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氧化碳性质
(整理)一氧化碳的相关知识
![(整理)一氧化碳的相关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7208c42bbe23482fb5da4c44.png)
一氧化碳的相关知识一氧化碳的性质: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在通常状况下,一氧化碳是无色、无臭、无味、有毒的气体,熔点—199℃,沸点—191.5℃。
标准状况下气体密度为l.25g/L,和空气密度(标准状况下1.293g/L相差很小,这也是容易发生煤气中毒的因素之一。
它为中性气体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分子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十2,能进一步被氧比成+4价,从而使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一氧化碳能够在空气中或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2CO+O22CO2燃烧时发出蓝色的火焰,放出大量的热。
因此一氧化碳可以作为气体燃料。
一氧化碳作为还原剂,高温时能将许多金属氧化物还原成金属单质,因此常用于金属的冶炼。
如:将黑色的氧化铜还原成红色的金属铜,将氧化锌还原成金属锌:一氧化碳还有一个重要性质:在加热和加压的条件下,它能和一些金属单质发生反应,主成分子化合物。
如Ni(CO)4(四羰基镍)、Fe(CO)5(五羰基铁)等,这些物质都不稳定,加热时立即分解成相应的金属和一氧化碳,这是提纯金属和制得纯一氧化碳的方法之一。
一氧化碳的的用途:一氧化碳作为还原剂,高温时能将许多金属氧化物还原成金属单质,因此常用于金属的冶炼。
如:将黑色的氧化铜还原成红色的金属铜,将氧化锌还原成金属锌:一氧化碳(co)是一种对血液,与神经系统毒性很强的污染物.,空气中的一氧化碳(co),通过呼吸系统,进入人体血液内,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hemoglobin,hb)。
肌肉中的肌红蛋白。
含二价铁的呼吸酶结合,形成可逆性的结合物。
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不仅降低血球携带氧的能力,而且还抑制,延缓氧血红蛋白(o2hb)的解析与释放,导致机体组织因缺氧而坏死,严重者则可能危及人的生命。
正常情况下,经过呼吸系统进入血液的氧,将与血红蛋白(hb)结合,形成氧血红蛋白(o2hb)被输送到机体的各个器官与组织,参与正常的新陈代谢活动。
比如果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浓度过高,很多的一氧化碳将进入机体血液。
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有答案,含解析)
![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有答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60225c0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40.png)
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知识点的认识】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主要有:1.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以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变成二氧化碳,火焰呈蓝色,放出大量的热(可用作燃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O 2点燃¯2CO 2.2.一氧化碳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能把金属从它们的氧化物中还原出来(工业上常用来冶炼金属).例如,CO+CuO △¯Cu+CO 2,Fe 2O 3+3CO 高温¯2Fe+3CO 2.3.一氧化碳还具有毒性,极易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地与氧气结合,失去携氧能力,造成生物体内缺氧,而发生中毒现象.【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设置实验、问题情景,让学生阅读、思考后,根据所学的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以及反应现象、化学方程式等,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并且,经常将其与“碳及含碳物质的不完全燃烧”、“氧气的化学性质”、“炼铁的原理及金属的冶炼”、“一氧化碳的毒性及煤气中毒”、“一氧化碳的用途”等联系起来考查.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中考重点是考查学生对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特别是,经常考查一氧化碳的前两个化学性质,以及有关的化学方程式等.【解题方法点拨】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熟记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尤其是有一氧化碳参与的反应的现象、化学方程式等,以及碳酸或紫色的石蕊试液的性质等;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以及实验装置图等相关信息,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联系起来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选择或解答即可.一、选择题(共18小题)1.下列关于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在室内放一盆澄清石灰水可防止CO 中毒B 、组成CO 、CO 2的元素种类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C 、固态二氧化碳可用于人工降雨D 、凡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2.在高温条件下,能将氧化铁还原为单质铁的物质是( )A 、O 2B 、COC 、N 2D 、CO 23.下列有关碳和碳的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由CuO+CO Cu+CO 2可知,CO 具有还原性B 、金刚石、石墨、C 60完全燃烧都生成CO 2C 、CO 2能使干燥的紫色石蕊纸花变红D 、可用澄清石灰水鉴别CO 2和CO 两种气体4.下列关于CO 和CO 2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CO 和CO 2均具有可燃性B 、CO 和CO 2均能与H 2O 反应C 、CO 和CO 2的密度均大于空气的密度D 、CO 和CO 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5.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德国化学家格哈德•埃特尔(Gerhard Ertl ),以表彰他搞清了气体在固体表面怎样发生的化学反应,埃特尔研究的成果之一是对CO 催化氧化过程的研究,即一氧化碳在铂催化剂作用下的氧化反应,这一反应的过程可以表示为:CO ⇌CO ad ,O2⇌2O ad,CO ad+O ad→CO2.式中标有ad的物质表示吸附在金属铂表面的原子或分子,对上述反应过程的下列说法有错误的是()A、CO和CO ad不是同种物质B、该反应过程中,一氧化碳发生了氧化反应C、这一反应原理应用于汽车尾气处理,会使汽车一氧化碳的排放量减少D、从反应效果看,CO与O2不用点燃反应也能进行6.三氧化二碳(C2O3)是某星球大气的成分之一,其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下列关于三氧化二碳的说法错误的是()A、有毒B、可以燃烧C、密度比空气的小D、能还原氧化铁7.关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均有可燃性B、室内放一盆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C、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D、可用烧碱溶液鉴别二氧化碳气体8.关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均有可燃性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均有还原性C、室内放一盆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D、固体的二氧化碳叫“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9.下列关于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CO和CO2都可将氧化铜还原成铜B、CO2的排放不是导致酸雨的原因C、在室内放一盆澄清石灰水可防止CO中毒D、铅笔字迹易变模糊是因为常温下石墨化学性质活泼10.某化学小组利用混有少量CO2的CO气体还原CuO,并验证反应后的气体产物.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可重复使用).按气体从左到右的方向,装置连接顺序正确的是()A、丙→甲→乙→丁B、甲→丙→乙→丁C、丙→乙→甲→乙→丁D、乙→甲→丙→乙→丁11.在复习时要善于梳理归纳化学知识.以下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性质与用途B、现象与解释C、化学与生活D、资源与环境12.在一定条件下,一氧化碳、木炭都能与氧化铜发生发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反应产生的气体都有毒B、反应中都有红色固体生成C、反应类型都是置换反应D、反应的生成物不同13.推理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两种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B、活泼金属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C、某物质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该物质的组成里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D、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时有热量放出,所以有热量放出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14.下列气体中,既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的是()A、COB、O2C、N2D、He15.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的说法均正确的是()A、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用于铁的冶炼B、金属铝不能与氧气反应,常用于制作炊具C、碳酸钠能与酸反应,常用于治疗胃酸过多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常用于自来水杀菌消毒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O2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中毒B、CO能溶于水生成酸C、用闻气味的方法能够区别CO2和COD、CO可以在O2中燃烧17.利用四氧化三钴纳米棒作催化剂,可将汽车尾气中的CO在低温下转化为CO2.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化合物,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反应前后四氧化三钴纳米棒的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C、可有效降低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D、反应前后氧原子数目发生了变化18.下列关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A、都比空气重B、都可以用碳和氧气反应得到C、都有还原性D、都能和澄清石灰水发生反应二、填空题(共5小题)(除非特别说明,请填准确值)19.(1)归纳与比较,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对比CO和CO2,它们的组成元素,但它们的化学性质,工业上CO可用来冶炼金属,是利用它的性.铝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是由于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在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铝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进入森林,注意防火,通常状况下燃烧需要三个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当森林发生火灾时,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其灭火原理是.20.某同学想研究一氧化碳的还原性,通过查阅资料知道:草酸(H2C2O4)与浓硫酸混合加热会产生一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H2C2O4CO↑+CO2↑+H2O于是他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结合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B的作用为.当观察到D装置中出现现象时,说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装置F中酒精灯的作用是.21.一氧化碳可以从其他物质中夺氧,是常用的工业还原剂.(1)1个CO分子变成1个CO2分子需要得到个O原子.1个O2分子与个CO分子完全反应生成CO2.(3)四氧化三锰的化学式为,1个四氧化三锰“分子”与个CO分子完全反应生成Mn和CO2,高温下发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1)根据“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①一氧化碳可作燃料,体现了一氧化碳的性;②石墨可作电极,是利用了石墨的性.2013年6月初,我国连续发生了三起大的火灾﹣﹣中储粮林甸粮库失火、大连油罐爆炸、吉林禽业公司火灾,造成了较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遇到灾难生命是最宝贵的,如果未成年的你在火灾现场,你可以做的是(写一条即可)23.会用化学眼光看物质世界,是学习化学知识后应有的素质.结合下面材料填空.材料:一氧化碳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它能够燃烧,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火焰呈蓝色.(1)从化学物质类别看,CO属于(填“单质”或“化合物”).从能量变化角度看,“放出大量的热”是能转化为的过程.(3)从应用化学用语角度,“CO燃烧”可表示为.(4)从微观变化角度,“CO燃烧”的微观模型示意图如图所示,请把下图“反应”中的内容补充完整.三、解答题(共3小题)(选答题,不自动判卷)24.一氧化碳气体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1)下列对一氧化碳的有关描述,错误的是(填序号).A.组成:由碳原子和氧原子组成B.性质:能燃烧C.用途:可以作为燃料D.危害: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如图是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装置.指出实验中能证明发生了化学变化的证据(写一条).25.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来做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请回答有关问题:(1)实验开始时应先通入一氧化碳再加热的原因是:.实验过程中B处的现象为:,A处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3)请指出本实验装置中存在的一个不足之处.26.今年5月,中俄签署了东线天然气合作协议.天然气不充分燃烧时会产生炭黑或一氧化碳.(1)CO具有还原性,写出其在工业上的一种具体用途.CO与CO2可以相互转化.CO2在高温下与反应生成CO.(3)将C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的原因是.【考点训练】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8小题)1.下列关于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室内放一盆澄清石灰水可防止CO中毒B、组成CO、CO2的元素种类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C、固态二氧化碳可用于人工降雨D、凡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考点: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用途;有机物的特征、分类及聚合物的特性.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A、根据一氧化碳难溶于水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CO,CO2的组成、性质分析.C、干冰是固体的二氧化碳,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D、有机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和碳酸盐除外.解答:解:A、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在室内放一盆澄清石灰水不能防止CO中毒,故选项说法错误.B、组成CO,CO2的元素种类相同,分子的构成不同,它们的化学性质不相同,故选项说法错误.C、干冰是固体的二氧化碳,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于人工降雨,故选项说法正确.D、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盐、碳酸虽含碳元素,但其性质与无机物类似,因此把它们看作无机物,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性质以及无机物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件.2.在高温条件下,能将氧化铁还原为单质铁的物质是()A、O2B、COC、N2D、CO2考点: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根据题意,在高温条件下,能将氧化铁还原为单质铁的物质应是具有还原性的物质.分析物质的性质,找出符合题意的物质即可.解答:解:A、O2不具有还原性,故A不符合题意;B、CO具有还原性,能将氧化铁还原为单质铁,故B符合题意;C、N2不具有还原性,故C不符合题意;D、CO2不具有还原性,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熟记具有还原性的物质有一氧化碳、碳和氢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3.下列有关碳和碳的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CuO+CO Cu+CO2可知,CO具有还原性B、金刚石、石墨、C60完全燃烧都生成CO2C、CO2能使干燥的紫色石蕊纸花变红D、可用澄清石灰水鉴别CO2和CO两种气体考点: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碳的化学性质.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A、一氧化碳在此反应中夺氧;B、碳元素完全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碳;C、二氧化碳本身不具有酸性;D、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而一氧化碳不行.解答:解:A、一氧化碳在此反应中夺氧,是还原剂,具有还原性,故A正确.B、碳元素完全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碳,故B正确.C、二氧化碳本身不具有酸性,故C错误.D、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而一氧化碳不行,故可用澄清的石灰水鉴别,故D 正确.故选C.点评:明确物质的组成与结构决定性质,在解题过程中灵活运用即可.4.下列关于CO和CO2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CO和CO2均具有可燃性B、CO和CO2均能与H2O反应C、CO和CO2的密度均大于空气的密度D、CO和C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考点: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A、根据CO和CO2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一氧化碳难溶于水,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CO和CO2的密度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下能反应生成一氧化碳,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具有可燃性,故选项说法错误.B、一氧化碳难溶于水,不能与水反应;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故选项说法错误.C、CO的密度比空气的略小,CO2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故选项说法错误.D、CO和C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如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5.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德国化学家格哈德•埃特尔(Gerhard Ertl),以表彰他搞清了气体在固体表面怎样发生的化学反应,埃特尔研究的成果之一是对CO催化氧化过程的研究,即一氧化碳在铂催化剂作用下的氧化反应,这一反应的过程可以表示为:CO⇌CO ad,O2⇌2O ad,CO ad+O ad→CO2.式中标有ad的物质表示吸附在金属铂表面的原子或分子,对上述反应过程的下列说法有错误的是()A、CO和CO ad不是同种物质B、该反应过程中,一氧化碳发生了氧化反应C、这一反应原理应用于汽车尾气处理,会使汽车一氧化碳的排放量减少D、从反应效果看,CO与O2不用点燃反应也能进行考点: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专题:摄取典型信息、以新衬新解题;压轴实验题.分析:根据信息:标有ad的物质表示吸附在金属铂表面的原子或分子,也就是说该过程是物理的吸附,无化学变化,一氧化碳在铂催化剂作用下的氧化成二氧化碳.解答:解:A、CO⇌CO ad标有ad的物质表示吸附在金属铂表面的原子或分子,也就是该过程是物理的吸附,无化学变化,即CO与CO ad为同种物质,A错误;B、一氧化碳在铂催化剂作用下的氧化成二氧化碳,发生氧化反应,B正确;C、CO⇌CO ad,O2⇌2O ad,CO ad+O ad→CO2该过程不需要其他条件,就可将一氧化碳转化为二氧化碳,C正确;D、CO⇌CO ad,O2⇌2O ad,CO ad+O ad→CO2该过程无反应条件,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利用题给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过程中要紧扣题目信息,认真分析得出结论.6.三氧化二碳(C2O3)是某星球大气的成分之一,其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下列关于三氧化二碳的说法错误的是()A、有毒B、可以燃烧C、密度比空气的小D、能还原氧化铁考点: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根据题意,利用三氧化二碳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的提示信息,对选项中的叙述进行评价.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还原性,能燃烧,能夺取金属氧化物中的氧而生成二氧化碳;由三氧化二碳(C2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与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29相对比,可确定密度与空气的大小.解答:解:A、由于CO具有毒性,三氧化二碳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可判断C2O3是一种有毒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B、由于CO具有可燃性,而三氧化二碳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可判断C2O3具有可燃性,在O2中充分燃烧的产物是CO2,故选项说法正确;C、由于三氧化二碳(C2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2+16×3=72,72>29,则密度比空气大,故选项说法错误;D、由于CO具有还原性,而三氧化二碳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可判断C2O3具有还原性,在一定条件下能还原氧化铁,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一氧化碳的性质、运用类比迁移的方法,提取典型信息,迁移已有知识对新的物质性质进行推断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7.关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均有可燃性B、室内放一盆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C、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D、可用烧碱溶液鉴别二氧化碳气体考点: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物质的鉴别题.分析:A、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通常用作燃料;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常用于灭火;B、一氧化碳既不能溶解于水也不能与水发生反应,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的中毒;C、一氧化碳可以夺取金属氧化物中的氧,使金属氧化物失去氧而变成金属单质;D、烧碱为氢氧化钠的俗称,能与二氧化碳气体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时无明显现象.解答:解:A、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具有可燃性;故A不正确;B、一氧化碳不溶解于水、不能与水发生反应,因此室内放一盆水并不能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故B不正确;C、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与金属氧化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使金属氧化物变成金属单质;故C正确;D、虽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但反应时无明显现象;因此,不能使用氢氧化钠溶液鉴别二氧化碳气体;故D不正确;故选C.点评:对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两气体的化学性质是本题的考查内容,正确掌握两种物质的化学性质是解答的基础.8.关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均有可燃性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均有还原性C、室内放一盆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D、固体的二氧化碳叫“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考点: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用途;一氧化碳的毒性.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依据一氧化碳及二氧化碳的性质对问题进行分析即可,一氧化碳不易溶于水,具有还原性与可燃性,而二氧化碳不可燃,其固态形式是干冰,易升华吸热,据此回答判断即可;解答:解:A、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具有可燃性;故A不正确;B、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而二氧化碳不具备还原性;故B不正确;C、一氧化碳不溶解于水也不能与水发生反应,因此室内放一盆水并不能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故C不正确;D、固态的二氧化碳叫干冰,干冰容易升华吸热,所以常用于人工降雨,故D正确;故选D.点评:对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两气体的性质是本题的考查内容,正确掌握两种物质的性质是解答的基础.9.下列关于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CO和CO2都可将氧化铜还原成铜B、CO2的排放不是导致酸雨的原因C、在室内放一盆澄清石灰水可防止CO中毒D、铅笔字迹易变模糊是因为常温下石墨化学性质活泼考点: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一氧化碳的毒性;碳的化学性质.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A、根据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二氧化碳不具有还原性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二氧化碳排放过多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一氧化碳难溶于水进行分析判断.D、碳在常温下石墨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根碳单质的性质与用途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将氧化铜还原成铜;二氧化碳不具有还原性,不能将氧化铜还原成铜;故选项说法错误.B、CO2的排放过多会导致温室效应,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是导致酸雨的原因,故选项说法正确.C、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在室内放一盆澄清石灰水不能防止CO中毒,故选项说法错误.D、碳在常温下石墨的化学性质不活泼,铅笔字迹易变模糊是因为发生了物理作用的摩擦让碳分散导致字迹模糊,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碳单质的性质与用途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0.某化学小组利用混有少量CO2的CO气体还原CuO,并验证反应后的气体产物.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可重复使用).按气体从左到右的方向,装置连接顺序正确的是()A、丙→甲→乙→丁B、甲→丙→乙→丁C、丙→乙→甲→乙→丁D、乙→甲→丙→乙→丁考点: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根据制备纯净干燥的CO去还原氧化铁,并除去尾气中的CO,所以应该先除去混合气中的二氧化碳,并检验是否除尽,然后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再检验生成物二氧化碳,最后进行尾气处理等知识进行分析.解答:解:首先应除去混合气体中的CO2,避免造成对反应后生成气体中CO2检验的影响,因此混合气体先通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丙装置;通过装置乙的混合气体再通过乙装置的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是否被完全吸收,然后通入装置甲进行还原氧化铜的反应,最后再通过乙装置检验二氧化碳的生成,进而确定一氧化碳的存在,因反应后的气体中还含有未完全反应的有毒气体CO,应用丁酒精灯点燃,防止污染空气,所以连接顺序是:丙→乙→甲→乙→丁,故选:C.点评:对混合气体进行除杂和干燥操作时,因除杂时需要把混合气体通过溶液,除杂后的气体中会含有一定量水分,所以干燥操作应放在除杂操作之后,但本题水分对实验无干扰,所以不用除水分.11.在复习时要善于梳理归纳化学知识.以下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性质与用途B、现象与解释(1)CO具有还原性﹣﹣可用来冶炼金属钨的熔点高﹣﹣可作灯泡的灯丝(1)酚酞滴加到某溶液中变红﹣﹣该溶液一定是碱溶液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的运动C、化学与生活D、资源与环境(1)铝是人体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基本营养素包括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1)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基本监控项目中增设了PM2.5浓度极限我国稀土储量居世界第一,应大量开采出口创汇A、AB、BC、CD、D考点: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化学与环境保护;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与生活.分析:A、据一氧化碳的还原性和钨的熔点分析物质的用途;B、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是碱性溶液,但不一定是碱溶液;C、人体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钙元素;D、我国稀土储量居世界第一,但要合理开采,因为稀土属于不可再生能源.解答:解:A、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所以可用来冶炼金属;钨的熔点高﹣﹣故可作灯泡的灯丝,正确;B、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是碱性溶液,但不一定是碱溶液,如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但碳酸钠属于盐;故不可选;C、人体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钙元素,而非铝元素,故不可选;D、我国稀土储量居世界第一,但要合理开采,让其发挥更大效益,因为稀土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错误,不可选;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较为综合,了解相关内容才能结合题意灵活分析解答.12.在一定条件下,一氧化碳、木炭都能与氧化铜发生发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反应产生的气体都有毒B、反应中都有红色固体生成C、反应类型都是置换反应D、反应的生成物不同考点: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碳的化学性质;置换反应及其应用.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A、根据一氧化碳和木炭都能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无毒分析解答;B、根据实验的现象分析;C、根据置换反应的定义分析;D、根据一氧化碳和碳分别与氧化铜的反应分析判断.。
一氧化碳的性质
![一氧化碳的性质](https://img.taocdn.com/s3/m/24c91387b9d528ea81c77983.png)
的房间不装烟囱,都有可能导致煤气中毒。 的房间不装烟囱,都有可能导致煤气中毒。
2、有人用煤火取暖,又担心煤气中毒,临睡前在 、有人用煤火取暖,又担心煤气中毒,
煤炉上和地上放两大盆冷水, 煤炉上和地上放两大盆冷水,这样做能预防煤气 中毒吗? 中毒吗? [解答 水不能预防煤气中毒,因为一氧化碳难用 解答] 水不能预防煤气中毒, 解答 于水。 于水。
第四课时
一氧化碳的性质
一、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气体、难溶于水、 无色、无味、气体、难溶于水、密度 比空气略小
二、化学性质 1、可燃性 、 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
2C+O2 +
点燃
2CO
煤炉里煤层上方的蓝色火焰, 煤炉里煤层上方的蓝色火焰,就是一 氧化碳在燃烧
纯净的一氧化碳在燃烧时的现象
安静的燃烧, 安静的燃烧, 放出大量的热, 放出大量的热, 发出蓝色的火焰, 发出蓝色的火焰, 生成的能够使澄 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②
③
①
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事项 1、先通入CO,再点燃酒精灯的 、先通入 , 原因:防止加热时引起空气和CO的混 原因:防止加热时引起空气和 的混 合气体爆炸
2、实验完毕后先熄灭酒精灯,再通入 、实验完毕后先熄灭酒精灯, 完毕后先熄灭酒精灯 一会CO直到试管冷却的原因: 直到试管冷却的原因: 一会 直到试管冷却的原因 防止生成的热的铜重新被氧化成氧化 铜
O2
O2
CO与Hb的结合能力是O Hb的 CO与Hb的结合能力是O2与Hb的结合能力的 的结合能力是
200~300倍
O2O2O2O2O2O2 O2O2O2O2O2
一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
![一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https://img.taocdn.com/s3/m/e2242842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e5.png)
一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一氧化碳(CO)是一种由碳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
它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和广泛的用途。
一氧化碳有一些重要的性质,首先它是一种强氧化剂,可以与很多物质发生反应。
它能与氧、氢、氮和许多金属形成复合物。
其次,一氧化碳在大气中可达到高度的稳定性,而且溶解于许多有机溶剂中。
此外,它也具有高温燃烧和自燃的倾向。
一氧化碳还有一些重要的用途。
首先,它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
它被用于许多化学工艺中,如氯碱工业、合成氨和甲酸工业。
其次,一氧化碳常被用作还原剂,可以将金属氧化物还原为金属。
此外,一氧化碳还是一种重要的燃料,可用于生成燃气、炉渣和煤气制造。
此外,一氧化碳还可用于制备一些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如醋酸、甲醇等。
然而,一氧化碳也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对人体和环境都有害。
它具有很强的毒性,能与血红蛋白结合,阻止氧气的运输和释放,导致缺氧。
因此,一氧化碳中毒是一种严重的健康问题。
中毒症状包括头痛、恶心、呕吐、眩晕、胸闷、昏迷甚至死亡。
此外,一氧化碳的排放也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它是臭氧生成的催化剂之一,会导致空气污染。
为了安全地使用一氧化碳,人们开发了一些控制和检测技术。
首先,为了防止中毒,需要保持良好的通风设备,避免在封闭的空间中使用一氧化碳。
其次,可使用一氧化碳探测仪来监测它的浓度,及时采取措施。
此外,也应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对一氧化碳的排放进行严格控制。
综上所述,一氧化碳具有多种性质和用途。
它可以被用作工业原料、还原剂和燃料。
然而,它也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对人体和环境都有害。
因此,在使用一氧化碳时必须保持安全,并采取适当的控制和监测措施。
一氧化碳的性质
![一氧化碳的性质](https://img.taocdn.com/s3/m/3ea209482b160b4e777fcf06.png)
一氧化碳的性质:一氧化碳有强烈毒性:1、当空气中一氧化碳的浓度达到0.01%时,人如果长期生活或工作,会发生慢性中毒,2、一般空气中CO含量达0.048 %时,1h内就可出现轻微的中毒症状,3、浓度达0.4%可致人死亡。
4、1%时,人只要呼吸几口就失去知觉,5、当浓度达到12.5%~75.0%时具有爆炸性②井下空气中一氧化碳的来源:爆破工作、井下火灾、煤炭自燃、煤尘、瓦斯燃烧或爆炸。
润滑油分解一氧化碳的性质:一氧化碳有强烈毒性:4、当空气中一氧化碳的浓度达到0.01%时,人如果长期生活或工作,会发生慢性中毒,5、一般空气中CO含量达0.048 %时,1h内就可出现轻微的中毒症状,6、浓度达0.4%可致人死亡。
4、1%时,人只要呼吸几口就失去知觉,5、当浓度达到12.5%~75.0%时具有爆炸性②井下空气中一氧化碳的来源:爆破工作、井下火灾、煤炭自燃、煤尘、瓦斯燃烧或爆炸。
润滑油分解一氧化碳的性质:一氧化碳有强烈毒性:7、当空气中一氧化碳的浓度达到0.01%时,人如果长期生活或工作,会发生慢性中毒,8、一般空气中CO含量达0.048 %时,1h内就可出现轻微的中毒症状,9、浓度达0.4%可致人死亡。
4、1%时,人只要呼吸几口就失去知觉,5、当浓度达到12.5%~75.0%时具有爆炸性②井下空气中一氧化碳的来源:爆破工作、井下火灾、煤炭自燃、煤尘、瓦斯燃烧或爆炸。
润滑油分解一氧化碳的性质:一氧化碳有强烈毒性:10、当空气中一氧化碳的浓度达到0.01%时,人如果长期生活或工作,会发生慢性中毒,11、一般空气中CO含量达0.048 %时,1h内就可出现轻微的中毒症状,12、浓度达0.4%可致人死亡。
4、1%时,人只要呼吸几口就失去知觉,5、当浓度达到12.5%~75.0%时具有爆炸性②井下空气中一氧化碳的来源:爆破工作、井下火灾、煤炭自燃、煤尘、瓦斯燃烧或爆炸。
润滑油分解一氧化碳的性质:一氧化碳有强烈毒性:13、当空气中一氧化碳的浓度达到0.01%时,人如果长期生活或工作,会发生慢性中毒,14、一般空气中CO含量达0.048 %时,1h内就可出现轻微的中毒症状,15、浓度达0.4%可致人死亡。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氢气的性质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氢气的性质](https://img.taocdn.com/s3/m/49a08ffd770bf78a6529548e.png)
CO、CO2、H2的性质CO性质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在通常状况下,一氧化碳是无色、无臭、无味、有毒的气体,熔点—199℃,沸点—191.5℃。
标准状况下气体密度为l.25g/L,和空气密度(标准状况下1.293g/L相差很小,这也是容易发生煤气中毒的因素之一。
它为中性气体,其在空气中混合爆炸极限为12.5%—74%。
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分子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十2,能进一步被氧比成+4价,从而使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一氧化碳能够在空气中或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2CO+O2 = 2CO2燃烧时发出蓝色的火焰,放出大量的热。
因此一氧化碳可以作为气体燃料。
一氧化碳作为还原剂,高温时能将许多金属氧化物还原成金属单质,因此常用于金属的冶炼。
如:将黑色的氧化铜还原成红色的金属铜,将氧化锌还原成金属锌:CO+CuO = Cu+CO2CO+ZnO = Zn+CO2在炼铁炉中可发生多步还原反应:CO+3Fe2O3 = 2Fe3O4+CO2Fe3O4+CO = 3FeO+CO2FeO+CO = Fe+CO2一氧化碳还有一个重要性质:在加热和加压的条件下,它能和一些金属单质发生反应,主成分子化合物。
如Ni(CO)4(四羰基镍)、Fe(CO)5(五羰基铁)等,这些物质都不稳定,加热时立即分解成相应的金属和一氧化碳,这是提纯金属和制得纯一氧化碳的方法之一。
CO2性质【相对分子量或原子量】44.01【密度】1.977g/L(相对密度1.53(以空气的平均密度(1.29g/L)为基准)【熔点(℃)】-56.6(5270帕)【沸点(℃)】-78.48(升华)【形状】无色,无味气体。
【溶解情况】溶于水(体积比1:1),部分生成碳酸。
为微溶于水,注意:不是易溶,可溶。
【用途】气体二氧化碳用于制碱工业、制糖工业,并用于钢铸件的淬火和铅白的制造等。
【制备或来源】可由碳在过量的空气中燃烧或使大理石(CaCO₃)、石灰石、白云石煅烧或与酸作用而得。
一氧化碳的性质与用途
![一氧化碳的性质与用途](https://img.taocdn.com/s3/m/fa166157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c1.png)
一氧化碳的性质与用途一氧化碳(CO)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是由碳和氧反应生成的产物。
它具有一些独特的性质和多种用途。
一氧化碳是一种强大的毒性气体,其主要通过呼吸道吸入进入人体。
当一氧化碳进入血液后,它会与血红蛋白结合,阻断氧气与血红蛋白的结合,从而影响氧气的输送到身体的组织和器官。
这会导致中毒,症状包括头痛、眩晕、恶心、呕吐、失去意识甚至死亡。
由于本身无色无味无臭,所以一氧化碳很难被人体察觉到,增加了危险。
然而,一氧化碳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也具有一些重要的用途。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用途:1.工业用途:一氧化碳是工业过程中一些化学反应的重要中间体。
它被用于合成多种有机化学品,如甲醇、乙醇、醚类化合物等。
此外,一氧化碳还是制造合成气的重要原料之一,合成气可以被进一步转化为氨、甲醇、乙醇和亚甲基二氧化物等。
2.能源制备:一氧化碳可以作为燃料,在燃烧时产生大量的热能。
通过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一氧化碳可以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这一特性使得一氧化碳常被用作内燃机的燃料,如汽车发动机。
3.金属提取:一氧化碳可以作为还原剂,在冶金工业中用于提取金属。
它可以与金属的氧化物反应,将金属从其氧化物中还原出来,得到纯净的金属。
4.化学分析:一氧化碳可以用于分析化学试剂。
由于一氧化碳与一些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络合物,因此常被用于分析金属离子的浓度。
5.其他应用:一氧化碳还被用作制造一些化学品的原料,如醋酸和甲酸。
此外,一氧化碳的反应性使其在一些催化剂的制备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尽管一氧化碳具有重要的工业和化学应用,但人们在使用和处理一氧化碳时必须注意其毒性和危险性。
在工业和家庭环境中,必须采取措施确保适当的通风和防护装备,以减少一氧化碳的危害。
此外,一氧化碳探测器也被广泛应用于监测室内和工业场所中的一氧化碳浓度,以提醒人们及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总结起来,一氧化碳是一种具有毒性的气体,主要用于工业化学反应以及作为燃料和还原剂的能源制备。
初中化学——(16)一氧化碳
![初中化学——(16)一氧化碳](https://img.taocdn.com/s3/m/f791b25169dc5022abea0049.png)
初中化学——(16)一氧化碳一、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常温下,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
二、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可燃性:2CO+O2点燃2CO2诠释:(1)燃烧产生蓝色火焰,并放出热量(2)一氧化碳是煤气的主要成分(3)检验一氧化碳的方法:将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发现石灰水变浑浊,(4)点燃一氧化碳前也要验纯。
2、还原性:CuO+CO 高温Cu+CO2;Fe2O3+3CO 高温2Fe+3CO2(1)加热前先通CO排空气,防止CO不纯时,加热发生爆炸。
(2)实验完毕后先停止加热后停止通CO,防止得到的铜被氧化。
(3)因CO有剧毒,上述两项操作中多余的CO要燃烧掉三、煤气中毒一氧化碳的中毒原因是CO与血红蛋白结合,使氧气不能很好地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氧而窒息死亡。
轻微中毒者应立即撤离中毒环境,呼吸大量新鲜空气或吸氧气,病情严重者,进行人工呼吸并急送医院治疗。
四、课后练习题1、下列一氧化碳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常温下为无色气体 B.难溶于水C.没有气味 D.可以燃烧2、密闭室内使用燃气容易使人中毒,使人中毒的气体是()A.CO2B.CO C.CH4D.N23、2010年1月7日,兰州石化公司石油化工厂的一个装有液化气等轻烃的罐区发生爆炸。
消防官兵在灭火中使用了很多水炮对着火的罐体不断喷水,经46小时终于将火扑灭。
环保部门监测发现:空气中粉尘颗粒增多,比正常值超出八倍。
(1)水炮灭火的主要原理是。
(2)目前计人空气污染物的项目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可吸人颗粒物、等。
(3)当地某化学兴趣小组想探究爆炸现场附近的空气中是否含有CO 气体。
设计实验方案如下:【实验目的】确定气体样品中是否含有CO。
【实验原理】①除去收集的空气样品中的氧气;② 3CO+Fe2O3高温2Fe+3CO2(假设该样品中不含除CO之外的其他能与Fe2O3,反应的物质)。
【实验仪器】请根据他们的设计回答下列问题:①在实验时,上述仪器的连接顺序是:丙→乙→甲→乙。
一氧化碳气体知识
![一氧化碳气体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edcdd320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41.png)
一氧化碳气体知识
一氧化碳(CO)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其物理和化学性质如下:
1. 物理性质: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熔点为-205℃,沸点为-℃。
难溶于水,在20℃时在水中的溶解度为。
2. 化学性质:一氧化碳既有还原性,又有氧化性,能发生氧化反应(燃烧反应)、歧化反应等。
同时具有毒性,较高浓度时能使人出现不同程度中毒症状,危害人体的脑、心、肝、肾、肺及其他组织,甚至电击样死亡。
3. 工业应用:一氧化碳是一碳化学的基础,可由焦炭氧气法等方法制得,主要用于生产甲醇和光气以及有机合成等。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查阅化学书籍或咨询专业人士。
一氧化碳的性质与用途
![一氧化碳的性质与用途](https://img.taocdn.com/s3/m/2c1c7b07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c5.png)
一氧化碳的性质与用途一氧化碳(CO)是一种由碳和氧元素组成的无色、无味、无刺激性的气体。
它由许多不同的源头产生,包括化石燃料燃烧、工业过程、汽车尾气、室内取暖设备和烹饪器具等。
虽然一氧化碳是一种常见的化合物,但它在一些情况下会变得非常危险。
一氧化碳是一种强大的毒性气体。
它会与血红蛋白结合,从而阻止氧气传递到身体的各个组织和器官中。
一旦吸入,这种气体会快速进入血液,引起一系列严重的健康问题。
一氧化碳中毒的常见症状包括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胸闷、心悸等。
在严重情况下,它甚至可能导致昏迷和死亡。
然而,一氧化碳也有一些实际的用途。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一氧化碳的用途。
1.工业应用:一氧化碳在工业过程中广泛应用。
例如,它可以通过与氢气反应来生产甲烷,常用于工业炉、发动机和燃烧供暖设备等。
此外,一氧化碳还可以用作金属的还原剂,用于提取和精炼金属。
2.燃料源:尽管一氧化碳在自然界并不是作为能源存在的,但它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
因此,一氧化碳被用作燃气,以供家庭和商业建筑的供暖和煮食使用。
3.化学合成:一氧化碳在化学工业中也起着重要的角色。
它可以用作合成许多有机化合物的原料,如甲醇、醋酸、甲酸、酮等。
通过与水合物反应,一氧化碳还可以合成聚酰亚胺、聚氨酯等高分子化合物。
4.氢源:由于一氧化碳能够与水蒸气反应,产生氢气和二氧化碳,因此它被用作产生氢气的一种方法。
这种反应通常用于氢气制备或其他需要使用氢气的工艺。
5.医学研究:一氧化碳在医学研究中也有所应用。
一氧化碳可以与血红蛋白结合,在一些研究中用作血液流量的指标。
此外,一氧化碳也被用作研究一氧化碳的生物学效应、作为一种潜在的药物治疗等方面的工具。
总之,虽然一氧化碳具有一定的用途,但它也是一种危险的气体,需谨慎处理和控制。
在任何环境中,确保适当的通风和设备运行正常,以减少一氧化碳的累积和危害。
此外,在室内安装一氧化碳检测器,可以及早发现并警告潜在的一氧化碳泄露。
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一氧化碳的还原性](https://img.taocdn.com/s3/m/69ce1bcc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60.png)
一氧化碳还原性:
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原子、分子或离子失去电子的能力。
物质含有的粒子失电子能力越强,物质本身的还原性就越强;反之越弱,而其还原性就越弱。
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还有:可燃性、毒性、极弱的氧化性;
1、可燃性:一氧化碳能够在空气中或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燃烧时发出蓝色的火焰,放出大量的热。
因此一氧化碳可以作为气体燃料。
2、毒性:吸入一氧化碳过量时,会使人中毒;
3、氧化性:一氧化碳可以和氢气化合,生成简单的有机物,表现氧化性;
一氧化碳是煤、石油等含碳物质不完全燃烧的产物,是一种无色、无臭、无刺激性的有毒气体,几乎不溶于水,在空气中不易与其他物质产生化学反应,故可在大气中停留2~3年之久。
如局部污染严重,对人群健康有一定危害.
大气对流层中的一氧化碳本底浓度约为0.1~2ppm,这种含量对人体无害。
由于世界各国交通运输事业、工矿企业不断发展,煤和石油等燃料的消耗量持续增长,一氧化碳的排放量也随之增多。
CO的性质
![CO的性质](https://img.taocdn.com/s3/m/a14304a769dc5022aaea00d4.png)
一氧化碳的性质【考点过关】一、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
(实验室制取CO只能用排水法收集)。
想一想:水能防止CO中毒吗?二、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可燃性:2CO + O2====2CO2——作燃料(是煤气的主要成分)现象:产生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2)毒性:CO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失去运输氧气的能力,使人因缺氧而死亡(3)还原性:①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实验现象】黑色粉末变成红色,生成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化学方程式】CO+CuO Cu+CO2【注意事项】1.实验开始前要检验一氧化碳纯度2.一氧化碳“早来晚走”,酒精灯“迟到早退”。
3.必须进行尾气处理。
②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装置和实验操作】与上面的实验类似,但酒精灯要换成酒精喷灯【实现现象】红色粉末逐渐变黑,生成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化学方程式】3CO+Fe2O32Fe+3CO2三、一氧化碳的用途1.可燃性:作气体燃料水煤气(一氧化碳和氢气的混合气体):C+H2O CO+H22.还原性:冶炼金属四、一氧化碳的检验与除杂五、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有:3CO+Fe2O32Fe+3CO2不能反应※考试中经常将二者的性质相结合进行考查,如实验室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一氧化碳的原料来自于碳和二氧化碳的高温反应,二氧化碳来自于大理石和稀盐酸的反应①②③④⑤⑥⑦①中发生的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④中发生的反应:C+CO2==2CO若要保证二氧化碳纯净,则②③中分别盛有:碳酸氢钠溶液和浓硫酸⑤中发生的反应:CO+CuO==CO2+Cu若要保证一氧化碳的纯净,则应该还要采取什么措施?在④⑤中加先加一个氢氧化钠洗瓶再加一个澄清石灰水⑥中发生的反应:CO2+Ca(OH)2=CaCO3↓+H2O【考题精做】1(2016•长沙)下列关于一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A.一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B.一氧化碳难溶于水C.一氧化碳有毒,污染空气D.一氧化碳可用做燃料2.下列关于一氧化碳的用途与对应性质均正确的是()A.用煤炉烤火时在炉边放一盆水——溶解性B.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实验后必须处理尾气——可燃性C.洗澡时不能门窗紧闭,要注意通风——有毒性D.工业用一氧化碳冶炼金属氧化物——氧化性3.(2013•扬州节选)某研究小组欲检验草酸晶体样品分解产物并测定器质量分数(假设杂质不参与反应).草酸晶体( H 2C 2O 4•2H 2O )的理化性质见表.(1)加热分解草酸晶体最适宜的装置是(填图1字母序号).(2)图2是验证热分解产物中含CO ,CO 2的装置 ①仪器a 和b 的名称分别是和.②证明存在CO 2的现象是,证明存在CO 的现象是,D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③装置A 的作用是,气囊的作用是.4.A ~H 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其中D 、E 对维持自然界生命活动至关重要,A 、B 为黑色固体,C 是红色金属单质。
一氧化碳的性质教案
![一氧化碳的性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f45ad8d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36.png)
一氧化碳的性质教案一氧化碳(CO)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且有毒的气体。
它是由一份碳原子和一份氧原子组成的化合物。
虽然它在一些情况下是有用的,例如在工业上用作还原剂和燃料,但在室内和封闭空间中的高浓度下,它对人体和动物造成严重的损害。
本文将展示一氧化碳的性质和对人体的影响,并为教师提供一个教案,以便将这些内容介绍给学生。
1.物理性质:-颜色:无色。
-气味:无臭。
-密度:比空气轻。
-熔点和沸点:在标准大气压下,熔点为-205.02℃,沸点为-191.5℃。
2.化学性质:-可燃性:一氧化碳是易燃气体,它可以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产生二氧化碳。
-不稳定性:一氧化碳在高温和高压的条件下可以迅速分解,生成碳和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对人体的影响:1.吸入一氧化碳会影响血液和呼吸系统:-血红蛋白中的一氧化碳结合能力高于氧气,当我们呼吸大量一氧化碳时,它会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一氧化碳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无法有效地携带氧气到细胞。
-缺氧:一氧化碳的结合使氧气在血液中的含量降低,导致细胞无法得到足够的氧气供应。
轻度缺氧可引起头痛、头晕、恶心和呕吐,严重缺氧可导致昏迷和死亡。
2.长期接触一氧化碳可能引发健康问题:-神经系统影响:长期接触一氧化碳可导致神经系统问题,如头痛、记忆力减退、精神状态不稳定等。
-心脏影响: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还会导致心脏供血不足,引发心脏疾病。
教案:主题:一氧化碳的性质和对人体的影响目标:1.了解一氧化碳的性质和化学性质。
2.了解一氧化碳对人体的影响。
3.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学会预防一氧化碳中毒。
教学步骤:1.引入(5分钟):-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你知道什么是一氧化碳?”-学生回答后,教师提供一氧化碳的定义,并问学生他们对一氧化碳的外观和性质有何了解。
2.讲解一氧化碳的性质(15分钟):-介绍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如颜色、气味、密度等。
-介绍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如可燃性和不稳定性。
3.讲解一氧化碳对人体的影响(20分钟):-介绍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过程,导致血红蛋白无法携带足够的氧气到细胞。
一氧化碳的性质
![一氧化碳的性质](https://img.taocdn.com/s3/m/325e700beff9aef8941e0673.png)
溶解性
能溶于水(1体积水 难溶于水(1体积水 溶解约1体积CO2 ) 溶解约0.02体积CO )
1、有人用炉火取暖,为防止煤气中毒,在火炉上 放一盆水,这样做行吗?
答:不行,因为一氧化碳难溶于水。
2、有人说他身强力壮,不会煤气中毒,等到一 闻到煤气味就把火炉搬出去,这样做行吗? 答:不行。因为一氧化碳没有气味。
课堂练习:
6、CO和CO2相同的是 (
C
)
A、物理性质相同 B、化学性质相同
C、组成元素相同 D、相对分子质量相同
7、你能写出这个变化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吗?
8、你能说出几种鉴别CO和CO2气体的方法?
复习回顾
1、 某学生用上
稀盐酸 大理石 A B
紫色石 蕊试液 C
图装置制取二氧 化碳,并试验它 的性质,请回答 下列问题
课堂练习:
5、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中,含有碳氢 化合物,CO,CO2, 和氮的氧化物(如NO)等物质,因而是城市空气污染源 之一。
CO 能与人体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而 (1)尾气中的_________ 使人中毒。
(2)治理尾气的方法之一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 催化转化器”,它的作用是使CO和NO反应,生成两种 气体,其中一种可参与植物光合作用,另一种是空气中 含量最多的气体。请写出CO和N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催化剂 2CO + 2NO === N2 + 2CO2
A:红棕色的固体变为黑色,
B: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处的气体能被点燃,产生 蓝色火焰
2、还原性:
co
cuo
C
现象:
A:黑色的固体变为红色,
A
澄清的 石灰水
B
B: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一氧化碳的物理与化学性质
![一氧化碳的物理与化学性质](https://img.taocdn.com/s3/m/c0411493dd3383c4bb4cd264.png)
装置图:
未反应完的尾气一氧化碳最简单的处理方法 是用酒精灯点燃处理,避免散逸到大气中,而污 染环境。也可循环利用作燃料,也可收集起来。
一氧化碳也能还原氧化铁
高温
3CO + Fe2O3 === 2Fe + 3CO2 (这是高炉炼铁的主要原理) 以上两反应中,一氧化碳都是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1、H2和CO都是可燃性气体,在与氧 化铜发生反应之前必须先检验其纯度.
2、有人说他身强力壮,不会煤气中毒, 等到一闻到煤气味就把火炉搬出去,这 样做行吗? 答:不行。因为一氧化碳没有气味。
讨论
1、CO有剧毒,那么冬天房间 里用煤或木炭取暖时应该怎 样做,才能防止发生煤气中 毒事件?
二、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⑴ 可燃性 (可用作燃料)
点燃
2CO + O2 ==== 2CO2
一氧化碳的毒性
一氧化碳有剧毒。这是因为一氧化碳吸进 肺里很容易跟血液里的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 蛋白不能很好地跟氧气结合,造成生物体缺氧。 如果吸入较多的一氧化碳,会因缺少氧气而死 亡。
预防煤气中 毒,应该注意通 风排气。
资料:一氧化碳的毒性
一氧化碳是煤气的主要成分,俗称煤气。一氧 化碳有毒,而且有剧毒。
A、分子排列不同
B、分子构成不同
C、组成元素种类不同
D、相对分子质量不同
3、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可将该混合气体通过( A )
除去CO中混有的少量CO2,可将该混合气体通过( B )
A、灼热的氧化铜
B、足量的澄清石灰水
C、紫色气的是 ( D )。
A、硫在空气中燃烧
回忆氢气还原氧化铜的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实验前:先通氢(CO)后点灯,防爆炸。
高中化学 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高中化学 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https://img.taocdn.com/s3/m/a2aed26af121dd36a22d825a.png)
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一氧化碳和氢气鉴别比较-一氧化碳的收集方法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概述:一氧化碳(CO)纯品为无色、无臭、无刺激性的气体。
分子量28.01,密度1.250g/l,冰点为-207℃,沸点-190℃。
在水中的溶解度甚低。
空气混合爆炸极限为12.5%~74%。
一氧化碳进入人体之后会和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进而使血红蛋白不能与氧气结合,从而引起机体组织出现缺氧,导致人体窒息死亡。
因此一氧化碳具有毒性。
一氧化碳是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故易于忽略而致中毒。
常见于家庭居室通风差的情况下,煤炉产生的煤气或液化气管道漏气或工业生产煤气以及矿井中的一氧化碳吸入而致中毒。
• 1.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在通常状况下,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略小,难溶于水。
• 2.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毒性•一氧化碳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地与氧气结合,造成生物体缺氧而中毒。
•(2)可燃性•(3)还原性• 3.一氧化碳的用途•(1)作燃料(利用一氧化碳燃烧时放出热量)•(2)冶炼金属(利用其还原性,通常还原一些金属氧化物)••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没有颜色,气味的气体,比空气略轻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1)可燃性:2CO + O22CO2(2)还原性: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 Cu + CO2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 Fe2O32Fe + 3CO2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4CO+ Fe3O43Fe + 4CO2(3)毒性:CO极易和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地与氧气结合,造成生物体内缺氧,严重时危及生命。
CO有剧毒,人在CO的体积分数达到0.02%的空气中持续停留2—3h即出现中毒症状,因此我们使用煤、燃气热水器时要装烟囱,注意室内通风。
用途:用作燃料,冶炼金属。
•一氧化碳和氢气的比较有可燃性2CO+O22CO2有可燃性2H2+O22H2O有还原性CO+CuO Cu+CO2有还原性H2+CuO Cu+H2O•H2、CO、C的比较2H2+O22H2OC+O2CO2;2C+O22CO2CO+O22CO2•注意:(1)三种物质燃烧的现象有所不同,但不能根据火焰去鉴别CO和H2(2)在还原CuO的实验中,必须对多余的CO进行处理。
一氧化碳的性质
![一氧化碳的性质](https://img.taocdn.com/s3/m/e53006335a8102d276a22f52.png)
点燃
3
CO2+C=2CO 2
点燃 C+O2=CO2
空气
11
氧化铜 铜
澄清石灰水
二.一氧化碳的毒性
CO有剧毒
思考:1.CO中毒的过程是怎样的呢? 2.在什么条件下最容易发生煤气中毒呢? 3.有人说自己身体好,只要一闻到CO的气味 马上离开就行了,所以不存在着中毒的危险。
三.一氧化碳对空气的污染
练习:
1.在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能使氧化
铜还原成铜的是 A.H2 D.C B.CO E.O2 C.CO2
2.某气体可能由一种或几种气体混合而成,将其
通过足量的灼热的氧化铜粉末充分反应,发现粉 末由黑色变成红色,同时有水生成,原气体中一定 有 ;剩余气体继续通过澄清石灰水,发现澄清 石灰水变浑浊,则可能有 。
氧化铜 铜
澄清石灰水
3.怎样证明氢气中混有一氧化碳气体?
O2(足量)
C
O2不足 C
CO2
CO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一 . 一氧化碳的性质
1.物理性质:
化学式 颜色 一氧化碳 CO 无色 二氧化碳 CO2 无色
状态
气味
气态
无味
气态
无味
密度
水溶性
略小于空气
1:0.02
大于空气
1:1
2.化学性质 一氧化碳 与氧气 可燃性: 2CO+O2=2CO2(蓝色火焰) 大量放热 还原性
点燃
二氧化碳 氢气 不能燃烧,也不 不反应 支持燃烧
点燃
பைடு நூலகம்
CO2+H O=H CO 2H2+O22=2H22O 3 CO2+Ca(OH)2=
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分解
![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分解](https://img.taocdn.com/s3/m/2804b131cc7931b765ce1598.png)
不采用水除去CO2: CO2因为与 1、如何鉴别 CO和CO2? CO:CO可燃,CO 不 不采用燃烧法除 水反应产生的碳酸( H2CO3)不 2 1.通过澄清的石灰水 2.通过灼热的 CuO 稳定,易分解为水和 CO 能燃烧且不支持燃烧,所以当点燃混 2 3.燃烧的木条去点燃 4.通入紫色石蕊试液 CO 合气体时,可能会不能点燃,或者 燃烧不完全。 2、如何将CO中混有的 CO2除去?
一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
一、一氧化碳( CO )的物理性质
⑴ ⑵ ⑶ 通常状况下为无色、无味的气体 难溶于水
实验室可采用 排水法 法收集CO。
一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略小
二、一氧化碳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学性质
⑴ 可燃性 (可用作燃料) 2CO + O2 ==== 2CO2 现象:安静的燃烧, 放出大量的热, 发出蓝色的火焰, 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用途:CO是许多气体燃料的主要成分。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反应装置
现象:黑色粉末变成红色,澄清石 灰水变浑浊。
思考:
1、能直接点燃或加热CO吗?若不能,应该 先进行什么操作? H2和CO都是可燃性气体,在与氧化铜 发生反应之前必须先检验其纯度. 2、为什么在点燃之前先通入一段时间的CO?
为防止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加热发生爆炸。
3、为什么在装置的尾部放置一个点燃的酒精 灯?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产生的尾气中含有 CO ,CO有毒,并且会污染空气,必须将它用 气球收集起来或燃烧掉. 4、反应完成后为什么停止加热后还要持续通 入CO? 完全反应后,为防止灼热的铜又与空气 中的氧气化合成氧化铜,必须先停止加热, 持续通入气体,直到试管完全冷却.
2、煤气厂为什么常在家用煤气中掺入微量 具有难闻气味的气体?如发生煤气泄露应该怎 么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将一束亮红色的铜丝,放在酒精灯上灼烧一会儿,然后 迅速插入充满CO的集气瓶内,整个过程观察到铜丝颜色
的情况是:铜丝表面先由红色 变为 __黑____ 色 ,接着 又由 _黑___ 色变为 红 色,写成变化过程发生变化的
物理性质:
1. 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2.密度和空气接近,并有毒(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
3.CO难溶于水(1:0.02);(能用排水取气法收集)
化学性质:
1.有剧毒;
点燃
2.有可燃性;2CO+O2 == CO2 △
3.有还原性
CO+CuO === Cu+CO2
高温
3CO+Fe2O3 ===2Fe+3CO2
思考 这个装置是不是会造成对空气的污染?
CO
答:没有完全反应的一氧化碳会造成空气污染!
应当如何改进?
答:收集!或者点燃没有完全反应的一氧化碳,
(三)CO具有还原性
C
co
cuo
黑色氧化铜
A
澄清的
变成红色实
石灰水 B
验
CO还原性试验
现 象
怎样澄操清作的?石灰 操作水顺变序浑?浊
CO +CuO = Cu + CO2
你还知道二氧化碳(CO2)的性质吗?
1.物理性质: 1)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2)ρCO2>ρ空气 ;(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3)CO2能溶于水(1:1);(不能用排水取气法收集) 4)干冰易升华.(固体CO2叫干冰)
2.化学性质 :
1)不支持燃烧,也不可燃烧
2)不支持呼吸;
3)能与水反应 CO2+H2O === H2CO3 H2CO3 === CO2↑ + H2O (碳酸不稳定性)
课堂练习:
1、下列CO和CO2的性质比较中正确的是( C )
A、均是有氧化性、还原性、毒性
B、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通常均为无色、无味的气味
D、均能溶于水
2、CO和CO2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A )
A、分子排列不同
B、分子构成不同
C、组成元素种类不同
D、相对分子质量不同
3、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可将该混合气体通过( A )
2CO+O2 点燃 2CO2
一氧化碳的可燃性
蓝色火焰
燃 烧 现
沾着石灰水的烧杯 变浑浊
象 放出热量
思
一氧化碳能直
考
接点燃吗?
(三)CO具有还原性
CO
CO
CO +CuO = Cu + CO2
请C你O 设计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装置
CO2
CO
CO
CO还原性试验
CO2
请你说出气体的成分 和流动方向? CO +CuO = Cu + CO2
除去CO中混有的少量CO2,可将该混合气体通过( B )
A、灼热的氧化铜
B、足量的澄清石灰水
C、紫色的石蕊试液
D、水
4、下列反应的产物不污染空气的是 ( D )。
A、硫在空气中燃烧
B、煤的燃烧
C、香烟的燃烧
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5、用四种不同的方法鉴别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1) 通过炽热的氧化铜,能使氧化铜变为红色的铜的是一氧化碳 (2) 点燃,能燃烧的是一氧化碳
4)能与石灰水反应 CO2+Ca(OH)2===CaCO3↓+H2O 高温 (此反应常用于检验CO2)
5) CO2+C === 2CO(吸热反应)
请分析并找出一氧化碳 CO和二氧化 碳 CO2在组成和结构上有什么异同?
co
oco
它们都是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 由于在分子结构上相差一个氧原子, 它们的性质会相同吗?
答:应 先 熄灭酒精灯,等玻璃管冷却后再停止通 入CO气体。
这是因为 : 如果先停止通入一氧化碳,灼热的 铜就会和进入玻璃管中的氧气反应,重新生成黑色 的氧化铜。
思考 你能不能将CO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稍作
改进,一方面能避免CO对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 能充分利用能源。
C
co
cuo
A
澄清的
石灰水 B
思考 实验开始时,是先加热,还是先通入一会一
氧化碳?为什么?
C
co
cuo
A
澄清的
石灰水 B
答:应 通入一会一氧化碳,然后再加热
这是因为 :先通入一氧化碳,排尽试管中的空 气,避免空气与一氧化碳混合,发生爆炸!
思考 实验结束时,是先熄灭酒精灯,还是先停止
通入CO气体?为什么?
C
co
cuo
A
澄清的
石灰水 B
一氧化碳物理性质总结
颜色 无色
状态
气体
气味 无味
密度 溶解性
比空气略小 难溶于水
几种气体密度、溶解性比较
密度
溶解性
收集方法
O2 比空气略大 不易溶于水 H2 密度最小 难溶于水
排水法、向 上排空气法 排水法、向 下排空气法
CO2 比空气大 能溶于水 向上排空气法
CO 比空气略小 难溶于水 排水法
化学方程式为:
7、物质的某些性质可能有利于人类,也可能 不利于人类,请照示例填写下表:
物质
有利于人类的一面 不利于人类的一面 (用途)
示例:氧气
供给呼吸 支持燃烧
使金属氧化锈蚀
①氢气 ②一氧化碳 ③二氧化碳
可作高能燃料
使用不当容 易引起爆炸
利用它还原性冶炼 某些金属
容易使人中毒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大量排放会导致 温室效应
这个说法毫无根据。因为CO既不溶于水, 也不与水起反应。
燃烧着煤炉中发生的化学反应
思考
1、刚刚打开的煤炉燃烧现象? 出现蓝色的火苗 2、蓝色的火苗是怎样产生的? 不是碳在燃烧!是刚开始的碳不 完全燃烧,产生了一氧化碳,是 一氧化碳燃烧产生的现象。
一氧化碳化学性质
(二).一氧化碳的可燃性
一氧化碳与二氧 化碳不同,一氧化碳在 空气里能够燃烧生成二 氧化碳,燃烧时发出蓝 色的火焰。
co
A cuo
B
澄清的石灰水
C
一氧化碳化学性质
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从实验 可以看到黑 色的氧化铜 变成了红色 的铜,澄清 的石灰水变 浑浊。
CO+CuO △ Cu+CO2
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决定
化 1、CO具有 毒 性 学 性 2、CO具有 可燃性 质 3、CO具有 还原性
一氧化碳(CO)的性质小结
二、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一)一氧化碳的毒性
1.一氧化碳毒性的原因 一氧化碳易于与血红蛋白结合,是氧气与血红蛋
白结合能力的200倍,且一旦结合不易分离。 使血红蛋白失去载氧能力。从而使人缺氧而死 亡。 2、防止一氧化碳中毒的方法
开窗通风!
判断正误: 1.有人说,一闻到煤气气味就赶快将煤炉 搬到室外去. (错误) 2.有人说,只要在煤炉上放一盆水,就可以 预防煤气中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