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开国大典》精品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为什么要具体详细地写参加大典的人员和人数? 突出了开国大典的隆重。 参加人数很多,参加人员来自 各行业各阶层,说明了全国人民对这次大典的期待和重视。
丁字形一横的北面是一 道河,河上并排架着五 座白石桥;再北面是城 墙,城墙中央高高耸起 天安门的城楼。丁字形 的一竖向南直伸到中华 门。一横一竖的交点的 南面,场中挺立着一根 电动旗杆。
肃立 站立 5. 三十万人一齐脱帽( 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 6. 他( 站立 )在那儿,一动不动。
7 开国大典
第 二 课时
品读释疑
结构主旨
课堂拓展 当堂检测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
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 感情。 2.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开国大典的“大”主要体现在哪里?(串珠问题1) 大典的“大”主要体现在:成员多,到会群众范
围广;四面八方、汇集……来得早:早上六点多就 入场;人数多:成了人的海洋ꎻ热情高;直奔,五更 天,摸着黑,秩序好: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
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 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 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 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 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 众见面了。三十万人的 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主席台设在天安门 城楼上。城楼檐下, 八盏大红宫灯分挂 两边。靠着城楼左 右两边的石栏,八 面红旗迎风招展。
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 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运用 比喻、 夸张 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此 时天安门广场人山人海、红旗翻动的壮观景象,表现出了 人们参加大典的激动和兴奋的心情。
指的是什么? 表达了全国人民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 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 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 一齐欢跃起来。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指的是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 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这一宣布具有重大的历史意 义。 毛主席的宣布,震动了全中国,使全中国人民感到无比欢欣, 无比激动,无比自豪,它表明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本文写了入场、典礼、阅兵、游行 四个方面。
我会写
提示:点击生字进入详细讲解。
课堂小结 初读课文后,你知道了什么?
读完这篇课文,我们知道了课文从 “入场,典礼,阅兵,游行”四个方面 来写。
习题源于《点拨》“当堂练习”第一、二题
一、选字填空。
1. 檐 瞻
( 瞻 )仰
2. 钮 纽
( 纽 )扣
3. 爆 暴
从此,人民当 家做主的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诞 生了。
创建国家的 重大典礼。
典:是指盛大、隆重的仪式。 大典:隆重的规模宏大的仪式。 开:建立、成立的意思。 开国:建立新的国家。
学习目标
1. 会写本课12 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 梳理文章脉络,了解课文大意。 3. 朗读课文,感受典礼的盛大。
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 上,跟群众见面了。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这段话是什么描写,你有什么体会? 这是对毛主席与群众见面场面的描写,从“排山倒
海”“一齐投向”等词语中可以体会出人民群众对伟大领 袖毛泽东的无限热爱之情,对新中国成立的无限期待,同 时也衬托出了人民领袖的高大形象。
( 爆 )炸
4. 佛 拂
飘( 拂 )
5. 效 郊
( 效 )率
6. 防 妨
( 妨 )碍
房( 檐) 电( 钮) ( 暴) 动 仿( 佛) ( 郊)区 ( 防)守
二、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汇集 聚集
1. 几个人( 聚集 )过来,站成一个圆圈。 2. 丁字形的广场( 汇集 )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
诞生 出生 3. 小明于1989 年6 月( 出生 )了。 4. 1949 年10 月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 诞生)了。
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 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1949年10月1日,30万群众聚集在(天安门广场 ),
满怀( 无比喜悦和激动的心情
)参加了开国
大典,瞻仰( 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
),聆听
( 毛主席宣读公告 ( ),观看( 阅兵式 ),
会后举行了( 盛大的群众庆祝游行
)。
开国大典分为几个部分? (串珠问题1)
宣布典礼 开始
奏国歌
宣布新中 国成立
升国旗
•
理解词语
典礼 排山倒海 瞻仰 高潮 诞生 徐徐上升
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把高山推开,把大海翻倒过来。形容 声势巨大,不可阻挡。 隆重举行的仪式。 指事物在一定阶段内发展的顶点。 怀着敬意看。 形容物体缓慢上升。 出生。
检查自读情况
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 句子是否通顺。
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开国大典 的哪几个场面?
7 开国大典
第 一 课时
助读资料
初读感知
当堂检测
时代背景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 成立以来,领导全国人民 为推翻压在头上的三座大 山进行了可歌可泣的顽强 斗争。
抗日战争,多少英雄儿女前赴后继、浴血奋战。
保家卫国三年的解放战 争,中国人民终于推翻了 蒋介石的反动统治,迎来 了全国的大解放,迎来了 “开国大典”的盛况。
群众游行
阅兵式
宣读中央人民政 府的公告
这部分介绍了大典的时间、地点、参 加人物,还介绍了会场的结构和布置; 群众进场等情况。
时间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 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在首都北京举行典礼。
地点
参加开国大典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 席、副主席、各位委员,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代 表,有工人、农民、学校师生、机关工作人员、城防部队, 总数达三十万人。观礼台上还有外宾。
自读提示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多音字
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加点的字 是多音字!
今天首都北京天安门热闹非凡,因为今天是国庆节。
•
dōu(都有) 都 dū(首都)
注意加点字 的读音!
读一读:北京是中国的首都(dū),也是一座文化城市, 每年来这里旅游的• 人都(dōu)很多。
丁字形一横的北面是一 道河,河上并排架着五 座白石桥;再北面是城 墙,城墙中央高高耸起 天安门的城楼。丁字形 的一竖向南直伸到中华 门。一横一竖的交点的 南面,场中挺立着一根 电动旗杆。
肃立 站立 5. 三十万人一齐脱帽( 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 6. 他( 站立 )在那儿,一动不动。
7 开国大典
第 二 课时
品读释疑
结构主旨
课堂拓展 当堂检测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
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 感情。 2.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开国大典的“大”主要体现在哪里?(串珠问题1) 大典的“大”主要体现在:成员多,到会群众范
围广;四面八方、汇集……来得早:早上六点多就 入场;人数多:成了人的海洋ꎻ热情高;直奔,五更 天,摸着黑,秩序好: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
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 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 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 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 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 众见面了。三十万人的 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主席台设在天安门 城楼上。城楼檐下, 八盏大红宫灯分挂 两边。靠着城楼左 右两边的石栏,八 面红旗迎风招展。
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 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运用 比喻、 夸张 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此 时天安门广场人山人海、红旗翻动的壮观景象,表现出了 人们参加大典的激动和兴奋的心情。
指的是什么? 表达了全国人民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 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 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 一齐欢跃起来。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指的是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 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这一宣布具有重大的历史意 义。 毛主席的宣布,震动了全中国,使全中国人民感到无比欢欣, 无比激动,无比自豪,它表明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本文写了入场、典礼、阅兵、游行 四个方面。
我会写
提示:点击生字进入详细讲解。
课堂小结 初读课文后,你知道了什么?
读完这篇课文,我们知道了课文从 “入场,典礼,阅兵,游行”四个方面 来写。
习题源于《点拨》“当堂练习”第一、二题
一、选字填空。
1. 檐 瞻
( 瞻 )仰
2. 钮 纽
( 纽 )扣
3. 爆 暴
从此,人民当 家做主的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诞 生了。
创建国家的 重大典礼。
典:是指盛大、隆重的仪式。 大典:隆重的规模宏大的仪式。 开:建立、成立的意思。 开国:建立新的国家。
学习目标
1. 会写本课12 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 梳理文章脉络,了解课文大意。 3. 朗读课文,感受典礼的盛大。
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 上,跟群众见面了。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这段话是什么描写,你有什么体会? 这是对毛主席与群众见面场面的描写,从“排山倒
海”“一齐投向”等词语中可以体会出人民群众对伟大领 袖毛泽东的无限热爱之情,对新中国成立的无限期待,同 时也衬托出了人民领袖的高大形象。
( 爆 )炸
4. 佛 拂
飘( 拂 )
5. 效 郊
( 效 )率
6. 防 妨
( 妨 )碍
房( 檐) 电( 钮) ( 暴) 动 仿( 佛) ( 郊)区 ( 防)守
二、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汇集 聚集
1. 几个人( 聚集 )过来,站成一个圆圈。 2. 丁字形的广场( 汇集 )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
诞生 出生 3. 小明于1989 年6 月( 出生 )了。 4. 1949 年10 月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 诞生)了。
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 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1949年10月1日,30万群众聚集在(天安门广场 ),
满怀( 无比喜悦和激动的心情
)参加了开国
大典,瞻仰( 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
),聆听
( 毛主席宣读公告 ( ),观看( 阅兵式 ),
会后举行了( 盛大的群众庆祝游行
)。
开国大典分为几个部分? (串珠问题1)
宣布典礼 开始
奏国歌
宣布新中 国成立
升国旗
•
理解词语
典礼 排山倒海 瞻仰 高潮 诞生 徐徐上升
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把高山推开,把大海翻倒过来。形容 声势巨大,不可阻挡。 隆重举行的仪式。 指事物在一定阶段内发展的顶点。 怀着敬意看。 形容物体缓慢上升。 出生。
检查自读情况
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 句子是否通顺。
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开国大典 的哪几个场面?
7 开国大典
第 一 课时
助读资料
初读感知
当堂检测
时代背景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 成立以来,领导全国人民 为推翻压在头上的三座大 山进行了可歌可泣的顽强 斗争。
抗日战争,多少英雄儿女前赴后继、浴血奋战。
保家卫国三年的解放战 争,中国人民终于推翻了 蒋介石的反动统治,迎来 了全国的大解放,迎来了 “开国大典”的盛况。
群众游行
阅兵式
宣读中央人民政 府的公告
这部分介绍了大典的时间、地点、参 加人物,还介绍了会场的结构和布置; 群众进场等情况。
时间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 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在首都北京举行典礼。
地点
参加开国大典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 席、副主席、各位委员,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代 表,有工人、农民、学校师生、机关工作人员、城防部队, 总数达三十万人。观礼台上还有外宾。
自读提示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多音字
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加点的字 是多音字!
今天首都北京天安门热闹非凡,因为今天是国庆节。
•
dōu(都有) 都 dū(首都)
注意加点字 的读音!
读一读:北京是中国的首都(dū),也是一座文化城市, 每年来这里旅游的• 人都(dōu)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