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社会进步的伟大变革》教案
推动社会进步的伟大变革导学案
![推动社会进步的伟大变革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a9e23aa9336c1eb91b375d78.png)
推动社会进步的伟大变革导学案第24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第二框推动社会进步的伟大变革【学习目标】了解改革开放的要紧内容和重要意义。
正确分析社会现实生活。
【重点难点】改革开放的要紧内容和重要意义【教法设计】合作探讨法、教学法【堂学习】导入:(自主备)新授:中国的改革(播放视频)打开世界之窗(出示图片文字说明)拓展天地(一)时尚辞汇与流行语言:.可否再说一些生活中的时尚辞汇、流行语言吗?2.这些东西的显现要紧说明了什么?3.你如何看待对外开放对咱们生活和观念的阻碍?拓展天地(二)花钱买知识的启发:.你明白有人花钱买知识、健康、休闲等方面的事例吗?2.你认同他们的做法吗?什么缘故?3.这对你的成长进展有何启发?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播放视频)【知识网络】社会主义的全然任务是。
2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民群众。
3我国把作为大体国策,不断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
4XX年12月,我国正式加入组织,使对外开放进入新时期。
【巩固练习】第二次中国、日本、韩国领导人会议于XX年10月10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韩国总统李明博、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出席会议。
会议由温家宝主持。
在友好、务实的气氛中,三国领导人回忆总结了中日韩合作10年的历程,展望计划了三国合作的以后,并就一起关切的国际和地域问题深切、坦诚地互换了观点,并达到普遍共识。
这表现了我国坚持的大体国策是A依法治国B对外开放宏扬民族文化D以德治国2.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提出“制造条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以下不属于我国法律爱惜的财产性收入有()A出售专利所得B逃避关税获取的收入出租衡宇所得的租金D开小吃店取得的收入3十七大报告指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因此改革开放是我国的中心工作。
()4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民群众同步富裕。
()。
七年级政治下册 推动社会进步的伟大变革教案二 苏教版
![七年级政治下册 推动社会进步的伟大变革教案二 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df601ba6647d27284a73517c.png)
推动社会进步的伟大变革教案苏教版思想品德二
第24课推动社会进步的伟大变革
教学目标:1.学生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主要内容,感悟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积极关注社会生活,关心祖国发展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我国改革开放的主要内容,感悟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
教学方法:观察法、交流分析法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点击播放录像)
学生交流上节课布置的调查作业
教师评价及总结(点击播放录像)
●标题:中国的改革(点击播放视频1)
●标题:打开世界之窗(点击出示图片文字说明)
●标题:拓展天地(一)时尚词汇与流行语言:
1.能否再说一些生活中的时尚词汇、流行语言吗?
2.这些东西的出现主要说明了什么?
3.你如何看待对外开放对我们生活和观念的影响?
教师总结
●标题:拓展天地(二)花钱买知识的启示:
1.你知道有人花钱买知识、健康、休闲等方面的事例吗?
2.你认同他们的做法吗?为什么?
3.这对你的成长发展有何启示?
●教师总结
●标题: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点击播放视频)
教学后记:。
《推动社会进步的科技成就》教案
![《推动社会进步的科技成就》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4332f46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e3.png)
《推动社会进步的科技成就》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科技对社会的推动作用,认识到科技的重要性。
2. 使学生了解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的重要成就。
3.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关心社会发展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科技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2. 我国科技成就的分类介绍。
3. 科技成就背后的故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科技对社会的推动作用,我国科技成就的分类介绍。
2. 教学难点:科技成就背后的故事。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科技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介绍我国科技成就。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科技成就背后的故事。
3.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了解的科技成就。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思考科技对社会的重要性。
2. 讲解:讲解科技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介绍我国科技成就。
3. 案例分析:分析科技成就背后的故事。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了解的科技成就。
5. 总结: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强调科技对社会的重要性。
6.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查找更多关于我国科技成就的信息,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拓展:1. 让学生了解世界各国的科技发展状况,对比分析我国科技成就的国际地位。
2. 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创新对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讨论积极性等。
2. 作业评价:评估学生课后查找资料、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价: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如合作、分享、交流等。
八、教学资源:1. 教材:《推动社会进步的科技成就》教材。
2. 网络资源:关于我国科技成就的相关文章、视频等。
3. 图片资料:展示我国科技成就的图片,如航天、高铁、5G等。
九、教学建议:1.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2. 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发展动态,提高学生的科技素养。
3. 教师应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科技水平,以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大变革的时代教案
![大变革的时代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fa2b311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54.png)
一、教案名称:《大变革的时代》第一章:导言1. 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本课程的背景、目的和结构。
(2)引导学生理解大变革时代的定义及其特征。
(3)激发学生对大变革时代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教学内容:(1)介绍大变革时代的概念。
(2)分析大变革时代的特征。
(3)阐述大变革时代的重要性和影响。
3. 教学方法:(1)讲座:教师讲解大变革时代的概念、特征及其重要性。
(2)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大变革时代对各个领域的具体影响。
(3)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大变革时代案例,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时代特征。
4. 教学评估:(1)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讲座和讨论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2)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成果。
二、教案名称:《大变革的时代》第二章:科技革命1. 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科技革命在大变革时代中的地位和作用。
(2)分析科技革命对各个领域的具体影响。
(3)引导学生思考科技革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2. 教学内容:(1)介绍科技革命的概念和类型。
(2)分析科技革命在大变革时代中的重要性。
(3)探讨科技革命对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具体影响。
3. 教学方法:(1)讲座:教师讲解科技革命的概念、类型及其在大变革时代中的作用。
(2)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科技革命对各个领域的具体影响。
(3)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科技革命案例,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时代特征。
4. 教学评估:(1)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讲座和讨论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2)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成果。
三、教案名称:《大变革的时代》第三章:经济全球化1. 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经济全球化在大变革时代中的地位和作用。
(2)分析经济全球化对各个领域的具体影响。
(3)引导学生思考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2. 教学内容:(1)介绍经济全球化的概念和类型。
(2)分析经济全球化在大变革时代中的重要性。
(3)探讨经济全球化对贸易、投资、产业等领域的具体影响。
七年级24.2推动社会进步的伟大变革
![七年级24.2推动社会进步的伟大变革](https://img.taocdn.com/s3/m/e1022c17b7360b4c2f3f6405.png)
黑林中学师生共用综合性学案(020)主备:司利占审核:韩方方杨艳丽第24课改革开放的新时代第2课时推动社会进步的伟大变革【复习巩固】——我来回答1.社会公共秩序包括哪些方面的秩序?2.处理违反社会生活秩序的法律有哪些?处罚机关是什么?常见的处罚有几种?【目标诠释】——我来认识了解没有法律规范的社会公共生活的消极后果,理解加强法制建设的意义.学习并掌握社会生活中遵守公共秩序的一般常识,能做到自觉遵守交通秩序.维护公共场所秩序,做一个文明的中学生。
【导学菜单】——我来预习1.我们怎样自觉维护好社会公共秩序?A.B.【困惑扫描】——我来质疑【感悟平台】——我来探究活动一:我们生活中有哪些是属于遵守社会公共秩序中的小事?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具备哪些社会公德?如果你是有关场所(车站、图书馆等)管理部门的负责人,要杜绝不良的行为,会采取哪些对策?活动二:材料分析材料一:《教育法》第72条:结伙斗殴、寻衅滋事,扰乱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教学循序或破坏校舍,场地及其他财产的,由公安机关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刑法》第13条:放火、决水、爆炸、投毒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
材料二:新华网江苏频道南京5月30日电(记者石永红王骏勇)经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批准,材料三:江苏泰兴“4·29”幼儿园凶杀案罪犯徐玉元30日上午在江苏泰州被执行死刑。
2010年4月29日上午9时40分,一名失业人员进入江苏省泰兴市泰兴镇中心幼儿园持刀砍伤31人(28名幼儿、2名教师、1名保安,其中5人伤势较重)的严重事故。
后徐玉元被闻讯赶到的警察和群众当场抓获。
5月15日,被告人徐玉元在江苏泰州中级人民法院对其进行一审时,当庭供认全部犯罪事实。
法庭认定,被告人徐玉元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虽杀人未遂,但犯罪动机极其卑劣,手段极其残忍,情节特别恶劣,后果特别严重,依法应予严惩。
以社会进步为主题的论文:《社会进步:在变革中前行》
![以社会进步为主题的论文:《社会进步:在变革中前行》](https://img.taocdn.com/s3/m/c43c157d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76.png)
《社会进步:在变革中前行》摘要:社会进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它涵盖了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多个方面。
本文深入探讨了社会进步的内涵、表现形式、推动因素以及面临的挑战,旨在强调社会进步的重要性,并为实现持续的社会进步提供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科技创新;文化繁荣;教育提升一、引言社会进步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原始社会的刀耕火种到现代社会的高度文明,人类社会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程。
在这个过程中,社会进步不仅带来了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也推动了人类精神文明的不断提升。
社会进步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涉及到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多个领域,是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和标志。
二、社会进步的内涵社会进步的内涵十分丰富,它既包括物质层面的进步,也包括精神层面的进步。
物质层面的进步主要表现为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经济的发展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物质财富,科技的进步则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生活水平的提高则使人们的物质需求得到更好的满足。
精神层面的进步主要表现为文化的繁荣、教育的提升和价值观的转变。
文化的繁荣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教育的提升提高了人们的文化素质和思维能力,价值观的转变则使人们更加注重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等价值观念。
三、社会进步的表现形式(一)经济发展经济的持续增长是社会进步的重要表现之一。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人们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物质生活更加丰富。
同时,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就业机会的增加,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二)科技创新科技的不断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
从古代的四大发明到现代的互联网、人工智能等高科技成果,科技创新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面貌。
科技创新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为人们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生活方式。
(三)文化繁荣文化的繁荣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和艺术作品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还能够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
初中八年级历史教案: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
![初中八年级历史教案: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https://img.taocdn.com/s3/m/ec66c3d3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84.png)
初中八年级历史教案: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一、背景介绍中国近代社会变革,是指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及其各个方面的深刻变革和革命。
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与国内外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紧密相连,经历了一系列的社会动荡和革命运动。
本文将从近代中国的社会背景、主要社会变革事件以及变革对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二、近代中国的社会背景近代中国社会背景主要包括国内外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面临严重的政治腐败、经济积弱以及文化落后等问题。
国内外列强的侵略和压迫使得中国社会面临着巨大的危机。
三、主要社会变革事件1.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革命,也是第一次全面规模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这一事件标志着中国的封建帝制王朝正式终结,中国社会进入了近代化的道路。
2. 戊戌变法戊戌变法是在辛亥革命之前,中国一次有计划、有组织地实行的改革运动,旨在推进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革。
变法时期,包括清廷内部的改革派、维新派以及海内外华侨等都积极参与到变法运动中。
戊戌变法虽然未能成功实现改革目标,但为后来的革命活动积累了经验教训。
3. 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新文化运动的延续和发展,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作为一次广泛而深刻的群众运动,五四运动不仅仅是一次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压迫的运动,更成为了中国近代思想启蒙、文化变革和民主革命的开端。
四、近代社会变革对中国社会的影响1. 政治影响近代社会变革打破了封建帝制的统治,为中国政治体制的变革创造了条件。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成立,实行了一系列政治改革措施,努力推进民主政治建设。
这些变革使中国政治走上了现代化的轨道,并为中国的政治制度建设提供了基础。
2. 经济影响近代社会变革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变革。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政府积极实施各项经济政策,推动了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
思品七下第24课-01
![思品七下第24课-01](https://img.taocdn.com/s3/m/e68f83ca9ec3d5bbfd0a7493.png)
3、这首歌反映了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走过了 怎样的奋斗历程?
生活在线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
反映了以毛 泽东为核心 的第一代领 导集体,建 立了新中国。
生活在线
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反映了以邓 小平为核心 的第二代领 导集体进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 反映了以江泽民 为核心的第三代 领导集体领导全 国人民进入了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 的新时期。
探究平台
你能从这些巨变中得出什么结论?
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富民之路。
课堂小结
改革开放——强国之路 三十年来,经济得到空前发展,2010年GDP已经 跃居世界第二。 改革开放——富民之路 其根本目的是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 质量。
作业布置 书面作业
1、《走进新时代》这首歌反映了一个世纪以来,中国 人民走过了怎样的奋斗历程?
生活在线
1、中国人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站起来的?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我国正处于怎样的新时代?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期。
3、一个世纪来中国人民走过了怎样的奋斗历程?
(1)建立新中国; (2)改革开放;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生活在线
国防力量强大
生活在线
科技迅猛发展
生活在线
2、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
复习预习
完成《补充习题》的相关练习。
香港澳门回归
关键词
辉煌的成就
生活在线
今昔对比
生活在线
今昔对比
生活在线
今昔对比
生活在线
今昔对比
探究平台
家庭变化我来说
变 化 过 去 现 在
餐桌上的变化
七年级政治下册 推动社会进步的伟大变革教案 苏教版
![七年级政治下册 推动社会进步的伟大变革教案 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47a39ad33b3567ec112d8a7c.png)
推动社会进步的伟大变革教案苏教版思想品德第24课第二框推动社会进步的伟大变革【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帮助学生了解我国改革开放分的主要内容,感悟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
引导学生正确观察、分析社会现实生活。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正确看待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新变化和新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帮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难点:改革开放的意义【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讲授法、讨论法、活动教学法【教学过程】【歌曲导入】师:首先让我们静下心来,共同倾听一首歌曲《走进新时代》。
在歌曲中有这样一首歌词:“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春天的故事怎样的故事?让我们共同走进春天,再次感受春天给我们带来的变化。
设计意图:通过歌曲欣赏,目的是引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关注和兴趣,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导入本棵主题。
导入课题:推动社会进步的伟大变革【新课讲授】一、全面改革(板书)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进行全面改革,结合下面的材料和自己的所见所闻,列举一些改革的具体内容。
1、改革的内容(板书)生:完成表格20多年来,我国在经济领域的部分改革内容经济成分商品价格就业居民收入分配改革前公有制由国家决定由国家包分配按劳分配改革后设计意图:对于改革的内容,让初一学生深刻掌握这一知识,确实有一定的难度,教师结合课本有关信息,编制以上表格,要求学生根据书本所提供的信息完成表格,这样既可以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也可以培养他们提炼信息、归纳问题的能力。
(学生交流回答,教师归纳)生1:经济成分由改革前单一的公有制转变为打破公有制一统天下的局面,个体、私营经济得到拉发展。
生2:商品价格由改革前国家决定转变为由企业根据市场需求自己决定生产和经营。
生3:就业由改革前国家包分配转变为打破了工作分配制、职业终身制,人们可以自由选择职业。
生4:居民收入分配由改革前按劳分配转变为可以凭自己的劳动、资金、技术、等获取合法收入。
伟大的变革主题教育教案
![伟大的变革主题教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4d4ba15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05.png)
伟大的变革主题教育教案伟大的变革主题教育教案第一节:引入学习目标:1.了解变革的定义和意义;2.掌握变革的类型和特点;3.认识伟大的变革对社会的影响。
学习任务:1.通过小组讨论介绍变革的定义和意义;2.分析几个历史上的伟大变革,并对比它们的特点;3.探究伟大的变革对社会的影响和意义。
教学过程:1.引入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提出问题:“你们知道变革是什么吗?它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学生就这个问题进行讨论,并把自己的看法写在小组讨论板上。
2.介绍变革的定义和意义教师给学生介绍变革的定义和意义,引导学生对变革进行思考和讨论。
学生根据个人理解和小组讨论的情况,对定义和意义进行总结归纳。
3.分析几个历史上的伟大变革,并对比特点教师给学生展示几个历史上的伟大变革,如法国大革命、工业革命、信息技术革命等,并与学生一起讨论它们的特点。
学生将讨论的结果写在小组讨论板上。
4.探究伟大的变革对社会的影响和意义教师与学生一起探究伟大的变革对社会的影响和意义,引导学生思考并提出问题:“伟大的变革是如何改变社会的?”学生就这个问题进行讨论,并将讨论的结果写在小组讨论板上。
第二节:变革的类型和特点学习目标:1.认识变革的类型;2.理解不同类型变革的特点。
学习任务:1.通过小组讨论了解不同类型的变革;2.总结不同类型变革的特点。
教学过程:1.引入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提出问题:“你们了解变革的不同类型吗?”学生就这个问题进行讨论,并把自己的看法写在小组讨论板上。
2.了解不同类型的变革教师给学生介绍不同类型的变革,如社会变革、政治变革、经济变革等,并与学生一起讨论不同类型变革的特点。
学生将讨论的结果写在小组讨论板上。
3.总结不同类型变革的特点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不同类型变革的特点,并将总结的结果写在小组讨论板上。
第三节:伟大的变革对社会的影响学习目标:1.了解伟大的变革对社会的影响;2.认识伟大的变革的意义。
学习任务:1.通过小组讨论探究伟大的变革对社会的影响;2.总结伟大的变革的意义。
招教面试初中历史说课教案:《改革推动社会进步》
![招教面试初中历史说课教案:《改革推动社会进步》](https://img.taocdn.com/s3/m/4d4c9745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d8.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我国历史上的重要改革事件及其对社会进步的影响。
(2)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历史改革的意义。
(2)运用多媒体手段,引导学生直观地了解改革的过程及成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事业的感情,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为民族复兴而努力学习的信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我国历史上的重要改革事件。
(2)改革对社会进步的作用。
2. 教学难点:(1)改革的成功与否及其影响。
(2)如何评价历史改革及改革者。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我国历史上的改革事件。
(2)引发学生对改革的认识和思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改革事件的基本情况。
(2)引导学生关注改革的原因、过程、成果及影响。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改革事件的意义及对社会进步的作用。
(2)分享各组的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的改革事件,让学生分析改革的成功与否及其影响。
5. 评价与反思:(1)引导学生评价历史改革及改革者。
(2)让学生反思改革对现实的意义和启示。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运用多媒体手段,生动形象地讲解改革事件及社会进步的关系。
2. 自主学习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
3. 合作探讨法:激发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交流表达能力。
4. 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典型案例,深入理解改革的意义。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改革事件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对改革的评价及启示,了解教学效果。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采用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2. 多媒体课件:制作包含改革事件图片、视频等资源的课件。
招教面试初中历史说课教案:《改革推动社会进步》
![招教面试初中历史说课教案:《改革推动社会进步》](https://img.taocdn.com/s3/m/46ef004f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0d.png)
一、教案基本信息《改革推动社会进步》适用年级:初中学科:历史课时:1课时编写日期:2024年9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我国历史上的重大改革事件;(2)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认识改革对社会进步的重要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改革的背景、过程和影响;(2)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学会从多角度评价改革的作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我国历史上的重大改革事件;(2)改革对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
2. 教学难点:(1)改革背后的原因及影响;(2)如何评价改革的作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我国历史上的改革事件;(2)提问:改革对社会进步有什么作用?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改革的背景、过程和影响;(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讨论改革的意义。
3. 案例分析(1)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改革案例,如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等;(2)让学生分析改革背后的原因及影响;(3)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评价改革的作用。
4. 课堂讨论(1)分组讨论:改革对社会进步的作用;(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观点;5. 课后作业(2)选择一个改革事件,深入了解其背景、过程和影响,下节课分享。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等方面的参与程度,评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作业评价:通过学生提交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学生互评: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初中历史教案:现代中国的社会变革
![初中历史教案:现代中国的社会变革](https://img.taocdn.com/s3/m/8ba94282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85.png)
初中历史教案:现代中国的社会变革一、介绍现代中国的社会变革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明的国家,中国在近代经历了翻天覆地的社会变革。
这些社会变革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思想观念,还对整个国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以初中历史教案的形式,介绍现代中国的社会变革。
二、晚清时期的封建社会进入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困境。
在此期间,中国仍然是一个封建社会。
皇帝统治下,官僚政府通过科举考试选拔文武官员,实行等级制度来维持社会秩序。
三、甲午战争引发的启蒙运动1894年至1895年,甲午战争爆发,中国与日本交战。
这场战争彻底打破了被称为“东亚病夫”的中国形象,也揭示出满清政权既无力应对外敌侵略又无法满足国内人民需求的事实。
四、百年未有之变局:辛亥革命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中国封建君主制度。
这标志着中国从一个封建社会向一个共和国转变。
辛亥革命以孙中山为领袖,旨在建立一个民主、自由的新中国。
五、五四运动与思想解放在20世纪20年代,一批进步的知识分子积极参与社会与政治改革运动。
五四运动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次重要里程碑。
这场运动起源于对凡尔赛和约不公的抗议,并演变成对传统文化和社会体制的挑战。
五四运动号召废除封建礼教,提倡科学、民主和言论自由。
六、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发起了一系列意图改造农村基层组织的措施。
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其中最具影响力的两个措施。
然而,在经济集体化过程中出现许多问题,导致农业生产萧条,失去数百万人的生活。
七、文化大革命与红卫兵运动1966年至1976年,毛泽东发动了文化大革命,旨在巩固共产党的权力。
这场大规模的政治运动造成了社会混乱与分裂,红卫兵运动成千上万的中学生和大学生被鼓励来到街头示威游行,破坏了传统文化和历史遗迹。
八、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1978年以来,中国实施了一系列经济改革开放政策。
这些改革推动了中国现代化进程,并带来空前的经济繁荣。
推动社会进步的伟大变革教学设计
![推动社会进步的伟大变革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5db65d301f69e314232947a.png)
推动社会进步的伟大变革教学设计Great changes in teaching design to promote s ocial progress推动社会进步的伟大变革教学设计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政治教育是指有目的地形成人们一定的政治观点、信念和政治信仰的教育,学校德育的组成部分。
其性质由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所决定,受教育方针、目的制约,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方向性。
本教案根据政治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初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第二十四课《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学程导航第2课时推动社会进步的伟大变革1.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正确看待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新变化和新问题。
2.帮助学生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主要内容,感悟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
3.引领学生正确观察、分析社会现实生活。
1.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进行全面改革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民群众共同富裕。
3.我国把对外开放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4.改革开放的作用与意义。
(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____________________,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______________。
(2)我国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不断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
(3)XX年12月,我国正式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使对外开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2.选择题(1)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迅猛增长,增长速度居世界各国首位。
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这说明()a.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b.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c.两个文明一起抓,两手都要硬d.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2)XX年7月13日,北京以绝对优势获得XX年奥运会举办权。
北京申奥成功,从根本上讲是由于()a.中国人民热情、友好b.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c.国际奥委会评估团队北京的申奥工作的支持d.社会主义制度的进一步完善(3)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是()a.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b.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c.我国各方面都向国外开放d.判断一切问题好坏的根本(4)从XX年12月11日起,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这表明()a.社会主义终究要代替资本主义b.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短期的基本国策c.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可以和平共处,永远共存d.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任何一国都不能脱离其他国家而单独存在(1)为了加快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推行了哪些举措?(2).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有什么好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老百姓的生活理想发生了变化:20世纪70年代: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20世纪80年代:电视机、收录机、洗衣机、电冰箱20世纪90年代:电话、空调、组合音响、商品房21世纪头XX年:轿车、电脑(1)老百姓生活的变化反映了什么?--------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
七年级政治教案推动社会进步的伟大变革
![七年级政治教案推动社会进步的伟大变革](https://img.taocdn.com/s3/m/78010d89f46527d3250ce0ec.png)
作者VX:免费范文推动社会进步的伟大变革第二十四课《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学程导航第2课时推动社会进步的伟大变革一、学习目标1. 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正确看待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新变化和新问题。
2. 帮助学生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主要内容,感悟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
3. 引领学生正确观察、分析社会现实生活。
二、课堂预习1. 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进行全面改革2.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民群众共同富裕。
3. 我国把对外开放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4. 改革开放的作用与意义。
三、课堂检测1. 填空题(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____________________,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______________。
(2)我国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不断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
(3)XX年12月,我国正式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使对外开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2.选择题(1)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迅猛增长,增长速度居世界各国首位。
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这说明()a.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b.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c.两个文明一起抓,两手都要硬d.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2)XX年7月13日,北京以绝对优势获得XX年奥运会举办权。
北京申奥成功,从根本上讲是由于()a.中国人民热情、友好b.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c.国际奥委会评估团队北京的申奥工作的支持d.社会主义制度的进一步完善(3) 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是()a.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b.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c.我国各方面都向国外开放d.判断一切问题好坏的根本(4)从XX年12月11日起,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这表明()a.社会主义终究要代替资本主义b.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短期的基本国策c.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可以和平共处,永远共存作者VX:免费范文。
初一政治推动社会进步的伟大变革试题
![初一政治推动社会进步的伟大变革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60f3d7fab52acfc788ebc92a.png)
初一政治推动社会进步的伟大变革试题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加快现代化建设,党和政府决定实行的方针是()A.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B.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C.对内改革,对外开放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改革开放的方针。
回答本题时需要了解我国的一些方针政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的重大方针就是改革开放,因此答案选C。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是()A.实现祖国统一B.经济建设C.坚持社会主义制度D.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内容。
回答本题时需要在准确掌握教材基本观点的基础上进行回答,结合教材知识可以了解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决定,因此选B。
3..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根本目的是()A.学习国外先进经验B.引进外资C.扩大对外贸易,发展外向型经验D.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改革开放的根本目的的问题。
回答本题时需要在准确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来回答,还可以借鉴知识的迁移来理解,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那么我们实行的一切方针政策的根本目的都应与社会主义的这一根本目的相一致,所以选D。
4.改革开放30年来,老百姓的生活日新月异,人们用“住房宽敞心头亮,交通发展道路畅,轿车进家成时尚,通信便捷新式样,休闲娱乐促健康”来描述身边的变化。
从这些变化中,你能看出()①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②我国已经不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③居民收入提高,消费观念变化④人民的生活全面达到小康水平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③【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的问题。
在仔细阅读材料的基础上,可以看出材料从人们的住、行、通信等方面反映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样①是正确的;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国情没有变,因此②错误;从变化的内容可以看出消费观念的变化,③是正确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正在建设,所以④错误。
主题班会教案-改革开放,我们的新时代 全国通用
![主题班会教案-改革开放,我们的新时代 全国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b0a4914f51e79b89690226ad.png)
改革开放,我们的新时代[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积极关注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变化,领悟改革开放带来的诸多变化。
2、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正确看待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新变化和新问题。
3、正确的观察、分析现实社会生活。
[教学重难点]:实行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教学方法]:观察法、交流讨论分析法[课时]:1课时[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教学过程]:探究平台:推动社会进步的伟大变革一、从安排就业到竞聘求职1、二十多年来,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进地全面改革,结合下面的材料和自己的所见所闻,列举一些改革的具体内容。
2、学生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列举一些体制改革方面的内容教师总结:个人收入分配上,人们不仅领先自己的劳动获得收入,而且能够依法凭借自己的技术、资金投入等获得收益。
广泛推进基层民主制度建设,农村村委、城市居民委员会等,不再由上级部门选派,而是由民主选举产生。
文化不只是公益事业,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使文化产品日益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3、知识点讲解:学生找出下列问题(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什么?(2)、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什么?(3)、改革有何重要意义?二、打开世界之窗。
1、阅读课本P95结合现实生活,说说对外开放对我们的生活观念的影响。
教师提问后作总结:一方面使我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使我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发生很大变化,认同和吸纳了国外许多先进文明成果。
另一方面,我们也面临着不少腐朽思想、错误价值观的冲击。
我们要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正确认识和对往外来文化。
2、知识点讲解:根据课本P96图片、资料和正文部分内容分析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意义。
我国把对外开放作为一项基本国策,积极引进国外资金、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充分利用国外先进文明成果来加快现代化建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与竞争,开创了世界进入中国、中国走向世界的新局面。
3、改革开放的影响。
改革开放不仅使祖国的面貌、人们的生活发生巨大变化,而且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人生追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