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认知发展:皮亚杰的理论和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自我中心(egocentrism):
– 从自我观点看世界,而不能认识到他人会有不同观点的倾向。
• 三座山实验
• 表象/真相识别(appearance/reality distinction):
– 不为事物的假象所迷惑,而能在头脑中保持其真正属性的能力。 – 戴面具的猫:3岁儿童认为它是一条狗,6岁儿童认为是只猫。 – 像岩石的海绵:3岁儿童认为是岩石,但能够进行假装游戏。
顺应
当学步儿童意识到这种新鸟既没有 羽毛也不能拍打翅膀时, 羽毛也不能拍打翅膀时,内心就会 体验到冲突或不平衡, 体验到冲突或不平衡,于是他得出 改变已有图式更好地理解新的经验 结论这不是鸟,并给它起一个新名 结论这不是鸟, 或询问: 这是什么? 字(或询问:“这是什么?”), 至少在当时他能够成功地通过顺应 达到平衡 形成一个等级图式, 形成一个等级图式,包括一个上位 重组已有图式,形成新的、更复杂 重组已有图式,形成新的、 概念(飞行物体) 概念(飞行物体)和两个下位概念 的结构 (鸟和飞机) 鸟和飞机)
6
A非B错误(A-not-B error)
• 杰奎琳坐在床垫上,没有任何吸引她的玩具。我把她的玩具鹦鹉从 她手中拿走,并两次把它藏在左侧的床垫下(位置A),杰奎琳每 次都能立即找到并抓住它。接着我又从她手中拿走玩具,并从她的 眼前将玩具慢慢移到右边的床垫底下(位置B),杰奎琳看到了这 种移动,但当鹦鹉消失时(位置B),她却转向最初藏玩具的左侧 (位置A)。 • A B A非B错误:8-12个月的儿童即使看见物体被移到一个新位置,他们 8-12 仍倾向于到此前找到物体的地方去寻找。 • 皮亚杰:儿童认为自己的行为会决定在何处发现物体,没有建立物 体独立于自己行为之外的牢固观念。
15
16
• • • • • • • • • • •
桑迪:戴维叔叔,它爬上了你的汽车,还用爪子抓车。 成人:发生了什么事? 桑迪:过来,我带你看看。 成人:桑迪,这是谁干的? 桑迪:不是我。 成人:我知道不是你,可是这个刮痕是怎么来的? 桑迪:它爬上你的汽车用爪子抓出来的。 成人:谁干的? 桑迪:那儿!(她指向一只正穿越街道的猫) 成人:哦,是猫!你为什么一开始不告诉我呢? 桑迪:我说了呀!
17
18
• “直觉”思维
– 对事物和事件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事 物单一的最显著的知觉特征(事物的表面特 征),而不是经过逻辑或推理的思维过程。 – 守恒研究
• 守恒(conservation):当物体的外观在某些表面特 征上发生变化时,仍能认识到物体的特质并没有改 变。 • 缺乏两种认知操作:去中心化(能同时关注问题的 多个方面的能力)、可逆性(在心理上能逆转或否 定某一行为的能力)。
• 3岁儿童缺乏必要的抑制能力:吝啬的猴子。 • 其他影响因素:假装游戏、兄弟姐妹等。
24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概念 自我中心 泛灵论 因果论 局限于感知的思维/中心性 局限于感知的思维 中心性 不可逆性/可逆性 不可逆性 可逆性 前运算思维 具体运算思维
儿童有时也会表现出自我中心, 儿童有时也会表现出自我中心,但 儿童认为他人与自己具有同样的观 此时他们能意识到他人与自己可能 点。 具有不同的观点 具有不同的观点。 儿童更多地意识到生命的生物学基 儿童认为他们不熟悉的、 儿童认为他们不熟悉的、能够自己 础,并不在将无生命物体赋予生命 动的物体具有生命特性 动的物体具有生命特性。 特性。 对因果关系的认知具有局限性。 对因果关系的认知具有局限性。儿 儿童对因果原理有了较好的理解 童有时也会表现出转换推理能力, 童有时也会表现出转换推理能力, (尽管青春期以后对这种因果关系 认为两个相关联的事件必然是其中 的认知仍会持续发展) 的认知仍会持续发展)。 一个对另一个有影响 一个对另一个有影响。 儿童以知觉到的现象为基础进行判 儿童能忽略错误表象并在解决问题 时考虑问题情境的多个方面( 断,并在解决问题时只考虑问题的 时考虑问题情境的多个方面(去中 单一方面 心化) 单一方面。 心化)。 儿童不能在心理上反向思考他们见 儿童能反向思考他们见到的变化并 到的行为, 进行前后比较, 到的行为,不能回想起事物变化前 进行前后比较,思考这种变化时如 的样子 何发生的 的样子。 何发生的。 自我中心化的降低及可逆性认知操 儿童的自我中心和局限于感知的中 作能力的获得是具体运算阶段的儿 心化推理意味着他们不能完成守恒 童达到守恒。 童达到守恒。能正确按不同维度分 任务, 任务,也很难把事物归入个等级中 并按量化维度对物体进行排序。 类,并按量化维度对物体进行排序。 的类和子类,还不能根据高度、 的类和子类,还不能根据高度、长 能够基于逻辑而非表面现象得出结 度等量化维度在心里对事物排序 度等量化维度在心里对事物排序。 论。 25
19
20
A B
C
21
皮亚杰是否低估了前运算阶段的儿童
• 对自我中心:
– 弗拉维尔等(1981):降低任务难度
• 给3岁儿童看一张卡片,一面画着猫,一面画着狗,问实验者看到什 么,可以正确回答。
– 找饼干:推断他人的想法
• 计划骗人的3岁儿童回答正确,只是观看的儿童表现不好。
• 对泛灵论:
– 3岁儿童并不总是把无生命物体赋予生命特征,如认为动植物受伤 后能够愈合,断了腿的桌子却没有这种功能。
在皮亚杰逻辑推理中的表 现
关系推理
• 如果小明比小刚高,小刚比小强高,那么 小明和小强谁高?
– 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小明高 – 前运算阶段的儿童:缺少传递性的概念,认为 站在一起时,才能确定。
26
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以后)
• 假设演绎推理:基于假设进行思维的一种形式 运算能力。
– 假如给你第三只眼睛,你会把它放在身体哪个部位。
– 大脑皮质前额叶发育尚未成熟
• 没有出错的婴儿前额叶的脑电活动要更多。
11
婴儿的符号能力:5个月的婴儿
12
13
前运算阶段(2-7岁)和符号思维的出现
• 符号功能
– 使用(如表象和词汇)去表征事物和经验的能力。
• 象征性游戏(假装游戏)的大量涌现 • 狄洛奇等(1987等)
– 学前儿童将模型和图片作为符号使用的能力
– 创建了认知发展学科。 – 把儿童看成一个充满好奇的、积极能动的探索者, 儿童在在自身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 皮亚杰的理论是第一个试图解释而不仅仅是描述发 展过程的。 – 皮亚杰的智力发展阶段理论为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 如何思考问题提供了一个相当精确的概述。 – 皮亚杰的观点对思考有关社会性和情绪发展的问题 有重要影响,对教育者有许多实践意义。 – 吸引了成千上万的研究者从事认知发展的研究。
5
皮亚杰感知运动发展概述
亚阶段 反射活动( 个月 个月) 反射活动(0-1个月) 初级循环反应( 个月 个月) 初级循环反应(1-4个月) 二级循环反应(4-8个月) 个月) 二级循环反应( 个月 二级图式间的协调( 二级图式间的协调(8-12 个月) 个月) 三级循环反应( 三级循环反应(12-18个 个 月) 通过心理整合创造新的手 个月) 段(18-24个月) 个月 解决问题或者重复有趣结 果的方法 联系和顺应先天反射 反复做以自身为中心的有 趣行为(吮吸手指) 趣行为(吮吸手指) 重复指向外部客体的有趣 行为(拍打小汽车) 行为(拍打小汽车) 解决简单问题的联合行为 (一只手提起坐垫,另一 一只手提起坐垫, 只手抓取玩具) 只手抓取玩具) 尝试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方 法;或者重复那些有趣的 结果( 压鸭子) 结果(扔、踩、压鸭子) 儿童在内部的、 儿童在内部的、符号水平 上解决问题的第一个证据 用木棒够到了面包) (用木棒够到了面包) 模仿 对于动作反应的反射性模 仿 重复自己被同伴模仿过的 行为 与第二阶段的相同 逐步模仿新反应; 逐步模仿新反应;在简短 的停顿后能对简单动作进 行延迟模仿 对新异反应的系统模仿; 对新异反应的系统模仿; 在长时间的间隔后能够对 简单动作进行延迟模仿 对于复杂的行为序列进行 延迟模仿 客体概念 追寻移动的物体但当物体 消失后则不再理睬 有意识地看物体消失的地 方 寻找部分被隐藏起来的物 体 已经具有形成客体概念的 明显迹象; 明显迹象;能够去寻找并 能发现显然没有被转移的 物体 寻找并能找到明显被转移 的物体 客体概念已经形成; 客体概念已经形成;即使 没有看到物体被转移, 没有看到物体被转移,也 能够去寻找并找到物体
结束 组织
4源自文库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
大致年龄 0-2岁 岁 2-7岁 岁 7-11岁 岁 11岁以上 岁以上 阶段 感知运动 前运算 具体运算 形式运算 主要图式 婴儿运用感觉和动作探索, 婴儿运用感觉和动作探索,获取对环境的 基本理解。 基本理解。 儿童利用符号系统表征和理解环境信息, 儿童利用符号系统表征和理解环境信息, 按照客体和事物外在的表现来反应。 按照客体和事物外在的表现来反应。 儿童获得并运用认知运算。 儿童获得并运用认知运算。 通过对运算的操作, 通过对运算的操作,青少年的认知运算得 到了重组,此时的思维是系统和抽象的。 到了重组,此时的思维是系统和抽象的。
• 建构者
– 个体通过活动或者操纵物体和事件以发现其特点,来获取知识。
• 图式
– 也称认知结构,指个体所构建的有关思维和动作的组织化的模式, 用来解释一些相关的经验。
3
皮亚杰认知发展观的例证
皮亚杰的概念 平衡 开始 同化 定义 个人图式和经验之间的和谐状态 根据已有的图式解释新的经验从而 适应新经验 举例 只见过鸟的学步儿会认为所有会飞 的东西都是鸟 儿童把天空中的飞机也叫小鸟
8
婴儿的客体永久性:3、4个月的婴儿
9
10
A非B错误的新解释
• 记忆力缺失?
– 当婴儿看到被藏的物体不在他们看到的最后地点时,非常吃惊。
• 新的解释
– 能够记忆新的地点,但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 – 藏-找之间的时间越长,越可能犯错
• 7个半月的婴儿在藏和开始找之间延迟为2秒时,可能犯A非B错误 • 12个月时是10秒
• 对守恒:
– 同一性训练(变形前后的物体仍然是同一物体):在接受某种同 一性训练后的2.5-5个月期间,有75%的4岁儿童能够解决至少3/5的 守恒问题。
22
• 心理理论(theory of mind, TOM)
– 个体有关心理活动的概念,是指儿童如何定义心理活动以及如何 对他人的行为进行归因和预测。
7
挑战:新先天论和“理论”论
• 新先天论
– 许多认知知识(如客体概念)是与生俱来的, 不需要特定经验促使其出现。 – 客体永久性研究、儿童符号能力的早期表现
• “理论”论
– 是一种综合了新先天论和建构主义的认知发展 理论。其观点是:在不断生成、验证和修改有 关物理世界和社会世界的理论过程中,儿童的 认知会得到发展。 – 心理理论
第七章 认知发展:皮亚杰的理 论和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观
王明怡
主要内容
• • • •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 对皮亚杰的评价 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观
2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 智力
– 有机体适应周围环境的一种基本生命机能。
• 认知平衡
– 皮亚杰用来描述个体思维过程与环境之间处于一种平衡、和谐关 系的术语。
• 信念——愿望推理(belief-desire reasoning)
– 成人:信念——愿望推理 – 年幼的儿童:愿望决定行为
• 饼干——花椰菜?客人讨厌饼干 • 14个月:给饼干 • 18个月:给花椰菜
23
心理理论的发展
• 错误信念任务(false-belief task)
– – – – – 约格把一些巧克力放进了一个蓝色的碗橱,就出去玩了。 在他出去的时候,他的妈妈把巧克力转移到了绿色的碗橱里。 当约格回来以后,他想吃巧克力,他会到哪里去找呢? 3岁的儿童:去绿色的碗橱里找; 4-5岁的儿童:蓝色的碗橱里找。
• 呈现模型,藏玩具 • 真实房间找玩具(提取1) • 回到模型中找玩具(提取2)
– 3岁儿童的表现都很好 – 2.5岁儿童在提取1中表现很差,缺乏双重表征能力 – 双重表征:一事物既代表自身又表征其他事物的能力。
14
前运算推理的缺陷
• 泛灵论(animism):
– 认为无生命的东西也具有生命及生命特征。
• 9岁儿童:放在两眼中间;11-12岁儿童:各种各样。
• 归纳推理:科学家在实验中产生假设然后进行 系统验证的一种思维能力。
– 英海德和皮亚杰(1958):钟摆问题(长度、重量、 推力、高度)
• 理想主义:代沟产生的根本原因。 • 假想观众:自我中心意识的觉醒。
27
对皮亚杰理论的评价
• 皮亚杰的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