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广东省中考历史总复习《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与中考解题指导》
广东2020届历史中考客观题命题规律和解题指导 课件(共32张PPT)
![广东2020届历史中考客观题命题规律和解题指导 课件(共3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b38507d0912a2161479299a.png)
凸显核心素养的广东中考历史选择题
(一)唯物史观
概念内涵: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
2017年 新石器 分封制 史实与推论 隋唐时代特征 宋朝的社会生活 明朝废除丞相 闭关锁国 鸦片战争的影响 洋务运动与甲午战败 辛亥革命的意义 九一八事变的影响 西安事变的影响 张謇实业救国 新中国成立的核心意义 1954年宪法的制订 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前提 建国后农村经济体制的变迁 中世纪的城市与市民阶层 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拿破仑对外战争的影响 工业革命促进城市化 一战前欧洲形势 《权利法案》 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第三次科技革命与新经济
30分
9分
1、2、5、7、11、13、15、18、19、 22、23、24
4、6、8、9、10、12、14、16、20、21、25
3、17
36分
33分
6分
2、5、6、8、11、12、15、19、22、 1、3、4、9、10、13、14、16、17、18、20、
24
21、23
7、25
30分
39分
6分
1、8、10、20、22
识记层次
理解层级
运用层次
1、3、5、7、9、10、11、14、15、 16、18、19、20、22、23、24
4、6、8、13、17、21、25
2、12
48分
21分
6分
1、6、8、9、11、12、13、14、15、 18、20、24
2020广东中考历史总复习指南中国古代史第1部分 模块1 第3单元 真题
![2020广东中考历史总复习指南中国古代史第1部分 模块1 第3单元 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099cf40171fe910ef02df87d.png)
第一部分模块一第三单元1.(2015·广东)唐朝科举,以考试成绩作为录取标准;明经科的录取率约为十分之一,进士约为六十分之一;科举出身的官员占全部官员的比例略多于十分之一。
从材料中得到的信息是(B)①科举制是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人才②科举制是政府选官的主要来源③科举选拔的标准是择优录取④科举考试基本年年进行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2.(2016·广东)“有容乃大”是唐朝超越前朝的特有文化气派。
以下能体现唐朝“有容乃大”的是(A)①玄奘到天竺学习佛学②吐蕃与唐朝“和同(为)一家”③日本多次派出使者来唐朝学习④马可·波罗来中国经商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3.(2016·广东)货币是经济发展的见证之一。
关于下图货币演变的说法比较恰当的是(C)A.由自然形成向人工制作演变B.由手工制作发展为机器制造C.在金属货币流通中出现纸币D.在流通中纸币多于金属货币4.(2017·广东)如果把“大运河的开通”“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遣唐使和鉴真东渡”整合为一个学习单元,符合这一单元内容的主题是(C)A.国家的产生和统一B.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D.近代前夜与盛世危机5.(2017·广东)下图列举的历史现象出现的朝代是(C)●指南针开始应用于航海事业●瓦子(舍)在城市出现●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句子长短不一的新诗歌体裁的出现A.汉朝B.唐朝C.宋朝D.明朝6.(2018·广东)这一制度使少数下层士人得以参政,影响到文官队伍的整体素质与结构,它所造就的是一个庞大的读书人阶层。
“这一制度”最早出现在(B)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7.(2019·广东)下表所示赋粮比例信息说明(B)北宋熙宁九年(1076年)赋粮南、北方所占比例C.文化重心开始南移D.北民南迁速度加快。
2020广东中考历史总复习指南世界古代史第1部分 模块4 第2单元
![2020广东中考历史总复习指南世界古代史第1部分 模块4 第2单元](https://img.taocdn.com/s3/m/19b925544431b90d6c85c7ec.png)
第一部分模块四第二单元考点基督教在欧洲中世纪历史发展中的作用1.下列关于基督教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有(A)①产生于公元1世纪②产生于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③认为耶稣是“救世主”④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记载历史的年代,一般都说公元多少年或公元前多少年。
“公元元年”是把传说中耶稣诞生的那一年作为计算历史年代的第一年,现在世界上多数国家都采用这种纪年方法。
与这种通行的公元纪年有关的宗教是(D)A.佛教B.道教C.伊斯兰教D.基督教3.巴黎圣母院始建于1163年,到1345年才全部建成,历时180多年,2019年遭受了灭顶之灾。
巴黎圣母院是与什么宗教相关的建筑(B)A.佛教B.基督教C.伊斯兰教D.道教4.(2019·河南洛阳模拟)早期基督教反对罗马暴政,谴责富人剥削,公元2世纪以后,基督教教义发生变化,宣扬忍耐顺从、君权神授的思想。
这一变化导致的结果是(A) A.罗马统治者承认并定基督教为国教B.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C.中世纪城市的兴起D.中世纪大学的兴起考点西欧庄园;中世纪城市发展5.著名历史学家、世界中古史权威专家马克垚先生在《西欧封建经济形态研究》一书中,把西欧某一组织“视为封建西欧农业生产中一种特定的组织形式”,这一“组织形式”是(B)A.基督教会B.庄园C.城市D.大学6.(2019·山东潍坊)下面是英国庄园示意图,对其表述正确的是(D)A.林地与荒地归领主直接经营B.领土土地的收入归庄园所有C.佃户不需要耕种领主的领地D.份地是佃户的主要生活来源7.如果佃户在劳役中怠工、不能完成劳役或未按规定缴纳足额的租税等,有权力处罚这些侵犯领主利益行为的机构是(B)A.国家法院B.庄园法庭C.元老院D.公民大会8.(2019·广东汕头期末)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后,西欧逐渐进入封建社会,欧洲人称之为“中世纪”。
下列现象出现在中世纪的有(A)①自给自足的封建庄园经济盛行②教会神学控制人们的精神世界③法兰西琅城市民起义④大学的兴起⑤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兴起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9.(2019·广东汕头期末)“它在中世纪初期还完全是一个社会中由农业决定的陌生体,到了中世纪晚期则发展成为一个完全有自我意识、最终成为中心生活区域,成为现代社会生活的一个胚细胞。
2020广东中考历史总复习指南世界古代史第1部分 模块4 第1单元
![2020广东中考历史总复习指南世界古代史第1部分 模块4 第1单元](https://img.taocdn.com/s3/m/5ebceb77f61fb7360b4c65fb.png)
文化的成就
—
—
—
3
返回目录
【课程标准】 1.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 2.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初步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3.通过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创立,初步了解古代的印度社会。 4.知道希腊城邦和雅典民主。初步了解亚历山大帝国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作用。 5.知道罗马城邦,了解罗马帝国的征服与扩张。 6.以建筑艺术、公历等为例,初步认识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成就
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 __法__制__传__统____源远流长
13
返回目录
3.古代印度 地理位置 古代印度在地理上是指今天的__南__亚____次大陆
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于__印__度__河____流域(约为公元前23世纪—前18世 纪)。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印度北部逐渐出现了许 文明兴衰 多小国家;__孔__雀__王__朝____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印度 基本上实现了统一 科学和文 化成就 “__阿__拉__伯__数__字____”、佛像艺术
7
返回目录
古 代亚印 度古 代所 古 森印公处 代 严度元流 印 的基前域 度 种本1: 河 姓5实0印 流 制0现年度 域 度统左河 文等 特一右流 明级 点,域 :: :雅约婆 贵利为罗 贱安公门 分人元、 明国前刹 、家2帝 世出3世利 代现纪、 相;-吠 袭孔前舍雀1、王8世首朝纪陀统文罗治明时出期现,;
约从公元前_____3_5_0_0____年开始,尼罗河下游陆续出现若干个小国家;公 古埃及
文明 元前____3_1_0_0_____年左右,古埃及初步实现了统一;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 期,埃及成为军事帝国;公元前525年,古埃及被波斯帝国吞并
2020年广东历史中考总复习-历史材料题解题方法浅析(共23张PPT)
![2020年广东历史中考总复习-历史材料题解题方法浅析(共2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d44144352d380eb62946d7a.png)
的原因。
【解题指导】本题提供了三则纯文字型材料,属典型的文字型材料题。题目以唐代城市经济发 展为核心,通过新情景、新材料,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解答此题的基本步骤是:先通读
三则材料,可以得出共同的基本认识是:扬州繁荣富庶的表现及原因;再细读精读每一则材料, 根据设问“扬州经济繁荣的表现和原因”,提取有效信息,材料一主要提到扬州地理位置的重 要及商贾云集的情况;材料二主要提到唐朝政府限制官吏经商的政策和扬州货物云集的表现; 材料三主要提到唐朝政府在扬州设立盐铁转运使保护商贸而使扬州出现了店铺林立、城市繁华、 扬一益二的景象。然后再根据设问及得出的有效信息组织得出答案: 商人聚集;店铺林立;货 物林立;城市繁华;扬一益二。 地理位置优越;设置盐铁转运使;有保护商贸的政策。
找可以例证自己观点的
史实,一般从对应史实
的影响、结果、立场、
原 因等角度来思考
将题干材料反映史 实 从历史与现实两个 的影响与现实相联系, 角度来作答 从“当今类似问题如何 解决”等角度来思考
第五步:答题简洁规范,书写工整请注意:答 案序号化,内容条理化,书写规范化:
1.注意分值:组织答案时,要看分值几分,几分几点; 2.注意审题:问与答要一致,对题目设问,要有明确 的回应,对所解答的问题应有简短的提示; 3.注意简洁:调理清楚,用①、②、③等序号标明; 4.注意全面:答案要求完整和层次分明; 5.注意用语:要求使用学科语言,尽量使用教材语言, 尤其要注意教材中的结论性语言,不能表述过于口头 语和文学性的修饰语; 6.注意书写:字迹清晰、工整,卷面整洁,在指定区 域作答,题号序号等应保持一致。
从思想科技教育等方面4从现实角度来作答设问分析方法答题角度怎么看看法理解观点认识感1亮明自己的观点或看法2从所学知识中寻找可以例证自己观点的史实一般从对应史实的影响结果立场原因等角度来思考侧重从是什么反映了什么怎么样的角度来作答怎么做做法启示将题干材料反映史的影响与现实相联系从当今类似问题如何解决等角度来思考从历史与现实两个角度来作答1
2020届广东中考历史总复习课件:第九部分题组训练 题型一 核心素养(共39张PPT)
![2020届广东中考历史总复习课件:第九部分题组训练 题型一 核心素养(共3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d806b4d8e9951e79a89272b.png)
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
土地所有制。到1952年底土地改革完成时,全国粮食总产
量由1950年的1 32亿吨增长为1 63亿吨,人均粮食由
1950年的239 4公斤增长为285 2公斤。这从本质上反映
出
( B)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
推荐阅读:《历史教学》2019年第7期黄牧航、张庆海教授 的《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分类分层测评模型》,《历史教 学》2019年第8期黄牧航、张庆海教授的《历史学科核心素 养分类分层测评标准例析》。
水平划分
一、唯物史观
素养 水平
唯物史观
水平一 水平二
能够了解和掌握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理解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
(B )
A. ③——迪亚士 C. ④——达·伽马
B. ①——哥伦布 D. ②——麦哲伦及船队
5. (2019济宁)绘制年代尺是培养时空观念的重要途径。 下图年代尺的主题为“20世纪世界格局的演变”,其中 完整反映两极格局形成后演变历程的阶段是 ( D )
6. (2019益阳)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
水平三 水平四
能够将唯物史观运用于历史学习和探究 中,并将其作为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指导思 想
二、时空观念
素养 水平
时空观念
水平一 水平二 水平三 水平四
能够辨识历史叙述中不同时间与空间的表达方式;能够理解它们 的意义;在叙述史事时能够运用恰当的时间与空间表达方式
能够将某一史事定位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框架下;能够利用历史 年表、历史地图等方式对相关史事加以描述;能够认识事物发生 的来龙去脉,理解空间和环境因素对认识历史与现实的重要性
2020广东中考历史总复习指南中国古代史 (共12份打包)第1部分 模块1 第3单元
![2020广东中考历史总复习指南中国古代史 (共12份打包)第1部分 模块1 第3单元](https://img.taocdn.com/s3/m/2bdc858aa1c7aa00b52acbec.png)
意义
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__政__治____、___经__济___和文化交流
12
返回目录
考点 “贞观之治”(2017年考) 1.在位皇帝:唐太宗李世民(年号“贞观”)。 2.出现的原因:唐太宗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勤于政事,虚心
__纳__谏____(魏征敢于直言);广纳__贤__才____,知人善任(房玄龄善于谋略、杜如晦敢于 决断)。
元朝加强对边疆地区
的管辖
—
—
—
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 宋代科技成就(指南针、活
—
—
的贡献
字印刷术)(3分,选择题)
5
返回目录
【课程标准】 1.知道隋朝的统一,了解科举取士制度的创建和大运河的开通;知道隋朝灭亡的原因。 2.知道唐太宗和“贞观之治”,知道唐玄宗和“开元盛世”,初步认识唐朝兴盛的原 因。 3.以文成公主入藏、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民族和睦与中外文化交 流的发展。 4.通过经济繁荣、开放的社会风气和唐诗的盛行,了解盛唐的社会气象。 5.知道“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的盛转衰;知道唐朝灭亡后五代十国的局面。 6.知道北宋的建立,了解宋朝重文轻武的特点。 7.知道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8.通过宣政院管辖西藏,知道西藏在元代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9.知道宋元时期商业贸易的繁荣;了解宋元时期的都市生活和宋词、元曲的流行。 10.通过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以及指南针、火药的应用和外传,认识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 发展的贡献
10
返回目录
宋元时期有很多大城市
辽
市民生活丰富多彩:瓦子和勾栏
繁荣与开 宋宋元的都市生活 传统节日和习俗流传至今
的 社放 民发 会的 族展 变时 关和 化代 系、夏金 元 时期宋 科元 技北 北唐海 广宋 宋朝技 泛毕 末末术 用昇 年年的 于发 指,发 战明 南火宋展 争活 针药词字 运开、印 用始元刷 于运曲术 航用, 海到传 ,军播 传事到 播领世 到域界 欧;各 洲宋地 ,元, 促时促 进期进 世,文 界火化 远药发 洋武展 航器
2020广东中考历史总复习指南中国近代史第1部分 模块2 第6单元
![2020广东中考历史总复习指南中国近代史第1部分 模块2 第6单元](https://img.taocdn.com/s3/m/0636737d04a1b0717ed5dd5b.png)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3 分,选择题)
西安事变(3分,
众抵御外来
共合作的实现
—
侵略(3分,选择题)
——
3
返回目录
中考要求
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 杀等罪行为例,认识 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 暴的侵略本质
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 的抗日史实
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 意义
2017年
近3年广东中考题 2018年
10
返回目录
4.后续:日军扩大侵略,相继占领了东北三省,伪满洲国成立;中国人民展开 局部抗战。
5.局部抗战 背景 九一八事变激起全国人民的抗日怒潮
东北各族民众与未撤走的东北军爱国官兵组织抗日义勇军,抵抗日本的侵略 表现 中国共产党派__杨__靖__宇____等人在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解决 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条件
意义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__内__战___到_联__合____抗日的序幕,成为 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__抗__日__民__族__统__一__战__线____初步形成
12
返回目录
考点 七七事变、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2016年、2018年考) 1.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 爆发 ___1_9_3_7______年7月7日,日军悍然炮轰我军防地,驻卢沟桥和宛平城的 中国守军奋起抵抗 赵登禹、佟麟阁将军在北平保卫战中壮烈牺牲。7月底,北平、天津相 结果 继失陷 影响 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__全__民__族____抗战的开始
2019年
—
—
—
轮船招商局在抗日战 图文信息:敌后战
—
争中的义举及历史作 场抗日力量壮大(3
用(4分,材料题)
分,选择题)
立足核心素养取向 回归历史教育本质——以2020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卷第31题为例
![立足核心素养取向 回归历史教育本质——以2020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卷第31题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f3ac3fc6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09.png)
十f惠丈教学参考J立足iiti素养RfD B9IS史教育本届一以2020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卷第31題为例〇张泽惠命题研究培育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既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在历史学科的具体任务,也是中学历史课程改革走向深化的关键环节。
通过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这一杠杆撬动课程改革,用髙质量的核心素养检测倒逼初中教学的改进,广东省2020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命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本文拟从核心素养立意的视角分析这份试卷中的第31题,为课堂教学提供一点启示。
一、聚焦核心素养的命题立意第31题是以课程标准和统编版教科书均未提及的袁崇焕作为主题人物,乍一看难度很大。
但事实上,命题者通过精选素材,创设有冲突的真实情境,设计考查有关研究和评价历史人物基本方法的问题链,凸显对学生核心素养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
1.精选各类索材,服务问题情境的建构史料是后人搭建通往过去的桥梁。
只要是过去遗留下来的、能记录或反映历史的文字记载和一切物品,都可以称为史料。
史料是中考综合题的必备素材。
由于袁崇焕的个人命运与明末的兴衰有关,史学界对他的研究始终没有停止。
专著包括阎崇年、俞三乐的《袁崇焕资料集录》,阎崇年的《袁 崇焕传》,黄国信、张素容的《明末抗金英雄:袁崇 焕》等;从1903年至今公开发表的期刊文章,也约 有281篇,涉及爱国精神、军事理论、功过是非、明 末党争等主题[n ,足以为命题提供多种素材。
在大量的史料和研究成果中,命题者最终选取了历史上不同阶段、不同人物对其认识的材料。
按照内容和形式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实物史料,如“明代进士题名碑”;二是文献史料,包括材料一《袁崇焕年谱》,材料二《明季北略》《国榷》《清高宗实录》和《清仁宗实录》的选编,材料三梁启超著述的袁崇焕传记。
其中,《明季北略》是明朝民间史学家计六奇对明朝中后期北方地区史实的记述,《国榷》是明末清初谈迁记叙从元末到顺治初年的史书,《清高宗实录》和《清仁宗实录》则是清朝官修编年体史料的汇编,它们以表格摘编的形式出现,减少了考生的阅读障碍。
2020广东中考历史总复习指南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与解题指导第2部分 专题7
![2020广东中考历史总复习指南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与解题指导第2部分 专题7](https://img.taocdn.com/s3/m/f691324558f5f61fb73666fb.png)
B.河南舞阳出土的七孔骨笛
C.重庆巫山出土的筒形瓶
D.陕西宝鸡出土的船形彩陶壶
解析:本题立足“家国情怀”,考查黄帝的发明创造“舟楫”。答案选D项。
25
返回目录
26
返回目录
10
返回目录
[真题典例] 1.(2018·广东)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军机处设置一事的历史记述。根据“孤证 不立”(只有一个例子不能证明某件事情成立)的史学研究方法,能够被认定的共同 历史事实是军机处(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记述
出处
“雍正十年,用兵西北……始设军事房,后改军机处。”
《清史稿》
“雍正七年六月始设军机房,十年三月改称办理军事处。” 《军机大臣年表》
13
返回目录
[真题典例]
1.(2019· 广东)“妥协”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用让步的方法避免冲突或
争执”。下列事件通过 “妥协”方法解决的是( )
A.九一八事变
B.华北事变
C.西安事变
D.卢沟桥事变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学生的“历史解释”学科素养。历史解释根植于历史理
解,学生首先得结合所学知识理解历史现象,在此基础上得出正确认识。据所学知
项目
总计 上海 武汉 天津 广州 杭州 无锡 其它
厂矿数
549
83
28 17 16 13 12 380
资本额(千元) 120 288 23 879 17 240 4 219 5 791 1 552 1 422 66 185
——汪敬虞《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16
返回目录
【历史解释】 材料二 抗战前,中国数量有限的工厂,大半集中于沿海省份。七七事变后, 政府即下令沿海各厂矿迁入内地。从1937年7月到1940年底,三年半时间,完成了中 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工业大迁移。内迁厂矿区域分布,以四川为最多,占内迁总数 54.67%,湖南次之,占29.21%,陕西占5.90%,广西占5.11%,其他各省占5.11%。 这些内迁厂矿,为战时大后方工业重建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2020广东中考历史总复习指南世界古代史第1部分 模块4 第2单元
![2020广东中考历史总复习指南世界古代史第1部分 模块4 第2单元](https://img.taocdn.com/s3/m/13ff0a5728ea81c758f578fb.png)
播。
9
返回目录
考点 西欧庄园;中世纪城市发展(2017年、2019年考) 1.西欧庄园 (1)从 9世纪开始,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逐渐流行开来,这就是庄园。大
约到11世纪,庄园遍布欧洲各地。 (2)特点:在领主统治下,庄园是一个独立的__自__给__自__足____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3)领主与佃户 ①庄园的土地分为直领地(领主自己保留,直接经营,占庄园全部可耕地的1/3到
11
返回目录
2.中世纪城市发展
城市 从_____1_0______世纪起,西欧旧的城市开始复苏,新的城市不断产生, 兴起 以__手__工__业____和__商__业____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更快。意大利、法兰西、英
格兰、德意志等,都出现了许多著名城市
原因 领主对城市居民任意征税,甚至要求居民像佃户一样履行义务
编纂 汇编为《法学汇纂》,又编成指导学习法律文献的《法理概要》。后来,
查士丁尼又命人将自己执政时期的法令编辑为《新法典》。以上这4部法律
文献统称为《__罗__马__民__法__大__全____》
《查士丁尼法典》
5从275年29年,起 查, 士法 丁典 尼编继撰 任委东员罗马 会历帝时国皇6年帝,编成《查士丁尼法典》 《罗马民法大全》被誉为欧洲民法的基础
7
返回目录
时间:646年
人物: 孝德天皇
封 时 的建 代 欧亚日本大化改新内容政 经治济上上::建“立班中田央收集授权法制”度,等统一赋税
4
返回目录
【备考指南】 本单元的考点在中考中一般以选择题形式出现,复习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封建时代的欧洲。2017年考查西欧城市的兴起,2019年考查西欧庄园的特征, 2020年备考继续关注。 2.结合“一带一路”建设,考查文明交流互鉴。2018年考查《马可·波罗行纪》的 传媒作用,2020年备考要继续关注相关考点
2020广东中考历史总复习指南中国古代史 (共12份打包)第1部分 模块1 第3单元
![2020广东中考历史总复习指南中国古代史 (共12份打包)第1部分 模块1 第3单元](https://img.taocdn.com/s3/m/2bdc858aa1c7aa00b52acbec.png)
隋唐特征(繁荣与开放的社会)(3分, 选择题)
—
隋唐科举制度
—
科举制度的创立时 期(3分,选择题)
唐朝经济繁荣
—
—
2019年 — — — —
3
返回目录
中考要求
2017年
近3年广东中考题 2018年
2019年
唐与吐蕃等民族
交往的史实
—
文成公主入藏的史实折 — 射出唐朝经济文化的繁
荣(3分,选择题)
遣唐使、玄奘西
普__松__赞__干__布____统一了青藏高原的各个部落,定都__逻__些____。 (2)唐蕃和亲 ①松赞干布仰慕中原文化,多次派使者到唐朝求婚。唐太宗同意将
__文__成__公__主____嫁给他。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增进了汉藏两族 的友好关系。
②8 世 纪 初 , 唐 中 宗 时 , 吐 蕃 赞 普 ___尺__带__珠__丹___ 与 唐 和 亲 , 迎 娶 了 __金__城__公__主____,唐朝和吐蕃“___和__同__(_为__)一__家______”。
22
返回目录
考点 宋代的都市生活(2016年、2017年考)
概况 北宋时的开封、南宋时的__临__安____、元朝时的大都,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 的大都市。在北宋开封,最为繁华的是__大__相__国__寺____,每月多次举办庙会
瓦子
兴起原因: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__市__民__阶__层____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 活也丰富起来
军事上 北庭都护府,加强对西域的管理)
4.“贞观之治”:___唐__太__宗___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 , __国__力____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__贞__观__之__治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十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与中考解题指导
目录导航
01 专 题 解 读 02 知 识 提 要 03 知 识 梳 理 04 备 考 视 角 05 经 典 演 练
历史 专题解读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 史解释、家国情怀五大方面。近年来省考历史越来越走向能 力立意,注重立德树人,突出对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考查, 因此,平时把握和渗透核心素养,在复习备考中非常有必要。
返回
历史
7.(2017 四川)在公元前 9 至前 8 世纪广为流传的希腊神话中, 诸神的形象和性情与人相似,不仅具有人的七情六欲,而且 还争权夺利,没有一个是全知全能和完美无缺的。这反映了 在古代雅典( ) A.宗教信仰意识淡薄 B.人文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 C.理性占据主导地位 D.神话的影响随民主进程而削弱 解题分析:立足家国情怀考人文精神的觉醒。答案选 B。
返回
历史 (3)史料实证——史料实证是指通过严格的检验获取可信史 料,并据此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史料按资料表 现形式可分为:实物资料,如遗址、遗迹和考古墓葬、出土 的文物等;文献资料,如史书、文件、日记、报刊、图片等; 口述资料,如历史传说(口传)、口述历史等。史料按史料价值 的不同可分为一手史料(直接史料、原始材料)和二手史料(间 接史料)。按照历史学研究的流程,史料解读与运用可分为确 定任务、收集史料、解读史料、价值判断和运用史料等。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返回
历史 2.(唯物史观)明朝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和西方显露资本主义的 曙光,大致处于同一个历史时代。但不久,两者从此进入两种 不同的轨道。导致近代前夕中国经济相对迟滞的最主要原因是
(D ) A.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 B.人口压力过大 C.传统农耕文明的衰弱 D.自然经济的根深蒂固,阻碍社会结构的更新变革
返回
历史
知识提要
返回
历史
知识梳理
(1)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
展规律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包含: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
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阶级斗
争的最高形式是进行社会革命,夺取国家政权、人民群众是
历史的创造者、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任何事物都有
41.9%
A.没有工具食物匮乏 C.狩猎生活危险过大
B.不会用火只吃生食 D.个体生活难以生存
返回
历史
解题分析:本题除了要求对北京人的生活特点有比较清楚的 认识外,还要求上升到一定唯物史观高度上来认识,从而提 高正确率。答案选 C。
返回
历史 3.(2016 广东)如图所示为近代某一战争形势示意图。下列表 述中与这场战争相关的是( ) A.促成了国共两党合作 B.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 C.实现了孙中山的理想 D.完成了民主革命任务
返回
历史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8.(2016 河南)河南安阳殷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成为中华
文明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不能佐证上述观点的是( )
A.中国文字博物馆
B.甲骨文
C.司母戊鼎
D.四羊方尊
解题分析:立足家国情怀,考查中华文明的特征。答案选 D。
返回
历史
(二)升级演练 一、单项选择题 1.(时空观念)史载,清代“朱仙镇,天下四大 镇之一也。食货富于南而输于北,由佛山镇至 汉口镇……由汉口镇至朱仙镇……朱仙镇最为 繁夥,景德镇则窑器居多耳”。其中佛山和景 德镇位于下图中( B )
返回
历史 4.(2018 广东)与下图所提供信息相关的是( )
A.国民革命军北伐 C.八路军奔赴抗日前线
B.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D.人民解放军挺进大别山
返回
历史
解题分析:以上两题都是典型的时空观念试题,要求学生熟 悉基本的空间观念,从而找到有效的信息。答案都选 B。
返回
历史
5.(2016 广东)第一手史料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 产生和记录的原始资料.以下用于研究三国历史的第一手史
返回
历史
7.(历史解释)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最能体现 这一趋向的是( B ) A.洋务运动—戊戌政变—清末新政 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C.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 D.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返回
历史
8.(史料实证)甲午战后有人认为:“欲图自强,莫亟于广兴 学校,而学校中本原之本原,尤莫亟于创兴女学。”1898 年 维新志士创办经正女学,以期“相夫教子、宜家善种、兴国智 民”。这表明女学兴办( A ) A.是民族救亡途径之一 B.开启了教育近代化进程 C.服务于维新变法运动 D.提高了妇女的社会地位
返回
历史
15.(唯物史观)某班同学在对东欧剧变的研究性学习中提出, 德国通过剧变完成了民族的统一,结束了分裂状态。因此,对 东欧剧变不能一概否定。这一观点( C ) A.否定了东欧剧变给社会主义运动带来的挫折 B.没有用阶级分析的方法洞察历史 C.是站在客观的角度审视东欧剧变的历史评价 D.是一种没有是非观念的落后史观
返回
历史 17.(历史解释)关于美国是否在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前就得知了 这一计划,一直是战后史学家争论不休的问题。一些西方学者 认为美军有先进监听机关“魔术”,而且美军在太平洋地区布 置了大量的监听站和情报机构,对日军这么大的军事行动不可 能毫无察觉。而我国史学界则普遍认为,日本重心在中国战场, 不可能将进攻的矛头首先对准强大的美国,更不可能直接袭击 远在数千公里之外且有重兵防守的珍珠港。这说明( )
返回
历史
13.(历史解释)17 世纪 60 年代,茶叶在英国只是上流社会的 消费品;到 18 世纪末,茶叶已成为普通民众的日常消费品。 这反映了当时的英国( D ) A.等级观念明显淡化 B.崇尚东方的生活方式 C.贫富差距日益缩小 D.扩大了与东方的贸易
返回
历史 14.(唯物史观)1920 年,有人形象地说苏俄农民还处在乌云密 布之中。一年后,农民彼得伊里奇斯基在日记里写道:“1922 年春,阳光明媚,一股幸福感深深地拥抱着我……”让他产生 “幸福感”的原因可能是( B ) A.政府实行实物配给制 B.可以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粮食 C.加入集体农庄,走上合作化道路 D.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
返回
历史
16.(历史解释)1976 年,美、英、法等西方国家组成七国集团, 协调经济政策以解决世界经济难题,俄罗斯加入后成为八国集 团。1999 年,八国集团国家和中国、巴西、印度等组成二十 国集团,寻求合作以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持续增长。从这 一历程可看出( A ) A.世界格局的变化冲击旧的世界经济秩序 B.经济全球化深入到贸易金融领域 C.越来越多的亚非拉国家进入世界体系 D.区域经济集团从封闭走向开放
活方式是( )
A.刀耕火种
B.游牧渔猎
C.农耕定居
D.铁犁牛耕
返回
历史
解题分析:本题属于典型的唯物史观问题,反映的生产力决 定生产关系这一原理。所以答案选 C。
返回
历史
2.据考古学家考证,早期北京人的寿命如下表:
死亡年龄不 总人数 14 岁 30 岁以下 45—50 岁 50—60 岁
明
39 39.5% 8.1% 7.9% 2.6% 出现表格中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其产生、发展到衰亡的历史、要用联系的眼光而不要孤立地
看待历史、用历史的、发展的、辩证的观点来评价历史人物
和事件、历史的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人生的真正价值在
于对社会的贡献等。
返回
历史
(2)时空观念——历史的时空观念是指历史时序观念和历史地 理观念。要求我们再认重大的历史事实、重要的历史概念和 历史结论;再现历史的发展过程、基本线索和阶段特征。
返回
历史
(4)历史解释——它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 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 内涵包括:叙述历史的能力、探讨历史规律、解决问题的思 考等。
返回
历史
(5)家国情怀——家国情怀,是学科核心素养的核心价值。培 育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感,提升民族自信心、自豪感、认 同感。要求学生具有开放意识、民主与法制意识、公民社会 意识、科学意识、环境意识等。
返回
历史
9.(唯物史观)1908 年,刘师培在《〈共产党宣言〉序》一文中
指出:“欲明欧洲资本制之发达,不可不研究斯编(注:指《共
产党宣言》);复以古今社会变更均由阶级之相竞,则对于史
学发明之功甚巨;讨论史编,亦不得不奉为圭臬(注:准则)。”
他在这里强调历史研究要运用( D )
A.文明史观
B.全球史观
返回
历史
备考视角
复习备考中要紧跟国家考试目标和选拔人才的要求,正确理解和
运用好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从选材到问题设计都要加强系
统性训练,尤其要在宏观上把握好历史观———唯物史观的运用
和渗透。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通过构建时空观(“点——线”结
合),以史料教学为载体,逐步学会运用时序与地域、原因与结果、
C.现代化史观
D.阶级斗争史观
返回
历史
10.(唯物史观)有这么一段描述:1959 年六七月间,国务院秘
书厅的干部在自由议论学习中,从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性质的
规律看,认为进行(办)□□□□的条件根本不成熟,发展也太 急太猛。由于印刷问题,有几个字看不清楚,你认为
“□□□□”应该是( C )
A.三大改造
都打击了当时的封建统治,因而也就多少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
发展。”在中国的封建社会里,只有这种农民的阶级斗争、农
民的起义和农民的战争,才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毛泽东对
中国古代农民战争的论述主要运用的是( B )
A.文明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