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除草剂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微生物降解农药的研究进展

微生物降解农药的研究进展

药污染的一个有 效方法。本文综述 了环境 中降解农药的微 生物种类、 微生物降解农药的机 理 、 自然条件 下影响微 在 生物降解农药的 因素及农 药微 生物 降解研究方面的新技 术和新方法。
关键 词 微 生物 ; 生物 降解 ; 农 药 降 解 ; 农 药 文 献 标 识 码 : A D : 1 . 9 9ji n 0 2 —14 . 0 0 0 .0 OI 0 3 6 /.s . 5 9 5 2 2 1. 30 6 s 中 图分 类 号 : Q 9 8 1 X 9 3 . : 5 2
3 影响微生物降解农药的因素
3 1 微生 物 自身的 影响 .
微 生物 的种类 、 代谢 活性 、 适应 性 等都 直接 影 响 到对农 药 的降解 与 转 化 。已经 证 明 , 同 的微 生 物 不 种类 或 同一种 类 的不 同菌株对 同一 有 机底 物或 有毒 金 属 的反 应 都 不 同 。Ku r _] 究 了 B cl s ma 等 l研 5 aiu l
才 扬保 直
 ̄1 3 3 6 2 0 ,6) — 9 0 (: 2
Pat rt tn lnP o co ei
微 生 物 降解 农 药 的研 究进 展
杨 明伟 , 叶 非
( 东北农业大学理学院 ,哈尔滨 摘要 10 3 ) 5 0 0
在农药的微 生物降解研 究中, 离构建一种由天然微 生物构成的复合 系, 分 将其 应用于被 污染的环境是 消除农
a d me h d r u n t o swe e s mm a i e n t i p p r rz d i h s a e .
Ke r s mir o g n s ; b o e r d t n; d g a e p sii e ; p si i e y wo d c o r a im i d g a a i o erd et ds c e tcd s

利用微生物生产生物除草剂的研究进展

利用微生物生产生物除草剂的研究进展

利用微生物生产生物除草剂的研究进展生物除草剂是一种利用微生物或其代谢物制成的能够抑制或杀灭杂草的农业用药。

与化学除草剂相比,生物除草剂具有环境友好、无毒性污染、低残留等优点,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致力于利用微生物制造生物除草剂,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研究进展。

一、微生物筛选与优化1. 微生物资源的收集与筛选微生物筛选是生产生物除草剂的第一步。

科研人员通过采集土壤、农田、水体等环境样品,或者从植物根际等特定环境中寻找潜在的除草微生物。

然后根据对杂草的抑制能力、生长周期和生长速度等特性进行评估和筛选。

2. 微生物菌种的优化在筛选到潜在的除草微生物菌种后,科研人员通常利用传统的菌种培养和诱变等方法对其进行优化。

通过改变培养基成分、培养条件、培养时间等因素,使菌种的生长速度和生产除草活性物质的能力得到提高。

二、活性物质的鉴定与提取1. 活性物质的鉴定生物除草剂的活性物质通常是微生物代谢产物,因此鉴定这些活性物质对于改进生产工艺和提高除草效果至关重要。

研究人员常常利用质谱、核磁共振等技术手段来鉴定微生物代谢产物的结构。

2. 活性物质的提取活性物质的提取是利用微生物生产生物除草剂的关键步骤之一。

研究人员通常采用溶剂提取、超临界流体提取等方法,将微生物代谢产物从培养液中提取出来,并进一步通过纯化等过程得到纯净的活性物质。

三、生物除草剂的制备与应用1. 制备工艺的建立制备生物除草剂需要建立合适的工艺流程,包括培养菌种、代谢产物提取、活性物质纯化等环节的优化。

同时还需要对生产设备和生产条件进行合理设计和调节,以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高效性。

2. 应用效果的评估生物除草剂的应用效果评估在农业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研究人员通过对试验田的野外试验和大面积推广应用进行观察和分析,评估生物除草剂对杂草的抑制效果、对作物的安全性以及对农田生态环境的影响等。

四、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1. 多菌种联合制剂的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科研人员发现不同微生物菌种之间存在协同作用,联合应用可以提高生物除草剂的效果。

微生物降解农药的研究进展

微生物降解农药的研究进展

微生物降解农药的研究进展一、简述农药作为现代农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和防治病虫害起到了关键作用。

农药的过量使用不仅会导致环境污染,还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威胁。

寻找一种高效、环保的农药降解方法显得尤为迫切。

微生物降解农药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手段,逐渐受到研究者的关注。

微生物降解农药是指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将农药分解为无毒或低毒物质的过程。

这种降解方式具有高效、环保、低成本等优点,且不会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

已有多种微生物被证实具有降解农药的能力,如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等。

这些微生物通过分泌特定的酶类,将农药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从而实现农药的降解。

随着研究的深入,微生物降解农药的机理逐渐得到揭示。

研究者发现,微生物降解农药的过程涉及到多个生物化学反应,包括氧化、还原、水解等。

这些反应能够将农药分子转化为更易降解的小分子物质,进而被微生物完全利用。

微生物降解农药的效率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温度、湿度、pH值以及农药的种类和浓度等。

关于微生物降解农药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研究者通过筛选具有高效降解能力的微生物菌株、优化降解条件以及研究降解过程中的关键酶类等方面,不断提高微生物降解农药的效率。

一些研究还关注于将微生物降解农药技术应用于实际生产中,为农业生产提供更为环保、安全的解决方案。

尽管微生物降解农药具有诸多优点,但其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限制。

某些农药分子结构复杂,难以被微生物完全降解;不同地区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也可能影响微生物降解农药的效果。

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索微生物降解农药的机理和影响因素,以期为该技术的广泛应用提供更为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微生物降解农药作为一种环保、高效的农药降解方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技术的不断完善,相信微生物降解农药将在未来农业生产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农业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1. 农药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农药在现代农业生产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我国微生物农药的研发与应用研究进展

我国微生物农药的研发与应用研究进展

我国农作物种植面积广阔,种植作物种类多样,在农业生产中,农作物常常受到多种病虫草害的危害。

化学农药因其适用范围广、作用效果迅速、使用方便等被广泛用于防治各类病虫草害,但使用化学农药也容易造成人畜中毒、杀害有益生物等,同时由于化学农药的滥用使得部分害虫、致病菌和杂草的抗药性增强,导致防治难度加大。

相比于化学农药,以真菌、细菌和病毒等生物活体或其代谢产物为主要成分的生物农药对生物和环境更加友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生物农药迅速发展,行业市场规模逐步扩大。

生物农药可分为微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和生物化学农药等,经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查询,截至2022年12月31日,我国在有效登记状态的农药登记产品为45172个,其中生物农药产品2159个 (未包括农用抗生素和天敌),占全部农药总数的4.78%,占比非常低。

在生物农药中,微生物农药是研究热点之一。

在《农药登记资料要求》中规定,微生物农药是指以天然的或经基因修饰的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微生物活体为有效成分的农药,按用途可分为微生物杀虫剂、微生物杀菌剂和微生物除草剂等。

该类农药具有有效成分来源广泛、选择性强、对人畜毒性低等优点。

经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查询,截至2016年12月31日,我国已登记微生物农药有效成分42个,到2022年12月31日,已达56种,可见微生物农药呈逐年增长趋势。

我国的微生物农药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相对快速发展的阶段,生防微生物不断增多,各种新型微生物农药也不断涌现。

已有研究对微生物农药常见剂型种类及特点、产品质量、安全性评价和使用技术相关标准、助剂研发、管理现状、产业发展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阐述,但尚缺乏典型微生物农药在防治重大病虫害方面应用情况的综述报道。

鉴于此,本文梳理了我国近几年一些原创的、新型的微生物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在生防菌株筛选、产品创制与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微生物农药发展提出建议和展望,旨在为行业相关单位和人员提供参考。

三唑类农药的微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三唑类农药的微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三唑类农药的微生物降解研究进展作者:王馨芳郑卫刚寇志安张婉霞张梓坤史美玲田永强来源:《寒旱农业科学》2023年第10期摘要:三唑类农药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防治植物病害的杀菌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可通过抑制麦角甾醇的合成阻碍病原菌的细胞壁形成,从而起到防治作物病害的作用,也能抑制植物赤霉素合成延缓植物生长;但因大范围应用及其难以降解的特性,污染环境和影响人类健康。

为给三唑类农药的微生物降解提供参考,基于文献研究,梳理总结了三唑类农药降解菌的种类、影响降解的环境因素和降解机理方面的研究进展,明确了微生物在不同环境中能有效降解三唑类农药,微生物降解技术有望应用于治理三唑类农药造成的环境污染。

关键词:三唑类农药;微生物降解;降解机理;环境污染修复中图分类号:S4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7-2172(2023)10-0909-08doi:10.3969/j.issn.2097-2172.2023.10.005Research Progress on Microbial Degradation of Triazole PesticidesWANG Xinfang, ZHENG Weigang, KOU Zhian, ZHANG Wanxia, ZHANG Zikun,SHI Meiling, TIAN Yongqiang(College of Biological and 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 Lanzhou Jiaotong University,Lanzhou Gansu 730070, China)Abstract: Triazole pesticides are widely used as fungicides and plant growth regulators,which can inhibit the synthesis of ergosterol to prevent the formation of cell walls of pathogenic bacteria, thereby, they play a role in crop disease control and can also inhibit the synthesis of plant gibberellin to delay the plant growth. However, because such fungicides are widely used anddifficult to degrade, which pollute the environment and affect human health.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microbial degradation of triazole pesticides, the types of degrading bacteria to triazole pesticide degradation, environmental factors affecting degradation, and research progress on degradation mechanisms are summarized in this paper. It is clarified that micro-organisms can effectively degrade triazole pesticides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 and microbial degradation technology is expected to deal with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aused by triazole pesticides.Key words: Triazole pesticide; Microbial degradation; Degradation mechanism;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remediation為防治农作物病害和保障农作物产量,现代农业生产中杀菌剂的使用量成倍增加。

生物除草剂研发现状及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生物除草剂研发现状及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抗 药性 杂 草种 群 的形 成 , 全球 已发现 1 8种 杂 草 的 8
改造微生物除草菌株的生物学特性 , 使生物除草剂
产 品的菌株 侵染 能力 、 生态适 应性增 强 , 高产 品防 提
34个生 物型 对 1 化学 除草 剂 产 生 了抗药 性 , 2 9类 使
得 药效 降低 、 药量 增 加 、 本 提高 , 更 加重 了污 用 成 也
效 和扩大 市场范 围 。亦 或利 用微生 物工程 技术生 产
生 物源 化 学 除 草 剂 或 模 拟 半 合 成 化 学 除 草 剂 J 。 针对 除草 剂新作 用靶标 的发 现和相 应地开 展构效关 系研 制新 型广谱 除 草剂 , 一 步结 合 利 用转 基 因技 进
式 和状态 , 除草剂 转 基 因技 术 作 为化 学 除 草剂 技 抗 术 的延伸 已经 获得 巨大成 功 , 除 草剂 转 基 因作 物 抗
随着化 学 除 草剂 的广 泛 使用 , 来 的 负面 影 响 带 也 E益 明显 。随着 农业 现代 化 水平 的提 高 , 球范 t 全
种 植 面积 已 占所 有 转 基 因作 物 13亿 h 的 9 % . m 0
杂草科学
2 1 年第 2 01 9卷第 1 期
强 胜, 陈世国.生物 除草剂研发现状及 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J .杂草科 学 ,0 12 ( ) 1— 2 1 ,9 1 : 6
生 物 除草 剂 研 发 现 状 及 其 面 临 的机 遇 与Βιβλιοθήκη 战 强 胜 .陈 世 国
( 南京农业大学杂草研究室 , 江苏南 京 20 9 ) 10 5
章回顾了我国近年来在生物除草剂研发方 面取得 的显著 进展 , 分析 了存在 的差距及其 原因 , 出了对 策和建议 。 提

微生物除草剂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微生物除草剂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如 美 国 及 澳 大 利 亚 就 有 从 欧 洲 及 亚 洲 侵 入 的 杂 草
采集 、 分离 和筛选 植 物病原微 生物 , 扩展 到 包 括活 体产 品制剂 的开 发 、 释 放 生物 的 生态 学 和 流 行 所 病 学 研究 以及 在组 织 学 、 生物 化 学 和 遗 传 学 水 平 上植 物病 原 间 的互 相影 响和 候选 微 生物 除 草剂 基 因操作 等方 面 的研 究 _ 。 l J
S N e ,Z U W i HANG e ,W U ,S Li Di UN u —e J nd
( hna gAg i l r U S ey n rc t e wr au S ey n 10 6 ) hn a g 1 1 1
Ab t a t Th a e e i h r g es o e e r h a d p r p c ie n mir ba e bcd s i h r .Fie s r c e p p r r ve ws t e p o r s f rs a c n es e tv s o co ilh r i e n t e wo l i d v c mme c l c o il h r iie n o r p t n ilmir b a h r iie n ld n u g ,r i b c e i , vr s n o r i r ba e bcd a d f u o e t c o i l e bcd s i cu i g f n i h z a t r a mi s a o a i ,a d u a t o c tsa e i to u e ,a d p o p c r u g s e o u u es u i fmir ba e b c e n Chn . c i my e e r r d c d n rs e ta es g e td f rf t r t de o c o ilh r ii s i i a n n s d Ke wo d Mir b a h r ii e W e d ; ilg c lc n r l P o rs n r e r h y rs c o il e b cd ; e B oo ia o to ; r g es i e a c s

除草剂草铵膦残留量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除草剂草铵膦残留量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除草剂草铵膦残留量检测方法研究进展除草剂草铵膦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的除草剂,具有较强的除草效果。

草铵膦的残留量检测一直是农业科研中的热点问题。

本文将对目前草铵膦残留量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目前,草铵膦的残留量检测方法主要可以分为理化方法和生物学方法。

理化方法包括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MS)、高效液相色谱技术(HPLC)、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MS)等。

生物学方法主要是通过对草铵膦的毒性和生态效应进行研究,从而推断草铵膦的残留量。

在理化方法中,LC-MS/MS是目前最常用的草铵膦残留量检测方法之一。

LC-MS/MS是一种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的分析方法,能够准确测定草铵膦的残留量。

该方法通过将样品经过提取、净化、浓缩等步骤后,使用液相色谱和质谱联用设备进行分析,可以获得草铵膦的质谱图谱,并进一步进行定量分析。

该方法的操作复杂,且设备和试剂的成本较高。

GC-MS/MS是一种使用气相色谱和质谱联用技术进行分析的方法,能够对草铵膦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检测。

该方法的优点是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灵敏度,但由于草铵膦是一种极性化合物,GC-MS/MS在分析过程中可能存在挥发和降解的问题,因此需要优化样品预处理和仪器操作条件。

生物学方法主要通过对草铵膦的毒性和生态效应进行研究,从而推断草铵膦的残留量。

这种方法主要包括种子萌发抑制法、土壤呼吸法、微生物定量法等。

种子萌发抑制法是目前最常用的生物学方法之一。

该方法通过将草铵膦溶液与一定浓度的种子接触,观察种子的萌发情况来推测草铵膦的残留量。

生物学方法往往需要较长的研究周期和较大的样本数量,且结果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受到一定的限制。

目前草铵膦残留量检测方法主要包括理化方法和生物学方法。

LC-MS/MS、HPLC和GC-MS/MS是常用的理化方法,种子萌发抑制法是常用的生物学方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健康和环境的关注,草铵膦残留量检测方法将继续完善和发展,以更好地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微生物除草剂的研究进展

微生物除草剂的研究进展

微生物除草剂的研究进展目录一、内容简述 (2)1.1 微生物除草剂的定义与特点 (3)1.2 微生物除草剂的研究意义 (4)二、微生物除草剂的种类与作用机制 (6)2.1 细菌类除草剂 (7)2.1.1 水解酶类 (8)2.1.2 蛋白酶类 (9)2.1.3 纤维素酶类 (10)2.2 真菌类除草剂 (11)2.2.1 青霉属 (13)2.2.2 曲霉属 (14)2.2.3 根霉属 (15)2.3 微生物除草剂的作用机制 (16)2.3.1 破坏植物细胞壁 (17)2.3.2 抑制光合作用 (18)2.3.3 影响植物生长激素 (19)三、微生物除草剂的研发与应用 (21)3.1 新型微生物除草剂的筛选 (22)3.2 除草剂的定向设计与优化 (23)3.3 除草剂的安全性评价 (25)3.4 除草剂的大规模生产与应用 (26)四、微生物除草剂的研究挑战与展望 (27)4.1 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29)4.2 未来的发展趋势与研究方向 (30)一、内容简述微生物除草剂是指利用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来控制杂草生长的方法。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微生物除草剂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本文将对微生物除草剂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概述。

研究人员已经发现了一些具有除草活性的微生物菌株,如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类杆菌属(Erwinia)和木霉属(Trichoderma)等。

这些菌株可以通过产生抗生素、酶或直接与杂草竞争生存资源等方式来抑制杂草的生长。

微生物除草剂的研发过程中,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也日益受到重视。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将抗草甘膦(Glyphosate)的基因导入到微生物中,使其具有广谱的除草活性。

还可以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如CRISPRCas9系统,对微生物进行定向改造,以提高其除草效果和对环境的适应性。

微生物除草剂的制剂研究也取得了进展,通过优化制剂配方和工艺条件,可以提高微生物除草剂的稳定性、安全性和使用效率。

除草剂微生物降解的研究进展

除草剂微生物降解的研究进展

除草剂微生物降解的研究进展卢美名;尹雯悦;刘传龙;张茗茜;柳文睿;王新【摘要】除草剂施入土壤后会有一部分残留在土壤中,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关于后茬作物的安全性问题一直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降解土壤中除草剂的主要途径是微生物降解.主要综述了4类常见除草剂(磺酰脲类、咪唑啉酮类、恶啉酮类、三唑并嘧啶磺酰胺类)的残留危害和研究现状,分析了微生物的降解途径以及微生物在降解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案.【期刊名称】《湖北农业科学》【年(卷),期】2019(058)003【总页数】4页(P5-8)【关键词】除草剂;残留;微生物降解【作者】卢美名;尹雯悦;刘传龙;张茗茜;柳文睿;王新【作者单位】沈阳工业大学理学院,沈阳 110870;沈阳工业大学理学院,沈阳110870;沈阳工业大学理学院,沈阳 110870;沈阳工业大学理学院,沈阳 110870;沈阳工业大学理学院,沈阳 110870;沈阳工业大学理学院,沈阳 11087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53随着农药的大量使用,土壤中残留农药造成的环境污染已经不容小觑,严重时不但影响土壤肥力和降低农产品品质,甚至可能造成水污染,危害人体健康。

大量研究表明,在自然环境中有大量的微生物能够有效地降解土壤中残留的农药,此外,生物降解的特点是无毒、无二次污染、价格低廉,是理想的降解途径。

微生物具有各种各样的化学功能,如氧化还原、穿梭、脱氨和水解,其能量利用率极高,在降解领域应用极其广泛。

1 4类除草剂残留危害及研究现状1.1 咪唑啉酮类除草剂1.1.1 残留危害咪唑啉酮类除草剂在土壤中既不容易挥发也不容易发生光解,并且残留时间长,施用除草剂金普施特2年之后,甘蓝、甜菜和亚麻等作物仍不能生长[1]。

应用甲氧咪草烟1年后,对油菜、甜菜、卷心菜、亚麻和马铃薯仍有不同程度的毒性,导致这些作物无法正常生长;低剂量对白瓜种子无明显伤害,高剂量对白瓜种子有明显药害[2]。

1.1.2 研究现状咪唑啉酮类化合物是一类ALS抑制剂类除草剂[3]。

微生物源农药

微生物源农药

1.3 病毒类生物农药
目前已分离到的昆虫病毒有1200 多种, 已有60 余种昆虫病毒被引入大 田试验,我国也有20 多种进入田间试 验,应用最多的有核型多角体病毒 (NPV)、颗粒病毒(GV)和基因工程棒 状病毒。我国棉铃虫多角体病毒登记 最早,到目前为止登记病毒杀虫剂7 种。
(二)微生物代谢物农药
微生物源农药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小组成员:吴倩,杨霁云,杨万霞,杨霜 霜,屈邦伟,唐杰
什么是农药?
• 农药在粮食作物及 经济作物上使用的 初衷是为了消灭或 减轻病虫害,提高 作物产量
农药
化学农药
生物农药
转基因农药
矿物源农药
植物源农药
动物源农药
微生物源农药
高毒农药的危害
有毒农药在给农产 品造成直接污染的 同时,一部分仍残 留在土壤中,破坏 了土壤内部的微生 态;一部分随水流 入水体, 给饮用水 和渔业生产带来了 安全隐患;还有一 部分造成大气的污 染。
生物农药
直接利用生物产生 的生物活性物质或 生物活体作为农药, 以及人工合成的与 天然化合物结构相 同的农药,也叫生物 源农药
生物农药的优点
• 毒性低 • 选择性强 • 高效低残留 • 不易产生抗 药性
微生物农药是公认的“无 公害农药”,防治对象不易产生 抗药性,不伤害天敌;繁殖快,是 综合防治农林病虫害的重要手 段 ,并具备可在人为控制下进 行规模化培养、不破坏野生生 态资源成本相应较低等独特优 点,将成为生物农药构成的主体 。
微生物源农药历年产量
6 5 单4 位 :3 万 2 吨 1 0 1990 1995 2000 2005 2010 年份
二、微生物源农药的种类
(一) 微生物活体农药
1.1 细菌类生物农药 其中苏云金杆( Bacillusthuringiersis ,B. t . ) 是目前世界上用途最广,应用最成功 的生物杀虫剂,占生防制剂总量90 %以 上。 除以上提到的B.t外,还有球形芽孢杆菌( B.sphaericus) 、金龟子芽孢杆菌( B. papilliae) 、蜡状芽孢杆菌( B. cereus) 和幼虫芽孢杆菌( B. larvae) 等

微生物除草剂研究现状与展望

微生物除草剂研究现状与展望
用 于防治农 田、 草坪及公 园中 的杂草 。按照发展生物除 草剂 的标准 , 有望作为候选或 已发展 成生物除草剂 的有
体微生物产品或 微生物代 谢产 物[ 。微生 物除草剂 可 3 ] 分为微生物活体和微生物代谢 产物两类 , 即利用活体微 生物除草和利用微生物产 生的代 谢产物进行杂草 防除。 实践上利用生 物防除杂草 已有近 20a的历史 。然而 , 0 微生物或微生物代 谢产物作 为除草 剂 的研 究只是在 近
22 微生物源除草剂 .
近年来微生物代谢产物作为除草剂成为研究重点 , 基 因工程将使生物农药 的开发具有 突破 性 , 通过 现代 生
物工程技术手段培育优 良菌株 、 对微生物农药进行 基因
重组 , 以显著提高除草效果 。发酵技术和基 因工程技 可
术将促进生物农 药的发展 , 大提 高生物农 药 的产量 、 大
中图分类号 : 0 .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0 1 00 (0 0 1 -00 -0 S553 A 1 0 - 0 92 1 )4 2 8 3
1 微生物 除草剂的研 究意义
杂草是危害农作物 的主要劲敌之一 , 自从人 类进行 农业生产 以来 , 人们就采用各种方式 除草。化学 除草剂
重 。生物除草剂对 目标杂草 以外的植物影响 小, 环境 负效应 小, 全性 高, 安 符合 可持 续农业 的发 展要求。利 用微生物或其代谢 产物 开发除草剂是研发生物 除草 剂的重要途径 。文章具体介绍 了 目前 国内外微生物除草 剂的研 究现状 , 望 了微生物 除草剂的发展方 向和前景。 展 关键词 : 生物除草剂 ; 研究现状 ; 存在问题 ; 解决办法
物源除草剂和微生物源除草剂 , 目前 人们研究 的重点 但 实际以微生物 源除草剂 为主[ 。微生 物 除草剂是 指能 2 ] 在人们控制的条件下有效地被使 用 , 防除特定杂草 的活

微生物除草剂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微生物除草剂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中图分类号:¥ 7 . 4 6I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 — 3 9 2 1) 4 0 3 — 5 0 5 9 6 (0 0 0 — 19 0
Pr g e so e e r h a d a p ia i no ir b a e bcd sY e F N o r s f s a c n p l t n m c o i l r ii e / EF i E G L r c o h ,
叶 非 ,冯 理
( 东北农业大学理学院, 哈尔滨 10 3 ) 500

要 :综述 了微生物除草剂的研 究和应用进展 情况 ,介 绍 了已商品化的和具有开发潜力的微 生物除草剂及
具有除草 活性的微生物代谢 产物 ,探讨 了 目前微 生物除草 剂存在的 问题并对其前景进行 了展 望。 关键词 :微 生物除草剂 ;微 生物代谢产物 ;杂草 ;生物 防治
1 微 生物除草剂概述
狭义 的微 生物除草剂是 指 “ 直接利 用微生物 本身
进行杂 草防治” ;广义 而言 ,微 生物 除草剂是指 利用
但这种策 略要求 天敌微 生物 的释放时间与杂草 的
敏 感 期 一 致 ,并 确 切 知 道 天 敌 微 生 物 对 寄 主 快 速 反 应 的 时期 。澳 大 利 亚 19 9 5年 引进 马达 加 斯加 岛
( ol e f c n e , ote s gi l rl n es y, a b 5 0 0 C ia C lg i c s N r a t r u ua U i ri H ri 1 0 3 , h ) e oS e h A ct v t n n
Ab t a t T i p p rr v we h r g e s o s a c n p l a in o c o il e bc e s r c : hs a e e i d t e p o r s f e e rh a d a p i t n mi b r i d s i e r c o r a h i n

第三讲 微生物源除草剂的研究、应用现状

第三讲 微生物源除草剂的研究、应用现状

2. 2 发酵与制剂加工困难
目前工业上主要靠发酵来大规模地生产菌体。 但是有些菌不易繁殖,产孢量低,孢子活力差,多 代繁殖后致病力下降,或加工成制剂后稳定性差 等,都会影响其大量生产和商品化。如英国作为
微生物除草剂开发的粗链格孢菌(Alternaria)和 决明链格孢(A. cassiae)是害草曼陀罗(Datura stramonium)和镰果灯心草的重要病原菌,但因制
第三讲 微生物源除草剂的研究、 应用现状及展望
杂草一直被认为是严重影响农业与环境的 生物灾害之一。全世界每年农田除草用工 约1500-3 000亿劳动日,可是草害仍造成减 产10% -25%,其中谷类作物减产超过1. 5亿 t。
1942年发明2, 4-D后,兴起了化学除草剂 工业。和不除草相比,化学除草剂挽回了约 50%的粮食产量损失。但是化学除草剂的大 量使用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如 除草剂雾滴漂移,选择性不强,在环境中的 半衰期较长及对人、动物的毒害等。尤其 是抗除草剂杂草的出现,更使得研制与开发 化学除草剂的成本大大增加,因此研究人员 不断寻找新的途径来防除杂草。
(2)土壤处理剂:将除草剂均匀地喷洒到土壤上形 在一定厚度的药层,当杂草种子的幼芽、幼苗及其 根系被接触吸收而起到杀草作用,这种作用的除草 剂,叫土壤处理剂,如西玛津、扑草净、氟乐灵等 ,可采用喷雾法、浇洒法、毒土法施用。
(3)茎叶、土壤处理剂:可作茎叶处理,也可作土 壤处理,如阿特拉津等。
经研究发现一些微生物(植物病原或 非植物病原细菌、真菌)及其次生代谢产 物(植物毒素)具有防除或控制杂草的潜能。 由这些有机体和天然产物开发而成的除草 剂称为微生物源除草剂。
知识点:化学除草剂
1.根据作用方式分类 (1)选择性除草剂:除草剂对不同种类的苗木,

我国生防微生物代谢产物研发应用进展与展望

我国生防微生物代谢产物研发应用进展与展望

微生物代谢产物农药(microbial metabolite pesticide,简称MMP)是以微生物发酵产生的代谢产物为活性成分,用于防治病虫草鼠等有害生物或促进植物生长发育的生物农药。

MMP 主要包括农用抗生素、微生物源植物免疫诱抗剂和微生物源植物生长调节剂,是我国应用面积最广的生物农药。

部分微生物代谢产物农药兼具预防与治疗效果,是未来绿色农药研发的一个重要方向。

本文总结了我国研发和应用的主要代谢产物农药种类、特点和最新研究进展,例如成都新朝阳研发生产的冠菌素,分析了我国代谢产物农药研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为新型代谢产物农药的研发与应用提供参考。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生态环境多样,作物种类繁多,病、虫、草等危害频繁发生。

农药是农业生产中必需的生产资料,我国目前使用的农药以化学农药为主、生物农药为辅,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农业可持续性发展,研发和使用无公害的生物农药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生物农药的定义和范畴因不同国家和不同发展时期稍有不同,主要包括植物源农药、动物源农药、生物化学农药和微生物源农药。

微生物源农药主要包括活体微生物农药和微生物代谢产物农药(microbial metabolite pesticide,简称MMP)。

MMP 是以微生物发酵产生的代谢产物为活性成分、用于防治病虫草等有害生物或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生物农药,主要包括农用抗生素、植物免疫诱抗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

农用抗生素具有特定的杀菌或杀虫活性,化学结构和防治作用机理明确,如井冈霉素和多抗霉素;植物免疫诱抗剂诱导植物产生免疫反应,增强植物抗病虫害能力,如阿泰灵;植物生长调节剂调节植物生长发育或抗逆性,如S-诱抗素。

本文总结了我国研发的主要代谢产物农药种类、特点和最新研发与应用进展,分析了目前研发与应用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为新型代谢产物农药的研发与应用提供参考。

01微生物代谢产物的特点(1)化学结构复杂,不能或不易通过化学方法合成;(2)生物活性具有选择性,病原菌对这些代谢产物不易产生抗药性;(3)兼具诱导植物产生免疫反应,提高植物抗病性,且有增产效果;(4)在土壤环境中的残留时间短,能够被微生物分解利用;(5)微生物代谢产物生产原料多为淀粉、糖类、玉米浆、黄豆粉等廉价再生性生物资源;采用发酵工艺生产,废液和废水可以回收再利用,对环境污染小,同一套设备略加改造可应用于其它菌种的发酵生产,投入成本相对较低。

我国微生物农药的研究应用现状

我国微生物农药的研究应用现状
微生物农药在 国内的研 究应用状 况进行 了阐述 。 关键 词 : 生物农 药; 微 活体微生物农药 ; 用抗 生素 农
中图分类号 :Q 5 T 48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号 :6 1 6 9 (0 6 0 — 0 10 0 17 — 8 2 2 0 )5 0 0 — 0 4
Re e r h nd Ap i a i n Adv nc s o M i r be s a c a plc to a e n c o -pr duc d o e
Ab t a t sr c :Mir b p o u e e t ie n l d c o il a r c e c l a d a r a t i t .T e b cl s t u i ge ss c o e- r d c d p s cd s i cu e mi r ba g o h mia n g o- ni oi i b c h a iu h r in i l n

要 : 生物 源农 药包括 活体微 生物农 药和农 用抗生素 两大类 。前者主要 包括 B 制剂 、 微 t 病毒杀 虫剂 、 菌杀 虫剂 真
和真菌除草剂 ; 后者主要指微 生物 所产 生的一些有活性 的次级代谢 产物及其 化学修饰 物。随 着越 来越 多的化学农 药 被有限制或禁止使 用 , 生物农 药作 为 目前应 用最多的一大类生物 农药有 着极 为广阔的应用前景。本 文主要 就几类 微
b o c ie c mp u d rd c d b c o ils c n a y mea oim n h i c e c mo i e o o n s b l n o t e a ia t o o n sp o u e y mir b a e o d r t b l v s a d te r h mi - d f d c mp u d e o g t h — i

微生物农药研究进展

微生物农药研究进展
是其在对数生长 中期分泌的一类新型杀虫毒蛋 白。
另外 , 日本农林 水产省农业研究所 的专家们发现 了 生产应 用。我 国昆虫病毒 的开发 利用虽然起 步较 晚,

种 叫冰核活性细菌的无毒性细菌 , “ 即 冷冻杀虫剂 ”, 但发展 迅速 ,据统 计 ,全部 核型多 角体病毒产 品共有
最成 功的微生 物杀虫剂 , 占微生物杀虫剂 总量的 9% 5
以上 , 已有 6 多 个 国家登 记 了 10多个 品种。其 主 0 2
2 微生 物农药的分类及其研究现状
微生物农药 按照有效成分 可 以分为 活体微生 物农 要杀 虫毒 性来 自内毒素 ,近来人 们发 现 B 在 营养 期 t
2 6 l 6 6 晨化市埸 /3 f 0@0农 行 资 媒 0 化业深体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 『


l科 与 品 技 产
世界各国 已有 6 0多种病毒进入大 田进行 防治农林 害虫 试 验 ,3 0多种 病 毒 杀虫 剂 进 行 了登 记 、注册 及
分泌 的一类新型杀虫毒蛋 白即营养期杀虫蛋 白( P ) VIs ,
目。微 生物 农药是 生物农药 中很 重要 的部 分, 占全世界 生物 农药产品的近 9 %,包括 农 用抗 生素和活体微 生物 O
农药,是 生物 防治的物质基础和重要手段 。随 着微 生物 农药研 究的深入和 应用技 术的发展 ,微 生物农 药的种 类
和数量越 来越 多 , 在促进 农业可持 续发展 中发挥越来越 重要 的作 用。 为此 , 本文对微 生物农药的研 究及应 用综述 。
已取得 了国家发明专利 。 22 . 活体微生物杀菌剂
澳 大利亚 、新 西兰 等国 已大面积应 用。近 年来 ,我 国 剂和悬 浮剂都 已推广应 用于棉铃 虫的 防治。此外 ,由 也对其进行 了菌剂制作 ,离体培养研究 。 2 12真菌杀虫剂在 杀虫微生物 中所 占种 类最多 , ..

《微生物除草剂》课件

《微生物除草剂》课件

04
微生物除草剂的优缺点
优点
环保安全
微生物除草剂对环境友好,无化学残留,不会对 土壤和生态环境造成长期影响。
降低农药使用量
相较于传统化学除草剂,微生物除草剂的使用量 较少,降低了农药对环境的负担。
ABCD
选择性除草
某些微生物除草剂能选择性地杀死某些杂草,而 对农作物无害,有利于保护农作物生长。
降低生产成本
21世纪初至今
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提高,微生物除草剂的研究和应用得到了更广泛的关注。 研究者们不断探索新的微生物种类和改良方法,以期开发出更加高效、安全、 环保的微生物除草剂。
当前研究进展
新型微生物资源的发现
研究者们不断发现新的具有除草活性的微生物种 类,为开发新型微生物除草剂提供了更多选择。
微生物除草剂的产业化进程
《微生物除草剂》PPT课件
• 微生物除草剂简介 • 微生物除草剂的研发历程 • 微生物除草剂的应用 • 微生物除草剂的优缺点 • 微生物除草剂的案例分析 • 结论与建议
01
微生物除草剂简介
微生物除草剂的定义
微生物除草剂是指利用具有除草活性 的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制成的生物制 剂,用于防除杂草。
微生物除草剂属于生物农药范畴,相 较于化学除草剂,具有环保、安全、 可持续等优点。
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成熟,一些微生物除草 剂已经开始进入产业化阶段,为农业生产提供新 的绿色防控手段。
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
基因工程技术为改良微生物除草剂的性能提供了 强有力的手段。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增强微 生物除草剂的抗逆性、繁殖能力和防治效果。
安全性评价与环境影响评估
在研究和应用微生物除草剂的同时,对其安全性 和环境影响进行科学评估至关重要。目前,研究 者们正在开展相关研究,以确保微生物除草剂的 安全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 天然产物 在环境 中 的半 衰期 比合成 农 药短得 多 , 易迅 速降解 或解毒 , 因此登记试 验 比化学 农药 所用 的 时间短 、 资金少 ;5 植 物细胞 培养 技术 、 酵技术 、 () 发 分 子遗 传学 和基 因工程 最新发展 , 把生 产 昂贵 的微 生物
天然 产物 防除杂草 变成 了现 实
在低 浓度 时这些产 物便 可 发挥 较 高生 物 活性 ; 4 微 ()
将 杂 革 的致病 菌 进行 大量 繁殖 , 成标 准 化 的制剂 , 制
像 化 学 除草 剂一 样 在 杂 草 敏 感 生 长 阶 段 , 苗 前 或 于 苗后 施用 , 为制 造 杂草 病 害大 流行 , 而减小 杂草 人 从
度减 少到经 济上 或 美学 上 可 以容 许 的水 平 。与 化 学
植物安全性高 , 危害小。对人 、 、 畜 天敌等非靶标生 物安 全 , 可缓 解 生防 和化 防 的矛盾 , 且对 环境 压力 而 相对较小 , 适用于防除水域 、 牧场 、 草地等人为干扰 较 少 的生 态 环境 中的杂 草 。成 功 应用 这一 途径 的著
由棕桐疫霉 ( ht h o amvr B tr 的厚壁 P y p t r p l i a u e) o ha i o l
2 微 生物 除草 剂研 究 与开 发现 状
微 生 物 除草剂 分 为微 生 物活 体 和微 生物 代谢 产
物两类 , 即微 生 物 制 剂 除 草 剂 和 微 生 物 源 除 草 剂 。 近年来 利 用 的活体 微 生 物 , 要 是 植 物 病 原 微 生 物 主
( 真菌 、 细菌 、 病毒 )最 常见 的是植物病原真菌 。它 ,
收稿 日期 :0 0— 2— 3 21 0 0
从 2 纪 6 代起 , 0世 0年 国外 就 已 经 开 始 研 究 微
生 物除 草剂 , 目前 报道 的有 除草 潜 能 的微 生 物类 型 包括 : 菌 、 菌、 毒、 真 细 病 放线 菌 和线 虫 。 D v e1 第 一 个 被 注 册 的真 菌 除 草 剂 , 种 ei 【 n 是 一
微 生 物 除草剂 两 种 , 者 是 从 杂 草 原 产 地 引 入 寄生 前 性 和传播 能 力较 强 的 病 原 菌 , 田间 接 种 引 起 目标 在 杂草 病害 流 行 , 而 把 杂 草 数 量 降 到 某 一 临 界点 以 从 下 , 过 天敌 保 持 着 一种 动 态 平衡 。该 方 法 对 栽 培 通
名 事 例是 澳 大 利 亚从 欧洲 引 入 锈 菌 ( uc i co— P cia hn n
diia 防除 麦 田中 的粉 苞 苣 灯 心 草 j rl ) ln 。而 后 者是
除草 、 人工及机 械 除 草相 比 , 生物 除 草 具有 许 多 潜 微 在 的优势 :1这类 除草剂作 用位 点新颖 , 现有化 学 () 是 除草剂未涉及 到 的 , 利于杂 草 的抗性 治理 ;2 这 些 有 () 天然 产物 可以为新 的 除草 剂合 成方 案 提供 线 索 ;3 ()
化 学 除草 剂 以其 作 用 迅 速 、 用 方 便 等 特 点 在 使
可直 接穿 透 寄主 表皮 , 入寄 主组 织 , 除杂 草 J 进 防 。 活体 微 生物 防 除杂 草分传 统 微生 物 防除 和应用
2 O世纪 5 0年代得 到迅速 发展 。但 随着化 学除草 剂 的
广泛 应用 , 造成 的环境 污染 和农 药残 留问题 已引起 农
1 微 生物 除 草剂 的类 型
1 1 微 生物 除草 剂 .
对 作 物 的 影 响 。该 方 法 在 短 时 间 内 可 有 效 控 制 草
害 , 用 于 防除农 田 、 坪 、 园 中 的杂草 适 草 花 1 2 微 生物 源除草 剂 . 。

微生 物 源 除草剂 是 利用微 生 物 的代谢 产 物进行
作者 简介 : 仉
欢 (95 )女 , 18 一 , 山东新泰人 , 士研究 生。E~ma : 硕 i l
k w@ s a . d c y d u e u. no
通讯作者 : 王开运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从事农药毒理及有 害生 物抗药
性 研 究 。T l( 5 8 84 3 5; e:0 3 )2 2 4 E—ma :y ag sa .d .n i kw n @ du e u c 。 l
杂 草 防除 。该类 除草 剂 根据 其来 源 又可 分为 真菌源 除草 剂 、 细菌 源 除草 剂 、 霉 菌 源 除 草 剂 等 , 链 主要 是
利用 这些 微 生物 在代 谢 过程 中产 生 的毒 素和抗 生 素 等, 包括 多肽 、 类 、 萜 大环 酯类 和 酚醛 树脂 类 等 。
药科 技工作 者 的 高度 关注 ¨ 。杂 草 的微 生 物 防除 是 J 指利 用寄 主范 围较 为专 一 的植 物病 原 微 生 物或 其 代
谢产 物 , 将影 响人类经 济活动 的杂 草群 控制 在危 害
阈值 以下 。因此 , 物 防除 杂草 的 目的不 是根 除 微生 杂草, 而是根据 群 体 生态 学 的原理 , 一 种 杂草 的多 使
摘要 :本文从微生物 除草剂的类型 、 微生物除草剂研 究与开发现状 、 微生物除 草剂存 在 的问题和不 足以及解 决途径概述 了微生物除草剂 的研究 进展 。
关 键 词 : 生 物 除 草剂 ; 究 ; 状 ; 势 微 研 现 趋
中图分 类号 : 4 1 ¥ 5
文献 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 0 3— 3 X(0 0 0 00 —0 10 9 5 2 1 )2— 0 1 7
杂草科学 仉
21 0 0年第 2期
欢, 王开运.微 生物除草剂研 究进 展[ ] J .杂草科 学,0 0 2 : 8 2 1 ( ) 1—
微 生 物 除 草 剂 研 究 进 展
仉 欢 .王 开 运
( 山东 农 业 大 学植 物 保 护 学 院 , 山东 泰 安 2 1 1 ) 7 0 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