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向太空港》八年级语文上册名著导读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篇目
第八章《周游列国的中国专家们》 1986年4月,中国卫星代表团前往美国。他们的报告引起 了世界各国的关注,以及海外华侨的大力支持。但由于中国 专家初次涉足国际市场,没有任何经验,美国卫星公司都不 愿冒此风险把卫星交与中国发射,中国卫星代表团屡屡受挫。
主要篇目
第九章《轨道大转移》 中国,这个早在一千年前就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枚火箭的国 家,终于在1970年4月24日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 号”送上了太空。时隔多年,中国航天技术不断进步,终于 有了打进国际市场的能力。发射外国卫星,这是中国进一步 提示航天技术的必经之路。
第十一章《外交场上的风云》 1988年11月24日,中国代表团前往美国就“亚洲一号” 卫星能否出境进行谈判。孙家栋团长带领队员与美国代表团 进行了数次谈判,谈判从第一稿谈到第十稿。终于在12月17 日,签订了最后一个协议文件。
主要篇目
第十二章《布什:不愿得罪十亿中国人》 从乌可力等人提议将中国火箭打入国际市场到正式签订 协议,历时整整五年。1989年1月23日,乌可力代表中国签署 了关于中国“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发射“亚洲一号”卫星的 正式合同。终于,1989年12月,美国白宫发言人宣布允许“ 亚洲一号”卫星以及其他两颗卫星出境。布什表示:不愿我一直以为中外首脑协调会是非常枯燥无聊、板着面孔 的会议。但其实会议气氛大多是宽松的,还常常会用打赌来 开玩笑。胡世祥和江·可达是最活跃的“赌徒”,上官世盘 总是挑起二人打赌,还因为赌天气,江·可达先生失去了一 只烤鸭。
主要篇目
第三章《酒吧:一个中国人与三个美国人的对话》 1990年4月1日晚,我采访了三位美国休斯卫星公司的专 家——维克特、马克、弗罗里克。他们都非常热爱中国,对 中国航天有很高的评价。弗罗里克希望中国在发展航天科技 的同时不要像美国一样丢掉了自己的民族文化。
主要篇目
第四章《20世纪的中国与美国》 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中国与美国从来都是一对冤家。 在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总统才正式访华。1979年中国与美 国建立了正式的对外关系。中国主席邓小平也于这年的1月访 问了美国。
主要篇目
第十章《面对世界的挑战》 经过代表团的不断努力,终于与美国西联卫星公司签订了发 射“西联六号”的协议。但由于西联公司的倒闭,协议被迫中断 。特雷卫星公司也签订了协议,最终也没能逃过破产的命运。但 卫星代表团从不放弃,终于在1988年与亚洲卫星公司签订了发射 “亚洲一号”卫星的协议。
主要篇目
主要篇目
第二十章:苦恋:中国箭与美国星 我们的火箭与“亚星”的接口不一致,但刘素云和曹丽 君两位女专家仅用半个月便设计出了新的过渡锥。 1989年12月,中美人员在洛杉矶进行了第三次技术协调 会,美方提出了卫星的起旋问题,中国专家研究后,也解决 了这个问题。
主要篇目
第二十一章:同一世界,两种活法 美国人员来中国时担心伙食问题,带来了许多自己爱吃的东 西。中国每天给他们400美元的补助金,而中国人员每天仅有5元 的伙食补助,但美方依然不满意,觉得在中国没有自由,洗澡水 时冷时热等许多问题让他们感到很生气,但是也感受到了中国人 的热情。
主要篇目
第二十二章:伦巴、探戈与辣椒、蒜苗 枯燥的生活让美方人员难以接受,提出要派一架专机每周 末去香港。他们的外出活动由于安全问题也受到了中方的管 制。美方对此经常抱怨,中方立即展开措施,在旅馆开办健 身活动,邀请姑娘陪他们跳舞。中方人员对他们的无理要求 很是反感。
主要篇目
第二十三章:有车不坐要骑车 美国人民非常热爱骑自行车,来到西昌发射场后,也想 骑自行车到处旅游,但也受到了限制。美方人员对此很是恼 火,经过交涉,批准他们骑车旅游,但必须办理中国旅游证 书。于是马克队长带着队员们开始了旅游。
主要篇目
第二十六章:“国际标准”与“家传秘方” 美国人员来了西昌发射基地以后,一切都要以国际标准 为主。温度、湿度是最起码的,甚至对电都有了要求,要求 机器必须24小时开启。而中国人的传统就是人走断电,节俭 的品德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在美方来了以前,发射架上都 没有紧急逃逸装置,直到他们来了以后才特意装上。
“报告文学第一是“报告” ,第二是“文学” 。 ” “报告”指内容的真实性而言;“文学”指表现手法的艺 术性而言。
——郭小川
作品体裁
“每一个时代产生了他的特性的文学。 ‘报告’是我们这匆忙 而多变的时代所产生的特性的文学样式。 读者大众急不可耐地 要求知道生活在昨天所起的变化, 作家迫切地要将社会上最新 发生的现象 (而这是差不多天天都有的) 解剖给读者大众看, 刊物要有敏锐的时代感,——这都是‘报告’所由产生而且风靡 的原因。 ”
主要篇目
第十九章:“长征三号”和它的伙伴 中国经过10年磨砺,终于在1984年4月8日将中国第一颗 通信卫星送上了36000公里外的地球静止轨道。这枚火箭,正 是“长征三号”火箭。中国通信卫星工程五大系统的总总师 任新民在听到氢氧发动机试验失败并要下马时,吃不下饭睡 不着觉,敲开领导的门,强烈要求不要下马。下面对火箭研 发过程中的几位人物进行了描述,在此不一一详述。
专题03 《飞向太空港》导读课件
作者作品 主要篇目 语段赏析 人物形象 阅读体验
作者作品
作者:李鸣生,当代著名作家。1956年生于中国四川,现居 北京。“鲁迅文学奖”三连冠得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 长,中国作协报告文学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文字著作权协 会常务理事,《中国作家》首席纪实作家。著有长篇纪实文 学《中国863》《全球寻找“北京人”》《震中在人心》及 “航天七部曲”等二十六部,出版《李鸣生文集》(十六 部)。
主要篇目
第二十四章:回归自然 对于常年生活在这里的官兵们来说,他们的孩子都希望 父母可以转业,离开这里。可对美国人来说这里却是世界上 最好的天然公园。美国高级工程师斯赖尔不理解中国人为什 么能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创造出这些奇迹。许建国给他讲了 一个故事:几千名战士在60年代差点被饿死。
主要篇目
第二十五章:既是朋友,又是对手 美国人员自从进了卫星测试厂房,中国人就不能进去了 。同样的,中方也不让美方进火箭测试大厅,双方都相互提 防。可是中方与美方又必须一起工作,这就使得他们的工作 更加有难度。
——茅盾《关于报告文学》
作者作品
《飞向太空港》记录了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以“长征三号” 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外国卫星——美国“亚洲一号”的故事,其中 既有中美专家在大凉山深处的合作与友情,也有东西方文明在现 代卫星发射场上交汇时的碰撞与冲突。
《飞向太空港》共有六大章,细分四十章,整本书张弛有度, 节奏紧凑,成功地再现了中国自主研发的自载火箭首次成功发射 外国卫星的全过程。展现了中华民族勇于进取、不断攻坚克难的 智慧与决心,也以地球人的眼光和气魄俯仰天地、穿越古今,展 现出人类探索宇宙、憧憬未来的博大胸襟。
主要篇目
第十三章《起飞,播音747》 “亚洲一号”卫星原名“西联星六号”。“西联星六号 ”因为发送失败,没有进入预定的轨道,只好将其回收。由 美国航天员加德纳、艾伦送回地球。经过重新维修,“亚洲 一号”卫星已经可以投入使用。为了确保“亚洲一号”卫星 能顺利抵达西昌,美国修斯卫星公司租下一架播音747负责运
第二十八章:从要走,到要来 中国的通信技术,与美国相比,确实是相当落后的。通 信问题也是中美人员矛盾的焦点,甚至因为糟糕的通信系统 ,美方人员曾提出要回美国。虽然中方已经在通信方面做了 很大努力,但依旧满足不了美国人。只好一边着手解决,一 边让邮电部派人来解决。
主要篇目
第二十九章:西装、领带、先生和小姐 自从美国人员来到西昌,每天上午10点和下午4点都会 开一个中外首脑协调会。每位参与的人员都会很注重自己的 形象,穿着打扮和言语都会很正式。会议相当的严肃,而且 如果涉及到敏感的问题,中方与美方谁也不会吐露半句。
主要篇目
第十八章:起飞,在新的地平线上 德国的佩内明德是世界现代火箭的摇篮。早在1927年,德国 人奥博特就开始了对火箭的研究。1942年10月3日,德国成功发 射世界上第一枚弹道式火箭。而中国,在钱学森回国后,1956年 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院。直到1966年 ,中国发射出第一枚火箭,震惊了世界!1970年4月24日,“东 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升空!
主要篇目
第十六章《美国“新娘”,入了中国“洞房”》 车队将“亚星”送到了中国专门赶建的测试厂房。厂房 设计总负责人安毅民表示厂房的设计难度很大。厂房设计完成 后,前来参观的外国人纷纷表示震惊。不久前美方对厂房进行 了测量,结果大大优于标准。“亚星”送达后,厂房钥匙便交 给了美方。
主要篇目
第十七章:欧亚大陆怪圈 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中国便发明了火药喷射火箭。其 后百年,中国的火箭技术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技术。从12 世纪的南宋,到17世纪的明朝,中国的火箭技术一直引领着 时代的潮流。而由于中国大门的关闭,西方国家在短短400年 内,将中国甩在后面。
主要篇目
第二十七章:英语:沟通世界的桥梁 “亚星”发射期间美方与中方的最大障碍,就是语言问 题。在西昌亚星发射基地,你能看到一个庞大的翻译队伍。 一旦离开了翻译,将会是寸步难行。而却如果翻译对问题的 理解不同,也会产生问题,而且交流的都是专业术语,一旦 产生问题,很可能会造成工作的失误。
主要篇目
主要篇目
第五章《举起火箭的大旗》 1984年初,中国购买的卫星还需要美国和法国的火箭发 射,也就在这一年,中国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把中国第 一课同步通信卫星送上了太空。上官世盘认为中国火箭已具 备打入国际市场的条件,长城工业公司的副总经理给航天部 副部长写了封建议信,得到领导大力支持。
主要篇目
送。
主要篇目
第十四章《护送升降平台》 升降平台是用来将卫星以及设备集装箱从飞机上卸放至 地面。可西昌卫星发射基地没有升降平台,只好全国来找。 最后找到了,可升降平台过于庞大,只能用火车运送。从北 京运到成都,再用大卡车一路运到西昌。
主要篇目
第十五章《健力宝与<上甘岭>》 随着播音747飞机的到来,卸货工作开始了。根据规定,中方 人员可在美方人员监督下进行卸货。由于当时天气非常恶劣,风 特别大,大家内心也很紧张,导致卸货工作非常进度缓慢。10个 小时过去了,大家的干粮和水早已吃完喝完。许建国将唯一一听 健力宝递给美方人员。持续了5个小时的卸货工作,随着播音747 飞机缓缓飞走,也告一段落。
作者作品
《飞向太空港》是连载于网络的人文社科类小说,作者是李 鸣生。《飞向太空港》记录了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以“长征三 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外国卫星——美国“亚洲一号”的故事, 其中既有中美专家在大凉山深处的合作与友情,也有东西方文明 在现代卫星发射场上交汇时的碰撞与冲突。
作品体裁
报告文学定义: 报告文学是以文学的手法, 及时地报告 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真人真事的一种文体。
主要篇目
第一章《西昌:同步卫星的故乡》 西昌纬度低,离赤道近,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可以提高 火箭的运载能力,有利于发射火箭。西昌位于四川南部,荒 无人烟,避开了大城市。从1984年1月29日开始,到1990年三 月已有六颗卫星在这里发射。1986年对外开放。
主要篇目
第二章《发射场:原始与现代同构的神话》 1989年9月3日凌晨,爆发了一场百年不遇的泥石流。发 射基地遭到毁坏,但全体将士凭借见顽强的毅力迅速恢复了 卫星发射的准备工作。来自全国各地的火箭专家将毕生精力 都奉献给了中国的航天事业。他们中的各大多数人已经在这 个山沟中熬过了五个春节,其中四名航天专家先后离开人世。
第六章《序幕在戴高乐机场拉开》 国际航空展在巴黎举行,中国代表团长乌可力一天晚上, 走进一家华人的菜馆,得到盛情款待。不少海外华侨看到中 国火箭走向世界,都感到非常自豪。中国对外宣布:“长征 二号”“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将投入国际市场。
主要篇目
第七章《天时·地利·人和》 1986年是世界航天史上的“大灾年”。美国连续三次火 箭发射失败,英国的“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和“大力神”火 箭先后爆炸。法国的“阿里亚娜”号火箭也发生了爆炸。种 种意外都对中国打入世界航天市场非常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