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生自主空间,让学生有效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给学生自主空间,让学生有效发展
案例一:课改多年来,我发现多数学生在学习中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
当接受到老师的任务时,他们显得手足无措,不会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前面拖拖沓沓,导致后面的任务完不成。
不认真阅读题干的要求,养成依赖组长讲解的习惯,东瞅西看,看见别人有答案了,赶紧抄写在自己的学案上,而不是通过阅读课本上的语言材料,经过动脑思考,动手查找资料去得出自己的答案。
这样,完全失去了老师设置学案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初衷。
教学反思与探讨:我认为中学英语课堂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英语教师教学观念不新,创新意识不强。
一部分教师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而不是学习的主人,教学方法单调、呆板,只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和机械操练。
2.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
长期以来,由于受中考、高考指挥棒的影响,教师习惯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只按照考试的要求进行教学,考什么就教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
3.传统考查与评估的影响。
教师的评优、晋级等与学生的考试分数挂钩,致使教师的课堂教学面面俱到,生怕哪个内容没讲到,考试时失分。
致使学生虽学外语多年,多数学生在当观众,在使用语言时,不是听不懂,开不了口,就是读不快,不会写。
这极大地影响了学生今后的继续学习,也很难满足社会发展对外语人才的需求。
要解决中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只有靠改革。
如何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构建中学英语“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主体性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作用,使学生自主
学习,这是当前中学英语教学中的一个研究课题。
我经过教学实践和研究认为,这种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主要环节是:创境自情——引动自究——启思自悟——导训自调,即通过创设真实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自我学习的热情;通过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使其进行积极的自主探究;通过有价值的提问,启发学生思考,使其自我领悟新知;通过指导多种训练,促使学生“动”起来。
使课堂教学:活“起来。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不断反思,探究适合课改和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和思路。
我觉得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首先要从老师少讲,精讲开始,转变教师一味讲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而是去培养学生通过自主努力去获取知识的良好习惯,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要让学生真正“动”起来,教师就不能拘泥于“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而应放大胆子,还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拓宽自由发展的空间,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
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场景,使其在多样化的课堂课外活动中展现自我、体验成功。
完成师生角色这个转变,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课改理念深入到心,到行动上。
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并指导其实践运用。
古话说得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教育不只是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教给他们自主学习的方法。
这就需要在平时教学中注意渗透和指导,并鼓励其通过自主性学习掌握方法,达到自由运用。
在教学中要学会放手,但不能盲目放手,听之任之,要做好以下几方面:
1.实际教学中教师预先要根据教材内容,学生实际,结合考点,设置出适合学生自主学习,有效实施的导学方案来。
2.在学生自主学习时,教师不能无所事事不仅要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还要在教室巡回,及时收集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与困惑。
建议他们独立自主地完成学习任务,通过认真阅读预习导航,按学案制定的要求一步一步去做,读对话,课文,查找短语,总结句式,翻阅要点解析掌握词汇,短语,句型的用法。
3.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先写下自己能独立自主完成的问题,允许他们留有空白,将自己思考后仍不能解决的问题留下,等到小组合作探究环节再去解决,小组合作讨论后还无法弄清楚的问题,通过组长写成汇报卡递交给老师。
4.在学生自学后,教师应创造让学生交流学习所得的机会,培养学生自学后在展示交流课上主动汇报学习情况的习惯,使课堂气氛热烈,学生思维活跃,情绪高昂,完全处于主动学习的状态。
老师针对合作探究后还不能解觉的疑难进行点拨,解析。
这样,学生能自学会的不讲,有疑难的再做讲解,即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又能做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
5.最后在练习巩固环节,教师根据本课时的重,难点自己设计或精选习题,让学生加强巩固,将所学知识点,短语,句型,加以实际运用,达到课标要求的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的目的。
长期坚持,便能逐步培养学生自己主动学习,勤于思考,善于归纳总结的良好习惯。
有了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长期有
效发展就不会成为一句空话。
总之,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我们在课堂上就要做到敢于“放”,把教学的时间与空间交给学生,让他们通过自己的观察、实践、独立思考与集体讨论,去获得知识,同时又获得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
实践使我体会到,只有教师敢于放开“呵护”的双手,就会发现学生也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创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