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入声[rù shēng]
百科名片
入声在四声中的音调位置
入声是古汉语的四声之一,由三种不同的塞音韵尾-p(-b),-t(-d),-k(-g,-h)构成,读音短促,一发即收。入声也是平仄中的三个仄调之一。入声在现代一些南方方言,如粤语、闽南语、吴语、部分赣语与客家话中仍完整的保存着韵尾三分;在晋语中保留-k韵尾;在吴语、部分江淮官话、部分西南官话中保留喉塞音;在湘语、部分赣语、部分西南官话与江淮官话中保留独立调值。但已经在普通话中消亡了。现代官话的特征之一是中古汉语的入声消失。
目录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详细解释
基本信息
详细释义
基本定义
表现形式
列表分析
字表
注音
辨别
简易方法
其他方法
其他语言
展开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详细解释
基本信息
详细释义
基本定义
表现形式
列表分析
字表
注音
辨别
简易方法
其他方法
其他语言
展开
编辑本段词语解释词目:入声
拼音:rù shēng
基本解释
[entering tone,one of the four tones in classical Chinese pronunciation,still retained in certain dialects] 古汉语四声之一。
普通话没有入声,古入声字分别读成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有些方言有入声,入声字一般比较短促,有时还带辅音韵尾
详细解释
明真空《篇韵贯珠集·玉钥匙歌诀》:“入声短促急收藏。”张涤华《略谈旧体诗的格律》:“古汉语有四个声调,即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喻世长《谈谈声调问题》:“汉语北方话大多数是四个调类:平声分阴、阳两类,上、去各一类,入声的调类已合并到其他调类中去了。”许多南方方言及官话方言中的江淮官话和晋语受中古汉语(隋唐时代)的影响,加之地理相对封闭而保留有入声。而以宋代中后期出现的近代汉语为基础的普通话中已无入声,中古入声分别读为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
编辑本段基本信息
汉语调类之一,以塞音(p、t、k)结尾,发音比较短促,现代普通话和大部分北方方言没有入声,已将入声归入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声,南方地区的吴语、粤语、赣语、闽语等方言还保留着入声,北方地区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等,也有许多地方还保存入声。江淮官话、一部分西南官话地区也保留入声。韩语和日语均有类似入声的发音(日语称“促音”)。但p、t、k三个辅音韵尾在各种方言里保留的情况不一样,有的方言完整保留(如粤语),有的p、t混同(客家话)或者只保留t(南昌话),有的合并为一个喉塞音[?](太原方言、江淮官话和吴语),有的方言只有入声调类,无辅音韵尾,入声字表现的只是调值的不同(长沙话)。
从语音学上说,入声就是以塞音收尾的音节,但此塞音只有成阻阶段,并不发声。
编辑本段详细释义
基本定义
入声是汉藏语系的一些语言所具有的一类声调。一般入声是短而急促的,但亦都有例外。
粤语、壮语、越南语、客家话、闽南语、赣语以及汉藏语系的其他一些语言中,入声字音节以辅音[p]、[t]、[k]作结,发出明显的短而急促的子音,使音节听起来有一种急促闭塞的顿挫感。广州话完整的保存了古入声的塞音韵尾[-p]、[-t]、[-k]。南昌话古代以[-p]收尾的入声并入了[-t](在读书音中[-k]也有并入[-t]的趋势,如「百」的文读音是[pεt],「麦」的文读音是[mεt],仍保存着[-t]和[-k]两个塞音韵尾。福州话[-p]和[-t]都已消失,[-k]韵尾正处于向[-?]转变的过程中,因此两音并存。苏州话则是古代[-p],[-t],[-k]一律变成[-?],代表了塞音韵尾演变的最后阶段,吴方言里有入声的方言,一般也都是如此[1]。
湘语、吴语、福州话、江淮官话、一部分西南官话地区以及华北官话中黄河以北河南省部分地区现在的晋语也保留入声,但只带一个弱喉塞韵尾[ʔ],甚至没有入声韵尾只具有特定调值。大部分的汉语官话方言中入声已经不复存在。但是它是从什么时候消失的,历来都有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是从金元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入侵中国开始消失的,但是也有人认为直到17世纪入声还没有消失。不过,明朝取代元朝以后,制定了《洪武正韵》以恢复中原雅音,特别是恢复了入声,把韵分成平、上、去三声各二十二部,入声十部,共七十六部。入声十部分别是屋(quk)、质(cjit)、曷(hat)、辖(hrat)、屑(set)、药(yak)、陌(mrak)、缉(chip)、合(kop)、夜(jah)。
以现代北方汉语为基础的的现代标准汉语(即普通话、台湾国语)中不存在入声。以失去入声的官话方言为母语的人,包括以基于官话方言的普通话为母语者,不经过训练不能分辨入声字。
汉字大概于隋、唐时代传入日本,当时的汉语具有入声,因而日语将入声的痕迹保存至今,但其破音音尾已独立成另一个音节(通常为ka行、ta行、wa行([p] → [ɸ] → [w]
→ ø)的音节)。相较之下,韩语、越南语汉字的入声发音,则较为接近现代南方汉语的发音。
在无入声调类的北京官话中,中古的入声字被分派入平声、上声、去声中,此现象称为"入派三声"。如何分派有若干规律可循(排除少量例外)。 1.入声的全浊声母字派入阳平,次浊声母字派入去声。 2.次浊声母字派入去声(如: 落弱)。 3.清声母字可能派入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之任一类,无固定规律。
表现形式
古汉语入声在今天各语种和方言中的表现形式不尽相同。
其一,在普通话、大部分的北方方言以及湘语中,入声已经不复存在。入声的缺失也因此被看作北方方言语音上与其它方言的区别性特征之一。
其二,比较完整地保留了古汉语三种入声“-p”、“-t”和“-k”的有粤语、闽南语、客家话等汉语方言、壮族同胞所使用的壮语、瑶族同胞所使用的勉语以及京族同胞所使用的京语等。可能是受到古汉语的影响,越南语中也有“-p”、“-t”和“-k”这三种入声。
其三,赣语,包括南昌方言、高安方言、上高方言等,以及畲族同胞所使用的畲语等,保留了入声的两种形式“-t”和“-k”。其中的塞音“-k”有弱化成喉塞音“-ʔ”的趋势。
其四,晋语,包括太原方言、忻州方言、长治方言等,以及吴语,包括上海方言和苏州方言等,只有一个弱喉塞韵尾“-ʔ”。
其五,日语在音读从中国传入的汉字时,对绝大多数入声进行了开音节化处理并保留至今。所谓开音节化,就是在构成入声的塞音后面添加元音使之成为一个独立音节的过程和方法。例如:日语汉字“国(こく)”、“北(ほく)”、“福(ふく)”等日语发音的第二个音节“く(ku)”都是在古汉语入声韵尾“k”的基础上添加“u”使之独立为音节“ku”的结果。这有点类似于现代汉语音译英语单词时使用的方法。例如:“bus”、“Smith”和“Bush”这三个英语单词的尾音为辅音“s”、“θ”、“ʃ”,但译成汉语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