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环境监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布袋或塑料袋装好,并记录和放进标签。标签一般需 两张,一张放入袋内(如用双袋,标签放两塑料袋间), 一张扎在袋口上。
5. 注意事项
采样点不能设在田地边、沟边、路边或肥堆处。 采样时作好记录和标签,写明土壤剖面情况。标明采样 地点、深度、日期、采样人、野外土壤定名等;采集土 壤背景值样品时要采集不同类型土壤远离已知污染源处 的土壤,深度在1m以内。
量,用这个平均含量作为标度。这个概念有其不足之处
。因为同一地区不同类型土壤中某一种元素的含量相差 可能极大,若都用平均值表示,有时与实际相差甚远。
另一种土壤背景值概念是根据土壤类型考虑,规定未被
污染的某一类型土壤某元素的平均含量为背景值。将此 值与受污染的同一类型土壤中相同元素的平均含量相比
较,进而得出污染和污染程度的结论。后一种概念比较
(1)采样点布设方法 布点方法可分简单随机、分块随机和系统随机。 简单随机是将监测单元分成网格,每个网格编上号 码,决定采样点样品数后,随机抽取规定的样品数的样
品,其样本号码对应的网格号即为采样点。这种简单随
机布点是一种完全不带主观限制条件的布点方法。
分块随机是根据如上所收集的资料,按监测区域内土 壤的明显的几种类型,将区域分成几块,每块内污染物较均 匀,块间的差异明显。将每块作为一个监测单元,在每一个 小的监测单元内再随机布点。本方法在正确分块的前提下,
图2 土壤取样几种布点方法
2. 采样深度
采样深度与监测目的有关,如只需了解土壤污染现状, 可取20一40cm土层深度样。如要了解土层污染深度或了解 污灌对上层及地下潜水的影响情况,则可根据土壤类型分层 取样,一般达 2m 左右,有时可更深些。取样时可先挖一个
1×1.5m左右的长方形坑,深度达潜水位或视情况而定,然


土壤环境监测专项实习
实习要求
1、实习内容要求 (1) 在实习过程中,要勤于观察和思考,掌握环 境监测的技术细节和技能要领。每人准备笔记 本、记录笔,随身携带,每天写好实习笔记, 记录实习情况、心得体会等。对有关实地调研 数据资料进行详细记录并加以整理。
(2)通过指导老师对环境监测实际案例的讲解指
(4)土壤空气
土壤空气主要包括O2、CO2、N 2、H 2S、CH4、H2
等。在土壤透气性好时,土壤中的CO2含量比大气中 CO2含量高数十倍,在透气很不好时才有可能产生少量 的H2S等还原环境下的气体。
2. 土壤背景值和土壤污染
土壤的背景值有两种不同的概念,其一是按区域考 虑,即指某一国家或某个地区,土壤中某元家的平均含
后根据土层剖面岩土类型 (颜色、结构、质地粗细等 )划分土 层,最后由下而上逐层采集。
3. 采样时间
了解土壤沼染状况,可随时采集;了解土壤污染 对作物间接污染的情况和程度,应依季节变化或作物 收获期而定。大雨之后或久旱不雨时采集的样品也可 能没有代表性。
4. 采样量
采样量一般只需 1—2kg,对于多点混合采样,可 反复用四分法弃取,最后留够所需的土样量。样品用
土壤环境监测
目录
土壤环境组成 土壤背景值和土壤污染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土壤环境监测设计
1.土壤环境组成
土壤的具体组成是非常复杂的。从总体角度来说,它 是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 4 种不同性质的物质组
成的。
(1)土壤矿物质和土壤颗粒 土壤矿物质是土壤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占土壤固体部 分总重量 90%以上(固体占土壤总体积的 50% ),是土壤的 “骨架”。土壤矿物质的组成和性质,直接关系看土壤的 物理、化学性质。它是植物营养元素的重要供给源。
土壤颗粒是指土壤中各种不同大小颗粒的相对含
量。粒径大小不同,土壤中污染物的吸附和解吸能力 及速度就行很大差异。也影响着地下水的自净能力。
土壤颗粒大小相差很大, 有的在数毫米 ,有的不足
1nm ,相差达百万倍。各种土粒分类中,都将细土部 分划分为砂粒、粉粒和粘粒3个粒级。
(2)土壤有机质
主要来源于动植物死后留在土壤里的残骸和施入土壤 的有机肥,以及微生物作用形成的腐殖质等。 腐殖质是土壤有机胶体。它的吸附能力很强,对污染 物在土壤中的转化起很大作用。它极易吸附水溶性差的有机
请假:
三天以下:向实习指导老师请假;教务处、学生办
盖章,病假请医生开证明。假条及证明要提前交给老师 ,不补假。否则按无故缺勤处理。
事假三天及三天以上实习成绩不合格。
实习成绩的评定
(1)综合表现(出勤率、思想表现、实习态度、 纪律表现)占40%;
(2)实习报告占60%,包括《土壤环境监测实习 方案》、 《土壤环境监测实习总结报告》 和《 土壤环境监测报告》;主要从科学性、严谨性
、逻辑性和技术性等方面考核。
实习报告按照“南京农业大学实习报告”的统一 格式,具体要求如下:
1、报告装订次序 ①封面;②目录;③正文;④附件(图及其电它 );⑤实习收获;⑥谢词及参考书目。
2、每个《专项实习方案》不少于2000字,《实 习总结报告》不少于5000字。
土壤环境现场监测专项实习

查阅资料,熟悉溧水基地的情况(地理位置、面积、土
Ⅱ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农田、蔬菜地、茶园、果园、牧场等土
壤,土壤质量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 Ⅲ类,主要适用于林地土壤及污染物容量较大的高背景值土 壤和矿产附近等地的农田土壤(蔬菜地除外)。土壤质量基本 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
2.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分为三级:
一级标准是为保护区域自然生态,维持自然背景的土壤 环境质量的限制值; 二级标准是为保障农业生产,维护人体健康的土壤限制 值;
Baidu Nhomakorabea
比上种方法更具代表性。
系统随机方法是将监测区域分成面积相等的几部分(网 格划分),每网格内布设一采样点。如区域内土壤污染物含
量变化较大,系统随机布点比简单随机布点所采样品更具代
表性。 采样点布设方法见图1
图1. 布点方式示意图
每个采样区的样品为农田土壤混合样,采样方法有四种: 对角线布点法、梅花形布点法、棋盘式布点法和蛇形
当地环境污染状况,确认在土壤中积累较多,对环境危害较
大,影响范围广,毒性较强的污染物,或污染事故对土壤环 境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物质,这类项目由各地自行确定。
监测频次原则上依监测项目而定,而常规项目可按 当地实际适当降低监调频次.但不可低于 5年一次,选 测项目可按各地实际适当提高监测频次。
3. 土壤样品采集
布点法。
(1)对角线布点法:本方法一般用于污水灌溉或受污染的 水体灌溉的田地,由田地进水口向对角线引一斜线,
将此对角线5等分,以等分点作为采样分点。
(2)梅花形布点法:适用于面积较小,地形平坦,土壤比 较均匀的田地,一般采样点5个左右。
(3)棋盘式法:适用于中等面积、地势平坦、土壤不够均
匀的地块,设10个分点左右,受污染的土壤设20个以 上分点。 (4)蛇形布点法:适用于大面积田地,地形不太平坦,土 壤也不很均匀,采样点布设较多,一般15个左右。 土壤取样几种布点方法见图2.
农药皿T等,所以在腐殖质含量高的土壤中,有机氯农药含
量较高。它对地下水的土坡自净作用有较大影响。
(3)土壤水 土壤环境中的液相物质指土壤环境中的液态水及其
溶质组成的溶液,一般称土壤水。
土壤水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地表水体以及取用地下 水进行灌溉造成的回归水入渗。各种水体,有着不同的原 水的化学成分,从而就形成了十分复杂的土壤水。在土壤 环境中,各种物理、化学、生物化学作用,也在改变着土 壤水的化学成分。
(3)实习分小组进行,每组选组长一人,实习过程中负责 一些管理工作,组长要切实负责,组员之间应团结协作, 密切配合,以确保实习任务顺利完成。 (4)同学之间要团结互助。实习期间遇到打架、斗殴、不 服从带队教师指挥等严重违纪事件,要立即停止有关人员 的实习,送回学校,实习成绩不合格。 (5)实习期间严格考勤,迟到早退,均算作缺席一次,对 无故缺勤现象,实习成绩不合格。
三级标准是为保障农业生产和植物正常生长的土壤临界
值。
4. 土壤环境监测设计
1. 土壤环境监测资料收集
2. 土壤监测项目与频次
监测项目分常规项目、特定项目和选测项目。 常规项目原则上为《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l5618)中 所要求控制的污染物; 特定项目为 GBl5618 中未要求控制的污染物,但根据
导,强化运用理论知识进行现状分析、数据处
理、报表填写等基本技能,掌握环境监测的工
作流程。
(3)了解环境监测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国内外发 展动态,了解先进的环境监测技术和装备,掌 握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2、 实习纪律要求
(1)学生应自觉遵守组织纪律和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
听从指挥,按照计划的时间、内容进行实习。未经允 许,不准私自离开集体,单独活动。 (2)在实习单位不要大声喧哗、抽烟、打手机、穿拖鞋 和乱摸设备等不文明行为,一切听从实习单位安排、 注意听讲、做好笔记。
完善。
土壤污染来源于大气污染物的飘落、污染水的灌
溉及化肥农药的施放,有的土壤行染也来源于城市工业 固体废物的施放。土壤污染物中主要有重金属、有机污 染、农药和病原菌等。
3.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1. 土壤环境质量分类
土壤环境质量一般根据土壤应用功能和保护目标划分为三类: Ⅰ类,主要适用于国家规定的自然保护区(原有背景重金届含 量高的除外)、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茶园、牧场和其他 保护地区的土壤,土壤质量基本保持自然背景水平。
地利用方式、灌溉系统、土壤污染源等); 了解我国现行土壤环境监测体系; 制定土壤环境监测实施方案;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
我国土壤环境质量现状 ; 国内外土壤分类分级标准及其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