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轧板卷堆钢事故分析.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L0217-热轧板卷堆钢事故分析
案例简要说明:依据国家职业标准和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技术、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专业教学要求,归纳提炼出所包含的知识和技能点,弱化与教学目标无关的内容,使之与课程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一致,成为一个承载了教学目标所要求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案例。该案例是热轧带钢生产堆钢的事故分析,体现了轧钢生产原理、轧制设备结构、热轧带钢生产的工艺流程、带钢轧制中的事故分析及预防措施等知识点和岗位技能,与热轧带钢生产课程轧钢事故分析处理单元的教学目标相对应。
热轧板卷堆钢事故分析
1. 背景介绍
某热轧带钢厂,有加热炉一座、带立辊的二辊可逆式粗轧机一架、热卷箱一台、带立辊的四辊式精轧机7架、卷取机2台,年生产250万吨带钢,产品厚度为1.2~12.7mm、宽度为800~1450mm。
2. 主要内容
2.1.事情经过
2014年6月28日2时30分,某厂热轧带钢生产车间,在轧制厚度3.0mm SPHC钢卷、宽度从1219mm到1265mm过渡时,F1轧机咬钢后带钢头部倾斜并发出异响,操作工采取紧急停车措施,发现中间坯头部严重变形卡在小立辊与F1辊缝中间,由于无法倒钢且轧辊不能抽出,处理空间狭窄,只能采用小块切割的方式进行处理,直至晚上10:20恢复生产。该事故处理时间长达7小时50分,属于堆钢事故,造成直接和间接损失近60万元。
2.2.事故原因分析
造成本次堆钢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事故发生前一天,生产线检修更换小立辊压下液压缸密封后,轧区点检车间点检员未按规定验收确认阀门状态,小立辊辊缝不能随带钢宽度变化而实时调节。
2、除轧区点检车间点检员未按规定验收确认阀门状态外,精轧操作工对主画面关键参数设定值关注度不够,没有能认真仔细地确认阀门状态,也没有观察小立辊辊缝的开度。
3、在轧制宽规格带钢时,小立辊开度应打开到1300mm,而实际小立辊开度为1265mm。由于开度不够,导致28日轧制宽规格钢带时,宽度为1280mm
的中间坯被F1轧机咬入后,头部弓起变形而发生堆钢事故。
4、对检修后设备验收、介质停送阀门开关状态、单动试车等事项的相关规定存在不够明确的问题。操作规程不严不细,虽有启车前条件确认、生产过程中对主画面关注的要求,但部分岗位职责也存在不很明确的问题。
另外,从设备上讲,小立辊辊缝开度状态没有配备联锁报警装置。上述因素是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
2.3预防措施
2.3.1 强化岗位责任意识教育
这起事故是由于职工责任意识缺失引起的,具有较强的典型性,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工作时要树立聚精会神、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全面提升岗位责任心和工作专注度,认认真真地立足岗位、履职尽责。
2.3.2 完善检修时介质停送制度和启车前开机确认制度
检修计划确定后在钢轧区域建立介质停送确认表,与停送电一起实行挂牌制度。单项检修完成后,由检修和点检人员一起进行项目验收,摘牌、试车、确认;整体检修完成后,由工艺、设备技术员组织分区域单动、试车、模拟。卷板车间、炼钢车间及各生产车间建立开机确认表,逐项确认生产条件。
2.3.3 明确岗位职责,完善岗位点巡检项目
细化岗位职责,明确精轧调平操作和调速操作具体关注的内容,补充小立辊开口度是否达到设定要求由调平主操作负责、活套角度和主速度是否达到设定要求由调速操作负责等规定。
2.3.4 增加立辊辊缝摆位联锁报警装置,完善自动报警功能。
3. 分析路径
该案例是热轧带钢生产堆钢的事故分析,本事故案例体现了轧钢生产原
理、轧制设备结构、热轧带钢生产的工艺流程、带钢轧制中的事故分析及预防措施等知识点和岗位技能,与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专业热轧带钢生产课程轧钢事故分析处理单元的教学目标相对应。
轧钢生产中,减少生产事故,及时处理事故和消除事故隐患是保证企业经济效益、提高产量和保证质量的关键。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关于轧钢工种要求,对应教学目标,从此生产案例归纳提炼出所包含的知识和技能点,引领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弱化与教学目标无关的内容,使之与课程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一致,成为一个承载了教学目标所要求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案例。
采用视频、图片、实物展示等手段,引导学生通过现场调研、问题讨论、案例分析、讲授、点评、课堂练习、大作业等方式学习轧钢生产的原理、设备、工艺流程等知识,掌握堆钢产生的原因和相关的预防措施的技能,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教学目标要求。
4. 教学目标
(1)能分析堆钢产生的原因;
(2)能针对堆钢原因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3)掌握岗位操作规程,树立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
(4)全面复习所学知识,并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5. 教学方式方法
现场调研、问题讨论、点评、案例分析、讲授、课堂练习、大作业。具体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5.1.课前计划
(1)学生掌握知识:热轧带钢生产工艺、设备,秒流量原则,轧机速度设定;
(2)学生分组,指定组长;
(3)与现场联系,进行现场教学准备,包括安全教育、劳保用品、行走路
线,现场兼职教师,现场教室等;
(4)安全教育,教师带领学生下厂调研,搜集有关的事故案例,并对搜集到的案例进行分类整理;
(5)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实习、调研中获得的资料,总结堆钢事故产生的原因,制定预防措施;
(6)与技术人员交流,请技术人员准备讲授典型的堆钢事故案例;
(7)教室设置成学习岛,准备投影,为每组准备2张0开白纸,大号记号笔1支、作业纸每人2张。
5.2.课中计划
(1)学生按小组就座学习岛周围,选举记录人、发言人。
(2)采用头脑风暴法,针对某一典型事故案例,每人总结一条事故原因或预防措施,按顺时针顺序轮流发言,记录人设计一个表格,将每个人的发言在0开白纸上进行记录。要求每人发言,可以轮空,直到所有人员无法补充为止,时间15~20分钟。
(3)整理完成后,小组发言人上台展示0开白纸上的记录,并向全体师生进行汇报交流,发言学生汇报完成后,同组学生可以补充。汇报完成,本组自评,给每位小组成员进行打分,其它组进行点评打分,现场技术人员参与对学生汇报的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每组时间8~10分钟;
(4)技术人员讲授实际生产中堆钢事故案例,时间20分钟;
(5)教师引导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进行紧密结合,总结堆钢产生的原因,熟悉预防措施,时间30分钟。
5.3.课后计划
布置作业,见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