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公共管理的基本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公共管理的基本内容
篇一:新公共管理含义
新公共管理含义:新公共管理是80年代以来兴盛于英、美等西方国家的一种新的公共行政理论和,也是近年来西方规模空前的的主体指导思想之一。
它以现代经济学为自己的理论基础,主张在政府的等广泛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和竞争机制,重视公共服务的产出,强调文官对社会公众的响应力和政治敏感性,倡导在人员录用、任期、工资及其他环节上实行更加灵活、富有成效的管理。
一、弗里德曼和的“小政府理论”。
二、和钱皮则发展出“”理论。
三霍哲把作为切入点,提出把绩效评估作为改进绩效的一种。
四、霍哲还研究了另一个重要的理论——基于回应性的政府。
五、和盖布勒的“重塑政府”理论。
因此,应用企业家精神去改造政府,并且能够把的一些成功方法移植到政府中来,使政府这类能像私人企业一样,提高效率。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以顾客为中心,即强调服务提供者应对他们的顾客负责,在提供服务过程中不断进行革新,寻求减少和增进质量的方法,聆听,授权顾客作出选择,把资源放在顾客手里让他们挑选。
基本内容
1、以为导向,奉行顾客至上的全新价值理念。
2、,政府职能由“划桨”转为“掌舵”。
3、公共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
4、重视效率追求。
5、改造公务员制度。
6、创建有事业心和有预见的政府。
“新公共管理”范式的出现构成了对传统的公共行政学范式的严峻挑战,它改变了传统行政学的研究范围、主题、方法、学科结构、理论基础和实践模式,日益成为当代西方公共管理尤其是政府管理研究领域的主流。
“新公共管理”有其新颖、合理之处,它反映了当代西方公共管理实践的发展趋势,体现了管理研究的新成就。
与传统的公共行政学相比,“新公共管理”范式具有一系列创新,这主要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第一,“新公共管理”为管理尤其是政府管理研究奠定了更广泛、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二,“新公共管理”开阔了公共行政学的理论视野,
具有一系列主题创新;第三,“新公共管理”建立起一个更加全面、综合的知识框架;第四,“新公共管理”提供了一种当代管理尤其是政府管理的新实践模式。
新公共管理可能代表着走向一种全新的公共行政模式的方向,是政府变迁中一个新的时代的开始。
篇二:新公共管理一
新公共管理对中国行政管理改革的借鉴意义
一、
与传统的以威尔逊、古德诺的政治与行政的二分法和以韦伯的科层制理论为基础的官僚制的行政管理理论不同,新公共管理思想以现代经济学和私营企业的管理理论与方法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不强调利用集权、监督以及加强责任制的方法来改善行政绩效,而是主张在政府管理中采纳企业化的管理方法来提高管理效率,在公共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来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强调公共管理以市场或顾客为导向来改善行政绩效。
由于严格说来,新公共管理尚未形成一种单一的理论,而只是一种理论思潮,所以我们在此将其称为一种“思想”而不是一种“理论”。
根据西方行政学者P·格里尔、D·奥斯本和T·盖布勒等人的论述,新公共管理主要有如下思想:
1.政府的管理职能应是掌舵而不是划桨。
与在传统公共行政管理中政府只是收税和提供服务不同,新公共管理主张政府在公共行政管理中应该只是制定政策而不是执行政策,即政府应该把管理和具体操作分开,政府只起掌舵的作用而不是划桨的作用。
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缩小政府的规模,减少开支,提高效率。
“掌舵的人应该看到一切问题和可能性的全貌,并且能对资源的竞争性需求加以平衡。
划桨的人聚精会神于一项使命并且把这件事做好。
掌舵型组织机构需要发现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
划桨型组织机构倾向于不顾任何代价来保住‘他们的’行事之道。
”[1]因此,有效
的政府并不是一个“实干”的政府,不是一个“执行”的政府,而是一个能够“治理”并且善于实行“治理”的政府。
2.政府服务应以顾客或市场为导向。
新公共管理从公共选择理论中获得依据,认为政府应以顾客或市场为导向,从而改变了传统公共行政模式下的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对政府职能及其与社会的关系重新进行了定位。
新公共管理认为,政府的社会职责是根据顾客的需求向顾客提供服务。
“市场不仅在私营部门存在,也在公共部门内部存在。
当市场在公共部门出现时,我们通常称之为系统,如教育系统、职业训练系统、心理卫生系统。
但它们都是市场,就同金融系统、银行和保健系统一样都是市场。
如果我们把市场导向的思想应用到我们的公用系统上去,我们就能取得伟大的成就。
”[1]于是在新公共管
理中,政府不再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封闭的官僚机构,而是负有责任的“企业家”,公民则是其“顾客”或“客户”。
“企业家”在新公共管理思想中有其特殊的含义:并不是会做生意的人就是企业家。
企业家把经济资源从生产率和产出较低的地方转移到较高的地方,企业家运用新的形式创造最大限度的生产率和效率。
因此,企业家式的政府应该是能够提供较高服务效率的政府。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政府服务应该以顾客需求或市场为导向。
只有顾客驱动的政府,才能提供多样化的社会需求并促进政府的服务质量的提高。
因为这
将使竞争进一步发展,不是政府管理人员选择服务提供者,而是政府管理人员让公民选择服务提供者。
企业虽然以盈利为目的,但受顾客驱使的机制使企业不断寻求新途径使顾客满意。
相反,政府是为公民服务的,但在大多数公共组织中甚至弄不清谁是它们的顾客或服务对象,而且服务水平低劣。
所以,给公民以更多的选择权,让公民有机会来评价政府工作效果的“顾客驱动”机制将是一个推动政府改善工作的良好机制。
3.政府应广泛采用授权或分权的方式进行管理。
政府组织是典型的等级分明的集权结构,这种结构将政府组织划分为许多层级条块。
人们认同自己所属的基层组织,跨组织层次之间的交流及其困难,使得政府机构不能对新情况及时作出反应。
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加快决策的压力猛烈地冲击着政府的决策系统,政府组织需要对不断变化的社会作出迅速的反应。
企业界经理采取分权的办法,通过减少层级、授权和分散决策权的办法迅速作出反应,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
因此,政府也应该通过授权或分权的办法来对外界变化迅速作出反应。
政府应将社会服务与管理的权限通过参与或民主的方式下放给社会的基本单元:社区、家庭、志愿者组织等,让他们自我服务、自我管理。
奥斯本和盖布勒说:“当家庭、居民点、学校、志愿组织和企业公司健全时,整个社区也会健康发展,而政府最基本的作用就是引导这些社
会机构和组织健康发
展。
??那些集中精力积极掌舵的政府决定其社区、州和国家的发展前途。
它们进行更多的决策。
它们使更多的社会和经济机构行动起来。
”[1]这是因为,健康而有活力的社会基本单元构成健康而有活力的国家。
新公共管理认为,与集权的机构相比,授权或分权的机构有许多优点:比集权的机构有多得多的灵活性,对于新情况和顾客需求的变化能迅速作出反应;比集权的机构更有效率;比集权的机构更具创新精神;能够比集权的机构产生更高的士气,更强的责任感,更高的生产率等等。
4.政府应广泛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手段和经验。
与传统公共行政排斥私营部门管理方式不同,新公共管理强调政府广泛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手段和经验,如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强调成本—效率分析、全面质量管理,强调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等。
新公共管理认为,政府应根据服务内容和性质的不同,采取相应的供给方式。
政府可以把巨大的官僚组织分解为许多半自主性的执行机构,特别是把商业功能和非商业功能分开,决策与执行分开;移植私营部门的某些管理办法,如采用短期劳动合同、开发合作方案、签订绩效合同以及推行服务承诺制;主张全面的货币化激励,不过分主张传统的道德、精神、地位和货币等因素的混合以及单一的固定工资制的激励机制。
特别是主张对高级雇员的雇用实
施有限任期的契约,而不是传统的职位保障制。
5.政府应在公共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
传统的观念认为,微观经济领域应该由私营企业承担,而公共服务领域则应该由政府垄断。
与传统公共行政排斥私营部门参与管理不同,新公共管理强调政府管理应广泛引进竞争机制,取消公共服务供给的垄断性,让更多的私营部门参与公共服务的供给,通过这种方式将竞争机制引入到政府公共管理中来,从而提高服务供给的质量和效率。
之所以需要引入竞争,是因为竞争有种种好处:竞争可以提高效率,即投入少产出多;竞争迫使垄断组织对顾客的需要作出反应;竞争奖励革新,而垄断则扼杀革新;竞争提高公营组织雇员的自尊心和士气。
因此,政府为了高效地实现公共服务的职能,应该让许多不同的行业和部门有机会加入到提供服务的行列中来。
6.政府应重视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率、效果和质量。
传统的官僚主义政府注重的是投入,而不是结果。
由于不衡量效果,所以也就很少取得效果,并且在很多情况下,效果越差,得到的投入反而越多。
例如当治安工作不利,犯罪率上升时,它们通常会得到更多的拨款。
与传统公共行政只计投入,不计产出不同,新公共管理根据交易成本理论,认为政府应重视管理活动的产出和结果,应关心公共部门直接提供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应能够主动、灵活、低成本地对外界情况的变化以及不同的利益需求作出富有成效的反应。
因此,
新公共管理主张政府管理的资源配置应该与管理人员的业绩和效果联系起来。
在管理和付酬上强调按业绩而不是按目标进行管理,按业绩而不是按任务付酬。
在对财力和物力的控制上强调采用根据效果而不是根据投入来拨款的预算制度。
即按使命作预算;按产出作预算;按效果作预算;按顾客需求作预算。
7.政府应放松严格的行政规则,实施明确的绩效目标控制。
新公共管理反对传统公共行政重遵守既定法律法规、轻绩效测定和评估的做法,主张放松严格的行政规制,实行严明的绩效目标控制,即确定组织、个人的具体目标,并根据绩效目标对完成情况进行测量和评估。
他们认为,虽然任何组织都必须具有规章才能运行,但是过于刻板的规章则会适得其反。
“我们接受规章和繁文缛节以防止发生坏事,但是同样这些规章会妨碍出现好事。
它们会使政府的办事效率慢得像蜗牛爬行。
它们对正在迅速变化中的环境不可能作出反应。
它们使得时间和精力的浪费成为组织结构的固有组成部分。
”[1]他们认为,企业家式的政府是具有使命感的政府。
它们规定自己的基本使命,然后制定能让自己的雇员放手去实现使命的预算制度和规章,放手让雇员以他们所能找到的最有效的方法去实现组织的使命。
有使命感的组织比照章办事的组织的士气更高、也更具有灵活性、更具有创新精神、从而更有效率。
8.公务员不必保持中立。
在看待公务员与政务官员关系的问题上,新公共管理与传统公共行政存在着明显的分歧。
传统公共行政强调政治与行政的分离,强调公务员保持政治中立,不参与党派斗争,不得以党派偏见影响决策等。
新公共管理则认为,鉴于行政所具有的浓厚的政治色彩,公务员与政务官员之间的相互影响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与其回避,倒不如正视这种关系的存在。
基于这种看法,新公共管理主张对部分高级公务员实行政治任命,让他们参与政策的制定过程并承担相应的责任,以保持他们的政治敏感性。
在新公共管理者看来,政策制定与政策执行不应截然分开。
正视行政机构和公务员的政治功能,不仅能使公务员尽职尽责地执行政策,还能使他们以主动的精神设计公共政策,使政策能更加有效地发挥其社会功能。
这体现了新公共管理者重视激励、鼓励公民参与的价值取向。
新公共管理思想在西方的出现不是偶然的。
首先,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由于石油危机以及福利国家负担过重等因素,西方各国普遍出现了经济衰退,公共财政也因收入减少和福利开支过大等因素出现了持续的赤字,各国政府都面临着财政紧张的困境。
其次,自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由于政府职能的不断扩张,政府的规模也在逐渐扩大。
这使得西方各国政府普遍臃肿,效率低下。
第三,由于科技革命,特别是信息技术革命的影响,使得各国政府迫切需要建立一种
适合本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政府管理模式。
这些因素导致了西方各国政府
行政与组织的内在变革。
通过在政府管理中实施企业化管理,以顾客为导向引进竞争机制,推广民营化等改革措施,西方国家普遍掀起了公共行政管理的改革浪潮,这些现象的出现标志着西方国家普遍进入了新公共管理时代。
二、新公共管理对中国行政管理改革的借鉴意义
新公共管理思想是西方社会特定的政治、经济、科学技术发展条件下的产物,体现了西方公共行政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新公共管理改革浪潮在西方国家的普遍展开,已经在相当程度上改善了西方国家的公共管理水平,促进了西方国家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满足了更多的公共服务需求,同时也增强了西方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竞争能力。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同时也是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国家。
中国市场经济建设虽起步时间不长,却已获得了经济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等举世公认的成就。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如何进一步发挥政府在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的作用,政府如何运用市场的方法来管理公共事务,提高公共行政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实现公共行政管理的现代化,这是摆在国人面前的现实而又紧迫的问题,有必要进行深入的研(安全急救网)究和探索。
而以市场化为导向的西方国家公共行政管理改革的
理论与实践,显然可以为我国的公共行政管理改革提供一定的经验,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从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来看,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普遍开始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研体制等各个领域的全方位的改革。
其中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最快,开创了具有渐进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道路。
经济体制的改革一方面提出了公共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另一方面也为这一改革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虽然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中国政府也进行过多次机构改革,但这些改革主要与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机构规模膨胀过快,超过财政承受力有关。
而从197
篇三:新公共管理理论
新公共管理理论百科名片新公共管理(new public management,NPM)是80年代以来兴盛于英、美等西方国家的一种新的公共行政理论和管理模式,也是近年来西方规模空前的行政改革的主体指导思想之一。
它以现代经济学为自己的理论基础,主张在政府的等公共部门广泛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方法和竞争机制,重视公共服务的产出,强调文官对社会公众的响应力和政治敏感性,倡导在人员录用、任期、工资及其他人事行政环节上实行更加灵活、富有成效的管理。
目录
新公共管理理论概念
新公共管理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新公共管理理论形成与发展
新公共管理理论的七大要点
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基本内容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政府改革,引起了极大的社会反响。
“重塑政府运动”、“企业型政府”、“政府新模式”、“市场化政府”、“代理政府”、“国家市场化”、“国家中空化”等,只是对这场改革的不同称谓。
人们普遍认为,区别于传统公共行政典范的、新的公共管理模式正在出现。
赫克谢尔(C.Heckscher)指出,政府改革打破了单向的等级指挥关系,建立了互动交流和导向管理,并开始向“后官僚组织”变迁[1]。
而巴扎雷(Michael Barzelay)说,摒弃官僚制的时代已经到来,公共管理由重视“效率”转而重视服务质量和顾客满意度,由自上而下的控制转向争取成员的认同和争取对组织使命和工作绩效的认同[2]。
“重塑政府”运动的积极倡导者奥斯本和盖布勒总结美国改革地方政府和联邦政府的经验,宣扬政府管理的新范式[3]。
胡德(Christopher Hood)把西方国家的政府改革所体现出来的政府管理新模式称作新公共管理典范[4]。
“新公共管理”实践催生出不同于传统公共行政理论的理论新范式。
这就是新公共管理理论。
新公共管理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自上世纪中叶开始,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福利国家”制度。
它们运用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指导国家的经济活动,试图依靠政府的作用来弥补市场的不足。
然而过了多年,“福利国家”制度并未取得如愿的经济增长和社会满意度。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经济滞胀、政府扩大支出产生高税收、政府公共服务无效率,造成社会普遍不满,最终导致意识形态变革。
人们开始从政治上批判“福利国家”的政策基础,主张以自由市场、个人责任、个人主义来重塑国家和社会。
在意识形态上崛起的“新右派”思想,主要于自由经济思想、新制度经济学和公共选择经济学。
它强调自由市场的价值,批评政府干预的弊端,主张用市场过程取代政治或政府过程来配置社会资源并且做出相应的制度安排。
它认为国家和政府作为非市场力量,会扭曲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
高税收将资源从“创造财富”的私营部门转移到“消费财富”的公共部门,妨碍经济增长和削减社会福利。
只有让市场进行资源的最佳配置,
让消费者和生产者决定福利的供给和需求,才能促进社会和经济的繁荣。
于是,市场化成为政府改革的必然选择。
公共企业的私营化、公共服务的市场化、公共部门之间的竞争、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竞争,广泛进入西方国家的政府改革策略。
市场化改革,从一定意义上讲,是在为政府减负,同时也意味着政府放权。
在现代国家,政府扮演着双
重角色,即“社会福利的提供者”与“经济稳定和增长的主舵手”。
政府在社会保障、社会公平、教育平等、医疗保健、环境保护等方面依然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仍然支配着巨大的社会资源。
社会要求政府“花费更少、做得更好”,更有效地使用公共财政资源。
对此,政府必须积极从内部管理上挖潜,寻找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工具,提升政府的管理能力。
私营企业优良的管理绩效和先进的管理方法,自然地成为政府进行管理创新的改革选择。
西方国家的政府改革鼓吹市场化和效法私营企业管理,最终导致新公共管理典范的诞生而不同于传统的政府管理模式。
在这场改革运动中,英国是先行者。
1980年,撒切尔政府推行以缩小政府规模和进行“财政管理创新”为中心的改革,其后的梅杰政府(“公民宪章运动”)、布莱尔政府(“第三条道路”)继续推进政府改革,进一步发挥市场化作用;新西兰则在1988年开始以“政府部门法案”为蓝本的改革;加拿大在1989年成立“管理发展中心”,并于次年发表题为“加拿大公共服务20XX”的政府改革指导性纲领;美国于 1993年成立“国家绩效评估委员会”,用来指导政府改革,后于1998年更名为“重塑政府国家伙伴委员会”(National Partnership for Reinventing Government)。
这些改革的重要特征就是,发挥市场机制在公共服务领域中的作用,积极借鉴私营管理的技术和方法,提升政府的管理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
新公
共管理理论形成与发展
新公共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其理论基础与以往的行政理论有很大的区别。
如果
—
点的话,新公共管理则以现代经济学和私营企业管理理论和方法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
首先,新公共管理从现代经济学中获得诸多理论依据,如从“理性人”(人的理性都是为自己的利益,
—效益分析中获得对政府绩效目标进行界定、测量和评估的依据等等。
其次,新公共管理又
公共部门所借用。
如私营部门的组织形式能灵活地适应环境,而不是韦伯所说的僵化的科层制;对产出和结果的高度重视,而不是只管投入,不重产出;人事管理上实现灵活的合同雇
它们完全可以运用到公有部门的管理中。
在公共选择和交易成本理论与新管理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发展出不同方向的新公共管理的理论。
“小政府理论”。
在“政府失灵论”蔓延的背景下,这两位学者指出,政府应缩小管辖的空间范围,其活动内容只是提供那些市场做不了也做不好的服务,即提供具有非排他性的公共产品和服务。
当然,政府的“小”只是空间范围上的小,并不意味着政府能力以及竞争力的弱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