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新闻传播的特征分析讲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时代新闻传播的特征分析
信息时代,我们一定程度生活在传媒建构的世界中,这种环境控制着我们的生活状态,例如公众对新闻信息的依赖,便是一种无形的控制。某个新闻节目几点几分开始,昨天我看了,可能今天、明天,甚至更长的时间内,会按时坐下来看;报纸某个版面有较好的新闻评论,几次感觉对胃口,便会日复一日地每天在相对固定时间等着送上门的报纸。这便是公众新闻期待意识的典型表现。中央电视台春晚虽然是娱乐节目,也造成了每年一次的观众对节目的期待。这是一种以由于大众传媒连续性出版和播出造成的传播现象、一种由传媒建构的想象。
新闻传播的职业化和传播技术的发展,促使新闻播报的时间形态不断调试,适应并同时创造着多样的公众对新闻的期待。
新闻生产的特点及影响
现代新闻传播业因社会需要而诞生。这个行业一旦形成,反过来也会扩大社会需求,从而造就更多对这个行业依附的人群。新闻业是怎样造就人们对其依附的,这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新闻传播业的工作特征,导致受众在不知不觉中产生对传媒的依赖。下面我们将从时间与新闻叙事关系、新闻仪式传播论两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1.时间与新闻:通过建构公众的时间观念来建构公众的预期心理
谈到新闻特性问题时,大家会不约而同地将“时效”视为最重要的特性。过时新闻只有历史资料价值,不会有大量受众。现代信息社会,新闻和事实几乎同步发生,传播的手段越来越先进,过去我们所说的“抢新闻”现象,现在正面临消亡。新的竞争局面不是“抢新闻”,而是谁能对新闻的阐释更接近科学、更合理,这成为传媒竞争的一个越来越重要的方面。
新闻传播“时效”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即“定时”(通常对于日报来说是24小时周期)—“即时” (第一时间报道)—“实时”(对事实的同步报道)—“全时”(随时报道)。①而公众新闻期待意识的形成和变化,与新闻信息发布的定时机制密切相关。新闻传媒强调其产品的定期发布,不但能提升受众对时间的预期评估,也能增加新闻传媒组织、受众、消息来源三者间的互动。传媒的新闻报道进入到即时、实时甚或全时阶段,公众的新闻期待意识变得相对模糊、弱化。
某一类新闻节目的长期开设、定时播出,会逐渐培养观众的收视习惯,即定时与节目“约会” 的行为。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每天晨间6:30的“新闻与报纸摘要”、中央电视台中午12时的“新闻30分”、晚间19时的“新闻联播”、夜间22时的“晚间新闻报道”,皆已成为许多观众起床、锻炼、吃饭、午休、睡觉的时间参照标准。日本传播学者藤竹晓亦曾提及日本相似现象。在日本,所谓“正时”,是指时钟长针指向12的时候就进行新闻广播,这已经形成了所谓的“新闻习惯”。这表明,“正时”时刻至少在日本具有“新闻时间”的意义。②
相较于孤立、零散地将耳目置于某个特殊节目,电视节目编排对日常生活时间安排产生的影响更大也更隐蔽。塞瓦斯通(R.Silverstone)具体而微地分析了家庭主妇收看肥皂剧的情况:“节目和时间表是一个片段,电视节目表与肥皂剧的连贯性是破碎的,但它们自身的叙述性结构,共同为每一天的
时间结构提供了坐标”。他进一步谈到电视建构时间的能力:“电视就是通过它的节目表、节目的体裁和叙述方式来实现某种程度的依赖、安全与依附的能力。电视是一种周期性的现象,它的节目安排遵循一定的消费规则。肥皂剧、天气预报、新闻,可能所有这些加在一起,就把一年以小时、天数和星期结构起来了”。③
新闻传媒强烈的时间观,建构起了公众的时间观,这种时间观是是公众新闻期待意识的本质所在。
2.社会戏剧:作为仪式的新闻传播
新闻报道一向要求以客观的方式叙述事实,但其本文的模式,仍得运用叙事手法呈现事实真相,带有一定的文学叙事色彩,需要有故事结构、情节变化、主角角色、因果关系等等,得由记者加以安排。换言之,“新闻即说故事”。这种描述已被较多的研究者与实务工作者接受。④
同类型的新闻的报道模式,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它们是对同一社会现象(例如中国的典型报道、会议新闻)仪式化的报道,并且带有一定的社会戏剧特点,一出接着一出,有时还会连续进行跟踪报道。类似马克思引证海涅的诗句:“这是一个老故事,但永远是新闻”。⑤这种运作方式本身,同样有助于保持公众对其的持续关注,形成对某类事实再发生的期待。
新闻戏剧般的节奏感,还表现在新闻传媒提供的“文化历(cultural calendar)”上,如中国传媒惯常在大年初二报道“回娘家”的习俗,元宵节出现有关“花灯上市”的专题报道等。虽然这类新闻有多数源自其他社会机构的运作,但新闻传媒定期、定量报道这些社会仪式,提醒公众参与周期性的传统活动,已成为塑造(或贩卖)文化产品的重要社会机制,而与“文化历”有关的事件,也演变为例行新闻报道的内容,同样形成公众对新闻的周期性期待。
此外,媒介事件也是新闻传媒吸引公众的惯用手段。所谓“媒介事件”,在这里是指大众传媒集中精力(镜头)和一切传播设备播报的盛大的典礼和节日,形成某种“电视的节日性收看,即是关于那些令国人乃至世人屏息驻足的电视直播的历史事件”。⑥如大型体育赛事、逢五排十的节日庆典、科技突破行为、连绵的自然灾害等。传媒日常生活时间参照标准之转变,基本上就是以电视为核心的传媒透过节目编排表、媒介事件对生活时间的改造结果;有的较为明显,但大部分情形令人浑然不觉,不知不觉中,传媒支配着公众的时间。
一定意义上,传播的本质是一种文化仪式。传媒不间断地呈现着各种新闻文本,供人们参与其中。譬如报纸在传递信息的同时,也展示着权力和意识形态的角逐与争斗,读者看报,一定意义是替代式地置身于变幻不定的社会舞台上。这种戏剧化的参与,可以看作一种日常性的仪式,就像格尔兹笔下巴厘岛人的斗鸡。戏剧化、仪式般的新闻传播,有力地推动了公众形成关于新闻的期待意识。
作为共同体的受众
新闻期待意识,本质上是受众的一种社会心理表现。我们从公众身份变化、新闻期待共同体的形成两方面展开讨论。
1.原来的“大众受众”已经变成了“扩散受众”
传媒学者阿伯克若彼(N.Abercrombie)与朗哈斯特(B.Longhurst)将大众传媒的受众研究划分为三个发展时期:行为范式、纳编/抗拒范式、观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