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文化知识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客家名称的来源
客家为汉族的一个民系。一般而言,客家民系是于唐末宋初的汉族人在闽、粤交界地区,融合了部分的畲族、瑶族、南越等东南亚土著居民。客家文化的主要文化特征继承了中古时期的中原汉族文化,也混合了南越文化,进而形成特别的客家文化。因此,“客家”的说法是作为一个汉族民系的称谓,并非是一个种族的概念,乃文化的概念。
2004年11月18日,世界客属第十九届恳亲大会在江西赣州成功举行,来自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美国等22个国家和地区及祖国内地河南、四川、广东、福建等17个省市区共100多个客属社团、侨团3000多名海内外客属嘉宾来到梅州。 2007年8月20日在河南洛阳偃师市结束的“客家先民首次南迁出发地”国际学术研讨会确认:客家是中华民族的一支,一千多年来,他们从中原向外迁徙,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和海外各地。2010年11月29日,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将在广东省河源市举行。福建宁化石壁是客家传说民系形成的中心地域,“石壁”被成称为“客家祖地”。梅州则因其为客家人的最主要聚居区而被称为“世界客都”。
客家四州
①惠州
惠州府是最大的客家侨乡,当之无愧列于客家四州之首;若以客家籍华侨而言,“惠州”一名在海外客家侨惠州
界,是知名度最高的一个故乡地名。包括归善(今惠州)、博罗、长宁(今新丰)、永安(今紫金)、河源、连平、龙川、海丰、陆丰、和平县。另外原惠州府城却存在着另外一种目前仍属于争议之中的特有方言(惠州话/惠城话)。惠州府作为客家四州之一,而且又是海外客家籍华侨的第一大侨乡,在国内学术界却经常遭到有意无意地忽视,非常不应该。惠州府不仅是客家民系的华侨文化象征之一,而且更是客家民系的海洋文化象征之一,在客家文化的体系里面,有着不容小视的重要地位。如果客家学抛弃惠州府,只在梅州、汀州、赣州研究客家学,那就是闭门造车,甚至构成对客家民系原有的海洋性的严重忽视。我们可以承认惠州府不是纯客家地区,但绝不能抛弃惠州府来研究客家民系。务必要注意到归善、海丰、陆丰的客家文化在海外的知名度。惠州府客家文化的光芒不是能够轻易以“不是纯客家地区”为借口,而掩盖、抹煞掉的!
梅州
②梅州
嘉应州是第二大的客家侨乡,海外客家籍华侨之中祖籍嘉应州的人数仅次于惠州府。1988年以后更改为梅州市,并管辖原来不属于嘉应州的大埔、丰顺两县。海外侨界为显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一般而言同乡组织仍多沿用旧地名。故而,“梅州”一名在海外侨界通常被理解成梅县,其知名度远在“惠州”之下,甚至不如“嘉应”。嘉应州是客家民系的最终形成地,国内各地客家居民多以嘉应州为祖籍所在地。
③汀州
汀州府是著名的客家祖地,国内各地客家居民大多都溯宁化县为先祖曾居处。汀州府籍华侨尤以籍贯永定县最多。可惜“汀州”现在已经成为历史名词,原来的汀州府各县,现在分别由三明市和龙岩市代管,故而以“汀州”与惠州、梅州、赣州并称客家四州,有时空错乱之感。
④赣州
赣州与惠州一样,都是侨民外迁的那个时期,以及现实中,都一直延续的地名。然而赣州府辖下十八县之河源
多,旅外华侨却非常少,其在海外的知名度远在惠州府之下。赣州府与惠州府另一相似之处是,它也不是纯客地区,并且同样以三种不同方言为主,包括本地话(老客话)、广佬话(新客话)、府城话(西南官
话)。赣州府地区被誉为孕育客家民系的第一块热土、客家文化的摇篮。
二、客家话
客家语,简称客语,又称客话、客家话等,部分地区还称涯话( 话)、新民话、土广东话(广东话)、粤东语、怀远话、惠州话(广西等地)等,是汉藏语系下汉语族内一种声调语言。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义为一门语言;但语言学者对于该将其归属至汉语方言,抑或是当成一门语言仍有一定争论;在国内,则被认为是汉语七大方言之一。主要集中分布在粤东、闽西、赣南,并被广泛使用于中国南方(含台湾),马来西亚等国一些华人社区。一般认为,客语在南宋便初步定型,而被定名为客家语是20世纪的事情。语言研究中,客家语以梅县话为代表。
客语是汉族客家民系(包括粤东客家人、东江水源人、粤西-桂南涯人、四川的广东人的母语,分布区域非常广泛,遍及中国东南沿海、南部、西部等省份、香港新界北区、海外客家人移民地区(如毛里求斯、台湾、印度等等)。客语分布比较集中的地区为广东东部(如梅州、河源等)、东南部(如惠州)、北部(如韶关等)和福建西部,江西南部等地区;而香港、澳门的客家人很多已经改说粤语,不说客语了。因为没有形成大规模的流行文化,客家语在中国北方的知名程度远不如粤语、闽南语高。
梅州是世界客都,梅县更是世界客都的中心,所以以梅县客家话为标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海内外国际客家话节目都是以梅县话来播音。
客语的特殊作用,就在于它是客家民系的认同标志。
客语最独特的一点,是联结了大陆各省,乃至全球各华人地区的客家人的民系认同。客家人,无论在大陆的广东、四川,还是在台湾、马来西亚、印度,只要会说客家语,坚持客家人“不忘祖宗言”的特性,就会互相视为“老乡”、“自家人”。而不会说客语,没有客家认同的人,即使有客家血统,一般也被视为客家后裔,而非客家人。客家语的这个特点,导致在客家人占多数的地区,其它族群往往学习客语,以争取客家人的自家人认同。在台湾、马来西亚,政治人物学习客语以期获得客家人的支持的现象,越来越常见,这种情形在选举活动期间尤其明显。
使用归属于客家语的涯话、赣南老客话等的人群对“客家”这种称谓的认同度较低,但仅仅是称呼上的不认同,并不表明他们否认与“认同客家”的其他客家人同操客家语的事实。
来源
有人认为,客家人最早是随着古代几次战争和时局动荡时期的移民潮,从华北迁移到华南的。他们的祖先是从今河南省和山西省迁移过来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当时所在地语言的特色。(从那时开始这些地区的语言开始逐渐演变成后来的官话方言)。客家人祖辈原是中原汉族。而现代客家语中仍在使用的许多古汉语语音特点,包括同样也能在其他南方方言中找到的字尾辅音[-p] [-t] [-k],却在一些北方官话中消失了。
由于客家人的迁移,客家语会受到客家先民迁移到地区的方言的影响。例如,在客家语、闽南语和粤语中能发现许多共用词汇。例如:粤语香港新界原居民的围头话之用语“掌牛”(看管牛只),与客家语之“掌牛”(zong ngiu)相同。
分类
1. 涯话与新民话
涯话,粤西及广西南部等地区的一类客家语方言。涯一般认为来源于客家语日常口语中的第一人称;根据发音可写作“涯话”、“崖话”、“哎话”、“埃话”等,其中涯话写法最普遍。在粤西、桂南地区使用涯话的人口超过500万。涯话由于一般没有分布在县城或市中心(博白和陆川等少数地区除外),故长期受周边强势语言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城市化进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