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类节目的现状及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制类电视节目的现状及发展
摘要:法制类电视节目是中国电视重要的、独特的节目类型之一。

经过改革开放后2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今日说法》(中央电视台)、《法治进行时》(北京电视台)、《拍案说法》(重庆电视台)等一批深受观众欢迎的名牌法制栏目、节目,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经验。

同时,其发展到今日,也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面对荣誉和问题,电视法制节目该如何发展?在下面的这组文章中,本刊特约请专家、学者,电视法制节目负责人、制作人,就法制节目的发展历程、经验、教训、制约节目发展的因素以及未来拓展的空间等展开研讨,各抒己见。

本文将以河南电视台的法制节目为例,分析我国电视节目中的法制类节目的现状及发展。

关键词:法制类电视节目现状发展
正文:我国真正意义上的电视法制节目出现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是随着国家社会主义法治和民主建设,增强国民法制意识的需要而出现的。

1985年上海东方电视台《法律与道德》栏目的创办,标志着我国电视法制节目的产生。

作为中国电视节目体系中的一种重要类型,电视法制节目经过20余年的成长与发展,在当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影响和水平,成为近年来成长速度较快、质量稳步上升和品牌建设走在前列的一个重要的电视节目类型。

各种收视率调查数据显示,电视法制节目在收视率排行榜上名列前茅,深受广大电视观众的喜爱。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04年6月15日,全国共有八家电视台开办法制专业频道,其中包括五家省级台法制频道和三家市级台法制频道。

除法制频道外,各地电视台还开办了许多法制栏目,这其中包括央视、省级卫视和众多的地方台。

面对如此众多的法制节目,地方台从各个方面都无法于央视和省级卫视相提并论,那么,地方法制节目的现状如何,未来又如何发展呢?
一、关于河南电视台法制节目
法制频道是河南电视台唯一的法制专业频道,全国唯一的以自办栏目为主,不播电视剧的省级法制新闻资讯频道。

自2001年12月31日开播以来,秉承“大普法、大治法、大服务”的宗旨,以法律为主线,向社会延伸,普及法律知识,倾注人文关怀,维护群众合法权益,见证河南法制进程,以公平,公正和责任感树立了维权先锋的形象,法制频道已经成为河南观众心目中名副其实的第一维权频道!
伴随着法制频道节目的不断播出,一批优秀的栏目也成长为极具社会影响力的品牌栏目,《河南法制报道》、《特别调查》荣获全国十佳法制栏目殊荣,《故事会》、《走进法庭》等栏目在观众心目中已耳熟能详,众多节目荣获全国大奖,部分主持人也已成长为全省乃至全国知名的主持人,主持人程云荣获中国金话筒提名奖,丁瑜获法制类栏目十佳主持人,法制频道的忠实观众70%以上为大专本科学历和高职位白领阶层,70%以上为社会的中高收入阶层,法制频道也成为河南省毋庸置疑的品牌地面频道。

2007年,本着为观众提供更多更好看的节目,为广告主创造更有价值的资源平台,法制频道取消电视剧的播出,创意新颖的七大自办栏目《环球点击》、《河南法制报道》、《法律一线通》、《特别调查》、《故事会》、《晓华影吧》,《子夜魔方》每晚精心奉献,倾力打造晚间五小时黄金收视段整体版块;周六周日特别编排,《彬彬有理》、《八卦“八卦”》、《走进法庭》、《执法面对面》、《临刑会见》等节目更为精彩!从每天早上7点,全天20个小时不间断播出,讯号覆盖全省18个省辖市和绝大多数县市,七大自办栏目实现无接缝播
出。

权威、诚信、可视,为观众提供幸福生活的安全资讯,用心、用功,以精品节目塑造品牌法制频道。

三、河南电视台法制节目的发展现状
河南电视台法制频道从2001年12月31日开播,历经6周年的风雨走到今天,不论是节目质量还是数量,不论是社会效益还是经济效益,不论是社会影响还是媒体自身的品牌建设,都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1、节目形式更加多样。

河南电视台法制频道的栏目设置几乎包含了现有的法制栏目的所有类型,法治资讯类栏目《河南法治报道》,快报法治资讯,畅达百姓心声,为观众提供最及时,最全面的法治资讯;个案专题类栏目《特别调查》,法律视角深度调查,关注普通人的生活命运、当事人的心理状态以及追踪案件的发生过程;法制谈话类栏目《法律一线通》,观众身边的法律顾问,为观众解疑释惑,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庭审记录类栏目《走进法庭》,亲临审判法庭,见证法律公平;《执法面对面》沟通你我观点,坦诚和谐对话,以当事人双方面对面坦诚对话达成和谐的特色,构建行政执法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之间畅通的桥梁;《临刑会见》感悟生命可贵,捕捉人性回归,以死刑犯为采访对象,彰显我国司法制度的人文关怀和进步,揭示其特殊心理活动及犯罪根源;《故事会》荟萃惊天大案,展现迷离案情,拨开重重迷雾,探究幕后真相;《子夜魔方》向社会延伸,大千世界,无奇不有,给广大观众呈现了丰富多彩的社会万象;
2、社会影响不断扩大
河南电视台法制频道每天早上7点开始,全天20个小时不间断播出,讯号覆盖全省18个省辖市和绝大多数县市,七大自办栏目实现无接缝播出,退出电视剧全力打造法制专业频道更是全国首例。

省、局、台领导同志多次考察法制频道,法律界的专家学者以及社会名流纷纷参与频道的发展建设中,群策群力,使频道的社会影响不断扩大,已经成为河南观众心目中名副其实的第一维权频道。

2007年8月,河南法制频道与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联合录制“平安中国平安河南”大型演播室节目,节目于党的十七大期间在社会与法频道播出。

频道还先后组织省直有关厅局举办水法、医保法,劳动合同与就业促进法、机构编制管理知识等专业知识大赛;策划组织了“诚信公民”评选活动;组织开展了进社区,进校园,进广场,“法制天地,和谐家园”大型活动;又与社会文化公司联手制作了两部主旋律电影《家有新芬》和《致命报道》,并公开放映发行,有效提升了法制频道的影响力和公信力。

2007年10月,《中华新闻出版报》刊发了介绍法制频道自办栏目道路的经验和体会,向全国新闻界推广。

2007年频道荣获了河南省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先进集体,河南省环保宣传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3、创作与经营开发并重
在创作、制作水平不断提高的前提下,频道开始了经营开发的成功探索。

或素材购买、或素材交流、或整体节目包装,形式多样。

《故事会》的节目素材是频道通过与其他媒体的交流得来的,经过包装转换成自己的节目。

这样既节省了自己制作的巨大投入,利用交流得到其他媒体优秀的资源,为频道创造了一个收视率较高、相对稳定的栏目,同时又将频道其他栏目的优秀节目交流到其他媒体,使自己频道的资源也得到合理利用。

4、一批有影响的栏目、节目脱颖而出
随着频道的的不断完善,栏目定位的逐渐科学合理,河南电视台法制频道的一些栏目已经成长起来,在其所覆盖的区域内形成了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栏目。

如《河
南法制报道》荣获全国电视法制节目十佳优秀栏目奖,主持人程云荣获全国金话筒提名奖,记者刘东荣获河南省五四青年奖章,记者许博荣获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先进个人;《特别调查》获得河南省好新闻一等奖,全国电视法制节目优秀长篇奖等奖项,“爱在小山村”“生命的托举”两期节目央视新闻综合频道播出;《故事会》由河南著名评书艺术家赵维莉担纲主持,在观众中享有较好口碑,最高收视率达到1.87;《临刑会见》以其独特资源的鲜明特色,引起了广大观众的高度关注,拥有了较为固定的收视群体,并成为名牌栏目,栏目主持人丁瑜获2007年全国优秀电视法制节目十佳主持人奖;《法律一线通》对曹老太赡养案的追踪报道受到省委宣传部的高度评价,并发专刊进行点评和表扬,栏目获得2007年度全国电视法制特别节目奖;《走进法庭》强化了专业性、权威性、提高了可视性、社会影响力进一步增强,最高收视率达到2.06,四期节目在社会与法频道播出,在全国塑造了平安河南的良好形象。

这些栏目目前来说还无法成为频道的品牌栏目,但其已经拥有了成为品牌的增长潜力,需要在继续打造中走向成熟。

5、特色化越来越鲜明
特色鲜明,资源制胜,在全国众多电视媒体几乎成为影视剧转播台,新闻媒体的主功能被不断弱化的形势下,法制频道旗帜鲜明的坚持自主创新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战略,决然退出电视剧播出,以法治理念打造具有原创意义的自办栏目,探索出了省级电视频道健康发展的新路子。

作为专业频道,法制频道依靠自创的七大日播栏目和五大周播栏目构成的核心体架,以首播五小时重播两次,全天20小时的播出量,向广大观众传达的“大普法、大治法、大服务”的理念,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紧密联系各执法部门,从多个侧面反应了河南省法制建设的成就和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体现了法制频道以法制为主向社会延伸的宗旨。

四、纵观我国法制类节目在未来发展探索
实际上,当前法制节目难以突破的重要原因就在于始终不能突破内容的樊篱,形式只是表面的东西,法制节目要想给观众更加新鲜的感觉,关键要在内容上下功夫,真正的做到“内容为王”。

所以对法制节目的改进必须从形式转到内容。

河南电视台法制频道作为一个地方性的专业法制频道,要在内容上做好做足就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选择以民事、经济、行政为主的题材
一般说来,群众对刑事案件都比较了解,知道杀人要偿命、伤害他人要治罪。

加之对于地方电视台的法制栏目来说,一方面是很少能遇到情节比较曲折离奇、较为重大的刑事案件,另一方面就是过多报道刑事案件不利于当地的治安稳定,反而是经常发生在群众身边的民事、经济、行政等纠纷更为群众所关心,这些纠纷中往往也存在群众比较模糊、需要填补空白的法律知识。

例如,随着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入,购买商品房已经放在了老百姓生活的首位。

但是,由于我国房地产市场还没有完全成熟,老百姓购房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

这些问题违反了哪些法律法规,需要通过法律途径得到怎样的解决,都是老百姓所不清楚,想要知道的。

这就为地方电视台法制栏目提供了丰富的新闻资源,并且提供了贴近群众的最好题材,提供了吸引群众眼球的最好方法。

因而,河南电视台法制频道要贴近群众,就是要善于捕捉群众所关心的题材内容,以生活解读生活。

2、倾注更多的人文关怀
目前很多法制节目传达的都是犯罪分子受到法律的惩罚,强调的是法律在惩罚上强制功能的一面,而对法律在维护和保护公民权利上的功能宣传不够,这在某种程度上给人们造成一种错觉,认为法律的作用就是用来惩罚违法犯罪分子,无形中造成了观众对法律的片面认识。

现在很多法制节目已经认识到这一点,在节目制作时更加注重节目的人文关怀,重视采访对象的各种权利,关注人物的内心世界和人物的命运,比如犯罪嫌疑人生长的家庭环境、犯罪的心路历程和人生的各种遭遇。

3、关注、引导以及维护弱势群体的权利
关注弱势群体、维护弱势群体的利益,是媒体应有的使命和应该承担的责任。

地方电视台与中央台、省级台相比,对当地老百姓来说更有亲近感,因此具有不可比拟的心理优势。

因而地方电视台法制栏目对当地弱势群体的关注,更能激发当地群众的同情心与正义感。

弱势群体是一个城市中最需要关心的群体。

他们因为各方面的原因,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往往不知道怎样才能保护自己、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地方电视台法制栏目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不仅仅是报道他们面临的困难,更重要的是要增长他们的法律知识,引导他们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这才是对他们的最好帮助,是地方电视台法制栏目成功的真正所在。

总之,我国的法制节目可以说是在摸爬滚打中逐渐发展起来的,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和尚不成熟的法制环境使得我们的法制节目难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

而河南电视台法制频道开播六年以来,在摸索中不断地成长前进,有阻挠其发展的瓶颈,也有其天然的地域优势。

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完善和媒体自身的改革健全,相信河南电视台法制频道必定可以克服困难,最终成长为真正意义上的河南第一维权先锋!
参考文献:
1、胡智锋《会诊中国电视》,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5年版
2、史可杨《电视栏目和频道辨析》,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7年版
3、梁衡《传媒法治报道的三个理论问题》刘谧《电视法制类专题节目文本制作浅析》
6、段晶晶张增琦《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法制节目——法制类节目未来发展走势探讨》
电视节目研究课程论文
我国法制类电视节目的现状及发展
学院:文法学院
班级:10广编一班
姓名:李斌
学号:201008020002
指导老师:李晓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