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学案新人教版必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1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
【学习目标】
1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2分析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贡献和局限性。
3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新知预习】
一、拉马克的进化学说
最早提比较完整的生物进化学说的是国博物学家拉马克。
他的观点主要是:①地球上的生物不是的,而是来的;②生物是逐渐进化而来的;③生物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是由于和。
二、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1.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1)生物都有的倾向;(2)物种内的个体数量;(3)生存的资源是。
以上可得出的结论是。
而生物物种的个体间普遍存在变异,而许多变异是可以的,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通过生物不断进化出新类型。
2.选择学说的意义
(1)达尔文创立的进化理论从丰富的事实出发,论证了并且对提出了合理的解释。
它使生物学第一次摆脱了神学的束缚,走上了科学的轨迹。
(2)它揭示了生命现象的统一性是由于,生物的多样性是的结果。
3.自然选择学说的不足
(1) 对于,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
(2)对于生物进化的解释仅限于。
(3)强调物种的形成是的结果,不能解释等现象。
【知识细目表】
1.法国拉马克提出 1809年《动物哲学》
①生物由古老生物进化而来的②由低等到高等逐渐进化的
③生物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是由于用进废退与获得性遗传
过度繁殖与群体的恒定性 + 有限的生活条件
生存斗争 + 遗传和变异
自然选择即适者生存 + 获得性遗传
新类型生物
3.现代进化理论: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内容
【学习过程】
探究活动一:拉马克的进化学说
探究活动二: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
1、过度繁殖2、生存斗争3、遗传和变异4、适者生存
探究活动三:达尔文进化论的不足和现代发展
小结:
【课堂练习】
1.()原始哺乳动物是由
A、原始两栖类进化而来的
B、原始爬行类进化而来的
C、原始鸟类进化而来的
D、原始鸟类和原始爬行类共同进化而来的
2.()对地球上生命起源的解释,科学史上有着多种观点,其中有一种观点叫做“宇宙胚种论”。
它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来自宇宙中的其他天体。
近年来,科学家分析陨石成分时,发现在其他天体上存在构成生命物质的各种有机物,如氨基酸等;某些彗星成分的分析也表明一些彗星中存在简单的有机物。
由此,你认为“宇宙胚种论”的观点是
A、正确的,应当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来自于宇宙
B、错误的,因为课本告诉我们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地球上的非生命物质
C、一种没有任何事实依据的猜想,没有任何科学价值
D、一种假设,事实根据很少,至今还不能证实
3.()下列变化过程中属于生物进化的是
A、孔雀蛋变成孔雀
B、幼虫变成蝴蝶
C、古猿变成人
D、蝌蚪变成青蛙4.()始祖鸟具有两翼,身被羽毛,翼端有爪,喙内有齿,以上特征可说明
A、古代爬行动物由古代鸟类进化而来
B、古代鸟类由古代爬行动物进化而来
C、古代哺乳动物由古代爬行动物进化而来
D、古代爬行动物由古代哺乳动物进化而来5.()用达尔文的观点解释长颈鹿的长颈形成的原因是
A、森林中雨水充足使鹿的身体高大,则颈也长
B、生活在食物充足环境中长颈鹿脖子长得长
C、由于生活环境不同,使鹿的颈有长有短
D、长颈变异的个体生存机会多,并一代一代积累而成
6.()1859年,达尔文发表了《物种起源》,其中解释物种进化原因的自然选择学说理论已被人们普遍接受,被恩格斯称为19世纪三大发现之一的。
下列观点不符合达尔文的进化思想的是
A、地球上一切生物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都是由共同祖先进化而来,都有一定的亲缘关系
B、适者生存是自然选择的必然结果和核心内容,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即适应环境
C、变异分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遗传的作用在于积累并加强有利变异,可遗传的变异具不定向性
D、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行生存斗争的前提
7.()原始生命分化为原始藻类和原始单细胞动物的根本原因是
A、运动方式不同
B、细胞结构不同
C、营养方式不同
D、对外界刺激的反应不同8.()以自然选择为中心的生物进化学说没能解决的问题是
A、生物进化的原因
B、说明物种是可变的
C、解释生物的适应性及多样性
D、阐明遗传和变异的本质
【课后练习】
1.()一只雌蛙能产卵4000~5000个,卵受精后只有5%~10%
能发育为成体。
达尔文对这一事实的解释是
A、过度繁殖
B、生存斗争
C、遗传和变异
D、自然选择2.()达尔文进化学说的中心内容是
A、适者生存
B、过度繁殖
C、生存斗争
D、自然选择学说3.()生物进化的内因是
A、过度繁殖
B、生存斗争
C、遗传和变异
D、适者生存4.()最先提出生物进化学说的科学家是
A、达尔文
B、孟德尔
C、拉马克
D、摩尔根
5.()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正确理解是①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适应性的变异
②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③变异是不定向的
④变异是定向的
⑤变异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遗传积累就可能产生出生物的新类型
A、②④⑤
B、②③⑤
C、①②④
D、①③⑤
6.()按照达尔文进化论学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生活在地学水中的盲螈,因长期不用眼睛而失去视觉
B、食蚁兽的长舌是因长期添食树缝中蚂蚁反复伸长所致
C、鹿和狼在长期的生存斗争中相互进行选择,结果发展了自己的特征
D、春小麦连年冬种可以变成冬小麦,这是环境影响的结果
7.()使用农药来防止棉红铃虫,开始效果很好,但长期使用后,效果越来越拆,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红铃虫对农药产生了定向的变异
B、红铃虫对农药进行了定向的选择
C、红铃虫对农药产生了隔离
D、农药对棉红虫的抗药性变异进行了定向选择
8.()冬天来了,在同一区域,枫树纷纷落叶,而香樟却任是绿叶挂满枝头。
下列对这一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枫叶不适应寒冷环境
B、枫树、樟树都适应寒冷环境
C、樟树比枫树更适应环境
D、这是樟树和枫树的竞争
9.()某岛屿上存在着尺蛾的两个变种,该地区原为森林,后建设成工业区。
下表为该地区不同时期的两个变种尺蛾的数量比,这些变化产生的原因是
A、灰尺蠖迁离,黑尺蠖迁入
B、工业煤烟使灰尺蠖变成黑尺蠖
C、自然选择作用
D、人工选择作用
10.青霉素是一种抗生素,几十年来,由于反复使用致使某些细菌对青霉素的抗药性越来越强。
请回答:
(1)青霉素使用之前,细菌对青霉素的抗药性存在;患者使用青霉素后,体内绝大多数细菌被杀死,这种现象是少数抗药性强的细菌活下来并繁殖后代,这种现象为。
(2)青霉素的使用对细菌起了作用,这种作用是通过细菌与青霉素之间的实现的。
由于青霉素的反复使用,就会使得抗药性这个性状逐代通过遗传而加强。
从这个过程可以看出,虽然是不定向的,但是定向的,向方向进化。
(3)自然选择是把自然界中早已纯在的变异选择出来,并使之逐代积累加强,最终形成生物新品种。
11.在远离大陆的印度洋南部的克格伦岛,岛上经常刮大风。
达尔文发现这里的昆虫有两种类型:一类是翅非常发达,一类是无翅或翅小不能飞翔,并指出上述现象与岛上经常
刮海风有关。
请试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观点来回答以下问题:
1.这些昆虫与海风是什么关系?
2.这里刮的海风对岛上昆虫的翅起了什么作用?
3.通过这种现象说明变异是定向的还是不定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