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基础课教学改革的思考
高职院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高职院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062704cf8bd63186bcebbce9.png)
新的 教学 计划 模式 ,而且 还 引导 基础 课 教 师 了解 职业 实 际 ,参与 教学基 本要 求
的制 订 ,还能 在教 法 、学 法以及 考核 方 法方 面得 到启 迪 ,对 基础课 程改 革可 以 起 到推 进 作 用 。 3.2 对基础课程教材和课程 内容进 行必要的整合 高职院校所培养的人才是 社会需要的 高 质量的 、实用 型技 术人 才。 为保证专
业 课基础课程 实验 教学 内容陈 旧, 实验手段落后 基础课 实验大都以验证性为主 ,缺少 应用性 、研究性 、综合性 ,缺乏有针 对性 的技能训练 ,实验 内容陈 旧,与高职教育
设想 ,并对 基础 课程教 材和 教学 内容 的 整合
维普资讯
l
1
对职 业资 格鉴 定标 准进 行分析 ,确定 衔
接的 工种 和级 别 。对 知识 、能 力 、素 质 结构 异 同点分 析 ,找 出知识 、能 力 、素 质 结 构 整 合 的 结 合 点 。对 课 程 作 出描 述 ,开 发 课 程 和 实 践 环 节 教 学 基 本 要 求 。同时 要避 免学 科体 系和 传统教 育观
堤 电襄体 做法 堤 缸改 车教 肆方 法 誊戗 溉教
哮 段 改 车 评 债 方 式 j 寻 基斌课 程 教津&车 I 鼍 | ?
人才培养 目标 脱节 ,无法很好地达到强化 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提高操作技能和培养
学生综合素 质的 目的。
为专 业 课 “ 让路 ” ,而 学 生 学 好专 业 课 又需 要 以一 定的 基础课 为依 托 ,基 础课
提 高 课 程 的 综 合 化 水 平 ,提 高 课 程 效 能 。 改变教 师 角色 ,要 求教 师 由知识 的
传 授 者 转 变 为 学 生 学 习 的 引导 者 , 由学
关于专业基础课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关于专业基础课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aa762efc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9d.png)
关于专业基础课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刑事科学技术是公安、司法机关依照事件的法律性质,发现、揭露、证实犯罪,预防犯罪的科学技术手段与方法。
该学科体系主要是由:基本理论与基本技术、痕迹检验技术、文件检验技术、刑事图像技术、理化检验技术、法医物证技术以及生物物证技术组成。
刑事科学技术专业在本科阶段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够系统掌握刑事科学技术工作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方法,并具有从事刑事科学技术实际工作需要的动手能力和初步研究能力,适应基层公安机关刑事科学技术部门需要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公安应用型人才。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刑事犯罪的手段与技术不断翻新,这对刑事科学技术专业人员提出了新的挑战与更高的要求,培养有创造性思维和具备初步科研能力的刑事科学技术人员成为当前公安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刑事科学技术专业基础课是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重要必修课,为专业课的学习提供大量的知识与技术支持,可以说它为学生的专业课学习奠定了基础,更是学生今后业务发展的知识保障。
但在实际教学中,专业基础课的教学无论是在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上都存在一些问题或不足,值得我们去改进。
1课程教学现状与问题分析刑事科学技术专业基础课主要是指《大学物理》,《普通化学》以及《分析化学》。
目前专业基础课教学现状是:教学内容难度较大,内容较多且陈旧,需要理解记忆的理论、原理及公式较多,与实际联系不够紧密,无法突出专业特色,教学方法传统单一等等。
导致理论与实践相脱离,影响了课程的教学效果。
其次,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专业基础课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主观地认为只有专业课才对将来从事的工作和进一步深造有影响,而基础课的学习与专业课的学习关系甚少,所以常常会抱有“及格就行”的心理。
此外,无论是大学物理还是化学,课程内容繁多,也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方面。
以《普通化学》为例,其涵盖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以及部分分析化学的内容,还涉及了材料化学、生物化学、环境化学等知识点,要在51学时内完整的向学生呈现这门课程所应该涵盖的内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相应的重点难点,同时又要避免“填鸭式”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兴趣与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和科学精神就显得困难重重。
试析关于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试析关于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9ae7b31e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4a.png)
试析关于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论文关键词:大学语文课程设置教学改革论文摘要:大学语文是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基础学科。
文章从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现存的不足出发,从课程设置的地位、课程的定位、教材的选用、师资队伍的建设及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更新方面对大学语文课程的改革提出了较为全面的分析。
大学语文被称为高校基础公共课,是受众最多的课程之一。
但是从现阶段的大学语文课程设置及教学效果来看并不使人乐观,处于一种尴尬的局面。
这门课程还未明定为公共必修课,多数学校仍将其列为选修课,在课时、师资、教材等方面投人明显不足,使其失去了应有的生机和活力,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大学语文已被公认为“文科生不屑学,理科生不爱学,老师难教学”的一门课。
笔者根据自己大学语文的教学实践,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建设和教学改革提出几点看法。
一、提高认识,确保其公共基础课的地位为什么要开设大学语文?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
"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家教委就将大学语文定性为素质教育课程,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倡,该课程理应受到更多重视。
但就目前状况来看,大学语文课程的地位相当不稳固,在目前高校的公共基础课程系列中,仅有“大学生道德修养”,“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邓小平理论概论”、“英语”、“计算机”、“体育”等课程,大学语文不在其列。
至今还有高校未开设这门课。
不少高校都将大学语文当作一门选修课看待。
虽然有的高校将其作为必修课在部分理工类专业开设,但并未普及到所有的理工类专业,即使在同一学校,大学语文课程开与不开,也很不稳定,教学时数的安排也很随意,多数学校都是开设一学期。
这样的状况使多数高校忽略了对大学语文课程重要性的认识。
究其原因,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在大学教育中普遍存在着一种“重科技,轻人文,重专业,轻基础”的倾向,大学语文既缺乏政治思想课的权威性和国家教委指定的必要课时作为政策保障,也没有外语四、六级考试的“尚方宝剑”,学生在毕业的时候,对他们的外语水平有一定的要求,但他们的汉语水平如何就没人管了。
关于加强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思考
![关于加强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6259a810fc4ffe473368ab44.png)
关于加强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思考摘要:当前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计算机基础教学在高等教育中地位和作用也日益凸显,本文对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几点思考。
关键词: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教学改革教学模式1 引言计算机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应用领域不断扩大。
如今,计算机技术已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已成为现代大学生知识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对于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 当前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各高校就已经意识到了计算机基础教学的重要性,纷纷开办了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
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教学体系和考核模式。
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这种教学模式越来越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
2.1 计算机基础教学跌入应试教学的泥潭部分高校把计算机等级考试和毕业学位证紧密联系在一起,教师面对学校下达的等级考试要求,一味追求考试合格率,而学生为了顺利拿到学位证,不得不把更多得精力放在做题应考中。
这样,学生毕业时虽然拿到了等级证书,却连运用计算机完成一些基本的工作都不会。
2.2 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相脱节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承,理论是基础,实践是手段,应用是目的。
很多大学生存在这样一种情况,上课听老师讲授的内容都能听懂,但是当需要自己操作时就无所适从,即课堂授课理解和自己真正动手实践不能统一,欠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3 忽略不同层次学生的分层教学由于各地区学生入学前计算机水平存在较大差异,计算机基础教学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无疑会造成两极分化的局面。
2.4 教学内容脱离实际随着计算机科学发展的突飞猛进,软硬件的更新换代速度相当快,而我们的教学内容跟不上发展的速度,一本教材用好几年,造成学生很大困惑,觉得没有学到多少有用的知识,挫伤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
关于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策略的思考
![关于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策略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b659880e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18.png)
关于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策略的思考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渠道,其公共基础课教学一直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公共基础课的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高职院校应该积极探索和实施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策略,以提高学生成长发展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高职院校要注重公共基础课教学质量,加强课程建设。
公共基础课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要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和求职需求,设计专业相适应的公共基础课课程。
课程设置要注重实用性和针对性,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要不断更新课程内容,紧跟社会发展和行业需求的变化,确保公共基础课的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具有前瞻性和实用性。
高职院校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能力。
公共基础课的教学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和教学经验,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对公共基础课教师的培训和引导,提升他们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要建立完善的教学评价机制,对公共基础课教师进行定期评估和考核,激励优秀教师,对教学效果不佳的教师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确保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
高职院校要推进教学方式和手段的改革,提高教学效果。
传统的公共基础课教学方式可能存在单一、传统、理论脱离实际等问题,高职院校应该引入现代教育技术和方法,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如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实践教学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要加强对学生的实习实训环节,将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高职院校要加强与企业、社会的合作,促进校企合作共赢。
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需要与实际产业的需求相结合,高职院校应该加强与相关企业、社会组织的沟通与合作,了解实际行业需求,与企业、社会开展对接合作,将学校的教学内容和方式与企业需求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就业保障。
通过校企合作,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实训机会,增加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关于高职院校艺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关于高职院校艺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02cf3057cf84b9d528ea7af1.png)
专 业学生应将培养学 生的手绘 能力、 线条表现 能力、 空 间结构理
解 能力 与想象能力 等 内容作 为教学重 点 ; 动漫设计专 业学生则 应注 重对 人体 结构 的把握 、 对物体动态 的表达 、 对景物空 间关 系
的教 学力度 , 同时对教学 内容 等进行适 当调整 , 使 其更加符合 艺
了光 与色彩 的关 系 、 家居色彩设 计 、 公共 空间色彩设计 等 内容 ;
设计构成课程教 学中适 当增加 了用点 、 线、 面 等因素表现 三居 室 平面 图、 书 架等 内容 。上述 内容 均与环境 艺术专 业后期 的核心 课程 息息相关 , 学生在完成基 础课程 学 习的过程 中就能提高 自 身对美 的认知 , 积累设计经验, 为后期 的学 习打下基 础。
筑临摹 、 钢 笔风景速写等 一系列内容 ; 设计色彩基础课程 中增加
是对平 面装饰和 创意 能力有要 求的平 面设 计专 业 , 均统一采 用
设计 素描这种缺 乏针对 性和指 向性的基础 课程 , 使得 学生无 法 获得 实质性的提高。 2 . 课程 安排缺 乏合理性 与普通 的本科 院校 相比, 高职 院校 通常情况 下为 三年 学制 , 而且高 职院校 一直将“ 以就 业为导 向, 以服 务为 宗 旨” 作为其最
教学 心得
A RT E D U CA T I o N R E5EARCH
关于高职院校艺术基础课程教直秉持“ 以 就 业 为导 向 , 以服 务 为 原 则 ” 的教 学 理 念 。 高职 院校 除 了要 加 强 艺术 生的 专业 核 心 能 力和 实践 技
术 生的学 习要求 , 帮助学生塑造 良好 的综合文化素质 , 促进 学生 全面 、 健康 发展 。
高职院校基础课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高职院校基础课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f9527caab0717fd5360cdcbd.png)
高职院校基础课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摘要:在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基础课要走出困境,转变思路,本着基础课为专业课教学服务的基点,改革课程体系。
关键词:高职院校基础课教学改革当今,我国各大高职院校正在大力进行“培养专门技能型人才”的课改工作。
此举措顺应时代要求和发展,但是,高职院校的基础课,在这一改革中受到极大的冲击,处于一个被忽视、无人重视的尴尬境地。
所以,在新形势下,基础课如何改革,怎样更好地为专业课服务,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促进基础课课程改革,既是高职院校教学质量提高的前提条件,又是高职院校教学体系进一步完善的必要环节。
1.高职院校基础课教学现状对于高校的基础课,无论是在校领导还是本校学生,甚至社会共识,都或多或少在认识上存在偏颇,认为基础课的实际应用价值较低,课程开设的效果较差。
特别是近几年来,众多高职院校大力进行“教学做一体化”、“工学结合”、“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教育模式的改革。
同时,也受近年来就业形势、择材标准的影响,公众普遍认为高职教育应该注重学生专业课程的教育,从而忽视基础课的学习,很多院校由于不停地加开专业课程,以致课时安排不够,而压缩基础课课时,甚至不开设。
另外,中考失败、高考失利,对学习无望的学生是高职院校的主要生源,这些学生大多是在学业上都很不自信的群体,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精神意志薄弱,自制力差。
特别是五年制学生来自于初中毕业生,尚未形成健全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学生也很容易将基础课和实用性很强的专业课进行比较,例如,医学类的专业课,实践课中教师讲解扎针,认真学习后,大胆细心上手,很可能是一针见血,漂亮完成任务,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大大提高,自信心也会大大增强。
但是,基础课的学习却不是这样的,例如在思修课堂上对于社会公德的教育学习,纯理论的知识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并且自身的素质也不会在课后立刻有所提高。
所以,教师虽然精心准备,在课堂上却无法深入传授知识,形成恶性循环,基础课程教学流于形式,形同虚设。
高校“基础”课考试方法改革的几点思考
![高校“基础”课考试方法改革的几点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d928a2e1172ded630b1cb6fc.png)
金 玉 兰
( 黑龙 江省鹤 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摘 要】 改进和 完善 “ 基础” 考试方法是“5方案” 课 0 的 新要求 ,是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 学改革的重要 内容之 一。 本 文就 当前 高校 “ 基础 ” 课考试方 法改革问题具体 阐述考试 方 法改革 的必要性、 改革中应做到的“ 四个 坚持” 及对任课教
师提 出的 新要 求 。
黑龙 江鹤 岗 140 ) 5 17
【 关键词 】 考试方 法; ; 改革 责任
高校 “ 思想道 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简称“ ( 基础 ” 课是对 ) 大学新生开 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 要增强“ 基础” 课教学的 吸 引力 、 感染力和实效 l, 生 提高教学质量 , 除了要转变教学观 念 、 教学方 法 , 改进 使用先进教学手段外 , 还必须要进行考试 方法的改革。
一
、
准确把 握评分标准 , 易存在随意性 问题 , 极 致使对学 生的学 习成绩 的评价很难作到客观 、 公平、 公正 , 更容易加剧学生对 本课程学习的厌倦感 。 可见 ,一卷定成绩”的弊端要 求必须要 建立形式 多样 、 “ 科学 有效 、 公正 、 面真实的检测 教学效果 的综合考试 客观 全 评价体系。 二、 高校“ 基础” 课考试方法改革 的“ 四个坚持” 1 、坚持考试形式多样化 ,全面综合考核学生的学习成 绩。 高校 “ 基础 ” 课考试方 法应采用多 种方 法和手段 来全 面 考查学 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理解和运用知识 的真实 情况 , 必 须要彻底改变过去单 一 、 片面的评价体系 , 不仅要 重视总 结性即结果的评价 , 而且要 重视 形成性即过程 的评价 ; 不仅 要重视核心知识的评价 , 而且 要重视伴随知识 的评价 ; 不仅 要注重考查学生的基本知识 、 基本技能即智力因素 ( 商) 智 的 评价, 而且要 注重考查对学 生的非智力因素 ( 情商 ) 的评价 ; 不仅要 注重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 习和掌握 , 而且要注重 提 高学生实践能力与水 平的锻炼与提 高, 通过全方位 、 多层 2坚持知行相统一 , 、 加强对学生的养成教育。 对 学生学习成绩的考核除 了要考查学 生对“ 基础 ” 理 课 论 知识 的学 习、 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水平的 状 况外 , 须要特别注重学 生的现实表现 , 必 使学生对 道德法 律理 论知识的认知与学 生的实际表现相结 合 , 到“ 做 学以致 用 ”促进学生增强道德法律素 养及行为修养 的自觉性 , , 促进 学 生正确解决“ 做人 ” 成才 ” 与“ 的关 系问题 , 最终达成教学 目
关于财经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关于财经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33b49e2fbcd126fff7050b4d.png)
( 五 )实践教学 内容课时不足
随 着 计 算 机 的普 及 和 广 泛 应 用 , 对 学 生 掌 握 操 作 技 能 的 要求越 来越 高,但一般 院校 的实践教学课时明显不足 。据 了 解 ,我 院计算机基础课程大部 分专 业仅仅安排4 O 个课 时,并 且 实践课 时 占总课 时的1 / 3 ,这 就显得 实践课 时明显不足 。 虽然教师都采用在课堂上边教边 练,但要学生在5 0 分钟课 堂 内消化 教师所讲授 的知识 并巩 固,还是 比较困难 的。对 于部 分基础较差 的学生而 言,就更 加无法在有 限的实验 学时 内掌 握 实验教学 内容 。
圜 图
关于财经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张璐
( 陕西财经职业 技术学 院
陕西 咸 阳 7 1 2 0 0 0 )
【 摘要】通过 分析 当前财经 院校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 学现状 、学生特点和财 经类专业情 况 ,结合 自己 的教 学实践 ,对存 在的 问题提 出 了一些改革 的思路和措施 。 [ 关键词 】财 经 院校 计 算 机 基 础 改革 措 施 [ 中图分类号 】G 7 1 2 [ 文献标 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0 0 9 —5 5 4 9( 2 0 1 5 )0 1 —0 1 9 2 一O 2
、
计算机 基础课程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一 )教材 内容陈 旧 由于信息技术 的发展速度太 快,而教学 内容和教材 的发 展均滞后 于计算机技术 的发 展,造成 了计算机基础课程 学习 的 内容 比较 陈 旧。例如 :有些 教材在讲解外部存储 设备 时对 已经 淘汰 的3 . 5 英寸 软盘和软 驱进行 了讲解 ,而现在大 多数 学生都没 有见过软驱 ,更没 有用过软盘 。此外 ,在 网络 已经 大规模普及 的今天 ,教材 中的网络 内容也显得 不够 ,尤 其面 对全球 丰富的 网上资源 ,如 何被学生使用 ,在 当今 应该成为 学 习的一个重要方面 。据 已经毕业的学生反映 ,在学校学习 的计 算机 知识到工作 中能用 到的很少 ,绝大部分 是现学现用
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bf77ec2ede80d4d8d15a4f56.png)
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内容提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是一个扬长补短、不断完善、稳步推进的过程,不是又一场“教育革命”;要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学会学习和养成情感态度价值观,但不能因此把知识放在“第二位”;要重视学生的直接经验,变革单一化的学习方式,但书本知识和接受学习仍然是中小学生主要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要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因而更需要加强和改善教师的主导作用;要认真借鉴世界各国的经验,但提“中小学课程要与国际接轨”却应当慎重。
以2001年6月8日教育部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标志,我国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式启动。
以政府行为来推进的本次课程改革,抓住了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是为了适应时代要求,办好我国基础教育事业,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一次重大行动。
在学习本次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指导文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时,结合读到的一些有关本次课程改革的文章、专着和演讲稿,笔者对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了一些思考,现将一些肤浅的想法写出来,向大家请教。
一、这次建国以来课程与教学领域空前深刻的变革,应是一个扬长补短、不断完善、稳步推进的过程,而不是又一场“教育革命”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力度之大、动员之广、内容之全、程度之深,是建国以来历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未有的。
《纲要》规定的新课程的培养目标,鲜明地体现了时代的要求,体现了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精神,既继承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优良传统,又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
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纲要》提出了改革的具体目标、原则要求、工作方针及保障措施,反映出了深层次的教育思想观念的更新与变化,表明了本次课程改革作为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的全面性和深刻性。
现行课程体系的诸多问题和弊端,有的是长期以来试图解决但一直没有解决好的,有的是在社会和时代发展的新形势下新凸现出来的。
这些问题和弊端确实是非改不可的。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某些文章和讲话中,本次课程改革被描述成教育领域的一次“革命”,好像现行课程什么都不是了,原有优势“没有用”了,有的甚至说现行的教育和课程只是在“非人性地加工人”,教师在课堂上讲授书本知识是在“向学生舞动美丽的肥皂泡”,因而本次课程改革就成了“必然发生的革命”。
高等学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论文
![高等学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19edba16a8114431b90dd8e8.png)
浅谈高等学校的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摘要】本文通过讨论提高专业基础课的素质教育,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前提下,提出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等几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
【关键词】教学改革素质教育教学质量教学效率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新需求,目前,国内各高等学校的专业基础课程体系和内容正逐步改革。
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是课堂教学永恒的主题。
加强基础课的改革步伐,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这是摆在高校教师面前的严峻问题。
提高基础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其关键在于实施素质教育,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一.深入了解学生,激发学生主动性,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学只有建立在以“学生”为中心和以“学”为主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精神。
素质教育要求整个教学系统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其它要素要服务于这个主体;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启发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主动进取,自觉自愿地动手动脑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
首先,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以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经验,尝试解决问题,同化或顺应新知识的积极的建构过程,只有激发学生需求和兴趣,才会促进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其次,形成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平等,教学自由的课堂气氛。
在强调“教育终身化”,“学习个性化”的今天,应明确“学生是主体”的理念,注重素质教育的差异性,教师必须认真平等对待知识基础不同,智能因素各异的每位学生。
大学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大多数学习比较刻苦,接受能力强,记忆力好,但也存在被动接受多,主动思考少的毛病,对部分同学感到吃力的同学应激励其知难而进。
发挥教师的引路作用。
鼓励学生和教师一起参与课堂讨论,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和质疑,建立双向交流的环境,打破传统的师生关系,增加学生对科学强烈探索的兴趣,建立“教”与“学”自由的课堂气氛;同时教师对原有教案作补充和改进,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新形势下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新形势下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457d4a3d83c4bb4cf7ecd1e7.png)
新形势下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摘要】本文针对新形势下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进行深入的思考,并对进一步推进教学改革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以期对当前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有所裨益【关键词】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近年来,随着电脑和网络的普及,计算机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人们对信息技术的熟悉程度已超过过去,特别是年青一代,在接受高等教育前,已有一部分人已或多或少地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
在这种新的形势下,推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成为一种必然。
如何适应形势的变化重新定位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日标,如何不断改进教学手段和完善课程体系以满足学生日益提高的需求,如何及时更新计算机教师的知识储备以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是教育工作者目前必须要面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当前计算机基础教育面临的新问题(一)学生总体水平大幅度提高,原有教学内容不能满足需求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大一新生的计算机总体水平每一届都比前一届高,尤其是在应用操作层面,不少学生在上大学之前不但已经掌握简单的办公自动化、收发邮件,而且已经比较熟练掌握r电脑绘画、动漫制作、网页设计等技术。
与此相比较,当前的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则显得过于基础、单薄,不能满足学生求知的需求,导致部分学生自己买书自学。
(二)教学目标过于强调等级考试,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高校习惯以考试情况来衡量教学目标实现与否,倾向于应试教育,这也影响了学生的认识。
部分学生认为,学校教授的计算机课程是用来考等级证的,其实际内容脱离生活,学会了没有多大用处。
因此,这些学生把很少的精力投入到计算机学习中,甚至旷课。
(三)学生计算机基础状况参差不齐近年来,虽然高校学生在入学前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水平总体有大幅度提高,但仍然有学生因家庭背景等原因,在入学前不曾接触过电脑或者很少接触电脑,缺乏计算机知识。
高校本科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
![高校本科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56131b74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ea.png)
高校本科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一、前言高校本科教学改革是当前高校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必要手段。
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而长期的工程,涉及到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评估方式等多个方面。
在这些方面,高校需要根据现代化教育的需要进行适当的改革,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实现高等教育目标。
二、当前高校本科教学存在的问题在高校本科教学中,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1.教学内容过于单一。
许多高校的本科教学内容过于单一,缺乏更新,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需要进行改革。
2.教师教育水平不高。
现在,许多高校的教育课程设置不够完善,缺乏创新性,缺少后续服务,导致教师的教育知识不足,需要加强师资培训。
3.评估机制繁琐。
现在,许多高校的评估机制过于繁琐,缺乏科学性,对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效果难以进行准确评估,需要重新设计评估机制。
4.教学方式落后。
许多高校的教学方式过于传统,缺乏互动性,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需要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
三、高校本科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针对高校本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以下思考和探索:1.增强课程设置的多样性。
多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课程设置仍以基础课为主,虽然很多高校推出了专业课程,但课程内容过于单一和缺乏变化。
基础课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但应在保持基础课件的前提下课加强专业课程的设置和小班教学,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权,更充分地满足学生成长需要。
2.注重教师教育培训。
教师教育水平的高低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需要针对高校教师的教育培训进行加强,提高教育水平,更好的适应新的教学形式和改革环境。
3.重视评估机制的科学性。
目前许多高校的评估机制不太科学,导致评估结果无法准确反映教育水平和教育效果,也难以充分调动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
应重新设计评估机制,强调考试主动参与感、学习者主体思考和反馈的对话形式。
4.改进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是影响教育的关键环节之一,应注重探索新教学方式,丰富教学手段,强化互动方法和创造教学互动机制,尊重学生主体,将知识技能转化为学生实践行动能力。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思考与实践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思考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d6028e86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47.png)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思考与实践周旭摘要: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一门培养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掌握基本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基础学科。
文章通过对当前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对于该课程教学进行改革的意见,旨在达到好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进一步在理论学习和实践中培养学生计算机思维,从而将学生培养成为计算机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思维;教学方法:G642.41文献标志码:A :1674-9324(2019)36-0088-02一、引言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互联网+”时代下的技术革命让计算机在学习生活工作等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成为大学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大学生普及计算机知识和技术的责任。
在新的教育目标指引下,要求我们对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进行探索与思考,提升高校中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素质与能力。
二、大学计算机基础课教学现状1.学生计算机能力存在差异性。
由于地区和经济的差异,学生入学时计算机水平差异较大。
所以教师在大学期间根据学生对计算机知识了解的差异,向学生进行系统介绍时,既要照顾基础薄弱的学生,又要照顾基础好的学生,在教学内容分配上很难达到平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质量。
2.教学效果不理想。
现在的教学基本采用理论授课加机房操作实验的模式,但教学案例教学法很难满足教学案例专业的个性不足,学生的学习动机得不到有效的启发。
目前影响教学效果的原因除了源自学生参与度低、学习动机弱、课堂秩序差。
还在于教学方法没有根据学生的起点水平和兴趣爱好因材施教,在教学对象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下,实行的讲授式教学得到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3.课程理论与实验内容联系不密切。
《大学计算机基础》作为大一新生的一门必修公共基础课,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一个快速发展和更新的课程。
由于它所涵盖的知识点多,速度更新快,导致很多知识在有限的学时内介绍的都比较笼统,有些技术和应用方法难以在课堂教学中展现,但在实验环节由于课时、实验设备等原因不能将所有的理论知识都体现在实验中,导致理论内容和实验内容存在差异,联系不密切。
对本科基础课教学工作的若干思考
![对本科基础课教学工作的若干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d575e017964bcf84b9d57b42.png)
对本科基础课教学工作的若干思考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主体,本科基础课教学又是本科教育的基础,因此,如果说科教兴国,教育为本的话,那么说大学教育质量以本科基础课教学为本是毫不夸张的。
本科基础课的教学质量不但关系到本科生高年级专业课的教学质量,也关系到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更关系到我国经济建设主干队伍的质量,因为大学本科毕业生大多是奔赴经济建设第一线。
从世界上教育发达的国家来看,“宽口径、厚基础”是大学教育比较成功的模式。
要真正做到“厚基础”,首先必须从本科基础课教学质量抓起。
可以说,提高本科基础课教学质量是提高我国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
如果说一个人的成就是知识宝塔上的明珠的话,那么专业知识则是知识宝塔的塔身,而本科基础课就是知识宝塔的基础。
鉴于本科教学,尤其是基础课教学质量极其重要想结合我个人的教学经验,就本科基础课教学工作谈想法、提高于建议。
1.一流大学应有一流的本科教育,一流的本科教育应有一流的基础课,一流的基础课要有一流的师资一个大学的知名度主要看它招收的本科生生源和毕业生的质量。
毕业生的质量越高,它越能够招收到档次高的学生;招收的学生档次越高,它的知名度就越高。
可以说,本科生的教学质量是衡量一所大学教学质量的主要指标,是决定一所大学的知名度的关键。
要有一流的本科教学质量,首先要有一流的基础课;要有一流的基础课就要有一流的师资队伍。
俗话说:“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大学就要是把一流的师资、最好的教学资源用在本科教学上,用在基础课教学上:组织一流的教师编写本科基础课教材,组织一流的教师讲基础课,组织一流的教师指导本科生,尤其是要组织名教授写教材、上讲台、指导本科生实习和写毕业论文。
我们看到,像美国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英国剑桥大学、牛津大学这些世界一流的大学,本科生基础课所用的教材都是一流教授写的,站在讲台上讲授基础课的也多是一流的教授。
就西方经济学专业来说,萨缪尔森和斯蒂格里茨都是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都是世界一流的经济学大师,他们不但亲自为本科生编写经济学的入门教科书,而且长期在课堂上为本科生讲授基础课。
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
![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4e81c2242af90242a895e59c.png)
计 算 ,如 何 统计 各 分
数 段 的人 数 等 。通 过 该练 习 ,让 学 生 学 习 并掌握在E c l x e 中如
何输 入 数据 ,如 何使
用 函数 求和 、统 计 人
数 、求 最 高 分 、最低 另 外 , 除 了现 有 内 容 可 适 当 是 被 动 的接 受知 识 ,要 实施 创 新教 分 ,如何 排序 、筛选 等 方法 。
和业 务水 平 的标准 之一 。
大的挑战 。下面笔者结合实际教学
伴 随 着 计 算 机 技 术 的 飞 速 发
因 此 ,计 算 机 应 用 能 力 成 为 过 程 中 的一些 实 践和 体 会 ,就 计 算 2 计 算机 基 础教 学 的现 状及 存 .
2 1思想上 存在 误 区 .
霸 、W n a 、U B l a e 等 ) ,这 题 ,鼓 励 学 生 自己探索 ,找 出 问题 自主寻 找 素 材 资料 、 自主设 计 ,并 iR r S C e nr 些 内容 不 但 能提 高 学 生 的实 际应用 的原 因及 解 决的 方法 。
制 作完 成 ,之 后 由同学 和老 师 共 同
增 加 一 些 实 用 或 者 流 行 软 件 的 介 育 ,必须 发挥 教 师 的主 导 作用 ,第
3 4 2 电子 作 品创作 法 ,培 养 .. 电子 作 品创 作 法 ,将 信 息 技术
绍 , 如 系 统 工 具 ( 盘 克 隆 工 具 硬
Got h s 、优 化大 师 、超 级 兔 子等 ) ,
一
2 闷文 ・12 2 4一 ’啄 /01
对 电子作品进行赏析评价 。学生们 带着任务去学习,将任务化解在 自
应用型本科高校《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教学改革思考论文
![应用型本科高校《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教学改革思考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c19d4600bb68a98271fefa69.png)
应用型本科高校《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摘要]《导游基础知识》旅游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也是导游考试的核心教材。
本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素养的原则,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和切身体验,对这门课程的教学进行了一些改革尝试。
[关键词]导游基础知识教学改革培养创新应用性人才是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办学特色和具体任务,这就要求高校在建设应用型学科专业和教师队伍的同时,更要加强对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材、教法等进行进一步的改革。
改革应从社会需求出发,突出“应用性’’特色,尤其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
因此,为满足示范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材、教法等建设的要求,拟对应用性旅游专业的核心课程《导游基础知识》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以期达到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要求。
一、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导游基础知识》简要介绍了中国历史小常识、中国旅游地理、中国民族民俗、中国四大宗教、中国古代建筑、中国古典园林、中国烹饪主要菜系、中国风物特产、中国台、港、澳地区概况、中国主要旅游客源国概况、对联和古诗词等方面的知识。
本课程为旅游教育与服务管理的专业必修课,旨在为学生能在毕业之前顺利通过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相关课程的考试提供帮助,同时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人文素养,为其以后的导游实际工作进行知识上的准备。
二、课程的特点本课程属于知识性课程,是旅游教育与服务管理学生学习和掌握导游基础知识的专业课程,与《导游业务》、《旅游政策与法规》、《旅游文学常识》一起构成导游考证的主要课程。
与一般课程相比,具有如下特点:(1)内容包括历史、地理、民族、民俗、宗教、建筑、园林、饮食、有关国家概况、楹联等,涉及面广,要求任课教师具备广博的知识;(2)知识点较多,记忆难度大。
由于是考证的需要,学生感觉只需要在考试前背住就可以了,所以存在平时上课不认真听讲、不深入思考、考前根本不复习、考后全忘光的现象,需要教师采取多种方式帮助学生记忆;(3)内容较浅显,理解难度不大,听着有意思、感觉也很简单,学生不会深入思考其所形成的历史背景原因,更难以将其运用于实践中,因此,达不到开设该课程的目的,教师要利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积极性;(4)部分内容比较抽象,需要教师运用多媒体形象直观展示;(5)由于大纲和试卷容量要求以及考试时间的限制,考试不能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就无法从考试结果中得到更多有益于教学改革的反馈信息。
关于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关于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292b896c1ed9ad51f01df22d.png)
要 根 据 当前 软 、 件 的形 势 补 充 相 应 的 派 生知 识 。例 如 : 讲 硬 在 解 计 算 机 硬件 的 时候 ,教 师 可 以展 示 当前 主流 的 主板 、 P C U、 内 存 条 的 图 片 , 不 能 把早 期 淘 汰 的 主 板 、P 而 C U的 图片 展 示 给
不 同专 业 的学 生 对 计算 机 课 程 的接 受 能 力有 所 不 同 . 对 于理 工 类 专 业 的学 生 来 说 , 进 制 计 算 和E cl 式 的 应用 这 二 xe 公 样 的 内容 , 们 理 解接 受 的 时间 要 比文 史 艺体 类 的学 生 更 快 , 他 但 是 在 画 图软 件 和Wod r 字处 理 软 件 的 应用 中 .他 们 又 呈 现 出
、
高 校 非计 算 机 专 业 基础 课 教 学 的现 状
2 世 纪 已 经 走 过 了1 个 年 头 , 计 算 机 基 础 》 为 一 门公 l 0 《 作 共 基 础课 , 已经 成 为 高 校 所 有 非 计算 机专 业 学 生 的 必 修 课 程 . 这 门 课 的教 学 方 式 主要 是课 堂讲 授 及 上 机 实 验 相结 合 .一 般 来 说 , 多 学校 课 堂 讲 授 的 学 时 和 上 机实 验 学 时 相 同 , 以前 很 与 的 课 时安 排 比较 , 机 学 时 有 所 提 高 , 计 算 机 基础 课 操 作 性 上 但 较 强 ,以课 堂 讲 授 为 主 的教 学 方 式 不 利 于 学 生 对操 作 性 知 识
一
要 问题 。
2 学 内容 缺 乏 更新 。 . 教 计算 机 基 础 的教 学 内容 在 以 基础 知 识 为 本 的 基 础 上要 不 断 创 新 。 每一 门课 程 的 教 学 内容 都有 基 础 知 识 和 派 生 知识 两
关于高职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的思考
![关于高职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ef3765272af90242a895e541.png)
力体系 ,构建公共基 础课 教学 内容 与体
系 。对于公共基础课 , 理论知识应 通俗 、 浅显 , 减少 理论推导方面 的内容 , 理论教
、
高职公共基础课改革现状分 析
随着高职教 育的快速发展 ,高职公 共基础课程 教学 改革 已经做 了许多 尝试 和探索 。但是 , 由于种种原 因 , 高职公共 基础课程教 学改 革的研究与实践还 不够 深入 , 改革还存在一些误 区与 问题 。 具体
教 学与专业 课教学脱节现象 。久 而久之 公 共基础课在高职院校 中开设 的必要性 遭 到了质疑 。因而 , 对高职公共基础课教 学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
一
性特征往往要求学 习者高效率地 掌握 实
的深度改革 。 体现 “ 基本素质和基本工作
能力的培养 ”依据高 职学生应具备 的能 ,
践技能 ,要求学生 能够 迅速将理论 知识
转化为实践行 为 , 适应 岗位需要 , 因此高 职教育课程 的职业指 向性明显 。公共 基 础课 的效果滞后性 与高职教育课程职业 指 向性之 间发生 了冲突 ,使 人们忽视 了
高 职 公 共 基 础 课 的重 要 性 ,课 程 改 革 相 对滞后。
的相关专业 知识 、技能和服务专业 技术
教育 的水平亟待提高 。 ( ) 三 课程 改革 效果滞后 公共基础课 主要 培养学生最基 本 的
以就业为导 向的模式 转变 ,这一模式 在 院校运行上强化 市场导 向,重视学 校与
企业合作 , 注重教学过程 的开放性 , 注重 学生能力与就业 市场的对接 。与此 相适
作所需 要的基本文化素质 和基本 能力素 质 ,充分认 识 自己所授课程对 专业能力 和素质培养的作用 ,寻找基础 理论 知识 与专业 知识的结合点 。在教学 实践 中将
矿产
![矿产](https://img.taocdn.com/s3/m/829bb502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9b.png)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