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中国文学中古期是以五七言古近体诗的兴盛为标志
2.魏晋南北朝最有意义的体现在文学的自觉和文学创作的个性化之上
3.曹丕《典论.论文》、陆机《文赋》、刘勰《文心雕龙》、钟嵘《诗品》等论著、以及萧统的《文选》、徐陵《玉台新咏》等文学总集的出现,形成了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高峰。
4.《文心雕龙》是文学自觉的标志,同时也标志了中国文学史和文学批评建立了完整的体系。
5.文学的自觉,表现在审美特性的自觉追求上。
6.萧统的《文选》是现存最早的文学总集。
7.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批评的重要论著:
建安时期曹丕的《典论·论文》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文学批评专论;
西晋陆机的《文赋》是中国文学理论史上第一篇系统阐述创作论的文章;南朝梁代刘勰的《文心雕龙》是我国古代最系统完整的一部文学理论著作,结构宏大严密,内容丰富深厚;
南朝梁代钟嵘的《诗品》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歌评论专著。
8.在动乱之中,文学创作很自然形成一些共同主题,这就是生死主题、游仙主题、隐逸主题。
9.魏晋南北朝文学的魅力:①文学进入自觉的阶段,文学创作趋于个性化②玄学的兴起和佛教的传入为文学创作带来了新的因素③语言形式美的发现及其在文学上的运用
第一章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
1.曹操:曹操诗是学习汉乐府结出的硕果
曹操诗分为三类:①反映了汉末战乱的现实和人民遭受的苦难《篙里行》②描写了他本人的政治主张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度关山》《短歌行》③采用乐府古题写时事《步出夏门行.龟虽寿》
《步出夏门行.观沧海》是我国现存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
意义:开创风气之先,建安七子除孔融之外全部归附曹操
2.曹丕的诗分为三类:①宴游诗②抒情言志之作③征人思妇的相思离别及思乡之情(最能体现曹丕诗的水平)《燕歌行》
《燕歌行》是我国现存第一首成熟的七言诗
3.曹植创作以建安二十五年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诗歌主要是歌唱他的理想和抱负,洋溢着乐观、浪漫的情调,对前途充满
信心。《白马篇》
后期诗歌主要是表达由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所激起的悲愤,其内容:①对自己和朋友遭遇迫害的愤懑。《野田黄雀行》②用思妇、弃妇托寓身世,表白心迹。《七哀》《美女篇》③述志诗。慷慨之音④游仙诗《远游篇》
第一位大力写作五言的文人,完成了乐府诗歌向文人诗的转变
4.三曹七子:是指建安文学的一批代表作家。三曹即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即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刘桢。曹操是建安文学的奠基者,曹植诗歌艺术成就最高,王粲是七子中最优秀的诗人。三曹七子的文学成就主要在诗歌方面,他们的作品深刻反映了动乱时代的社会生活,风格刚健有力,形成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建安风骨。
5.王粲《七哀诗》——杜少陵《无家别》《垂老别》诸篇之祖—“七子之冠冕”
6.刘祯的诗一类是赠答诗《赠从弟》,一类是游乐诗。
蔡琰与《悲愤诗》
7.建安诗歌的时代特征:
①政治理想的高扬
②人生短暂的哀叹(单纯的感叹;慨叹岁月短促但仍要努力追求;努力突破天命的限制,在有生之年追求更高的人生价值《龟虽寿》)
③强烈的个性表现
④浓郁的悲剧色彩
8.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反映民生疾苦和抒发豪情壮志的作品减少了,描写个人忧愤的诗歌增多了。正始之音:玄学和清谈的结合。
阮籍的代表作——《咏怀诗》八十二首——政治抒情组诗的出现
黄初以后,惟阮籍《咏怀》之作,极为高古
9.嵇康《幽愤诗》为绝命诗
1.两晋文坛:①西晋诗坛以陆机、潘岳为代表,讲究形式,描写繁复。辞采华丽,诗风繁缛。左思《咏史》郭璞《游仙诗》。②东晋诗坛被玄风笼罩,以王羲之、孙绰、许询为代表的玄言诗人,作品缺少新意。“理过其辞,淡乎寡味”东晋陶渊明是魏晋古朴诗风的集大成者。
2.太康诗风就是指以陆、潘为代表的西晋诗风。
由于时代原因,陆机、潘岳诸人不可能唱出建康诗歌的慷慨之音,也不会写出阮籍那种寄托遥深的作品,他们的努力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拟古,二是追求形式技巧的进步,并表现出繁缛的诗风。
繁缛是不同于汉魏古诗的艺术风貌,是太康诗风的特征。
3.太康诗风“繁缛”的特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①语言从朴素古直趋向华丽藻饰
②描写由简单趋向繁复
③句式由散行趋向骈偶
4.左思、张协与刘琨
左思最为著名的是《咏史》诗八首,咏史始于东汉的班固。左思的《咏史》诗的内容主要是寒士之不平及对士族的蔑视和抗争。
感慨寒士生活的困顿《咏史.其二》;最能表现左思气概的是第五首“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
刘琨“闻鸡起舞”
5.郭璞的游仙诗——诗歌以“游仙”名篇始于曹植,但以游仙为题材则可上溯到战国时期。——“游仙之作以仙比俗,郭璞是创始的人。”
6.王羲之与兰亭唱和——《兰亭集序》——兰亭诗艺术水平不高,但标志着诗人已开始留意山水审美,并从山水中体悟玄理。这种尝试预示着山水诗将要兴起。
7.孙绰、许询与玄言诗
玄言诗兴盛于东晋,一方面是魏晋玄学及清谈之风兴盛的结果,另一方面也与东晋政局及由此形成的士人心态有关。
东晋玄言诗本身艺术价值并不高,但它对后世的影响却相当深远,如谢灵运的山水诗,白居易诸人的说理诗,宋明理学家之诗。
8.陶渊明的人生道路和思想性格
辞彭泽令,是陶渊明一生前后两期的分界线。
安贫乐道与崇尚自然,是陶渊明思考人生所得出的两个主要结论,也是他人生的两大支柱。
陶渊明的思想概括:通过泯去后天的经过世俗熏陶的“伪我”,以求返归一个“真我”。
9.陶渊明的田园诗及其他
陶诗的题材主要可以分为五类:田园诗、咏怀诗、咏史诗、行役诗、赠答诗中国文学新题材:田园诗《归园田居》其一和其三
咏史诗:围绕着出仕与归隐这个中心,表现自己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品格。陶渊明的行役诗都是他宦游期间的作品,它们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就是悲叹行役的辛苦,表达对仕宦的厌倦,反复诉说对田园的思念和归隐的决心。
10.陶诗艺术及其渊源
a)自然:陶诗的总体艺术特征【日常生活的诗化】
b)陶诗的艺术特色可以概括为:
①情、景、事、理的浑融。《饮酒》其五《拟挽歌辞》其三
②平淡中见警策,朴素中见绮丽。《拟古》其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