ▪ 消化酶:由腺泡细胞分泌
➢ 胰淀粉酶:水解淀粉及糖原。 ➢ 蛋白水解酶:内肽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弹性
促进酶的分泌和胆囊收缩。
临床生物化学与检测
9
Section 2 胰腺炎病理变化
胃肠胰疾病的临床生物化学ppt精品课程课件讲义

返回
上一页
二、胰 腺
胰腺为兼有内分泌和外分泌功能的器官。 它的内分泌功能主要与代谢调节有关。胰腺外 分泌功能为通过腺泡细胞和小的导管管壁细胞
产生和分泌具消化作用的胰液
返回
下一页
1、 2、
3、
返回
散布于胰腺的腺泡组织之间的细胞群呈岛状, 称为胰岛。其分泌的肽类激素在糖类、脂类、 蛋白质代谢调节,及正常血糖水平维持中发挥 重要作用
近的壁细胞,作用于组胺2型受体(H2受体),促进
胃酸分泌。用西米替丁等H2受体阻断剂可阻断组胺 作用,减少胃酸分泌。
返回
下一页
上述三种促分泌物既可以单独作用于壁细胞,又可 相互协同起到加强作用。两因子的加强作用的效应大 于两个单独作用之和。 抑制胃液分泌的因素除精神因素外,HCL、脂肪 和高深溶液亦可抑制其分泌。其中HCL的抑制作用 是胃酸分泌的一种负反馈调节。
用于壁细胞的胆碱受体,促进HCL分泌,这
一作用可被胆碱能受体阻滞剂阿托品阻断。
返回
由胃窦和十二指肠内的G细胞分泌,释放后 主要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壁细胞, 刺激HCI 分泌。 (促胃液素的其他作用及特点后述)。
返回
正常情况下胃粘膜中肥大细胞或嗜铬样细胞(EC L细胞),恒定释放少量组胺,经细胞间液弥散到邻
PPT内容可自行编辑
胃肠胰疾病的临床生物化学
主讲:XX XX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
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 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 - 孙思邈
PPT内容可自行编辑
开始上课!
胃肠胰疾病的临床生物化学
下一页
正常情况下,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均通过消 化道对食物进行消化吸收获取、胃肠胰等消化器官精 致的结构与功能和独特的生物化学过程,为各种外源 性食物消化和吸收得以利用提供了条件、消化器官与 机体的这种局部与整体功能的协调统一依赖于神经体 液的调节,尤其现已发现胃、肠、胰广泛存在内分泌 细胞,他们分泌的多种激素在完成这种局部与整体的 协调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12ppt课件

临床生物化学和 生物化学检验 12
教学目标
授课对象: 检验本科 授课时数: 3学时 教学目的及要求: 掌握:胃酸测定及小肠消化与吸收试验的原 理及意义;促胃液素瘤、消化性溃疡及 胰腺疾病的实验室检查改变;双标记 Schilling试验及AMS测定的临床意义。 熟悉:胃泌素、胆囊收缩素及促胰液素的作 用,卓艾综合征。
10
P308
2. 胰液的消化酶
⑴胰淀粉酶:胰淀粉酶(pancreatic amylase) 为α-淀粉酶,
⑵胰蛋白消化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弹 性蛋白酶属内肽酶,弹性蛋白酶和胶原酶能 分别消化结缔组织中相应的纤维蛋白。
(3)脂类消化酶:主要有脂肪酶,磷脂酶A2等。
11
P310
3. 胰液分泌的调节 食物是刺激胰液分泌的重要天然调节因 素。 ⑴神经调节:反射的传出神经主要为迷 走神经。 ⑵体液调节:促胰液素(secretin,Sec) 和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CCK) 为两种主要的调节因子。
6
唾液腺 分泌
R蛋白
壁细胞 分泌
保护VitB12在小肠 胃酸 不被破坏,并在 VitB12与回肠细胞 游离的VitB12 刷状缘特异受体介 导的结合、摄取过 VitB12-R蛋白复合物 程中发挥作用。 胰蛋白酶 (小肠)
食物中的VitB12
内因子的作用:
内因子
游离的VitB12 VitB12-内因子复合物
20
P315
胃泌素的主要作用有: ①刺激胃酸、胃蛋白酶原、内因子、促胰液 素、胰酶、HCO3-、肝性胆汁的分泌。 ②增强胃和小肠的运动; ③促进粘膜生长。 最有效的刺激物是氨基酸,而氨基酸中又以 苯丙氨酸和色氨酸的作用最强。
教学目标
授课对象: 检验本科 授课时数: 3学时 教学目的及要求: 掌握:胃酸测定及小肠消化与吸收试验的原 理及意义;促胃液素瘤、消化性溃疡及 胰腺疾病的实验室检查改变;双标记 Schilling试验及AMS测定的临床意义。 熟悉:胃泌素、胆囊收缩素及促胰液素的作 用,卓艾综合征。
10
P308
2. 胰液的消化酶
⑴胰淀粉酶:胰淀粉酶(pancreatic amylase) 为α-淀粉酶,
⑵胰蛋白消化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弹 性蛋白酶属内肽酶,弹性蛋白酶和胶原酶能 分别消化结缔组织中相应的纤维蛋白。
(3)脂类消化酶:主要有脂肪酶,磷脂酶A2等。
11
P310
3. 胰液分泌的调节 食物是刺激胰液分泌的重要天然调节因 素。 ⑴神经调节:反射的传出神经主要为迷 走神经。 ⑵体液调节:促胰液素(secretin,Sec) 和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CCK) 为两种主要的调节因子。
6
唾液腺 分泌
R蛋白
壁细胞 分泌
保护VitB12在小肠 胃酸 不被破坏,并在 VitB12与回肠细胞 游离的VitB12 刷状缘特异受体介 导的结合、摄取过 VitB12-R蛋白复合物 程中发挥作用。 胰蛋白酶 (小肠)
食物中的VitB12
内因子的作用:
内因子
游离的VitB12 VitB12-内因子复合物
20
P315
胃泌素的主要作用有: ①刺激胃酸、胃蛋白酶原、内因子、促胰液 素、胰酶、HCO3-、肝性胆汁的分泌。 ②增强胃和小肠的运动; ③促进粘膜生长。 最有效的刺激物是氨基酸,而氨基酸中又以 苯丙氨酸和色氨酸的作用最强。
胃肠胰疾病的生物化学诊断PPT课件

04 胃肠胰疾病的生物化学诊 断
胃肠道疾病的生物化学诊断
消化性溃疡
通过检测胃酸、胃蛋白酶等指标, 有助于诊断消化性溃疡。
炎症性肠病
通过检测血沉、C反应蛋白等炎 症指标,以及粪便中的白细胞、 隐血等,有助于诊断炎症性肠病。
胃癌
通过检测肿瘤标志物如CEA、 CA19-9等,以及胃镜下的组织
活检,有助于诊断胃癌。
个体化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性别、遗传背景等,制定个体化 的治疗方案。
诊断结果与预后评估
疾病进展预测
某些生物化学指标可以预测胃肠胰疾病的进展和预后,有助于制定 相应的治疗策略。
风险评估
根据诊断结果,可以对患者进行风险评估,如发生并发症、复发或 死亡的风险。
随访计划
根据诊断结果和预后评估,可以制定合理的随访计划,以监测病情变 化和及时发现复发。
胃肠胰的功能受到神经、激素等 多种因素的调节,任何异常都可
能影响消化系统的正常运作。
常见胃肠胰疾病类型
01
02
03
胃炎
胃炎是指胃黏膜的炎症, 常见症状包括胃痛、胃酸 过多、胃胀等。
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是指在胃或十 二指肠的慢性溃疡,通常 与胃酸和蛋白酶的消化有 关。
胰腺炎
胰腺炎是胰腺的炎症,通 常与过度饮酒、胆结石等 因素有关,可引起腹痛、 恶心等症状。
异常指标分析
02
对于异常的生物化学指标,应深入分析其可能的原因,如炎症、
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动态监测
03
对于某些慢性疾病,需定期进行生物化学检查,以监测病情变
化和治疗效果。
临床应用与指导治疗
指导治疗方案
根据诊断结果,医生可以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如药物治疗、 饮食调整、手术治疗等。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第二章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基本知识PPT课件

列,可提高原发性肝癌诊断的敏感度。
13
第二章 生物化学检验基本知识
(二)组合检验 2.提高诊断效率
• CK+肌红蛋白+肌钙蛋白,三项目组合可对 心肌梗死快速诊断。
14
第二章 生物化学检验基本知识
(二)组合检验
3.快速了解某器官的多种功能 • 血清蛋白质+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
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组成肝功能系列, 可以了解患肝脏蛋白质合成功能、胆红素 排泄和转化功能。如患者同时伴有肝损伤, 还可了解肝细胞损伤程度。
(二)组合检验
随机组合
固定组合
根据检验项目 目录随机选择
如GLU+GHb
根据临床需要选 择固定系列: 如肝功能、心功 能、血脂系列、 肾功能系列、以 及整合所有的生 化全套系列等。
12
第二章 生物化学检验基本知识
(二)组合检验 1.提高诊断疾病敏感度 • γ-谷氨酰基转移酶+α-L岩藻糖苷酶+AFP系
第二章 生物化学检验基本知识
第二章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基本知识
1
第二章 生物化学检验基本知识
概述
1
点击输入简要文字内容,文字内容需概括精炼,不用多余 的文字修饰,言简意赅的说明分项内容……
2
点击输入简要文字内容,文字内容需概括精炼,不用多余 的文字修饰,言简意赅的说明分项内容……
3
点击输入简要文字内容,文字内容需概括精炼,不用多余 的文字修饰,言简意赅的说明分项内容……
2
第二章 生物化学检验基本知识
教学目标与要求
掌握: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工作流程 熟悉:生化报告单申请和报告方式 了解:实验室信息系统的意义
3
13
第二章 生物化学检验基本知识
(二)组合检验 2.提高诊断效率
• CK+肌红蛋白+肌钙蛋白,三项目组合可对 心肌梗死快速诊断。
14
第二章 生物化学检验基本知识
(二)组合检验
3.快速了解某器官的多种功能 • 血清蛋白质+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
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组成肝功能系列, 可以了解患肝脏蛋白质合成功能、胆红素 排泄和转化功能。如患者同时伴有肝损伤, 还可了解肝细胞损伤程度。
(二)组合检验
随机组合
固定组合
根据检验项目 目录随机选择
如GLU+GHb
根据临床需要选 择固定系列: 如肝功能、心功 能、血脂系列、 肾功能系列、以 及整合所有的生 化全套系列等。
12
第二章 生物化学检验基本知识
(二)组合检验 1.提高诊断疾病敏感度 • γ-谷氨酰基转移酶+α-L岩藻糖苷酶+AFP系
第二章 生物化学检验基本知识
第二章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基本知识
1
第二章 生物化学检验基本知识
概述
1
点击输入简要文字内容,文字内容需概括精炼,不用多余 的文字修饰,言简意赅的说明分项内容……
2
点击输入简要文字内容,文字内容需概括精炼,不用多余 的文字修饰,言简意赅的说明分项内容……
3
点击输入简要文字内容,文字内容需概括精炼,不用多余 的文字修饰,言简意赅的说明分项内容……
2
第二章 生物化学检验基本知识
教学目标与要求
掌握: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工作流程 熟悉:生化报告单申请和报告方式 了解:实验室信息系统的意义
3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绪论 ppt课件

四 、 生 物 化 学 检 验 应 用 范 围
直接为临床医疗工作服务
为预防工作提供依据
为医学科研提供手段
开展健康咨询普查
第一节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的发展史
• 3000年前,用竹条搅动尿液起泡,说明 有蛋白,记载有泡沫尿表明有疾病。 • 公元前500年的埃及,尿液倒在沙地, 蚂蚁的数量,估计尿液糖的含量。 • 18世纪后期化学技术应用于体液成分(肾 结石)分析.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
Clinical biochemistry test
生检教研室
临床生物化学是在人体正常的生物化学代谢基础上研究:
疾病状态下,生物化学病理性变化的基础理论和 相关实验室检测指标的改变。
为疾病的临床实验诊断、治疗监测、药物疗效和 预后 判断、疾病预防等方面提供信息和决策依 据的一门学科。
临床生物化学是利用物理学、化学、 生物学、遗传学、病理学、免疫学、生 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理论与技术:
探讨疾病的发病机制 研究其病理过程中出现的: 特异性化学标志物 体内特定成分的改变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
• 国际临床化学学会(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Clincal Chemistry,IFCC) • “临床化学包含对人体健康和患病时化学状态 的研究以及对用于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的化 学实验方法的应用”。 • 临床化学是一门研究人体健康和疾病时生理生 化过程的医学基础理论学科。 • 又是一门应用各种技术和方法分析机体健康和 疾病时体液或组织样品中各种化学成分的医学 应用技术学科-生化检验技术学。
第四部分:标本处理 分几部分:标本检查,开盖,分杯,重新编码(条形码)
标本检查:检查离心质量,是否溶血、脂血、黄疸之类, 如不行可能要倒回去重新离心。7
第十一章-胃肠胰疾病的临床生物化学

泌具消化作用的胰液。
(一)胰岛的内分泌
激素 胰岛素
胰高血糖素
生长激素释 放抑制素 血管活性 肠肽 胰多肽
分泌细胞 残基数
胰岛β细 A链21
胞(B)
B链30
胰岛α细 29单链 胞 (A)
胰岛δ细 14单链 胞(D)
胰岛D1细 28单链 胞
PP细胞 36单链
分子量
作用
↑促进组织摄取、贮存和利用葡萄糖, 抑制糖异生; ↑脂肪的合成(抑制分解); ↑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和贮存
急性应激性溃疡
急性应激性溃疡是指先前无慢性溃疡者,因强烈 的应激反应或某些急性疾病,而突然发生急性胃、 十二指肠溃疡或糜烂, 可并发消化道出血或穿孔。
主要病变为胃粘膜溃疡、糜烂和出血。 应激引起的多发性溃疡常见于胃底或胃体,单个
溃疡多见于十二指肠,溃疡或糜烂亦可发生于食 道下段。 主要机理是高酸和胃粘膜缺血。
胃蛋白酶和胃液分泌,抑制 葡萄糖,脂肪酸,氨基酸
胃排空
在消化期间促进胃和小 迷走神经递质,盐酸,脂
肠运动
肪
第二节 胃肠胰病理
一、胃粘膜屏障损害与消化性溃疡 二、胰腺炎 三、营养、吸收和消化不良 四、胃肠胰内分泌肿瘤
一、胃粘膜屏障损害与消化性溃疡
胃粘膜屏障损害是溃疡发生的病理基础。 ✓ 该屏障的结构包括胃粘膜上皮细胞顶部的类脂质 细胞膜及紧密联结的上皮细胞构成的脂蛋白层 (细胞屏障),和覆盖于粘膜表面的碱性粘液 (粘液屏障)。
食物是刺激胰液分泌的重要天然调节因素。
进食时胰液分泌的调节
进食时胰液分泌受神经和体液的双重控制,但以体液调节为 主。
胰液分泌可分为头期、胃期和肠期。 ✓ 头期和胃期胰液分泌: 食物色、香、味及食物对口腔、食道、胃和小肠的刺 激,均可通过神经反射引起胰液分泌,反射的传出神经 主要为迷走神经。头期和胃期胰液分别占消化期胰液分 泌量的20%和5 % ~10% 。 ✓ 肠期胰液分泌: 食糜进入十二指肠和上段空场后,食糜中的HCL可刺激小 肠粘膜释放促胰液素(Sec)和胆囊收缩素(CCK),引 起胰液分泌。肠期胰液分泌占消化期胰液分泌量的 70%。
(一)胰岛的内分泌
激素 胰岛素
胰高血糖素
生长激素释 放抑制素 血管活性 肠肽 胰多肽
分泌细胞 残基数
胰岛β细 A链21
胞(B)
B链30
胰岛α细 29单链 胞 (A)
胰岛δ细 14单链 胞(D)
胰岛D1细 28单链 胞
PP细胞 36单链
分子量
作用
↑促进组织摄取、贮存和利用葡萄糖, 抑制糖异生; ↑脂肪的合成(抑制分解); ↑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和贮存
急性应激性溃疡
急性应激性溃疡是指先前无慢性溃疡者,因强烈 的应激反应或某些急性疾病,而突然发生急性胃、 十二指肠溃疡或糜烂, 可并发消化道出血或穿孔。
主要病变为胃粘膜溃疡、糜烂和出血。 应激引起的多发性溃疡常见于胃底或胃体,单个
溃疡多见于十二指肠,溃疡或糜烂亦可发生于食 道下段。 主要机理是高酸和胃粘膜缺血。
胃蛋白酶和胃液分泌,抑制 葡萄糖,脂肪酸,氨基酸
胃排空
在消化期间促进胃和小 迷走神经递质,盐酸,脂
肠运动
肪
第二节 胃肠胰病理
一、胃粘膜屏障损害与消化性溃疡 二、胰腺炎 三、营养、吸收和消化不良 四、胃肠胰内分泌肿瘤
一、胃粘膜屏障损害与消化性溃疡
胃粘膜屏障损害是溃疡发生的病理基础。 ✓ 该屏障的结构包括胃粘膜上皮细胞顶部的类脂质 细胞膜及紧密联结的上皮细胞构成的脂蛋白层 (细胞屏障),和覆盖于粘膜表面的碱性粘液 (粘液屏障)。
食物是刺激胰液分泌的重要天然调节因素。
进食时胰液分泌的调节
进食时胰液分泌受神经和体液的双重控制,但以体液调节为 主。
胰液分泌可分为头期、胃期和肠期。 ✓ 头期和胃期胰液分泌: 食物色、香、味及食物对口腔、食道、胃和小肠的刺 激,均可通过神经反射引起胰液分泌,反射的传出神经 主要为迷走神经。头期和胃期胰液分别占消化期胰液分 泌量的20%和5 % ~10% 。 ✓ 肠期胰液分泌: 食糜进入十二指肠和上段空场后,食糜中的HCL可刺激小 肠粘膜释放促胰液素(Sec)和胆囊收缩素(CCK),引 起胰液分泌。肠期胰液分泌占消化期胰液分泌量的 70%。
临床生物化学讲讲义义完整版PPT课件

高血压与钠代谢
高血压与钾代谢
高血压与血脂代谢
钾离子对维持血压稳定具有重要作用,低钾血症可导致血压升高。
血脂异常与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控制血脂水平有助于降低高血压风险。
03
02
01
心血管疾病与胆固醇
高胆固醇血症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降低胆固醇水平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
肿瘤标志物检测有助于肿瘤的早期发现和诊断。
肿瘤标志物
如肌钙蛋白、B型钠尿肽等,用于心梗、心衰等疾病的诊断和预后评估。
心脑血管疾病标志物
如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用于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评估。
感染性疾病标志物
如胰岛素、血糖等,用于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内分泌疾病的诊断和监测。
内分泌疾病标志物
临床生物化学与疾病
04
高盐饮食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钠离子在高血压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02
03
04
能够自动完成多项生化指标的检测,具有快速、准确、高效等特点。
能够自动完成血常规检测,包括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等。
能够自动完成免疫学指标的检测,如乙肝两对半、肿瘤标志物等。
能够自动完成尿液常规检测,包括尿蛋白、尿糖等。
如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等,用于肿瘤的早期诊断、病情监测和预后评估。
临床生物化学检测可以为医生提供关于患者健康状况的客观数据,帮助医生准确诊断疾病。
诊断疾病
通过定期进行临床生物化学检测,可以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为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监测病情
根据临床生物化学检测结果,医生可以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并评估治疗效果。
指导治疗
通过了解疾病的生物化学机制,可以开发出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疾病的发生率。
高血压与钾代谢
高血压与血脂代谢
钾离子对维持血压稳定具有重要作用,低钾血症可导致血压升高。
血脂异常与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控制血脂水平有助于降低高血压风险。
03
02
01
心血管疾病与胆固醇
高胆固醇血症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降低胆固醇水平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
肿瘤标志物检测有助于肿瘤的早期发现和诊断。
肿瘤标志物
如肌钙蛋白、B型钠尿肽等,用于心梗、心衰等疾病的诊断和预后评估。
心脑血管疾病标志物
如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用于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评估。
感染性疾病标志物
如胰岛素、血糖等,用于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内分泌疾病的诊断和监测。
内分泌疾病标志物
临床生物化学与疾病
04
高盐饮食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钠离子在高血压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02
03
04
能够自动完成多项生化指标的检测,具有快速、准确、高效等特点。
能够自动完成血常规检测,包括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等。
能够自动完成免疫学指标的检测,如乙肝两对半、肿瘤标志物等。
能够自动完成尿液常规检测,包括尿蛋白、尿糖等。
如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等,用于肿瘤的早期诊断、病情监测和预后评估。
临床生物化学检测可以为医生提供关于患者健康状况的客观数据,帮助医生准确诊断疾病。
诊断疾病
通过定期进行临床生物化学检测,可以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为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监测病情
根据临床生物化学检测结果,医生可以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并评估治疗效果。
指导治疗
通过了解疾病的生物化学机制,可以开发出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疾病的发生率。
消化系统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课件PPT课件

3.促胰液素 主要生理功能是促进胰液中水和HCO3—的分泌;刺 激肝细胞分泌胆汁;加强CCK的促胰酶分泌作用; 抑制胃泌素的释放及胃酸的分泌。
全国高等学校医学规划教材 ——临床检验生物化学
第二节 胃疾病的相关实验室检查
一、胃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 胃疾病可引起胃分泌功能异常,使胃液的 量和成分发生变化。通过胃液检测分析可 以了解胃的分泌、运动和消化功能,还可 协助检查与胃液成分改变有关的疾病,是 临床研究与诊断胃疾病的重要手段。
➢ 重点胃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胰腺疾病的生物化 学检验。
➢ 难点胃黏膜屏障的保护机制、消化性溃疡的发病 机制。
全国高等学校医学规划教材 ——临床检验生物化学
Brief Contents
➢第一节 消化系统结构与功能概述 ➢第二节 胃疾病的相关实验室检查 ➢第三节 胰腺疾病的实验室检查
全国高等学校医学规划教材 ——临床检验生物化学
(三)胃粘膜屏障
1.胃粘膜屏障的基本结构与概念 胃粘膜屏障(gastric mucosal barrier) 是指胃粘膜在结构和功能上,保护胃组织 免受进食和胃液损伤的一系列机制。 胃粘膜屏障基本结构包括胃粘膜表层上皮 细胞和相邻细胞的紧密连接形成的脂蛋白 层,以及覆盖于表面上皮细胞、并将上皮 细胞与胃腔分隔的碱性粘液。
全国高等学校医学规划教材 ——临床检验生物化学
(三)重要胃肠激素及其作用
1.胃泌素 胃泌素最主要的作用是刺激胃酸分泌,还能刺激 胃蛋白酶原、促胰液素、内因子、胰酶等的分泌; 促进粘膜生长;并能增强由葡萄糖引起的胰岛素 释放作用。
2.缩胆囊素 主要的生理作用是促进胰酶分泌,引起胆囊收缩 和胆总管括约肌松弛。
2.临床意义 胃泌素虽然可刺激胃酸分泌,但高胃泌素 血症时也可伴低酸分泌,因此高胃泌素血 症必须结合基础酸分泌的情况进行分析 。
全国高等学校医学规划教材 ——临床检验生物化学
第二节 胃疾病的相关实验室检查
一、胃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 胃疾病可引起胃分泌功能异常,使胃液的 量和成分发生变化。通过胃液检测分析可 以了解胃的分泌、运动和消化功能,还可 协助检查与胃液成分改变有关的疾病,是 临床研究与诊断胃疾病的重要手段。
➢ 重点胃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胰腺疾病的生物化 学检验。
➢ 难点胃黏膜屏障的保护机制、消化性溃疡的发病 机制。
全国高等学校医学规划教材 ——临床检验生物化学
Brief Contents
➢第一节 消化系统结构与功能概述 ➢第二节 胃疾病的相关实验室检查 ➢第三节 胰腺疾病的实验室检查
全国高等学校医学规划教材 ——临床检验生物化学
(三)胃粘膜屏障
1.胃粘膜屏障的基本结构与概念 胃粘膜屏障(gastric mucosal barrier) 是指胃粘膜在结构和功能上,保护胃组织 免受进食和胃液损伤的一系列机制。 胃粘膜屏障基本结构包括胃粘膜表层上皮 细胞和相邻细胞的紧密连接形成的脂蛋白 层,以及覆盖于表面上皮细胞、并将上皮 细胞与胃腔分隔的碱性粘液。
全国高等学校医学规划教材 ——临床检验生物化学
(三)重要胃肠激素及其作用
1.胃泌素 胃泌素最主要的作用是刺激胃酸分泌,还能刺激 胃蛋白酶原、促胰液素、内因子、胰酶等的分泌; 促进粘膜生长;并能增强由葡萄糖引起的胰岛素 释放作用。
2.缩胆囊素 主要的生理作用是促进胰酶分泌,引起胆囊收缩 和胆总管括约肌松弛。
2.临床意义 胃泌素虽然可刺激胃酸分泌,但高胃泌素 血症时也可伴低酸分泌,因此高胃泌素血 症必须结合基础酸分泌的情况进行分析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返回
胰液为无色无臭,略带粘性的碱性 液体。PH 7.8 ~ 8.4,渗透压与血浆相似, 正常每日分泌量约1L ~ 2L。胰液主要 含有水,电解质和各种消化酶。
返回
阳离子:Na+、K+、Ca2+、Mg2+ 阴离子:HCO3-、Cl-、SO42-、HPO42-
其中,HCO3-能中和进入十一指肠的胃 酸,避免强酸时肠粘膜的侵蚀, 并为消化酶 在小肠内进行化学消化提供适宜的PH环境。
返回
胰液中消化酶由腺泡细胞分泌,有多种,能对
食物中的成分分别进行消化
(1)胰酶:胰酶为 α淀粉酶,最适 PH 6.7-7.0,
能将食糜中的淀粉及糖原消化为糊睛、麦芽糖、麦
芽寡糖等。
(2)胰蛋白消化酶:胰液中的蛋白消化(水解)酶
分为内肽酶和外肽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 弹性
蛋白酶属内肽酶 , 在肽链特定部位从内部对蛋白进
胰腺为兼有内分泌和外分泌功能的器官。 它的内分泌功能主要与代谢调节有关。胰腺 外分泌功能为通过腺泡细胞和小的导管管壁
细胞产生和分泌具消化作用的胰液
返回
下一页
1、 2、 3、
返回
散布于胰腺的腺泡组织之间的细胞 群呈岛状,称为胰岛。其分泌的肽类激 素在糖类、脂类、蛋白质代谢调节,及 正常血糖水平维持中发挥重要作用
上一页 下一页
1
1
2
2
3
3
4
返回
胃液是pH为0.9-1.5的无色酸性液 体,正常人每日分泌量为 1.5-2.5 L主 要含有胃酸,、消化酶,、碱性粘液等
返回
第一课件网网站
胃酸即壁细胞分泌的HCI,其排泌量受神 经体液调节, 并与壁细胞数目直接相关、 胃 液中H+最大浓度可达150mmol/L, 比血浆中 H+浓度高三、 四百万倍。胃酸除可杀菌、 激 活胃蛋白酶原外, 进入小肠的胃酸还可引起 促胰酶的释放, 促进胰、 胆和小肠的分泌 。 它所造成的酸性环境还有助于小肠对铁和钙的 吸收。但胃酸分泌过多对胃和十二指肠粘膜有 侵蚀作用。
指肠进行进一步的消化
返回
下一页
胃液由胃粘膜分泌,对食物具有初步消化 的作用胃粘膜存在三种主要的腺:贲门腺、胃 腺(泌酸腺)和幽门腺。贲门腺和幽门腺主要 分泌碱性粘液,胃腺由壁细胞、主细胞和粘液 细胞组成,它们分别分泌盐酸、胃蛋白酶原和 粘液。胃液即由这三种腺体及胃粘膜上皮细胞
的分泌液构成。
返回
第一课件网网站
是支配胃的副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的 递质,作用于壁细胞的胆碱受体,促进 HCL分泌,这一作用可被胆碱能受体 阻滞剂阿托品阻断。
返回
由胃窦和十二指肠内的G细胞分泌,释 放后主要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壁细胞, 刺激 HCI分泌。 (促胃液素的其他作用及特点 后述)。
返回
正常情况下胃粘膜中肥大细胞或嗜 铬样细胞(ECL细胞),恒定释放少 量组胺,经细胞间液弥散到邻近的壁细 胞,作用于组胺2型受体(H2受体), 促进胃酸分泌。用西米替丁等H2受体
返回
胃酸 食物 VitB12
唾液腺 R蛋白
胃粘膜 内因子
小肠 释放 结合 胰蛋白酶 释放 结合
复合物
返回
进食可刺激胃液分泌,而进食引起的胃 液分泌亦受神经和体液调节。刺激胃酸分泌 的内源性物质主要有乙酰胆碱、促胃液素和 组胺。上述三种促分泌物既可以单独作用于 壁细胞,又可相互协同起到加强作用。
返回
阻断剂可阻断组胺作用,减少胃酸分泌。
返回
下一页
上述三种促分泌物既可以单独作用于壁 细胞,又可相互协同起到加强作用。两因子 的加强作用的效应大于两个单独作用之和。
抑制胃液分泌的因素除精神因素外,H CL、脂肪和高深溶液亦可抑制其分泌。其 中HCL的抑制作用是胃酸分泌的一种负反 馈调节。
返回
上一页
二、胰 腺
返回
由胃蛋白酶原激活而来。它可将食 物中的蛋白水解为视,胨,多肽和氨基 酸。
返回
由粘膜上皮细胞和腺体分泌。 主要成分 为粘蛋白和HCO3- , 具较高的粘滞性。 它覆 盖于胃粘膜表面,形成了厚约500μm的凝胶 状层。 除可润滑食物及减少粗糙食物对胃粘 膜的机械损伤外, 还构成了胃粘膜表面的 “粘液- HCO3- ”屏障,保护胃粘膜免受胃酸 的侵蚀。
第十二章 胃肠胰疾病的临床生
物化学
下一页
正常情况下,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成 分均通过消化道对食物进行消化吸收获取、 胃肠胰等消化器官精致的结构与功能和独 特的生物化学过程,为各种外源性食物消 化和吸收得以利用提供了条件、消化器官 与机体的这种局部与整体功能的协调统一 依赖于神经体液的调节,尤其现已发现胃、 肠、胰广泛存在内分泌细胞,他们分泌的 多种激素在完成这种局部与整体的协调中 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行水解;外肽酶有羧肽酶 A、B和亮氨酸肽酶,从肽
链的末端水解蛋白,将其消化成氨基酸 , 二肽和三
肽 。 二肽和三肽再经肠粘膜细胞刷状缘的二肽酶和
三肽酶分解为氨基酸,进入小肠粘膜上皮细胞。
(3)脂类消化酶:主要有脂肪酶,磷脂酶A2等。
返回
下一页
l)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均以 无活性的酶原形式分泌。 一定条件下,溶液中的胰 蛋白酶原能自发转变为胰蛋白酶外, 可被肠粘膜上 皮刷状缘产生的肠激酶激活。胃酸、Mg2+、 Ca CI2、 胰蛋白酶、组织液及其他激酶亦可使胰蛋 白酶原活化。 胰蛋白酶抑制物可抑制上述的自身催 化、 糜蛋白酶在激活的胰蛋白酶作用下转变为有活 性的糜蛋白酶。 两酶的作用相似, 都能水解蛋白质 为寡肽和氨基酸。 2) 弹性蛋白酶和胶原酶: 两者亦是由酶原在胰蛋 白酶作用下转变为有活性的酶。 弹性蛋白酶和胶原 酶能分别消化结缔组织中相应的纤维蛋白。
上一页 下一页
胃肠胰功能概述 胃肠胰病理生理 胃肠胰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
第一课件网网站
第一节 胃肠胰功能概述
返回
一、胃
胃具有贮存、消化食物及分泌功能。通 过平滑肌的运动,胃将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 形成食糜,然后逐步排至十二指肠进行进一 步的消化。通过平滑肌的运动,胃将食物与 胃液充分混合形成食糜,然后逐步排至十二
返回
为壁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与VitB12 结合形成复合物,保护VitB12在小肠不被破 坏,并在VitB12与回肠细胞刷状缘特异受体 介导的结合、摄取过程中发挥作用。食物中 的VitB12是先在胃酸作用下释放出,并与唾 液腺分泌的R蛋白结合,然后在小肠经胰蛋 白酶作用释放出VitB12,才最终与内因子结 合。当胃粘膜丧失分泌内因子的能力或胰腺 胰蛋白酶分泌障碍时,可因VitB12吸收障碍 而发生大红细胞性贫血。
胰液为无色无臭,略带粘性的碱性 液体。PH 7.8 ~ 8.4,渗透压与血浆相似, 正常每日分泌量约1L ~ 2L。胰液主要 含有水,电解质和各种消化酶。
返回
阳离子:Na+、K+、Ca2+、Mg2+ 阴离子:HCO3-、Cl-、SO42-、HPO42-
其中,HCO3-能中和进入十一指肠的胃 酸,避免强酸时肠粘膜的侵蚀, 并为消化酶 在小肠内进行化学消化提供适宜的PH环境。
返回
胰液中消化酶由腺泡细胞分泌,有多种,能对
食物中的成分分别进行消化
(1)胰酶:胰酶为 α淀粉酶,最适 PH 6.7-7.0,
能将食糜中的淀粉及糖原消化为糊睛、麦芽糖、麦
芽寡糖等。
(2)胰蛋白消化酶:胰液中的蛋白消化(水解)酶
分为内肽酶和外肽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 弹性
蛋白酶属内肽酶 , 在肽链特定部位从内部对蛋白进
胰腺为兼有内分泌和外分泌功能的器官。 它的内分泌功能主要与代谢调节有关。胰腺 外分泌功能为通过腺泡细胞和小的导管管壁
细胞产生和分泌具消化作用的胰液
返回
下一页
1、 2、 3、
返回
散布于胰腺的腺泡组织之间的细胞 群呈岛状,称为胰岛。其分泌的肽类激 素在糖类、脂类、蛋白质代谢调节,及 正常血糖水平维持中发挥重要作用
上一页 下一页
1
1
2
2
3
3
4
返回
胃液是pH为0.9-1.5的无色酸性液 体,正常人每日分泌量为 1.5-2.5 L主 要含有胃酸,、消化酶,、碱性粘液等
返回
第一课件网网站
胃酸即壁细胞分泌的HCI,其排泌量受神 经体液调节, 并与壁细胞数目直接相关、 胃 液中H+最大浓度可达150mmol/L, 比血浆中 H+浓度高三、 四百万倍。胃酸除可杀菌、 激 活胃蛋白酶原外, 进入小肠的胃酸还可引起 促胰酶的释放, 促进胰、 胆和小肠的分泌 。 它所造成的酸性环境还有助于小肠对铁和钙的 吸收。但胃酸分泌过多对胃和十二指肠粘膜有 侵蚀作用。
指肠进行进一步的消化
返回
下一页
胃液由胃粘膜分泌,对食物具有初步消化 的作用胃粘膜存在三种主要的腺:贲门腺、胃 腺(泌酸腺)和幽门腺。贲门腺和幽门腺主要 分泌碱性粘液,胃腺由壁细胞、主细胞和粘液 细胞组成,它们分别分泌盐酸、胃蛋白酶原和 粘液。胃液即由这三种腺体及胃粘膜上皮细胞
的分泌液构成。
返回
第一课件网网站
是支配胃的副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的 递质,作用于壁细胞的胆碱受体,促进 HCL分泌,这一作用可被胆碱能受体 阻滞剂阿托品阻断。
返回
由胃窦和十二指肠内的G细胞分泌,释 放后主要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壁细胞, 刺激 HCI分泌。 (促胃液素的其他作用及特点 后述)。
返回
正常情况下胃粘膜中肥大细胞或嗜 铬样细胞(ECL细胞),恒定释放少 量组胺,经细胞间液弥散到邻近的壁细 胞,作用于组胺2型受体(H2受体), 促进胃酸分泌。用西米替丁等H2受体
返回
胃酸 食物 VitB12
唾液腺 R蛋白
胃粘膜 内因子
小肠 释放 结合 胰蛋白酶 释放 结合
复合物
返回
进食可刺激胃液分泌,而进食引起的胃 液分泌亦受神经和体液调节。刺激胃酸分泌 的内源性物质主要有乙酰胆碱、促胃液素和 组胺。上述三种促分泌物既可以单独作用于 壁细胞,又可相互协同起到加强作用。
返回
阻断剂可阻断组胺作用,减少胃酸分泌。
返回
下一页
上述三种促分泌物既可以单独作用于壁 细胞,又可相互协同起到加强作用。两因子 的加强作用的效应大于两个单独作用之和。
抑制胃液分泌的因素除精神因素外,H CL、脂肪和高深溶液亦可抑制其分泌。其 中HCL的抑制作用是胃酸分泌的一种负反 馈调节。
返回
上一页
二、胰 腺
返回
由胃蛋白酶原激活而来。它可将食 物中的蛋白水解为视,胨,多肽和氨基 酸。
返回
由粘膜上皮细胞和腺体分泌。 主要成分 为粘蛋白和HCO3- , 具较高的粘滞性。 它覆 盖于胃粘膜表面,形成了厚约500μm的凝胶 状层。 除可润滑食物及减少粗糙食物对胃粘 膜的机械损伤外, 还构成了胃粘膜表面的 “粘液- HCO3- ”屏障,保护胃粘膜免受胃酸 的侵蚀。
第十二章 胃肠胰疾病的临床生
物化学
下一页
正常情况下,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成 分均通过消化道对食物进行消化吸收获取、 胃肠胰等消化器官精致的结构与功能和独 特的生物化学过程,为各种外源性食物消 化和吸收得以利用提供了条件、消化器官 与机体的这种局部与整体功能的协调统一 依赖于神经体液的调节,尤其现已发现胃、 肠、胰广泛存在内分泌细胞,他们分泌的 多种激素在完成这种局部与整体的协调中 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行水解;外肽酶有羧肽酶 A、B和亮氨酸肽酶,从肽
链的末端水解蛋白,将其消化成氨基酸 , 二肽和三
肽 。 二肽和三肽再经肠粘膜细胞刷状缘的二肽酶和
三肽酶分解为氨基酸,进入小肠粘膜上皮细胞。
(3)脂类消化酶:主要有脂肪酶,磷脂酶A2等。
返回
下一页
l)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均以 无活性的酶原形式分泌。 一定条件下,溶液中的胰 蛋白酶原能自发转变为胰蛋白酶外, 可被肠粘膜上 皮刷状缘产生的肠激酶激活。胃酸、Mg2+、 Ca CI2、 胰蛋白酶、组织液及其他激酶亦可使胰蛋 白酶原活化。 胰蛋白酶抑制物可抑制上述的自身催 化、 糜蛋白酶在激活的胰蛋白酶作用下转变为有活 性的糜蛋白酶。 两酶的作用相似, 都能水解蛋白质 为寡肽和氨基酸。 2) 弹性蛋白酶和胶原酶: 两者亦是由酶原在胰蛋 白酶作用下转变为有活性的酶。 弹性蛋白酶和胶原 酶能分别消化结缔组织中相应的纤维蛋白。
上一页 下一页
胃肠胰功能概述 胃肠胰病理生理 胃肠胰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
第一课件网网站
第一节 胃肠胰功能概述
返回
一、胃
胃具有贮存、消化食物及分泌功能。通 过平滑肌的运动,胃将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 形成食糜,然后逐步排至十二指肠进行进一 步的消化。通过平滑肌的运动,胃将食物与 胃液充分混合形成食糜,然后逐步排至十二
返回
为壁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与VitB12 结合形成复合物,保护VitB12在小肠不被破 坏,并在VitB12与回肠细胞刷状缘特异受体 介导的结合、摄取过程中发挥作用。食物中 的VitB12是先在胃酸作用下释放出,并与唾 液腺分泌的R蛋白结合,然后在小肠经胰蛋 白酶作用释放出VitB12,才最终与内因子结 合。当胃粘膜丧失分泌内因子的能力或胰腺 胰蛋白酶分泌障碍时,可因VitB12吸收障碍 而发生大红细胞性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