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二次方程与几何综合,以及 最值问题(教师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元二次方程与几何综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运用根的判别式及韦达定理解决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有关的几何问题,强化旋转中的基本图形和有关圆的综合题的处理方法.
能力目标:能熟练地将方程的根与几何图形中的条件联系起来,通过方程的性质和几何图形的性质实行转化.
情感目标:增强学习的信心,培养科学探究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的与几何图形之间的联系.
三、教学难点
含参一元二次方程的处理.
四、课时安排
2~3课时(2小时左右).
五、教学过程
1.先简单回顾上节课一元二次方程综合题的基本方法,并回顾韦达定理的基本内容和含参数的一元二次方程的处理方法.
2.例题讲解:
【例1】(2013~2014·江岸九上起点·25)(试题难度:A)
参考答案:(1)①3
2 b a ;②m =1(2)5000. 分析:(1)①△ABD 的三边分别为a b a 252、
、,且∠BAD =45°,故过B 点做BF ⊥AD 于F ,在△BFD 中使用勾股定理可以得到a 、b 之间的关系式,因式分解之后得到两个结果,根据条件a
(2)a 、b 、c 长度都未知,只知道BE 的长,直接去求五边形各部分面积肯定行不通.考虑到△ABC 和△ADE 是两个共底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尝试使用全等将五边形ABCDE 拼接成为一个与BE 相关的三角形.故取CD 中点F ,延长EF 至G ,使FG =EF ,连接BG 、CG ,则△EDF ≌△GCF ,△BAE ≌BFG ,所以五边形ABCDE 的面积就等于△EBG 的面积,而△EBG 又是一个腰长为100的等腰直角三角形,问题解决.
另法:过E 点做AB 的垂线,交BA 延长线于F ,过D 做DG ⊥AC 于G ,设EF =x ,AF =y ,证明△AEF ∽△DAG ,且相似比为2,在△BEF 中使用勾股定理用a 、b 、x 、y 把BE 表示出来,再把五边形ABCDE 的面积表示出来,然后做整体代换,也可以求出结果,此法较复杂.
点评:本题(1)的①②两问都有两个结果,算出答案之后注意结合题目条件验证,排除掉与几何条件不符的结果;第(2)问考查了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共底角顶点的基本图形.或用等腰直角K 模型
【例2】(2013~2014·黄陂区九上期中·24改编)(试题难度:A )
参考答案:(1)P A =9;(2)10.
分析:(1)这是一个八年级常考的图形,结论是P A =PB +PC ,又由韦达定理得到PB +PC =9,问题解决.给出两种证明:①延长PC 至D ,使CD =BP ,证明△ABP ≌△ACD ;②延长BP 至E ,使PE =PC ,证明△BCE ≌△ACP .
(2)根据韦达定理不能求出p 、q ,所以先处理第二个式子,去掉绝对值之后可以将其因式分解,得到p =6或q =3,将两种情况都代入到韦达定理中验算,可以排除掉q =3的结果,故p =6,q =8.要使P A +PB +PC
最小,可以将△BPC 绕点B 顺时针旋转60°至△BED ,则P A +PB +PC 转化为P A +PE +ED ,则当P A 、PE 、ED 共线时有最小值,即最小值为AD ,因为AB =6,BD =BC =8,∠ABD =90°,故AD =10.
点评:本题第(1)问考查八年级常考的图形以及韦达定理;第(2)问是一元二次方程与几何最值问题的结合.
阶段性小结:例1例2告诉我们,在做此类题目的时候,常常会得到多解,得到的结果一定要结合题目条件一一验证.
【例3】(2013·武汉元调·25)(试题难度:B )
参考答案:(1)略;(2)2;(3)0<m <1或-2≤m <-1
分析:(1)因为AC +CE =AE ,所以只需证明CE =3BC 即可,因为BC ⊥CE ,所以连接BE ,只需证明∠E =30°,因为∠E 是⊙O 的圆周角,所以∠E 是∠O 的一半,问题得证;
(2)取⌒AB
中点F ,连接AF 、BF ,则出现了一个八年级常考的图形,过F 分别向AC 、BC 做垂线,垂足分别为G 、H ,则△AFG ≌△BFH ,故AC +BC =2AG ,又因为AG ≤AF ,故AC +BC ≤2AF =2.或不取中点,直接 延长OD
\
(3)这个关于x 的方程可以因式分解,可以得到x 1 =b 和x 2 =b a --3,所以需要考虑两种情况:b 的范围即AC 的范围,即0到1之间;b a --3的范围可以考虑AE ,当C 在运动过程中,AE 最短为AB ,最长为⊙O 直径,这一点很容易出错,故m 的取值范围有两个.
点评:本题第(2)问将八年级的基本图形隐藏在圆中,同时加入了最值问题;第(3)问是韦达定理与几何最值的结合,
【例4】(2013~2014·六中周练·25)(试题难度:A )
参考答案:(1)①a +3b =10;②m =3(2)①a =2,b =32;②MN 最大值326+,最小值326- 分析:(1)①过D 点分别向x 轴、y 轴做垂线,垂足分别为E 、F ,则△DEB ∽△DF A ,然后可以得到a 、b 间的关系;②由韦达定理可以得到关于a 、b 、m 的两个关系式,加上①中的关系式,可以把m 求出来,得到两个结果,注意其中一个结果不符合题意要舍掉;
(2)①用因式分解法可以得到这个方程的两根,由于A 在y 轴负半轴上,所以a =-2,b =2
32n n +,将a 、b 代入532
1=+b a 中,可以求出n 、b ,注意舍掉不符合题意的一根; ②在⊙Q 中,MN 所对的圆周角为一定值60°,所以⊙Q 半径越大,MN 越大,⊙Q 半径越小,MN 越小.Q 点为CO 1与⊙O 1的交点时,QC 最小,Q 点为CO 1延长线与⊙O 1的交点时,QC 最大,然后可以求出MN 的长.
点评:本题是韦达定理与几何最值问题的结合.
阶段性小结:熟练掌握含参一元二次方程的做法是这一类题的基础,例2例3例4都涉及到了因式分解,对代数式变形的基本功有一定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