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移动支付便民示范工程建设实施方案(最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市移动支付便民示范工程建设实施方案
为积极贯彻落实国家“互联网+”发展战略,提升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水平,助力“智慧X”建设,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对包括X市在内的“全国100个移动支付便民示范工程”建设(以下简称示范工程)的统一部署,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原则
(一)政府引导、市场运作。
坚持政府统一规划引导,抓好示范工程顶层设计,统筹推进示范工程建设。
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需求为导向,发挥好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充分调动政银企多方参与示范工程建设的积极性。
(二)整合资源、统一标准。
整合金融机构数据资源、硬件资源,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破除信息壁垒,实现信息共享。
坚持开放、规范发展,统一移动支付应用场景的软硬件标准和流程,实现联网通用,确保用户体验一致。
(三)先易后难、循序渐进。
坚持由点及面、先易后难,逐步推进手机闪付、二维码支付等移动支付方式在政务服务、公共事业、医疗卫生、交通出行、商贸流通等领域的应用全覆盖。
二、主要目标
(一)软硬件环境达标统一。
X年6月底,辖内活跃商户移动支付终端改造率达到60%。
X年12月底,辖内活跃商户移动支付终端
改造全面完成,支付标识和收银员培训达到100%。
X年底,辖内所有移动支付场景内终端改造率达到85%。
X年,辖内所有移动支付场景内终端改造率达到100%。
(二)民生行业实现全覆盖。
X年底,辖内所有公交线路、出租汽车支持闪付、二维码等方式交易,完成重点综合商圈、刷卡无障碍示范街区及周边的移动支付试点改造,医疗社保、交通罚没、公共事业缴费、公安出入境等场景实现移动支付新突破。
X年,辖内基本实现移动支付民生领域全覆盖。
(三)移动支付总量上规模。
X年上半年,银行机构单月移动支付活跃账户数、APP活跃账户数、交易笔数、APP交易笔数较年初增长100%,X年底较上半年增长100%。
X年底银行机构移动支付笔数占各类移动支付总笔数达到20%,X年底达到30%,X年底达到50%。
三、重点措施
(一)改造受理机具。
按照“谁布放、谁负责”原则,X年新增机具应全部具备手机闪付、二维码支付并开通“免签免密”(批发市场电话POS除外)功能。
X年9月底前,全面完成对便利店、商超、餐饮门店、MIS商户和月均交易10笔以上活跃商户的改造。
X年12月底前,完成对所有存量活跃商户终端机具的改造。
(二)升级账户功能。
X年6月底前,市内地方性法人金融机构全面完成移动支付APP的改造投用,确保APP实现手机闪付、余额查询、跨行还款及开立Ⅱ、Ⅲ类银行账户业务等功能。
X年12月底
前,在绵所有银行金融机构完成Ⅱ、Ⅲ类银行账户行业合作项目落地,并推出用于政务大厅、公共交通、商超百货、院校食堂等支付领域的产品。
X年起,新进入银行金融机构必须实现Ⅱ、Ⅲ类银行账户的运用。
(三)拓展运用领域。
建立“主办银行+协办银行”工作机制,每个应用场景由一家主办行牵头,其他银行或第三方支付机构密切配合,拓展移动支付运用的广度和深度。
加大公共交通、综合商圈、院校食堂、批零市场、医疗社保、行政罚没、公共事业收费、公安出入境、重点景区等领域移动支付建设力度。
(四)强化人员培训。
X年6月底前,各银行发卡机构完成所有员工业务培训,各收单机构完成综合商圈、示范街区、批零市场等重点领域收银员培训,10月底前完成场景内所有活跃商户收银员培训。
各相关银行机构建成移动支付设施设备巡检制度,定期了解商户受理、标识张贴情况,及时整改相关问题。
(五)制定激励措施。
协调X银联制定本地化激励方案,助推我市“示范工程”建设,推进重点民生领域和便民场景支付优惠政策落地,鼓励银行金融机构、第三方支付机构梳理内部现有资源,制订商户收银员、一线拓展人员激励制度。
四、职责分工
(一)人行X市中心支行。
1.制定移动支付示范工程建设实施方案,推动指导各参与机构按建设要求完成相关任务,协调解决创建工作中涉及的相关问题,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