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的理论与实践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咨询的理论与实践》
林贻真
一、什么是心理咨询?
•资料的提供?
•社交谈话?
•普通会面?
•说教(讲道理)?
•逻辑分析?
•给予忠告和建议?
你也许会认为
•如果你给来访者讲解一些心理学知识,他们的困扰就会减轻
•如果你给来访者传授一些心理学技能,他们的烦恼就会减少
•如果你能纠正来访者一些认知上的错误,他们的痛苦就会消失
•如果你能给来访者一个正确的诊断和一剂良药,他们从此就会充满欢乐
问题是……
•来访者看不到你看到的问题
•来访者不要看到你看到的问题
•来访者不知道你知道的问题
•来访者不要知道你知道的问题
•来访者根本不在乎
我们心中的故事
二、心理咨询的目标
•你在咨询中,到底想做什么?
•咨询的宗旨是什么?
•什么是咨询的目标?
•咨询的目的是什么?
•期望的结果是什么?
心理咨询是一个过程,其间咨询员与当事人的关系
能给予后者一种安全感,使其可以从容地开放自己,甚
至正视自己过去曾经否定的经验,然后把那些经验融合
于已经转变了的自己,做出整合。

——卡尔.罗杰斯
归纳
•心理咨询是一种人际帮助活动
•心里咨询是一个人际互动过程
•心理咨询重视个人内在发展的内在需求,重视发挥个人的自主精神和个别差异•心理咨询是一系列心理活动的过程
三、重要元素
•一个过程
•一种关系
•一些帮助
谁应该决定咨询的目标
•和当事人商定
你期望从咨询中获得什么?
你到底想要什么?
你对自己和生活有什么看法?
有什么是你想要改变的?
你曾经为这些改变做了什么?
四、心理咨询的效果
•美国92年的研究
•40%来自咨询情景外的
•15%来自于来访者对咨询师的期待
•15%来自咨询中使用的技巧
•30%来自于咨询师和来访者在互动中的态度
终极目标——自我实现
终极关怀
•死亡
•孤独
•生命的意义
•自由TO BE TO HA VE
心理咨询是科学、是艺术
•效果难以证明、难以测量
•咨询师的特质、敏锐度和直觉及对当事人的关切与爱护,以及人性的回应等等。

•关注态度和情绪
五、心理治疗的基本原则
•帮助来访者自立
•客观中立
•尊重
•保密
•时间限定
•关系限定
六、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异同
•当事人并非病人
•焦点是现在与未来
•咨询师所给当事人的权威形象并非教师和医生来得鲜明和强烈
•咨询师在过程中的道德并非中性,也不是非道德的,他们有个人的价值、感受和标准。

不过不会强加于当事人,也不会做隐藏的尝试。

心理咨询师的基本素质
•自我意识和价值立场
•文化和亚文化的经验
•分析自己情感的能力
•做榜样和有影响能力
•利他主义
•道德
•责任感
•共情
自我实现者的本质
•对现实有较强的洞察力并与现实有良好的关系
•接纳自我、别人和自然界
•自发性
•有超然脱俗的本质,静居独处的需要
•有自治力、不受文化背景和周围环境影响
心理咨询的目标与
咨询师本身修养的重要
•你在咨询中,到底想做什么?
•咨询的宗旨是什么?
•什么是咨询的目标?
•咨询的目的是什么?
•期望的结果是什么?
七、咨询效果的关键——咨询师
•积极面对自我的成长
•注意身体健康
•有适度的智能,并不断的学习
•有良好的常识和社会生活能力
•关注当事人整个人,留心聆听、能从对方的立场看问题
•尊重当事人,不会批评他/她
•真挚诚恳,会和当事人做个人分享
八、咨询师本身的价值观
•持有双重标准的咨询师极难达到有效的咨询,因为咨询关系是“一对一”的关系,若表里不一致,是骗不了人的,结果只会影响咨询的效果。

•咨询师对事物的评价会影响对当事人的接纳
•文化和社会意识形态
•引导和帮助
咨询效果的关键——咨询师
•积极面对自我的成长
•注意身体健康
•有适度的智能,并不断的学习
•有良好的常识和社会生活能力
•关注当事人整个人,留心聆听、能从对方的立场看问题
•尊重当事人,不会批评他/她
•真挚诚恳,会和当事人做个人分享
•表达是简洁具体
•协助当事人将自己的经验、感受和行为做出整合
•若对当事人有帮助时,会处于关心做对质
•协助当事人做出行为改变
•实用主义者
•拥有自己咨询的模式和风格
•喜欢与人相处,并不是靠帮助别人来解决自己的需要
•不逃避自己人生中的问题
咨询师本身的价值观
•持有双重标准的咨询师极难达到有效的咨询,因为咨询关系是“一对一”的关系,若表里不一致,是骗不了人的,结果只会影响咨询的效果。

•咨询师对事物的评价会影响对当事人的接纳
•文化和社会意识形态
•引导和帮助
咨访关系与咨访的过程
•什么是咨访关系
1、特殊的助人关系
1)分析心理矛盾冲突
2)探讨其情绪和行为的原因
3)确立目标
4)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与措施,协助自我改变
2、结成这种关系的最终目的:
1)重新认识自我
2)自我改变
3)克服成长中的障碍
九、心理咨询师的对人的态度
咨访关系的特性
•1、独特性
•不是建立在社会交往的立场上,完全是一种在特定的时间限制内隐蔽的、具有保密性的特殊关系
•时间性
•隐蔽性
•保密性
•2、职业性
1、特定目的、特定时间、特定地点
双方没有长远的利害关系和情感纠葛
2、咨询契约
咨询师的职责、来访者的责任
3、制度要求
咨访关系的特性
•3、非强制性
•在来访者内心诱发两种反应
1)强化求助动机
2)增强自主感
•4、非依赖性
•旁观者、引导者、参与者
•非问题包办者、非事情解决者
•5、人为性
•1)信任和理解
•2)充分表达情感
•3)保持理智
咨访关系的意义
•一、激发积极地情绪体验
•咨询师面对的是情绪而不是事件
•二、提高来访者的自尊心
•三、促使移情行为的改变
•四、树立模仿和认同的榜样
建立良好咨访关系的必要条件
(一)真诚
:是指治疗师在治疗关系中是一个表里一致、真诚的人。

•治疗师要表现得开放、诚实、不虚伪、不伪装、表里如一,显示真正的自己;
•真诚对待自己的来访者,设身处地感受,明确表达
•真诚可以导致信任,促进治疗关系的发展和深化
真诚
1)什么是真诚
在人际交往中,尽可能地以自己真正的自我与对方沟通,允许自己的感受适当地在沟通过程中运作。

2)真诚的表达
A、不要求表达所有的感受,但尽量要求所表达的感受是真实的。

B、切忌破坏性的真诚
(二)积极关注
•咨询师以积极的态度看待来访者,注意强调他们的长处,充分利用其自身的积极因素和资源。

•是咨询师的基本态度,要去发现、挖掘、凸显、放大。

•可以增进咨询关系,有利于咨询的进行。

提供支持
•接受高强度的私人治疗的好处之一就是亲身感受积极支持的重要价值。

•在结束治疗几年后,当病人回忆治疗中自己的体验时,答案既不是顿悟,也不是治疗师的解释。

通常他们会记起治疗师所说的所说的积极的、支持性的话。

治疗师是生活中重要事件和勇敢行为的唯一知情者,这种特权要求治疗师对事件有着全面的理解和欣赏。

(三)尊重
指咨询师能够自己的来访者,能够容忍、接纳来
访者的不同观点、习惯。

•尊重来访者是独特的个体;
•尊重来访者的个体价值;
•为了帮助来访者,而不是从治疗师的好恶出发;
•尊重可以开启来访者的内部资源;
•可以促进治疗关系的发展。

尊重的表达
在面对沟通对象时,抱着一种非占有
式的关怀的态度。

从心底承认对方有充分
表达自己的权利。

对对方的观点和言行
1)非评估性
2)非审判性
3)非批评性
在表述你对信息的理解时
•用你自己的语言复述
•开头使用引导语
•避免表示赞成或不赞成
•等待对方作出反应
•在必要时复述对方的话
(四)同感
1)什么是同感
同感是对当事人的内心世界有准确的以至有如亲
身体验的了解,要感受当事人的内心世界,如感受
自己的一样,这就是同感。

2)如何产生同感
A、放下自己的参照标准,将自己放在当事人的地
位和处境中来尝试他的感受,经历他/她面对的
压力,体验他做决定和导致行动表现的因由。

B、了解他所述说的事件对他/她当今的人生处境和
今后的生活可能产生的影响。

尝试问问自己
•我是否主观很强?
•我是否很封闭,还有开放接纳的态度?
•我是否对当事人有适当的关怀,是否愿意进入到他/她的内心世界去分享他的人生悲喜?•文化传统、社会习俗、伦理道德和法律条文等,是否成为我生活的许多条框——我自己被困在其中,同时我也不让我的当事人有所超越?
•为了帮助当事人,我能否放下自己的个人参照标准,进倒他/她的内心深处尝试达到最大的同感?
同感
•旅行大巴的故事;
•不断地检验假设;
•病人眼中的治疗和治疗师眼中的治疗有很大的不同;
•弗洛姆:“我是一个人,不要让任何人性的东西与我疏离。

”然后他敦促我们对自己敞开自己身上那部分对应于病人所提到的事件或者幻想,不管是这部分可能是多么可耻、狂暴、贪欲、自虐或者虐人。

如果做不到这点,要去探究为什么我们选择要关闭自己身上的那一部分。

表达同感的优先条件:
•积极聆听
有效聆听包括
•聆听
•释义
(导致理解或误解)
•评估
(权衡信息并决定如何使用它)
•反应
(以我们的聆听,理解和评估为基础)
•外来干扰:电话、电视、收音机、背景音乐、噪音,活跃的动物或者小孩、房间的大小,摆设甚至座椅的高低。

•内在干扰
1、忙着思考怎怎样回应当事人的话
2、被当事人吸引
3、生病
4、疲惫
5、太急着要帮忙解决问题
如何聆听
•面向当事人。

如果正面双向较具威胁、压迫感、咨询师可采取稍侧的向度,但尽量保持在90
度以内。

•开放的姿态。

避免,交叉接迭双手或者双脚,因这样的姿势可能会让当事人感觉咨询师对他/她有防卫或者不够投入。

•身体向当事人方向前倾。

咨询师稍微身体前倾会让当事人感到咨询师对他/她的兴趣和关注;反之,往后仰的姿势则反映出咨询师的沉闷、漠不关心或优越感。

•眼神的接触。

这不代表咨询师需要目不转睛地盯着当事人。

但若咨询时发现自己经常将目光游离当事人,可能正反映着咨询师抗拒与当事人一起或不安与当事人共处。

•放松。

在进行上述行为时,咨询师需要让自己处于一种自若与松弛的态度,一个紧张的咨询时往往难于作积极的聆听,且会把焦虑传染给当事人。

沟通技巧模式
•倾听技巧
倾听技巧由四个个体技巧所组成,分别是鼓励、
询问、反应与复述。

(1)鼓励:促进对方表达的意愿;
(2)询问:以探索方式获得更多对方的信息资料;
(3)反应:告诉对方你在听,同时确定完全了解对方
的意思;
(4)复述:用于讨论结束时,确定没有误解对方倾听能鼓励他人倾吐他们的状况与问题,而这种方法能协助他们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的意思。

同感的传达
Egan1994
•给予自己一点时间,避免草率过及的响应,即使大师级的治疗师亦会有在响应或采取行动前停下来思考的时候。

•响应要简洁具体,避免臃长拖沓,含混不清。

必要时咨询师的相应可稍频密,但必须简洁具体。

•避免不做回应或持久地保持缄默。

•避免在当事人正在表达感受时问一些数据性的问题,或将当事人的专注力由心(感性)转到头脑(理性)的层面。

•避免说教和提出时机未成熟的忠告。

•在能准确地理解和反映当事人的处境、感受前、避免对当事人的说话或问题作出诠释。

•避免机械化或鹦鹉式地复述当事人的说话。

•避免混淆同情、同意与同感。

同感的衡量
帮助病人发展同感的能力
•病人来作治疗是因为她面前却成功地发展和维持满意关系的能力。

许多人不能同感他人的情感和经验。

沟通障碍
(五)具体化
要找出来访者的问题及其相关问题的特
殊性、具体细节,使重要、具体的事实得以
澄清。

•使咨询师的反应尽可能与来访者一致,以达到准确的共情;
•较快、较容易地发现问题;
•有助于来访者对个人特殊问题的理解。

为什么是现在
(六)即时性
是指咨询师帮助来访者注意“此时此地”的
情况,进行有效的讨论,更多的暴露自己。

而不是把问题拉向过去或者未来。

此时此地
•最主要的治疗的力量
•治疗地:治疗室;在关系中、在你我之间的空间内。

•假设(1)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2)治疗可以被看作一个微型社会
我们的自我形象在很大程度上构建与生命中的重要他人对我们的评价。

来访者的人际关系问题就会表现在治疗关系中的此时此刻。

(七)对峙
是指治疗师向来访者指出存在于他身上的
态度、思维、情感和行为之间的矛盾之处。

不是要显示治疗师的敏锐或不同看法,而是
帮助来访者认识自己的矛盾和问题。

十、咨询关系关系的特征
•治疗关系具有独特性:是在特定的时间内,隐蔽的、保密的关系,不是一般关系•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
•专业限制:独特的限制、职责限制和时间限制
治疗师对治疗关系的影响
•专业能力
•吸引力
•值得信任
•反移情
来访者对治疗关系的影响
•吸引力和交际能力
•理解水平和认知风格
•关于心理治疗的“神话”、信念和期望
•动机
•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
•改变目标行为的投入程度
•性别、种族和文化背景
•移情
当事人的期望
•不恰当
•不合理
•理想化
谁应该决定咨询的目标
•和当事人商定
你期望从咨询中获得什么?
你到底想要什么?
你对自己和生活有什么看法?
有什么是你想要改变的?
你曾经为这些改变做了什么?
十一、心理治疗中的共同因素
(一)治疗关系
治疗关系是治疗师与来访者在心理治疗过程中建立起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实际上是一种工作联盟。

性质:是建立在治疗师与来访者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和平等的基础上的。

十二、心理治疗工作中的伦理和法律问题
•责任感
•保密原则
•治疗性关系原则
•组织与管理规范
•越界行为和处理
十三、咨询中的转介
•需要药物治疗;
•治疗师与来访者之间的关系超越了客观的限制
•某些问题需要专门资历的人进行干预(家庭、婚姻问题)
•儿童或青少年问题
•被认为不适合做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效果不好;
•严重自杀观念、自杀行为
(二)会谈技巧(非语言技巧)
言语行为的不同方面
•目光和面部表情:观察和运用
•身体移动和姿势:观察和运用
•声音的特征:观察和运用
(二)会谈技巧(非语言技巧)
沉默
•创造性沉默:治疗过程中,一种新的观念或情绪体验正在孕育;
•自发性沉默:没有应对或不知所措时的反应;
•冲突性沉默:来访者感到害怕、愤怒或愧疚引起。

(二)会谈技巧(倾听技巧)
•开放式提问:“什么”、“怎么”|“为什么”
•封闭式提问:“是”、“不是”,“有”、“没有”
•鼓励和重复语句
•简述:对主要讲话内容进行重复
•对感受的反应:咨询师通过表述他所理解的来访者谈话中所包含的情绪体验,表达对来访者情绪反应的理解
(二)会谈技巧(影响技巧)
解释:从心理咨询理论及个人经验出发,提出对咨询影响的因素或可能的原因。

•解释能为来访者提供一种新的视角
•解释可以促进来访者产生认知或行为的改变
•不可过多解释
(二)会谈技巧(影响技巧)
•指导:告诉来访者做某件事。

•忠告:借助于为来访者提供建议或思路来帮助他。

一般不应主动提出过多的忠告或建议。

•自我暴露:治疗师将自己的事讲出来供来访者了解的过程。

主要有体验和经验。

•反馈:为来访者提供自己或他人会怎样看待来访者的问题的特殊信息。

•逻辑推论:根据来访者所提供的信息,运用逻辑推理的原则,引导来访者对其思维、行为可能引出的结果进行认识的影响性技巧。

“如果----就会----”
(三)心理咨询室的设置1
(1)心理咨询室的建立
•一般要求大小:6-8M2。

风格:温馨、舒适、简洁
家具:沙发、茶几、桌椅
装饰:艺术画、绿色植物
•特殊要求精神分析:躺椅
家庭治疗:足够空间、沙发
儿童治疗室:玩具、儿童用椅
(三)心理咨询室的设置2
(2)预约和频率
预约:电话预约和见面预约(签署咨询协议)
频率:每周1次,每次40-60分钟
(三)心理咨询室的设置3
(3)签署咨询协议
在咨询开始之前签署。

对双方的保护。

•内容:什么是心理咨询、心理咨询的范围、原则尤其是保密原则、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签字•特殊协议:录音、录像、照片
(三)心理咨询室的设置4
(4)咨询费用
接受心理咨询要交纳必要的费用,是对咨询师劳动的价值体现。

•费用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根据咨询师的专业水平来定
•根据收费标准而定
(四)心理咨询的不同阶段
•初次访谈和信息收集:了解情况,澄清问题;建立治疗关系
•建立咨询目标
•指定方案和付诸行动
•评估与结束
影响心理咨询的因素
•来访者:来访者的问题、人格特征、动机和态度、心理准备
•咨询师:专业训练和经验、个人特点、态度、价值观
•咨询关系:良好、勉强
•咨询过程:是否顺利
(五)心理咨询师
(1)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
•知识:心理学、社会学、专业知识、专业基础知识
•技能:诊断的能力、操作能力、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敏感性
(五)心理咨询师
(2)自我体验和成长
自我体验的目的:
•评估自己进入心理咨询领域的动机;
•探讨自己的价值观、需求、态度及人生经验;
•解决自己的内心冲突或心理创伤;
•体会作为来访者的内心感受;
•了解从帮助别人的过程中自己获得了什么。

(五)心理咨询师
(3)专业实习和督导
•专业实习:1-2年或1600学时
•督导:每个咨询师都需要督导。

分同行督导和专家督导
(五)心理咨询师
(4)心理治疗师的基本素质
•心理治疗师是助人者
•要具有自我意识和价值立场;
•文化或亚文化的经验意识;
•分析自己情感的能力;
•做榜样和影响者的能力;
•利他主义;道德感;责任感。

•咨询师的心理卫生
•助人者情结、枯竭状态、不良的人格特征
为每位来访者创造不同的治疗:
个案个性化
•与来访者建立关系,这个关系的特征是真诚、尊重和相互共感的。

•必须敦促来访者以其“紧要点”开始每次治疗,并且在更深层次上对其进行探索。

•治疗师必须要传递给每位来访者的是:他们共同的、最大的任务是一起建立关系,让这个关系本身变成改变的媒介,尽其所能在关系中建立简安全感和信任。

•技术只有在治疗师和来访者每时每刻都有所不同的互动中才有效。

学咨询理论的目的
当来访者在描述自己的问题时,
•从不同的切入点去掌握来访者的问题。

•从不同的切入点解读来访者的问题
•和咨询师的个人的经验有关
心理咨询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
•1、精神分析的论点与方法
•佛洛依德创立(1856年——1936年)
•以潜意识为研究对象
•性本能是人的心理活动与发展的基本动力
心理咨询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
•2、行为主义理论观点与方法
•代表人物:华生、斯金纳、班杜拉
•研究的对象是行为。

而行为是可以观察到的,可以通过实验的反复试加以测量、记录。

•行为是习得的
•环境决定论
心理咨询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
•3、认知心理理论的观点与方法
•通过实验证明,认知理解对环境条件、刺激强度、情绪发生、发展和行为方法是其调节作用。

•三条原理:
•1、认知是情感和行为反应的中介
•2、认知和情感、行为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3、情绪障碍者往往存在重大的认知曲解。

一旦认知曲解得到识别和校正,患者的情绪障碍必将获得迅速改善
•、1
心理咨询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
•4、人本主义理论的观点与方法
•人天生有一种自我实现的动机
•在咨询中更多的是创造温暖、安全、信任的气氛和环境,减轻来访者面对自我概念和自我经验出现矛盾是的焦虑
咨询理论的专业取向
•70年代:美国(JCP)调查:63%精神动力学
•1986年:21%精神动力学;70%焦点治疗
心理动力学
•个体内心的冲突的产生了个体的思想、情绪和行为。

而且这些冲突的力量在不同的意识层面存在实际上有一些是根本无意识的。

•存在主义治疗是一个动力学的治疗,认为无意识的力量影响着意识的功能。

但是当我们问到下一个问题:这种内部冲突的力量是什么性质的时候,存在主义治疗就与精神分析理论分道扬镳了。

治疗的理论取向
•小组治疗假设:病人陷入绝望是因为他们不能发展和维持另人满意的人际关系。

•存在主义的理论假设:病人陷入绝望是因为要直面人类生存的残酷现实,既存在的既存事实。

•新弗洛伊德强调:个体周围的人际关系环境会对个体造成广泛影响,并影响着性格结构。

心理咨询的趋向
•整合
•折中
•本土化
避免直接下诊断
•在日常心理治疗中,面对困扰较为轻微的病人来说,诊断会起到以下作用:
1、限制治疗师视角,而且会削弱治疗师和病人建立关系的能力;
2、诊断会作为一个自我实现的预言过程,会促进和推动病人表现出这些相应的;
3、会损害人性,损害到治疗的自发性、创造性和不确定性。

辅导过程
预备阶段
探讨感应阶段
行动阶段
跟进阶段
应用反移情建立咨询的策略
咨询师的愤怒
咨询师的焦虑、逃避
咨询师的抑郁、悲伤、内疚
咨询师的迷惘
咨询师的恐惧
咨询师的无能感
咨询师的自大、自夸
咨询师被吸引
最重要的原则
案例一
•陈某,高一女生。

由于从一所普通中学考入了一所市重点中学,所以学习成绩在班中处于落后的位置。

近几个月来,她常常情不自禁地过分夸大自己的缺点,甚至毫无根据地臆造出许多自己的弱点,还总爱拿自己的短处与他人的长处相比。

由此,她失去了自信心,将自己看得一无是处。

对那些自以为无力完成或实际上稍加努力就能完成的任务都轻易放弃了。

案例二
•吴先生,男,重点大学二年级。

自进入大学后,一直很自卑,父母都是农民,家境贫寒。

以前因为在中学时成绩拔尖,深受老师和同学的器重,自己也因此似乎忽视了家庭的贫困和普通。

为了他上大学,家里负债累累。

进了大学后,自己又借了不少钱以掩饰自己的贫困和普通。

原以为到了上海,会有很多机会,可以通过打工来补贴自己,但实际上很难。

曾想了许多办法来提升自己的素质(比如参加社团、看书、看展览会、考证书等),但实施之后,往往都是半途而废,从而感到自己脱离不了贫穷,走不出社会底层的地位,自己不会又好的前途,不可能光宗耀祖,甚至找女朋友在上海成家都很困难。

案例三
•李某,女,40多岁。

她十分担心自己在重点中学读高二的儿子,生怕他考不上大学,儿子现在的成绩在班级里属于中等偏上。

每次看见儿子做完作业想帮忙做家务时就阻止他,要儿子继续复习,甚至连端茶盛饭之类的事情都替儿子代劳了。

可儿子和丈夫却并不认同她的这种教育方法,因而她经常为此和丈夫发生争吵。

现在她的内心十分苦闷。

案例四
•孙某,中学生,女,高二,本人来咨询。

¡°我每次考外语考试前都很紧张,前一天就开始担心,害怕,怕考不好,怕失败。

为了外语考试前一天我总是复习得很晚,常常在该睡觉的时候不能很快入睡,有时要过上一、二小时后才能睡着。

每当考试进教室,我都会很紧张,心慌,手发抖,出汗,小便急,全身绷紧。

我在考试时常常注意力不集中,明明掌握的知识在考试时就忘了,脑子里一片空白。

事后发现自己也不是一点不懂,就是考试发挥不好。

案例
•我以前学习都还可以,成绩属于班级中的中上水平。

在高一下半学期的期中考试考外语时因感冒发烧,身体很不舒服,但坚持考试,却没有考好,成绩下降。

老师和同学都开始对我有些看法,老师还批评了我(他不知道我带病考试)认为我不行,退步了,我也觉得很难过。

以后每当考外语就开始担心成绩,怕发挥不好,怕被老师批评,怕被同学瞧不起。

但结果确实又是发挥不好,考试成绩再度滑坡。

以后心里就越来越害怕,越来越担心,越来越没有信心。

我很想能克服考试前的紧张,就是不知如何做是好。

¡±
案例五
•某生,男。

高三学生,学习优秀,常受表扬。

但内心压力大。

但心自己若不努力,别人超过自己。

很在意别人的评价。

最近考试不好,父母虽未责备,但很失望。

感到内疚。

因此每次考前¡°如临大敌¡±;学期考试又考砸了!紧张焦虑,明显加重。

每次考前,不管多么用功,心中都紧张恐惧,考试中头脑一片空白。

结果不理想丧失信心。

案例六
•孙某,女25岁。

一周后孙某就要和男友结婚了,但最近她却变得越来越烦躁。

她的性格比较粗枝大叶;男友则较为细心。

她的家庭比较富裕;男友则来自农村,比较贫穷。

她比较喜欢和朋友们外出娱乐;男友则希望她一直陪在自己身边。

正是由于那么多的不同,所以她害怕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