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维护与维修第10章

合集下载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标准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标准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标准《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功能为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系统各部件的认知,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安装、调试和常见故障的诊断、排除的职业技能,并为后继专业化方向课程的学习和应用做前期准备。

通过学习该门课程,可以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硬件、计算机硬件的组装、BIOS 设置和硬盘分区、安装操作系统和驱动程序、系统测试、系统维护、故障检测与维护等基础知识,使学生初步具计算机网络维修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和今后从事网络技术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一)素质目标1. 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工作责任心,能主动参与到工作中。

2. 具有团队协作精神,能主动与人合作、与人交流和协商。

3.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按照劳动保护与环境保护的要求开展工作。

4. 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能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态度和观点。

(二)知识目标1. 掌握计算机组成原理及各个部件的功能和性能。

2. 熟悉计算机各部件的选购、安装方法。

3. 熟练掌握微型计算机系统的设置、调试及维护方法。

4. 掌握微机系统常见故障形成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三)能力目标1. 能够能熟练组装计算机。

2. 能够准确安装计算机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及备份、恢复。

3. 能够熟练安装和使用主要防病毒软件。

4. 能够熟练诊断和排除计算机系统常见的软、硬件故障。

5. 能够进行基本的程序调试和错误排查,保证程序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三、参考学时36学时四、课程学分2学分五、课程内容和要求课程内容设计建议表六、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1.教学应该在机房进行,充分体现在“做中学、学中做”的理念。

2.教师应按照项目的学习目标编制项目任务书。

项目任务书应明确教师讲授(或演示)的内容,明确学习者的要求,提出该项目整体安排以及各模块训练的时间、内容等。

3.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以典型案例分析的方式,注重以任务引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大纲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大纲

计算机及应用专业《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大纲一、教学目的和任务1、目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一门应用性较强的选修课程。

通过对微机软硬件的初步学习,使学生对计算机的各个部件有感性的认识并理性理解各个部件的功能和特点,学习微机出现故障时解决和处理的方法,为今后使用计算机提供必要的微机硬件知识,以便能够得心应手地使用好和维护好计算机,更好地使计算机发挥作用。

2、任务本课程通过阐述计算机维护与维修的基本知识和维修方法,让学生掌握微型计算机组成、基本原理、部件选型、维护和维修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为所学人员奠定计算机硬件的理论知识,培养实际动手能力,提高分析计算机软硬件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经验。

二、教学基本要求1、本课程总课时数为32课时,讲课和实验课时比例约为2.2:1;2、本课程的重点是计算机的硬件组成部分、各部件的基本参数、整机的维护技术及计算机常见故障处理方法;3、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能独立选择、购买并组装一台适合于不同应用的计算机及其配件,并能独立完成常见的系统故障的处理;4、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十分重要,本课程既要求学生了解计算机各部件的基本工作原理,又要求学生能实际动手操作,进行硬件的组装、维修,具有一定难度;5、由于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都在飞速发展,掌握维护与维修的方法、原则,然后在这些方法与原则指导下进行自学,并能迅速接受新硬件的安装、调试、维护等任务是本课程的难点;所以,积累非富的经验显得十分重要。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第1章计算机概述(1学时)(1)授课内容①第一台计算机的产生及其意义;②计算机的三种分类方法:按功能、按用途、按处理对象;③几种常见的计算机:台式机,笔记本,服务器,工作站,及其异同;④冯•诺依曼(Von Neumann)体系结构计算机的两个特点及基于本体系结构的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图及其对应硬件;⑤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部分。

(2)重点熟练掌握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部分。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电子教案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电子教案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电子教案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1 计算机概述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历程、计算机的定义和功能讲解计算机的分类:台式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1.2 计算机硬件介绍计算机硬件的组成:中央处理器(CPU)、主板、内存、硬盘、显卡、光驱等讲解硬件的性能指标和选购技巧1.3 计算机软件讲解计算机软件的分类: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介绍操作系统的发展和常见操作系统:Windows、Linux、macOS等第二章:计算机组装2.1 组装工具与设备介绍组装计算机所需的工具和设备:螺丝刀、主板安装架、数据线等2.2 组装步骤详细讲解组装计算机的步骤:安装CPU、安装内存、安装主板、安装硬盘、安装显卡、连接数据线、安装外设等2.3 组装注意事项讲解组装过程中的注意事项:防止静电、正确安装硬件、连接数据线等第三章:计算机维护3.1 系统维护讲解系统维护的方法和技巧:清理垃圾文件、优化系统设置、更新驱动程序等3.2 硬件维护介绍硬件维护的方法和技巧:清洁硬件、检查硬件连接、替换损坏硬件等3.3 数据备份与恢复讲解数据备份与恢复的方法和技巧:使用系统备份工具、使用外部存储设备备份、恢复丢失数据等第四章:计算机故障诊断与维修4.1 故障诊断讲解计算机故障诊断的方法和技巧:观察故障现象、使用诊断工具、查找故障原因等4.2 常见故障维修介绍计算机常见故障的维修方法:电脑无法启动、蓝屏死机、系统崩溃等4.3 维修注意事项讲解维修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安全第一、防止静电、正确拆卸硬件等第五章:计算机性能优化5.1 CPU优化讲解CPU性能优化的方法:超频、更换散热器等5.2 内存优化讲解内存性能优化的方法:增加内存条、使用内存加速软件等5.3 显卡优化讲解显卡性能优化的方法:更新显卡驱动程序、更换显卡散热器等5.4 系统优化讲解系统性能优化的方法:优化系统设置、关闭不必要的服务和应用程序等第六章:硬盘与存储设备6.1 硬盘概述介绍硬盘的类型:机械硬盘(HDD)和固态硬盘(SSD)讲解硬盘的性能指标:容量、转速、缓存等6.2 硬盘安装与分区讲解硬盘的安装方法:IDE、SATA、NVMe接口的使用介绍硬盘分区的操作:使用磁盘管理工具进行分区、格式化等6.3 存储设备扩展讲解存储设备的扩展方法:硬盘架、硬盘盒、固态硬盘扩展卡等第七章:外设与接口7.1 常见外设介绍介绍计算机常见外设:鼠标、键盘、显示器、打印机、扫描仪等7.2 接口类型与连接讲解计算机接口的类型:USB、HDMI、VGA、DVI等介绍接口的连接方法:使用数据线、转接头等连接外设7.3 外设驱动程序安装讲解外设驱动程序的安装方法:使用随机光盘、官方网站等第八章:网络连接与设置8.1 网络基础知识介绍计算机网络的类型:局域网、广域网、互联网等讲解网络协议:TCP/IP、DNS、等8.2 网络连接设备介绍网络连接设备:路由器、交换机、网卡等讲解网络连接的方法:有线连接和无线连接8.3 网络设置与优化讲解网络设置的方法:配置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等介绍网络优化的方法:提高网络速度、防止网络攻击等第九章:操作系统安装与配置9.1 操作系统安装准备讲解操作系统安装的准备工作:安装镜像、制作启动盘等9.2 操作系统安装流程详细讲解操作系统的安装流程:分区、引导、安装界面、选择安装选项等9.3 操作系统配置介绍操作系统配置的方法:设置系统主题、安装常用软件、配置网络等第十章:计算机安全与维护策略10.1 计算机安全知识讲解计算机安全的重要性:防范病毒、黑客攻击、数据泄露等介绍常用的安全软件:杀毒软件、防火墙、安全监控等10.2 维护策略与技巧讲解计算机维护的策略与技巧:定期检查硬件、更新软件、备份数据等10.3 安全与维护实例介绍计算机安全与维护的实例:修复系统漏洞、清除病毒、恢复丢失的数据等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计算机硬件的组成及其性能指标解析:计算机硬件是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基础,理解硬件的组成和性能指标对于组装和维护计算机至关重要。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电子教案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电子教案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电子教案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1 计算机概述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历程解释计算机的基本概念说明计算机的用途和重要性1.2 计算机硬件介绍计算机硬件的分类和功能解释中央处理器(CPU)的作用说明内存、硬盘、显卡等硬件设备的作用1.3 计算机软件介绍计算机软件的分类和功能解释操作系统的作用说明应用软件、编程语言等软件的特点和用途第二章:计算机组装2.1 组装工具与设备介绍常用的组装工具和设备解释螺丝刀、主板、机箱等工具和设备的作用2.2 组装步骤说明计算机组装的基本步骤包括拆卸和组装计算机的过程强调组装时的注意事项和安全性2.3 组装示例提供具体的组装示例包括拆卸和组装计算机的实际操作过程指导学生进行组装实践第三章:计算机维护3.1 维护基本知识介绍计算机维护的重要性和目的解释维护的基本概念和方法3.2 清洁与保养说明计算机清洁和保养的方法包括键盘、鼠标、显示屏等设备的清洁和保养3.3 故障排除与维修介绍计算机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解释维修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第四章:操作系统安装与配置4.1 操作系统概述介绍操作系统的概念和作用解释不同类型操作系统的特点和用途4.2 安装操作系统说明操作系统安装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包括硬盘分区、安装文件传输等操作4.3 配置操作系统介绍操作系统配置的方法和技巧包括设置桌面环境、网络连接、驱动程序安装等第五章:计算机安全与维护5.1 网络安全介绍网络安全的概念和重要性解释防火墙、杀毒软件等网络安全工具的作用5.2 数据备份与恢复说明数据备份和恢复的方法和技巧包括使用外部存储设备、云存储等进行数据备份和恢复5.3 计算机维护与升级介绍计算机维护和升级的方法和技巧包括硬件升级、系统更新等操作第六章:硬件故障诊断与处理6.1 硬件故障分类介绍硬件故障的常见类型,如电源故障、内存故障、硬盘故障等。

解释各种故障的特点和影响。

6.2 硬件诊断工具介绍常用的硬件诊断工具,如测量仪器、诊断软件等。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试题》+答案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试题》+答案

精心整理《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试题》+答案第一章选择题1、下面的设备属于输入设备的有(ABD?)。

?A.Intel公司???B.IBM公司???CAMD公司D.VIA公司2.CPU在封装形式上可以分为(A)和(B)两种。

A.Slott架构???B.Socket架构???C.Sl0t1架构?D.Socket7架构3.当前市场上,CPU的主流是(D)。

?A.Intel的奔腾Ⅲ???B.AMD的Athlon(即K7)C.Intel的赛扬?D.Intel的奔腾4.AMD公司最后一款使用Socket7架构的CPU是(C?)。

?A.K6???B.K6—2???C.K6一Ⅲ???D.K75.CPU的内部结构可以分为(ACD)。

选择题1.内存按工作原理可以分为(?AD)这几种类型。

?A.RAM??B.BIOS?C.CMOS?D.ROM2.现在市场上流行的内存条是(?D?)线的。

?A.30线??B.72线?C.128线?D.168线第五章?磁盘驱动器及其选购一、选择题?1、硬盘按接口类型可以分为(AB)两种。

A、IDE接口的硬盘???B、SCSI接口的硬盘???C、5.25英寸高密软盘?7、软盘驱动器的性能指标主要有(ABCDE)。

???A、道对道访问时间???B、平均访问时间???C、道密度和位密度???D、出错率???E、寻道安顿时间?8、硬盘的主要参数有(ABCDE)。

???A、磁头数???B、柱面数???C、扇区数???D、交错因子???E、容量?9、硬盘的性能指标包括(ABCDE)???A、平均搜索时间???B、数据传输率??4、显卡与主板连接的接口主要有ISA、VESA、PCI和AGP插槽。

其中(1)总线宽窄,速度较慢,已经被逐步淘汰,现在常见的是(2)接口。

????????????? (AB)?(CD)????A、ISA接口????B、EISA接口????C、PCI接口????D、AGP接口?第七章显示器及其选购一、选择题1、按制作技术可以将显示器分为(AD)。

第一章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基础知识

第一章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基础知识
2. 维护
维护是使计算机部件和程序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的活动,包括检 查、测试、调整、更换、修理等。
3. 故障
故障是使用计算机硬件或程序不能实现其正常功能的事件。分为: 硬件故障和软件故障
4. 故障诊断
确定故障设备,进行故障定位
1.1 基本概念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5. 故障维修
是指计算机发生故障后,通过检查某些元器件的机械、电气性能, 或更换已失效的可更换部件,使计算机系统功能恢复的手段和过 程。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1.3.4 硬件故障诊断
1. 开机阶段常见故障
(1)电源风扇不转动 (2)屏幕无显示、无报警声 (3)硬盘指标灯常亮
2. 致命性硬件故障
由CPU、主板、内存、显卡等关键设备引起的故障
3. 非致命性硬件故障
主要是由外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其它非关键设备引起的 故障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1.3.2 维修的准备工作及维修原则
2. 维修的原则
(1)先软件后硬件 (2)先外围后主板 (3)先测试后分析 (4)先确诊后处理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1.3.3 硬件故障的维修方法
1. 直接观察法 2. 敲击与手压法 3. 插拔法 4. 替换法 5. 升降温法 6. 电源拉偏法 7. 利用软件工具
1. 非关键性故障 2. 关键性故障
3. 按故障的持续时间分类
1. 间歇性故障 2. 固定性故障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1.3.2 维修的准备工作及维修原则
1. 维修准备工作
充分了解计算机的结构、性能及特点 掌握有关元器件的主要参数及测试方法 熟悉各种计算机检测程序及测试仪器设备的使用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教案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教案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教案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1 计算机的发展史1.2 计算机的硬件组成1.3 计算机的软件组成1.4 计算机的操作系统第二章:计算机硬件组件2.1 中央处理器(CPU)2.2 主板2.3 内存2.4 硬盘2.5 显卡2.6 声卡2.7 电源供应器第三章:计算机组装过程3.1 准备工作3.2 安装CPU3.3 安装内存3.4 安装主板3.5 安装电源供应器3.6 安装硬盘3.7 安装显卡、声卡3.8 连接机箱线3.9 组装完成第四章:计算机软件安装与调试4.1 操作系统安装4.2 驱动程序安装4.3 常用软件安装4.4 计算机系统设置4.5 计算机故障排除第五章:计算机维修与保养5.1 计算机硬件故障判断与维修5.2 计算机软件故障判断与维修5.3 计算机清洁与保养5.4 计算机安全防护5.5 计算机硬件升级与更换第六章:计算机网络基础6.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与分类6.2 网络拓扑结构6.3 网络通信协议6.4 IP地址与子网掩码6.5 域名系统(DNS)第七章:计算机网络设备7.1 交换机7.2 路由器7.3 网卡7.4 无线AP7.5 防火墙7.6 网络线缆与连接器第八章:网络故障排除8.1 网络连接故障排除8.2 网络速度慢故障排除8.3 网络中断故障排除8.4 域名解析故障排除8.5 安全防护故障排除第九章:网络安全与防护9.1 计算机病毒与恶意软件防护9.2 防火墙设置与应用9.3 数据加密与解密9.4 用户权限与管理9.5 网络攻击手段与防范策略第十章:计算机维护与优化10.1 计算机性能监测10.2 磁盘碎片整理10.3 系统优化与调整10.4 启动项管理10.5 软件卸载与清理10.6 计算机硬件维护与升级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计算机组装过程难点解析:硬盘的安装需要注意数据的线缆连接和电源线连接,内存的安装需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和力度,电源供应器的安装需要了解电源线和地线的连接,显卡和声卡的安装需要注意接口和线缆的正确连接,整个组装过程需要细心和耐心。

《计算机组装、维护与维修》课程整体设计介绍

《计算机组装、维护与维修》课程整体设计介绍

《计算机组装、维护与维修》课程整体设计介绍主要内容✧课程简介✧教学队伍✧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实践条件✧教学效果✧教学特色与创新✧建设规划一、课程简介《计算机组装、维护与维修》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专业所特有的一门专业技能课程。

课程以硬件组装、软件安装为基础,以系统维护和故障维修为主线,涵盖了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组装,CMOS设置、操作系统与驱动程序的安装,常用系统软件的安装、使用,以及系统优化、维护及测试,常见故障的诊断和处理等内容。

课程组与企业密切合作,基于计算机组装、维护与维修实际工作过程整合、序化教学内容。

以任务为导向组织教学,采用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着力培养学生计算机组装、维护与维修所需的基本知识与技能,锻炼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其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

二、教学队伍课程组教师团队由14名校内专职教师和3名企业兼职教师组成,全部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其中9人具有硕士学位。

1名教师曾经到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进修,1名教师为高级系统分析师。

这些教师大多毕业于不同的院校,知识互补性强,学历结构合理。

课程组有教授1人,副教授2人、高级工程师1人,讲师2人,工程师4人,助教3人,助理工程师4人,职称结构合理。

课程组以中青年教师为主。

他们年富力强,从严执教,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

在学院的历次教学质量测评中,课程组教师均得到了较高评价。

他们中有1人荣立山东省信息产业厅“三等功”1次,3人为山东省电子信息行业优秀教师,9人10余次被评为学院优秀教师。

6人指导学生参加各种职业技能大赛均取得了优异成绩,其中2人4次获得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在教学之余,课程组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工作,与企业紧密合作,开展技术研发和技术服务,并取得了累累硕果。

课程组教师先后主编和参编教材10余部;发表论文几十篇,其中核心期刊12篇;获得国家专利2个。

参与相关课题研究5个,其中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计划”研究课题“五年制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的开发与教材建设”获省级一等奖,院级课题《高职软件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获学院教学成果一等奖。

《计算机维护与维修》练习题与答案

《计算机维护与维修》练习题与答案

《计算机维护与维修》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1.开机后,一般情况下按___c______即可进入BIOS 设置。

A. Shift键B. Ctrl键 C . Del键 D .Alt键2.计算机硬件系统是由___D______、主板、存储器、输入和输出设备等部件构成。

A.硬盘 B .软盘C.键盘D.中央处理器3.有一 CPU型号为 P4 2.4GHz ,其中 2.4GHz 指的是 CPU的 ___A______。

A.主频B.倍频C.外频 D .前端频率4.目前所使用的计算机是__B_______。

A.模拟计算机B.数字计算机C.混合计算机D.特殊计算机5.只读存储器的英文缩写为A. PROM B.ROM ____B_____。

C.EPROM D. RAM6.内存的大部分是由A.不会RAM组成的,其中存储的数据在断电后B .部分C.完全___C______丢失。

D .不一定7.硬盘中的每个扇区的容量是A. 1024KB B.512B __B_______。

C . 1024MBD . 512KB8.计算机工作环境温度应保持适中,一般温度是在AA . 18℃~ 30℃B. 15℃~ 25℃ C . 10℃~ 20℃之间。

D.25℃~40℃9.CPU 的工作时钟频率等于( DA. 主板的频率B.总线的频率10. 微机中运算器所在的位置(B )C.外频)D.外频乘以倍频系数A. 内存B.CPUC.硬盘D.光盘11.硬盘的数据传输率是衡量硬盘速度的一个重要参数。

它是指计算机从硬盘中准确找到相应数据并传送到内存的速率 , 它分为内部和外部传输率 , 其内部传输率是指 ( D )A. 硬盘的高缓到内存B.CPU到 CacheC.内存到 CPUD.硬盘的磁头到硬盘的高缓二、填空题。

1.从电脑组装维修的角度,主板分为三大部分各种插槽、芯片和接口。

2.在主板故障中主板报警音代码为不断地响(长声)则代表内存条未插紧或损坏。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教案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教案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教案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1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从最早的计算机到现代的个人电脑。

讨论计算机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1.2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介绍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包括硬件和软件。

解释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显示器等硬件组件的功能。

1.3 计算机的操作系统介绍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讨论常见的操作系统,如Windows、macOS和Linux。

第二章:计算机硬件组装2.1 组装前的准备讨论组装计算机所需的工具和设备。

学习如何正确打开计算机机箱。

2.2 CPU的安装介绍CPU的安装步骤,包括安装散热器和固定CPU。

讨论CPU的选择和安装注意事项。

2.3 主板和内存的安装介绍主板和内存的安装步骤。

讨论主板和内存的选择和安装注意事项。

第三章:计算机软件安装与配置3.1 操作系统的安装学习操作系统的安装步骤,以Windows为例。

讨论操作系统的安装注意事项。

3.2 驱动程序的安装与更新介绍如何安装和更新计算机硬件的驱动程序。

讨论驱动程序的重要性和安装注意事项。

3.3 计算机系统的优化和维护学习如何对计算机系统进行优化和维护,以提高性能和稳定性。

讨论系统优化和维护的注意事项。

第四章:计算机硬件维修4.1 计算机硬件故障的诊断学习如何诊断计算机硬件故障。

讨论硬件故障的常见原因和解决方法。

4.2 硬盘的维修与更换介绍硬盘的维修和更换步骤。

讨论硬盘的选择和更换注意事项。

4.3 主板和CPU的维修与更换介绍主板和CPU的维修和更换步骤。

讨论主板和CPU的选择和更换注意事项。

第五章:计算机软件维修5.1 计算机病毒的防治学习计算机病毒的基本知识,包括传播途径和危害。

讨论如何预防和清除计算机病毒。

5.2 数据的恢复与备份学习如何恢复丢失的数据和进行数据备份。

讨论数据恢复和备份的注意事项。

5.3 操作系统的修复与重装学习如何修复受损的操作系统和进行重装。

讨论操作系统修复和重装的注意事项。

计算机维修与维护试题及参考答案

计算机维修与维护试题及参考答案

计算机维修与维护网试题第一章微型计算机系统概述一、名词解释1、扩展插槽:2、CMOS:3、ROM:4、主机板:二、填空1、目前微型机外形常见有如下几种式样:()、( )和( )。

2、主存储器分为:()和( ).3、RAM分为: ( )和( ).4、目前,CACHE有两种类型:()与()。

5、目前,微机中常用的总线(扩展插槽)有四种: ( )、( )、( )和( )。

6、常用的驱动器接口类型有如下三种: ()、()、()。

7、显示器大致可分为:()、()、()、()和()等几种类型。

8、打印机的种类很多,从印字原理上讲可分为()和()。

其中击打式打印机主要以针式打印机为主,而()、()、()、()等打印机都是非击打式打印机。

9、扫描仪可分为()、()、()和()。

三、判断题1、软盘驱动器是驱动和读写软磁盘的设备。

()2、目前常见的ROM只有PROM和EPROM。

()3、lDE接口又称为AT BUS接口,该接口是当前硬盘驱动器特别采用的一种接口。

()4、打印机的主要技术指标有打印速度、印字质量、打印噪声和打印机寿命等。

()5、点阵式打印机虽然有许多种,但基本结构差不多是相同的,主要可分为两大部分:机械部分和电路部分。

()6、激光打印机和喷墨打印机是目前市场上最主要的两种非击打式打印机。

()四、简答题1、系统总线有哪几种标准?它们各自有哪些特点?2、软磁盘保护套的作用?3、硬盘驱动器的工作过程?4、扫描仪的主要技术指标?5、画出ISA总线标准的微机结构图?结合结构图来说明产生“瓶颈”的原因?第二章微型计算机系统硬件的配置与组装一、名词解释1、刷新速率:2、点距:3、显示器分辨率:二、填空1、对于微机的选购一般有两种方法: ()和( )。

2、就当前市场上的微机而言有两类:( )和( )。

3、主板按所配用的微处理器来分类,可分为:( )、( )、( )和( )主板等类型。

4、主板按尺寸大小与机械结构来分,可分为两种:( )与( )。

22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计算机维护与维修》离线作业-满分答案10

22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计算机维护与维修》离线作业-满分答案10

22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计算机维护与维修》离线作业-满分答案1. 加法和减法是从目标操作数中加上或减去( )个值。

A.0B.1C.2D.3参考答案:B2. 下列接口支持热插拔的是( )。

A.SATAB.PS/2C.串口D.并口参考答案:A3. 允许用户在输入正确的保密信息时(例如用户名和密码)才能进入系统,采用的方法是( )。

A.口令B.命令C.序列号D.公文参考答案:A4. 为防止计算机硬件突发故障或病毒入侵的破坏,对于重要的数据文件和资料应( )。

A.做定期备份,保存在软盘或者U盘、移动磁盘中B.保存在硬盘中C.加密保存到硬盘中D.压缩后保存到硬盘中参考答案:A5. 数据库系统安全包含( )。

A.运行安全B.实体安全C.信息安全D.通信安全参考答案:AC6.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OllyDbg可以很容易修改实时数据,如寄存器和标志。

它也可以将汇编形式的修补代码直接插入到一个程序B.OllyDbg可以使用00项或nop指令填充程序C.键单击高亮的条件跳转指令,然后选择Binary→Fill with NOPs,该操作产生的结果时NOP 指令替换了JNZ指令,这个过程会把那个位置上的NOP永久保存在磁盘上,意味着恶意代码以后会接受任意输入的密钥D.当异常发生时,OllyDbg会暂停运行,然后你可以使用进入异常、跳过异常、运行异常处理等方法,来决定是否将异常转移到应用程序处理参考答案:C7. 下载器通常会与漏洞利用打包在一起。

(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8. ( )的安全是站点安全的关键。

A.服务器B.网络操作系统C.客户机D.传输介质参考答案:B9. 要插入一个跨反汇编窗口,并且在任何时候只要存在对你添加注释的地址的交叉引用就重复回显,应该按( )键。

A.;B.:C.shiftD.ctrl参考答案:A10. 计算机病毒的编写者使用的哪项技术可以使编写的代码,功能不变,语义混淆?( )A.垃圾指令B.多态技术C.变形技术D.单项执行技术参考答案:C11. 病毒特征码关注是恶意代码对系统做什么,而主机特征码关注恶意代码本身的特性。

计算机维护与维修 章节题目总结

计算机维护与维修 章节题目总结

第一章计算机系统的主机一、选择题例1-1 PCI-E是一种( A )A.总线标准B.微处理器的型号C.产品型号D.驱动程序例1-2 目前支持Core 2 Duo处理器主板插座型号为( D )A.SOCKET 370 B.SLOT AC.SOCKET 478 D.LGA 775例1-3 下列关于PCI总线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PCI是白色的且长度较短的扩展槽B.PCI用于外围设备组件的连接C.PCI能接多种功能的接口卡D.PCI是一种高性能的局部总线的标准例1-4 下列关于主板的选购不正确的是(C )A.选购主板时可以通过测试软件来测试主板的性能B.主板上的芯片组是衡量主板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C.由于主板可能随时更换,因此无须考虑主板升级D.华硕、微星、升技等都是著名的主板生产商例1-5下列关于主板的选购不正确的是(A )A.选购主板时可以通过测试软件来测试主板的性能B.主板上的芯片组是衡量主板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C.由于主板可能随时更换,因此无须考虑主板升级D.华硕、微星、升技等都是著名的主板生产商例1-6下列哪一项不是CPU主要技术指标( D )A.主频B.高速缓冲存储器C.地址总线宽度D.外形例1-7中央处理器包括( D )A.内存储器和控制器 B 内存储器和运算器C.存储器、运算器、控制器D运算器、控制器例1-8在随机存储器中,DRAM和SRAM相比所具有的特点是( B )A电路复杂 B 集成度高C存取速度快 D 不需要刷新例1-9内存的选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A)①容量②品牌③速度④防伪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D.①②④一、选择题1.下列哪一项不是CPU的组成部分( D )A.控制器B.运算器C.协处理器D.高速缓冲存储器2.已知主板的总线频率为100MH Z,主板上倍频的跳线设置在6的位置上,则CPU的时钟频率应为( B ) A.100 MH Z B.600 MH Z C.300 MH Z D.无法判断3.下列哪一项应是CPU正常工作时的电压( D )A.220V B.110V C.12V D.3.3V4.Duron芯片是下列哪一个公司的产品( A)A.AMD B.A ward C.Intel D.VIA5.目前,微处理器Pentium 4的主频高达3.06GH Z,制造它的公司是( C ) A.IBM公司B.AMD公司C.Intel公司D.Microsoft公司6.BIOS的功能描述不正确的是(C)A.自检及初始化程序B.硬件中断处理C.外围与I/O控制D.程序服务请求7.下列(C)不是目前主流主板的组成部分A.AGPB.Socket C.EISA D.USB8.目前微机主板上没有提供的部件( C )A.BIOS芯片B.AGP插槽C.CPU D.跳线开关9.下列微机接口类别中,可用于连接键盘和鼠标的是( C )A.IDE接口B.并行口C.PS/2接口D.SCSI接口10.下列不属于总线标准的是( A )A.VGA B.PCI C.EISA D.ISA11.CPU主频与外频倍频的关系是( C )A.主频=外频×倍频B.外频=主频×倍频C.主频=外频/倍频D.二者没有任何关系12.支持P4处理器的主板芯片组为(B)A.i815 B.i845 C.Inte l440 D.nForQ42013..P4运算速度快的原因( D )A.采用流水线技术B.优化了指令执行tC.提高了时钟频率D.三者都是14.Intel公司的最新CPU芯片为( C ) A.Pentium B.Pentium ProC.Pentium 4 D.Pentium Ⅲ15.一款板INTEL815E,其中815E表示的含义是(D)A..主板的类型B.主板的序列号C.主板性能D.主板所用芯片组16.Intel公司的多能奔腾芯片是指下列哪一项( A)A.Pentium MMX B.Pentium ProC.Pentium ⅡD.Celeron17.计算机中所配的内存条指的是(A)A.PROM B.DRAMC.CACHE D.EPROM18.市场上的DDR内存条(现流行)一般为( D ) A.30线B.72线C.168线D.184线19.内存的存取速度通常用单位来描述( B ) A.S B.ns C.Kbps D.MH Z20.下列哪项不是目前流行的内存条类型( B )A..RDRAM B.EDO RAMC.SDRAM D.DDR RDRAM21.PC-2100DDR内存条的2100指的是( B )A.带宽B.总线频率C.生产日期D.存取速度22.下列属于随机读写存储器的是( D )A.PROM B.EPROM C.EEPROM D.SRAM一、选择题例2-1 下列关于软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软盘不用时,应从软驱中取出竖直存放B.软盘中的数据是按一系列同心圆记录在盘片的表面上C.软盘数据不能被正确读取时,可以多次尝试读取数据D.当软驱指示灯亮时,不能强行取出软盘一、选择题1.若某硬盘的柱面数为7900,磁头数为15,扇区数为57,则其容量大约为(B )A.3GB B.30GB C.300MB D.5GB2、下列对硬盘工作时的状态描述正确的是( B )A.硬盘工作时,磁头和盘片接触B.硬盘工作时,磁头和盘片不接触C.硬盘不工作时,磁头和盘片不接触D.不论硬盘工作与否,磁头和盘片都不接触3.硬盘分区的说法不正确是( C )A.可将一个物理硬盘分成几个逻辑硬盘B.便于用户管理文件和数据C.先要进行高级格式化,再进行分区D.可以用DOS命令FDISK进行分区4.硬盘高级格式化后,对硬盘的影响不在其列的是( D ) A.建立文件分配表(FA T)B.建立根目录C.建立数据区域D.建立逻辑分区5.选购硬盘时,一般不作为主要参考指标的是( D ) A.品牌B.容量C.转速D.尺寸6.硬盘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以下( )几点( B )①.温度在10℃----40℃②.防振,防静电③.无尘或微尘(清洁的环境)④.可以靠近磁场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③④7.下列除( )外,其余项皆为硬盘的品牌( D )A QuantumB MaxtorC SeagateD Epson8.用FDISK对分过区的硬盘删除其分区,其操作步骤为( C )①.删除扩展DOS分区②.删除主DOS分区③.将删除逻辑分区A①③ B ②①③ C ③①② D ①③②9.硬盘在安装或折卸时要防止振动, 其根本原因是( C ) A.磁性消失B.防止数据丢失C.磁头与盘片信息区相撞,导致信息划伤而损坏,从而使文件丢失D.防止电路板短路10.下列除( C )外,均是硬盘的组成部分A.密闭式金属外壳B.读写磁头C.写保护口D.金属盘片11.在执行FORMA T C:/S命令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 C 盘中不存在任何文件B. C 盘被快速格式化C.可以用C盘直接启动计算机D.C盘被重新启动12.下列哪一项不是硬盘的分区类型( D )A.主分区B.扩展分区C.逻辑分区D.活动分区13.硬盘和软盘驱动器相比,具有(A)的优点A.速度快B.携带方便C.容量小D.不需格式化第一章多媒体设备一、选择题例3-1 下列哪一种存储设备存贮容量最大( B )A.CD-ROM B.硬盘C.CACHE D.DVD例3-2在选购光盘驱动器时,以下( C )不属于考虑的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1.4 网络操作系统
●网络操作系统是整个网络的灵魂,它决 定了网络的功能并由此决定了不同网络 的应用领域及方向。 ●目前比较流行的网络操作系统主要有: 1.UNIX操作系统; 2.NetWare操作系统; 3.Windows 2000 Server网络操作系统; 4、Linux网络操作系统 等等。
10.2.1 Modem的内部组成及工作原理
电话线 DAA
A/D D/A 转换
CPU与DSP
接口芯片
RS232
A/D D/A 转换
SRAM
Flash Memory
蜂鸣器
NVRAM
麦克风 喇叭
图10-2-1 Modem 组成框图
10.2.1 Modem的内部组成及工作原理
1.数字信号处理器(DSP) DSP完成对发送数据的编码纠错、调制 以及对接收数据的解码、纠错、解调等 功能,它是Modem的核心部件。集成的 CPU完成对外围芯片SRAM、Flash Memory、A/D、D/A转换及接口芯片的 控制。 2.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 Modem程序存储器 ,可便于程序升级。
10.1.3 网络的传输介质和连接
1.网络接口卡 ●网络接口卡(NIC,Network Interface Card) 也称网卡,是计算机网络中最重要的连接设备。 计算机主要通过网卡接入网络。 ●网卡的作用是双重的:一方面它负责接收网络 上传过来的数据包,解包后将数据通过主板上 的总线传输给本地计算机。另一方面它将本地 计算机上的数据打包后送入网络。
10.1.3 网络的传输介质和连接
2.集线器 集线器(HUB)是对网络进行管理的最小单元,像树 的主干一样,它是个分枝会聚点。HUB是一个共享设 备,其实质是一个中继器。而中继器的主要功能是对 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再生放大,以扩大网络的传输距离。 1)HUB在网络所处的位置 HUB主要用于共享网络的组建,是完成从服务器直接 到桌面的较方便、经济的方案。在交换式网络中, HUB直接与交换机相连,将交换机端口的数据送到桌 面。使用HUB组建网络灵活,它处于网络的一个星型 节点,对那些与节点相连的工作站进行集中管理。
10.1.3 网络的传输介质和连接
1)网卡的分类 ●根据工作对象的不同,网卡一般分为普通工作 站用网卡和服务器专用网卡。 ●我们平时使用的多为普通机器上的兼容网卡。 其种类较多,性能也有差异,可按以下的标准 分类: ①按网卡所支持的带宽不同可分为:10M网卡、 100M网卡、10/100M自适应网卡、1000M网卡 几种。 ②根据网卡总线类型的不同,主要分为ISA网卡、 EISA网卡和PCI网卡三大类,其中PCI网卡较 常用,ISA网卡和EISA网卡用的越来越少。
10.2.2 Modem的性能指标
1.传输速率 用 bit/s ( 位 / 秒 ) 来 表示 。 目前 常 用的 高 速 Modem的传输速率为56Kbit/s。 2.纠错能力 在选择 Modem 时一定要选择支持硬件压缩和 纠错能力的。要选择带有 V.41 (通信协议标 志)或其他有硬件压缩纠错能力的,不要贪 图便宜选择只能由软件进行压缩纠错的 Modem。
10.1.2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1.网络协议 网络协议是对数据格式和计算机之间交换数据时必 须遵守的规则的正式描述。 1)Ethernet(以太网)协议 Ethernet 协议是最常见的一种协议,属于网络低层, 主要支持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操作。 2)NetBEUI协议 NetBEUI (NetBIOS Enhanced User Interface)主 要 是 为 小 型 局 域 网 设 计 的 , 用 于 NetBEUI 网 、 Windows for Workgroups以及Windows 2000网。
10.1.1 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
2.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计算机网络通常由三部分组成,即资源子网、通信子 网和通信协议。 1)通信子网——负责数据通信的部分,传输介质可以 是双绞线、同轴电缆、无线电通信、微波、光导纤维 等。 2)资源子网——面向用户的部分,负责全网络面向应 用的数据处理工作,其主体是连入计算机网络内的所 有主计算机(服务器、工作站)以及这些计算机所拥 有的面向用户端的外部设备、软件和可供共享的数据。 3)通信协议——通信双方必须共同遵守的规则和约定。
10.1.3 网络的传输介质和连接
3)网卡的安装及设置 ①安装网卡 a .关闭电脑及其他外部设备的电源,最后将主机箱的 电源拔掉。 b.卸掉主机外壳螺丝,打开外壳。 c.将网卡插入空的插槽,并拧紧固定螺丝。ISA接口的 网卡对应ISA插槽,ISA插槽是黑色的长插槽:PCI接 口的网卡则对应 PCI 插槽, PCI 插槽是白色的短插槽, 很容易辨认当然,插错了根本插不进去。 d.装上主机外壳,拧紧螺丝,并接上电源。 e .打开电源,如果顺利开机进入 WINDOWS2000 ,就 表示硬件安装成功了。
10.2 调制解调器
10.2.1 Modem的内部组成及工作原理
● Modem 在硬件结构上主要包含发送器和接收器两大部 分。 ●发送部分包含有:数据编码器、调制器、放大器、过滤 器和波形形成及信号控制电路。发送器的主要功能是把 数字直流脉冲转换成一个模拟波形信号,并且在一条电 话线上发送。其中数据编码器(既数据处理器DSP)完 成数据的编码和解码功能。控制器主要完成数据的纠错 压缩、基本数据传输协议、响应AT指令等功能。 ●接收器部分含有一个解调器及附属电路,接收部分的功 能是反向转换模拟电话信号为计算机和终端设备可以使 用的数字脉冲信号。
10.1.2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3)IPX/SPX协议 IPX/SPX(Internetwork Packet Exchange/Sequential Packet Exchange )协议是 NetWare 网络操作系统中 的两层通信协议。他们造就了 Novell网络的特色,几 乎成了Novell网的代名词。 4)TCP/IP协议 TCP/IP (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协议即传输控制协议 /网间协议。它为连接 跨越不同操作系统和不同硬件体系结构的互联网络提 供通信,是一种网络通信语言,可使实际存在的各种 计算机平台能互相连接、交流。著名的 Internet 网就 采用了TCP/IP协议。
10.2.3 Modem的分类
1.外置式 方便灵活,易于安装。调制解调器上设计有指 示灯,便于用户监视工作状态。工作时,它需 要另外的电源插座和电缆,相对价格略高。 2.内置式 相对体积较小,不需要额外的电源及电缆。工 作时,插在主机的总线插槽上。 3.PCMCIA卡式 用于笔记本计算机,体积较小,如果再配合专 用接口的手提电话,可以随时随地联入 Internet 。
10.1.3 网络的传输介质和连接
2)HUB的分类 根据总线带宽:10M、100M、10/100M自适应三种。 根据配置形式:独立型、模块化、对叠式三种。 根据管理方式:智能式、非智能式两种。 根据端口数目:8口、16口、24口等几种。 3)HUB在网络中的应用 10Mbps或 100Mbps HUB作为分散式布线中为用户提 供长距离信息传输的中继,或作为小型办公室的网络 核心。
10.1.2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2.网络拓扑结构 网络的拓扑结构是指网络中各个站点相互连接的形式。 1)总线拓扑结构 采用单根传输线作为传输介质,所有的站点都通过相 应的硬件接口直接连接到干线电缆即总线上。其中任 何一节点发出的信息都会通过总线传送到每一个节点 上,属于广播方式的通信。每个节点接到信息时,先 分析该信息的目的地址是否与本地地址相一致。若一 致,则接收此信息。否则拒绝接收。
第十章 计算机网络
10.1 10.2 10.3 10.4 计算机网络概述 调制解调器 Internet网络简介 网络故障诊断及日常维护
10.1 计算机网络概述
10.1.1 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
1.计算机网络定义

计算机网络 —— 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将地理 位置不同的、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互连 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即网络通信协 议、信息交换方式及网络操作系统等)实现网 络中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10.1.3 网络的传输介质和连接
●传输介质是通信网络中发送方接收方之间的物理 通路。目前常用的网络传输介质有双绞线、同轴电 缆和光缆等。 ●双绞线多用于局域网。 ● RG-58 型电缆( 10BASE-2 )是广泛使用的细同轴 电缆,它可用于连接局限于单独办公室或建筑物内 的局域网。 ● RG-11 ( 10BASE-5 )型电缆是一种比较粗也比较 结实的同轴电缆,能承受得住更严酷的环境。 ●光缆成本高,在计算机网络中主要用于主干线。
10.1.1 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
3.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 1)资源共享; 2)提供强有力的通信手段。 4.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广域网(WAN); 2)城域网(MAN); 3)局域网(LAN)。
10.1.2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所谓网络的体系结构指通信系统的整体设 计。它为网络硬件、软件、协议、存取控 制和拓扑提供标准。网络体系结构广泛采 用的是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在 1979 年 提出的开放系统互连( OSI 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的参考模型。 ●从网络互连的角度来看,网络体系结构的 关键要素是协议和拓扑。
10.1.2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2)星型拓扑结构 所有站点都连接到一个中心点,此中心站点称作网络 的集线器(Hub)或交换机。当一个工作站要传输数 据到另一个工作站时,都需要通过中心节点。Hub或 交换机可以进行级连,但级连最多不能超过4级。 3)环型拓扑结构 把所有站点彼此串行连接,就像链子一样,构成一个 回路或称作环。在环型结构网络中,一个信号依次通 过所有的工作站,最后再回到起始工作站。每个工作 站会逐次地收到环路上传输过来的信息,并对此信息 的目标地址进行比较,当与本地地址相同时,才决定 接收该信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