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模型探讨及其机制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模型探讨及其机制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模型。方法复制一定数量的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模型,测量并比较致炎后不同时间点大鼠的足容积,考察试验环境温度对该模型足肿胀度的影响,测定致炎后不同时间点大鼠足组织中致炎因子的含量。结果大鼠足跖部注射角叉菜胶后足肿胀度变化呈一单峰曲线,致炎后约0.5 h开始肿胀,2.5~3.0 h达到高峰,8 h后逐渐消退;环境温度21℃~23℃,湿度40%~70%,大鼠体质量约160 g是较适合复制该模型的实验条件;注射角叉菜胶后大鼠的足肿胀主要与注射部位前列腺素E2(PGE2)升高有关。
【关键词】模型探讨;角叉菜胶;足肿胀;机制研究
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模型是一个常用于评价或筛选药物抗炎作用的经典的急性炎症模型,当给大鼠足跖内注射角叉菜胶时能使大鼠局部毛细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高、渗出、水肿等一系列类似于人体急性炎症的反应,故该模型在新药评价中应用非常广泛。然而,如何才能复制出一个稳定可靠的足肿胀模型、足肿胀模型发展到何种程度适合用于评价药物的作用、大鼠足跖部注射角叉菜胶后大鼠足容积随时间如何变化、实验条件如何控制及角叉菜胶如何使得大鼠足跖肿胀等等却鲜有报道,现笔者对此作了一些探讨,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SD大鼠,SPF级,雄性,130~150 g,广东省医学实验动物中心购进,动物合格证号:0026903,粤监证字:SCXK(粤)2003-0002,粤监证字2007A003。动物饲养设施:大鼠独立送回风笼具,型号:IRU-5×5,饲养盒大小为:470 mm×315 mm×260 mm。苏州市苏杭实验动物设备厂。动物饲养条件:自由进食饮水,饲养室温度与湿度:(23±)3℃,(55±15)%。
1.1.2 角叉菜胶Sigma,批号:127H1227;规格:25 g/瓶,贮藏条件:阴凉处,密闭保存。
1.1.3 足容积测定仪本科室自制。
1.1.4 酶标仪型号:Emax,美国Molecular Devices公司生产。
1.1.5 大鼠PGE2、5-HT、His试剂盒进口分装,从大连泛邦化工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购进。
1.2 方法
1.2.1 大鼠足跖肿胀度随时间变化的研究SD大鼠40只,分成两组,模
型组30只,空白对照组10只,分组后按毛细管放大测量法一次测量所有动物的右后足足容积作为基础容积,测量完毕之后在其右后足足跖部位皮下注射1%角叉菜胶0.1 ml/只,空白对照组注射等容积的生理盐水,注射完角叉菜胶或生理盐水后,分别再用毛细管放大测量法测量致炎后30 min、60 min、90 min、2 h、2.5 h、3 h、3.5 h、4 h、5 h、6 h、7 h、8 h大鼠的右后足足容积。
1.2.2 不同环境温度对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的影响SD大鼠20只,分成两组,即实验一组、实验二组,每组10只,实验一、二组大鼠体质量均约170 g,两个实验组造模方法均一致,即均用1%的角叉菜胶于大鼠右后足足跖部皮下注射,注射容积0.1 ml/只。注射完毕后立刻将大鼠置于不同温度湿度的环境中,实验一组环境条件:温度17℃~19℃,湿度30%~50%,实验二组环境条件:温度21℃~24℃,湿度:40%~70%。分别测量致炎前及致炎后2、3、4、5、6 h的大鼠右后足足容积。
1.2.3 致炎后大鼠右后足中前列腺素E2(PGE2)、五羟色胺(5-HT)、组胺(His)含量的变化SD大鼠32只,按体质量随机均衡分成4组,即空白对照一组、模型一组、空白对照二组、模型二组,每组8只。分组后模型一、二组右后足足跖部位皮下注射1%角叉菜胶0.1 ml/只空白一、二组分别注射等容积的生理盐水。致炎后1 h将空白对照一组、模型一组断头放血处死,处死后立即剪取右后足放入4℃的冷生理盐水中备用,致炎后2 h将空白对照二组、模型二组大鼠断头放血处死,处死后立即剪取右后足放入4℃的冷生理盐水中备用。所有组大鼠右后足取材后用咬骨钳将右后足咬碎后放入预先准备的0.9%的氯化钠注射液中浸泡2 h,检测大鼠右后足组织中PGE2、5-HT、His的含量。
1.3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输入EXCEL2003和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相应的统计学处理,各组计量数据均采用均值±标准差(x±s)表示。
2 结果
2.1 大鼠足跖肿胀度随致炎时间变化的结果结果(图1,2)表明:大鼠右后足足跖部注射角叉菜胶后随着时间的变化其足跖肿胀度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注射角叉菜胶后2 h,约90%的大鼠足跖肿胀度大于等于0.3 ml,致炎后2.5~3.0 h达到肿胀高峰,此时足肿胀度约为0.65 ml。致炎后3 h足肿胀度开始回落,至致炎后8 h,足肿胀度恢复至0.3 ml,空白组注射生理盐水后右后足轻微肿大,约4 h后逐渐恢复。
大鼠在15℃~18℃,40%~70%的环境条件下其足肿胀度较小,致炎后2 h、3 h平均足肿胀度约为0.33 ml、0.41 ml,实验二组大鼠在21℃~24℃,40%~70%的环境条件下其足肿胀度较好,基本与2.1中大鼠足肿胀度相一致。
2.3 致炎后大鼠右后足中PGE2、5-HT、His含量变化结果结果(表3、4)表明:致炎后1、3 h,模型组大鼠右后足PGE2的含量均明显高于空白组,具有统计学意义。而5-HT、His的含量却无明显变化。
3 讨论
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模型是一个经典的炎症模型,常用于抗炎药物的筛选及评价,其应用十分广泛。故笔者对该模型进行了一次探讨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注射角叉菜胶后大鼠足部即开始发生炎症并肿胀,致炎后0.5 h足肿胀度约0.3 ml,致炎后2 h足肿胀度约0.5 ml,致炎后2.5~3.0 h达到肿胀高峰,达到0.7 ml左右,8 h后逐渐恢复至0.3 ml,与致炎后0.5 h相当,此结果与国外相关报道较接近[1-4],实验结果还表明,注射角叉菜胶后,大鼠足肿胀度并不均一,致炎后2 h约10%的大鼠足容积<0.3 ml,出现此结果可能与操作失误将角叉菜胶注入肌肉或跟大鼠个体反应有关。根据以上研究结果建议在致炎后2 h根据足肿胀度随机均衡分组后开始给药,并且淘汰致炎后2 h足肿胀度<0.3 ml的大鼠;同时,笔者还通过控制实验条件对该模型进行了考察。众所周知,炎症的发生发展与机体的年龄和环境温度有莫大的关系,年龄越小,体内白细胞愈活跃,炎症反应较剧烈,随着年龄的增大,机体炎症反应越轻[5]。环境温度越高,白细胞的趋化作用越强,炎症反应越强,相反,低温能抑制炎症反应[6]。实验结果表明,大鼠体质量约为170 g,环境温度为21℃~24℃,湿度为40%~70%的实验条件有利于复制该模型,体重太大或环境温度太低都不利于该模型的复制,此结果与现代医学理论亦相符合。此外,实验结果还表明,本模型发生炎症的原因与注射部位PGE2的升高有关。
(三)导师制的作用
大众化教育背景下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是否有必要?调查结果显示,在被调查的我院04、05级93人中,有79%的学生认为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对于本科生培养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82%的教师认为有利于因材施教和学生的个性发展;有利于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密切师生关系,增进师生友谊。可见,绝大多数师生对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认识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四)结论
通过调查和比较分析,我院本科生导师制在实行过程中仍存在不少有待解决的问题,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是本科生导师制形式化程度较浓厚,活动方式比较单一,师生比例不协调,师生间沟通交流较少,本科生导师制难于真正发挥作用。二是导师制指导内容不够规范。导师对自身职责和工作目标不够明确,部分导师难于做到尽职尽责。三是导师制考评机制缺乏科学性,且与之配套的制度不健全和不完善,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效果及导师的工作积极性。
三、完善本科生导师制的对策和建议
(一)结合实际,加强针对性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