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生理学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交流PPT
5
第二节 神经元的跨膜物质转运和轴突运输
一、神经元的跨膜物质
1.脂溶性物质的跨膜转运
2.葡萄糖、氨基酸的跨膜转运
3.离子的跨膜转运
4.水通道和水的跨膜转运
5.出胞和入胞
学习交流PPT
6
学习交流PPT
7
学习交流PPT
8
学习交流PPT
9
学习交流PPT
10
钠通道有三种 基本状态
①备用状态 ②激活状态 ③失活状态
20
(二)RP形成的机制-离子学说
1.离子跨膜扩散的三个条件
• 膜两侧的离子浓度差 • 膜两侧的电位差
膜对离子的通透性
学习交流PPT
21
(1) 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内外Na+ 、K+ 分布不均衡
细胞膜内(i) 、外(o)基本离子分布浓度比例
• K+i>K+o (30:1)
K+具有向膜外扩散的趋势
• Na+o>Na+i (12:1) Na+具有向膜内扩散的趋势
学习交流PPT
11
学习交流PPT
12
▪ 钠-钾泵(Na-K依赖式ATP酶)
钠-钾泵的本质:是具有ATP酶活性的膜蛋白质,可分解 ATP释放能量,用以逆电-化学梯度跨膜转运Na+、K+
钠-钾泵的激活:细胞内的Na+↑和细胞外K+↑均可激活 其酶活性
生电性,即每分解一分子ATP可泵出3个Na+,同时泵入2 个K+
神经生理学
neurophysiology
学习交流PPT
1
研究对象:神经系统
基本任务:全面系统地阐述神经系统在 人体功能活动整合调控中的主导调控 作用,以及与内分泌调 节和免疫调节 的相互关系。
学习交流PPT
2
一.神经元的结构特点
学习交流PPT
3
胞体( soma) — 合成蛋白质;神经代谢和营养的 中心。
▪ 膜内外K+浓度(化学)势能差驱动K+外向跨膜扩散,而由于其 向外扩散所造成的外正内负电场力又阻止其进一步扩散
▪ 最终,促使K+ 外移的化学势能差与阻止K+外移的电势能差相 等,即电-化学力达到平衡, K+无跨膜净移动时,已移出K+
形成的跨膜电位即为EK, K+的平衡电位
学习交流PPT
24
有少量Na+内漏(极少; Cl-); 钠泵生电作用的影响(2-16mV)
突起: 树突(dendrite)接受信息;产生局部兴奋。
轴突(axon)传导神经冲动;末梢释放递质。
学习交流PPT
4
神经元分类: 1.长轴突大神经元;短轴突小神经元 2.单极神经元;双极神经元 3.传入神经元;中间神经元;传出神经元 4.兴奋性神经元;抑制性神经元 神经纤维特点分类:传导速度、直径
35
▪ 改变膜外[Na+], 观察AP变化
学习交流PPT
36
4.钠通道有三种基本状态
①备用状态 ②激活状态 ③失活状态
学习交流PPT
37
学习交流PPT
38
5. AP的特性
1)“全或无”特性
“无”:刺激小于阈值,不能产生AP;
“全”:刺激达到或>阈值 MP(RP) 阈电位 (TP)爆发AP. AP一旦产生,其不再随阈上刺激而改变, 也不随传播距离的增加而减小。
• Cl~o>Cl~i
• 细胞内为An-有机负离子
学习交流PPT
22
(2)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对K+的选择性通透
K+的通透性大 Na+的通透性极小 Cl-的通透性极小 An-有机负离子不通透
学习交流PPT
23
2.RP形成的机制
▪ 可兴奋细胞在安静情况下膜对K+通透性 较高, 而对其它离 子,如Na+通透性较低,对有机负离子An-则不通透
学习交流PPT
18
学习交流PPT
19
一、静息电位及其产生机制
(一)静息电位的概念: ▪ RP-细胞在安静时存在于
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通 常表现为稳定的直流电位。
▪ RP范围:﹣10~﹣100mV.
骨骼肌细胞:﹣90mV, 神经细胞:﹣70mV,
平滑肌细胞:﹣55mV,
RBC:﹣10mV
学习交流PPT
wk.baidu.com
32
TP RP -70 mV
Na+ Na+ Na+
-+-+
2K+ 3Na+
K+ K+
+- +- K+
ATP
K+ 2K+ 3Na+
-
+
St
学习交流PPT
33
• 内向离子流:
• 带正电的离子由膜外流入膜内,如Na+、Ca2+内流
• 外向离子流:
• 带正电的离子由膜内流出膜外或带负电的离子由膜外流入膜内,如
▪ 改变膜外[K+] → 一定范围,[K+]o RP. ▪ 用四乙铵阻断K+通道RP或消失.
学习交流PPT
25
3. 影响静息电位水平的因素
• 细胞膜内外K+ Na+浓度差 • 细胞膜对K+ Na+的相对通透性 • K+_ Na+泵活动水平
学习交流PPT
26
二、动作电位及其产生机制(AP)
(一)AP的记录、特性、概念及意义 标本:神经纤维
0
学习交流PPT
30
动作电位组成
• 上升支 • 下降支
锋电位 (Ap的标志)
• 去极化后电位 (负后电位)
• 超极化后电位 (正后电位)
后电位
学习交流PPT
31
(二)AP产生机制
1.条件: ① RP ; ② 膜两侧的离子浓度差 ③ 膜对离子的通透性: 先Na+后K+
2. AP产生机制(过程)
学习交流PPT
学习交流PPT
13
学习交流PPT
14
学习交流PPT
15
第三节 神经元的生物电现象
学习交流PPT
16
• 生物电现象
可兴奋细胞无论处于安静状态还是活动状态,都具 有生物电现象。
脑电图记录与脑电图(EEG)
学习交流PPT
17
心电图(ECG)
▪ 细胞水平的生物电现象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 • 静息电位 resing potential ,RP • 动作电位 action potential ,AP 细胞的生物电活动十分微弱,必须通过精密的电学测量仪器 记录
学习交流PPT
27
St 示波器
RP
刺激伪迹伪迹
学习交流PPT
(后去极化) (后超极化)
28
1. AP概念:指给细胞一次有效刺激,在细
胞膜RP基础上发生的一次快速而可逆的、可 向远处传播的电位波动.
2.AP意义:兴奋的标志, 传播信息, 触发各种外 部活动.
学习交流PPT
29
3. AP的波形及构成
K+外流 、CI-内流
Ca2+ Na+
CI-
K+
学习交流PPT
34
动作电位产生机制小结
上升支:刺激达到阈值,膜上的钠通
锋电位
大量开放,Na+迅速内流引起
下降支: 钠通道关闭,钾通道开放,
AP
K+外流引起
后电位
负后电位:复极末,膜外K+蓄积妨碍K+ 继续外流.
正后电位:生电性钠泵活动加强
学习交流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