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规则意识培养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生规则意识的培养
德,以育之。小学阶段的学生,不仅是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也是形成良好思想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的时期。心理学家总结出”小学儿童的品德是从习俗水平向原则水平过渡,从依附性向自觉性过渡,从外部监督向自我监督过渡,从服从型向习惯型过渡”。从这个意义上说,小学阶段的品德教育是过渡性的教育,小学阶段形成的品德对儿童一生成长都具有重要作用,在小学阶段养成儿童具有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对他们今后的思想品德进一步健康发展将奠定稳固的基础。
小学德育工作对提高整个民族的道德素质具有深远的意义。人所共知,当今世界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实质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随着文化素质的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同样不可忽视,提高全民族道德素质,已成为世界性的问题,许多中外教育专家都认为:未来的人才应具有更高的道德素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人们的思想精神面貌有了新的变化,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消极思想,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有所抬头,它们不可避免地对儿童产生消极影响。人们常生动地说:”体育不好出废品,智育不好出次品,德育不好出危险品。”所以,小学阶段的教育就是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他们是祖国的未来,是21世纪各条战线上的生力军,他们能否在将来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担当起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重任,这就要靠我们今天的教育。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教书”就是要给学生以文化科学知识,获得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本领。”育人”就是要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规范良好的行为习惯,能把所学本领服务于人民,服务于祖国。怎样抓好小学德育工作?
要根据不同的客观条件和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指导。有的从提高道德认识开始,有的从培养道德情感开始,也有的从锻炼意志开始或训练行为开始。这就是德育过程的多端性,但无论从哪个因素开始,都要以养成完美的道德品质为最终目的。
在德育工作中要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促进学生思想矛盾的转化,创设教育情境,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小学生由于道德认识的局限,情感不稳定,控制自己道德行为的能力不强,这就更需要教育者的严格管理,但这种管理不是动辄训斥,不是把学生思想填街塞巷”死”,而是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把学生的思想管”活”,使其沿着正确的道路发展,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只有将学生的主动性和教师的指导性统一在实际工作中,才能搞好德育工作。
由于小学生思想品德是在教师指导下形成,是师生双边活动的结果。因此,德育工作的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就小学生行为常规训练谈点看法:
1、把学生的行为规范训练确定为小学德育工作的重点。
可分以下步骤:具体安排学生,讲行为规范;比行为规范;查行为规范;促行为规范。要反复要求,加强训练,使之养成良好的
行为习惯。
2、宣传教育,激发动机,用思想支配行动。
教育者既要对教育对象进行组织学习,讨论行为规范的要求,让学生领会地接受,提高对行为规范的认识,又要指导学生进行实践锻炼,营造教育氛围,使学生成为知行统一、言行一致的人。例如:学生都能认训到打架、骂人的行为是不对的,但偏有人犯,这就是正确的思想还未形成正确的行为动机。
3、提出要求,制订细则,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动机。
要有计划,联系本校实际、学生实际,制定出德育工作的目标。计划要有针对性,要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看采取什么教育方式,以收到预期的效果。为达到培养目标而提出具体要求,制定学生必须遵守的规章制度。《小学日常行为规范二十条》就是对学生提出的基本要求,学校和班集体可结合学校的学生实际制订学生一日(包括在家庭、学校、社会)的行为常规细则,使学生行为有章可循,知道怎么做,提出时时、处处以行为规范要求自己,养成思考自己行为是否符合要求的习惯。
4、实施和检查。虽然实施和检查是管理与被管理,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
但不应单纯地把学生只看成是被管理、被教育的对象。要充分信任学生。因为,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接受。教师不可能整天守着学生,班主任不可能有分身法,监督每个学生,所以,实施和检查要依靠学生,要形成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学生互
相监督管理的氛围。那么,学校的德育教育就既有生气,又有好的结果。
德育和教学一样,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能自觉地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形成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机制。
5、随时注意观察实施效果。
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分析学生行为不规范的原因。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教育存在着不一致的地方。不良习惯的影响无处不在,不是积极的影响占上风,就是消极的影响占上风。因此,教师应注意协调学校与家庭及社会教育的一致性,学校要以正面教育为主,要使学生知道社会上一切歪风邪气都是错误的,以促进学生思想行为的健康发展。
6、巩固行为,形成习惯。
使之逐步形成稳定的发展势态,良好的行为习惯一经养成,就成为一种积极定势。它将促进学校的德育工作走向良性循环的正确轨道,要坚持做到时时处处对学生德育反复抓,抓反复。对良好的行为有意识的提供肯定机会,进行表彰,强化良好行为习惯的持续发展。
7、总结,提出改进措施。
全面落实《规范》要求,注重行为的规范化,从基本要求入手,落实各阶段的主要任务,对照《规范》找出学生优点,采用评比,表彰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良好行为的形成和深化。找
出不足,创设条件,依靠学生自身的优点去克服自身缺点,调动学生的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使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不断地提高和深化。
小学生规则意识的培养,是一项细致的工作,要搞好此项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将和家庭、社会并肩协力,培养好祖国未来的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