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道路交通事故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道路交通事故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警官学校 4大队交管区队姓名:杨彦

摘要: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城市道路交通安全是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重大问题,据统计,中国因为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约为50万人,这相当于地球每年都要消失一个小国家。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不仅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产生巨大的威胁。同时也是对社会道路通行产生的经济效益造成重大损害。

因此对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的分析以及探讨加强交通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有着重大的实际意义,如何解决城市道路交通问题已成为城市可发展的一个重大课题,同时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工作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关键词:道路交通交通安全预防措施

随着我国城市步伐的不断提速,我国的城市道路交通状况已经不容乐观,而怎样有效保持交通安全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已成为城市居民们最为关心的话题之一。因此道路交通事故的预防工作的意义是既重大

又深远的,最关键的就是取决于大家的态度取决于人们怎样去学习道路交通安全法规,以及怎样预防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

国内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现状

我国的道路交通方面最突出的特点是交通的混合性,这也就让道路交通事故有了发展的基础,同时也给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带来了诸多麻烦,加之我国道路等级偏低。

车辆性能相对较差,管理与法规还不够完善,执法过程中弹性过大执法人员素质也高低不一,这些都是导致我国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率,叫世界发达国家偏高的重要原因。仅就1998年情况来看,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30.45多万起,死伤26万余人直接造成经济损失达18亿元人民币之多。2003年全国道路交通事故80余万起,这占全国各类事故的70%,死亡人数10万有余。这占到全国各类事故死亡人数的80%,2010年我国共发生道路交通安全事故24万余起造成7万余人死亡,将近30万人受伤,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9.6亿元。

道路交通事故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同时也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经济发展。由此可见,增强对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的研究,建立更为科学且有效的管理办法,努力减少城市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对增强我国的城市道路安全水平,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以及促进社会和谐都具有重要而现实的意义。

城市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

交通事故属于随机事件,具有偶然性,很难预测。在分析时,要抓住事故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总的说来,诱发交通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交通事故是在特定的交通环境条件下因人、车、路、环境构成的动态交通系统的某个环节上的失调所引起的。

(一)主观因素原因

人,既是交通事故的受害者,又是交通事故的制造者,没有不存在人的因素。个人原因是现行机动车交通事故的最主要原因,也是对绝大多数交通事故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就个人来说造成的交通事故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市区开车时情绪不好,驾驶员的情绪不好会造成驾驶员在开车过程中开快车、乱开车的情况,这一情况的出现对于自身的驾车安全、道路的安全状况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2、睡眠不足、疲劳驾驶,这种多出现在大车司机,大车司机在驾驶中,为了赶路、赶时间,很多情况下,都是疲劳驾驶,这也就为交通事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3、开车时精神不集中,开车时闲谈,普通老百姓认为在驾驶中和被人聊天无关紧要,但是在很多情况下,与人聊天会使驾驶员的注意力下降,对于的突发的情况反应不及时,造成来不及操作或者错误操作的情况。

4、强行超车、开赌气车,针对这个问题,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尤其典型的例子就是前一段时间在成都两名司机,因为强行变道,男司机将女司机殴打致伤,最后害人害己。

5、开车饮食吸烟,在日常的驾驶中,驾驶员在驾驶中吃喝东西、吸烟都会造成注意力不集中,对于突发的情况,来不及做出反应或者做出错误的反应,从而造成交通事故的发生。

6、开快车,在发生的交通事故中,很多的是由于车速过快造成的刹车不及。

7、酒后驾车,过去人们的安全理念不健全,认为喝一点酒开车没事,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酒后人的神经反映会变慢,对于突发情况反应不及,就会造成事故的发生。

8、服药后驾车,对于大多数驾驶员来说,认为喝了药后驾车没有影响,但是很多的药中都有一些使人嗜睡的成分,从而在驾驶中,造成精神不集中,从而引发交通事故的发生。

9、非司机开车、无证驾驶、驾驶技术不佳。

10、判断错误,这种情况多见于驾驶年龄较长,驾驶经验丰富的老司机,对于很多老司机来说,认为自己经验丰富,在驾驶中不会出现问题,正是因为这种思想,很多驾驶员在驾驶中,过分自信,从而造成的交通事故的发生。

11、驾驶前不进行车辆检查,对于这种情况多见于车辆长时间的放置,从而使车辆出现安全隐患,而驾驶员又没有察觉到这些问题,从而造成交通事故的发生。

二、客观因素原因

道路交通事故成因除了个人主观原因还有客观原因,客观原因由车辆因素、道路因素、环境因素三个因素组成。要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就要加强对车辆的维护,完善道路,优化道路交通安全环境安全设施这三方面综合考虑来建立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措施。

1、车辆因素:车辆是现代道路交通的主要运行工具。车辆技术性能的好坏,是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因素。车辆制动失灵、制动不良、机件失灵、灯光失效和车辆装载超高、超宽、超载、货物绑扎不牢固等,都是酿成交通事故的不安全因素。根据我国交通事故的统计资料中可知,制动系和转向系故障是车辆因素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

2、道路因素:道路交通的安全取决于交通过程中人、车、路、环境之间是否保持协调,近几年,由于机动车数量增长迅速,远远超过交通基础设施增长速度,而我国低等级公路还比较多,道路狭窄或破损,大部分道路没设中央分隔带和路边两侧护栏,警告,限制等标志数量不足、标志不清不规范、符号模糊难以辨认,这些都从客观上增加了道路交通伤亡事故的发生率。

3、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主要是指天气状况、道路安全设施、噪声污染以及道路交通参与者之间的相互影响等。驾驶员行车的工作状况,不仅受道路条件的影响,而且还受到道路交通环境的影响。第一,交通量的影响。在影响驾驶员行车的诸多交通因素中,交通量的影响起着主导作用。第二,交通混杂程度与行车速度的影响。第三,交通信息特征的影响。

城市道路交通事故的预防措施

(一)加大宣传提高群众交通安全意识

交通参与人的违法行为是造成城市道路交通事故的最主要因素,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应该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的媒体,通过各种形式进行交通安全知识的宣传通过社区宣传栏爱心便签的形式来提高广大群众

对遵守交通法规及安全出行重要性的认识,在全社会营造出人人懂法,安全出行的良好氛围。可以说对交通参与人的交通安全知识教育就是对全社会各个角落的人民的交通安全知识教育,随着私家车数量的不断上涨,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机动车驾驶人,非机动车驾驶人和行人依然是构成我国,道路交通的主观方面驾驶机动车的技术也依然是新时代人民的专业技术能力,甚至是职业的种种在因此,加强对社会各个方面交通参与者的管理力度,提高驾驶证去的门槛从源头处增强驾驶人的驾驶技术和心理素质促使交通参与人能够进行道

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增强各类交通参与人的法制意识和观念是必要的。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降低因机动车驾驶人违法的行为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