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广东省中考历史总复习《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与中考解题指导》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返回
历史
7.(2017 四川)在公元前 9 至前 8 世纪广为流传的希腊神话中, 诸神的形象和性情与人相似,不仅具有人的七情六欲,而且 还争权夺利,没有一个是全知全能和完美无缺的。这反映了 在古代雅典( ) A.宗教信仰意识淡薄 B.人文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 C.理性占据主导地位 D.神话的影响随民主进程而削弱 解题分析:立足家国情怀考人文精神的觉醒。答案选 B。
都打击了当时的封建统治,因而也就多少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
发展。”在中国的封建社会里,只有这种农民的阶级斗争、农
民的起义和农民的战争,才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毛泽东对
中国古代农民战争的论述主要运用的是( B )
A.文明史观
B.阶级斗争史观
C.全球史观
D.现代化史观
返回
历史 6.(史料实证)葛剑雄认为,“按照《天朝田亩制度》所宣布 的目标,太平军运动确实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但他同时 又说,“太平军制度不可能在长时期内制止私人财富的积累和 特权的膨胀”。这说明“太平军制度”( D ) A.削弱了国家在社会经济中的权力 B.旨在利用分配制度消灭经济竞争 C.废除小农经济难以制止私产膨胀 D.是导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源
动机与后果、延续与变迁、联系与综合等概念,对历史事实进行
理解和判断,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综
合素质,提升教学的核心品质。
返回
历史
经典演练
(一)核心素养的中考案例分析
1.(2018 广东)考古挖掘发现,半坡遗址有密集的房屋、贮藏
用的窖穴和饲养牲畜的圈栏。据此推断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
返回
历史
15.(唯物史观)某班同学在对东欧剧变的研究性学习中提出, 德国通过剧变完成了民族的统一,结束了分裂状态。因此,对 东欧剧变不能一概否定。这一观点( C ) A.否定了东欧剧变给社会主义运动带来的挫折 B.没有用阶级分析的方法洞察历史 C.是站在客观的角度审视东欧剧变的历史评价 D.是一种没有是非观念的落后史观
返回
历史
9.(唯物史观)1908 年,刘师培在《〈共产党宣言〉序》一文中
指出:“欲明欧洲资本制之发达,不可不研究斯编(注:指《共
产党宣言》);复以古今社会变更均由阶级之相竞,则对于史
学发明之功甚巨;讨论史编,亦不得不奉为圭臬(注:准则)。”
他在这里强调历史研究要运用( D )
A.文明史观
B.全球史观
返回
历史
13.(历史解释)17 世纪 60 年代,茶叶在英国只是上流社会的 消费品;到 18 世纪末,茶叶已成为普通民众的日常消费品。 这反映了当时的英国( D ) A.等级观念明显淡化 B.崇尚东方的生活方式 C.贫富差距日益缩小 D.扩大了与东方的贸易
返回
历史 14.(唯物史观)1920 年,有人形象地说苏俄农民还处在乌云密 布之中。一年后,农民彼得伊里奇斯基在日记里写道:“1922 年春,阳光明媚,一股幸福感深深地拥抱着我……”让他产生 “幸福感”的原因可能是( B ) A.政府实行实物配给制 B.可以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粮食 C.加入集体农庄,走上合作化道路 D.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
返回
历史 4.(2018 广东)与下图所提供信息相关的是( )
A.国民革命军北伐 C.八路军奔赴抗日前线
B.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D.人民解放军挺进大别山
返回
历史
解题分析:以上两题都是典型的时空观念试题,要求学生熟 悉基本的空间观念,从而找到有效的信息。答案都选 B。
返回
历史
5.(2016 广东)第一手史料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 产生和记录的原始资料.以下用于研究三国历史的第一手史
返回
历史 (3)史料实证——史料实证是指通过严格的检验获取可信史 料,并据此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史料按资料表 现形式可分为:实物资料,如遗址、遗迹和考古墓葬、出土 的文物等;文献资料,如史书、文件、日记、报刊、图片等; 口述资料,如历史传说(口传)、口述历史等。史料按史料价值 的不同可分为一手史料(直接史料、原始材料)和二手史料(间 接史料)。按照历史学研究的流程,史料解读与运用可分为确 定任务、收集史料、解读史料、价值判断和运用史料等。
料是( )
A.历史剧《三国》
B.罗贯中《三国演义》
C.司马光《资治通鉴》 D.诸葛亮《出师表》
解题分析:本题属于典型史料实证问题,具体考查了一手史
料和二手史料的价值问题。答案选 D。
返回
历史
6.(2015 湖南)17 世纪 60 年代,茶叶在英国只是上流社会的 消费品;到 18 世纪末,茶叶已成为普通民众的日常消费品。 这反映了当时的英国( ) A.等级观念明显淡化 B.崇尚东方的生活方式 C.贫富差距日益缩小 D.扩大了与东方的贸易 解题分析:本题是立足历史解释考查殖民扩张,答案选 D。
返回
历史
8.(2016 河南)河南安阳殷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成为中华
文明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不能佐证上述观点的是( )
A.中国文字博物馆
B.甲骨文
C.司母戊鼎
D.四羊方尊
解题分析:立足家国情怀,考查中华文明的特征。答案选 D。
返回
wenku.baidu.com史
(二)升级演练 一、单项选择题 1.(时空观念)史载,清代“朱仙镇,天下四大 镇之一也。食货富于南而输于北,由佛山镇至 汉口镇……由汉口镇至朱仙镇……朱仙镇最为 繁夥,景德镇则窑器居多耳”。其中佛山和景 德镇位于下图中( B )
B.市场经济
C.人民公社
D.“一五”计划
返回
历史 11.(唯物史观)下面几幅图反映了新中国农民生产组织形式发
展变化的过程。这种变化中从根本上讲应遵循( C )
A.农民的感情 C.生产力水平
B.环境的变化 D.政治环境
返回
历史
12.(唯物史观)“《百科全书》的读者群并不是由资本家构成 的,而是 1789 年中瓦解得最快的各个部门。他们来自于高等 法院和大法官裁判所,来自波旁王朝的官僚机构、军队和教会。 一种进步的意识形态渗透了社会结构中最为陈旧和锈蚀的部 分,这看起来似乎有些荒谬,但大革命正是从悖论中开始的。” 这段话表明,作者认为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是( B ) A.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B.特权阶级的自我崩溃 C.资产阶级要求革命 D.国王召开了三级会议
活方式是( )
A.刀耕火种
B.游牧渔猎
C.农耕定居
D.铁犁牛耕
返回
历史
解题分析:本题属于典型的唯物史观问题,反映的生产力决 定生产关系这一原理。所以答案选 C。
返回
历史
2.据考古学家考证,早期北京人的寿命如下表:
死亡年龄不 总人数 14 岁 30 岁以下 45—50 岁 50—60 岁
明
39 39.5% 8.1% 7.9% 2.6% 出现表格中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货物 单位 1843 年税率 1858 年税率
棉花 担 6.54%
5.72%
印花布 匹 14.25%
4.98%
棉纱 担 6.94%
4.86%
A.小农经济日益陷入了破产的窘境
B.传统轻工业贸易顺差越来越大
C.进一步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被列强控制了棉纺织业的命脉
返回
历史
5.(唯物史观)“每一次较大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结果,
C.现代化史观
D.阶级斗争史观
返回
历史
10.(唯物史观)有这么一段描述:1959 年六七月间,国务院秘
书厅的干部在自由议论学习中,从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性质的
规律看,认为进行(办)□□□□的条件根本不成熟,发展也太 急太猛。由于印刷问题,有几个字看不清楚,你认为
“□□□□”应该是( C )
A.三大改造
返回
历史
16.(历史解释)1976 年,美、英、法等西方国家组成七国集团, 协调经济政策以解决世界经济难题,俄罗斯加入后成为八国集 团。1999 年,八国集团国家和中国、巴西、印度等组成二十 国集团,寻求合作以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持续增长。从这 一历程可看出( A ) A.世界格局的变化冲击旧的世界经济秩序 B.经济全球化深入到贸易金融领域 C.越来越多的亚非拉国家进入世界体系 D.区域经济集团从封闭走向开放
返回
历史
备考视角
复习备考中要紧跟国家考试目标和选拔人才的要求,正确理解和
运用好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从选材到问题设计都要加强系
统性训练,尤其要在宏观上把握好历史观———唯物史观的运用
和渗透。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通过构建时空观(“点——线”结
合),以史料教学为载体,逐步学会运用时序与地域、原因与结果、
返回
历史
知识提要
返回
历史
知识梳理
(1)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
展规律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包含: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
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阶级斗
争的最高形式是进行社会革命,夺取国家政权、人民群众是
历史的创造者、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任何事物都有
返回
历史 17.(历史解释)关于美国是否在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前就得知了 这一计划,一直是战后史学家争论不休的问题。一些西方学者 认为美军有先进监听机关“魔术”,而且美军在太平洋地区布 置了大量的监听站和情报机构,对日军这么大的军事行动不可 能毫无察觉。而我国史学界则普遍认为,日本重心在中国战场, 不可能将进攻的矛头首先对准强大的美国,更不可能直接袭击 远在数千公里之外且有重兵防守的珍珠港。这说明(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返回
历史 2.(唯物史观)明朝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和西方显露资本主义的 曙光,大致处于同一个历史时代。但不久,两者从此进入两种 不同的轨道。导致近代前夕中国经济相对迟滞的最主要原因是
(D ) A.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 B.人口压力过大 C.传统农耕文明的衰弱 D.自然经济的根深蒂固,阻碍社会结构的更新变革
返回
历史
3.(唯物史观)著名历史学家胡绳把中国近代史分为三次革命
高潮,即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这一历史分
期法体现了( B )
A.现代化史观
B.革命史观
C.全球史观
D.文明史观
返回
历史
4.(史料实证)下表是 1843 年与 1858 年中国进口棉花及棉纺
织品税率比较表,这说明中国( C )
返回
历史
(4)历史解释——它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 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 内涵包括:叙述历史的能力、探讨历史规律、解决问题的思 考等。
返回
历史
(5)家国情怀——家国情怀,是学科核心素养的核心价值。培 育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感,提升民族自信心、自豪感、认 同感。要求学生具有开放意识、民主与法制意识、公民社会 意识、科学意识、环境意识等。
41.9%
A.没有工具食物匮乏 C.狩猎生活危险过大
B.不会用火只吃生食 D.个体生活难以生存
返回
历史
解题分析:本题除了要求对北京人的生活特点有比较清楚的 认识外,还要求上升到一定唯物史观高度上来认识,从而提 高正确率。答案选 C。
返回
历史 3.(2016 广东)如图所示为近代某一战争形势示意图。下列表 述中与这场战争相关的是( ) A.促成了国共两党合作 B.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 C.实现了孙中山的理想 D.完成了民主革命任务
返回
历史
7.(历史解释)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最能体现 这一趋向的是( B ) A.洋务运动—戊戌政变—清末新政 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C.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 D.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返回
历史
8.(史料实证)甲午战后有人认为:“欲图自强,莫亟于广兴 学校,而学校中本原之本原,尤莫亟于创兴女学。”1898 年 维新志士创办经正女学,以期“相夫教子、宜家善种、兴国智 民”。这表明女学兴办( A ) A.是民族救亡途径之一 B.开启了教育近代化进程 C.服务于维新变法运动 D.提高了妇女的社会地位
第七部分 专题突破
专题十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与中考解题指导
目录导航
01 专 题 解 读 02 知 识 提 要 03 知 识 梳 理 04 备 考 视 角 05 经 典 演 练
历史 专题解读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 史解释、家国情怀五大方面。近年来省考历史越来越走向能 力立意,注重立德树人,突出对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考查, 因此,平时把握和渗透核心素养,在复习备考中非常有必要。
其产生、发展到衰亡的历史、要用联系的眼光而不要孤立地
看待历史、用历史的、发展的、辩证的观点来评价历史人物
和事件、历史的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人生的真正价值在
于对社会的贡献等。
返回
历史
(2)时空观念——历史的时空观念是指历史时序观念和历史地 理观念。要求我们再认重大的历史事实、重要的历史概念和 历史结论;再现历史的发展过程、基本线索和阶段特征。
历史
7.(2017 四川)在公元前 9 至前 8 世纪广为流传的希腊神话中, 诸神的形象和性情与人相似,不仅具有人的七情六欲,而且 还争权夺利,没有一个是全知全能和完美无缺的。这反映了 在古代雅典( ) A.宗教信仰意识淡薄 B.人文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 C.理性占据主导地位 D.神话的影响随民主进程而削弱 解题分析:立足家国情怀考人文精神的觉醒。答案选 B。
都打击了当时的封建统治,因而也就多少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
发展。”在中国的封建社会里,只有这种农民的阶级斗争、农
民的起义和农民的战争,才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毛泽东对
中国古代农民战争的论述主要运用的是( B )
A.文明史观
B.阶级斗争史观
C.全球史观
D.现代化史观
返回
历史 6.(史料实证)葛剑雄认为,“按照《天朝田亩制度》所宣布 的目标,太平军运动确实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但他同时 又说,“太平军制度不可能在长时期内制止私人财富的积累和 特权的膨胀”。这说明“太平军制度”( D ) A.削弱了国家在社会经济中的权力 B.旨在利用分配制度消灭经济竞争 C.废除小农经济难以制止私产膨胀 D.是导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源
动机与后果、延续与变迁、联系与综合等概念,对历史事实进行
理解和判断,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综
合素质,提升教学的核心品质。
返回
历史
经典演练
(一)核心素养的中考案例分析
1.(2018 广东)考古挖掘发现,半坡遗址有密集的房屋、贮藏
用的窖穴和饲养牲畜的圈栏。据此推断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
返回
历史
15.(唯物史观)某班同学在对东欧剧变的研究性学习中提出, 德国通过剧变完成了民族的统一,结束了分裂状态。因此,对 东欧剧变不能一概否定。这一观点( C ) A.否定了东欧剧变给社会主义运动带来的挫折 B.没有用阶级分析的方法洞察历史 C.是站在客观的角度审视东欧剧变的历史评价 D.是一种没有是非观念的落后史观
返回
历史
9.(唯物史观)1908 年,刘师培在《〈共产党宣言〉序》一文中
指出:“欲明欧洲资本制之发达,不可不研究斯编(注:指《共
产党宣言》);复以古今社会变更均由阶级之相竞,则对于史
学发明之功甚巨;讨论史编,亦不得不奉为圭臬(注:准则)。”
他在这里强调历史研究要运用( D )
A.文明史观
B.全球史观
返回
历史
13.(历史解释)17 世纪 60 年代,茶叶在英国只是上流社会的 消费品;到 18 世纪末,茶叶已成为普通民众的日常消费品。 这反映了当时的英国( D ) A.等级观念明显淡化 B.崇尚东方的生活方式 C.贫富差距日益缩小 D.扩大了与东方的贸易
返回
历史 14.(唯物史观)1920 年,有人形象地说苏俄农民还处在乌云密 布之中。一年后,农民彼得伊里奇斯基在日记里写道:“1922 年春,阳光明媚,一股幸福感深深地拥抱着我……”让他产生 “幸福感”的原因可能是( B ) A.政府实行实物配给制 B.可以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粮食 C.加入集体农庄,走上合作化道路 D.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
返回
历史 4.(2018 广东)与下图所提供信息相关的是( )
A.国民革命军北伐 C.八路军奔赴抗日前线
B.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D.人民解放军挺进大别山
返回
历史
解题分析:以上两题都是典型的时空观念试题,要求学生熟 悉基本的空间观念,从而找到有效的信息。答案都选 B。
返回
历史
5.(2016 广东)第一手史料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 产生和记录的原始资料.以下用于研究三国历史的第一手史
返回
历史 (3)史料实证——史料实证是指通过严格的检验获取可信史 料,并据此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史料按资料表 现形式可分为:实物资料,如遗址、遗迹和考古墓葬、出土 的文物等;文献资料,如史书、文件、日记、报刊、图片等; 口述资料,如历史传说(口传)、口述历史等。史料按史料价值 的不同可分为一手史料(直接史料、原始材料)和二手史料(间 接史料)。按照历史学研究的流程,史料解读与运用可分为确 定任务、收集史料、解读史料、价值判断和运用史料等。
料是( )
A.历史剧《三国》
B.罗贯中《三国演义》
C.司马光《资治通鉴》 D.诸葛亮《出师表》
解题分析:本题属于典型史料实证问题,具体考查了一手史
料和二手史料的价值问题。答案选 D。
返回
历史
6.(2015 湖南)17 世纪 60 年代,茶叶在英国只是上流社会的 消费品;到 18 世纪末,茶叶已成为普通民众的日常消费品。 这反映了当时的英国( ) A.等级观念明显淡化 B.崇尚东方的生活方式 C.贫富差距日益缩小 D.扩大了与东方的贸易 解题分析:本题是立足历史解释考查殖民扩张,答案选 D。
返回
历史
8.(2016 河南)河南安阳殷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成为中华
文明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不能佐证上述观点的是( )
A.中国文字博物馆
B.甲骨文
C.司母戊鼎
D.四羊方尊
解题分析:立足家国情怀,考查中华文明的特征。答案选 D。
返回
wenku.baidu.com史
(二)升级演练 一、单项选择题 1.(时空观念)史载,清代“朱仙镇,天下四大 镇之一也。食货富于南而输于北,由佛山镇至 汉口镇……由汉口镇至朱仙镇……朱仙镇最为 繁夥,景德镇则窑器居多耳”。其中佛山和景 德镇位于下图中( B )
B.市场经济
C.人民公社
D.“一五”计划
返回
历史 11.(唯物史观)下面几幅图反映了新中国农民生产组织形式发
展变化的过程。这种变化中从根本上讲应遵循( C )
A.农民的感情 C.生产力水平
B.环境的变化 D.政治环境
返回
历史
12.(唯物史观)“《百科全书》的读者群并不是由资本家构成 的,而是 1789 年中瓦解得最快的各个部门。他们来自于高等 法院和大法官裁判所,来自波旁王朝的官僚机构、军队和教会。 一种进步的意识形态渗透了社会结构中最为陈旧和锈蚀的部 分,这看起来似乎有些荒谬,但大革命正是从悖论中开始的。” 这段话表明,作者认为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是( B ) A.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B.特权阶级的自我崩溃 C.资产阶级要求革命 D.国王召开了三级会议
活方式是( )
A.刀耕火种
B.游牧渔猎
C.农耕定居
D.铁犁牛耕
返回
历史
解题分析:本题属于典型的唯物史观问题,反映的生产力决 定生产关系这一原理。所以答案选 C。
返回
历史
2.据考古学家考证,早期北京人的寿命如下表:
死亡年龄不 总人数 14 岁 30 岁以下 45—50 岁 50—60 岁
明
39 39.5% 8.1% 7.9% 2.6% 出现表格中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货物 单位 1843 年税率 1858 年税率
棉花 担 6.54%
5.72%
印花布 匹 14.25%
4.98%
棉纱 担 6.94%
4.86%
A.小农经济日益陷入了破产的窘境
B.传统轻工业贸易顺差越来越大
C.进一步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被列强控制了棉纺织业的命脉
返回
历史
5.(唯物史观)“每一次较大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结果,
C.现代化史观
D.阶级斗争史观
返回
历史
10.(唯物史观)有这么一段描述:1959 年六七月间,国务院秘
书厅的干部在自由议论学习中,从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性质的
规律看,认为进行(办)□□□□的条件根本不成熟,发展也太 急太猛。由于印刷问题,有几个字看不清楚,你认为
“□□□□”应该是( C )
A.三大改造
返回
历史
16.(历史解释)1976 年,美、英、法等西方国家组成七国集团, 协调经济政策以解决世界经济难题,俄罗斯加入后成为八国集 团。1999 年,八国集团国家和中国、巴西、印度等组成二十 国集团,寻求合作以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持续增长。从这 一历程可看出( A ) A.世界格局的变化冲击旧的世界经济秩序 B.经济全球化深入到贸易金融领域 C.越来越多的亚非拉国家进入世界体系 D.区域经济集团从封闭走向开放
返回
历史
备考视角
复习备考中要紧跟国家考试目标和选拔人才的要求,正确理解和
运用好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从选材到问题设计都要加强系
统性训练,尤其要在宏观上把握好历史观———唯物史观的运用
和渗透。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通过构建时空观(“点——线”结
合),以史料教学为载体,逐步学会运用时序与地域、原因与结果、
返回
历史
知识提要
返回
历史
知识梳理
(1)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
展规律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包含: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
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阶级斗
争的最高形式是进行社会革命,夺取国家政权、人民群众是
历史的创造者、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任何事物都有
返回
历史 17.(历史解释)关于美国是否在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前就得知了 这一计划,一直是战后史学家争论不休的问题。一些西方学者 认为美军有先进监听机关“魔术”,而且美军在太平洋地区布 置了大量的监听站和情报机构,对日军这么大的军事行动不可 能毫无察觉。而我国史学界则普遍认为,日本重心在中国战场, 不可能将进攻的矛头首先对准强大的美国,更不可能直接袭击 远在数千公里之外且有重兵防守的珍珠港。这说明(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返回
历史 2.(唯物史观)明朝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和西方显露资本主义的 曙光,大致处于同一个历史时代。但不久,两者从此进入两种 不同的轨道。导致近代前夕中国经济相对迟滞的最主要原因是
(D ) A.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 B.人口压力过大 C.传统农耕文明的衰弱 D.自然经济的根深蒂固,阻碍社会结构的更新变革
返回
历史
3.(唯物史观)著名历史学家胡绳把中国近代史分为三次革命
高潮,即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这一历史分
期法体现了( B )
A.现代化史观
B.革命史观
C.全球史观
D.文明史观
返回
历史
4.(史料实证)下表是 1843 年与 1858 年中国进口棉花及棉纺
织品税率比较表,这说明中国( C )
返回
历史
(4)历史解释——它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 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 内涵包括:叙述历史的能力、探讨历史规律、解决问题的思 考等。
返回
历史
(5)家国情怀——家国情怀,是学科核心素养的核心价值。培 育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感,提升民族自信心、自豪感、认 同感。要求学生具有开放意识、民主与法制意识、公民社会 意识、科学意识、环境意识等。
41.9%
A.没有工具食物匮乏 C.狩猎生活危险过大
B.不会用火只吃生食 D.个体生活难以生存
返回
历史
解题分析:本题除了要求对北京人的生活特点有比较清楚的 认识外,还要求上升到一定唯物史观高度上来认识,从而提 高正确率。答案选 C。
返回
历史 3.(2016 广东)如图所示为近代某一战争形势示意图。下列表 述中与这场战争相关的是( ) A.促成了国共两党合作 B.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 C.实现了孙中山的理想 D.完成了民主革命任务
返回
历史
7.(历史解释)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最能体现 这一趋向的是( B ) A.洋务运动—戊戌政变—清末新政 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C.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 D.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返回
历史
8.(史料实证)甲午战后有人认为:“欲图自强,莫亟于广兴 学校,而学校中本原之本原,尤莫亟于创兴女学。”1898 年 维新志士创办经正女学,以期“相夫教子、宜家善种、兴国智 民”。这表明女学兴办( A ) A.是民族救亡途径之一 B.开启了教育近代化进程 C.服务于维新变法运动 D.提高了妇女的社会地位
第七部分 专题突破
专题十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与中考解题指导
目录导航
01 专 题 解 读 02 知 识 提 要 03 知 识 梳 理 04 备 考 视 角 05 经 典 演 练
历史 专题解读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 史解释、家国情怀五大方面。近年来省考历史越来越走向能 力立意,注重立德树人,突出对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考查, 因此,平时把握和渗透核心素养,在复习备考中非常有必要。
其产生、发展到衰亡的历史、要用联系的眼光而不要孤立地
看待历史、用历史的、发展的、辩证的观点来评价历史人物
和事件、历史的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人生的真正价值在
于对社会的贡献等。
返回
历史
(2)时空观念——历史的时空观念是指历史时序观念和历史地 理观念。要求我们再认重大的历史事实、重要的历史概念和 历史结论;再现历史的发展过程、基本线索和阶段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