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规范化的意义

汉字规范化的意义
汉字规范化的意义

汉字规范化的意义

文字是信息的载体,是人们交流思想、协调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书面工具。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方言纷繁的大国,汉字要发挥其交际职能,就必须保持高度的统一性。这种统一性,就是严格的规范。

在世界历史上,凡是高度统一的民族,其民族文字都是严格规范的。世界上五千余种民族,各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很多民族有自己的文字,各民族的语言文字都在发展变化中,都不断地进行规范,以发挥其交际职能。

语言文字规范化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标志,在现代社会更是一个工业化国家的标志。当前,人类社会已进入了信息时代,语言文字用于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对语言文字本身的规范化、标准化要求更高,不仅要求字体字形统一规范,而且要求笔画的位置及长短尺寸都严格符合统一的标准。信息交换用的文字,绝对不允许各行其是,不能出现半点误差。这是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在现代化建设和高科技信息社会中的新发展。

汉字规范化的意义

古迹小学

语言文字

《关于“汉字书写危机”》非连续文本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提笔忘字、书写能力弱化,常用汉字面孔模糊,遇到吃不准的字词就想着求助手机,遇到高 难度字词更是望“文”兴叹……在充分享受互联网时代各种快捷和便利的同时,中小学生汉字书写能力的弱化,成为日前在京参加“翰墨薪传·全国中小学书法教师培训项目”第四期 国家级培训的专家学者们无法回避的“集体焦虑”。 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苏士澍坦言,电脑、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的普及,客观上正造成书法社会交流功能的退化,带来全社会尤其是中小学生汉字书写能力不断弱化的问题。“汉字书写危机”不容忽视。 “开展中小学书法教育并不是要让每一个孩子成为书法家,而是让每个孩子都写好汉字,让每个学生达到规范书写汉字的基本要求,以此为基础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为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说。 由教育部和中国文联共同实施,委托中国教育学会、中国书法家协会和教育书画协会联合承 办的“翰墨薪传·全国中小学书法教师培训项目”自2015年启动至今,目标是用5年左右时间,培训全国中小学书法种子教师和省地县三级书法教研员约7000名,并以此推动中小学书法教育的普及和质量提升。 (摘编自张西流《化解“汉字书写危机”应从孩子抓起》) 材料二 事实上,从技术层面而言,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手写汉字的功能逐渐被键盘取代是一种难 以逆转的趋势,就像当年毛笔和纸张取代了刻刀和木简一样。 但是,从文化角度来说,汉字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断演化,形成了’独特的象形方块字。在手写汉字被逐渐淡忘的过程中,由汉字衍生出来的相关文史哲知识和信息,也在人们的记忆中慢慢模糊。学习手写汉字,不仅是在学习一种语言, 了解其背后蕴含的丰富知识,更是在领悟一种独特的东方美学和由此衍生出的人生哲学。 不能简单把书写退化现象完全归因于电脑的使用,汉字书写问题与计算机没有直接因果关 系,写字问题实质上反映的是国人对文化的淡漠、精神的缺失,近年来人们对物质诉求过高,而忽略了精神上的追求。读书的人越来越少,阅读量的减少带来了识字量的下降及提笔忘字 几率的增加。 “中华文明有着良好的健康的基因。无论键盘也好,其他也好,无论汉字书写方式怎么变, 也不能改变汉字作为中华文化传承的一个载体”。在瞬息万变的信息化时代,保持我们的文

现代汉字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第二章汉字第五节现代汉字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一、现代汉字的标准化 现代化社会要求各项事物标准化,以提高使用效率,便于多方交流;信息化的发展推动图书情报、印刷排版、生产管理、办公室事务等广泛使用电子计算机,逐步实现自动化和现代化。为此,人们要求现代汉字有一个数量限制,要求汉字字形稳定而明确,要求字音按照规范的普通话确定标准读音,要求汉字字序规范化,统一字典的查字法。就是说,要求在对现代汉字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整理的基础上做到四定—定量、定形、定音、定序,以提高用字的规范。 (一)定量 “定量”主要是规定现代汉语用字的总量,包括常用汉字、通用汉字及各类专业用字的数量。确定了标准用字量,有利于人们的学习和运用。在教学方面,可以根据学习的不同阶段,规定识字教学的要求;在出版印刷方面,可以准备固定数量的字模,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在新闻通讯方面,能加快传送消息的速度;在汉字信息处理方面,能减少工序。总之,确定了汉字用字的标准量,就可以极大地提高效率,大大地减少人力、物力和时间的浪费。 1981年,国家标准局公布了《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供电脑中文信息作为交换码使用,《辅助集》也已于1990年公布。1988年国家有关部门制定并公布了《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和《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从而确定了常用字量和通用字量。这一系列规范化基础工程的完成,是定量工作所取得的具体成果。 汉字定量研究中还有一些未完全解决的问题,这主要是指姓名用字、地名用字、方言字、科技专用字、翻译用字中的生僻字和新造字。按照汉字定量的要求,姓名用字、地名用字、方言字、科技专用字、译音用字都有必要制订字表,加以适当的限制。 (二)定形 定形是为所有现行汉字确定标准字形。无论印刷体、手写体都要有明确的字形标准。 我国在汉字定形方面,先后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1955年1月,文化部和文字改革委员会公布了《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废除了1055个异体字;1956年,国务院又公布了《汉字简化方案》,1964年文字改革委员会编辑出版了《简化字总表》,收入2236个简体字(1986年重新发表时又略有调整)。这样,消除了汉字长期以来繁简并存,多体并存的混乱情况,统一了汉字的形体,初步建立起汉字字形的规范。 1965年1月文化部和文字改革委员会公布了《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作为一般书刊等出版物汉字印刷体字形的标准。《字形表》规定了6196个汉字的标准印刷字体,对汉字的笔画数目、笔画形状、笔画顺序、结构方式都作了说明,建立了印刷用汉字字形的规范,使印刷体与手写体基本达到一致。现在一般书、刊、报中所使用的字体,依据的就是这个字形表。 1988年3月,国家语委和新闻出版署联合公布了《现在汉语通用字表》,字表收字7000个,不但规定了现代通用字数量,而且规定了每个汉字的规范字形,包括笔画数和笔形,所以是一个规范字形的字表。 目前,汉字定形需进一步整理异体字。异体词的整理也亟待进行。如“笔画—笔划”、“繁琐—烦琐”之类同音、同义而异形的词语。另外,汉字笔画的种类、名称和具体写法,汉字部件的数量、名称和具体写法,也需要进行研究,定出具体的规范。 (三)定音

浅论汉语言文字的规范化

浅论汉语言文字的规范化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语言文字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思维工具和信息载体。标准规范的语言文字是人们准确的传递和理解信息的重要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的交际范围和交际方式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同时对语言文字的规范化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我国汉语言文字使用的现状出发,分析研究了我国目前汉语言文字存在不规范的原因及我国需要亟待规范汉语言文字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笔者的一些建设性建议。 关键词规范化汉语言文字必要性可能性 人类进入文明的标志是以文字的发明和使用为起点的,中国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在科技、军事、文化、卫生等各个方面都创造了很多震惊世界的“神话”,这些文明之所以能流传至今,流传到世界各地靠的就是语言文字。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中国正在向着世界性的强国而迈进,中国要把更多的中国文明传播到世界去,要打出中国的形象靠的也是汉语言文字。汉语是中华民族的母语,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语言之一,更是联合国规定

使用的国际语言。因此,学好用好汉语就显得尤为重要。 1 我国汉语言文字规范性的现状研究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就提出要普及教育,提高全民族素质;20世纪80年代,又决定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从80%以上的人口是文盲,到现在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接近100%,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在普及文化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为汉语言文化的规范使用奠定了必要的基础,但是,据笔者观察目前对于汉语言文字的使用,却存在着大量不规范的现象。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读音不规范。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编辑部公布了2008年中国出现频率最高、覆盖面最广的十大语文差错。这十大差错分别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用《论语》中的这句话欢迎全球来宾。然而,电视节目主持人却将l?栉蠖脸闪耍鮻琛?008年,这是国人在引用名言时经常读错的字。社会热词中容易出错的是“三聚氰胺”。今年发生的三鹿奶粉事件,让生僻词汇“三聚氰胺”迅速家喻户晓。“氰胺”应读q?恚睿纭瘈啵睿 似毡榻湮蠖廖瘛。睿纭。睢? (2)用词不当。由于人们对词语的含义了解的不太确切,经常把一些经常使用的“同音异形字”或者是近义词误用,而造成了语言文字使用的不规范,比如以“品味”和“品位”两个“同音异形字”为例,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品味”指的是品尝滋味,“品位”指品格地位,即质量、规格或水平,比如说夸奖某个女孩对某件事情的看法时就应该说“这个女孩很有品位”而不能说成了“这个女孩很有品味”。

不规范标准使用汉字的标准示范

不规范使用汉字的示例: (1)示例:①望文生义,不能准确地辨音析义。②粗心大意,书写潦草。 ③喜欢标新立异,尚未养成使用规范汉字的习惯。④受社会中不规范汉字及网络语言的影响。 (2)示例:不仅不利于语言表达与交流,而且严重地损害了汉字使用的严肃性。 (3)示例:④让错别字无处藏身!②使用规范汉字,人人有责。③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我们的汉字。④规范汉字书写,彰显汉字魅力。 一是别字将字“甲”写成字“乙”,这是最大量的错别字。因为读音相同相近,如“账本”误为“帐本”,“粗犷”误为“粗旷”;又因为字形相似,如“气概”误为“气慨”,“装潢”误为“装璜”;还因为意义混淆,如“凑合”误为“凑和”,“针砭”误为“针贬”。再就是不明典故,如“墨守成规”误为“默守成规”,不知道“墨”指战国时的“墨翟”;“黄粱美梦”误为“黄梁美梦”,不知道“黄粱”指的是做饭的小米。还有,忽视语文法规,如“重叠”误为“重迭”,“天翻地覆”误为“天翻地复”。其实,早在1986年重新公布《简化字总表》时,“叠”、“覆”二字已经恢复使用。 二是错字书写中笔画多或少,如“污染”的“染”经常有人在“九”中加上一点,“茂盛”的“茂”下面多加一点。 三是不规范的简化字如写二简字(第二次简化字简称“二简字”,1986年国务院批准废止第二次简化字方案),将“玻璃”的“璃”字右边写成“力”,将“酒

水”中的“酒”右边写成“九”,将“算术”的“算”写成“”,将“太原”的“原”写成“元”。 四是滥用繁体字已经简化了的字仍然写成繁体字,这是用字不规范的表现,应该属于错别字的范畴。如常用的繁体字“观点”、“表现”、“论坛”。 五是滥用谐音如今许多广告词中的滥用谐音最多。如卖沙发的写成“坐想(享)其成”,卖饮料的写成“饮(引)以为荣”,卖蚊香的写成“默默无蚊(闻)”,卖衣服的写成“换(焕)然一新”等,这种谐音的滥用误导了学生对正确汉字的认识和使用。《山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能用语言文字法〉办法》第十五条规定:“使用成语、词语不得滥用谐音字。”虽然《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中对此条没有特别的规定,但建议学生在作文中尽量不要使用成语谐音。 六是书写不规范汉字书写笔画要规范,不规范的书写会造成对字的理解有偏差。如“本”指草木的根或茎干,泛指事物的根本或者根源,与“末”相反,有的人写成“大十”上下结构,就失去了字本来的意义。 规范使用汉字的意义: 我国现代汉字规范工作酝酿于20世纪上半叶。新中国成立后,在国务院直接领导下,这一工作开创了全新的局面。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务院语言文字工作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陆续发布了多项汉字规范,初步实现了社会用字标准化,推动了我国教育、文化和科技事业的发展。近20年来,随着国家现代化、信息化事业的快速推进,我国语言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语言文字规范同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联系的广度和深度是前所未有的。在新时代、

“规范汉字书写提高写字技能”课题实验方案

疃里镇中心小学“规范汉字书写提高写字技能”课题实验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在传统意识中,写字曾被认为是文化人自身修养的象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电脑的普及,人们的交流方式以及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写字的“必要性”大大降低,不仅学生,就连一些家长和个别老师,也都认为字写得好不好无所谓了。在一些急功近利的思想观念支配下,人们对于写字的概念越来越模糊, 反映在现代教学中,写字教学往往被忽视,进而削弱了小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 事实上,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汉字书写之所以成为中华民族的国粹,被世界人民引为艺术珍宝,根本原因是它在“育人”性质上的“多功能性”。教育部早在2002年5月出台《关于在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文件就指出在语文教学中贯彻写字教学的意义所在:“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是有效进行书面交流的基本保证,是学生学习语文和其他课程,形成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热爱祖国文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具备熟练的写字技能,井有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是现代中国公民应有的基本素养,也是基础教育课程的目标之一。”更于《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教基二[2011]4号)文件明确要求:“为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提高国民素质,有必要在中小学加强书法教育。” 因此,我校语文课题组从树立新课程理念入手,明确写字教学的意义,探究写字教学实践与研究相结合的策略,提高写字教学有效性,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课题理论依据

1.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2002年5月)从充分认识写字教学的目的和意义,明确写字教学的要求,各门课程都应重视写字教学,为学生写好汉字创造环境提供必要条件,改进写字教学评价等五方面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性意见;《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教基二[2011]4号)则对在中小学开设书法课,为书法教学,为落实书法教育提供条件保障提出更为具体要求。 2.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从其认知论出发,对学习作出了全新的解释。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建构内心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不是从外界把知识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作用来获取,建构新知识,学生要主动建构客观事物及其关系的表征,但这种建构不是外界刺激的直接反应,而是通过已有的认知结构(包括原有的知识经验和认识策略)对新信息进行生动加工而建构起来的。建构主义提倡一种更加开放的学习。对于每一个个体来说,这种开放的学习在学习方法和学习结果上都可能是不同的。建构主义学习观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目的性、情境性、协作性。 3.人本主义理论。人本主义学者认为,首先我们需要接纳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以及每个个体都有不同的情感和看法的观点;其次我们需要帮助他们观察到自己与他人都是有价值、有能力的个体。有这种观点和倾向的教师相信“每个学生都是有价值的”,并且“每个儿童都能以自己的方式行事”。其核心观点有:拥有对自己和他人的良好感觉对于个人的积极发展来说是非常关键和重要的;学校与教室的环境必须帮助儿童对一些基本的个体需要感到满意;要以学生的视觉观察和理解某种情况;要使用一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理解自己情感和价值的技巧。 4.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派建立在认知科学的理论基础之上,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研究的主要是人们如何思维。认知科学家试图

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题 姓名: ________成绩:__________ 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对应的答题卡里。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所称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 B 。 A.汉语和汉字 B.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C.国语和简化汉字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国家机关以 B 为公务用语用字。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A.汉语和汉字 B.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C.普通话和汉字 3.公民有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 B 。 A.义务 B.权利 C.责任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广播电台、电视台以A 为基本的播音用语。 A.普通话 B.普通话、方言 C.具有一定方言特点的普通话 5.经国务院广播电视部门或省级广播电视部门批准,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通过 A 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A.汉语文课程 B.语文课程 C.各种课程 6.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指的是 C 。 A.北京市周围的语音 B.北京市城区的语音 C.北京话的语音系统 7.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于1988年1月26日发布的《现代汉语常

用字表》包括常用字和次常用字共 A 个。 A.3500 B.4500 C.5500 8.在我国境内销售的商品的包装、说明,应以 A 为基本的用语用字。 A.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B.简化字和繁体字 C.中文和英文 9.因公共服务的需要,招牌、广告、标志牌等使用外国文字并同时使用中文的,应当使用C 。 A.简化汉字 B.印刷体汉字 C.规范汉字 10.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异体字在以下所列的 C 中可以保留使用。 A.地名 B.人名 C.姓氏 11.数目字“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的 C 。 A.繁体字 B.异体字 C.大写形式 12.经国务院批准,从1998年起,每年9月份的第 C 周是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A.1 B.2 C.3 13.在普通话中,“赵钱孙李”这四个字的声调排列顺序是 A 。 A.去声、阳平、阴平、上声 B.去声、阴平、阳平、上声 C.上声、阴平、阳平、去声 14.下列3个词,轻声和不轻声的意义不同的是 C 。 A.学生 B.西瓜 C.运气 15.在普通话中,下列三组词语中每个字的声母都是翘舌声母的一组是 B 。 A.成长、手术、暂时、展示 B.师生、战术、顺畅、生产 C.神舟、注释、珠算、申诉 16.在普通话中,下列三组词中所有字韵母都相同的一组是 B 。 A.进行、亲近、清新、信心 B.风筝、奉承、升腾、逞能 C.轰动、冷冻、生动、工农 17.在普通话中,“发”字在下列三组词语中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 。 A.发生、发现、开发 B.发生、发扬、理发 C.发型、发育、奋发 18.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错误的是 A 。 A.前仆(fù)后继 B.砖坯(pī) C.恐吓(hè) 19.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错误的是 B 。 A.阿(ā)罗汉 B.挨(ái)近 C.十里堡(pù) 20.在下列词语中, A 中的“恶”读作“ě”。 A.恶心 B.好恶 C.邪恶 21.汉语人名的结构是姓在前,名在后。在外事公务中用汉语拼音拼写运动员“王励勤”的姓名时, B 。 A.按西方“名在前,姓在后”的习惯,拼作Liqin Wang B.按《汉语拼音正词法基

汉字各项规范标准

小学汉字各项规范标准 工作教育培训制度 为做好师生规范汉字教育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师生规范汉字素养,特制定本制度。 1.教师要积极参与规范汉字培训和测试,不断提高自身规范用字水平,把规范汉字的要求纳入到教师业务考核和教学基本功能力考核中,考核结果作为聘用、晋级和评优的条件之一。 2.学校每学年开展推普周活动,对师生进行语言文字法规及常识的宣传、培训,活动要求全员参与,积极投入,出勤率和表现与评选语言文字先进个人挂钩。 3.学校领导干部要高度重视规范汉字教育培训工作,在各项工作和活动中以身作则,严格管理。 4.语文教师要立足课堂教学和班级活动,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知识的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全体学生接受规范汉字的听说读写能力教育培训,90%以上的学生掌握应知应会的汉语拼音和规范汉字。学校将写字作为评价教学业绩的重要依据。 5.其他学科教师也要立足课堂教学和学科活动,对学生进行用语用字规范化的指导和管理。 开封市联合小学 2016年 规范汉字书写评价标准 优秀——写规范字,书写笔顺正确,笔画正确且到位,字体正确;字迹工整、端正;行款整齐,布局合理、匀称,整体效果好;用笔有提、按、顿、挫的变化,字迹明显入端正、规范楷体有书法美感;纸面整洁;书写速度较快;写字姿势正确。 良好——写规范汉字,笔顺正确,笔画正确,字迹工整、端正;行款较为整齐,布局匀称;用笔有提、按、顿、挫的变化;纸面整洁;书写有一定的速度;写字姿势正确。

合格——写规范汉字,笔顺正确,笔画正确,字体正确;字体端正,大小匀称;不写怪体字;纸面比较整洁;书写有一定的速度;写字姿势正确。 不合格——写字不规范,有多个错字;字体不端正,结构比例失调,歪斜不稳;纸面不整洁;书写速度慢;写字姿势欠正确。 权重——规范、正确:20%;工整、端正:20%;匀称、美观:20%;整洁、无污:20%;写字姿势:10%;书写速度:10%。 开封市联合小学 2016年 规范汉字书写工作奖惩制度 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语言文字法》,进一步提高全校师生的汉字书写规范化水平,在学校营造人人都是语言文字工作者的良好氛围,特制定本制度。 一、教师 l.在教学、行政管理工作中正确使用国家通用的规范汉字,较好达到要求的学校各项评先创优活动优先考虑,严重违反规定的不得晋升专业技术职务,不得评为先进个人。 2.每年度评选规范汉字书写工作先进个人,在教职工大会上予以表彰和宣传,并在年度考核、评选学科带头人、优秀青年教师时予以优先考虑。 3.对于在语言类、文字类竞赛中获奖的教师,其奖按学校奖励制度。 二、学生 l.对无违规用语用字的学生,当年度综合素质测评加奖励分1分; 2.对因违规用语用字而被学校通报批评的学生,取消其当年度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少先队员”资格;

语言文字规范化最新行文格式要求

语言文字规范化行文格式要求 一、公文文号的正确使用 印发公文时,年份外的符号应该用六角形符号“〔〕”(一般在电脑“插入”栏里“特殊符号”中选择),而不应该用小括号“()”或中括号“[ ] ”。副科级以上单位有资格发公文。 如:区汉语委发(2009)5号(不规范) 区汉语委发[2009]5号(不规范) 区汉语委发〔2009〕5号(规范) 二、标题的要求 (一)正文必须要有标题(封面除外)。标题使用二号小标宋体字。不得将标题字打印大小不一或中间加入其他艺术体。 (二)标题字数较多时,可分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布;回行时,要做到词意完整,排列对称,间距恰当,不能把词、词组和专用术语分开。多行标题的排列方式一般是正宝塔、倒宝塔或棱形,避免出现上下长度一样的方形或上下长、中间短的沙漏形。 (三)标题应当准确简要地概括正文的主要内容并标明正文种类。标题中除规范性文件名称加书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如有副标题则回行居中,字体使用四号楷体。如标题下附属单位名称和时间则用()括住,字体使用四号楷体,单位名称与时间间隔两个空格,时间使用数字形式,如:(东胜区教育局2009年11月11日) 三、正文的要求 (一)正文要与标题隔一行。

(二)正文使用三号仿宋体字。每自然段左空2字,回行顶格。数字、年份不能回行。文中一级标题使用三号黑体,二级标题使用三号楷体,三级标题使用三号仿宋体加粗,四级以下级标题与正文字体相同。一级标题后若回行不使用标点。 (三)全文层次序号的使用 1.第一层为“一、”,以下可排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等。 2.第二层为“(一)”,以下可排(二)(三)(四)……,此序号采用输入法输入,括号后面不得添加任何标点。 3.第三层为“1.”1后面添加的是圆点,而不是顿号或句号。以下可排2. 3. 4. 5. 6. 7.……。 4.第四层为“(1)”,此序号是采用输入法输入,括号后面不得添加任何标点。(1)以后可排(2)(3)(4)(5)……。 5.第五层为“①”,此序号是从插入中的特殊符号里选择,圆圈后面不得添加任何标点,①以后可排②③④⑤⑥……。此序号还可以不单独作为标题序号在句子里使用。 (四)行文格式的要求 1.每个自然段的首行必须左空两格(包括序号)。一级标题前面左空两格。 2.请示、报告、通知等有称谓的,文章的第一行称谓须顶格。 (五)正文中如有引用的内容则必须准确无误,必要时用括号加以标注。引用公文应先引标题,后引发文字号。引用公文标题使用简

大学生汉字书写能力的现状及对策

大学生汉字书写能力的现状及对策 【内容摘要】伴随着科技的日益进步和和社会的飞速发展,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汉字书写水平在当今社会是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国家知识人才最为集中的群体,读懂汉字、写好汉字、热爱汉字,不仅是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也是新形势下国家软实力的主要体现。作者主要调研了当代大学生汉字书写能力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对策和意义。 【关键词】书写能力现状对策 汉字承载着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与气质,其是五千年中华文明最直接的传承者,是我们的先民几千年来生产劳动的智慧结晶。汉字书写的教育,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周礼?保氏》中曾提道:“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①其中的“六书”就是指汉字识读与书写技能。如果说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是教导学生如何欣赏和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那么首先必须继承的就是汉字文化和汉字书写文化。就个体而言,书写汉字体现着个人的才情性格、传递着个人的思想情感,使他人读后如见其人,心生温暖。曾几何时,写一手漂亮汉字是令人无比钦羡的技

能。但伴随着互联网和手机业务的飞速发展,国人手写汉字的机会越来越少了,“提笔忘字”的情况屡屡发生,中国人的汉字书写能力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尴尬。 一、大学生汉字书写能力的现状 汉字的书写能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能写和会写,不写错字和别字;二是要写得规范美观,易于识别。简单地说,汉字的书写能力包括实用性和审美性,就是不仅要把汉字写对,也要把汉字写得好看。 在此次调查中,笔者一共发放了256张调差问卷,其中253张调查问卷真实有效。在对“喷嚏、饕餮、鳏寡、颠簸、荼毒、沆瀣一气”这些常用词进行的书写调查中发现,大学生正确书写的综合率仅为35%。需要注意的是,在书写正确的学生里,能够把汉字书写得规范并且美观的比例更低,大多数学生书写的汉字大小不一,字体东倒西歪毫无章法,有的则把笔画写成一团,无法识别。凡此种种,说明了大多数学生在汉字书写的规范性和美观性上还存在较大差距。清代刘熙载说过:“书者,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矣。”我们常说“字如其人”。②清初的冯班明确指出:“书是君子之意,鲁公书如正人君子,冠佩而立,望之俨然。”③从古至今,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字写得好坏与人品和才学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从写字上能够看出一

语言文字规范化培养目标及教学要求

语言文字规范化学生培养目标及教学要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新时代对语言文字规范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是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重要阵地,把握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在新世纪的位置,结合学校素质教育实际,以拓展和深化语言文字工作,需要我们深思慎行。为此,特制定我校《语言文字规范化学生培养目标及教学要求》。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以及教育部、国家语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普及普通话和用字规范化的通知》、《关于全国教育系统进一步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通知》,积极推进我校语言文字工作的蓬勃发展,全面提高我校师生员工语言文字规范化程度。 二、培养目标及教学要求: (一)普及普通话。 推广普通话是现代汉语规范的重要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1986年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上提出,在20世纪内,实现普通话作为“教学用语、工作用语、宣传用语、交际用语”的目标。据此,我校师生的培养目标如下: 1、把推行普通话作为打造学校品牌的条件之一;作为对社会、

对家长承诺之一;作为培养学生的目标之一。 2、把“普及普通话”纳入学科教学规范之中。学校规定: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必须使用普通话,具体包括课堂教学的讲课与提问、实验指导、辅导答疑、考试、考查、监考等场合。特别是语文教师必须带头讲好普通话。学生个个都能用流利的普通话、条理清晰、语言流畅地进行发言、讨论、辩论和演讲。 3、让普通话成为教学语言。通过宣传、培训、教育等措施的实施,学校领导要带头说普通话,让普通话成为全校教职工的常用语言,教职工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使用普通话;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使用普通话;教职工与家长沟通时也必须使用普通话,让家长也习惯用普通话与学校沟通。 4、让普通话成为校园语言。教职工在教育教学、宣传、会议和其它集体活动中,必须使用普通话;学生在教育教学、宣传、会议及其它集体活动中,必须使用普通话。中学阶段是学生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使普通话成为校园语言,将对学生今后工作生活中的良好语言文字面貌奠定坚实基础。 5、学生在各学科各课程教学活动中都必须使用普通话,如课堂提问、答问问题、课堂讨论以及校园内师生之间或学生之间的交流等。 (二)使用规范汉字。 汉字规范化是语言文字规范化的组成部分,学校是推广和普及规范汉字的主要阵地,教师在教学中认真落实语言文字规范,

汉字的整理和标准化

第四节汉字的整理和标准化 一、填空题 1、五十年代中期,国家制订了积极而稳步地进行文字改革的方针,确定了、、为文字改革的三项任务。 2、汉字整理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二是。 3、汉字标准化,要求对汉字进行“四定”:即、、、。 4、一般说来,一个汉字都有它的、、三个要素。 5、在现代汉语用字数量统计方面近来做了许多研究工作,1988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公布了《()》和《现代汉语通用字表》。前者收字3500个,后者收字7000个。 6、在现代汉字定形方面,有关部门做了许多工作,公布了《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 《()》、《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等文件,从异体字整理、汉字简化、印刷体字形规范等方面做好定形工作。 二、判断题 ()1、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把汉字规范化和标准化作为当前汉字工作的主要任务。 ()2、汉字简化遵循从俗从简的原则。 ()3、汉字定形有两大任务。一是整理异体字,二是整理异形词。 ()4、汉字排列方法有义序法、音序法、形序法和号码法。 ()5、汉字编码是指把汉字变换成代码,主要指汉字输入码的编制。 三、问答题 1、《简化汉字总表》采用了哪些简化方法?举例说明。 2、什么是异体字?为什么要整理异体字? 3、汉字标准化包括哪些内容? 4、笔画法、部首法,在汉字的排列方面还有什么问题?应该怎样解决? 5、汉字编码的方法概括起来主要有哪些?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制订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 2、简化笔画、精减字数; 3、定量、定形、定音、定序; 4、形、音、义; 5、现代汉语常用字表; 6、简化字总表 二、判断题 1、√ 2、√ 3、 4、×√ 5、√ 三、问答题 1、(1)简化部件(2)同音和异音代替(3)草书揩化(4)换用简单符号(5)保留特征和 轮廓(6)构成新的形声字和会意字 2、异体字是音同、义同而形体不同的字。异体字是不折不扣的累赘,没有任何积极的作用,只会增加人们的负担,在学习和应用中浪费时间和精力,在印刷、打字等工作中浪费物质财富。因而必须要进行异体字的整理。 3、汉字标准化包括:定量、定形、定音、定序。(1)定量是规定汉字使用的数量。以〈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和〈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为依据。(2)定形是规定现代汉语用字的标准字形。以〈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简化字总表〉、〈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为基础。(3)定音是指现代汉语用字的标准读音。以〈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为依据。(4)定序是规定现代汉语用字的排列顺序。一般有音序、义序、形序为排列方法。 4、汉字编码概括起来主要有字形编码法、字音编码法和形音编码法。形码是根据汉字的笔 画、部件、部首等进行分解编码。音码是用〈汉语拼音方案〉作为编码的基础。形音结合是兼取字形和字音的特点进行编码。

汉字拼音-汉字对照表

汉字拼音对照表 a=啊阿吖嗄腌锕 ai=圈挬哎唉哀皑癌蔻矮肖碍爱隘捱嗳嗌嫒瑷暧砇锿霭 an=霊氨天俺按暗岸胺朙谙埯揞犴庺桉铵鹌黯 ang=肮拣盎 ao=凹敖熬翱袄傲奥懊澳坳拗嗷岙廒遨媪骜獒聱螯鏊鳌鏖 ba=芭挮帍叭吧笆八狰巴拔跋靶宅耙圾霸罢爸茇菝岜灞钯粑鲅魃 bai=甯柏百摆佰败拜稗伯捭掰 ban=敤班搬安舭颁東版宍拌伴瓣刄办绊阪坂贲钣瘢癍般 bang=邦帮梆榜膀绑棒磅蚌镑傍谤蒡浜 bao=苞胉凿褒剥薄雹保堡饱宝抱报暴豹鲍爆刨炮勹葆孢煲鸨褓趵龅 bei=杯碜悲卑刁辈胅贝钡倍犹备惫焙被臂孛陂邶埤萆蓓呖悖碚鹎褙鐾鞴 ben=奊苯本笨畚坌贲锛 beng=蚌崩绷狪泵蹦迸堋嘣甏 bi=逼鼻比鄙笔彼碧蓖蔽毕毙毖币孫痹闭敝弊帉辟壁臂避陛秘泌刃俾埤芘荜荸萆薜吡哔狴庳愎滗濞弼妣婢嬖璧贲畀铋秕裨筚箅篦舭襞跸髀 bian=鞭边编贬扁亲变卞辨辛辜遍匾帆苄忭汴缏煸盛碥窆褊蝙笾鳊 biao=标彪膘表婊骠杘飑飙飚灬镖镳瘭裱鳔髟 bie=鳖憋别瘙蹩 bin=彬斌濒滨宾摆傧豳缤玢槟殡膑镔髌鬓 bing=兵冰柄丙疤饼炳病夯屏禀冫邴摒槟 bo=柏百剥薄狤菠播拧钵波博勃搏铂箔伯帛舶脖膊渤泊驳刅孛亳蕃啵饽檗擘礴钹鹁簸趵跛踣 bu=堡捕刅哺补埠刴布步簿部怖圆卟逋瓿晡钚钸醭 ca=擦嚓礤 cai=猜裁材刱财睬踩采彩菜蔡 can=餐参蚕残惭惨灮孱骖璨粲黪 cang=苌舱仓沧藏伧 cao=操糙槽曹草艹嘈漕螬艚 ce=厕策侧册测恻 cen=参孥涔 ceng=层蹭曾噌 cha=插刘茬茶查碴搽察学差诧刹喳嚓猹馇汊姹杈楂槎檫锸镲衩 chai=差拘朥豺侪钗瘥虿龇 chan=搀掺蝉馋谗缠铲产阐颤单冁谄蒇廛忏潺澶孱羼婵觇禅镡蟾躔 chang=拡猖场尝常长偿肠厂敞畅唱倡伥鬯苋菖徜怅惝阊娼嫦昶氅鲳 chao=超孾钞朝嘲潮巢吵炒绰剿怊晁耖

中学生规范汉字书写能力调查报告(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6292-80 中学生规范汉字书写能力调查报告(完整版) 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中学生规范汉字书写能力调查报告 (完整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一、调查背景 汉字是中华文化延续进步的根本,而对于中学生来说,正确的书写尤为重要。《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求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但由于应试教育的强大势力和一些学校不重视学生书写能力的培养,写字情况及其效果不尽人意,走进教室,不难发现很多学生写字时脑袋歪着、本子写着、手捏着笔尖、眼贴着桌面,姿势及不正确;翻开作业本,有的笔走龙蛇、龙飞凤舞,似秋风咋起,吹乱一地稻草;错别字在学生的作业本中随处可见,特别是作文时更突出。作为中学生连一些基本的常用字都弄不清楚。种种原因,使中学

生在规范汉字书写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字迹潦草、不整洁、错别字太多等等。 二、调查内容 1、字迹潦草的原因。 2、如何规范写字。 3、对规范些的看法。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对200多学生进行了问卷,情况如下:在校时间经常动手写字的占59%,偶尔动手的占15%,老师布置作业了才写的占26%;坚决反对写错别字的占22%,认为情有可原,有事难免会犯点小错误的占78%;认为整体上写字字迹工整程度一般的占96%;很工整的占4%;认为写字时出现错别字的占70%,很少出现错别字的占30%;学生认为导致写汉字字迹潦草的原因是写字态度马虎的占85%,汉字难写,书写效率低的占11%,习惯用电脑打字的占26%,汉字书写能力规范化不受重视的占67%;学生认为写字字迹潦草对日常工作、学习、生活的负面影响很大的占30%,较大的占56%,一

现代汉字标准化和规范化--新

现代汉字标准化和规范化 现代汉字标准化和规范化是性质相近、作用相关的两个问题。 标准化 主要解决现代汉字在定量、定型、定音以及定序这几个方面所涉及的各项国家标准。 规范化 主要解决如何使汉字应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问题,包括解决笔画简化、字型整理和字数精简这三个问题。 一、汉字的标准化 文字作为辅助语言的交际工具必须实现标准化。汉字标准化的主要内容是“四定”,就是定量、定形、定音、定序。 (一)定量 定量就是确定现代汉字的字量,包括各种专门用字的字量,实现汉字字数有定量。 汉字自古至今的总字数多达数万。 《康熙字典》收字47000多字, 《汉语大字典》收字54000多字, 1994年出版的《中华字海》收字86000多字。 在这86000多字中,大部分是文言古语用字,只有一万多个是现代汉字。在这一万多个现代汉字中,使用的频率并不相等,有的高有的低。 1. 1988年1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公布了收有3500个字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内还区分为常用字2500字和次常用字1000字。 1988年3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新闻出版社公布了收有7000个字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

这两份表分别规定了常用字和通用字的数量。 常用字: ?是教学用字,包括小学、初中等几个级别的教学用字。(根据汉字字频和覆盖率的关系,我们知道:2400个常用字覆盖率99%,可以作为小学的识字量;3800 个常用字覆盖率是99.9%,可以作为初中的识字量。) ?选定常用字要综合考虑以下四个方面因素: 第一,频率高的 第二,学科分布广的 第三,构词能力和构字能力强的 第四,日常生活中常用的 通用字: ?是印刷出版用字, ?是记录现代汉语一般要用到的字。从全部现代汉字中除去罕用字,得到的就是通用字。 ?选定通用字对于印刷出版、辞书编纂、汉字的机械处理和信息处理都有重要的作用。 2.《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收字6763个,这个字量是计算机内汉字字库收字量的国家标准。 3. 目前还要制订人名各种专用字表,如人名用字表、地名用字表、译音用字表以及其他各类专用字表。 (二)定型 定型就是确定现代汉语用字的标准形体。过去的简化汉字、整理异体、统一字形等工作,为汉字的定形打下了基础。 《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为现代印刷通用汉字提供了字形标准。 《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依据《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确定的字形结

汉语拼音和国际音标对照表

复韵母表

注意事项: ①汉语拼音有一些缩写形式,在转换时应特别引起注意,应恢复成完整形式。如:ui是uei的缩写,un是uen的缩写,ü在j、q、x和y后写作u。 ②儿化标记:?写在音节末尾,调值之前。 ③元音严式音标记忆方法(只换其中对应的拼音字母)。 a 的同一音位有5种:用[a]:ai、an、ia;用[?]:跟在辅音后或者单独使用;用[ɑ]:ang、iang、uang、ao、iao、ua;用[?]:ian及及yan;用[?]:儿化; o 的特殊标法:[u?]:ong;[y?]:iong; e 的同一音位有4种:用[?]:跟在辅音后或者单独使用;用[e]:ei、ui;用[?]:ie、üe; 用[?]:en、eng、un、ueng、er; 国际音标与汉语拼音对照表 拼音音标描述音节 卷舌er 卷舌元音er儿[]

舌尖i 舌尖前元音zi[ts]、ci[ts']、si[s] 舌尖后元音zhi[t]、chi[t’]、shi[]、ri[] 舌面元音i i 舌面前高不圆唇元音 ü y 舌面前高圆唇元音yu[y]、lü[ly]、üe[yε]、quan[t'yn] u u 舌面后高圆唇元音 е е 舌面前半高不圆唇元音ei[ei]、uei[uei] γ 舌面后半高不圆唇元音de[tγ]、te[t'γ]、ge[kγ]、ke[k'γ]、he[xγ] 舌面央中不圆唇元音en[n]、eng[η]、uen[un]、ueng[uη] ε 舌面前半低不圆唇元音ie[iε]、üe[yε] ο ο 舌面后半高圆唇元音 a /ε 舌面前次低/半低不圆唇元音quan[t'yn]、tuan[t'un]、ian[in] a 舌面前低不圆唇元音an[an]、iao[iau]、ai[ai]、ia[ia] A 舌面央低不圆唇元音a[A]、fa[fA]、ha[xA]、ga[kA]、da[tA]、ta[t'A] α 舌面后低不圆唇元音ang[αη ]、iang[iαη]、ao[αu] 汉语拼音中的"pa、zhang、ai、ian",其中的四 辅音表 拼音音标描述拼音音标描述 1 b p 双唇不送气清塞音13 j t 舌面前不送气清塞擦音 2 p p’ 双唇送气清塞音14 q t’ 舌面前送气清塞擦音 3 m 双唇浊鼻音15 x 舌面前清擦音 4 f 唇齿清擦音16 z ts 舌尖前不送气清塞擦音 5 d t 舌尖前不送气清塞音17 c ts’ 舌尖前送气清塞擦音 6 t t' 舌尖前送气清塞音18 s 舌尖前清擦音 7 n 舌尖前浊鼻音19 r 舌尖后浊鼻音 8 l 舌尖前浊边音20 zh t 舌尖后不送气清塞擦音 9 g k 舌面后不送气清塞音21 ch t’ 舌尖后送气清塞擦音 10 k k' 舌面后送气清塞音22 sh 舌尖后清擦音 11 ng η 舌面后浊鼻音23 y j 舌面中浊半元音

推广普通话和用字规范化的要求和规章制度

丰小推广普通话和用字规范化的要求和制度 学校是推广普通话和教学规范化文字的重要基地。为了推动我校语言文字工作的开展,使之更好地为提高教育质量服务,根据《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推广普通话和用字规范化的基本要求。 一、学校成立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委员会,由学校领导分管,有专、兼职人员负责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加强语言文字工作的制度建设,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建立完善的工作机制。 二、领导率先垂范,带头使用规范字和讲普通话,并学习、掌握国家有关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政策。把推广普通话和用字规范化工作列入学校工作议事日程,每学期做到有计划、有布置、有检查、有总结。 三、师生了解国家语言文字法律法规、方针政策、规范标准,有较高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学校和班级设立推普活动小组,做到定人、定时、定点、定主题地开展活动。 四、各科教学均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应用能力,把学生说好普通话,用好规范字,提高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应用能力的要求纳入培养目标。各科教师在教学中都要正确使用规范字,切实掌握《简化字总表》,严格按照国家公布的汉字规范化的有关规定进行教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应该讲普通话,书面作业和试卷书写用字应该规范。 五、加强对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领导,严格执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教师资格条例》有关规定,把普通话合格纳入教师业务考核、资格认定的内容,并作为聘用、晋升和评优的条件,记入业务档案。各科教师普通话水平必须达到二级标准,语文学科教师达到二级甲等。 六、在各科教学和学校一切集体活动中,教师、学生都必须使用普通话。全校师生要逐步做到在校内外一切场合都说普通话。

为什么要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

为什么要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工作? 语言文字工作的核心内容是促进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其中标准化是指研究、制定并颁布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诸要素的,要求全体使用者共同遵循的语言文字使用规则和标准;规范化指的是促使全社会遵照国家颁布的 各项语言文字使用标准,规范使用语言文字。 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工作的必要性,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去认识。 1.从语言文字同社会的关系上看: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是基本的社会形态,而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信息载体,它无处不在,随时随地为社会服务。因此,一方面,社会上语言文字的应用水平受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的制约,另一方面,语言文字的应用水平又对社会发展起着促进作用或牵扯、促退作用。拿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工作来说,它是社会变革的反映,又是社会前进和发展的基础工程和先导工程,对各社会形态都能起到促进发展的作用。在政治上,它有利于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有利于民族团结,有利于政令畅通;在经济上,有利于形成全国流通的大市场,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和不断完善、繁荣;在文化上,有利于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在科技上,它直接促进了计算机、通讯等信息产业的发展,并影响到其他一切高新技术的应用推广;在教育上,有利于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社会发展和进步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所以,语言文字工作不仅应该跟社会发展同步,而且更应先行。 2.从我国解放以来的实践及当今的建设任务和宏伟目标来看:解放以来,我国的推广普通话、推行《汉语拼音方案》和简化汉字的工作大大促进了全国经济发展、民族团结、文化教育提高,也为中文信息处理以及其他高新科学技术的应用推广作了前瞻性准备。如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商品交换需要人员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