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城市道路施工图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城市道路施工图设计
摘要
从设计中,主要是进行某中等城市道路施工图设计。
设计部分的道路全长2742.8m,设计车速60km/h,双向六车道,全程设置中央分隔带。
对交通量进行了分析,查找相应技术规范,确定城市道路的等级以及设计所需的各种参数,在平面图中进行选线,然后又对道路路线进行了平面线形设计,本路线有三段圆曲线,且没有设置缓和曲线和标高。
纵断面的设计中有三个竖曲线,并且也满足了平纵面线形组合设计中的各种要求。
在横断面的设计中,确定了横断面组成及各种要素后,绘制横断面图。
交叉口设计的基本内容就是确定交叉口形式。
路面设计内容中包括路面类型与结构设计。
通过这次设计不但了解建设城市道路的各个步骤,而且也能熟练地运用AUTOCAD进行制图。
关键词:交通量,线形设计,路面结构,交叉口
A New Expressway Construction Of A City
ABSTRACT
In this design,is mainly the dongshen expressway design,the length of this road which we design is 2742.8m, the design of the speed is 60km/h and set up the central of separation strip.
Design, road construction drawings and design of a medium-sized cities. The design part of the road length of 2742.8m, a design speed of 60km / h, six-lane two-way, the entire set of central reserve.
Traffic, find the corresponding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to determine the level of urban roads as well as design the various parameters required in the line selection in the plan, then the horizontal alignment design of the road route, the route there are three sections of circular curve and set the transition curve and elevation. The design of the vertical section of the three vertical curves, and also to meet the various requirements in the design of the linear combination of the flat vertical surface. In the cross-sectional design to determine the cross-sectional composition and the various elements, draw a cross-sectional diagram. Intersection design is to determine the intersection form. Content of pavement design, pavement type and structural design.
Through this design not only understand the various step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 roads, but also skilled in using AUTOCAD drawing.
KEY WORDS:关键词1,关键词2,关键词3,关键词4,关键词5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
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指导教师评阅书
评阅教师评阅书
教研室(或答辩小组)及教学系意见
目录
前言 (1)
第1章标准横断面设计 (2)
1.1 道路路幅设计 (2)
1.2 机动车道设计 (2)
1.3 非机动车设计 (2)
1.4 车行道的路拱和横坡度 (2)
1.5 人行道设计 (2)
1.6 绿化带设计 (2)
1.7 管线布置 (2)
1.8 横断面综合布置 (3)
第2章平面线形设计 (4)
2.1 道路平曲线设计 (4)
2.1.1 (4)
2.1.2 方位角、转角计算 (4)
2.1.3 计算圆曲线要素 (4)
第3章纵断面的设计 (7)
3.1 纵坡设计 (7)
3.2竖曲线设计与计算 (10)
第4章平面交叉口设计 (14)
4.1 交叉口平面设计 (14)
4.1.1 交叉口形式 (14)
4.1.2 交叉口进口车道数与宽度 (14)
4.2 交叉口的立面设计 (15)
第5章路面结构的设计与计算 (18)
5.1轴载分析 (18)
5.2 结构组合与材料选取 (20)
5.3 设计资料总结 (23)
结论 (25)
谢辞 (26)
参考文献 (27)
附录 (29)
外文资料翻译 (30)
前言
1.本课题的意义、目的、研究范围及达到的技术要求
本次毕业设计,是我们在学院所有专业课程后进行的一项具有系统性、综合性的设计。
通过本次设计,使我们能够将所学的专业课融会贯通、有机结合、灵活运用到具体的现实中来,使理论和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为我们即将踏入工作岗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1章标准横断面设计
1.1 道路路幅设计
根据设计资料该道路为城市主干道I级路,红线宽度为60米,宜采用三幅路或四幅路,本设计全程采用四幅路设计。
1.2 机动车道设计
专供汽车、无轨电车、摩托车等机动车行驶的部分称为机动车道。
机动车道设计的关键是车行道宽度的确定。
根据规范建议,我国中等城市一般采用4~6车道,每条车道宽度为3.5~3.75米,本道路是城市道路主干道I级道路,大小汽车混行,并且行车速度大于40km/h,综合考虑最终选定该道路为双向六车道且每车道宽度为 3.75m,各机动车道靠近中央分隔带侧留有0.5m的路缘线,靠近分隔带侧留有0.25m的路缘线。
机动车道宽度为(3.75*3+0.5+0.25)*2=24m(四幅路)。
1.3 非机动车设计
专供自行车、平板车、三轮车和畜力车等车辆行驶的车道称为非机动车道。
非机动车道的单一车道宽度是根据车身宽度和车辆的两侧与其它非机动车之间的横向安全距离而定。
根据
1.4 车行道的路拱和横坡度
1.5 人行道设计
1.6 绿化带设计
1.7 管线布置
1.8 横断面综合布置
第2章平面线形设计
2.1 道路平曲线设计
2.1.1
起点坐标A﹙37276.00,11684.00﹚,JD1(36897.00,12253.00),
JD2(36375.00,12870.00);JD3(36000.00,13629.00),终点坐标B(35700.00,13900.00),有这几点画出路线大致走向如下:
2.1.2 方位角、转角计算
2.1.3 计算圆曲线要素
本条路线设置圆曲线三条,JD1、JD2、JD3为转点。
一般情况下,按我国《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规定,道路的平曲线半径应采用大于或等于表2—1规定的不设超高最小半径值:
圆曲线半径表2-1
设计速度V=60km/h,查上表不设超高最小半径为600m。
考虑允许道路通过空间,最后选定半径R1=1500m,R2=1500m,R3=1000m。
曲线要素如下:
(1)
)(265.8625.5834615002"
'1
11m tg tg R T =⨯=⨯=o α )
(341.17215005.5834601745.001745.0180"'11111m R R L =⨯⨯===o ααπ
)(478.2)12
5.58346(sec 1500)12(sec "
'111m R E =-⨯=-=o α )(190.0341.172265.8622111m L T J =-⨯=-=
(2)
)(696.18329.49571315002"
'2
22m tg tg R T =⨯=⨯=o α )
(573.36515009.49571301745.001745.0180"'22222m R R L =⨯⨯===o ααπ
)(206.11)12
9.495713(sec 1500)12(sec "
'222m R E =-⨯=-=o α )(820.1573.365696.18322222m L T J =-⨯=-=
(3)
)(911.190200372110002"
'3
33m tg tg R T =⨯=⨯=o α )
(282.377100000372101745.001745.0180"'33333m R R L =⨯⨯===o ααπ
)(060.18)12
003721(sec 1000)12(sec "
'333m R E =-⨯=-=o α )(540.4282.377911.19022333m L T J =-⨯=-=
α—路线转角 L —曲线长(m ) T —切线长(m ) E —外矩(m ) J —校正数(m ) R —曲线半径(m )
特殊点桩号校核:
Z 1Y 1=JD 1-T 1=K0+683.700-86.265=K0+597.435
Y1Z1=Z1Y1+L1=K0+597.435+172.341=K0+769.776
Q1Z1=Y1Z1-1/2L1=K0+769.776-172.341/2=K0+683.605
Q1Z1+1/2J1=K0+683.605+0.190/2=K0+683.700
校核无误
原JD2桩号为K1+491.9,调整桩号后JD2的桩号为K1+491.9-0.190=K1+491.710
Z2Y2=JD2-T2=K1+491.710-183.696=K1+308.013
Y2Z2=Z2Y2+L2=K1+308.013+365.573=K1+673.586
Q2Z2=Y2Z2-1/2L2=K1+673.586-365.573/2=K1+490.800
Q2Z2+1/2J2=K1+490.800+1.820/2=K1+491.710
校核无误
原JD3桩号为K2+338.500,调整桩号后JD3的桩号为K2+338.500-0.190-1.820=K2+336.49
Z3Y3=JD3-T3=K2+336.49-190.911=K2+145.579
Y3Z3=Z3Y3+L3=K2+145.579+377.282=K2+522.861
Q3Z3=Y3Z3-1/2L3=K2+522.861-377.282/2=K2+334.220
Q3Z3+1/2J3=K2+334.220+4.540/2=K2+336.49
校核无误
原ZD桩号为K2+742.800,调整桩号后ZD的桩号为K2+742.800-0.190-1.820-4.540=K2+736.250
第3章纵断面的设计
3.1 纵坡设计
3.1.1 概述
纵断面线形设计主要是解决道路线形在纵断面上的位置,形状和尺寸问题,具体内容包括纵坡设计和竖曲线设计两项。
纵断面线形设计应根据道路的性质、任务、等级和地形、地质、水文等因素,考虑路基稳定,排水及工程量等的要求对纵坡的大小,长短,前后的纵坡情况,竖曲线半径大小及与平面线形的组合关系等进行组合设计,从而设计出纵坡合理,线形平顺圆滑的最优线形,以达到行车安全、快速、舒适,工程造价省,运营费用较少的目的。
3.1.2 纵坡设计
(1)纵坡设计的一般要求
①纵坡设计必须满足《标准》的有关规定,一般不轻易使用
极限值
②纵坡应力求平缓,避免连续陡坡,过长陡坡和反坡
③纵断面线形应连续,平顺,均衡,并重视平纵面线形的组
合
从行车安全,舒适和视觉良好的要求来看,要求纵断面线形注意有以下几点:
在短距离内应避免线形起伏,易使纵断面线形发生中断,视觉不良;
避免“凹陷”路段,若线形发生凹陷出现隐蔽路段,使驾驶员视觉不适,产生莫测感,影响行车速度和安全;
在较大的连续上坡路段,宜将最陡的纵坡放在底部,接近顶部的纵坡宜放缓些;
纵坡变化小的,宜采用较大的竖曲线半径;
纵断面线形设计应注意与平面线形的关系,汽车专用道路应设计平、纵面配合良好协调的立体线形;
纵坡设计应结合沿线自然条件综合考虑,为利于路面和边沟排水,一般情况下最小纵坡以不小于0.5%为宜;
纵坡设计应争取填、挖平衡,尽量利用挖方作就近填方,以减少借方和废方,接生土石方量,降低工程造价;
纵坡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①准备工作
纵坡设计前,应先根据中桩和水准记录点,绘出路线纵断面图的地面线绘出平面直线,曲线示意图,写出每个中桩的桩号和地面标高以及土壤地质说明资料,并熟悉和掌握全线有关勘测设计资料,领会设计意图和要求。
②标注纵断面控制点
纵面控制点主要有路线起终点,重要桥梁及特殊涵洞,隧道的控制标高,路线交叉点,地质不良地段的最小填土和最大控梁标高,沿溪河线的控制标高,重要城镇通过位置的标高及受其它因素限制路线中须通过的控制点、标高等。
本图中控制点包括起终点及交叉口1、交叉口2。
③试坡
试坡主要是在已标出“控制点”的纵断面图上,根据技术和标准,选线意图,考虑各经济点和控制点的要求以及地形变化情况,初步定出纵坡设计线的工作。
试坡的要点,可归纳为“前后照顾,以点定线,反复比较,以线交点”几句话。
④调坡
调坡主要根据以下两方面进行:⑴结合选线意图。
将试坡线与选线时所考虑的坡度进行比较,两者应基本相符。
若有脱离实际情况或考虑不周现象,则应全面分析,找出原因,权衡利弊,
决定取舍;⑵对照技术标准。
详细检查设计最大纵坡、坡长限制、纵坡折减以及平纵线形组合是否符合技术标准的要求,特别要注意陡坡与平曲线、竖曲线与平曲线等地方的坡度是否合理,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修正。
⑥确定纵坡线
经调整核对后,即可确定纵坡线。
所谓定坡就是把坡度值、变坡点位置(桩号)和高程确定下来。
坡度值一般是用三角板推平行线法,直接读厘米格子得出,要求取值到千分之一。
变坡点位置直接从图上读出,一般要调整到整10桩位上。
变坡点的高程是根据路线起点的设计标高由已定的坡度、坡长依次推算而来。
设计纵坡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⑴在回头曲线地段设计纵坡,应先按回头曲线的标准要求确定回头曲线部分的纵坡,然后向两端接坡,同时注意回头曲线地段不宜设竖曲线。
⑵平竖曲线重合时。
要注意保持技术指标均衡,位置组合合理适当,尽量避免不良组合情况。
⑶大中桥上不宜设置竖曲线。
如桥头路线设有竖曲线,其起(终)点应在桥头两端10m以外,并注意桥上线形与桥头线形变化均匀,不宜突变。
⑷小桥涵上允许设计竖曲线,为保证路线纵面平顺,应尽量避免出现急变“驼峰式纵坡”。
⑸注意交叉口、桥梁及引道、隧道、城镇附近、陡坡急变处纵坡特殊要求。
⑹纵坡设计时,如受控制点约束导致纵面线形欺负过大,纵坡不够理想,或则土石方工程量过大而育无法调整时,可用纸上移线的办法修改平面线形,从而改善纵面线形。
⑦计算设计标高
根据已定的纵坡和变坡点的设计标高,则可以计算出未设竖曲线以前各桩号的设计标高。
3.1.3竖曲线设计要求
①宜选用较大的竖曲线半径。
竖曲线设计,首先确定合适的
半径。
在不过分增加工程数量的情况下,宜选用较大的竖曲线半
径,一般都应采用大于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的数值,特别是前后
两相邻纵坡的代数差小时,竖曲线更应采用大半径,以利于视觉
和路容美观。
只有当地形限制或其他特殊困难不得已时才允许采
用极限最小半径。
②同向曲线间应避免“断背曲线”。
同向竖曲线,特别是同向
凹形竖曲线间如直线坡段不长,应合并为单曲线后复曲线。
③反向曲线间,一般由直坡段连续,亦可以相互直接连接。
反向竖曲线间设置一段直坡段,直坡段长度一般不小于计算行车
速度行驶3s的行程长度。
如受条件限制也可相互直接连接,后插
入短直线。
④应满足排水要求。
3.2竖曲线设计与计算
3.2.1 纵断面设计原则
1、计算行车速度为60km/h,最大纵坡为5%,且不小于0.5%。
2、最小坡长为170米。
3、凸形竖曲线半径一般为最小值为1800m,凹形竖曲线一般最小半
径为1500m。
3.2.2 本路段设计
结合以上原则,对路段进行实际设计,本路段最大纵坡坡度为1.01%,最小纵坡坡度为0.53%。
本路段共设有3个变坡点。
竖曲线要素计算:
(1) 桩号:K0+480 原地面高程=160.35m
%22.0%,01.1%,79.021121-=-===i i i i ω 为凹曲线
取R 1=10000,则:
m R L 22%22.010000111=⨯==ω竖曲线长度: m L T 1121
1==
切线长:
m R T E 00605.02 1
2
11==竖曲线变坡点纵距:
竖曲线起点桩号:K0+480-11=K0+469 竖曲线终点桩号:K0+480+11=K0+491 (2) 桩号:K1+400 原地面高程=168.20m
%73.1%,72.0%,01.132232=-=-==i i i i ω 为凸曲线 取R 2=10000,则:
m R L 173%73.110000222=⨯==ω竖曲线长度: m L T 5.862
2
2==
切线长:
m R T E 3741125.02 22
22==竖曲线变坡点纵距:
竖曲线起点桩号:K1+400-86.5=K1+313.5
竖曲线终点桩号:K1+400+86.5=K1+486.5 (3) 桩号:K2+100 原地面高程=165.61m
%256.1%,536.0%,72.043343-=-==-=i i i i ω 为凹曲线 取R 3=5000,则:
m R L 8,62%256.15000333=⨯==ω竖曲线长度: m L T 4.312
3
3==
切线长:
m R T E 098596.02 32
33==竖曲线变坡点纵距:
竖曲线起点桩号:K2+100-31.4=K2+068.6 竖曲线终点桩号:K2+100+31.4=K2+131.4
竖曲线高程表
第4章平面交叉口设计
4.1 交叉口平面设计
4.1.1 交叉口形式
十字形,其形式简单,交通组织方便,街角建筑物容易处理,适用范围广,可适用相同等级或不同等级的道路交叉。
4.1.2 交叉口进口车道数与宽度
进口车道数与原来相同,一条为直行与左转车道,另一条为直行与右转车道。
平面交叉口多采用交通管制,与与路段上行驶方式不同,由于进口道车速低,为了尽可能增加转弯车道来提高通行能力,因而适当减狭车道宽度。
正因为如此,平面交叉范围内所有车道的宽度可比路段上宽度略窄,即可节省投资,又可提高交通疏导能力,具体按交叉口所在位置,道路等级及交通组成而异。
一般小汽车车道宽度采用3m,混入普通汽车和铰接车的车道、左、右转专用车道可采用3.5m,最小3.5m比路段车道宽度减少0.25m~0.5m。
本路交叉口考虑到诸多因素交叉口进车道没有拓宽,所以进口车道宽度与原来相同。
4.1.3 行人交通组织
其任务是组织行人在人行道上行走,在人行横道线内安全过街,使人车分离互不干扰,人行横道一般可布置在交叉口人行道延续方
向后退3~4m的地方,停车线应设置在人行横道线后面至少1m。
4.1.4 交叉口转角的路缘石半径
R 1=R-(B/2+W)
R=)i ±(1272
μV
R-机动车右转弯车道中心线的圆曲线半径 R 1—交叉口转角的缘石半径 B-机动车道单车道宽度
W-交叉口转弯处的非机动车道宽度 V-I 级路与II 级路相交设计转弯车速 交叉口半径确定如下:
交叉口一
R=)i ±(1272
μV =215
.0127302 =32.96m
R 1=R-(B/2+W)=32.96-(3.75/2+10.5)=20.58m 交叉口二 同上:R 1=20.58m
综合考虑统一选定如下:交叉口缘石半径为20m
4.2 交叉口的立面设计
4.2.1 交叉口竖向设计的目的
为了统一解决相关道路之间及相交道路和周围建筑物之间在立 面位置的行车、排水和建筑艺术三方面的要求。
使相交道路在交叉口 内能有一个平顺的共同面,便于车辆和行人交通;使交叉口内的地面 水能迅速排除;使车行道和人行道标高能与建筑物的地面标高相协调 而具有良好的观赏感。
4.2.2 竖向设计原则
1.主次道路相交,主要道路的纵向横坡度一般均保持不变,主要
道路纵向坡度可适应改变;
2.同等级道路相交,纵坡一般保持不变,横坡可改变;
3.路口设计纵坡不宜太大,一般不大于2%,困难情况下,不大
于3%交叉口四角路缘石边沟纵小于0.3%
4.交叉口竖向设计标高应与四周建筑物地坪标高相协调,道路标
高低于建筑物地坪标高,并为以后道路补强留有余地;
5.为了保证交叉口排水流畅,设计时至少应有一条道路的纵坡
开交叉口;
6.合理布置雨水口,不使地面水流经交叉口的人行横道,也不
应使地面水在交叉口内积水或流入另一条道路;
7.本设计所采用的竖向设计方法是方格网等高线法,并把缘石
曲线上的标点平均分配。
4.2.3 用方格网法确定标高计算线网
1. 计算各特征点标高:
AG=R3……
此处省略一万字
同理
同理分别考虑横坡纵坡计算出方格网上的各点标高
2. 计算各缘石曲线弧上等高线数和间距
弧长AB=
AB上应有等高线数为
……
……
某弧上等高线间距=?
同理可求出其他曲线上的等高线数和间距
3.计算路脊线上的等高线
AB段= =?根
4.勾绘等高线图,其中有等高线疏密不均匀的,应重新调整数据,使等高线平顺、疏密均匀、纵向坡度合理布置。
第5章 路面结构的设计与计算
交通组成表
5.1轴载分析
路面设计以双轴组单轴载100KN 作为标准轴载
5.1.1 以设计弯沉值为指标及验算沥青层层底拉应力中的累计当量
轴次。
(1)轴载换算
轴载换算采用如下的计算公式:
35
.4211
⎪
⎭
⎫ ⎝⎛=∑
=P P n C C N i i K
i
式中: N —标准轴载当量轴次,次/日
i
n —被换算车辆的各级轴载作用次数,次/日
p —标准轴载(KN )
i
p —被换算车辆的各级轴载(KN )
K —被换算车辆的类型数
1c —轴载系数,)1(2.111-+=m c ,m 是轴数。
当轴间距离
大于3m 时,按单独的一个轴载计算;当轴间距离小于3m 时,应考虑轴数系数。
2c :轮组系数,单轮组为6.4,双轮组为1,四轮组为0.38。
轴载换算结果如表所示
路面竣工后第一年日平均当量轴次 : N=427
注:前轴载小于25KN 、后轴载小于50KN 的轴载作用不计。
(2).累计当量轴数计算
根据设计规范,I 级道路沥青路面的设计年限为15年,双向六车道的车道系数η是0.3~0.4取0.35,γ=9.5%,累计当量轴次:
][γη
γ13651)1(N N t
e
⨯⨯-+=
[
]
次)(1665947095
.035
.0427*******.0115
=⨯⨯⨯-+=
5.1.2 验算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的累计当量轴次
a).轴载换算
验算半刚性基底层底拉应力公式为
8
1'
2'
1')
(∑==k
i i i P p
n c c N 式中:'1c 为轴数系数,)1(21'
1-+=m c
'2c 为轮组系数,单轮组为1.85,双轮组为1,四轮组
为0.09。
计算结果如表所示:
路面竣工后第一年日平均当量轴次 : N`=105
注:前轴载小于25KN 、后轴载小于50KN 的轴载作用不计。
[]
γ
η
γ'13651)1(N N t
e
⨯⨯-+=
[]
次40965995
.035
.01053651)
95.01(15
=⨯⨯⨯-+=
5.2 结构组合与材料选取
根据规范推荐结构,路面结构层采用沥青混凝土(18cm )、基层采用水泥稳定碎石(厚度待定)、底基层采用石灰土(25cm )。
规范规定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面层由二至三层组成,查规范,采用三层沥青面层,表面层采用细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厚4cm ),中间层采用中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厚6cm ),下面层采用粗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厚8cm )。
5.2.1 各层材料的抗压模量与劈裂强度
查有关资料的表格得各层材料抗压模量(20℃)与劈裂强度
5.2.2 土基回弹模量的确定
本路段地基土壤属粉土,为III 4区干燥性土壤,稠度为1.05,查相关表的土基回弹模量为51.5MPa 。
5.2.3 设计指标的确定
对于I 级道路,规范要求以设计弯沉值作为设计指标,并进行结构层层底拉应力的验算:
a)设计弯沉值(I 级道路)
该道路为I 级道路,路面等级系数0.1=c A ,面层是沥青混凝土路面s A 取1.0,半刚性基层,底基层总厚度大于20cm ,基层类型系数
0.1=b A 。
设计弯沉值为: b s c e
d A A A L N 2
.0600-=
)01.0(2.340.10.10.116659476002
.0mm =⨯⨯⨯⨯=-
b )各层材料的容许层底拉应力
s sp
R K σσ=
①细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
c
e a S A N A K 22
.009.0=
10.20
.11665947
0.109.022
.0=⨯⨯=
a S
SP
R MP K 57.010
.22
.1==
=
σσ ②中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
c
e a S A N A K 22
.009.0=
10.20
.116659470.109.022
.0=⨯⨯=
a S
SP
R MP K 48.010
.20
.1==
=
σσ ③粗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
c
e a S A N A K 22
.009.0=
314.20
.116659471.109.022
.0=⨯⨯=
a S
SP
R MP K 35.0314
.28
.0==
=
σσ ④水泥稳定碎石
45.10
.140965935.035.011.011
.0=⨯==
c
e
S A N K
a R SP R MP 41.045
.16
.0===σσσ ⑤石灰土
86.10.140965945.045.011
.011.0=⨯==c e S A N K
a R SP R MP 13.086
.125.0===σσσ
5.3 设计资料总结
设计弯沉值为34.2(0.01mm)相关资料汇总如下表:
设计资料汇总表:
按设计弯沉值计算设计层厚度:
L d= 34.2 (0.01mm)
H( 4 )= 20 cm L S= 19.9 (0.01mm)
由于设计层厚度H( 4 )=Hmin时L S<=L d
故弯沉计算已满足要求.
H( 4 )= 20 cm(仅考虑弯沉)
按容许拉应力验算设计层厚度:
H( 4 )= 20 cm(第 1 层底面拉应力验算满足要求)
H( 4 )= 20 cm(第 2 层底面拉应力验算满足要求)
H( 4 )= 20 cm(第 3 层底面拉应力验算满足要求)
H( 4 )= 20 cm(第 4 层底面拉应力验算满足要求)
H( 4 )= 20 cm(第 5 层底面拉应力验算满足要求)
路面设计层厚度:
H( 4 )= 20 cm(仅考虑弯沉)
H( 4 )= 20 cm(同时考虑弯沉和拉应力) 验算路面防冻厚度:
路面最小防冻厚度30 cm
验算结果表明,路面总厚度满足防冻要求.
通过对设计层厚度取整以及对路面厚度进一步的修改, 最后得到路面结构设计结果如下:
---------------------------------------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4 cm
---------------------------------------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6 cm
---------------------------------------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8 cm
---------------------------------------
水泥稳定碎石25 cm ---------------------------------------
石灰土35 cm ---------------------------------------
土基
结论
通过这段时间的设计,本人不仅初步的了解了设计的程序以及设计的内容。
而且通过本次的设计,我将三年来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综合运用到一起,不仅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而且学到了许多课本中学不到的知识,例如:各种规范的应用,CAD的操作以及计算机各方面的其他知识,通过英语翻译也大大的提高了我的英语水平。
【结论两字格式不需修改。
直接在标题下空一行添加内容即可。
】
结论是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归纳和综合而得出的总结,对所得结果与已有结果的比较和课题尚存在的问题,以及进一步开展研究的见解与建议。
结论要写得概括、简短。
谢辞
【下空一行直接添加致谢内容。
】
致谢应以简短的文字对在课题研究和设计说明书(论文)撰写过程中曾直接给予帮助的人员(例如指导教师、答疑教师及其他人员)表示自己的谢意,这不仅是一种礼貌,也是对他人劳动的尊重,是治学者应有的思想作风。
文字要简捷、实事求是,切忌浮夸和庸俗之词。
参考文献
【1】王连威.城市道路设计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7
【2】孙家驷.道路勘测设计集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3】李西亚.路基路面工程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4】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公路线形设计规范北京:人民
交通出版社,2006
【5】北京市市政设计研究院.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北京:建筑工业出
版社,2005-10-13
【6】黄兴安.公路与城市道路设计手册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1
【7】中国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道路工程制图标准北京:建设部标准
定额研究所1993-5
【8】梁俊有.CAD工程设计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5-8
以下是参考文献样例
[1]郑人杰. 计算机软件测试技术.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2
[2]W olf W, 孙玉芳等译. 嵌入式计算系统设计原理.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
[3]郝跃, 马佩军, 张卫东. 功能成品率估算的缺陷特征参数提取法. 电子学报, 2000, 28(8): 76-78
[4]罗建林. 汉语形式语法中的空位和非常序. 见:陈力为主编. 计算语言学研究与应用. 北京: 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3. 1-8
[5]P atterson D A & Hennessy J L. Computer organization and design: The hardware/software interface. 2nd Edition, San Francisco: Morgan Kaufmann, 1994
[6]C arreira J, Madeira H and Silva J G. Xception: A technique for the experimental evaluation of dependability in modern computers. IEEE Transactions on Software Engineering, 1998, 24(2): 125-136
[7]K oopman P and DeVale K. Comparing the robustness of POSIX
operating systems. In: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29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Fault-Tolerant Computing, Madison, IEEE CS Press, June 1999, pp. 30-37
[8]苗夺谦. Rough Set理论在机器学习中的应用研究[博士学位论文].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北京, 1997
[9]南京大学, 天津大学, 重庆大学, 等. 粘滞流体力学.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7
[10]GB9078-1996, 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11]Clark D W. The memory system of a high performance personal computer. Xerox Palo Alto Research Center, Tech Rep: CSL-81-1, 1981
[12]MC88100 RSIC Microprocessor User’s Manual(Second edition). Englewood Cliffs: Prentice Hall, 1990
[13]/spin/whatispin.html, 2003-10
[14]DeVale J. Measuring operating system robustness. /~koopman/thesis/devale_ms.pdf, 2004-03
[15]××××××
[16]××××××
[17]××××××
[18]××××××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