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临床特点分析及防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临床特点分析及防治
近几年来高血压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据调查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18.8%,估计全国患患者数1.6亿。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高血压病包括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患者超过半数以上,已成为老年人群最常见疾病。与较年轻的高血压患者相比,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危险性更高,是老年人致死致残的首要原因。因而对老年高血压病的防治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
1 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特点
1.1 老年人中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是最常见的高血压类型以往认为收缩压的增高是人类衰老的自然结果,为一良性状态,故未予以重视。近年来随着大量流行病学研究及大样本随机化临床试验工作的开展,人们逐渐认识到收缩期血压升高对人类的危害。老年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预后的前瞻性研究结果显示,老年收缩压升高是单项最强的心血管危险因素。现在,已经基本取得共识在老年人中收缩压的预示作用强于其他血压因素。
1.2 血压波动大,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老年人高血压无论是普通的高血压还是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均比年轻患者有较大的血压波动,尤其是收缩压波动更明显。文献报道,老年高血压患者24 h内收缩压平均相差40 mm Hg,舒张压平均相差20 mm Hg。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一年内收缩压波动幅度为20~130 mm Hg,平均(61±36)mm Hg。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显著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①老年人窦房结功能减退、主动脉弓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敏感性下降。急性血压升高时,常无相应的心动缓慢或周围血管扩张。血压下降时心动过速和血管收缩的反应也不灵敏。②血管本身对血管内压力变化调节功能障碍。③血容量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但由于动脉扩张度和容积下降,容积-压力的关系左移,很小的容量增加可引起较大幅度的动脉压,尤其是收缩压波动。④肾脏入球小动脉有明显透明样变,入球小动脉的JC细胞感受肾灌流和管壁张力的压力受体刺激肾素释放作用减弱。
1.3 并发症多且严重老年高血压并发症不仅多而且严重。在我国尤以脑血管并发症多见,死亡原因以脑出血占首位,且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更多见。老年高血压以收缩压升高多见,且左室肥厚、心力衰竭与猝死的危险性增高。老龄心脏的变化,室壁增厚,结缔组织增多,舒张功能受损,加重了心衰的危险。肾脏是老年人较早发生衰老改变的脏器,高血压时肾功能变化更早更严重,最终导致肾功能衰竭。老年人心输出量降低,造成心、脑、肾灌流不足,脑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亦明显升高。
1.4 假性高血压多见除白大衣效应外(老年人发生率为15~20%)老年高血压患者还存在假性高血压的问题。假性高血压是指袖带测压法测得的血压值高于经动脉穿刺直接测得的血压值。主要是由于肱动脉过度硬化,难以被气囊压迫,使听诊法测得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误高于同时用动脉内直接法测得者。有报
道,在老年人直接与间接血压读数可相差30 mm Hg以上。有关老年假性高血压的发生率。老年假性高血压与动脉硬化有关,并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动脉硬化的程度。假性高血压在进行药物降压时可出现严重副作用,因此是老年高血压治疗比较复杂的原因之一。
1.5 常同时患有多种疾病老年高血压患者常与糖尿病、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前列腺肥大、肾功能不全等疾病共存。这些疾病相互影响,使老年高血压的治疗变得复杂。
2 老年高血压的治疗
2.1 非药物治疗适用于轻型高血压或各型高血压的基础治疗,包括:控制体重,适当参加有氧运动,调节饮食结构,戒烟和限酒等。其中在饮食方面强调少吃多餐,避免过饱;因为过饱特别是晚餐过饱易诱发中风;在饮食内容上提倡富含钙、钾、镁、铁的食物,限制钠盐摄入。同时也应多吃蔬菜水果。讲究心理卫生,它不仅是高血压治疗的重要手段,也是其他心血管病乃至糖尿病治疗的不可缺少的基础。
2.2 药物治疗老年高血压药物降压治疗的原则:开始治疗时采用小剂量的降压药物缓慢降压,以减少不良反应;采用合理的药物联合达到最大的降压效果;如果初始治疗方案无效或不能耐受,改用另一种不同类型的降压药物;使用长效降压药改善治疗依从性和减低血压变异性。
老年人高血压治疗应注意:①忌急剧降压和血压大幅度波动而影响重要脏器血供,诱发肾功能不全、心绞痛、心肌梗死和脑血管意外。②老年人心功能已有减退,应避免单独使用抑制心肌收缩和影响传导系统的降压药。③老年人自主神经功能差,尽量避免用交感神经阻滞剂以防体位性低血压。④尽量避免用髓袢利尿剂,以防水电解质紊乱。⑤老年患者多伴发多种其他疾病,在用药时应注意药物间相互作用及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