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肿瘤学科的发展历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述中医肿瘤学科的发展历史、现状与未来展望》姓名:***
年级:2016级
班级:一附院专业硕士1班
专业:中医妇科学
试述中医肿瘤学科的发展历史、现状与未来展望
摘要:系统阐述了中医肿瘤学发展历程及历代医家、论着对肿瘤类疾病的认识过程,通过对中医药防治肿瘤相关文献的回顾分析,本文就中医药防治肿瘤在理论、临床、实验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前景作一展望。
关键词:中医肿瘤历史现状展望
中医药学关于防治肿瘤的理论和实践,源远流长,在肿瘤的辨证论治方面具有独到的认识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更好的继承和发扬,有必要对其发展历程作一系统阐述。
1、中医肿瘤学科的发展历史
原始社会至秦汉时期
早在殷商时期殷墟的甲骨文中,就已记载有“瘤”的病名。
先秦时期的《周礼》记载“疡医”所主治的“肿疡”就包括当今临床的肿瘤在内,并且主张内外结合的治疗方法。
对于肿瘤类疾病较系统的认识,则是从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我国最早的医书-《黄帝内经》(下简称《内经》)开始的,该书奠定了中医肿瘤学形成与发展的基础。
在《灵枢百病始生篇》云:“虚邪之中人也,……留而不去,则传舍于络脉……。
”留者,瘤也,日久则传舍或留着于各处,此为中医对转移肿瘤疾病的最早记载。
书中所记载的肠蕈、伏梁、马刀、石瘕、积聚、噎嗝等病证与现代某些肿瘤的临床表现极为类似,如《素问邪气脏腑病形》云:“胃病者腹月真胀,……,膈咽不通,食饮不下”,则与现今临床所见的食道、胃、贲门肿瘤症状相似。
同时,《内经》对某些肿瘤的病因病机也作了许多论述,如认为肿瘤是由于“虚邪中人,留而不去,……,息而成积”,以及“喜怒不适,……,积聚已留”等外感六淫、内伤七情等各种邪气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影响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郁滞不通,均为导致肿瘤发生的原因。
另外,《内经》还认识到“邪气客”、“结气归之”以及“其气必虚”等是筋瘤、肠瘤等发生的内在原因和根据。
另外,据《吕氏春秋尽数》和《素问异法方宜论篇》已注意到肿瘤的发生与饮食水土、地区方域和生活习惯的不同有关,对于现今肿瘤的防治与普查仍有重要指导意义。
《内经》中所体现出来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基本理论特点以及“治未病”的预防学思想,是指导后世早期防治、诊疗肿瘤的准则。
《内经》载有“坚者削之”、“结者散之”等治疗法则,对当今防治肿瘤疾病仍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继《内经》之后,秦越人所着《难经》最早论述了某些内脏肿瘤的临床表现和生成原理,如《难经五十五难》对积聚病的病位、病性和具体症状均已有所记述,《难经五十六难》对内脏肿瘤“五脏之积”作了大致的区分和描述,指导了后世防治肿瘤的临床实践。
秦汉时期成书的《神农本草经》所载人参、杜仲、白术及大黄、半夏等迄今仍为中医治疗肿瘤的常用药,据统计该书所载365味药物中,有治疗肿瘤一类疾病(如积聚、肿疡、恶疮等)的达150余味,对后世防治肿瘤有深远的影响。
东汉末年,张仲景着《伤寒杂病论》对“胃反”、“积聚”及妇科肿瘤等的脉因证治进行了较为明确的阐述,还较明确地指出了某些肿瘤的鉴别与预后,书中所载“鳖甲煎丸的鉴别与预后,书中所载“鳖甲煎丸”、“大黄虫丸”等至今仍为肿瘤临床常用。
同时代华佗在《中藏经》中载:“夫痈疽疮肿之所作也,皆五脏六腑蓄毒不流则生矣,……。
”认识到肿瘤发生机理是人体内部脏腑功能失调、蓄毒不化而成,强调了内因在疾病发生中的重要性。
对肿瘤的外科治疗,秦汉时期已有手术治疗的记载。
如汉初的《淮南子汜论训》记载了汉以前就有一些简单手术的记载,《后汉书华佗传》有关于我国外科手术割治胃肠肿瘤类疾病最早的记载,开创了人类手术治疗内脏肿瘤的先河。
可见,中医肿瘤学说的起源和研究在秦汉时期就已初露端倪,为后世肿瘤学说的形成、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魏晋隋唐五代时期
魏晋隋唐五代时期,肿瘤学在前人理论的基础上,加深了对某些肿瘤如甲状腺肿瘤、乳腺肿瘤及其它内脏肿瘤病因病机及诊断的认识,治疗上也取得了长足进步。
晋皇甫谧总结秦汉三国以来的针灸学成就着成《针灸甲乙经》,书中载有大量的针灸方法治疗肿瘤疾病如噎膈、反胃等内容,能够根据噎膈部位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针刺方法来治疗。
晋葛洪所着《肘后备急方》是一部当时医生的急诊手册,还论述了甲状腺肿及常见肿瘤的治疗。
如书中记载:“凡症见之起,多以渐生,如
有卒觉便牢大,自难治也。
腹中症有结节,便害饮食,转羸瘦。
”葛洪认识到肿瘤病有其发生、发展、恶化的典型过程,对于肿瘤疾病要预防为主,防止其传变和转移,还发明了红升丹、白降丹等升华药品,开创了化学治疗的先河,对后世痈疽、肿疡、瘿瘤、赘疣的治疗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隋巢元方所着《诸病源候论》中论及肿瘤类疾病病因证候的共有169条,比较详细和准确地记载了许多肿瘤类疾病的病因、病理及症状等,并成功地运用了肠吻合术、网膜血管结扎法等,在我国肿瘤学及外科手术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该书中还对“”、“瘕”的发生、发展过程及“乳石痈”症状的描述较为详细,还依不同情况将甲状腺肿瘤分类,对良、恶性肿瘤的鉴别具有了早期认识,防治方面除用碘质丰富的海藻、紫菜外,已经开始了内分泌治疗。
至唐孙思邈着《千金要方》,首先按发病性质和部位对“瘤”进行了分类,并有对类似当今宫颈癌瘤、乳腺部位肿瘤的记载,还擅长用如僵蚕、全蝎、蜈蚣、蝉蜕等虫类药物防治肿瘤病。
同时代王焘着《外台秘要》载有甲状腺肿的地方性发病情况,用猪、羊等动物的甲状腺和紫河车等治疗,书中搜集了防治甲状腺肿的药方36首,其中含碘丰富者计有27方,还有针灸等方法治疗肿瘤疾病的记载。
另外,唐太宗时所编的《晋书》记载有外科手术治疗“大瘤疾”的病例,藏医宇妥元丹贡布着《四部医典》也载有以灸刺、药粉为主的“大痨肿痞证疗法”及“瘿瘤疗法”等。
宋金元时期
在宋金元时期,由于医学流派之间的争鸣等原因,丰富了学术思想,充实了肿瘤学防治理论的内容,促进了肿瘤学的进一步发展。
宋东轩居士的《卫济宝书》中第一次提及“癌”字并论述“癌”的证治,把“癌”列为痈疽“五发”之一,提到用麝香膏外贴治疗“癌发”,书中“五善七恶”的观察方法,对肿瘤的诊治及判断预后均有一定指导意义。
《仁斋直指附遗方论》对癌的症状、病性也进行了较为详细地描述,认为癌症是“毒根深藏”造成的,为后世苦寒解毒法治疗癌症提供了理论依据,还提出了癌有“穿孔透里”和易于浸润、转移的性质。
赵佶着《圣济总录》论述了体内气血的流结或某些不正常物质的滞留,可能产生肿瘤疾病,并载有类似肝肿瘤的肝着、肝壅、肝胀等病的证治。
《严氏济生方》记载有割治手术与
药物结合治疗肿瘤的病例记载。
窦汉卿《疮疡经验全书》,对乳岩进行了细致地观察,描述其早期可治,晚期难治。
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将瘿瘤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包括现今临床上的甲状腺瘤等颈前肿物及其它软组织良性或恶性肿瘤。
金元时期,刘完素力倡寒凉用药以治疗火热病,于后世清热解毒、清热泻火等法治疗肿瘤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如用凉膈散治疗噎膈病就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张从正《儒门事亲》一书,力主祛除邪气而用攻法,但其在治疗噎膈、反胃等肿瘤类疾病时也非常重视辨证论治。
李杲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论点,并创立补中益气汤、通幽汤等,对于癌瘤患者有滋补强壮、扶正固本的作用。
朱丹溪倡“相火论”,对“反胃”、“噎膈”等肿瘤类疾病的治疗,主张以“润养津血,降火散结”为主,并创立大补阴丸、琼玉膏等方。
在《丹溪心法》中,对乳岩、噎膈、积聚痞块的形成、演变、预后和治疗等,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描述。
明清时期
明朝建立以后,在实践中对各种肿瘤的认识和诊治积累了一些新的经验,使肿瘤学理论与研究得以进一步深入和完善。
温补派代表张景岳《类经》和《景岳全书》,较为全面地总结了前人关于肿瘤类疾病的病因病机,对积聚的辨证认识又深入了一步,将治疗积聚瘕的药物归纳为攻、消、补、散四大类,提出了对噎膈、反胃等病的不同治法,还提出及早治疗轻浅病证以防止噎膈等肿瘤类疾病的发生,对当今治疗肿瘤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陈实功《外科正宗》对乳癌症状细致描述,书中提及“坚硬,木痛,近乳头垒垒遍生疮瘩”等特征,并认为治疗肿疡、肿瘤类疾病要内外科并重,尤以调理脾胃为要。
明王肯堂对肿瘤类疾病也有较深入地认识,在《证治准绳》记载了乳癌、噎膈等的病因病机及预后。
在明代《天工开物》和《本草纲目》中还认识到职业病的防治问题。
《本草纲目》中已载有治疗瘿瘤疣痣的药物如贝母、黄药子、海带、夏枯草等130余种,治疗噎膈的半夏、南星、三棱、莪术等利气化痰、开结消积药等。
明代陈实功治疗茧唇(唇癌)时,用烧灼止血法,以达止血和消除癌瘤的目的。
明申斗垣《外科启玄血瘤赘篇》记载采用割除法、药线结扎法治疗外突明显而根部细小的肿瘤、蒂状纤维瘤。
《外科证治全生集》详细记载了内服、外敷药物以治疗乳癌、恶核、石疽等。
古人非常重视预防及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清代吴谦在《医宗金鉴》认识到如能早期发现,施治得法,癌疾也是可以治愈而“带疾而终天”的。
还认识到肿瘤生长的部位多与脏腑、经络有关。
如认为“乳岩”属于肝脾病变。
崩漏、带下等属于肿瘤类疾病者多属冲、任二脉病变。
口腔肿瘤多属于心脾两经的病变。
喉部肿瘤是由肺经郁热,更兼多语损气而成。
说明只有辨明病所以及与经络的关系,才有利于肿瘤的防治。
并创制出许多行之有效的方药。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痈疽七恶歌、逆证歌和阴证歌均细致的观察肿疡情况,判断预后的辨证规律,丰富了肿瘤的诊断内容。
另外,在明清时期,还有关于类似阴茎癌、舌肿瘤等的记载,清代高秉均在其《疡科心得集》中描述了“肾岩翻花”发病过程,还把“舌疳”、“失荣”、“乳岩”、“肾岩”列为四大绝症,可见当时在临床实践中深刻观察到恶性肿瘤的预后不良。
清末至近代
在清末叶前后,西方医学大量传入,对肿瘤的认识就开始了中西医的汇通时期,肿瘤医学也有了显着的进步,使中医学对肿瘤的认识更趋深化。
在清末时期,已用癌来翻译Cancer,光绪年间出版的《辞源》中已收有“癌”字,其意义与今日所用一致,此后不少医家都开始使用“癌”这一名称。
对癌症的演变过程,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如刘野樵在《奇经直指》中已知道肝癌的发展可导致腹水,并用中药治疗肝癌、胃肠癌、子宫癌多例,均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光绪年间成书的《按摩要术》认为积聚之症,日久则“攻补为佳”,大力提倡内外结合治疗。
清末王清任所创立的“逐瘀汤”系列对后世活血化瘀法治疗肿瘤提供了有力的依据,为一大重要法则。
如以膈下逐瘀汤治疗腹部血瘀证,将化瘀和补虚法相结合是王氏治疗肿瘤积块的创造。
除活血化瘀法外当时对肿瘤的认识已较深入,如王维德《外科证治全生集》中用阳和汤、犀黄丸、千金托里散内服,蟾蜍外贴,确立了许多有效的治方。
唐容川是中西医汇通学派的较早期代表,在其所着的《血证论》、《中西汇通医书五种》书中所论“痞滞”证类似胃癌、肝癌、胰腺癌等,认为痞满、积聚、症瘕等肿瘤类疾病与气血瘀滞脏腑经络有关,提倡活血化瘀治法,确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张锡纯着《医学衷中参西录》在“治膈食方”中提出用参赭培元汤治疗膈证,阐释了食道癌与胃底贲门癌的因机证治,强调补中逐瘀法则,并附有若干详细痊愈病例,为当今防治肿瘤的扶正培本法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高秉衡
在《疡科心得集》对肿瘤杂病提出“有外内合证之医案,临证时应内外合诊,”高氏兼晓内外科,能全面考虑,既治疗肿瘤的原发灶,又治疗肿瘤引起的并发症。
2、中医药治疗肿瘤的现状
我国只有极少数的癌症患者仅用现代医学的肿瘤疗法,绝大多数患者选用中西医结合或中医药治疗。
中医药治疗肿瘤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中医对肿瘤的认识治法、临床应用和实验研究方面。
?
中医药的临床应用:大量临床观察证实,中医药在提高机体机能状态、减轻放化疗的副作用、促进骨髓功能、提高食欲、增加体力、改善睡眠、促进手术康复、增加放化疗效果方面都有比较好的作用,这是过去中医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方向和优势。
随着中医肿瘤学的发展,中医药在肿瘤的综合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突出表现在中医药与常规手术、放化疗的结合方面。
?
与化疗配合临床中,中医药与化疗配合可以增强疗效,减轻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中医药配合化疗已广泛运用于临床中。
2.1.2与放疗配合临床常用活血化瘀法、益气培本法、养阴扶正法、化痰散结法与放疗配合,能提高放疗效果。
临床中配合益气养阴中药能明显减轻放疗毒副反应。
2.1.3与手术结合临床证实如果在手术前后使用中医药,能够为手术创造有利条件,促进术后的恢复,预防和减少术后的复发和远处转移。
2.1.4与生物治疗相结合中医药与生物治疗均具有调节免疫功能、增强防御能力、诱导宿主反应、促进肿瘤细胞分化、增强宿主对放化疗的耐受性等作用,二者结合运用,可提高治疗效果。
?
2.1.5与热疗配合周文波认为热疗配合中医药,以热疗为“君”,推进“阳”的运动以促进“阳化气”的过程,抑制“阴成形”的过程,蒸解寒凝,直取肿瘤;以热增效的中药和中药控制肿瘤热耐受因子及有抗癌活性的中药口服或静点为
“臣”;用热疗加快中药反应速度,而发挥中药更大的抗癌效果;用中药增加热疗治癌的敏感性。
“君臣”相须相伍,相辅相承。
2.1.6晚期肿瘤的单独运用中医药在晚期肿瘤的治疗上更有优势,这类患者约占全部癌症患者的1/3,包括治疗后复发、病情发展、延误诊治者,多见于基层医院或为非住院患者,瘤体较大且体质虚衰。
现代医学的抗癌或减瘤措施已无法开展,中医药治疗可以明显减轻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随着“带瘤生存、重视生活质量的改善”等肿瘤治疗理念的深入,在晚期肿瘤的治疗中,中医药的运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2.2中医药的实验研究大量的临床实验阐述了中医药治疗肿瘤的机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2. 2.1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随着肿瘤瘤体血管生成,大量肿瘤细胞进入血液循环,然而大部分肿瘤细胞在血液循环中死亡,只有%的肿瘤细胞能够在血液循环中生存并可能形成继发的转移灶。
宿主的免疫系统对循环中的肿瘤细胞的杀伤是不可低估的。
?
2.2.2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肿瘤组织在长到2 mm 以上时,需要生成新生血管才能继续增殖。
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在肿瘤转移过程中占重要地位;原发瘤的增殖需要形成新生血管;原发肿瘤的新生血管的血管壁和基底膜发育不完全,肿瘤细胞易进入血液循环;血管新生实质上就是内皮细胞的侵袭过程;转移灶的增殖也依赖于新生血管的生成。
所以,血管生成抑制剂兼有抗肿瘤增殖和抗转移的双重作用,已日益受到人们重视。
中药在这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一定进展。
2.2.3抑制肿瘤细胞的侵袭肿瘤的转移与肿瘤细胞的侵袭作用是密切相关的。
有人认为侵袭和转移是一个过程中的两个阶段,即侵袭是转移的前奏,转移是侵袭的结果。
黏附、水解酶的分泌、运动是肿瘤细胞侵袭的三个基本环节。
通过阻断肿瘤细胞与基质成分的黏附、抑制蛋白水解酶活性、抑制肿瘤细胞的运动能力可能有抗侵袭和转移的作用。
?
2.2.4 逆转肿瘤多药耐药(MDR)肿瘤多药耐药是现代研究的一个热点,耐药原因多认为细胞膜蛋白异常:多药耐药基因编码的P-糖蛋白(permeability lycoprotein,Pgp)高表达被认为是产生MDR最主要的原因;此外,酶表达异常及细胞凋亡相关基因如bcl22、c2myc、突变p53 等均与耐药性的发生有一定关系[22]。
?
3、学科发展趋势
中医药在肿瘤中的应用是我国肿瘤治疗的优势和特色,如何在保持中医特色的基础上,引入现代最新的肿瘤研究成果,使中医肿瘤学术发展与国际肿瘤研究接轨,这应该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
近期中医肿瘤研究领域有望取的显着进展或突破的研究方向
中医肿瘤创新理论研究:目的在于从多层面探索中医肿瘤特色病因病机、辨证规律等,构建全新的、具有突破性的中医肿瘤创新理论体系与方法。
中医肿瘤证候学研究:采用文献整理和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根据不同肿瘤的临床证候特点,对证候核心特征进行规范化研究;进行肿瘤病证结合及方证对应研究;建立中医肿瘤证候研究的现代方法;开展证候基因组及蛋白组学的探索性研究。
中医药维护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生活质量研究是目前肿瘤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
临床研究显示:中医药在改善肿瘤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和特色,开展中医药维护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对发展中医肿瘤学科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肿瘤临床规范化和疗效标准化研究:中医肿瘤临床规范化的建立是提高中医肿瘤临床整体水平的关键,也是中医肿瘤临床研究与国际接轨的关键。
而中医肿瘤临床疗效标准的确立,将为中医肿瘤临床科研提供更可靠的基础。
所以,开展中医肿瘤临床规范化和疗效标准化研究,对提高中医肿瘤学科的整体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中药外用控制癌性疼痛的研究:解除癌症患者疼痛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一个重
要环节。
中药外用缓解癌性疼痛是中医药在肿瘤治疗中的特色与优势,具有很好的研究基础,有望取得显着进展与成绩。
中医肿瘤诊断研究:中医诊断是中医肿瘤临床诊疗的特色,近年来引起临床医家的广泛重视,特别在舌诊、耳诊等方面对早期发现、判断肿瘤预后有一定的意义,可能在预测肿瘤方面取得突破。
需要长期稳定支持重点攻克的关键问题
中医抗肿瘤新药与新剂型的研究:中医抗肿瘤药物的研究是目前中医肿瘤治疗发展的关键,我们应从辅助用药研究转向特色中药抗癌药物的研究开发。
药物剂型研究应逐步转向新型给药抗癌制剂开发,如外用经皮给药制剂、控缓释制剂等。
中医药防治放、化疗毒副反应的研究:放、化疗是目前肿瘤临床治疗的主要手段,但由于其严重的毒副作用,影响了其临床的应用。
中医药在减轻放、化疗毒副反应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深入开展中医药防治放、化疗毒副反应的研究,能有效提高中医肿瘤学科在肿瘤防治中的地位与作用。
中医药预防肿瘤转移与复发的研究:肿瘤转移与复发是临床肿瘤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中医药在预防肿瘤转移与复发方面具有潜在的优势,开展中医药预防肿瘤转移与复发的研究,对提高肿瘤临床治疗效果具有重大意义。
体质与肿瘤发病的相关研究:从中医体质角度探讨患者体质与肿瘤发病的相关性,将为“治未病”提供理论基础,并为预防肿瘤提供新途径与方法。
中药单体及复方抗肿瘤作用分子机制的研究:中药单体及复方抗肿瘤作用的研究是中药新药研究的基础,其不仅为中医抗癌研究提供可靠的实验研究数据,也为药物研发奠定了基础。
积极开展中医药抗多药耐药、对放化疗减毒增敏、对肿瘤血管生成及靶向作用的研究。
中医肿瘤学科发展对策建议
根据中医肿瘤学科发展趋势、目标我们考虑中医肿瘤未来发展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文献与经验的整理:
中医药学的发展来源于临床,传统文献资料和经验是中医学发展的基石。
传统中医文献中蕴涵了丰富的经验总结,所以,中医肿瘤学的发展必须落实了传统中医文献与经验的整理与研究。
①加强对中医药古籍文献的研究, 从古籍文献中吸取
精华。
通过古籍文献的整理与研究,丰富和充实中医肿瘤的科学内涵。
②加强对名老中医及民间经验的整理和继承,通过这些宝贵经验的总结,从中寻找肿瘤治疗的更好思路与方药。
临床规范化与疗效标准的确定
中医肿瘤临床规范化的建立是提高中医肿瘤临床整体水平的关键,也是中医肿瘤临床研究与国际接轨的关键。
而中医肿瘤临床疗效标准的确立,将为中医肿瘤临床科研提供更可靠的基础。
要实现这一任务,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①提高中医临床医师的整体水平,强化中医基本功的训练和临床科研能力的培养,开展系统、规范化的中医肿瘤培训。
②建立规范化的中医抗癌制剂的临床应用指南,避免临床的盲目应用。
③建立有效、合理、规范、有指导意义的中医规范化治疗的临床指引。
方案制定要注重科学性、可重复性、可操作性并保持一定的灵活性。
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在诊疗方法上有很大不同, 往往不限于一病一方, 一方一药, 临床研究存在较大的难度和复杂性。
不能简单的套用现代医学的模式, 将特定的方药作为研究对象, 必然脱离临床实际, 其合理性与可重复性就会受到影响, 难以在临床得到推广。
中医治疗的特点是将中医的治则治法应用于中医临床诊疗全过程,是联系辨证与用药之间的枢纽, 有相对固定的内容。
制定规范化治疗方案抓住了这一环节就可以做到“方以法立, 随证加减”, 即抓住了研究的最佳切入点。
④从中医药治疗特色出发,制定符合中医临床的疗效判定标准。
如:从肿瘤患者生活质量、肿瘤无疾病进展期等指标确定统一的中医疗效标准。
⑤开展多中心,随机,大样本的临床研究,为中医肿瘤研究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强化实验研究,阐明中医药治疗肿瘤的内在机制
近年来,中医药抗肿瘤的基础研究已经从原来的细胞水平发展到了分子水平及基因水平。
如何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更好的阐明中医抗肿瘤的内在本质是中医肿瘤学术发展的关键。
①提高中医肿瘤研究的整体水平,强化临床与实验研究的有机结合,避免从实验到实验的简单研究模式,避免单纯追求高新指标的所谓的机制研究。
改变既往在药物临床疗效尚不肯定时即进行机理研究的倾向, 吸取中医药肿瘤基础研究的经验和教训, 合理应用现代研究的前沿技术, 研究既要有显着的中医特色, 又要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②积极开展中医药抗多药耐药、对放化疗减毒增敏、对肿瘤血管生成及靶向作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