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智慧与幸福人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之乐,是由近及远,逐 渐把人性内在的、处于萌芽状态的善推广出去,最 终达到和谐社会
PPT文档演模板
儒家智慧与幸福人生
•自身之乐:“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
福善祸淫
•你行善,是良性社会的道德楷模,将得到众人尊重,是有福之人 •你作恶,必将受到众人的指责,法律的惩戒,是社会祸害之首 •这种无愧的心情所孕育的自信和自得是快乐的。
PPT文档演模板
儒家智慧与幸福人生
•(二)儒家幸福观
•1、德性与功利的幸福观
•“性伪和,然后圣人之名一”——荀子·性恶篇
• “性”:对功利幸福对物质欲望的追求。 •“伪”:后天的礼义修养积善成德、对德性幸福的追求,
• •性伪合:通过道德修养等把人的物质欲望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使 •人性达到真、善、美的统一,最终达到德性的完满。论证后 •天的积善成德、礼乐修养之必要并实现人生的幸福。
PPT文档演模板
儒家智慧与幸福人生
•中国最早的幸福观
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
五曰考终命
六极:一曰凶短折;二曰疾;三曰忧;四曰放在一起讨论,要认清什
么是福就必须分析祸,五种幸福要素的综合成为衡量一个
人是否获得幸福的标准;
•“攸好德”把幸福与道德联系起来,将爱好美德看成是
PPT文档演模板
儒家智慧与幸福人生
•2、义利之辩的幸福观
•1.1 义利的概念
• 利就是以刀割禾,引申为物质利益,义就是合理分配, • 义利关系就是怎么合理分配的问题,
PPT文档演模板
儒家智慧与幸福人生
•1.2 义利之辩的原则
•“富与贵, 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
•不处也”
——《论语·里仁》
• 见利思义:利并非不能取, 要以“义”为准 则
•1、惠而不费:培养节俭知足的消费观
•奢侈意味着对于欲望的放纵、节俭 意味着道德约束,对于人本身欲望 的调节。 •厉行节俭的人更具有艰苦奋斗的精 神,会把对于美好品德和高尚人格
•(3) 中庸思想注重和谐统一
• 各种不同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因素 之间应该相互吸收、相互补充有利于自己的因素,有 节制有控制,以使事物达到整体和谐的最佳状态。
PPT文档演模板
儒家智慧与幸福人生
•三、汲取儒家智慧营造

幸福人生
PPT文档演模板
儒家智慧与幸福人生
•(一)学习中庸之道的平衡之美
• 义然后取:如果合理就可以接受
PPT文档演模板
儒家智慧与幸福人生
•1.3 百姓利益的取得
百百 姓姓 不足 足, ,君 君孰 孰与 与不 足足 ??
•关注百姓利益是为政的首要任务,民众和国家的 利益致上。国家以民为本,统治者要“敬德利 民”、富民教民。
PPT文档演模板
儒家智慧与幸福人生
•3、中庸之道的幸福观
•“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
• 任何事情都必须掌握分寸,根据不同情况采取适宜办法 •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这个最佳效果就叫做中。 • 必须把握住“过”与“不及”两种倾向使之不走向极端
PPT文档演模板
儒家智慧与幸福人生
•中庸思想不是无原则、无条件的“和稀泥”,具有 非常实用的普世性。在诸多可供选择的可能性中,以 积极进取的态度,遵循客观规律,作出最合适的选择。
儒家智慧与幸福人生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5
儒家智慧与幸福人生
目录
•幸福是什么 •儒家幸福观 •汲取儒家智慧营造幸福人生
PPT文档演模板
儒家智慧与幸福人生
•一、幸福是什么
PPT文档演模板
儒家智慧与幸福人生
•现代人不幸福
•身体多病; •心理压力; •五伦危机; •离婚率高; •难得善终;
PPT文档演模板
儒家智慧与幸福人生
•(2)中庸思想讲究变通

中庸思想并非固定不变的教条,强调发展变
化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简单地照搬,否则,中
庸思想就失去了它本来的含义。
• 中庸思想的灵活性变
•通性不能凭主观愿望任意
•变通以客观规律原则为依
•据,否则就会偏离中庸之
•道。
PPT文档演模板
儒家智慧与幸福人生
•钱多了幸福少了
PPT文档演模板
儒家智慧与幸福人生
PPT文档演模板
儒家智慧与幸福人生
n 拿自己的痛苦去比较别人的幸福,然后在追 逐幸福的过程中很多人觉得自己越来越不幸福。 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精神方面却出现危机,中国的 传统文化历来重视精神层面的研究,越来越多的 人希望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上学习怎么获得幸福。
•“过犹不及”
•“不及”是没有达到“中”,其根源在于太拘谨和 保守;而“过”则是超过了“中”,其原因在于太放 纵和激进。都违背事物的客观规律,偏离中道而走向 极端的失中现象。平衡有幸福感,是儒家的一个很重 要的文化。
PPT文档演模板
儒家智慧与幸福人生
3.2中庸思想的基本特征
•(1)中庸思想重视执两用中
幸福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个人获得幸福、避免灾祸的实践
路径。
PPT文档演模板
儒家智慧与幸福人生
•现代人的幸福观
•你幸福吗?
PPT文档演模板
儒家智慧与幸福人生
PPT文档演模板
儒家智慧与幸福人生
•二、儒家幸福观
PPT文档演模板
儒家智慧与幸福人生
•(一)儒家幸福观的发展
•1、德性幸福
儒=人+需
• 德性指的是人的道德品性,正义诚实友爱等 •这些品格都属于德行的范围
•“孔颜之乐” 奠定了儒家德性幸福的基本形态,此种幸 福强调德性的完满、人格的成就、境界的升华,在儒家 幸福观中确立了德性至上的原则。
PPT文档演模板
儒家智慧与幸福人生
•2、孟子:君子三乐
血缘亲情之乐: 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
PPT文档演模板
儒家智慧与幸福人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 之幼
• 人们对美好品德的追求使得人的存在具有了价值和 意义;内在信仰的支撑使的不论在何种境遇中都能向着 目标前进。
PPT文档演模板
儒家智慧与幸福人生
孔颜之乐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 不义而富且贵,於我如浮云。”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 • 回也不改其乐。—— —— 《论语》
PPT文档演模板
儒家智慧与幸福人生
•感化外人之乐: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 三乐也”
•英才=德行+知识
PPT文档演模板
儒家智慧与幸福人生
2 、功利幸福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 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 ,合于文理,而归于治。
•——《荀子·性恶篇》
•“涂之人可以为禹”

——《荀子·性恶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