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经济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AFTA下中国与马来西亚货物贸易的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
【摘要】
马来西亚属中等发达国家,农业相对薄弱,有一定的工业基础,但缺乏研制、设计好人开发能力。机械工业和成套设备制造业也较为薄弱。马来西亚在这东盟各国中,人均GDP 排在第三位。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马来西亚的工业在东盟各国中处于比较全面发展的状况。
中国与马来西亚的经贸往来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20世纪70年代两国贸易额开始迅速增长。进入21世纪后,双边贸易、相互投资及劳务与旅游合作等方面都发展较快,并开展了园区建设。中马合作成绩斐然,但也在贸易逆差、市场竞争、劳工政策等方面存在制约因素。未来借助《中马经贸合作五年规划》、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共同推动“中国-东盟互联互通”建设、打造CAFTA升级版、区域经济一体化领域的合作等契机,中马经济合作充满机遇。
【关键字】经贸合作;贸易互补;经济合作;中国;马来西亚
一、中国与马来西亚的货物贸易发展的现状
马来西亚资源丰富,矿产资源主要有锡矿、石油、天然气,还有铁、金、钨、煤、铝土、锰等矿产。盛产热带硬木。全国有耕地面积414万公顷,占可耕地面积的30.6%,以经济作物为主,主要有棕油、橡胶、胡椒、可可和亚热带水果等。
自2002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启动以来,中国与马来西亚的双边贸易发展迅猛,2004-2007年马来西亚连续4年成为中国在东盟地区的第二大贸易伙伴,2008年马来西亚超过新加坡越居中国在东盟地区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双边进出口总额达534.69亿美元,
站中国与东盟货物贸易总额的23.14%。
纵观2002-2008年中马经贸的发展,中马经济存在着以下的几个显著特点:
1. 占中国与东盟贸易份额较大,双边进出口来往发展迅速。
马来西亚与中国的贸易额约占东盟与中国贸易总额的四分之一,2002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之初,中马双边进出口总额就得到了142.71亿美元,是同期中国与东盟各国双边贸易总额有突破100亿美元的仅有的两个国家之一(另一个为新加坡,2002年中国与新加坡的双边进出口总额达到了140.18亿美元),中马双边贸易增长率达到了51.4%,在接下来6年,中马双边贸易增长率约为20%。2008年马来西亚成为中国在东盟地区第一大贸易合作伙伴,双边进出口总额达到534.69亿美元。
2.双边贸易增长率呈波动下降趋势。
2002-2008年中马双边贸易发展可分为两个周期。2002-2005年,中马双边进出口增长率从51.4%的峰值,逐步回落到16.9%,2006至2008年,略有回升,2007年达到了25.0%,2008年回落至15.2%。中马双边贸易增长率呈波动下降趋势。其原因跟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进程有很大关系。2002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启动,中国与东盟共同实施CEPT条款及其他贸易优惠政策,大大刺激了中马经贸的发展,出现了中码经济发展历程中的第一个高峰,之后随着刺激效应的消退,中马经贸增长率趋于平缓,2005年7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货物贸易协议》降税计划开始实施随之而来2006年至2007年出现了中马经贸发展的一个小高潮,2008年有所减退。
3.中国对马来西亚存在大量贸易逆差。
中马贸易逆差由来已久,从目前可以查到的数据,从1990年到2008年中国连续19年对
马来西亚出现贸易逆差。2002-2008年中国与马来西亚贸易逆差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2002-2004年,中马贸易逆差逐年扩大,从43.21亿美元扩大到100.88亿美元;2004-2008年中马贸易逆差连续5年在100亿美元上下浮动,除2005年的贸易逆差为94.89亿美元低于100亿美元以外,其余4年中国对马来西亚的贸易逆差均超过100亿美元。这些贸易逆差的出现原因较为复杂,有世界贸易分工和贸易格局的影响,有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构建的影响,也有人民币升值、中国产业升级以及能源需求扩大的影响。在双边进出口绝对额上,中国对马来西亚的出口额小于中国自马来西亚的进口额,但是从增长率上看,2002-2008年中国对马来西亚的出口增长率均高于中国自马来西亚进口增长率,维持目前的发展势头,中马之间的贸易逆差有望在未来几年逐步缩小。
二、存在的问题分析
虽然中国与马来西亚之间双边贸易发展迅速,特别是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启动以来,双边贸易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双边贸易具有广阔的发展前途,但仍然面临着一系列的制约因素,需要妥善解决一系列问题。中马双边贸易中存在着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中马双边贸易面临着不平衡性和不确定性风险
中马双边贸易表现出长期的不平衡性,中国长期处于贸易逆差地位,且贸易逆差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不利于双边贸易的持续稳定发展,增加了产生贸易摩擦的机会。中马的贸易额不断扩大的同时,中马双边的贸易逆差也不断扩大,且后者的增速高于前者。
中国商务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02年贸易逆差为76.3亿美元,2003年达到了164.1亿美元,2004年已超出200亿美元。2005年1~7月,中国前10位贸易逆差来源地中,马来西亚占其一,此外东盟国家中还有菲律宾和泰国,中国对这三国的贸易逆差总计达
119.1亿美元。如何改变贸易的不平衡性,是中马双边都必须认真面对的问题。
(二)中马双边贸易面临农产品贸易摩擦与冲突
中国农产品对东盟的出口面临着较大的市场竞争压力,直接影响到中国的农业发展,甚至加重中国政府解决“三农”问题的压力。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农产品贸易不平衡性日益显露。“早期收获”计划所列的570个税号都为农副产品,降税已从2004年1月1日开始。中国虽是农产品生产大国,但农产品成本高,质量差,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较低。近年来,中国农产品对东盟的出口增长率已呈下降趋势。如何平衡双边农产品贸易中出现的不平衡问题,直接关系到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的未来发展。
(三)中马双边贸易面临着敏感商品和大宗商品贸易摩擦风险
中马双边贸易受到某些重要、大宗产品贸易增长波动的较大冲击,对中国某些产业发展造成实质性损损害,甚至对中马双边外交关系产生不利影响。尽管敏感产品关税还没有大幅度下降,但像大米、橡胶等敏感产品不可能长期用高关税来保护。如果大幅降税,必然产生消极影响效应。以天然橡胶为例,中国海南省是全国最大的生产基地,占国产总量的70%。但海南省天然橡胶生产成本较马来西亚等同要贵一倍多。马来西亚产橡胶成本每吨仅人民币3000元~4000元,而海南产的要9000元。这主要是由于海南省产胶企业的负担重造成的。在这种体制下,海南橡胶根本没有竞争力。另外,东盟产天然橡胶质量也比海南的高,在中国市场销路很不错。一旦取消关税,其销量必将猛增。海南10万名胶农的生计将面临生死考验。大米也存在类似问题。关税下降后,中国产品将大量进人东盟市场。这已经引起了一部分华人的忧虑。因此,如何妥善解决敏感性商品、大宗商品贸易中消极影响,是中马双边贸易发展中必须妥善解决的另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