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发展趋势研究
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实践及未来发展趋势

结 合 高 校 在 课 程 改 革 实 践 中取 得 的 经 验 和 教训, 可 以预 见 , 未 来 大 学体 育课 程 改 革 的 发 展 趋 势 将 会 在 不 断 总 结 提 高 的基 础 上 , 向着 更 加 科 学 、 合理的方向发展。 3. 1 体 育课 程 将向着 综 合化 方 向发展 大 学 体 育 课 程 不 仅 仅 是 要 教 会 学 生 锻 炼 身 体 的方 法 , 增 强 学 生体 质 , 更 重 要 的 是 培养学生体 育锻炼的意 识。 从 更 深 一 层 来 说, 体 育 课 程 还 要 教 育 学生 如何 做 人 , 增 强 学生 的心 理 素 质 。 在 未 来的 发 展 改 革 中 , 体 育课 程 更 要 和 心 理 学 、 生理学 、 美学 、 社 会 学、 文 化 学 等 学 科 紧密 联 系在 一 起 , 充分 凸 显 出其 人 文特 性 和 社 会 特 性 。 3. 2 体 育 课程 将 向着生 活 化方 向发 展 所谓的 生活化 , 就 是 指 大 学 体 育 课 程 不 仅 仅 是 指 教 师和 学 生 在 课 堂 的 的 活 动 , 它应该扩 展到学生生 活的方方面 面 , 在 时 间上 不 局 限于 每 周2 课时, 在 空 间上 不 局 限
2 大学体育课程 改革实践 中出现的 问题
虽 然 我 国大 学 体 育课 程 改 革 及 其 实 践 直 在 向前 推 进 , 可不能否认的是 , 大学 体 育 课 程 改 革 实 践 中 还 存 在 着 诸 多 问题 , 需 要 我们 去 发 现 和 改 进 。 2. 1 未 能完 全 摆脱 传 统体 育 课程 模 式的 影 响 从 实际 的教学 来看 , 虽 然 我 国 大 学 体 育 课 程 改革 已经 进行 了 多年 , 在教学方法 、 内容能 方面也有所 突破 。 但 是 很 多 高 校 仍 未 摆 脱 传 统 体 育 课 程 模 式 的影 响 , 比 如 课 堂组织 形式仍然是 以班级上课 形式为主 , 课 程 内 容 也 是 以 传 统 的 体 育 教 学 内 容 为 主, 体 育 理 论 学 习 还 没 有 得 到 应 有 的 重视 , 单 一 的 课 程 评 价 体 系仍 占有 主导 地 位 , 而 且 应试教 育在一定范 围仍然存在 。 这 些 传 统 的体 育课 程 模 式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阻 碍 了大 学 体育课程的改革 和进一步推进 。
我国高等院校体育教学论发展趋势探析

在 不 稳 定 的 根基 之上 的 ,
国现 当 代 的 体 育 教学 论 已经 是 在 不 同的 时 代 背 景下 发 展 的 . 对 这 些
基 本 概 念 及 一些 核 心 问题 再 认 识 是 必 不 可 少 的 , 也 可 以说 在 不 冲 破
其在对该 学科概念 、 科 学 漫 长 的 发 展 道 路 上 .许 多 与 体 育 教 学 不 相 符 的 现 象 逐 渐 显 现 出来 , 研 究 体 育 教 学 规 律 及 其 应 用 的一 门学 科 ,
体 育教学与现代体育教学论之间的矛盾也愈演愈烈 , 理 论 与 实 践 相 性 质 、 研 究 对 象 及 研 究 任 务 等 核心 的 问题 的认 识 上 应 该 是 具 体 明 确
体 育 教 育
Ph y s i c a l E d u c a t i o n
我 国高等 院校体育教学论发展趋势探析
口 张 宝花 张育存 冯青 山 王永生 ( 山 西 大 同大 学 山西 大同 0 3 7 0 0 9)
摘要: 体 育教 学论 的 改 革 与发 展 是 遵 循 与顺 应 现 代 体 育教 学 的 背 景 与 改 革 要 求 。体 育 教 学论 是 教 育科 学的 独 立 分 支 学科 , 是在长期的历 史发 展 中逐 渐 建 立起 来 的 一 门独 立 学科 , 它 源 于体 育教 学 实践 , 同时, 在 宏 观 上 对 体 育 教 学 实践 进 行 调 控 。 随 着 时代 变迁 与 发 展 , 教 学 主
关 键词 : 当代 体 育教 学论 现 状 发 展
1 、 引 言
( 2 ) 当代 高 等 院 校 体 育 教 学论 对 其 自身 核 心 问 题 认识 混淆 。
大学体育教育改革与未来走势

2013.10学教育55大学体育教育改革与未来走势王造极汪玉姣(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湖北武汉430212)[摘要]研究认为大学体育教育,首先要抓教师队伍建设;转变大学体育教育思想;改革缺乏活力的、单一的教学模式;拓展课外体育活动的思路和活动的方式。
并就未来如何修订、拓宽大学体育教育的内容,满足学生个体、群体及社会对体育的教育化、生活化和自然化的需求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展望。
[关键词]大学体育;教育教学改革;教育思想;体育文化近年来,大学体育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继承、稳定、发展到变革,在不断的适应和满足社会对高等教育的要求。
尤其是近一段时间,全国范围内一场关于教育思想观念的大讨论,给发展中的大学体育带来了学习、认识、以至反思的大环境,为进一步发展高校体育事业提供历史性的机遇。
,大学体育将以什么样的姿态继续发展,它将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一、大学体育教育改革所面临的任务1、提高教师素质是教育改革的关键面向21世纪的大学体育教育改革,特别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思想的改革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教学第一线的教师,而师德又是关键中的关键。
根据各院校在发展过程中对各方面投人的状况,教师知识的更新、教学方法的创新,只能依赖于教师本人,自觉的在教学工作中的不断学习和科学研究中的不断探索。
由此而言,体育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应从以下几方面人手:一是科研,科研是每一位教师提高素质、职称评聘的一项基本条件,即使是评聘到位,也应有所要求,建立激励机制;二是集中学习,实施业务和外语的坐班学习制度,并制定出学习的方向和具体的提高目标;三是制定理论课演讲比赛、专题或系列讲座制度。
2、提高对大学体育教育的认识,转变教育思想我国学者曾根据自然主义体育思想的主要观点,确定了学校体育教育化、生活下、自然化的指导思想,提倡体育的目的在于“通过身体活动来教育人”,强调体育为教育服务,为实现教育的目的,如社会道德、基本生活技能、善用闲暇时间、公民态度的培养等而进行体育活动。
大学体育教育改革的方向研究

大学体育教育改革的方向研究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大学体育教育改革存在的问题,论述了我国大学体育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
并且,阐述了新课程标准下我国大学体育教育改革方向,以及对新时期体育生活方式下要求的大学体育教育改革方向作出了展望。
关键词:大学体育教育改革方向近年来,大学体育教育改革取得了重大突破,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主导的体育教育思想,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体育教育理念,逐渐贯彻深入到大学体育教育当中,体育教育理论不断深入完善,体育教学实践也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我国当前的体育教育已经进入新阶段,改革将进一步展开、深化、落实。
本文着重探讨现阶段我国大学体育教育改革的方向和相关问题。
1 我国大学体育教育改革存在的问题分析大学体育教育是我国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是我国大学生掌握体育基本理论、基础知识、运动技能技巧,培养其运动能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树立“终生体育”观的基础。
大学体育教育的基本目的在于增强大学生身体素质,引导其健康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全面素质的人才。
因而,大学体育教育责任重大,改革必须进一步推进。
但是,就目前来说,我国体育教育改革依然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首先,理论根基依然薄弱。
我国大学体育教育改革不是盲目进行的,必然需要系统、科学、权威的理论来指导。
在我国大学体育教育改革的进程中,虽然积累了许多理论知识,但相对于改革需要,依然不足。
其次,改革的科学方法有所欠缺。
我国大学体育教育改革有理论指导依然不行,还要有实际可行改革的方法。
在我国大学体育教育改革中,要确定科学可行的方法,对传统体育教育弃扬,推进改革进程,确定改革方向。
再次,检验改革成绩的体系尚不完善。
当前,我国大学体育教育改革的检验体系尚不完善,为教育改革进行的各种实验性研究不够科学合理,也没有统一的标准,故缺乏信度与效度。
此外,我国大学体育教育改革中,还存在扩大对体育教学功能,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落实,教学存在偏差,学生以个人兴趣好恶取舍运动项目等问题。
高校体育教育创新与改革研究

高校体育教育创新与改革研究高校要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及时调整高校体育教育战略方向,为体育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体育学习提供良好的体育环境。
高校体育教育在内的各个领域都应该进行改革,高校体育教育应在内容、方式、制度等方面深入探寻新的改革之道,以推动高校体育创新改革,促进学生个体积极发展。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创新一、高校体育教育改革思路(一)改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思路在体育教学改革中,首先要转变教师原有的教学指导思想,把被动教学转变为主动教学。
主动教学是指既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由被动向主动转变。
传统体育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这种旧的体育观念不利于新时期新人才的培养。
(二)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转移教学重心终身体育理念的确立和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对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提高学生的体质外,还应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使他们能够学习科学的健身方法,实现体育自力更生。
长期以来,我们的体育教学强调体育技术的精雕细琢。
其教学重点是教学和掌握体育技术。
另外,教材难度大,不能充分发挥其自主性。
因此,学生的自主活动能力较差。
要改变这种状况,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
(三)强化体育意识,树立终身体育观学生的体育意识直接影响体育教学的效益和终身体育理念的确立。
长期以来,高校学生体育意识淡薄。
要改变这种状况,首先,要让学生体验体育活动的乐趣,激发他们对体育学习的兴趣,把教学与快乐结合起来。
其次,要营造学校体育氛围,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
最后,改革高校体育竞赛制度,多开展小规模、多层次、多项目、智力与体力相结合的竞赛活动。
(四)改革体育教学方法,将竞技体育为主当前高校体育教学大纲中竞技体育项目较多,教材难度较大。
其次,每本教材的技术要求太高,环节太细,不同年级教材重复严重。
另外,教材中经常采用“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严重影响了学生在体育课上的积极性。
对高校体育教学现状与发展的探究

对高校体育教学现状与发展的探究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体育教学的发展不断加强,高校体育越来越得到重视。
党中央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以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而良好的身心素质是大学生成为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前提条件。
对此,我国各高校应注重从体育教学改革与学生心理和生理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以加强对大学生的体育教学,从而提高其身心素质,为顺利进入社会奠定基础。
本文通过对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探究其发展趋势,并根据现状提出了体育教学改革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分析发展趋势改革建议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1 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分析近几年来,我国高校体育教学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不断得到完善与发展,无论是从重视程度还是理论实践上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对高校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现阶段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注重在工作上进行创新,逐步将终身体育的理念贯穿到理论教学中,并通过采用不同形式激发学生对体育的热爱与热情,使得高校体育教育出现生机与活力。
但是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仍然存有很多问题,需要及时解决。
比如教学形式不够灵活、内容不够丰富、方法相对死板单一,针对性不强,体育考评机制不够科学合理,缺乏正确的体育观念,未能根据学生生理与心理特征进行区别对待等一系列问题普遍存在。
2 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发展趋势探究随着人类社会的迅速发展,脑力劳动者越来越多,工作时间逐步缩短,人们闲暇时间逐渐增多,体育健身、娱乐场所不断发展与健全,各种体育俱乐部与健身房的建立等都对体育教学客观上提出了要求。
对此,高校的体育教学改革方向需要符合社会的发展趋势,在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的基础前提下,加强其对未来适应社会发展的培养,把“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传统体育价值观同“适应社会的必要知识技能”新的体育教育价值观有机结合起来,从而逐步形成一种符合时代需求与现代社会发展趋势的体育理念。
目前我国高校根据社会实际需求,强化体育教学改革,注重建立体育俱乐部,改进体育教学方法,丰富体育教学内容,以充分发挥体育教学对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对国内外高校体育教学目标发展趋势的研究

对国内外高校体育教学目标发展趋势的研究[摘要]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目标的特点是层次不清晰,新的高校体育教学目标的制定越来越具体,且切合实际,制定过程中注意引入新的教育理念。
文章对国内外高校的体育教学目标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指出国内外体育教育目标改革与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目标发展趋势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正式提出了“素质教育”。
其目的就是为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从主观上引导并逐步改进我国现有的教学体制及教学环境,真正使新一代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当前,素质教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高等院校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其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研究国外先进教育首先是研究其共性部分,其目的在于缩短寻找规律所用的时间,现在世界上许多国家为适应当代科学技术发展高度综合的趋势,针对教育脱离实际,专业划分过细、过窄,学生知识结构单一,综合素质不高的状况,其人才培养目标由“专才”向“通才”转化。
由此可知,在今后发展中,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目标要向着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重视引进现代科学技术的成果,各种体育教学模式相互竞争、借鉴、共同发展的方向发展。
一、我国高校现行体育教学目标的特点回顾我国高校历年的体育教学目标,我们一直坚持“增强体质”这一教学目标,但我们忽视了青少年个体发展的需要,忽视了人的个性培养和发展。
“增强学生体质对于学校体育目标来说应当是第一位;而对于体育教学目标来说则是第二位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6年的报告中提到:“未来的学校教育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这种个人同他自己的关系的根本转变,是今后几十年的科学与技术革命中教育面临的最困难的一个问题。
”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始终是被动地学习;教学目标由教师决定,学生执行;组织教法由教师设计,学生理解行动,每一步教学程序都是学生按教师的指令运作的。
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需求愈发强烈。
作为培养学生健康素质和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改革正日益受到关注。
本文将针对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改革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一、改革现状1. 教学内容创新近年来,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以学生的身心健康为出发点,跳出传统体育项目的教学范畴,引入了拓展项目、健身项目等多元化的体育教学内容。
增加滑冰、攀岩、射箭等特色项目,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体育需求。
健身项目如瑜伽、普拉提等也开始受到重视,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综合体能。
2. 教学理念转变传统的公共体育课程注重对学生体能的培养,而现在的改革趋势更注重在兴趣和乐趣上,提倡“健康、快乐、挑战”的体育理念。
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参与、互动和分享,倡导实践与理论相结合、育人为先的教学理念。
3. 课程评价体系优化传统的评价体系主要以学生体能和课程成绩为评判标准,而现今的改革日益强调对学生全面素质的评价。
体育课程评价体系逐渐向多元化发展,综合考核学生的运动技能、体能素质、健康知识及动手能力等,强调素质教育的全面性和多样性。
二、发展趋势1. 个性化教学模式未来,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将更加注重个性化教学模式的建设。
体育课程将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身体素质水平,实行差异化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具针对性的体育课程。
引入现代科技手段,如虚拟现实技术、大数据分析等,个性化定制学生的体育训练方案,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2. 多元化体育项目随着体育产业的不断发展和多元化需求的增加,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将进一步丰富体育项目。
将传统体育项目与现代健身项目结合,引入更多时尚、实用的健身项目,如有氧健身操、有氧舞蹈等。
拓展更多的体育项目,如高尔夫、保龄球、台球等,满足学生多样化的体育爱好。
3. 体育课程与职业发展结合未来,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将更加关注学生的职业发展和就业需求。
大学体育课改革的现状与研究

大 学 傩 胄 课 改 量 1 t I 与研 夯 1 W! 3  ̄ , /
江 西现代 职 业技 术 学 院 汪 乐飞
[ 摘 要] 本文 以体 育课 程为切入 点, 阐述 大学体 育课 程改革 的动因 , 目前 国 内大学体 育课程 改革的现状 , 出大学体 育课 程改革 就 提 的基本思路和基本理念。 [ 关键词] 大学体育 课程改革 基本理念
2研 究 结 果 .
23 程改革 的基本 理念 .课 课 程分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两类 , 依据体育教育 的性质 , 教育部将 体育课 程确定 为活 动课程 。因此我 们可 以将 普通 高校体育 课程理解 为: 为实现学校的教育 目标 , 配合德 、 、 、 智 体 美全面教育 , 并以发展学生 体能, 增进 学生身心健康 为主的活动 课程 。它包括 : 育教学 目标 、 体 教 学计划 、 教学内容 、 教学时限 、 课 、 体育 课外活动和课余训练等 。 231 -.坚持 “ 健康第一 ” 的指导思想 ,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体 育课程是 为实现学校 教育 目 而选择 的教 育 内容 的总和 , 标 包括 学校所 教各 门学科 和有 目的 、 有计划 、 有组织 的课外活动 。在我 国, 体 育课程是全 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 进行 素质教 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 又是 学校 的一门必修课 程 。体育 课程属于基 础学科 , 它是以身体 锻炼为主 要特征 , 理论 与实践密切结合 , 促进 身心全 面发 展的教学课程 。依据教 育理论 组织起来 的体育科 学知识体系 , 就是体育 学科 。体育 学科是 南 多 门科学 组成 , 既包括体 育科 学理论 , 包括体育运 动实践 , 一门理 也 是 论 与实 践相结合 的综合性 的体育文化科 学基础课程 。基于 以上认 识 , 把大学 体育课程 界定为 : 大学体育课 程是指依据 高等教育 目 制定 的 标 大学生 在校期 间各 种体育 活动的总体规 划及其教育 活动 , 以发展大 是 学生体 能 、 促进大 学生身心健 康和获得终 身体育能 力为主要 目的的… 种特殊 的教育性 课程 , 它与德育课程 、 智育课程 、 美育 课程 、 劳动教育课 程相配合 , 同实 现大学生身体素质 、 共 心理素质 、 道德素质 、 思想 科学文 化素质 、 专业素质 、 业务素质 等方面 的全 面发展 , 整个高等教 育的一 是 个方面的基础课程 。 21大学体育课程改革 的动 闽 . 通过 2 0 年 国务院统一分 布的全 目学生体 质调研报告表 明 , 00 学生 的一部分 机能指标 和几乎所有 的运动素质 指标 , 直维持着一个 下降 一 的趋势 。这充分反 映 出我 国学校 体育教学体 系存在一 些问题 , 它包 括 我们实 施 的课 程体 系 : 程 的观念 、 织形式 、 课 组 内容 以及教 学方法 等 。 大多数高 等学校 只开设两个 年级的体育课 。大 _ 、 二 大四 以及研 究生阶 段 就与 体育无 缘 , 更何 况毕业 后走 向社会 , 各种社 会压 力与工作 关 系, 基本上很 少有人 在青壮年阶段从事体育锻炼 , 所以形 成 r现在中国 社会群众 体育 中两 头热 、 中间凉的不 良局 面 。大学体 育课程体 系的研 究还没有 取得与其 学术地位相称 的成果 , 从而在一定 程度上影 响了大 学 体育 的发展 , 以及为适应 2 世纪社会发展 而进 行的大学体育 教育的 1 整体改革 与发展 。大学体育课 程改革既 是中 国社会 发展的需要 , 也是 高等教育 中大学体育教育社会化改革 与发展 的需要 。 当前 , 随着新 的“ 学指导纲要“ 教 的贯彻执行 , 国各 高校 体育课 程 全 教 学改革与建设 的步伐 在不断加快 , 大学体育课程改革 , 已经成 为推动 学校体育 工作发展 的重要动力 和追求 的 目 , 标 也直 接关 系到学 校体育 目标的实 现和人才培养 的质量 。2 世 纪的发展 与竞 争是人才 的竞 争 , 1 人才的竞 争是质量 的竞争 , 只有在优秀 的教学质量下 培养出来 的高质 量 人才 , 才能在 当今社会发展 中立于不败之地 。 2 目前 国内大学体育课程改革 的现状 - 2 根据 文献研究 、 问卷调查 、ne t Itme 网上 查询和 专家访谈 。可 以认 势为 : () 1改革要有具体 明确 的方案 , 才能付诸实施 ; 遵循教 育科学规律 , 才能收到预期效果。 () 2 大学体育课程改革是 大学体育落实素质教育 , 贯彻健康 第一 指 导思想的必 由之路 , 但是 每所大学都有各 自的特点 , 都应该根 据各 自的 特 点进行 大学体育课程体系的改革 , 不可能一个模式 。 () 3大学体 育课程体 系改革 的最 关键 因素是 大学体 育教师 的整 体 素 质。因此 , 提高大学体育教 师的综合能力与专项技能 , 是大学体 育课 程 体系改革过程 中必须考虑到 的重要 问题 。 () 4 大学体育课程体 系改革 的最终 日标是拓展大学体育 的职能 , 在 提 高体育教育 质量 的基础上 , 挥大学体育 教育的功能 ; 发 同时 , 使大 学 体 育与社 会体育 ( 包括 全 民健 身) 和竞技体育 接轨 , 为中国体育 的发展 做 出贡献 。
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

2 . 2 、 我 国 高 校 体 育 课 程 进 行 改 革 的 有 效 对 策 ( 1 )在 高 校 体 育 课 程 的 设 置 上要 充 分 体 现 出层 次 性 与 针 对 性 。
要 严 格 遵 循 学 生 个体 以及 身 心 发 为 了推 动 高 校 体 育 课 程 的 顺 利 开 展 , 教 育 部 出 台 了一 系列 指 导 高 校 在体 育课 程 的设 置 与 实 施 上 , 阶段性 、 差 异 性 与 互 补 性 的特 征 , 注 重学 生个 体 的 兴趣 与 纲 要 。例 如 , 2 0 0 2年 所 颁 布 的 《 全 国普 通 高 等 学 校 体 育 课 程 教 学 指 展顺 序性 、
就 需 要 体 育 教 在教育学意义上 。 体 育 课 程 是 针 对 学 校 体 育 目标 而 设 计 出 的包 生 能够 更 加 合 理 地 形 成 认 知 结 构 以及 技 术 技 能 结 构 , 括 体 育 内 容 以 及 各 种 相 关 体 育 活 动 的 一 种 总称 。体 育课 程 中 , 学 生 师运 用 丰 富 的教 学 经 验 来 改进 并 确 定 体 育 课 程 的 内容 结构 。 而从 体 所 参 与 的一 切 体 育 活 动 , 如体育课 、 校 内 所 开 展 的各 类 体 育 比赛 以 育运 动 的价 值 考 虑 。 体 育 运 动 就 是 为 了让 每学 生领 悟 体 育 运 动 的精 及校与校之间所发起的竞赛活动等 , 都 是 在 教 师 的指 导 下 有 计 划 地 神 , 能 够 根 据 自身 条件 自觉 地 进 行 锻 炼 , 以实 现 身 心 的 健 康 发展 。 系统地进行学习的过程。作为高校体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 高校
解析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 编号 : S GH 1 2 4 6 7 ) 。
・
9 4・
《 内蒙古体 育科技》 ( 季 刊)
2 0 1 3 年( 第2 6 卷) 第3 期( 总第 1 0 0 期)
不 了解 , 使得学生进入大学阶段后对体 育的认知仍 停 留
2 0 0 2年 , 教育部颁布 了《 全 国高校 体育课 程教 学指
在初级水平 。大 学生对体 育有 限 的认 识 决定 了我 国 当
导纲 要》, 由此 拉开 了一轮 新 的大学体 育课程 改革 的序
幕, 引起 了广大 体育 教育 人士 的持 续关 注 。十多年 来 , 大学体育课程 改革取得 了不俗 的成绩 , 但 同时也 暴露 了 诸多 问题 。随着 国家教 育事业的不 断发展进 步 , 未来大 学体育课程 改革 的进一步深化将是不 可逆转 的趋势 , 这 要求我们 积极 正视 问题 、 把握 未来 , 通过各 种 方式 以调 整促转变 、 以改革促发展 。
1 大 学 体 育大学体育课程 改革 中还存 在着 主体 和客体 错 位 的
终身体育概念 的提 出树 立 了我 国大学 体育 教育 的 现象 。大学体育课程应具有完善 的课 程设计 , 除 了应包 含体育技术 、 体 育知识 、 体育技能等 内容外 , 还应考 虑大 学生心理和生理发展状况及规 律。此外 , 体 育课程 的设 计还需要适应 当前社会经济发展 的实际状况 , 根据 社会 的实际需要培养 学生 的体 育素养 。大学体 育课 程需 要 平衡知识 、 学生 和社会 三者 之间 的关 系 , 设 计 出能够 充 分发挥学生体育潜能 、 适应经济社会形势需要 的课程 。 在大学体育课 程 中, 教 师是课 程 实施 的主体 , 是 体 育实践 的承担者 。教 师在 体育 教学 中必须 认识 到我 国 大学生所掌握的体育基础知识非常贫 乏 , 如 果在教学 中 仅强调以学生学习为主 、 教师教学 为辅 的方式 会使师 生
大学体育教学发展趋势分析论文

大学体育教学发展趋势分析论文大学体育教学发展趋势分析论文一、当前我国大学体育教学现状经过一系列的调查研究,教育工作者对大学体育教学进行了一个全面的总结。
我们可以看到最明显的就是当前大学的体育教学改革成效并不明显。
现在绝大多数的大学体育教学仍然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体育训练内容单调乏味,学生参与度低,体育课堂始终不见成效。
当前普遍的大学都是集体统一授课,教师的理论指导不足,实践过程也缺乏专业的引导,大学生的运动习惯存在问题。
当然,尽管体育当前我国的大学体育教学有很多不足之处,但是多少也取得一些成就,人们的思想观念在慢慢地发生变化,教学方式也在有所更新,教育工作者还在不懈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大学体育教学从人物来看,目前的体育教学还不足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学生的体质并没有多大的改善。
学生的运动方式存在不科学、不合理的问题,也很少学生将体育运动作为一种长期的习惯来坚持。
教学大多数还是采用传统填鸭式教学,忽视了体育科目的特殊性,导致学生在体育课上既没有掌握专业的理论知识,又缺乏足够的身体锻炼。
教学要么过于传统,要么过于前卫,忽视了体育教学的初衷,另外,由于缺乏经验,各高校的相关管理工作不到位,导致大学体育教学陷入进退两难的局面。
二、我国大学体育教学基本组织形式体育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能够反映学校的规模、硬件设施以及教学理念,我国大学人数增多,体育教学呈现大班教学模式,这种大班教学为教学的安全以及教学质量都带来了挑战。
科学合理的班级人数能够保证教学质量,但是由于人数的增加,大学体育教师的教学负担加重,难以顾及到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体育课堂采取了排班制教学,教师工作量激增。
在大学体育教学课程安排方面,我国各大高校都有了一定的自主性,在充分协调科目、运动器材以及场地等内容后,体育教学时段的灵活性有所增加,大学体育课的“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也得以体现。
三、我国大学体育教学内容的变化我国大学体育课的类型有所增加,为了更好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大学体育教学逐渐拓展课程类型,从过去的必修课、选修课拓展到了今天的专项课、提高课、训练课等等。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特点及发展趋势研究

2 . 2 . 3 训 练化特 点 的教学 方式
虽然新的相关文件 中规 定了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情 感特点 , 但 是在普
硬件设施提 供 了有力 的科学 依据 , 是保证学校体 育贯彻“ 健康第一 ” 指导 通高 校中的“ 传授式教学方 法” 却仍 旧存在着 明显特点 , 这种 体育教学方 思想的物 质载体 , 它的颁 发为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开辟 了新路线、 新思想 。 法并 未使学生体验到体 育的文化内涵性 , 并未做到 育教于 乐、 育教于练 ,
1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过程简 述
的理 论授 课学 时增 加到 5 0 %, 使得理 论课 的科 学性 、 指导 性 、 完整性 与
娱乐性 、 终 身性 相 互 结合 , 共 同促 进 , 学 生 的 近 期 1 9 5 0 年 教 育部 颁 发 了适 合 我 国基 本 国情 的 第 一本 《 体 育教 学 大 实 践 课 的实 用 性 、
综合 能力素 质等 。 了《 学 生体 质健康标 准( 试行方 案) 》 与Ⅸ 学 生体 质健康标 准( 试 行方 案) 实
施办法 》 , 并声 明这一文 件的颁发 旨在激发 和促进 学生积极 开展体 育锻
养学生 的社会适应能 力, 在 参加 体育活动的 同时不能 充分 实现个性发展 2 l . 2 . 2 教 学 内容层次 性较 低
2 . 2 . 1 教学思 想过 分局 限提高 学生体 质单一 功能 高校体 育教学 往往 忽略体 育 的教育功 能 , 纵 观体 育教学 改革 的过
பைடு நூலகம்
身体素 质、 心理 健康 , 并促进 学生的德育 、 情感态 度、 文化科技知识 、 生活 程 , 总是反 复地强调增 强学生 的体质健康水 平 , 总是过 分注重学生 的体 并未真正贯 彻和实施 “ 育体” 的价值 , 并 与社会 适应能 力等全方 位发展 。 纲要提 出 , 教学 目 标 主要是 为提高学 生 育锻 炼技能和 运动技 巧的掌握 , 参与体 育活 动积极性 、 掌握一 定的运动技能 、 培 养 良好的生活 习惯 、 提 高 未真正做 到增强学生的心理健 康水平 , 也没有在增强 身体健康 的同时培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而引导学生增 强体育 意识和养成 自觉锻炼的习惯 。 23 加强师资培训 , _ 提高体育教师的业务水 平 教师 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授课质量 , 直接影 响教学 的效果 。 因此 , 在高 校体育教学改革 中应做 到: ) 1重视学科梯队建设 , 培养学科带头人。 ) 2 统 认识 , 改变现状 。3 提供 良好条件 , ) 优化成才环境。4 充分发挥老教师 ) “ 帮带” 传 作用 。5 采用 “ 出去” 请 进来” ) 走 和“ 的办法 , 有计划 分批期定 向 培养 , 加强教 师的进修与深造。 2 创 造积极的教学情境和 良好的学习氛围 ,合理的利用现代化教学 . 4
文 化 教 育
民 科 营 技
2 0年第 1 期 01 1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王 彬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白城 师 范 学 院 体 育 系, 林 白城 17 0 ) 吉 30 0
摘 要: 通过对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现状进行调查 与分析 , 出高校 体育教 学改革一 系列对策 , 提 树立“ 健康 第一” 的指导思想, 全面推进 素质教
一
13 师资力量不适应课 程改革 的要求 _ 首先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师队伍整体年龄结构正逐步趋于合理 , 但各年龄段教师的分布十分不均衡 , 需要进一步调整。 其次 , 国普通高 我 校体育教师队伍职称结构正逐步趋 向合理 , 目前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 与 师 承担的任务基本吻合 。但高级职称群体老化 、 教授 比例偏少的现象普 遍存在 , 应当引起重视 。 1 对于创造积极 的教学情境和学习环境的意义认识不 足 . 4 基于传统的体育认识 与教学习惯 , 在一些 高校的体育教学 中 , 依然 过分注重教学的组织性 、 纪律性 , 强调“ 的条理性 、 教” 法度性和“ 的有 学” 序性 、 统一性 等。 这种教学 , 虽外观严谨 、 规范 、 清晰 、 有度 , 但也存在着主 观营造紧张氛 围的不足 , 当今高校体育教学 改革不相符 , 与 抑制 了学生 的学 习兴趣和学生 的主观能动性 , 更不利于教学 与教育对象 、 学环境 教 和谐关系的形成 。 1 运动场地器材设施制约大学体育课程改革 的实施 . 5 运动场地器材设施是完成学校体育任务 、 实现学校体 育 目的的重要 物质基础 , 是检验学校体育发展程度 的重要尺度 。 当前 , 国各高等院校 我 在不断进行扩招 , 学生数量 的急剧增 多 , 导致学生人 均运动场地 面积严 重不足, 已经 影 响 了大 学 体 育 教 学 的质 量 和 大 学 体 育 教 学 课 程 改 革 的 实 施。 使许 多学校在体育课程教学改革 中由于硬件设施的制约无法进行推 广 和借 鉴 。 2 高 校 体 育教 学改 革 的发 展 对 策 21 更 新 观 念 , 立 大 学生 健 康 发 展 培 养 模 式 . 确 大学体育要树立“ 健康第一 ” 的体育教育指导思想 ; 实现体育课程改 革 的三个转变 : ) 1体育课程设置从 以运动技术教学为 中心转变为 以体育 能力培养为心中 ; ) 2 体育教学过程从强调运动技能提高转变为注重身心 健康发展 ; ) 3 教学效果评价从运动标准转变为健康标准。 更新观念 , 深刻 领会体育教学改革 的重要意义 , 上级主管部门除制定完善的学校体育评 估标准外 ,还应组织学 校主要领导和体 育教 师认真学 习教 学改革的精 神, 深刻领会其重要意 义, 让他们充分认识 到大学体育教学是一 门以实 践活动为主要手段 , 以增进 学生身心健康为 主要 目的基础课程 , 是学校
浅析大学体育课程的发展趋势

长期 以来 ,学校体 育教 学 以体 质教育 和运 动技术 教学 为 主, 一些技 术要求高 的项 目, 生花很长 时间和精 力都难 以掌 学 他 们 体 魄 的 目的 。 42 加强 研 究 生 管 理 部 门组 织 , 善体 育 场 地 设 施 完 要针对研究生的知识结构特 点和体育 目的 、 务, 任 适度增 加 理 论 课 的 比重 , 强 有 关 体 育 锻 炼 知 识 的 教 育 , 让 研 究 生 掌 握 加 要
教 师的教育行为受教育观念 的指导 。教育观念尽 管看 不见 , 摸 不着, 但它确确 实实在潜移 默化地发 挥导 向作用 , 响制约着 影
教 师 的教 育 行 为 。 实 施 大 学 体 育 课 程体 系 整 体 改 革 , 建 新 课 构 程 体 系 , 先 需 要有 正 确 的 教 育 观 念 为指 导 。 新 世 纪 高 校 体 育 首 的改革 , 需要突破 旧教学观念 的束缚 , 立新的 、 代体育教育 树 现
体 的方法 。这些现 象导致 学生对体育课 失去 兴趣 , 不利于培 养 他们正确锻炼 身体 的观念 和习惯 , 育教 师也缺 乏了培养学 生 体
自我 教 育 能 力 的意 识 , 体 育课 堂 教 学 失 去 了 健 身 、 握 体 育 使 掌 基 本 知 识 和 培 养个 性 的 功能 。 1 2过分重视竞技运动 , 轻视健康教育
2 1 O02
体 育 世 界 . 术 学
浅析大学 : 过 文 献 资料 研 究 , 通 分析 我 国 大 学 体 育 课 程 当前 的现 状 , 以及 在 教 育教 学 中存 在 的 问题 。探 讨 了 2 世 l 纪 高。 大 学体 育 课 程 内容 选择 更 注 重 于 内容 的 健 身 性 、 育, 针 对性 、 伸 性 、 乐性 、 瞻 性 这 些发 展 趋 势叠 校 教 陛 延 娱 前 这 些趋 势 已经 成 为 大 学 体 育 课 程 改 革 的 发展 方 向 。 为 高校 体 育领 域 最 为关 注 的 i题 成 爸 关 键 词 : 育课 程 ; 状 ; 体 现 发展 趋 势 目前我 国高等 院校为在校 的大 学生开设体育课 , 一般课 程 教学 时间为三年。基本形式是一年级开设基础课 , 在二、 三年级 开设 选 项 课 。 教 学 内 容 主 要 是 田径 、 球 、 球 、 操 、 术 、 篮 足 体 武 健 美操 、 游泳 、 艺术体 操、 乒乓球 、 羽毛球 和网球等 ; 体育理论 的 内 容主要是体育锻炼 方法、 体育卫 生保 健 、 育竞赛规则 、 育的 体 体 价 值 和 功 能 、 育 的 休 闲娱 乐 以及 体 育 运 动 的 技 术 原 理 。 同 时 , 体 教育 部对每 个层面 的学校体育 均颁布 了体育 教学 大纲和体 育 锻炼 合格 标准 , 体现 了体 育课 的授课时数 、 教学 内容、 学进度 教 及评定 方法。所 以在一定程度上可 以说 , 高校 的体育教 学形式 比较 严谨 , 体育课 的结构单 调统一 , 师的主导 作用 占很大 比 教 例, 对学生体育课成绩 的评价缺 乏科学 的量化 。这种 目标定 位 下 的 大 学 体 育 造 成 的 结 果 是 片 面 强 调 促 进 学 生 运 动 技 能 的 发 展, 忽视 了对 学 生 体 育 意 识 、 育 能 力 、 育 习惯 等 的 培 养 。 体 体 1当前大学体 育课程教学 中存在 的问题 . 11体育教育在高等教 育中的地位 有待提高 目前 , 育教育在 高等教育 中的地位 还没 有摆正 , 育教 体 体 学 的功 能 还 没 有 充 分 发 挥 , 德 智 、 体 育 的 思 想 在 高 校 中仍 重 轻 然根深蒂 固。而且在体育考试 中 , 多地依赖直 接测得的数据 过 进行 考核评价 , 以运 动成绩决 定体育成 绩 , 片面 强调 以增强 学 生 体 质 为 中心 , 学 及 考 核 都 围绕 身 体 素 质 进 行 育 教 学 成 了 教 体 体质教学 , 忽视 了体育课 的主要任 务是让学 生学会科学锻炼 身 握 和 提 高 , 以便 出现 了厌 烦 上体 育课 的现 象 。另 外 , 技 性 项 所 竞 目大 多趣味性低 , 身效果 差 , 能激发 学生锻炼 的积极 性和 健 不 热情 , 重影响 了教学质量 和健身效果 , 严 学生在课 堂上所 学到 的 内容 , 社 会 实 践 中 由于 受 客 观 条 件 的 限 制 也 不 能 用 于 自我 在 健 身或社会交往 。这样 以来 , 生大 学毕业后没有一 两个 适合 学 自己的运 动项 目, 长此 以往就会 造成与体 育绝缘 , 利于学 生 不 终 身体 育能 力 的培 养 。 1 . 生的主体地位与创新能力被 忽视 3学 现行的高校体育课程 内容只考虑到体 系的完整性 。 对于开 放 性和现代 性重视不够 。内容规定过 死 , 缺少弹性和灵活性 , 学 生只能被 动地按 照老 师 的要 求上课 , 选择 幅度较 小 , 不能充分 体现 其主体 地位。体育教学 内容 以竞技 为主 , 娱乐性 的内容很 少 , 生 因此 很 少 积 极 主 动 地 思 考 锻 炼 身 体 的 重 要 性 , 谈 不 学 更 上 创 新 能 力 的培 养 。 2高校大学体育课程发展 目标定位 21 . 教育观念更新 国家教育部原副部长周远清指 出: 教育观念正确与否 。 “ 直 接 关 系到 高 等 教 育 改 革 实 践 的 方 向 与成 败 。 ” 国著 名 的教 育 我 家叶谰教授称 : 新教育观念是新基础教 育之魂。” 为 “ “ 认 没有 教 育观念 的变化 , 再现代 化的教育设施 、 再高学历 的教 师队伍 , 都 不 可 能 创 造 出面 向 2 世 纪 的新 基 础 教 育 。 教 育 观念 在 教 育 1 ” 活 动中所处的核心地位是无庸置疑 的。人的行 为受思 想支配 ,
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

在我国大学教育教学中,体育课程教学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提升大学生综合能力上有着重要的作用。
大学体育课程改革是我国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
在当前的教育方针下,大学的体育教学课程模式需要进行创新改革,通过体育课程改革中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大学生实现重要人才的教学目标。
在新课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下,大学体育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体育教师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强化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体育学习中,并且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同样在体育课程改革中,注重创新能力与综合能力的培养教学模式,让体育课堂教学更加有利于体育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更新学生的学习资源和教学实时互动,在有效的体育教学课堂的情况下,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综合素养,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体育教学课程改革的发展需求在大学体育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过于单调枯燥,教师注重单方面的技巧知识灌输讲解。
对于学生综合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的课程教学相对较少,不利于学生在核心素养的要求下的全面发展。
在大学体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不仅可以有效的改善学生知识获取效率。
由于大学的体育教师队伍往往不能够进行良好的教学课程创新,例如体育教师的创新教学模式的意识淡薄或者能力的不足,造成体育培养综合能力的实际开展较难。
同样体育教学模式的评价也不利于学生体育素养的培养。
由于当前大学体育教师注重学生体育技能的评价,对于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查缺少,导致学生在大学体育课程改革中创新能力与综合素养的培养不积极。
二、学生综合能力对体育教学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在大学体育教学发展中,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在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是确保学生能够积极参与体育教学的重要部分。
创新能力与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提升能够帮助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教学中,有助于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关键因素,同样综合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激发其他学生学习的兴趣。
高校体育教学现状与发展[论文]
![高校体育教学现状与发展[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a250c5234b73f242336c5f3c.png)
试论高校体育教学现状与发展摘要:体育是高校为了增强大学生身体素质采取的主要措施,加强大学生体育锻炼能提高学生的意识力。
基于此,本文将阐述高校体育教育的现状,研究高校体育的发展及改革措施。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发展1 高校体育教育现状1.1传统观念厚,没有很好的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调查显示,目前我国个高校的体育仍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仍停留在竞技体育和运动素养的概念。
在进行体育教育的过程中,通过高强度和高负荷的训练,在短期内提高学生的运动素质,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视程度不够,忽视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此外,高校体育仍旧是重视实践忽视了体育理论知识的传授,在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忽视素质教育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导致学生对体育没有兴趣。
1.2课程选择具有盲目性众所周知,在进行体育教育过程中,学生们自选课也是十分重要的。
但是,由于绝大部分的学生没有接受过系统、全面、正规的体育技能和理论知识学习,加之我国体育教育发展存在不平衡问题,使得学生在选课过程中,对课程理解不够,盲目选课。
此外,一些学生在选择体育项目时,对自身的特点的把握不够准确,对项目技巧的了解不够,对自身为未来的发展没有规划,导致所选的课程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不能达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
同时,一部分学生在选课时,容易出现随波逐流现场,看大家选就跟着选,没有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导致在学习和锻炼的时候,缺乏兴趣和热情。
1.3教学方法单一,课程设置不合理目前,我国很多高校仍旧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仅仅凭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出勤率、项目运动技能、达标情况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课程种类虽然不少,但是很多课程都不能满足学生的个性成长,不能综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与素质教育理念相悖。
此外,教师在设计教学手段的时候,对素质教育中以学生为主体的理解不够深刻,将学生的主观性误解成课程教育的主体,与此同时,受到传统填鸭式教学观念和行为的影响,教师在传授体育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仍旧是是单纯的进行理论讲解和技能示范,缺乏新的教学方式,在这种枯燥的教学方式下,学生很那提起对课程的兴趣,从而很大程度上缩小了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空间,不利于建立更加广阔的体育平台。
后疫情时代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及发展方向研究

Vol.19 No.1Mar. 2022第19卷第1期2022年03月河北交通教育Hebei Tra c Education文章编号:JiL1100161( 2022 )01-0024-03后疫情时代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及发展方向研究何立佳(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体育系石家庄050081)摘 要 通过分析新冠疫情期间高校线上体育课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找到后疫情时代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发展方向,即从培养学生自主锻炼意识和能力、建立标准化线上体 育教学平台、提高教师信息化能力和完善教学评价机制等方面,不断推动体育教学改革。
关键词疫情高校体育体育改革发展方向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 ATeaching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at Collegesand Universities in Post-COVID EraHe Lijia(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Shijiazhuang University of A pplied Technology, Shijiazhuang 050081)Abstract: By analyzing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online phys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 versities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the study puts forward measures to boost the reformof PE teaching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including fostering students' awareness and abil i ty oftaking initiative in exercising, establishing a standard platform for online PE teaching, advancing teachers' information-based ability and improving the teaching evaluation mechanism.Key words: pandemic; phys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reform on physicaleducation; development orientation随着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爆发,并且迅速在全国蔓延,为了遏制疫情传播,我国采取了严格的封闭管控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 1 、 体 育 教 学 组 织 形 式 改 革 与 发 展 趋 势
致, 坚持“ 运 动文化论 ” , 也 就 是 技 术 技 能 学 习 和 文 化 的 传 承 结 合 的
虽然大学体育课是 必修课程 , 但是其组织形 式 、 教 学 内 容 却 有 必 要 性 。但 也 指 出 , 这 种 技 能 的学 习 不 是 为 了单 纯 的追 求 技 术 教 学 非 常 大 的 灵 活 性 。 近年 来 , 我 国 体 育 教学 不 断 扩 大 选 修 力 度 。 1 9 9 6 和 提高 运 动 成 绩 , 而 是 为 了培 养 学 生 终 生 体 育 习 惯 。
现在 , 很 多 大 学 生 在 谈 到体 育 的 时 候 , 都 认 为 体 育 只是 简 简 单 人 们 喜 欢 的 活 动 , 比如 , 交谊舞 、 轮滑等。 目前 , 我 国 对 教 材 内 容 和 大 单 的 活 动筋 骨 、 娱乐放松 , 跟 其 他 专 业 科 目比 , 只 能 算 是 副 业 。在 平 学 体 育 教 学 大 纲 的 编 写 , 也 在 逐 渐 接 近 一些 发 达 国 家 , 根 据 区域 性 时上课中 , 也懒散应付 , 不 能 全 身 心 投 入 到 体 育 训 练上 。 所 以要 想 体 编写 具 有 特 色 的 教 材 , 体育课程越来越 丰富 。 挖 掘 出 有 民族 特 色 的 育改革能高效进行 , 不仅设施 建设要到位 , 而 且 要 提 高 大 学 生 对 体 体育 项 目。
关键词 : 体育 发展趋势 教 学改革 1 、 大 学 体 育 改 革 存在 的 问 题
1 . 1 、 投 入 经 费 不 足
科 学 的方 法 , 以适 应 终 身 锻 炼 身 体 和生 活娱 乐 的需 要 。 ” 而在 1 9 9 6
年则 新 提 出“ 为终 身体 育奠 定 基 础 ” 的 目标 。我 国 2 0 0 0年 6月 份 出
体 育 教 育
Ph y s i c a l E d u c a t i o n
口 李灿 ( 河南开封大学财政经 济学院 河南
开封 4 7 5 0 0 4)
摘要: 自从 改 革 开放 以 来 , 随 着 教 育 事 业 的发 展 , 高校 体 育 改 革 也迅 速 进 入 了一 个 全 新 的 时 期 。本 文 就普 通 高校 体 育 教 育 改 革 存在 的 I ' - - ] 题 及 其发 展 趋 势进 行 研 究 , 并从 从 多 方 面提 出建 议 , 进行优化整改 , 使其适应 2 1 世 纪培 养 优 秀人 才 的 需要 。
赛也没有办法开展 , 也就更不用说改革了。 1 . 2 、 对 体 育 的 意 识 不 强 2 . 3 、 体 育 教 学 内容 改 革 与 发 展 趋 势
体 育 教 学 对 内 容 的 选 择 反 映 了 对其 所 要 达 到 的体 育 目标 的 要
求 。其 内 容 在 有 现代 竞 技 运 动 项 目的 基 础 上 , 又 纳 入 了很 多 生 活 中
从 目前 高 校 体 育 改革 发 展 情 况 来 看 , 体 育场 地 和很 多 体 育 设 施 版 的 《 体 育 与 健 康 生理 保 健 知识 实 验 教 材 》 四项 教 学 目标 和 2 0 0 1 年 都 落 实 的不 到 位 。 有些校领导的不重视 , 会直接导致体育经费的” 有 《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第 二 部 分 目标 , 体 现 出我 国 对 终 身 体 育 所 做 减无增” , 落 后 陈 旧 的体 育 设 施 不 能 得 到 及 时 的 修 复 或 更 新 . 使 得很 的努 力 , 并 且 这 一 理 念 已 经 被世 界 上 广 大 国家 所 认 可 。 多可 以引 起 学 生 广 泛 兴 趣 的体 育课 程 都 无 法 开 设 , 所 以很 多体 育竞
年, 体育 教 学 大 纲 限 制 选 修 中任 意 选 修 的 比例 达 到 4 5 %. 现 在 很 多
3、 结 语
学 校 已经 实 施 “ 开放式分项教学模式” , 就 是在 体 育 课 教 学 中让 学 生
的意 义 。 2 . 2、 体 育 教 学 目标 改 革 与 发 展 趋 势
育 重 要 性 的认 识 1 . 3 、 体 育 老 师 自身 素 质 有 待 提 高
从发展角度看 , 大学 体 育 应 注 意 体 育 基 础 理论 和保 健 教 育 的 有 机统 一 。 我 国于 二 十 世 纪八 十年 代 提 出 了这 一 思 想 。 目前 , 国家 在 对
虽 然 当前 大 学 体 育 老 师 的 素质 整 体 都 比较 高 , 但 仍 然 有 一 些 教 青 少 年 体 育 健 康 方 面 , 提 出了“ 健康第一 ” 的思 想 , 健 康 体 育 这 一 理 师 亟 需 提 高 自身 素 质 , 很 多 老 师 没 有 认 识 到体 育训 练对 大 学 生 身 体 念 也 被越 来 越 多 的人 认 同 。在 体 育 与 健康 的教 材 内容 编 排 中 , 分 别 的重 要 性 , 上课没有 明确计划 , 自身 行 为 散 漫 , 不备课 , 教 学 态 度 也 设 立 “ 方法篇” 与“ 知识篇” , 大 纲 中体 育 基 础 理 论 知 识 教 学 内容 也 占 不 端 正 。另 外 , 很 多 老 师在 体 育 知 识 上 储 存 不 足 . 一堂课下来 , 老 师 总 学 时 的 1 2 %。
论 述 讲 学 的时 间少 之 又 少 , 从 而 也 影 响 了大 学 生 对 体 育 的 了解 。
2、 大 学 体 育 改 革 发 展 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势
一
体 育 教 学 内 容 注 意 竞 技 运 动 健 身 化 与 竞 技 文 化 传 承 的 有 机 统
。
我 国 目前 对 竞 技体 育方 面理 论 的认 识 , 也 和 大 多 数 发 达 国 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