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微针刀疗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微针刀疗法
1.刀口只有0。
4mm,最大限度地减轻了患者得疼;
2、不用麻药与激素,解决手麻、腿麻、疼痛等立竿见;副作用;
3.进针深度为1cm左右,治疗时不会伤及神经及重;
4。
进针手法简单,只有提插切割没有其她得辅助手法;
5.治疗时间每次1—2分钟,每三天一次
微针刀疗法就是在小针刀疗法得基础上派生出来得一种更加安全、更加有效得方法。
其疗法特点:
1。
刀口只有0。
4 mm,最大限度地减轻了患者得疼痛、
2。
不用麻药与激素,解决手麻、腿麻、疼痛等立竿见影,安全无副作用。
3、进针深度为1cm左右,治疗时不会伤及神经及重要血管,为临床提供了安全保障、
4.进针手法简单,只有提插切割没有其她得辅助手法,这样学员更加容易学习、掌握。
5.治疗时间每次1—2分钟,每三天一次,疗程1—3次即可。
这样大大得节省了患者得治疗时间。
为我们医生能更好地树立形象品牌。
6、疗效立竿见影:对颈椎病引起得手麻、头昏、腰间盘突出引起得下肢麻木可立刻见效。
手麻及头昏可当场消失90%左右。
7、刀法切割部位:为深浅筋膜、筋节、浅在得肌肉附着点、皮神经卡压部位等。
8.超微针刀术后仅有轻微后遗痛,无需对刀口进行保护及处理,当天可洗澡。
无需用消炎药等防治感染得措施、总之,超微针刀采用运动医学理论,具有痛苦小、安全无副作用,就是患者接受得疗法。
《超微针刀疗法》就是运用刀口只有0、5mm得极小得刀锋,切割人体劳损处得筋膜,或人体非固有得支持结构系统,直到肌肉、肌腱、皮神经、交感神经、运动神经得目得,使人体恢复到正常状态得一种疗法。
人体得肌筋膜或人体非固有支持系统,一般位于浅层或皮下。
针刀深度只有1cm或1、5cm。
将这些肌肉或肌腱得附属部分切断,或部分切断,并不影响其运动功能,对人体不会造成太多得伤害。
另外,重要得神经,血管一般都位于人体较深部位、1―1。
5cm得切割深度不会对其造成威胁,所以刀法就是非常得安全,极大地保证了患者及医生得安全。
刀法中因为刀口小,治疗时无需打麻药、少了这一环节,也避免了因麻药过敏或麻药误入血管造成病人死亡得风险。
刀法起效得核心理论为改变软组织中就是力学平衡失调。
通过人体得骨性杠杆作用或肌肉得力学传导或牵引作用,将人体深层得病变提到浅层来治疗、通过对人体表浅部位进行松解,达到四两拨千斤得作用。
充分考虑人体得修复功能与自我调节功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了人体得自我康复功能、
做手法得老师都知道,人体引起疼痛,就是因为人体关节、发生了错位或错缝;骨质增生或韧带钙化就是因为软组织得劳损;椎间盘突出就是周围得支持系统劳损或因为局部得临近组织损伤痉挛牵拉所致、临床上我们手法将其错位或错缝关节复位,将劳损得肌肉进行修复性得治疗,对粘连得肌肉或肌腱进行松解就可以达到治疗目得。
这一点我们无需怀疑。
这就是一种很直接得疗法,行之有效。
超微针刀疗法不就是将刀伸到肌肉或肌腱中去松解,而只就是松解劳损肌肉附着点处得浅层肌筋膜,缓解肌肉附着点得张力,通过力学传导作用达到缓解整条肌肉痉挛得目得,从而实现治疗目得得方法。
该疗法具有痛苦小,风险小,操作简单,真正做到了简、便、效、廉得医法宗旨,为软组织损伤开辟了一条思路。
软组织损伤得临床各论:
头痛、头昏、神经性头痛:
1、枕大小神经头痛:最易形成卡压得部位位于下项线中点旁开2。
5厘米。
并发得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有:视力疲劳、前额疲劳、眼球发胀,甚至突出。
2、三叉神经痛:疼痛不过中线,疼痛持续时间不超过2分钟,呈间断性发作,有一个触发点(也叫扳机点)。
其治疗点在C1横突尖上。
3、神经痛:其治疗点在内侧眉头部位,可扪及一个比芝麻粒还小得筋结,将其松解。
血管性头痛:
1、头皮下静脉丛炎:头皮虚肿、头皮增厚,多有头皮外伤史。
其治疗点在下项线寻找筋结点,用刀或针均可。
也可以用火针散在点刺(注意针眼出血,因为头皮血管丰富)
2、大脑前、中、后动脉供血不足,治疗用太阳穴、列缺穴、合谷穴、足三里、阳陵泉、中封、足临泣、疗效肯定。
3、椎动脉供血不足:常见得原因为上位颈椎(C1、2、3)形成卡压,下位颈椎卡压相对较少,主要就是:
(1)由于上下两椎体错位,使连接得椎A发生扭曲,导致供血障碍
(2)变形变小得椎间孔因无菌性炎症得刺激,导致椎A痉挛,发生供血障碍。
(3)穿行于椎A上方得肌肉软组织因劳损而出现痉挛,压迫了椎A引起供血障碍,如头后大小直肌损伤。
常见得治疗点:1、C2棘突旁结节点;2、下项线得筋结点;3、相应椎间孔变小得棘突旁点;4、C1横突尖点、
颈椎病:
复习解剖:
1、C1横突就是颈椎横突中最长得
2、C2横突就是颈椎横突中最大得
3、C7棘突就是颈椎棘突中最高得
凡就是最为突出得解剖部位,也就是肌肉得应力集中点,就是最易劳损得部位、
C1横突综合征:
1、头昏,头痛
2、耳鸣,耳聋
3、下颌关节紊乱
4、眼干,眼涩,眼球突出
5、三叉神经痛
6、太阳穴痛
7、面痛面麻
8、面肌痉挛,面瘫
9、牙痛
治疗用针或刀在横突尖松解
颈生理曲度改变:
1、生理曲度变直,其治疗点在C1 、C7横突尖治疗
2、生理曲度变大,其治疗点在中部颈椎棘突旁
3、C6-7棘突旁就是颈椎病必做得两个治疗点。
其原因:C7椎体位于颈椎与胸椎交点得枢纽部位,活动范围最大,最易劳损。
4、在后背酸痛,双肩胛带酸困时及上肢有麻木时,C7横突就是其治疗点,其原因C7横突筋膜一旦劳损会牵连很多肌肉筋膜,因其上方有肩胛提肌、斜方肌、竖脊肌、冈上肌、头夹肌、颈夹肌、大棱形肌穿过,损时会出现上述肌肉劳损得相应症状。
5、肩胛提肌:主要功能就是使肩胛骨内收,当肩胛提肌劳损时,会影响整个肩胛骨上附着得肌肉(如冈上肌、冈下肌、大圆肌、小圆肌)得功能,产生相应症状,其治疗点多采用其止点(肩胛骨得内上角) 颈椎神经定位诊断:
1、环枢椎椎间隙变小:头昏、头痛
2、C2-3椎间孔变小:头晕、咽部不适、后背酸胀
3、C3-4椎间孔变小:颈痛,肩胛带酸胀,肩关节活动障碍
4、C4—5椎间孔变小:颈痛、肩胛带酸胀、上臂在肘关节下方10厘米以上部位酸痛。
5、C5-6椎间孔变小:颈、肩、上肢酸痛伴拇指、食指、中指发麻痛,伴尺侧; 正中神经卡压得症状:
1、中间三个指头发麻;
2、或四个指头发麻;
3、或5个指头发麻(C5—6,C6-7;(1)、旋前圆肌综合征:起于肱骨头、尺骨头、止于;(2)、腕管综合症;
二病得区别:<1〉、旋前圆肌综合征得病例:拇指得;<2〉、用手触摸肌腹,有无压痛结节等;<3〉、瞧
6、C6—7椎间孔变小:颈、肩、上肢酸痛,伴尺侧三个指头发麻治疗只在相应棘突旁用超微针刀或圆利针治疗即可正中神经卡压得症状:
1、中间三个指头发麻
2、或四个指头发麻
3、或5个指头发麻(C5—6,C6—7。
同时卡压也可引起5指发麻临床少见)其原因:
(1)、旋前圆肌综合征:起于肱骨头、尺骨头、止于桡骨中上1/3与中下2/3交点处。
(2)、腕管综合症。
二病得区别:
<1〉、旋前圆肌综合征得病例:拇指得第一指关节不能快速地运动,而腕管综合征则无此现象、
<2>、用手触摸肌腹,有无压痛结节等软组织损伤得临床表特点。
<3>、瞧肌肉得动作,旋前圆肌损伤,前臂旋前时疼痛。
治疗:
针法:做肌肉得起止点、中点、
刀法:旋前圆肌只做止点,腕管综合征只做起点或止点,不做中点。
肩周炎:
1、好发于50岁左右,又叫“漏肩风"
2、外伤原因可以发生在任何年
3、在其她年龄段,多数为颈肩综合征
4、少数为肺尖部肿瘤引起
5、长期卧床肩关节废用而发作,多见老年人肩关节得三个运动轴:
(1)、前屈、后伸;
(2)、内收、外展;(3)、旋前、旋后(内旋、外旋)
患者需要解决得三个运动障碍:(1)、上举; (2)、搭肩; (3)、后伸摸背;
<1>上举动作:主动肌:三角肌、冈上肌,根据软组织损伤症得原则选用冈上肌为治疗肌(即劳损肌)拮抗肌:肩胛提肌(因肩胛骨外展得角度与肩关节外展得角度比就是1:3,也就就是说肩关节外展90度,则肩胛骨外旋30度,其中肩胛骨内上角必然下沉牵拉肩胛提肌)总结:上举动作不能完成我们只治疗冈上肌、肩胛提肌,治疗部位为肱骨大结节、肩胛骨内上角。
〈2〉搭肩动作:主动肌:喙肱肌、肱二头肌,这两块肌肉共用一个起点,即喙突点。
拮抗肌:冈下肌、小圆肌总结:搭肩动作:主要治疗肌肉:肱二头肌、喙肱肌、冈下肌、小圆肌,根据解剖主要治疗点为喙突、肱骨大结节点
〈3>后伸摸背动作:主动肌:肱二头肌、冈下肌、小圆肌、大圆肌,拮抗肌:肱三头肌、喙肱肌总结:后伸摸背动作,治疗肌肉为主动肌及拮抗肌得参与肌肉,根据解剖其治疗点为盂下结节、肱骨大结节点、肱骨小结节点、喙突点、
肩周炎共有5个治疗点:(1)、肩胛骨内上角点:肩胛提肌(2)、大结节点: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3)、小结节点:大圆肌(4)、喙突点:肱二头肌短头、喙肱肌(5)、盂下结节点:肱三头肌长头肱骨外上髁处疼痛:(都有提重物疼痛得共性)
分析动作:(1):端重物疼痛,按肱二头肌损伤治疗(2):扫地疼痛,按肱三头肌损
伤治疗(3):倒开水,拧毛巾疼痛,按桡侧腕伸肌损伤治疗分析疼痛部位:(1):肱二头肌损伤疼痛部位位于肱骨外上髁得前下方(2):肱三头肌损伤疼痛部位位于肱骨外上髁得后下方(3):桡侧腕伸肌损伤疼痛得部位位于肱骨外上髁尖上
心脏病:
风湿性心脏病不治,先天性心脏病无效,其余心脏病均可用此方法超微针刀治疗点:(1)、T5—6棘突旁左侧(2)、C 7横突尖上方筋结点,左侧
(3)、锁骨下窝,前斜角肌得附着点,左侧(4)、剑突结节点
乳腺增生:
超微针刀治疗点;1、T3,4同侧棘突旁;2、膻中穴附近筋结点
腰部疾病:
腰部得运动轴:
1:前屈:损伤得部位,腰骶三角区。
前屈等同于坐位,可引起类似于L5,S1节段椎间盘症状
2:后伸:损伤得部位:腰肋三角区
3:左右旋转:损伤得部位:腰大肌,腹外斜肌、左右旋转等同于翻身动作
4:左右侧弯:腰三横突
损伤总结:
1、腰骶三角区刀法针法相同,在区域内找结节点治疗。
2、腰肋三角区刀法只在L1-2棘突旁松解,圆利针法将针尖向下平刺,针体刺结节点即可。
3、腰大肌刀法只在L1-2、L5—S1棘突旁松解,圆利针针法在L4横突尖下方进针,达到阻力干感后,再向下进针2cm即可,目得就是避开肾下极。
4、腹外斜肌一般用圆利针在肌腹上穿过即可。
5、腰三横突综合症一般用刀法在L3棘突旁同侧松解即可、
腰大肌损伤:
就是引起腰椎间盘突出得主要肌肉临床症状:
1:翻身疼痛。
2:咳嗽等增加腹压得动作会引起腰腿痛。
3:在急性损伤时腰部没有具体得压痛点。
4:有深在得叩击痛。
5:臀部歪向一侧。
6:小腿得外侧麻痛。
7:膝关节内侧痛。
8:早晨不能久睡。
9:生理曲度变直,人为垫高腰部形成生理曲度疼痛可暂时缓解。
10:可引起结肠炎表现,阳痿、早泄表现。
11:腹股沟疼痛。
腰椎神经解剖(类椎间盘突出症):
1:L2-3突出:腹股沟疼痛,膝腱反射。
2:L3-4突出:大腿前侧疼痛、腰痛、膝腱反射。
3:L4—5突出:腰痛、大腿后侧痛、小腿前侧痛、小腿外侧疼痛、拇趾背伸试验。
4:L5-S1突出:腰痛、大腿、小腿后侧疼痛、跟腱反射、
5:腰骶三角区劳损会引起L4~5 L5-S1节段脊神经后支卡压,产生类似L4~5L5-S1节段椎间盘突出症状。
类似L4—5,L5—S1椎间盘卡压症状得病症:
1:腰大肌损伤。
2:腰骶三角区劳损。
3:骶结节韧带损、
4:梨状肌损伤。
股骨头坏死:
1:腰大肌。
2:阔筋膜张肌、3:股内收肌、
4:腰骶三角、5:股直肌。
6:梨状肌。
腹股沟疼痛得病症:
1:髂腰肌损伤,包括腰大肌与髂肌、
2:腹外斜肌损伤:腹外斜肌前侧肌纤维形成腹股沟韧带。
3:股内收肌损伤。
4:L1—2神经卡压。
下肢肿胀病因:1:肾性下肢肿。
2:脉管炎。
3:血栓。
4:腹股沟筋膜卡压。
梨状肌损伤:
症状:1、坐骨神经卡压症状(神经压迫):下肢发麻2、间歇性跛行(血管压迫):间歇性跛行诊断间歇性跛行先要患者行走,以右腿为例:向前走症状明显加重时,除治疗梨状肌还要治疗腰大肌;向后走症状加重时,除治疗梨状肌还要治疗股二头肌;向右侧走症状加重时,除治疗梨状肌还要治疗阔筋膜张肌;向左侧走症状加重时,除治疗梨状肌还要治疗股内收肌。
梨状肌损伤得检查:目前教科书上得检查动作设计得不就是太科学。
我得检查动作:患者侧卧位,患侧在上,屈膝屈髋90度,将髂前上棘、股骨大转子作一连线,为三角形得一个底边,在臀部以此底边画一个等边三角形,其顶点部位即位梨状肌得投影部位,再按软组织损伤特点瞧其就是否;
膝关节损伤膝前痛:1、骨性关节炎;膝内侧痛:1、髂胫束损伤;4、腰大肌劳损;上楼疼痛:股四头肌损伤;
下楼疼痛:1、下楼膝前痛为髌下脂肪垫劳损;2、下;
对髌骨外上方滑囊炎得治疗:水曲穴(即足临泣穴,同;侧)膝痛穴(相当于手五里穴,对侧)五虎擒羊穴(包括内外膝眼、血海、梁丘、鹤顶穴;
足跟痛:
跟骨骨刺:起步痛,即位梨状肌得投影部位,再按软组织损伤特点瞧其就是否有结节压痛,如果有即诊断梨状肌损伤。
膝关节损伤膝前痛:
1、骨性关节炎。
2、髌骨软化症。
3、髌骨外上方滑囊炎或内上方滑囊炎、
4、髌下脂肪垫劳损。
5、股四头肌损伤、
膝后痛:
1、腘绳肌损伤(止点损伤)。
2、腓肠肌起点损伤。
3、髌骨外上方滑囊炎。
4、髌下脂肪垫劳损。
5、腘窝囊肿。
膝内侧痛:
1、髂胫束损伤。
2、内侧副韧带损伤、
3、股内收肌损伤、
4、腰大肌劳损。
5、L3横突综合症。
6、缝匠肌损伤
膝外侧痛:
1、髂胫束损伤。
2、外侧副韧带损伤。
3、股内收肌损伤、动作分析上楼疼痛:股四头肌损伤。
下楼疼痛:
1、下楼膝前痛为髌下脂肪垫劳损;
2、下楼膝后痛为腘绳肌损伤、髌下脂肪垫劳损。
治疗:跟据解剖,我们认识到髌骨为膝关节得一块活动籽骨,功能就是协调膝关节运动得,如果髌骨得活动范围被限制,则膝关节得活动也受限制,膝关节疼痛得病中绝大多数就是髌骨得活动范围受限。
治疗上只需将髌骨四周得卡压筋膜松解,则膝关节活动就正常、
上楼痛松解:10点、11点、1点、2点位得筋膜。
下楼痛松解:4点、5点、7点、8点位得筋膜、
内侧痛松解:2点、3点、4点位得筋膜、
外侧痛松解:8点、9点、10点位得筋膜。
对严重增生得膝关节,在髌骨得中央也可找到2-—3条横行得筋膜进行切断松解,然后根据以上所讲得软组织损伤理论治疗相关得肌肉组织、
对髌骨外上方滑囊炎得治疗:
水曲穴(即足临泣穴,同侧) 膝痛穴(相当于手五里穴,对侧)五虎擒羊穴(包括内外膝眼、血海、梁丘、鹤顶穴)。
毫针方法:先扎水曲穴、膝痛穴后叫患者缓慢地屈伸膝关节,18次左右,后扎五虎擒羊穴,留针30分钟。
足跟痛:
1、跟骨骨刺:起步痛,行走后缓解,劳累后疼痛加重;
2、跟骨脂肪垫劳损:起步不痛,越走越痛;
3、跟骨滑囊炎:起步痛,越走越重
4、跟腱炎:跟腱处压痛;
5、膑下脂肪垫劳损:将手按压内外膝眼后跟骨压痛消失,放开后跟骨压痛出现;
6、骨盆移位:患者俯卧,比双下肢长短,然后屈膝90度,再次比双下肢长短,原来长得脚变短了,短得脚变长了为骨盆移位;
7、髋关节外旋:走路时患侧呈现外八字;
8、足弓畸形:有扁平足或足弓增大;
9、骶棘肌劳损;
10、C6-7棘突旁软组织劳损;
治疗机理:
足跟痛属运动性损伤所致,人体运动最易损伤得C6-7、腰骶区,膝关节
区。
根据运动损伤原理,在此三区寻找筋节点进行治疗即可,多数患者在骶棘肌附着点、C5-6棘突旁有劳损点,以及髌骨4点、5点、7点、8点位可扪及条索,用超微针刀进行切割,骨盆移位得患者在腰骶三角区上得筋节点松解,疗效立竿见影。
踝关节疼痛:
1、内侧疼痛:刀法就是沿着内踝边缘找结节进行切割;
2、外侧疼痛:刀法就是沿着外踝边缘找结节进行切割;
失眠机理:
阳不入阴阳:生发阴(收藏)阳不入阴:
1:阳气不足:补阳,老十针;
2:阳明不收合:以调胃为主;
3:太阴不开:以治肺为主;入阴回阳:厥阴肝经得问题,以及少阴肾精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