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资料
1860 年英法联军劫掠、火烧圆明园后,圆明园由中国最大的博物馆变成一堆废墟。
下面是分享的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资料,一起来看看吧。
火烧圆明园详细资料圆明园始建于1709 年(康熙48 年),最初是康熙皇帝赐给皇四子胤禛的。
1744 年雍正即位后,拓展原赐园,并在园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政殿以及内阁、六部、军机处诸值房,御以“避喧听政”。
乾隆皇帝在位期间除对圆明园进行局部增建、改建之外,还在紧东邻新建了长春园,在东南邻并入了万春园。
圆明三园的格局基本形成。
嘉庆朝,主要对绮春园进行修缮和拓建,使之成为主要园居场所之一。
道光朝时,国事日衰,财力不足,但宁撤万寿、香山、玉泉“三山”的陈设,罢热河避暑与木兰狩猎,仍不放弃圆明三园的改建和装饰。
1860 年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文物被劫掠,同治帝时欲修复圆明园,后因财政困难,被迫停止,改建其他建筑。
八国联军之后,又遭到官僚、军阀巧取豪夺的毁灭打击,终变成一片废墟。
圆明园;;沦为废墟的“万园之园”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连烧3 天3 夜
火劫:“第二次鸦片战争”时英法联军如何火烧圆明园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组成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咸丰十年
(1860 年)8 月,英法联军攻入北京。
10 月6 日,占领圆明园。
从第二天开始,军官和士兵就疯狂地进行抢劫和破坏。
为了迫使清政府尽快接受
议和条件,英国公使额尔金、英军统帅格兰特以清政府曾将英法被俘人员囚禁在圆明园为借口,命令米启尔于1860 年10 月18 日率领侵略军三千五百余人直趋圆明园。
“圆明园”,是由康熙皇帝命名的。
坐落在北京西郊海淀区,与颐和园紧相毗邻。
它始建于康熙46 年(1709 年),由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三园组成。
清朝康熙帝把该园赐给四子胤禛(后来圆明园遗址的雍正帝),并赐名圆明园。
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位皇帝150 多年的经营,集中了大批物力,役使了无数能工巧匠,倾注了千百万劳动人民的血汗,把它精心营造成一座规模宏伟、景色秀丽的离宫。
清朝皇帝每到盛夏就来到这里避暑、听政,处理军政事务,因此也称“夏宫”。
火烧圆明园,这是人们说惯了的一个说法。
其实,火烧圆明园的真正概念,不仅是火烧圆明园,而是火烧京西皇家三山五园。
焚毁的范围远远比圆明园大得多。
这三山五园是:万寿山、玉泉山、香山三山,清漪园、圆明园、畅春园、静明园、静宜园五园。
10 月17 日,英国首席代表额尔金以清政府“不讲道义,不顾国际法”,将捕获的英法“侨民”十八人虐待致死为口实,照会清政府:“圆明园者,英法侨民所受痛心疾首惨刑而死之地也。
(英国)誓必毁为平地”野蛮地命英军于10 月18 、19 两日,将北京西北郊的五园(即圆明园、畅春园、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三山(万寿山、玉泉山、香山)等皇家园林焚为灰烬。
圆明园陷入一片火海的时候,额尔金得意妄行地宣称:“此举将使中国与欧洲惕然震惊,其效远非万里之外之人所能想象者”。
10 月18 日至19 日,是又一个应该用黑色石碑加以标记的日子。
英军点燃圆明园英法侵略军到达圆明园后把圆明园抢劫一空。
之后,为了销赃灭迹,掩盖罪行,英国全权大臣额尔金在英国首相帕麦斯顿的支持下,下令烧毁圆明园。
大火连烧3 天3 夜,使这座世界名园化为一片废墟。
圆明园,曾以其宏大的地域规模、杰出的营造技艺、精美的建筑景群、丰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涵而享誉于世,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和“万园之园” 。
圆明园座落在北京西郊海淀,与颐和园紧相毗邻。
它始建于康熙46 年(1707 年),由圆明、长春、绮春三园组成。
占地350 公顷(5200 余亩),其中水面面积约140 公顷(2100 亩),有园林风景百余处,建筑面积逾16 万平方米,是清朝帝王在150 余年间创建和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
圆明园继承了中国3000 多年的优秀造园传统,既有宫廷建筑的雍容华贵,又有江南水乡园林的委婉多姿,同时又吸取了欧洲的园林建筑形式,把不同风格的园林建筑融为一体,在整体布局上使人感到和谐完美。
可谓“虽由人做,宛自天开” 。
1860 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将圆明园烧毁。
1900 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烧杀掳掠,慈禧太后挟光绪皇帝逃奔西安,八旗兵丁,土匪地痞即趁火打劫把园残存和陆续基本修复的共约近百座建筑物,皆拆抢一空,使圆明园的建筑和古树名木遭到彻底毁灭。
其后,圆明园的遗物,又长期遭到官僚、军阀、奸商巧取豪夺,乃至政府当局的有组织地损毁。
北洋政府的权贵们包括某些对圆明园遗址负有保护责任者,都倚仗权势,纷纷从圆明园内运走石
雕、太湖石等,以修其园宅。
那侵略者不仅抢夺了那珍贵的历史文物,而
且毫不留情地把它化成灰烬。
圆明园占地350 公顷,其中水面面积约140 公顷,圆明园的陆上建筑面积比故宫还多一万平方米,水域面积又等于一个颐和园,总面积竟等于8.5 个紫禁城!
它继承了中国三千多年的优秀造园传统,既有宫廷建筑的雍容华贵,又有江南水乡园林的委婉多姿,同时,又吸取了欧洲的园林建筑形式,把不同风格的园林建筑融为一体,在整体布局上使人感到和谐完美。
真可谓:
" 虽由人做,宛自天开" 。
圆明园不仅以园林著称,而且也是一座收藏相当丰富的皇家博物馆。
法国大作家雨果曾说:" 即使把我国所有博物馆的全部宝物加在一起,也不能同这个规模宏大而富丽堂皇的东方博物馆媲美" 。
园内各殿堂内装饰有难以计数的紫檀木家具,陈列有许多国内外稀世文物。
园中文源阁是全国四大皇家藏书楼之一。
园中各处藏有《四库全书》、《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荟要》等珍贵图书文物。
圆明园,曾以其宏大的地域规模、杰出的营造技艺、精美的建筑景群、
丰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涵而享誉于世,被誉
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和“万园之园”
圆明园的毁灭:揭秘英军焚毁圆明园的真实原因英军焚毁圆明园的原因到底是什么?这个原因我们史学界有很多的说法,估计有十种以上。
史学界占主流地位的说法是:“英法联军劫掠圆明园之后,他们为了掩盖劫掠圆明园的罪证,要销赃灭迹” ,很多教科书里都这样讲。
这个说法,出自一本叫《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书,1965 年出版的。
如果这是“文革”前或“文革”中的著作,不够客观是可以理解的。
可是2005 年,汪荣祖所著《追寻
失落的圆明园》中也讲:“额尔金之所以把整座圆明园夷为平地,是有意要销毁劫掠的证据,因此让许多被盗的财宝不能被清点出来。
”
我们讲民族感情、民族立场和历史的科学性应该是一致的,我们为了民族的立场,不能够不顾历史的科学性,要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就值得商榷了。
为什么?第一,持这种观点的人没有翔实的史料根据,我们搞历史的人,不能信口随便说,要有根据。
第二,持这种观点的人,带有很大的想当然的主观臆断的色彩。
一些清宫的影片、小说、故事里面讲,清宫里的太监把皇帝的一些宝物偷出来卖掉。
后来怕败露,就放把火烧了。
这是我们看小说经常看到的一段描写。
但是,英军火烧圆明园是光天化日之下进行的,公开进行了三天,放火已经无济于事了。
从逻辑上说不通。
第三,英军为什么要火烧圆明园?其实英国人他们自己有一个非常清楚的说法。
英军总帅格兰特说:“因为清政府对于所捕获的英人大半加以杀害,额尔金爵士和我都觉得必须对清帝加以严厉的责罚,并且留些报复的痕迹才行。
”额尔金的私人秘书也讲:“彻底焚毁圆明园,不但可以留下不易泯灭、永久保存在人们脑海的痕迹,而且可以证明联军已经旗开得胜,耀武扬威地占领了北京。
”这是他们自己讲的为什么要烧圆明园。
还有一种说法是,英国人烧圆明园是因为清政府在圆明园里面把他们的战俘虐待致死,所以烧圆明园。
按照这个逻辑,战俘是不是在圆明园被虐待致死的,是需要讨论的一个问题。
如果清政府真的在圆明园把战俘虐待致死了,英国人烧圆明园或许还有一点理由。
但是史料证明,清政府一共抓了39 个人,最后21 个人死了。
这些人有的是在前线被杀,有的在监狱里面被虐待致死。
这都没有问题,我们一定要承认。
清政府在这个问题上有他
的错误。
但是,英法俘虏绝对没有被送到圆明园里面去。
英法被俘人员分成两部分。
一部分是以巴夏里为代表的9 个人,他们9 个人在打仗时被扣留,直接送到北京,送到北京的刑部南北二监。
后来,英国人、法国人要求清政府释放他们,清政府把这些人提出来,放在德胜门积水潭的北边。
英国人说不放战俘就要炮轰北京城。
清政府就把这些人送到德胜门外的英军军营。
其他战俘被分押在北京周边的一些州县的监狱里面,肯定没关在圆明园里面。
清政府怎么会把“蛮夷”士兵关在皇家园林里
面?1861 年3 月30 日,巴夏礼在报纸上发表了一篇回忆文章:谈了怎么谈判、怎么样被扣留、怎么样送到北京,中间怎么转移出去…… 就是没有讲过他被关在圆明园里。
一个国家的辉煌历史不应该忘记,也不容易忘。
一个国家的屈辱的历史,更不能忘记。
龚自珍讲历史、史学和国家存亡的关系,说:“出乎史,入乎道”,就是你学习历史之后,从历史中总结很多的经验教训,你就能了解到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
你要想了解人类发展的规律,就必须学习历史。
圆明园到底流失多少文物“圆明园到底流失了多少文物,没有精确的统计。
”中国人民大学博导、圆明园研究专家王道成说。
他说,根据档案记载,清漪园(颐和园旧称)留有详细的“陈设清册” ,详细记载了勤政殿(现仁寿殿)、佛香阁等不同建筑的各种摆设,精确到了每一层楼、甚至每一张桌子,但圆明园的陈设清册没有留存下来,可能是在战火中毁掉了,因而失去了精确排查圆明园流失文物的依据。
今天,我们对圆明园文物的盘点主要来源于众多文物专家的研究。
著名文物专家史树青先生曾在《圆明园;;历史;现状;论争》一书中提
到:1973 年5 月,史树青随中国出土文物展览代表团赴法。
前往巴黎东南70 公里的枫丹白露的一座行宫参观,法国人称为枫丹古堡。
1863 年,拿破仑三世在此另建中国馆,这里收藏着法国侵略军当年从圆明园劫去的大量珍贵文物。
中国馆门前有俩石狮,馆中收藏文物一千余件,展出了320 件,全部是1860 年从圆明园劫夺去的。
中国馆室内金漆桌案及多宝格上,陈设有商周青铜器,明清官窑瓷器(重要瓷器有宣德青花莲花大碗,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五彩和粉彩瓶、罐、花盆等),明景泰蓝熏炉(宫熏)、尊、觚、吊灯,各种玉雕,各种如意、盔甲和丝绣等物,尚有成对大象牙、成对大犀角。
此外,尚有翡翠、玛瑙、珊瑚、水晶、文竹、黄杨木、象牙器、雕漆等工艺品。
宫廷肩舆(辇)一抬,据说,此肩舆被劫运法国后,拿破仑三世的王后曾乘坐过。
1890 年(光绪十六年),薛福成出使法国,在巴黎东方博物馆中国室见有圆明园玉印二方,一曰“保合太和” (青玉方印);一曰“圆明园印”(白玉方印)。
1904 年(光绪三十年),康有为游巴黎,在奇规昧博物馆曾见过中国内府珍物及玉玺等,并认为是圆明园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