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中国旅游地理第十一章解析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11 中国旅游景观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11 中国旅游景观](https://img.taocdn.com/s3/m/f92335f376a20029bd642dc6.png)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第十一章 中国旅游景观
半足人壁出壁间, 双手缘云上云上。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第十一章 中国旅游景观
日出朝阳峰
东峰又名“朝阳 峰”、不仅因为 它位于东侧向阳 面,据说华山几 个峰上都可观看 日出,各有各的 日出景色,但东 峰视野开阔,日 出时气象万千别 有画意。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第十一章 中国旅游景观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第十一章 中国旅游景观
泰山四大奇观 旭日东升
火射红由前发泰的泰 球出色漆的出山,山 跃万,黑黑的的是日 出道直而暗第重岱出 水霞至逐,一要顶是 面光耀渐从缕标奇壮 ,,眼转而曙志观观 腾最的为使光,之而 空后金鱼东撕随一动 而,黄肚方破着,人 起一,白天黎旭也心 ,轮喷、幕明日是弦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第十一章 中国旅游景观
黄 山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第十一章 中国旅游景观
黄 山 天 都 峰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第十一章 中国旅游景观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第十一章 中国旅游景观
花岗岩名山· 三清山
第十一章 中国旅游景观
第一节 山地旅游景观 一、常见地貌类型 1.花岗岩地貌
中国是世界上拥有花岗岩地貌景区最多的国家之。花岗岩 属于岩浆岩中的深层侵入岩,岩性坚硬,岩体造型丰富。 花岗岩垂直节理发育,名山常有群峰簇拥、峭拔危立、雄 伟险峻的特点。花岗岩易发生球状风化,形成巨大的“石蛋” 造型或浑圆多姿的巨石兀立形态。 著名的花岗岩地貌景观有山东泰山、崂山,安徽黄山、九
岱
庙
岱庙,亦称泰庙,是祭 祖泰山神东岳大帝的下 庙,俗称东岳庙,也是 历史上历代帝王祭祀泰 山神和举行封禅大典的 地方。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第十一章 中国旅游景观
岱庙冬日
第十一章 华东旅游区(4)
![第十一章 华东旅游区(4)](https://img.taocdn.com/s3/m/ca31820376c66137ee0619cb.png)
通过西湖导游图,围绕西湖十景,进行模拟旅游,认识西湖的特色和主要旅游景点。
(1)西湖风景名胜区。
介绍西湖的成因及分布简况:西湖风景区主要分为水面景区和环湖景区,主要景点包括三潭印月、苏堤、白堤、花港观鱼、岳坟、葛岭、玉泉、灵隐寺、虎跑、六和塔等名胜古迹。
拓展西湖十景
苏堤春晓、曲苑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
讲解西湖主要景点:
以孤山、苏堤、白堤为中心,通过近观、远观、船游将西湖十景穿插讲解,领会西湖风光特色
孤山为湖中最大的自然岛屿,因孤峙在里湖和外湖之间,故名孤山。
这里是风景胜地,也是西湖文物荟萃处。
苏堤是宋代文学家苏轼任杭州知县时,开浚西湖、取湖泥葑草筑成的,横贯西湖南北,全长3 km。
白堤原称白沙堤,横亘在西湖东西向的湖面上。
唐代诗人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有诗云:“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
”后人为纪念这位诗人,称为白堤。
讲解西湖周边景点:
灵隐寺,又称“云林禅寺”,是我国佛教禅宗十刹之一。
在杭州西湖西北灵山山麓,前临冷泉,面对飞来峰。
寺初建于东晋咸和元年(326 年),屡经兴废,已有1600 多年的历史。
灵隐寺现存的佛像、经幢和石塔是寺内的精华,在宗教艺术上具有一定价值。
《中国旅游地理》全套精品课件
![《中国旅游地理》全套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8e58254eefdc8d377ee3227.png)
第1章 旅游资源概述
3、如何进行保护?
(1)国家和地方要抓紧环保法制的建立和环保检查,逐 步增加环保执法的强度和力度,杜绝盲目的开发建设。
(2)要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控制环境容量。 (3)对游人进行环境意识教育。 (4)健全和建立旅游景区管理机构,建立国家自然保护
区、国家公园系统、古迹保护区、修复或重建古建筑、 保护古遗址等。 (5)发展生态旅游。即人们以保护自然环境、保护原始 的人文环境为前提的旅游活动。
中国的《世界遗产名录》景区
文化遗产
甘肃敦煌莫高窟
文化遗产
河南登封“天地之中”古建筑群
第2章 中国的自然旅游资源
学习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点
• 掌握各种自然旅游资源的类型和特征 • 掌握地貌、水体、气象、生物等自然旅游
资源的代表性景观
(1)自然旅游资源: 具有明显的天赋性质。
(2)人文旅游资源: 是由人类创造的,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结晶,是民族风 映。
和功能 貌的反
自然旅游资源 桂林山水
连山大旭山瀑布
大旭山
大旭山
热带海滩
连山天鹅湖水库
天鹅湖水库
连山金子山
金子山
金子山
金子山
金子山
金子山
第一节 地貌旅游资源
• 什么是自然旅游资源?
自然旅游资源是由自然地理环境的各要素组成的自然风光,被称 为旅游的第一环境,如地貌、水体、气候、动植物等。包括山地 幽谷、悬泉瀑布、海滨沙滩、河流湖泊、森林草原、飞禽走兽、 阳光空气等,具有明显的自然形成的性质。
一、概况
1、什么是地貌?
地貌,是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状态,即地表各种形态的总称。按其自然形态可 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地等。
【全文】中国旅游地理--ppt课件
![【全文】中国旅游地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aff25a5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88.png)
• 问 题:研究旅游者的特点、类型、差异及其心理行为 对旅游事业的健康发展有什么作用?
• 案例分析:长白山旅游是心理学与民俗学的结合,由于长 白山民间传说的流传,强化了旅游者的游览观赏心理、寻 根思祖心理、参与尝试心理和求知心理等。认真研究旅游 者的旅游心理,开发利用长白山民间传说这一丰富的文化 旅游资源,将会对长白山旅游业的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 用。
PPT课件
15
第二章旅游者、旅游流与旅游客源
• 学习 目标 • 了解旅游者的概念与特征
• 了解旅游决策的过程,掌握影响旅游决策 的因素及旅游决策的基本原则
• 了解旅游流形成的地理背景、分布特征, 影响旅游流形成的因素
• 了解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的相互作用 • 掌握各种旅游客流的基本情况
PPT课件
16
课堂 练习 • 讨论旅游地理学与相邻学科之间的关系。
技能 操作 • 中国地图填图比赛:分组开展填图比赛,
熟悉各省区的轮廓、位置,并指出该省区 一处代表性旅游景点。
PPT课件
14
第二章旅游者、旅游流与旅游客源
• 本章导读 本章首先介绍了旅游者的概念、特征、旅游
决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接着从旅游流形成的地 理背景、旅游客源地、感知环境与旅游者决策行 为等方面揭示旅游客流的形成,且分析了旅游客 流的时空分布特征;最后一节分析了中国入境客 源市场和国内客源市场的发展及构成,并讨论了 中国三种旅游客流,即入境旅游客流、国内旅游 客流和出境旅游客流的基本特征。
• 学习 目标 • 掌握旅游交通与旅游线路的概念 • 了解中国旅游交通与旅游线路的分布格局 • 掌握旅游交通的性质、方式 • 了解旅游线路的设计原则
中国旅游地理 习题答案
![中国旅游地理 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87bfd3155270722192ef7a0.png)
《中国旅游地理》复习思考题答案要点第1章中国旅游资源地理概述1.简析旅游资源的特点。
答:旅游资源是吸引旅游者并使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的关键,旅游资源与一般的资源相比较,具有以下特点:(1)旅游资源的综合性。
旅游资源的综合性首先表现为旅游资源多是由不同的要素组成的综合体,如山岳景观由高耸挺拔的山体、林地及云雾等组成;峡谷景观由谷地、河水及林地组成。
旅游资源的综合性还表现在旅游资源开发上。
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结合在一起开发,对旅游者更有吸引力。
(2)旅游资源的地域性。
地域性是旅游流产生的根本因素。
不同地方有不同的自然与文化环境,而旅游者天生有求新、求异的心理需要,这使得旅游者在一定的条件下跨越空间限制前往异地游览。
(3)旅游资源的不可移动性。
自然旅游资源是大自然的杰作,它们都是在一定自然地理环境下形成的,由于其规模往往巨大或与地理环境的紧密联系性,难以发生空间位移。
(4)旅游资源可重复开发性。
旅游资源在妥善保护的情况下多可长期反复利用。
旅游者通所带走的只是利用旅游资源开发的旅游产品的意念和印象。
(5)旅游资源的观赏性。
旅游资源同一般资源的最主要区别,就是它的美学特征,它具有观赏性。
观赏性影响旅游资源的品质,一般来说,旅游资源的观赏性越强,对旅游者的吸引力就越大。
2.简述我国地貌旅游资源的特点。
答:我国地貌轮廓具有以下基本特征: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下降;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山脉纵横,呈定向排列并交织成网格状。
具体特点是:(1)地貌类型复杂多样。
有被内力推移而高高抬升的高原和山地,也有低洼的盆地和平原,还有起伏和缓的丘陵。
(2)山地高原分布广泛。
(3)平原狭小,分布零散。
3.水体旅游资源都包括哪些内容?答:水体旅游资源主要包括河流、湖泊、瀑布、泉和潮汐。
4.旅游资源开发应遵循哪些原则?答: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1)保护、突出民族和地方特色。
(2)市场原则。
(3)权衡资源开发的经济效益。
中国地理第十一ppt课件
![中国地理第十一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ba5bc67e53a580217fcfe9a.png)
原
回知识构造
达标测试题
二、选择题
1、本区为全国提供大量商品粮的省区是〔 C 〕
A山东 B吉林 C黑龙江 D辽宁
2、居住在甘肃宁夏的少数民族主要是〔 C 〕
A满族 B苗族 C回族 D朝鲜族
3、东北平原北部的土壤主要是〔 B 〕
A黄土 B黑土 C紫色土 D水稻土
回知识构造
三、连线题: 1、黄土高原
达标测试
最稠密
练习
1、东北地域以____滨__洲___—____滨___绥___线和 _哈__大___线为骨架,构成_“__丁__〞_型的铁路网。
2、华北地域的铁路多以_____北__京____为中心,
辐射全国。
3、被誉为“神州第一线〞的铁道路是大_秦__线_____。
回目录页
一、填空题: 达标测试题
1、北方地域大体上位于大_兴__安__岭___青__藏_、高_原________
以东,
秦岭—淮河
内蒙古高原以南,_________________以北,
东临渤海
东北平原
和黄海。 华北平原 黄土高原
2黄、土被地称松为嫩黑土地的地形区是____三___江___,被称为
的地形区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满。
朝鲜 3、位于东北地域的两大商品粮基地是________平
第一节 北方地域
地理教学课件
中国地理第十 一章 莱城区方下中学 :王同德
学习目的
重点难点 学习过程
达标测试
课堂小结
退 出
学习目的
1、掌握北方地域的位置、范围、面积、人 口、民族等根本概略
2、了解黄土地、黑土地上的耕作业、主要 农产品、开展耕作业的优势及主要限制 要素
旅游地理学课后习题完整版
![旅游地理学课后习题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c280b13c915f804d2b16c152.png)
第一章绪论1、试分析闲暇、游憩和旅游之间的关系。
闲暇是指人们扣除工作时间、睡眠时间、其他基本需求满足之外剩余的时间。
游憩一般是指人们在闲暇时间所进行的各种活动。
旅游是指在闲暇时间所从事的游憩活动的一部分。
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产生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是人类物质文化生活的一个部分。
一个显著特点是要离开居住地或工作的地方,短暂前往一个目的地从事各种娱乐活动,同时,旅游目的地要提供各种设施以满足需要。
2、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旅游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旅行游览、休憩疗养、康乐消遣同地理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
3、旅游地理学的基本研究内容有哪些?旅游产生的环境及其地理背景;旅游者行为规律;旅游流(旅游需求)预测;旅游通道;旅游资源评价;旅游地演化规律和重要旅游地研究;旅游环境容量;社区旅游;新兴旅游;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旅游规划。
4、试分析旅游地理学与地理学科及旅游学科之间的关系。
(1)旅游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一部分,它属于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分支,但与自然地理学和经济地理学都关系密切。
(2)旅游地理学也可以认为是介于地理学和旅游学科之间的边缘学科。
(3)旅游活动涉及的内容极其广泛,旅游地理研究,要涉及到很多其他学科的知识,旅游地理研究者要学习,掌握这些学科与旅游相关的基本知识。
第二章旅游地理学发展简史20世纪30年代初,麦克默里发表了《游憩活动与土地利用的关系》一文,被公认为旅游地理学的开世之作。
1、试述旅游地理学发展的社会经济背景。
国外学科发展史中国的1978—1989:理想主义阶段旅游地理学主要进展•自觉构建学科体系和研究框架•关注国外理论前沿,反思自身不足•教书育人,提携后生,传播思想•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回馈社会•建立组织,加强合作理想主义研究取向的特征及意义•就旅游地理学研究本身而言,80年代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数量相对较少,研究范围较窄,所采取的研究方法也难称规范,是旅游地理学发展中最为稚嫩的阶段•但是从研究的影响力来看,该时期对整个旅游地理学所彰显的“学术启蒙”意味难以抹煞1990—1998:现实主义阶段旅游地理学主要进展•旅游地理学家成为旅游规划的主力军•研究内容的实践驱动明显,学科本位意识下降•研究视野狭窄,对国际前沿关注度下降•研究规范性不够,学术贡献不足现实主义研究取向的影响•中国旅游业迅猛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当时注重实效的社会风气,导致了20世纪90年代旅游地理学实用性、功利性的研究取向。
中国旅游地理读书笔记
![中国旅游地理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80125e494431b90d6c85c764.png)
中国旅游地理读书笔记1、中国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2、中国领土最南端在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南北跨纬度为49个纬度;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最西端在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东西跨经约60个经度。
3、中国陆地总面积为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与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陆上邻国有14个蒙古、俄罗斯、朝鲜、印度、不丹、尼泊尔、巴基斯坦、阿富汗、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缅甸、老挝、越南;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
4、中国位置优越,地域广大,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便于对外交往与合作;便于发展海洋事业。
5、中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中国的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主要岛屿有台湾岛、海南岛等,半岛有辽东半岛、山东半岛、雷州半岛等,海峡有东海台湾海峡、内海琼州海峡等。
6、中国的行政区域划分为盛县、乡三级。
7、中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熟悉掌握)、5个自治区(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4个直辖市(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2个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1997年7月1日设立;澳门特别行政区,1999年12月20日设立),记住每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省会中心。
8、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2000年为亿,占世界人口的1/5以上。
世界上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有中国、印度、美国、俄罗斯、印度尼西亚、巴西、日本、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和尼日利亚。
9、中国的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我国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10、中国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占了92%,其他55个民族共占了8%,为少数民族。
11、中国的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中国旅游地理(第九章到第十一章)
![中国旅游地理(第九章到第十一章)](https://img.taocdn.com/s3/m/577ef276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35.png)
中国旅游地理(第九章到第十一章)《中国旅游地理》东北、华北、华中、华东旅游区测试一.单项选择题(20分,每空1分)1.下列哪个民族是靠打鱼为生、使用狗拉爬犁的民族(),主要聚居在街津口。
A.朝鲜族B.赫哲族C.鄂伦春D.达斡尔2.素有“第二北戴河”之称的海滨()A.大连—旅顺口海滨B.青岛海滨 C.兴城海滨 D.日照海滨3.()是国内唯一集风景名胜、避暑胜地和革命纪念地于一处的地方,被称为“中国革命摇篮”。
A.延安B.井冈山C.遵义D.韶山4.拙政园堪称苏州园林之冠,是( )园林的代表。
A.明代B.宋代C.清代D.元代5.()是华北平原上最大的淡水湖。
A.南四湖B.东平湖C. 白洋淀D.昆明湖6.素有“北国江城”之称的城市是( )A.长春市C.哈尔滨D.丹东7. 东北旅游区的气候属于()A.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B.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D.温带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区8. 上海地区佛教活动中心为(),是我国著名的禅宗寺院A.灵谷寺B.玉佛寺C.国清寺D.华严寺9.()位于安徽休宁县,是释道两教的繁盛之地。
A.齐云山B.琅琊山C.九华山D.天柱山10.有“九朝古都”之称的城市是()A.西安B.洛阳C.杭州D.北京11.五台山规模最大的一座寺庙是()A.菩萨顶B.塔院寺C.殊像寺D.显通寺12.少林武功的发源地是()A.白马寺B.少林寺C.慈恩寺13.太湖位于哪个旅游区()A.东北旅游区B.华东旅游区C.华北旅游区D.西南旅游区14.浙江第二大瀑()A.大龙湫瀑布B.百丈瀑C.黄龙潭瀑布D.三叠泉15.下列陈述不正确的是()A.庐山植物园是我国唯一的亚热带高山植物园B. “玉玲珑”是上海豫园的镇园之宝C.延安被成为是“中国革命摇篮”D.九华山是地藏王菩萨的道场,享有“佛国仙城”之号16. 江南最大的湖石是()A.冠云峰B.瑞云峰C.岫云峰D.玉玲珑17.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政权夏朝建立在()A.陕西B.山西C. 河南D.山东18.雁荡第一胜景是()A.灵峰B.灵岩C.大龙湫瀑布 D 显胜门19.浙江最大的人工水库是(),以善清、水秀、洞奇、石美而著称。
中国旅游地理项目十一岭南文化旅游区
![中国旅游地理项目十一岭南文化旅游区](https://img.taocdn.com/s3/m/5c34684e5ef7ba0d4b733b4d.png)
一批水质好、有益健康、温度高达 摄氏80℃以上的温泉旅游点。
中国旅游地理
任务11-2 本区主要旅游景区
1、天涯海角游览区 2、鹿回头
中国旅游地理
任务11-2 本区主要旅游景区
3、亚龙湾
是我国唯一具有热带风情的国家级旅 游度假区,是一个国际一流水准的旅
游度假区。 4、南山文化旅游区(5A级景区)
位优势 (2)中外文化交融,岭南文化特色鲜明 (3)人造景观吸引大量游客 (4)发达的社会经济和繁荣的商贸业 (5)交通运输系统发达,进出便利
中国旅游地理
任务11-2 本区主要旅游景区
一、福建游览区
福建是距离东南亚和大洋
洲,海上距离最近的省份之一
,也是中国与世界交往的重要
窗口和基地。常年温暖湿润, 年平均温度17℃—21℃。福建 是著名侨乡和台胞祖籍地,旅 居海外的华人、华侨达800多 万人,台湾同胞中80%祖籍福 建。
中国旅游地理
任务11-2 本区主要旅游景区
1、鼓浪屿风景名胜区
有“海上花园”、“步行者的天国”、 “音 乐之岛”、 “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国 家5A级景区。被国家地理杂志评选为“ 中国最美五大城区之首”。
2、南普陀寺
中国旅游地理
任务11-2 区主要旅游景区
3、武夷山风景名胜区
武夷山景色被概括为“三三九九” ,“三三”指盘曲山中长约9公里的 九曲溪,“九九”指的是夹崖森列 的99岩。武夷山风景的精华在九 曲溪。景区内还有遇林亭、宋代 瓷窑遗址、武夷宫等游览景点, 极具人文价值。
中国旅游地理
任务11-2 本区主要旅游景区
5、南山大小洞天旅游区(5A级景区) 6、博鳌东方文化苑
博鳌汇聚了江、河、湖、海、山、岭、泉、岛 屿——八大地理地貌,是亚洲唯一、世界少有 的生态地理奇迹。
第11章 石林洞乡——西南少数民族农业文化旅游区 中国旅游地理 教学课件
![第11章 石林洞乡——西南少数民族农业文化旅游区 中国旅游地理 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b5578825a8102d276a22fe1.png)
–4)广西滨海游览区 • (1)北海市区。 • (2)北海银滩。
11.2 旅游业概述
–5)黔中游览区 • (1)贵阳市。 • (2)红枫湖风景名胜区。 • (3)织金洞风景名胜区。 • (4)黄果树瀑布风景名胜区。 • (5)龙宫风景区。
–13)滇东南游览区 • (1)建水风景名胜区。 • (2)老君山风景名胜区。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专业性、开放式、国际化的财经教育出版机构
11.2 旅游业概述
–10)滇西南游览区 • (1)西双版纳风景名胜区。 • (2)澜沧江。
–11)滇西北游览区 • (1)大理风景名胜区。 • (2)丽江玉龙雪山风景名胜区。 • (3)“三江并流”风景名胜区。
11.2 旅游业概述
–12)滇西游览区 • (1)瑞丽江—大盈江风景名胜区。 • (2)游业概述
–6)黔北游览区 • (1)遵义。 • (2)赤水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 (3)梵净山风景区。
–7)黔东南游览区 • (1)氵舞阳河风景名胜区。 • (2)荔波樟江风景名胜区。
11.2 旅游业概述
–8)黔西南游览区 • (1)马岭河峡谷风景区。 • (2)草海自然保护区。
–9)滇中游览区 • (1)昆明滇池风景名胜区。 • (2)石林风景名胜区。 • (3)九乡风景名胜区。
11.2 旅游业概述
• 11.2.2主要旅游目的地及旅游线路介绍
–1)桂林游览区 • (1)桂林城区。 • (2)漓江。 • (3)阳朔。
11.2 旅游业概述
–2)柳州游览区 • (1)柳州游。 • (2)金秀瑶族风情游。 • (3)融水苗族风情游。 • (4)三江侗族风情游。
中国旅游地理:第11章
![中国旅游地理:第11章](https://img.taocdn.com/s3/m/d2d1e4cc647d27284a735145.png)
1.本区地理环境特征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哪些条件? 2.华东江南水乡吴越文化旅游区的旅游资源有何特点? 3.华东江南水乡吴越文化旅游区各省市有哪些重要的旅游景
区景点?
➢ 情景实训
1.实训项目:设计一条自助旅游线路。 2.实训目的:通过练习,使学生掌握本区旅游资源的特点,熟悉各旅游
亚区主要旅游区(点)的分布。 3.实训内容:根据本章各旅游亚区的景点,设计一条体现本区旅游特色
的自助旅游线路。 4.实训考核: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所设计的自助旅游线路走向的合理性、
产品的特色性以及可操作性等进行评价,给定相应的分值。
➢ 上海的旅游资源以人文旅游资源为主,是一个 具有丰富历史遗迹和现代都市风貌的独特城市, 市区有许多现代建筑是全国之最。
主要旅游区点
➢ 豫园 ➢ 外滩 ➢ 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 ➢ 中共“一大”会址 ➢ 上海动物园 ➢ 孙中山先生故居 ➢ 龙华寺 ➢ 鲁迅故居 ➢ 醉白池
二、江苏旅游亚区
➢ 江苏位于我国大陆东部沿海中心,长江下 游,东濒黄海。
➢ 江苏历史悠久,古迹遍布大江南北,全国 99座历史文化名城中,江苏有南京、苏州、 扬州、徐州、镇江、淮安、常熟7座。江 苏是全国七大重点旅游省份之一,名山、 名湖、名泉、名园、名寺遍布各地。
➢ 江苏旅游亚区包括苏南、苏北两个游览 区。
四、安徽旅游亚区
➢ 安徽简称皖,以旧安庆、徽州二府首字得 名。
案例分析
上海作为国际性大都市,虽然缺少优越的名胜景观和山水 资源,却拥有极为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源远流长的民间 收藏。上海某旅行社策划推出的“上海家庭博物馆一日 游”,成为吸引国内外游客的特色旅游项目。 上海现在拥有民间收藏大军10万余人,家庭博物馆30多家, 他们以“小、专、奇、特、精”的收藏品,展示了独特的 海派风貌和上海人的生活情趣。如王按坚钟表博物馆、徐 宝定算具陈列室、赵金志钥匙博物馆、杨顺发世界铸币收 藏馆、严汉祥“火花”收藏、王耿雄“孙中山照片”收藏、 徐演杰、卢秀林“航模世界”、杨绍荣的“百履斋”等等。
中国旅游地理第十一章川渝旅游大区
![中国旅游地理第十一章川渝旅游大区](https://img.taocdn.com/s3/m/fe972fac5a8102d277a22f94.png)
第十一章川渝旅游大区第一节概述一、旅游地理环境(一)自然地理环境1、位居中国大陆核心部位,旅游依托空间广阔2、地表结构复杂,峡谷地貌景观突出3、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繁茂,山地秀美,水景繁多(二)人文地理环境1、巴蜀与楚文化特色鲜明(1)崇拜白虎(2)无事不歌舞的巴人遗风(3)独特的婚俗:哭嫁2、三国遗迹遍布各地3、伟大的古今水利工程4、革命名人及纪念地众多二、旅游业概况1、旅游接待及旅游收入水平在全国居中等水平,现发展势头良好2、旅游资源开发得力,已形成一批优秀的旅游景区3、旅游交通瓶颈缓解,旅游地可进入性显著加强第二节四川旅游亚区一、川中北游览区1、成都——天府之都(蓉城)(1)武侯祠武侯祠是纪念三国时蜀汉丞相武乡候诸葛亮的祠堂,始建于西晋末年,到唐代已具规模,明初与纪念刘备的“汉昭烈庙”相并,成为君臣合庙,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重建。
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武侯祠占地面积五十六亩(37000平方米),祠内翠柏森森,殿宇重重,布局严谨,庄严肃穆。
今存高达12米的刘备墓(惠陵)、蜀汉“直百五铢钱”和47尊蜀汉人物塑像等珍贵文物。
尤以岳飞手书的诸葛亮《出师表》和文、书、刻号称“三绝”的《汉丞相诸葛亮武侯祠堂碑》最为知名。
(2)杜甫草堂杜甫草堂位于成都西门外浣花溪畔,是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
杜甫,被尊崇为中国的诗圣。
公元759年12月,为躲避安史之乱,他从长安流亡到成都,第二年三月在浣花溪畔建成茅屋一座,自称为"草堂"。
杜甫在草堂居住可三年零九个月,作诗240余首。
很多诗都是以草堂为题、触景生情而作。
其中《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更成为后人推崇的千古绝唱。
2、都江堰——中华文明史上的丰碑。
2000年11月,青城山—都江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著名的古代水利工程都江堰,位于四川都江堰市城西,古时属都安县境而名为都安堰,宋元后称都江堰,被誉为“独奇千古”的“镇川之宝”。
《中国旅游地理》教学课件 第十一章 西北少数民族游牧文化旅游区
![《中国旅游地理》教学课件 第十一章 西北少数民族游牧文化旅游区](https://img.taocdn.com/s3/m/106f39c2f242336c1eb95efd.png)
第二节 本区旅游业概述
一、本区旅游业状况
本区由于地理位置、自然条件、交通状况以及民族关系、军阀 割据等原因,长期以来被视为畏途。近些年,随着敦煌文化的轰动 效应、丝绸之路的升温,以及本区接待设施的日益完善,旅游业规 模将不断扩大。
本区的旅游业尚欠发达,发展比较缓慢,旅游人数时有起伏, 在全国各省市区中,外汇收入排名较为靠后。本区虽然资源丰富, 但接待人次数与旅游收入均低于国内其他省市,有其自然、经济等 多方面原因: 1. 地处偏远,交通不发达,可进入性差; 2. 本区气候条件恶劣,限制了大众化旅游的发展; 3. 本区经济不发达,接待设施不完备。
第十章 内蒙古游牧文化旅游区
第十一章 西北少数民族游牧文化旅游区
第十二章 藏族高原游牧文化旅游区
子目录 SUBDIRECTORIES
第十一章 西北少数民族游牧文化旅游区
➢ 第一节 本区旅游地理环境基础 ➢ 第二节 牧游业概述
第十一章 西北少数民族游牧文化旅游区
本章问题思考
➢ 本区旅游自然地理特征有哪些? ➢ 本区旅游人文地理特征有哪些? ➢ 本区旅游业现状如何? ➢ 宁夏回族自治区有哪些著名景点? ➢ 敦煌游览区有哪些景点?
一、 旅游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二)神奇的自然旅游景观与丰富的地方特产
(1)神秘粗犷、富于变化的自然景观
① 沙漠戈壁景观; ② 雪山森林景观; ③ 草原绿洲景观。 (2)独特丰富、蜚声中外的地方物产
沙漠
瓜果:如甘肃的白兰瓜和醉瓜、吐鲁番的葡萄、库车的香梨、伊宁的苹果、 叶城的大籽石榴、阿克苏的薄皮核桃、阿图什的无花果、库马的白杏等。 药材:如陇南的当归、大黄、党参等;宁夏有“红、黄、蓝、白、黑”五 宝:枸杞、甘草、贺兰石、滩羊皮、发菜。 手工艺品:如酒泉夜光杯、天水雕漆、洮砚;宁夏仿古地毯、贺兰石刻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章
粤琼港澳岭南风情特区文化旅游区
(三)历史人文
海南省汉族、黎族、苗族、回族是世居民族, 其余民族是解放后迁入的干部、职工和移民,分 散于全省各地。黎族是海南岛上最早的居民。世 居的黎、苗、回族,大多数聚居在中部、南部的 琼中、保亭、白沙、陵水、昌江等县和三亚市、 通什市;汉族人口主要聚集在东北部、北部和沿 海地区。 海南特产有天然水晶。海南还是水果之乡。
香 港 特 别 行 政 区 域 旅 游 地 图
第十一章
粤琼港澳岭南风情特区文化旅游区
四、澳门特别行政区概况
(一)基本信息
澳门特别行政区,位于广东珠江之西, 处于香港西南方约60公里,是中国进出海洋 的重要门户之一。澳门由澳门半岛、凼仔岛 和路环岛三部分组成,总面积29.2平方公里, 人口92%是华人,外籍侨民来自60多个国家, 以葡萄牙和拉丁语国家为主。2008年末澳门 常住人口为54.92万。
第十一章
粤琼港澳岭南风情特区文化旅游区
(二)自然地理
香港地势高峻,山峦陡峭,夏季炎热潮湿, 冬季干燥。香港属于亚热带气候,但差不多有半 年时间带有温带气候性质。冬季的温度可能跌至 10℃以下,夏季则回升至31℃以上。雨量集中在 4月~9月间,约占全年雨量的90%。香港地理位 置适中,是东西方和东亚、东南亚地区海空交通 要塞及运输的枢纽,成为外国游客、华侨和台胞 进入我国内地的要冲。
第十一章
粤琼港澳岭南风情特区文化旅游区
(二)自然地理
海南岛形似一个呈东北至西南向的椭圆形大 雪梨,东北至西南长约290公里,西北至东南宽 约180公里,是我国仅次于台湾岛的第2大岛。环 岛海岸线长1500多公里,周围负5米至负10米的 等深地区达2330.55平方公里,相当于陆地面积 的6.8%。 海南岛属于海洋性热带季风气候,有奇异的 热带原始森林、珍奇的动植物、琳琅满目的热带 珍果。
第十一章
粤琼港澳岭南风情特区文化旅游区
(四)旅游业
海南省海岸带景观丰富;山岳、热带原始森 林条件良好;大河、瀑布、水库风光自然秀美; 火山、溶洞、温泉众多,历史上的火山喷发,在 海南岛留下了许多死火山口也成为旅游景点;有 历史意义的古迹繁多;黎族、苗族、回族等世居 海南岛的少数民族保留着许多质朴敦厚的民风民 俗和生活习惯,使海南的社会风貌显得独特而多 彩;热带作物及田园风光海南岛上种植大量的热 带作物,极大地丰富了自然景观。
广 东 省 旅 游 地 图
第十一章
粤琼港澳岭南风情特区文化旅游区
二、海南省概况
(一)基本信息
海南省简称“琼”,位于中国最南端。北以琼州海 峡与广东划界,西临北部湾与越南民主共和国相对,东 濒南海与台湾省相望,东南和南面在南海中与菲律宾、 文莱和马来西亚为邻。行政区域包括海南岛、西沙群岛、 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全省陆地面积 3.4万多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200万平方公里,2008年 末全省常住人口为854.18万。海南省的主体海南岛,是 我国仅次于台湾岛的第2大岛。省会海口。
二、深圳
位于北回归线之南。地处广东省南部。 南隔深圳河与香港相望,北与东莞、惠州 接壤。海域连接南海及太平洋,东起大亚 湾,西邻伶仃洋。海域辽阔,多处可建深 水港,水产资源十分丰富。当地人习惯称 田野间的水沟为“圳”或“涌”。“深圳” 地名始见于明永乐八年(1410年),因其 水泽密布,田边有一条深水沟而得名。
第十一章
粤琼港澳岭南风情特区文化旅游区
(二)自然地理
广东受地壳运动、岩性、褶皱和断裂构造以 及外力作用的综合影响,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有 山地、丘陵、台地和平原,其面积分别占全省土 地总面积的33.7%、24.9%、14.2%和21.7%,河流 和湖泊等只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5.5%。地势总体 北高南低,北部多为山地和高山丘陵。 气候属于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总的特征 是高温多雨台风多,干湿明显变化大。
第十一章
粤琼港澳岭南风情特区文化旅游区
(四)旅游业
香港被誉为最受旅客欢迎的亚洲城市, 是一个中西合璧的城市,既保留传统的中国 文化,又深受英国殖民地时代的影响。香港 位处广东沿岸,地方色彩相当浓厚,同时也 是积极发展高科技的现代化城市。香港是著 名的旅游胜地,有购物消闲的好去处、有享 誉国际的佳肴美食、有风景怡人的大自然景 色和独特的文化遗产。
第十一章
粤琼港澳岭南风情特区文化旅游区
第二节
主要旅游目的地
一、广州
广州别名羊城,简称穗,是广东省省会,也是 全省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和文化中心。广州地 处本省东南部,珠江三角洲北缘,濒临南海,毗邻 香港和澳门,是华南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交通通 讯枢纽,是中国的“南大门”,是中国南方最大的 海滨城市,是我国著名的沿海开放城市和国家综合 改革试验区。第16届亚洲运动会将于2010年在广州 举行。
第十一章
粤琼港澳岭南风情特区文化旅游区
(三)历史人文
千百年来,岭南人为华夏文明的历史长河增 添了许多熠熠生辉的篇章。 广东是著名的侨乡,华侨众多。 广东的汉族居民,主要可分为广府、客家与 潮汕三大民系。三大民系的形成,是中原汉族与 岭南土著长期融合的结果。 广东的地方特产主要有:酝扎蹄、柱侯酱、 大田柿花、龙门特产、新丰兰花、封开特产、潮 绣与抽纱等。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中国旅游地理
(2010年版)
主编 黄远水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十一章
粤琼港澳岭南风情特区文化旅游区
第一节
旅游区概述
岭南风情特区旅游区包括广东、海南 两省以及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该 旅游区地处南部沿海,热带海岛风光,独 具一格的岭南文化,特殊的政治体制等构 成了本区特殊的人文、自然旅游资源与环 境。全区旅游资源丰富,基础条件优越, 组合后优势显著,在全国旅游业中占有重 要地位。
(三)历史人文
澳门自古就是我国领土,明时属广东香山县, 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借口曝晒水渍货物,强行上 岸租占,鸦片战争后,葡萄牙殖民者于1887年进 行强占,中国政府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 行使主权。澳门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自由港的 地位、中西结合的文化和市井风情,以及领近香 港的客源市场优势,使其发展成为一座颇有影响 的旅游城市。
海 南 省 旅 游 地 图
第十一章
粤琼港澳岭南风情特区文化旅游区
三、香港特别行政区概况
(一)基本信息
香港特别行政区位于祖国东南端,广东 珠江口以东,北与深圳市毗邻,是发展迅速 的东亚地区的枢纽,地理条件十分优越。香 港特别行政区总面积达1104.3平方公里,由 香港岛、九龙半岛和新界(包括235个离岛) 组成,其中郊区多集中在新界。2007年底全 港共有常住人口692.59万。
第十一章
粤琼港澳岭南风情特区文化旅游区
(二)独特的热带海岛风光和森林景观
本区域海岸线漫长曲折,多天然良港, 有利于海上交通的发展。海域广阔,岛屿 众多,景色各异。本区域在湿热的气候条 件下,植被繁茂,森林覆盖率很高,四季 常青,为热带、亚热带季雨林和常绿阔叶 林,多古老品种,具有观赏性。
第十一章
第十一章
粤琼港澳岭南风情特区文化旅游区
(四)旅游业
广东省聚集最多奇特景观的地区在粤北,那 里的山地自然景观非常美丽,有以丹霞山和金鸡 岭为代表的丹霞地貌,有喀斯特地貌的连南、阳 山、英德山群及溶洞;粤西则有着漫长而曲折的 海岸线,拥有为数众多的优质海滩;粤东的梅州、 河源、潮汕和惠州地区一向以其独特的客家文化 而在广东自成体系,民风古雅,古文化遗存丰富, 近年来也成为旅游热点。
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
第十一章
粤琼港澳岭南风情特区文化旅游区
(二)越秀公园
越秀公园是广州市内大型的综合性文化休憩公园。 它由主峰越井岗及周围的桂花岗、木壳岗、鲤鱼岗等七 个山岗和北秀、南秀、东秀三个人工湖组成,面积共86 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92%。它不仅保存了镇海楼、 明古城墙、四方炮台、中山纪念碑等各个历史时期的遗 迹和古树名木,还建设了五羊仙庭、成语寓言园、竹林 幽闲区、植物观赏区、花卉馆、博物馆、美术馆、游乐 场、游泳场、体育场、餐厅、小卖部和亭、台、楼、榭 等休息、文体、景点和服务设施。
第十一章
粤琼港澳岭南风情特区文化旅游区
一、广东省概况
(一)基本信息
广东省位于我国大陆南部,简称粤。广东北依南岭, 与江西、湖南两省相连;南濒热带海洋,西南隔琼州海 峡与海南省相望;东接福建省;西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为 邻。全省面积18万多平方公里,2008年末全省常住人口 9544万。广东是全国华侨最多的省份,广东籍华侨华人 遍布世界五大洲。广东是中国的南大门,与香港、澳门 接壤,临近东南亚诸国。省会广州。
粤琼港澳岭南风情特区文化旅游区
(三)海内外交融的岭南特色文化
在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形成的岭南特色文 化,兼具华夏文明和外来文明的意蕴。表现在建 筑风格上以中华建筑艺术为本底,吸收西方建筑 艺术的精华;在文学艺术和特种工艺上,南北兼 蓄,独具特色;地方文化和民俗风情的地域性也 十分突出。本区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 政区因其特殊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而更集中体 现了中外文化的共存与交融。
广州五羊城雕
第十一章
粤琼港澳岭南风情特区文化旅游区
(一)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陈家祠)
陈家祠又称陈氏书院。陈家祠建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 年),是广东省七十二县的陈姓宗亲捐资兴建的合族祠。 陈家祠之所以成为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主要是因为有 “三雕三塑一铸铁”。“三雕”是指门口石狮、石鼓等石雕; 左门两边墙壁嵌砌的砖雕,左为《水浒聚义厅》,右为《刘 庆伏狼驹》;以及进门四件大屏风的木雕(包括浮雕、通雕 等),木雕在陈家祠处处可见,斗拱昂梁是陈家祠的木雕艺 术精品的具体体现。“三塑”是指陈家祠房顶上处处可体现 出来的彩塑、灰塑和陶塑。“一铸”是指陈家祠内高超的铸 铁工艺品。
第十一章
粤琼港澳岭南风情特区文化旅游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