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北与俄罗斯远东经济合作的机遇和挑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 2008年第4期经济合作

崔亚平

中国东北与俄罗斯远东经济合作的机遇和挑战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是并行发展的两种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阶段性表现。近些年,中国与俄罗斯两个毗邻的大国在两国政府的共同努力和大力推动下,区域经济合作,尤其是边境地区的经贸合作关系不断发展,合作共赢成为中俄两国经济合作所追求的共同目标。

2003年年底,中国政府颁发了《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2004年4月成立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小组,标志着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全面启动。2005年,俄罗斯总统普京提出了开发远东和西伯利亚的发展战略。俄罗斯政府正在计划大规模投资开发远东地区。据俄媒体报道,未来六年俄罗斯政府对远东地区的投资将达220亿美元。这与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不谋而合。两国政府分别制定的发展战略不仅促进了各自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且为进一步提升中俄毗邻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水平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积极推进中俄区域经济合作,既有利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开发,也有力地支持了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实施。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已具备了有利条件和良好潜力。

一 有利条件

(一)优越的地理区位。中国东北地区位

于东北亚中心地带,与日本、韩国、朝鲜、俄罗斯相邻,有4637公里的边境线和2178公里的

大陆海岸线。俄罗斯远东地区北临北冰洋,东濒太平洋,南部与中国、朝鲜接壤,隔海与美国、日本相望,是俄罗斯通往亚太地区的门户。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相邻,便于开展经贸合作,两个地区都处于东北亚及亚太地区的重要位置,有利于它们参与东北亚和亚太

作者系辽宁省委党校东北亚研究所译审。

3

4

经济合作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 2008年第4期

地区的国际分工与合作。

(二)发达的交通。中国东北地区由北到南有哈大线和京哈线,这两条铁路线不仅将黑龙江省、吉林省的沿边口岸和辽宁省沿黄海、渤海的开放口岸连接起来,也与全国各地相连通。以大连为中心已经开始构筑中国东北地区乃至东北亚的水利枢纽。东北地区的航空运输同样便利,形成了以港口为门户、铁路为动脉、公路为骨架、航空和管道运输相配合的连接全国各地和东北亚的、纵横交错的立体运输网络。

(三)丰富的资源。中国东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130多种矿产,发展现代化工业所需要的黑色金属及其他有色金属、能源、化工及建材等都有一定储量。有较好的产业基础,是中国老工业基地和主要的商品粮基地。

俄罗斯远东和西伯利亚在中俄经贸关系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该地区土地面积约为俄罗斯土地总面积的40%,人口占6.5%,国内生产总值占6%。该地区矿产资源丰富,煤炭储量占全俄储量的40%(超过200亿吨),石油(96亿吨)、天然气(140万亿立方米)、森林资源、水资源丰富。这里的海产品总量占俄海产品总量的60%还多。森林面积占全国森林总面积的42.7%,木材储备占32.9%。远东地区是俄罗斯重要的原料供应地。

(四)经济互补性强。首先是自然资源的互补。俄罗斯远东地区能源、木材、矿产、渔业等自然资源开发潜力大。而中国东北地区能源需求量很大。其次是产业结构的互补。俄罗斯远东地区重工业发达,轻工业、加工业十分薄弱,而中国东北地区加工业和轻工业与俄相比具有显著的优势。最后是人力资源的互补。俄罗斯远东地区仅有人口620万,每平方公里平均1.1人,远远低于全俄每平方公里814人的人口密度。1989~2002年,远东地区人口减少了125.7万,随着出生率的下降,人口年龄结构更加恶化,使远东地区劳动力短缺的问题也变得更加严峻。据统计,中国东北地区每年有富余劳动力1000万,且劳动力成本低,

技术素质较高。从中国进口劳动力可以做到互利互惠,不仅缓和中国东北地区劳动力过剩的压力,而且解决了俄罗斯远东地区劳动力匮乏的问题。

(五)对外开放和市场诉求。俄罗斯远东地区缺乏建设资金、劳动力以及必要的技术和设备,而中国东北地区的振兴需要俄能源和技术,虽然两国经济特点不同,但对外开放的诉求和寻求利益的目标却是一致的。

二 意义与阻碍

中国积极参与俄罗斯远东和西伯利亚的开发,俄罗斯参与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都是发展中俄区域经济合作的最有效途径之一。

(一)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为两国参与东北亚区域国际竞争与合作构筑了战略平台。东北亚是目前世界经济增长的一个亮点,经济总量约占全球经济总量的20%。2010年前后,东北亚地区的总人口将达6亿,未来消费市场巨大。中国是东北亚地区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俄罗斯是能源发展潜力巨大的国家,两国的区域经济合作必将带动东北亚的繁荣发展。

(二)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离不开俄罗斯,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开发也离不开中国。中国东北地区素有粮食、煤炭、木材、石油基地之称。经过几十年指令性贡献且不计成本的开发,能源产地的优势已不十分明显。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资源和市场对于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在苏联经济框架内,远东地区一直是全苏原材料供应地。经济结构相对单一,主要产业部门是能源、林业、渔业和军工生产综合体。这些年来,该地区主要靠出口能源、木材、水产品、废钢铁等维持经济运行和进口生活必需品及食品。远东地区对中国东北地区经济已形成较高的依存度。

(三)市场的需要。远东地区未来的大发44

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 2008年第4期经济合作

展除了需要俄罗斯政府的支持外,离不开与中国等东北亚国家的紧密合作。远东地区人口少,自身市场也有限。因此,对远东地区来说,最重要的是外部市场。远东地区与中、日、韩三国的贸易额占了自身贸易总额的70%~80%,而与中国的贸易额所占的比例又最大。目前,俄罗斯在大力发展远东地区,中国也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两国政府正在努力寻找双方各自大发展的契合点。

从两个地区的现状看,发展经济合作的阻力也比较大。

(一)基础设施瓶颈。中国东北三省的改革进程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国有企业设备陈旧,技术老化,负担沉重。俄罗斯远东地区基础设施薄弱,使其在过境运输方面所具有的优势难以发挥,制约了该地区的发展。

(二)思想观念保守、僵化。制约中国东北地区和俄罗斯远东地区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是市场运行机制问题。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下,两个地区缺乏市场意识和创新意识,经济发展活力不足,严重影响了市场的开放程度。

(三)双方经贸合作的方式和水平滞后。双方经贸合作还是一般贸易形式,几乎没有加工贸易,相互投资总体规模不大,没有推进生产合作、来料加工等现代合作方式。

充分利用两国自身的地缘优势和经济互补性,大力开展区域经贸合作,无论从现实和长远看,都是中俄全面发展经济合作关系的重大举措。发展方向如下:

(一)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和边境口岸通行能力建设。经济振兴离不开功能完善的基础设施。利用地缘优势,参与石油、天然气管道交通建设,不仅对于地区与国内外其他地区之间的经贸往来具有重要意义,而且能够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有助于改变管线通过地区的落后局面。

(二)加强能源领域合作。中国与俄罗斯石油贸易有一定基础。俄每年通过铁路向中

国输送1000万吨左右的石油,输油管线建设的前景日渐明朗。中国应积极参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石油的开发,提高资源的深加工度,提高资源性产品的附加值,提高效率,增加就业,把产供销连接起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加强贸易合作。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发展带动了城市住宅、道路等社会基础设施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建筑和建材市场的繁荣。俄罗斯远东地区从莫斯科运输建筑材料路途远、时间长、成本高,因此,发展与中国东北地区的边境贸易是首选。目前,边境贸易额已经占中俄贸易总额的1/3。远东地区对中国出口接近其出口总量的50%。10多年来,两国边贸合作形式从单一的易货贸易扩大到资源开发、工程承包等经济技术和投资合作,并逐步建立起跨境生产加工基地、科技成果产业化园区,从地域上延伸至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

(四)加强科技合作。俄罗斯拥有世界一流的科技实力,与中国东北地区的技术需求和产业基础之间形成了较为明显的互补关系。东北地区是苏联20世纪50年代援建中国项目最多的地区。在“一五”时期援建的156个项目中,有58个建在东北地区,其中辽宁省24个,黑龙江省22个,吉林省12个。利用俄技术优势并吸引俄专家对援建中国东北地区的58个重大项目进行更新和改造。

(五)加强劳务合作。中国的劳动力资源对俄罗斯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有较强的吸引力。中国方面应进一步组织好农业、建筑等行业劳务输出;利用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土地、草原等资源,开发俄罗斯市场紧缺的蔬菜、水果、肉类和乳制品;继续组织建筑企业开展对俄房地产开发、工程承包。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开发战略的共同实施将进一步提升中俄毗邻地区区域经济合作水平。

(责任编辑:李丹琳) 5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