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家之“人性本善”思想-文档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道家之“人性本善”思想
提到“人性本善” , 首推提倡“性善论”的孟子, 他认为每
个人都有仁义之心, 即所谓的良心。“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 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非恶其声而然也。”①“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 恭敬之心, 人皆有之; 是非之心, 人皆有之。恻隐之心, 仁也;
羞恶之心, 义也; 恭敬之心, 礼也; 是非之心, 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②“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
不知敬其兄也。”③这种“良心”是与生俱来的,是“天命之性”。既然“人性本善” , “恶”又从何而来?是因为天性而受到
私欲的蒙蔽。唐代李翱在《复性书》中认为无论圣人还是百姓, “性”都是一样的,纯净无暇,只是百姓往往受到“情”的遮
蔽, 看不见自己的“性”。他说: “人之所以为圣人者,性也,人之
所以惑其性者, 情也。喜怒哀惧爱恶欲, 七者皆情之所为也。情既昏, 性斯匿矣。非性之过也, 七者循环而交来, 故性不能充也。” 他举例说,水和火本是纯净的,只是因为沙和烟, 水才变得浑浊,
火才变得阴郁, “沙”和“烟” ,犹如人之情, 虽暂时遮蔽纯洁的本性,却无损于“性”本身。
人性本善, 因此人皆有“良知之性” ,每个人都明白善恶之
分。《大学》有言: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
然, 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也就是说, 小人尽管无恶不作, 但是他仍知道什么是善恶,所以在君子面前要掩盖自己的恶性, 表现得像一个好人一样。也许有人会说, 人之所以知道善恶,是因为教育
的缘故。这种看法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反驳: 其一, 如果人并不是天
性本善, 而是因为受到教育才去恶得善。今日社会教育不可谓不发达,教育普及之广,前所未有,那是否可以说现代社会之道德水
准远超古代?是否可以说受高等教育之人群, 道德一定远胜愚昧之人?恐怕并非如此。其二,从整个人类角度来看, 如果并不是人性本善, 为什么人类有史以来, 无论古今中外, 无论何种社会形态,
均劝人为善?这种教人为善的理念从何而来?如果说统治阶层为
奴役百姓,所以教百姓为善,做一个顺民,那统治阶层、达官雅士,
一定都是无恶不作的恶人,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儒家对“小人” 的解释: 一是小孩子;二是天性埋没的人。教育或教化的功效, 并不是要改变小人的本性,而正是要其去除私欲, 发现人类共有的天性。情欲寡浅, 天性才能得以彰显。老子说“损之又损, 以至于
无为”, 也就是这个意思。人之天性本是寂然不动、清净无为之
本体。
在老子《道德经》一书中,善字出现多达52次, 其中也不乏
老子的自然性善论思想。如“居善地, 心善渊, 与善仁, 言善信, 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老子》第八章)“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老子》第四十九章)“为无为,事无事,
味无味, 大小多少, 报怨以德。” (《老子》第六十三章)“我有三
宝, 持而保之。一曰慈, 二曰俭, 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老子》
第六十七章)“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老子》第七十九章)
老子理想的世界是:“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
鸡犬之声相闻, 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第八十章)如果一个不加任何干预和教化的社会能够达到这样的和谐景象, 请问若非人性本善,何以至此?若人性本善,那是什么掩盖了人的本性
呢?在老子看来,那就是知识和欲望。一般认为, 老子认为人性有
善有恶, 但其实老子是性善论者。他之所以被误解是因为他认为
善”是不应该被提出来的, 善”之所以被提出来是因为
恶”产生了, 而“善”其实只是人的原始状态在“恶”产生之后相应的称呼。他说“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品行最高的人和刚
出生的婴儿一样。人法自然,老子推崇自然,也推崇自然的人, 他
所反对的是被环境影响后的人。而人之所以会由善转恶, 在于人后天有了知和欲?D?D这是外界所加的。所以老子一再倡导“无知无欲”。他的所谓“损之又损” , 也即是“损”去知识和欲望。
所以“无为”不是别的, 正是“无知无欲” ,是思虑不起、欲望荡尽的澄明状态, 这种状态就是“至善”。老子提倡“不仁”只是手段,目的仍是达到社会的至善。而且他认为这是唯一的办法
也就是“无为”和“无言”。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 斯不善
矣。”(《老子》第二章)很多人可能对老子这句话存在误解, 甚
至认为老子是性恶论的代表, 实质上“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说的是知识和教化的问题, 老子的主张是要人民“复归于朴”“无
知无欲” ,他认为如果这样的话, 才能“绝圣弃智, 民利百倍;绝仁去义,民复孝慈。”等等,这不是性善是什么?王弼在
老子指归》里提到: “夫邪之兴也, 岂邪者之所为乎?淫之所起
也, 岂淫者之所造乎?故闲邪在乎存诫,不在察善; 息淫在乎去华,
不在滋章;绝盗在乎去欲,不在严刑;止讼存乎不尚,不在善听。故
不攻其为也, 使其无心於为也;不害其欲也, 使其无心於欲也。谋之於未兆,为之於未始,如斯而已矣。故竭圣智以治巧伪,未若见
质素以静民欲;兴仁义以敦薄俗, 未若抱朴以全笃实;多巧利已兴
事用,未若寡私欲以息华竞。故绝司察,潜聪明,去劝进,减华誉,
弃巧用, 贱宝货。唯在使民爱欲不生, 不在攻其为邪也。故见素朴以绝圣智,寡私欲以弃巧利, 皆崇本以息末之谓也。”显而易见从上面这段话可以得出道家“自然性善论”的结论。
老子说话比较朴实,庄子则是刁钻,甚至很多时候说反话, 只
是为了达到批驳的目的。“盗亦有道”是庄子的观点, 跖之徒问与跖曰: “盗亦有道乎?”跖曰: “何适而无有道耶?夫妄意室中
之藏, 圣也。入先, 勇也。出后, 义也。知可否, 智也。分均, 仁也。
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④在他看来, 具备五点方能成为大盗。偷窃之前, 判断情况以决定是否可以下手, 为智;
能猜出房屋财物的所在,为圣;行动之时,一马当先,身先士卒,为
勇;盗完之后,最后一个离开,为义;把所盗财物公平分给手下,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