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技能人才培养:“中国制造2025”与职业教育的最佳结合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技能人才培养:“中国制造2025”与职业教育的最佳结合点
作者:刘晓玲庄西真
来源:《职教论坛》2016年第01期
摘要: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任何国家任何时代,经济的发展维持都离不开制造业。目前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积极调整对策来应对“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三步走战略,为我国由制造大国跨入制造强国行列,提高产业竞争力,提升综合国力指明了方向。实施“中国制造2025”,离不开高技能人才的支撑,职业教育作为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如何快速有力的对接“中国制造2025”,服务中国制造发展,更好地发挥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仍是我们值得关注的重点。
关键词:高技能人才;中国制造2025;以人为本;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刘晓玲(1991-),女,河南林州人,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庄西真(1967-),男,山东莒南人,江苏理工学院职业教育研究院院长,研究员,教育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教育社会学。
基金项目:2015年度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制造2025与江苏省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研究”(编号:15JYA003),主持人:庄西真。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01-0062-05
自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各国都陆续开始了自己的工业化进程。从蒸汽化时代、电气化时代到信息化时代,工业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巨大的便利,工业化水平的高低成为衡量国家民族强盛与否的标准。世界强国的经济兴衰表明,强大的制造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不懈动力,是生存的根本。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全面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依赖于规模和低成本的优势,使我国的传统工业迅速崛起,建立了完整的产业结构体系,推动了“Made In China”走向世界,使我国跨入世界制造大国行列。但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科技含量低的现状仍制约着我们迈入制造业强国的步伐。目前发达国家都在积极应对新工业革命的挑战,后发型现代化国家利用自己的自身资源和低成本优势也在加快工业化步伐,面对发达国家先进技术不断革新和发展中国家低成本竞争的双重挤压,“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是适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和中国制造业发展要求的战略选择,是推动中国制造业发展,转型升级的良方[1]。
纵观工业革命的发展历史,发达国家的不断变革,最重要的是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提升,从最初的适应低技术经济发展的初中级技能人才,转变到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
中高端人才。技能人才,尤其是技术创新型和高素质人才成为制造业发展的强大后备军和重要基础。“中国制造2025”要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制造业,使我国跻身世界制造业强国之列,最大问题也是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短缺。如何培养一支能把“中国制造2025”落到实处的技能型人才就显得十分迫切。
一、高技能人才的概念界定
2003年底召开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高技能人才”,并将其纳入到国家“人才强国”的战略总规划当中。政府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文件中均提到了“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如何对高技能人才准确界定,各个学者有自己不同的看法。刘春生在《高技能人才界说》中认为,高技能人才更多的是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的交叉,不仅仅是位于技能型人才的高层次队列,而更应是具有精湛技术的技能型人才[2]。郎群秀在《高技能人才内涵解析》中指出,高技能型人才是指在生产服务一线岗位领域中,掌握丰富的知识和高超精湛的操作技能,能够灵活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并将其分为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三类[3]。另外还有何应林在《高技能人才概念研究》中,根据对高技能人才的发展趋势研究,运用“衣领”的不同,将高技能人才划分为“高级蓝领”、“灰领”、“银领”、“金领”等[4]。2011年在《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中,增添了对高技能人才的新的要求,要求高技能人才“能够进行创造性的活动”。
通过对高技能人才概念的梳理,不难发现,迄今对“高技能人才”界定的差别主要在于对“高”理解不同。高技能的“高”不仅是对专业知识和技术的掌握程度高,也包括职称和资格认证的等级高。本文认为,“高技能人才”主要是不但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还应该具备精湛高超的技术技能,拥有突出的实践操作能力,并且最重要的是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具备创新精神和企业家精神,勇于投身实践,能创造性的解决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等一线岗位中遇到的问题,为社会发展和经济提升做出贡献的技术技能型人才。“高技能人才”是动态的概念,它的涵义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不断变化。
高技能人才作为发展生产力的骨干力量,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具备高超的技艺和技巧,丰富的实践经验;二是具备较强的岗位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三是具备创造创新能力。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一代产业变革,促进了高新技术的传播,引发了生产方式和生产结构的变革,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对高技能人才的知识和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高技能人才队伍不能满足“中国制造2025”的需要
“中国制造2025”通过“三步走”战略来实现制造强国的建设目标,核心是智能制造,基本方针是: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人作为创新的主体,创新驱动的关键在于人;质量的保障依靠的是人;绿色发展,结构优化的基础在于人的观念的转变。“中国制造2025”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迈进,归根结底是“人力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抢占未来制造业的竞争制高点,人才是关键。
(一)“中国制造2025”对高技能人才提出新的要求
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是“中国制造2025”的最显著特征。信息技术的每一次重大创新都推动着制造业的变革,新时代以云制造、云智慧技术、3D打印技术、物联网、互联网等为代表的新型技术不断拓展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推动着多个领域的技术融合发展。“中国制造2025”顺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趋势,开发网络化、智能化资源,以互联网为基础将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结合,重构制造业体系,引领新一代以信息技术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变革。制造业转型升级,将人与机器,人与技术之间的关系重新定义。
从生产方式的变化来看,新的生产方式呈现出智能化特征,打破了原有的工厂集中制造生产模式。整个产品的制造过程不再是单个企业的行为,而是变为分散式、若干企业协同的生产模式。横向维度上,产业组织网络化,企业之间以网络互连的方式实现产业资源的跨企融合,走产业密集型路线。一方面企业将内部处于价值链低端,资源消耗量大的项目撤离,转而依靠外部资源丰富的企业来供应所需;另一方面,企业产业组织之间的相互联系,超越了传统产业的边界,促进了市场经济结构由单一的线性向复杂的网络交叉转变,形成新的竞争协同模式,为了快速适应市场的需求,创新成为企业竞争生存的必经之路。纵向维度上,打造制造过程智能化生产模式,走“机器人时代”,实现生产机器操作的无人化,车间网络的全覆盖,机器设备的数字化,制造过程的自动化等,传统的大规模流水线生产将逐渐被取代。
“高技能人才”是随着生产力、生产方式不断变化的概念,生产方式的转变对技能人才有了全新的要求。传统制造工业过程要求“高技能人才”具备娴熟的技艺,能够胜任一线的工作生产即可。而随着网络的发展,信息传递的费用近乎为零,在生产过程中,企业与企业之间以及企业内部,通过网络实现信息的沟通和传递,企业通过在线服务系统获得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类零部件,智能化生产完成产品的配置,从而将成本降到最低化;销售过程中,企业借助在线销售平台完成产品的销售,短时间内使产品行销全球,缩短产品广告时间和销售时间;售后服务过程中,消费者利用网络平台直接对产品的质量和使用价值以及服务的质量做出评价。整个产品制造—销售—售后服务的全过程中,制造业和服务业通过网络被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这就将人从生产一线中解放出来,通过设计软件程序完成产品的生产,智能工厂里的劳动者不再是机械活动的操作者,不仅需要掌握技术技能,还需要具备对智能化系统的分析管理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成为集技术、管理、操作于一体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再者,数字化制造背景下,企业需要根据用户的需求,快速做出反应,对产品、工艺、资源分析规划,产品的设计不再单纯与设计者有关,生产过程中的每个参与者都将是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创造者、设计者和服务者,处于一线工作的劳动者需掌握生产过程中的全知识。
从产业结构的变化来看,“中国制造2025”大力推进科技、管理、服务的创新,打造精品制造业。“中国制造2025”将创新驱动、绿色发展作为指导方针,加大能源再造和信息技术的融合,传统的低科技含量产业部门逐渐被替代,转而加大对高新技术的研发,推动新型产业的诞生,而提升产业竞争力过程需要大量的创新科研人员的支撑;其次,我国处于经济“微笑曲线”中的底端的产业加大了向两端发展的力度,产业之间的“隐形”竞争悄然增强,这种态势导致市场竞争的重点迅速转移,推动各个产业加大对新技术的研发和对传统工艺的技术改造步伐,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