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域生态学考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

1、生物监测:系统地利用生物反应以评价环境的变化,并把它的信息应用于环境质量控制的程序中去。

2、新生产力:由真光层之外提供的N源支持的那部分初级生产力为新生产力。

3、生态因子:环境因子中一切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者间接影响的因子。

4、生存因子:生态因子中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因子。

5、生态入侵:由于人类有意或无意地引进历史上该区域尚未出现的物种,从而可能引起造成入侵地生物群落结构与生态功能的巨大变化,这种过程称为生态入侵。

6、生态对策:从进化论观点来看,生物适应于不同栖息环境并朝着不同方向进化的”对策”称为生态对策。属于r-选择的生物称为r-对策者;属于K-选择的生物称为K-对策者。

7、生态环境:所有的生态因子综合起来构成生物的生态环境。

8、微生物环:是指自养或异养微生物可将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释放的DOM转化成POM(细菌本身),并被微型浮游动物(特别是原生动物)所利用,最后这部分初级生产的能量得以进入后生动物,这一过程称为微生物环。微生物环是水层区食物网中物质和能量的主要流程。

9、指示生物:生物在于环境相互作用,协同进化的过程中,每个种都留下了深刻的环境烙印。对某一环境特征具有某种指示特性的生物,则叫做这一环境特征的指示生物。

10、生态模型:用物理或数学的术语对生态学问题基本成分的规范表达。

11、生物群落:是指生活在同一生境中彼此相互作用的各种生物(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种群的集合体。

12、生态系统:是指生物群落与其生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彼此间不断地进行着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联系的统一体。

13、生态演替:就是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随时间的改变。即在某一个生态系统中,一个群落被另

一个群落有规律的渐次取代直到一个相对稳定的顶级群落为止的过程。

14、原生演替:水生群落的演替如果是从新形成的水体开始,就称为原生演替,如新挖鱼池中群落的演替。

15、次生演替:水生群落是从原来干涸的水体充水后开始的就称为次生演替,绝大部分内陆水体的演替一般都属于次生演替。

16、生态平衡: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各生物成分之间,群落与环境之间以及结构与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达到相对的稳定和协调,并在一定强度的外来干扰下通过自我调节恢复稳定状态。

17、生物修复:利用特定生物(特别是为生物)对水体中污染物的吸收,转化或降解作用,达到减缓或最终消除水体污染,恢复水体生态功能的生物措施。

18、生态锥体:指在生态系统中,当依次以各个营养级上的能量、个体数量或总生物量来描述群落的营养结构时,出现从生产者到终端消费者急剧的、阶梯般的金字塔形锥体,包括能量锥体、数量锥体和生物量锥体,三者统称生态椎体。

1、营养级:就是食物链中的一个个环节,亦处于同一营养级的多个物种组合。

2、关键种:不一定是优势种,但在群落中所起的作用无可替代。

3、生活型: 不同种生物生活在相同生境中由于趋同适应并通过自然选择或人工选择而出现的生理、行为和形态上的相似性称为生活型。

4、背景值: 是指未受人为影响或者基本未受污染环境中某种物质的天然含量或浓度。

5、窒息点:动物在环境含氧量降低到较临界氧量更低的某个界限时开始死亡,这个界限为动物的窒息点。

6、生态幅:每种生物有机体能够生存的环境变化幅度,即最高和最低生态因子之间的范围。

7、水呼吸:水呼吸是水体中一个综合的耗氧过程,包括浮游细菌、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的呼吸以及细菌对溶解、悬浮有机质的分解,是主要的耗氧组分。

8、生态位:指某一种生物在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的功能或作用,包括空间生态位、营养生态位和超体积生态位。

9、补偿点:植物光合作用产氧等于群落呼吸作用耗氧即净产量为零时的光照强度,称为该种植物的光补偿点。

10、阈和率:阈是任何一种环境因子对生物产生可见作用的最低量。率是以变化量除以时间,即表示某种改变随时间的变化速度。

11、生活型:不同生物生活在相同生境中,由于趋同适应并且过自然选择或人工选择而出现的生理、行为和形态上相似性称为生活型。

12、领域制:指某种动物的个体或特定群体占据的不让其他同种成员侵入的地域。是指同种内的社会关系。

13、共位群:在生态系统中具有相同功能的物种的集合。

14、粒径普:把粒级按一定的对数级数排序,这种生物量在对数级上的分布就是粒径普,在平衡状

态下这条谱线是一条有着很低斜率的直线。

15、生产力:水体生产生物产品的一种能力,它既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着两大功能的综合表征,又是生物种群通过同化作用生产或积累有机物质的能力,不仅取决于水体特征,而且与种群的特征密切联系。

16、生物圈:是指地球表面有生命的部分,包括三个组成部分:即大气、水域和陆地。

17、适应性:生物有适应变化的能力,即当外界条件变化时生物可保持本身机构的完整性和功能的稳定性。

18、最适度:生物平均产量最高而变异系数最小时的某环境因子的量。

19、牧食链:以活的生物为食,即从绿色植物开始,经草食性动物到肉食性动物,如小球藻→轮虫→鱼苗→乌鳢。

20、腐质链:以生物分解产物为食,即从死亡有机物质到分解者,然后到碎屑食性动物和它们的捕食者。

21、食物链:生产者形成的有机质从一个营养级到另一个营养级移动的具体途径。如小球藻→褶皱臂尾轮虫→鱼苗;小环藻→鲢鱼→鱤

22、食物网:生物群落中所有食物链相互交叉所形成的食物链网络。

23、水污染:由于人为的原因使水质发生变化,导致水的任何有益的用途受到现实的或潜在的损害。即水体进入某种污染物使水的质量恶化并使水的用途受到不良影响,称为水污染。

1、简述什么是P/R系数及其生态学意义。

答:生态系统中初级产量P与群落呼吸量R之间的比率,称为P/R系数。它是反映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状况的最重要的能学特征,也是反映生态系统生物生产力特点的一个重要指标。

意义:

(1)反映种群或群落的代谢率。P/R值越大,表明种群或群落代谢水平越高,生产力越高。

(2)作为判断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依据。P/R<1,种群减少,生态系统不稳定。p/R≈1种群不增不减,生态系统稳定。P/R>1,种群增长,生态系统不稳定。

(3)作为判断水中营养物质状况的依据,指导施肥。P/R系数过高,表明初级产量的利用率低,物质循环速率不高,是肥效低的标志。反之,则表示初级产量利用率高,物质循环速率高。

2、简述P/B系数及其生态学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