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技能人才培养:“中国制造2025”与职业教育的最佳结合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技能人才培养:“中国制造2025”与职业教育的最佳结合点
作者:刘晓玲庄西真
来源:《职教论坛》2016年第01期
摘要: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任何国家任何时代,经济的发展维持都离不开制造业。
目前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积极调整对策来应对“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三步走战略,为我国由制造大国跨入制造强国行列,提高产业竞争力,提升综合国力指明了方向。
实施“中国制造2025”,离不开高技能人才的支撑,职业教育作为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如何快速有力的对接“中国制造2025”,服务中国制造发展,更好地发挥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仍是我们值得关注的重点。
关键词:高技能人才;中国制造2025;以人为本;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刘晓玲(1991-),女,河南林州人,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庄西真(1967-),男,山东莒南人,江苏理工学院职业教育研究院院长,研究员,教育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教育社会学。
基金项目:2015年度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制造2025与江苏省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研究”(编号:15JYA003),主持人:庄西真。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01-0062-05
自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各国都陆续开始了自己的工业化进程。
从蒸汽化时代、电气化时代到信息化时代,工业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巨大的便利,工业化水平的高低成为衡量国家民族强盛与否的标准。
世界强国的经济兴衰表明,强大的制造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不懈动力,是生存的根本。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全面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依赖于规模和低成本的优势,使我国的传统工业迅速崛起,建立了完整的产业结构体系,推动了“Made In China”走向世界,使我国跨入世界制造大国行列。
但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科技含量低的现状仍制约着我们迈入制造业强国的步伐。
目前发达国家都在积极应对新工业革命的挑战,后发型现代化国家利用自己的自身资源和低成本优势也在加快工业化步伐,面对发达国家先进技术不断革新和发展中国家低成本竞争的双重挤压,“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是适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和中国制造业发展要求的战略选择,是推动中国制造业发展,转型升级的良方[1]。
纵观工业革命的发展历史,发达国家的不断变革,最重要的是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提升,从最初的适应低技术经济发展的初中级技能人才,转变到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
中高端人才。
技能人才,尤其是技术创新型和高素质人才成为制造业发展的强大后备军和重要基础。
“中国制造2025”要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制造业,使我国跻身世界制造业强国之列,最大问题也是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短缺。
如何培养一支能把“中国制造2025”落到实处的技能型人才就显得十分迫切。
一、高技能人才的概念界定
2003年底召开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高技能人才”,并将其纳入到国家“人才强国”的战略总规划当中。
政府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文件中均提到了“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如何对高技能人才准确界定,各个学者有自己不同的看法。
刘春生在《高技能人才界说》中认为,高技能人才更多的是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的交叉,不仅仅是位于技能型人才的高层次队列,而更应是具有精湛技术的技能型人才[2]。
郎群秀在《高技能人才内涵解析》中指出,高技能型人才是指在生产服务一线岗位领域中,掌握丰富的知识和高超精湛的操作技能,能够灵活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并将其分为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三类[3]。
另外还有何应林在《高技能人才概念研究》中,根据对高技能人才的发展趋势研究,运用“衣领”的不同,将高技能人才划分为“高级蓝领”、“灰领”、“银领”、“金领”等[4]。
2011年在《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中,增添了对高技能人才的新的要求,要求高技能人才“能够进行创造性的活动”。
通过对高技能人才概念的梳理,不难发现,迄今对“高技能人才”界定的差别主要在于对“高”理解不同。
高技能的“高”不仅是对专业知识和技术的掌握程度高,也包括职称和资格认证的等级高。
本文认为,“高技能人才”主要是不但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还应该具备精湛高超的技术技能,拥有突出的实践操作能力,并且最重要的是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具备创新精神和企业家精神,勇于投身实践,能创造性的解决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等一线岗位中遇到的问题,为社会发展和经济提升做出贡献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高技能人才”是动态的概念,它的涵义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不断变化。
高技能人才作为发展生产力的骨干力量,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具备高超的技艺和技巧,丰富的实践经验;二是具备较强的岗位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三是具备创造创新能力。
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一代产业变革,促进了高新技术的传播,引发了生产方式和生产结构的变革,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对高技能人才的知识和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高技能人才队伍不能满足“中国制造2025”的需要
“中国制造2025”通过“三步走”战略来实现制造强国的建设目标,核心是智能制造,基本方针是: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
人作为创新的主体,创新驱动的关键在于人;质量的保障依靠的是人;绿色发展,结构优化的基础在于人的观念的转变。
“中国制造2025”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迈进,归根结底是“人力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抢占未来制造业的竞争制高点,人才是关键。
(一)“中国制造2025”对高技能人才提出新的要求
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是“中国制造2025”的最显著特征。
信息技术的每一次重大创新都推动着制造业的变革,新时代以云制造、云智慧技术、3D打印技术、物联网、互联网等为代表的新型技术不断拓展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推动着多个领域的技术融合发展。
“中国制造2025”顺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趋势,开发网络化、智能化资源,以互联网为基础将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结合,重构制造业体系,引领新一代以信息技术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变革。
制造业转型升级,将人与机器,人与技术之间的关系重新定义。
从生产方式的变化来看,新的生产方式呈现出智能化特征,打破了原有的工厂集中制造生产模式。
整个产品的制造过程不再是单个企业的行为,而是变为分散式、若干企业协同的生产模式。
横向维度上,产业组织网络化,企业之间以网络互连的方式实现产业资源的跨企融合,走产业密集型路线。
一方面企业将内部处于价值链低端,资源消耗量大的项目撤离,转而依靠外部资源丰富的企业来供应所需;另一方面,企业产业组织之间的相互联系,超越了传统产业的边界,促进了市场经济结构由单一的线性向复杂的网络交叉转变,形成新的竞争协同模式,为了快速适应市场的需求,创新成为企业竞争生存的必经之路。
纵向维度上,打造制造过程智能化生产模式,走“机器人时代”,实现生产机器操作的无人化,车间网络的全覆盖,机器设备的数字化,制造过程的自动化等,传统的大规模流水线生产将逐渐被取代。
“高技能人才”是随着生产力、生产方式不断变化的概念,生产方式的转变对技能人才有了全新的要求。
传统制造工业过程要求“高技能人才”具备娴熟的技艺,能够胜任一线的工作生产即可。
而随着网络的发展,信息传递的费用近乎为零,在生产过程中,企业与企业之间以及企业内部,通过网络实现信息的沟通和传递,企业通过在线服务系统获得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类零部件,智能化生产完成产品的配置,从而将成本降到最低化;销售过程中,企业借助在线销售平台完成产品的销售,短时间内使产品行销全球,缩短产品广告时间和销售时间;售后服务过程中,消费者利用网络平台直接对产品的质量和使用价值以及服务的质量做出评价。
整个产品制造—销售—售后服务的全过程中,制造业和服务业通过网络被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这就将人从生产一线中解放出来,通过设计软件程序完成产品的生产,智能工厂里的劳动者不再是机械活动的操作者,不仅需要掌握技术技能,还需要具备对智能化系统的分析管理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成为集技术、管理、操作于一体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再者,数字化制造背景下,企业需要根据用户的需求,快速做出反应,对产品、工艺、资源分析规划,产品的设计不再单纯与设计者有关,生产过程中的每个参与者都将是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创造者、设计者和服务者,处于一线工作的劳动者需掌握生产过程中的全知识。
从产业结构的变化来看,“中国制造2025”大力推进科技、管理、服务的创新,打造精品制造业。
“中国制造2025”将创新驱动、绿色发展作为指导方针,加大能源再造和信息技术的融合,传统的低科技含量产业部门逐渐被替代,转而加大对高新技术的研发,推动新型产业的诞生,而提升产业竞争力过程需要大量的创新科研人员的支撑;其次,我国处于经济“微笑曲线”中的底端的产业加大了向两端发展的力度,产业之间的“隐形”竞争悄然增强,这种态势导致市场竞争的重点迅速转移,推动各个产业加大对新技术的研发和对传统工艺的技术改造步伐,以
此保证产品的高质量,提高产业竞争优势。
整个过程的实现都离不开包括高技能人才在内的各类别、各层次的人才的支撑。
(二)高技能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
制造业智能化时代的到来,懂互联网,跨产业链,集创新、管理、服务于一体的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成为推动智能生产的主动力,高技能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是重中之重,传统意义上的高技能人才与信息化制造业的人才要求脱节,培养新时代的高技能人才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
1.人才结构的矛盾突出。
我国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
作为世界上拥有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我国劳动力每年供给量随总人口的增加而逐年增加,存在数量上的优势。
但是,随着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我国在由“生产型”迈向“发展型”的过程中,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比重加大,而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质量和速度低于经济转型的步伐,企业、社会等机构对人才相对的有效需求量明显不足。
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研究显示,预计到2020年,全球的企业尤其是高科技企业将面临大约4000万技术人才缺口,这对中国的高科技企业打击尤为严重,中国的企业到2020年大约需要1.4亿的高技能人才,而中国将面临约2200万技术人才的短缺[5]。
人才的短缺,严重制约了经济转型的步伐,成为制约制造业发展的瓶颈。
职业教育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主阵地,并没有做好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准备,在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学科专业设置等方面与市场需求脱节,观念陈旧,“3D打印技术”“机器人”等新信息化技术体系不能及时地融入到课堂教学内容中。
总的态势呈现出,传统的产业大规模招生,高新技术产业招生人数不足;单一操作技术的人才数量多,高端的复合型人才缺乏。
此外,专业技术的人才需求比例失衡,造成大部分职业学校的学生毕业难以就业,难以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位,造成了“人才过剩”“人才浪费”的虚假现象,加大了就业的压力,必将制约“中国制造2025”的顺利实施。
2.产教衔接的力度不够。
产教衔接、校企合作的力度不足。
产教衔接是适应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先进的教育办学模式,是一种以培养具有创新实践精神技术技能应用能力的专门人才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
“产”是基础,“教”是培养人才的核心,产教结合是一种互惠互利的市场交易行为,讲究信用是产教双方形成良性互动的基础。
职业院校和企业在合作中的地位与作用不同,各自对利益分配问题上的认识不同,因而对产教结合价值的认识也不均衡。
职业院校希望企业提供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而企业要求学校提供可用的人才,双方各取所需,各谋各利,互动效应不明显,缺乏合作的责任意识;德国的“双元制”育人模式并没有在中国产生应有的效果,对教师的评价机制依旧保持在学术上的理论研究成果,关注的是课题的奖项,论文的数量,创新项目等,缺少对教师实践能力的评定,“理实一体化”教师队伍力量薄弱;政策上的约束,融资渠道的不通畅,资金短缺也是影响校企合作的一大难题;另外,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下降,企业的高技能人才的付出与收入不成正比,缺少红利,也间接降低了技能人才的数量。
三、职业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策略
“中国制造2025”是一个国家性的战略,实现三步走战略,人才是关键,需要的不仅是高技能人才的数量提升,更需要的是有质量的数量的提升,培养“适销对路”的高技能人才,实现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是当下的重要任务。
(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明确目标定位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明确提出:“职业教育必须以就业为导向,职业院校办学必须以学生为本,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才是职业院校办学的出发点。
”
职业教育培养符合我国国情,能够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课程体系,专业的设置应以市场需求,学生的就业情况为导向,及时地调整专业课程设置,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的变化,建设适应数字化时代的教育体系,做到与时俱进。
结合西方发达国家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美国的社区学院教学结合社区发展设置课程,增加学习内容的实用性;德国的“双元制”教学模式,被称为德国经济腾飞的秘诀,学生具备学生和学徒的双重身份,以企业需求来进行培养,既学习理论又参与实践;英国的工读交替,丹麦职业学校的“合同制”等,课程体系的设置要多方参与,研制制定,充分对接企业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合理规划专业设置,突出课程的实用性,从而增加学生的就业率。
同时,我国职业学校在培养人才方面应结合当下实际,适应“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步伐,提高为制造业服务的意识,确立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目标,设置制造业需要的专业,设置与新型制造业服务业相关的专业,与产业结构匹配,减少或废止需求量少的专业招生指标;以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基础,紧密结合劳动力市场和用工单位的需求,预测未来几年的需求,提前设置新的专业,制定新的教学计划,确立人才培养的长远目标,使培养的人才与市场需求紧密吻合,明确“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达到“来既能干”的目标,培养“适销对路”的准职业人才,提高人才培养的效率;在课程的内容设置与职业标准对接上,可以实施弹性学制和灵活的学分制度,深入贯彻“中国制造2025”的五大方针,加大对学生创新能力和技能素养的培养。
(二)以“双师型”教师培养为龙头,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也不可忽视。
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是由培养高技能人才到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再到高端技能型人才,最后到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过程。
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对职业学校教师的要求更加明确,建设一批具有深厚理论知识,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
目前,很多职业学校对“双师型”教师的认识不足,将“双证”的持有者就定为“双师型”的看法过于武断;有的学校教师所教的专业与自己的职业资格证书不对口等等,导致教师不能发挥自己的作用。
究其原因,一是由于“政出多门”“证出多门”的问题,另一个就是能够真正胜任“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师队伍力量薄弱。
我国现行的职业资格认证缺乏统一的规定标准,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其他的行业企业,社会培训机构等都具备“发证书”的能力,社会的不良倾向,导致“掺假”证书的大量增多,政府应在宏观调控上进行正确的引导,使企业行业等各个部
门有效对接,制定全国统一的证书资格认证标准,加强“双师型”教师的考核机制,坚持公开,公正,公平,择优的原则,加强“双师型”队伍的质量,更好地服务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
另一方面,培养一批“双师型”教师队伍不是简单的事情,职业院校也不能仅仅局限于具备双证的双师型教师,在聘任方式上,可以加大引进经验资深的国内外技术技能型专业人才或企业精英到教师队伍行列,主动参与职业教育的教学,让学生可以更加直接地体验到优秀的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支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探索中外职业院校合作办学模式,立足于本土特色,结合“中国制造2025”,推动与之相配套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
另外,通过校企一体化合作机制,实现学校教师与企业优秀员工的对接,让教师深入到一线的产业生产线去,增加自身的实践经验,提高职业技能水平。
(三)以“校企合作”为突破口,改革育人模式
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与企业有效对接,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根本途径,也是职业院校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和创新之路。
结合国外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德国的“双元制”教学,美国的社区学院,以及英国的学徒制教学模式等,充分融合企业和职业学校办学的优势,走“理实一体化”培养模式,学生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在企业增加实践经验,知识与技能双向提升。
我国目前实施的校企合作模式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发展。
最主要的原因是缺乏有效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要求,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突出职业院校的办学特色,强化校企协同育人。
校企合作的紧密度,不是单方能决定的,取决于双方的投入,职业院校要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积极拓宽校企合作的领域。
企业拥有先进的技术设备和实习实训基地,但企业追求短期利益最大化,未能看到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带给企业的隐性效益,对校企合作投入不积极。
而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实习经费以及实习基地等不能很好地与市场接轨,使得高技能人才培养路径受到阻碍。
政府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中处于主导地位,制定有效的校企合作机制,营造技术工人成长的良好环境,有效推进校企联合,形成政府、院校、企业的高技能人才培养联盟。
在“双赢”的思想指导下,职业院校通过企业提供的便利和丰厚的理论基础,依靠企业与市场对接,系统联合培养高技能人才,真正做到“学做合一”;企业在用工荒背景下,通过技术技能人才来实现数字化生产,信息化服务,最终达到产业升级。
(四)以职场表现为旨归,建立科学的评价激励机制
对技能人才的科学评价与合理的激励是“使用”的重要举措[6]。
当下“普教热,职教冷”的局面,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重学术轻技艺的思想根深蒂固。
社会对于职业教育高技能人才仍存在偏见,从古至今,都以研习学理为宗旨,轻视专业技术教育,这种观念束缚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容易导致社会偏离技术的倾向。
政府要树立“职业教育促进经济发展”的观念,完善职业教育政策法规,在政策上引导支持,为高技能人才培养提供制度保障。
评价具有导向、诊断、甄别、选拔和发展的功能,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最终要通过评价来保障[7]。
职业院校的学生个体程度参差不齐,社会对不同专业的需求也各有不同,复合型人
才备受青睐,目前对职业院校的学生评价方式还不够成熟,缺乏统一的评定标准。
以市场和产业升级的需求为依据,根据学生的综合能力,制定理论+实践考试的双向考试方式,通过多种诊断、选拔和评价等方式选拔优秀技能人才,提高“毕业证”和“职业资格证”的“双证融通”。
运用正确公正的评价机制,结合学生和社会的反应,不断细化完善评价指标体系,选拔高水平技能型人才。
政府应协调企业、职业院校以及社会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和薪酬制度,提高技能型人才的经济收入,增加高技能人才的红利,对做出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晋职晋升,从基层改善社会对职业教育认可度低的现状。
参考文献:
[1]周海银.高等教育如何适应中国制造2025[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15(5).
[2]刘春生,马振华.高技能人才界说[J].职教通讯,2006(3).
[3]郎群秀.高技能人才内涵解析[J].职业技术教育,2006(22).
[4]何应林,宋兴川.高技能人才概念研究[J].职教论坛,2006(1).
[5]彼得·马什.研究显示全球技术人才短缺[EB/OL].http:
///story/001047579.
[6]庄西真.使用比培养更重要[J].职教论坛,2015(28).
[7]李小娟.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理性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2(6).
责任编辑刘扬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