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期末复习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期末复习内容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第一章认识大洲第一节、亚洲及欧洲1、比较亚洲和欧洲:2、需要识记的一些内容⑴、亚、欧两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
⑵、亚洲、北美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
⑶、“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400米)。
⑷、北半球的“寒极”奥伊米亚康(俄罗斯);世界雨极——乞拉朋齐(印度)。
⑸、亚洲最长的河流---长江(世界第三长河,注入东海),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湄公河(中国境内叫澜沧江)流经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等国,注入南海。
⑹、欧洲最长的河流——伏尔加河(注入里海);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多瑙河(流经8个国家),注入黑海。
⑺、亚洲、欧洲的湖泊:贝加尔湖(俄罗斯)——世界最深的湖泊里海(中亚)——世界最大的湖泊(内陆湖、咸水湖);死海(西亚)——世界上湖面海拔最低,含盐度很高的湖泊;巴尔喀什湖(中亚)——一半咸水,一半淡水的湖泊。
第二节、非洲1、地理位置:⑴、地理位置:赤道从中部穿过,地跨南北两半球。
⑵、海陆位置:东濒印度洋,面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和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东北隔苏伊士运河和红海与亚洲分界。
2、非洲是世界上国家最多的大洲(54个)。
二战前,只有三个国家独立:埃及、埃塞俄比亚、利比里亚。
3、非洲地形:⑴、地形多以高原为主(高原大陆)海拔500—1000米⑵、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⑶、主要地形区:①、埃塞俄比亚高原—“-非洲屋脊”;②、乞力马扎罗山——非洲最高的山峰(山顶积雪);③、刚果盆地-----世界最著名的盆地;④、东非大裂谷----世界最长(地壳胀裂形成的裂谷带);⑤、撒哈拉沙漠------世界最大沙漠(770万平方米);⑥、几内亚湾-------非洲最大海湾;⑦、马达加斯加岛------非洲最大岛屿。
4、气候:⑴、气候终年炎热,被称为“热带大陆”,是世界上干旱面积最大的一个洲。
⑵、气候类型呈带状分布,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大致对称(3)降水很不平衡注:非洲有世界上最大的热带草原气候区,地中海气候区适于栽柑橘、葡萄、橄榄等。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期末复习提纲

七年级地理(下)期末复习提纲1、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是亚洲,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2、亚洲东北以白令海峡与北美洲为界,南面隔海与大洋洲相望,西北以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为界,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
3、亚洲周围濒临三大洋,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
4、人们按地理方位把亚洲分为东亚、西亚、南亚、北亚、东南亚和中亚六个区。
中国位于东亚。
5、亚洲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
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6、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最高的山峰珠穆郎玛峰,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最大的湖泊里海,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湖面海拔为-400米),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
有世界屋脊之称的是青藏高原7、亚洲气候特点是气候复杂多样:大陆性特征显著;季风最强盛,最典型,影响范围也最广,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大陆内部。
8、亚洲的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9、亚洲东部和南部夏季的降水与夏季风的强弱有密切的联系,夏季风强的年份,从海洋带来的降水也多,就可能造成洪涝灾害,夏季风弱的年份,降水少,可能形成旱灾。
欧洲气候类型以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为主。
10、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是亚洲。
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
其中有6个国家人口超过1亿。
11、世界上人口最多民族的是汉族。
12、国家最多的大洲是非洲。
非洲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及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东北与亚洲之间隔着狭长的红海,并以苏伊士运河为陆上分界。
13、有“高原大陆”、“热带大陆”、“富饶大陆”之称的是非洲。
14世界最大的沙漠是撒哈拉大沙漠。
人中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非洲,15非洲气候特点是气温高;干旱地区广;气候类型有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沙漠和地中海气候,各气候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16巴拿马运河连通了大西洋和太平洋,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线;中美地峡位于墨西哥以南至哥伦比亚以北,有中美洲之称,包括七个国家;17美国以南的美洲国家和地区称为拉丁美洲。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期末复习提纲

一、地球的形状和运动1.地球的形状及证明a.地球是椭球形b.航海、地震波传播、卫星拍摄等证明2.地球的自转和公转a.自转: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一周需要24小时b.公转: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需要365.24天3.季节变化的原因a.地球公转轨道的倾斜导致不同季节接受的阳光量不同b.北半球和南半球季节相反二、地球的层次结构1.地球的结构和构造a.地壳:最外层,包括陆地和海洋b.地幔:地壳下面的层,主要由固态岩石组成c.地核:地幔下面的层,分为外核和内核d.阴阳相依、相互作用2.地质灾害与地球结构的关系a.地震:地壳板块运动产生的地质灾害,与地幔、地壳的相互关系b.火山喷发:火山带与板块运动的关系c.地壳运动引起的地震、火山喷发等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三、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1.山脉与高原a.北京、秦岭山脉b.青藏高原2.平原与盆地a.东北平原b.京津冀平原、长江三角洲平原c.四川盆地3.河流与湖泊a.长江、黄河b.青海湖、洞庭湖4.自然灾害与防护a.地震、洪水、干旱、台风等自然灾害b.预防措施:水库、防洪堤、地震预警等四、人口与城市1.人口与人口分布a.人口数量、人口密度b.人口分布规律:沿海、沿江、沿河地区人口聚集2.人口迁移与城市化a.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b.城市化进程对人口、经济、环境的影响3.城市功能与特点a.政治、经济、文化中心b.交通便利、商业繁荣、人口密集五、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1.能源资源a.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b.水能、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2.矿产资源a.铁矿、铜矿、锌矿、铝矿等金属矿产b.煤炭、石油、天然气等非金属矿产3.水资源与水环境保护a.水资源的丰富与短缺b.水污染与水环境保护4.林木资源与森林保护a.世界森林分布与特点b.森林的重要作用与保护措施5.土地资源与土地保护a.土地利用方式与土地保护b.水土流失与防治六、地理信息技术1.地图与地图阅读a.世界地图、中国地图、区域地图与所提供的地理信息b.利用地图进行位置、方位等信息查找2.卫星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a.卫星照片与遥感地图的应用b.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规划、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应用以上是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期末复习提纲的内容,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能够全面复习地理知识,并提高对地球和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的理解。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期末复习知识点归纳汇总

成功的法则极为简单,但简单并不代表容易。
下面为您推荐的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期末复习知识点归纳汇总。
第一单元在公共生活中1.什么是公共生活?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交往与合作,组成了丰富多彩的公共生活。
我们的公共生活并不仅仅是由周围所熟悉的人和事所组成的。
我们的公共生活空间也就扩展到了这整个的地球“村落”,即“地球村”。
2.我们应如何融入公共生活?①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都在公共生活中成长。
融入公共生活,是我们健康、快乐成长的需要。
②要融入公共生活,我们既要克服自卑心理,走出自卑的阴影,又要克服自傲的心态,不过高的估价自己而过低地估价别人。
③在公共生活中,摆正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与他人坦诚相处,我们就获得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3.我们怎样在公共生活中克服自卑的心理呢?①正确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多想想自己有哪些长处、优势;②正视自己的不足,并通过切实的努力来弥补自己的缺陷,增强自信心;③寻找合适的机会,主动地表现自己,敢于在大众面前展示自己的才能。
4.在生活中,我们为何要培养平等待人的高贵品质?因为尽管人与人之间总是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但每个人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每个人都拥有同等的权利和尊严。
5.为什么要遵守公共规则?在公共生活中自觉遵守规则,维护公共秩序,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既体现了我们的良好修养,又体现着对他人的尊重。
遵守公共生活的规则,常常会涉及尊重民俗风情和文化传统的问题。
我们要懂得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尊重不同的文化与习俗,以平等的态度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交往,使我们的“地球村”变得和谐温暖。
6.为什么要讲文明礼貌?在公共生活中,讲究文明礼貌,可以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氛围,使我们在尊重他人的同时,也赢得他人的尊重。
礼貌能增进人际和谐,礼貌传递着我们对他人的友谊、真诚、热情,彼此享受来自对方的关爱与温暖,为我们的公共生活增添一份快乐、一份祥和。
礼仪美化社会生活。
7.我们应如何养成文明礼貌的好习惯?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养成文明礼貌的好习惯,不仅能“走遍天下”,还能造就幸福的人生。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期末复习要点

1、非洲的地理位置
中 部, (1)纬度位置:赤道穿过非洲_____ 南回归 线穿 北回归 线穿过非洲北部,________ ________ 热 带。 过非洲南部;大部分位于____ 印度 洋、西临 (2)海陆位置:非洲东临______ 地中 海与____ 大西 洋、北隔______ 欧 洲相望,东 _____ 红 海与亚洲为邻,并以 北隔着狭长的_____ 苏伊士 运河为陆上分界线。 ________ 非洲 是世界上国家和地区最多的大洲。 2、_____
埃塞俄比亚 3、(1)非洲之最:非洲屋脊F__________ 几内亚湾 ,最大的岛屿 高原,最大的海湾B_________ 马达加斯加岛 ,最大的半岛E_______ 索马里 半岛, C___________ 乞力马扎罗 山。 最高的山峰_________ 撒哈拉 (2)世界之最:最大的沙漠A________ 尼罗河 ,最大的盆地 沙漠,最长的河流C_______ 刚果盆地 、“地球的伤疤”: 东非大裂谷 D________ _______
6、亚洲、欧洲河流湖泊 长江 ,欧洲最长的河流 (1)亚洲最长的河流是______ 是_______,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______, 欧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_______。
河 流 特 征 亚 洲 欧 洲 1、大河多呈______状向四周流。 ______原因: 原因:受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影 降水较多, 响。2、______区面积广大,原 多平原 因: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广大。
(2)注下太平洋的:黄河、长江、湄公河; 注入印度洋的:恒河、印度河; 注入北冰洋的: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
叶尼塞河 鄂毕河 黄河 长江 湄公河 印度河 恒河
世界最平坦的平原 世界上最高的高原 世界上最高的山脉 世界上最高的山峰 世界陆地的最低处
最新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期末复习卷及答案

最新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期末复习卷及答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A.亚洲B.北美洲C.南极洲D.大洋洲2、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的地形是 ( )A.高原B.丘陵C.山地D.平原3、下列做法符合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是()A.东北林区伐木种粮B.洞庭湖沿岸围湖造田C.云贵高原陡坡开荒D.西北牧区退耕种草4、下图是某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图,据此判断该地位于 ( )A.热带B.北温带C.南温带D.寒带5、北美洲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西海岸狭长地带,其影响因素是()A.纬度 B.地形 C.海陆位置 D.洋流6、世界各大洲中,既有热带气候,又有温带和寒带气候的是()A.亚洲、欧洲B.亚洲、大洋洲C.亚洲、北美洲D.欧洲、南美洲7、地球上最冷的地区是()A.高原地区B.沙漠地区C.北极地区D.南极地区8、关于板块构造和板块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阿拉伯半岛属于亚欧板块 B.台湾岛属于太平洋板块C.红海是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D.喜马拉雅山脉是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9、东南亚一直是热点旅游地区,其中佛教标志性建筑吴哥窟在()A.马来西亚B.新加坡C.越南D.柬埔寨10、“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听到这首《亚洲雄风》的歌曲,我们的脑海中会涌现出亚洲山河的壮丽画卷。
下列有关亚洲景观的描述,正确的是()A.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 B.喜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C.长江是世界第一长河 D.贝加尔湖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淡水湖11、跨经度最广的大洋是()A.北冰洋B.印度洋C.大西洋D.太平洋12、“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说明受气候影响较大的是()A.日常生活B.交通运输C.工业生产D.农业生产13、山脉是地形的骨架。
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各具特色。
读图,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①—塔里木盆地—我国最大的盆地B.②—内蒙古高原—我国最平坦的高原C.③—四川盆地—我国纬度最高的盆地D.④—华北平原—我国最大的平原14、纵贯美洲西部的著名山系是()A.喜马拉雅山系B.阿尔卑斯山系C.科迪勒拉山系D.阿特拉斯山系15、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是()A.美国B.加拿大C.巴西D.俄罗斯16、房屋建筑与当地自然条件密切相关,“高脚屋”主要适应的自然条件是()A.多火山、地震 B.气候严寒 C.气候湿热 D.热带干旱草原17、被基督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称为圣城的是()。
湘教版七年级下学期地理期末总复习资料

七年级下学期地理期末总复习资料任务一亚洲与欧洲(一)1、亚洲和欧洲古代分别称为“亚细亚”和“欧罗巴”。
亚洲与欧洲大陆自然连成一体,合称“亚欧大陆”。
亚洲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2、亚洲地理位置(1)经纬度位置: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
(2)半球位置:主要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3)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西临欧洲,西南隔苏伊士运河和非洲相邻,东北隔白令海峡海峡与北美洲相邻。
3、欧洲地理位置(1)半球位置:全部位于北半球,绝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冰岛位于西半球)。
(2)海陆位置: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东接亚洲,西南隔直布罗陀海峡与非洲相望,西北隔丹麦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3)轮廓破碎,海岸线曲折。
4、全球共24个时区,每相差一个时区,时间相差1小时,每个时区占经度15度。
从东向西跨国际日期变更线,时间不变,但日期加(加或减)一天。
(时东加,日东减)5、北京为东八时区,伦敦为中时区。
时差产生的原因:地球自转。
6、亚洲的地形特点:(1)以山地、高原为主,平均海拔高,居世界第二位。
(2)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
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世界最低的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陆地表面最低点:死海的湖面(3)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中部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原多分布在大陆周围。
(4)亚欧大陆的东侧和东南侧有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典型的呈弧形排列的群岛。
7、欧洲的地形特点:(1)世界上地势最低平的大洲,以平原、山地为主(2)山地主要分布在南北两侧,平原主要分布在中部并连成一片。
任务二亚洲与欧洲(二)1、亚洲气候特点(1)气候复杂多样,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外,其他气候类型都有分布。
原因:亚洲面积广大,地跨寒、温、热三带,且地形复杂多样。
(2)大陆性气候分布广(3)季风气候显著●季风气候的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亚洲的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南部●亚洲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地处世界最大的大陆,濒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
七年级地理(下册)期末复习资料 (湘教版)

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提纲第一章认识大洲1.1 亚洲及欧洲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连为一体,合成亚欧大陆。
亚洲东、南、北三面濒临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亚洲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一大洲。
欧洲北、西、南三面濒临北冰洋、大西洋、地中海,东与亚洲相连,南与非洲相望。
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高原山地为主的亚洲地形,三大特征:1. 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2.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
3.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欧洲的地形以平原为主亚洲的气候特征:复杂多样:大陆性特征显著;季风最强盛,最典型,影响范围也最广,在亚洲没有温带海洋性气候。
大河众多的亚洲: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亚洲的人口与国家: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
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大多数在亚洲北半球的“寒极”指的是奥伊米亚康。
世界“雨极”指的是乞拉朋齐。
湄公河在中国境内又称澜沧江,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一条国际河流。
世界第一长河是尼罗河(非洲),世界第二长河是亚马孙河(南美洲),世界第三长河是长江(亚洲)(长江是中国第一长河,世界第三长河),世界第四长河是密西西比河(北美洲)。
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号称“地球之巅”。
死海的湖面,是世界陆地最低处---世界上湖面海拔最低、含盐度最高的咸水湖。
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
贝加尔湖---世界上最深的淡水湖。
里海---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咸水湖。
巴尔喀什湖---一半咸水一半淡水的湖泊。
1.2 非洲非洲位于东半球的西部,地跨赤道南北。
它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及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东北与亚洲之间隔着狭长的红海,并以苏伊士运河为陆上分界。
非洲有54个独立国家,是世界上国家好地区最多的国家。
非洲大陆高原面积广大,被称为“高原大陆”。
因气候有炎热,被称为“高原大陆”。
非洲是世界上干旱区面积最大的一个洲。
七年级初一下册地理期末复习提纲+整理知识点+习习题+答案(湘教版)

a 第一章? 认识大洲第一节?? 亚洲及欧洲1、描述大洲的地理位置要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半球位置等方面描述2、时区和日界线①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
②相邻两个时区时间相差1小时,两地相差几个时区就相差几个小时。
③日界线? 在日界线的东西两侧分别是西12区和东12区。
④日期的变更: 自西向东越过日界线(即从东十二区越过日界线到西十二区)日期减一天,时刻不变;自东向西越过日界线(即从西十二区越过日界线到东十二区)日期加一天,时刻不变。
3、亚洲、欧洲的地形特征亚洲 欧洲平均海拔高度 亚洲是除南极洲外海拔最高的洲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大洲 主要地形类型 高原、山地 平原、山地地形分布特点 高原山地分布在中部, 平原分布在大陆周围 山地分布在南北两侧, 平原分布在中部地面的起伏 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
地势中间高,四周低地面起伏不大,相对高度小。
地势南北高,中间低。
4、亚洲、欧洲的河流特征?5、亚洲、欧洲的气候特征 6、亚洲之最 湄公河——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巴尔喀什湖——一半咸水一半淡水的湖泊 里海——世界上最大的湖泊????????贝加尔湖——世界上最深的湖泊 死海——世界上湖面海拔最低,含盐度很高的湖泊7、亚洲是人口最多的大洲,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是人口稠密的地区。
亚洲有六个国家人口超过了1亿。
它们是:中国、日本、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印度、巴基斯坦8、欧洲是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人口密度最大的一个洲。
亚?????? 洲 欧???? 洲?河流特征 1、亚洲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原因是受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影响。
2、内流区面积广大 原因是干旱区面积广大亚洲中部的锡尔河和阿姆河注入咸海,是世界上两条着名的内流河河网密布,水量充沛,无长河。
原因是:降水较多,多平原, 大陆轮廓曲折 多瑙河和莱茵河是欧洲着名的 国际河流,其中多瑙河是世界 上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期末复习提纲

七年级下册(湘教版)第一章认识大洲第一节亚洲及欧洲课标要求:运用地图说明某一大洲的纬度地点、海陆地点。
(亚洲政区图、地形图、天气图)1、半球地点:亚洲、欧洲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2、纬度地点:亚洲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长到赤道以南,地跨寒温热三带,大多半在北温带。
欧洲大多半在北温带,没有热带。
3、海陆地点:亚洲北临北冰洋,南面濒临印度洋,东面濒临太平洋, 西连欧洲,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与非洲相连,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欧洲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
课标要求: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概括出某一大洲的地形、天气、河流特点及其互相关系。
(一)亚洲:1、地形特点:① 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均匀海拔高。
②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③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
2、天气特点:① 天气复杂多样②天气的大陆性特点明显③季风天气典型。
3、河流特点:亚洲河流特点:( 1)大河众多( 2)大河多起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腾入海( 3)内流区面积广大大河多起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向四周呈放射状注入海洋。
(与地势中部高,四周低相关)(二)欧洲:1、欧洲地形特点:(1)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2)欧洲地势低平,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洲(3)欧洲山地主要散布在南北双侧(4)欧洲地形深受冰川作用影响2、欧洲天气特点:(1)欧洲以温带天气为主(2)欧洲的温带海洋性天气和地中海天气在世界上散布范围最广、最为典型(3)欧洲天气海洋性特点明显3、欧洲的河流:(1)欧洲河网浓密,水流缓和(原由:以平原为主的地形,地势低平)(2)河流短小,水量丰富(原由:欧洲轮廓破裂,以温带海洋性天气为主)(3)河流的航运价值高第二节非洲1、世界上国家最多的大洲――地点特点:( 1)纬度地点:南北回归线穿过南北,赤道穿过中部,大多半在热带。
(被称为“热带大陆” )( 2)海陆地点: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临地中海( 3)相对地点:位于东半球的西部,地跨赤道南北2、高原为主的地形――地形特点:( 1)地形以高原为主(被称为“高原大陆”)(2)地势东南高、西北低(“非洲屋脊”――埃塞俄比亚高原,最顶峰――乞力马扎罗山)乞力马扎罗山被称为“赤道雪峰”的原由:海拔高( 3)极具特点的地形区有:刚果盆地(最大)、东非大裂谷带(最长)、撒哈拉荒漠(最大)3、酷热天气――天气特点:(1)以热带天气为主( 3/4,20 ℃以上)(2)世界上干旱区面积最大的一个洲(3)热带草原面积广阔(在各大洲中面积最大)(4)天气种类大概呈南北对称散布4、河流:世界第一长河------尼罗河5、丰饶的资源――“丰饶大陆”(1)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金刚石、黄金、铬铁矿、磷酸盐)(2)动植物质源丰富(热带经济作物、丛林资源、草场资源)(3)野生动物种类多、数目多课标要求:运用相关资料说出某一大洲存在的人口、环境、发展等问题。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复习资料全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复习资料第六章认识大洲第一节亚洲及欧洲1.名称的由来:亚洲全称“亚细亚洲”,意为“东方日出之地”;描述一个大洲或地区的地理位置的方法:一般可以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来描述。
2.亚洲的地理位置: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从纬度位置来看,亚洲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
从海陆位置来看,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5.地方时、区时和世界时:地方时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东早西晚;区时是在一定的区间(时区)内使用的统一时间;世界时是本初子午线的地方时。
每个时区跨经度15°,每相差一个时区就相差一个小时。
我国采用首都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北京时间”作为全国统一使用的时间。
6.“东早西晚、东加西减”和“同减异加”:东早西晚:相对位于东面的地点比相对位于西面的地点要早。
(时间点越大,则时间越早,如同一天当中,18:00要比7:00要早。
)东加西减:已知某点的时间,求其东面一点的时间,用加法,求其西面一点的时间,用减法。
同减异加:同在东时区或同在西时区用减法,一个在东时区、一个在西时区则用减法。
7.国际日期变更线:大致以180°经线重合,是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
自西向东越过国际日期变更线要减一天;自东向西越过国际日期变更线则要加一天。
归纳一个大洲地形特征的方法:①平均海拔高度;②地形起伏状况;③主要地形类型;④地形分布格局和特色地形。
8.亚洲地形的主要特征:①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②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③地势中间高、四周低;④大陆东侧和东南侧有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典型的呈弧形排列的群岛,岛上地形崎岖,群岛外侧紧邻很深的海沟。
10.亚洲气候的主要特征:①气候类型复杂多样(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外,其他气候均有分布);②大陆性气候分布广;③季风气候显著。
12.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的原因:亚洲面积广大,地跨寒、温、热三带,且地形复杂多样。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期末考核试题及答案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期末考核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省份与湖南省接壤?A. 广东省B. 湖北省C. 江西省D. 福建省2. 湖南省因大部分地区位于哪个河流流域而得名?A. 长江B. 黄河C. 珠江D. 湘江3. 湖南省的省会是哪个城市?A. 长沙B. 武汉C. 南昌D. 福州4. 湖南省地处哪个地理区域?A. 长江中游B. 黄河中游C. 珠江中游D. 湘江中游5. 湖南省的气候类型是什么?A. 亚热带季风气候B. 温带季风气候C. 热带季风气候D. 地中海气候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湖南省地处______。
7. 湖南省的省会是______。
8. 湖南省主要位于______流域。
9. 湖南省的气候类型是______。
10. 湖南省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省份接壤。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请简述湖南省的地理位置及特点。
12. 请简述湖南省的气候特点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3. 请简述湖南省的主要河流及其特点。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4. 请论述湖南省的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15. 请论述湖南省的地理环境对人民生活的影响。
答案一、选择题答案1. B2. D3. A4. A5. A二、填空题答案6. 中国中南部7. 长沙8. 湘江9. 亚热带季风气候 10. 广东省、湖北省、江西省、福建省三、简答题答案11. 湖南省地处中国中南部,主要位于湘江流域。
地理位置特点:东临江西,南接广东、广西,西靠贵州,北连湖北。
12. 湖南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
气候特点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但夏季易受洪涝灾害。
13. 湖南省的主要河流是湘江,全长856公里,流经长沙、株洲、湘潭等城市。
湘江及其支流的水文特点:水量丰富,汛期长,含沙量小。
四、论述题答案14. 湖南省的自然资源丰富,包括煤炭、铁矿、铜矿、铅锌矿等矿产资源,以及水力、风力等可再生能源。
七年级地理下册复习资料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复习资料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复习资料湘教版(一)南亚1、南亚次大陆:它东濒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海。
2、三大地形区:北部是高大的喜马拉雅山脉,中部是恒河平原和印度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3、热带季风气候一年分三季:3-5月为热季;6-10月为雨季;11至次年2月为凉季4、南亚农业生产的主要水源是:西南季风带来的丰沛雨水。
西南季风到来的时间和强弱程度不一,降水的年际变率大,简单发生旱涝灾难,给农业生产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
5、农作物的分布:水稻――印度东北部和西部沿海地区和孟加拉国西部;小麦――西北部干旱少雨区;黄麻――恒河下游地区;棉花――德干高原西部地区。
6、宗教与社会:(1)发源地:佛教(斯里兰卡、不丹)、印度教(印度、尼泊尔);(2)伊斯兰教:巴基斯坦、孟加拉国、马尔代夫。
(3)泰姬陵――印度7、人口与经济:世界人口稠密地区之一(1)南亚人口最多、经济开展最快的国家:印度(2)印度的电脑软件产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七年级地理下册复习资料湘教版(二)日本1、东亚岛国--位置、领土组成、轮廓特点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位于北温带。
主要由北海道、本州、四国和九州四大岛和其它岛屿组成。
轮廓与人口:地狭人稠2、自然地理根本特点:(1)多山的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火山、地震活动频繁。
关东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
富士山为日本最顶峰,闻名的活火山。
(2)温湿的气候:主要属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的海洋性特征明显。
(3)河流短小湍急。
3、东西融合的文化:在古代,日本文化受我国影响。
在近代,欧美文化广泛影响到日本。
4、兴旺的经济:(1)经济概况:国内生产总值仅次于美国中国,居世界第三位。
经济模式: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对国际市场依靠大)。
主要贸易对象:美国、中国、欧洲。
(2)日本经济开展有利条件:便利的海运,兴旺的科技,高素养的劳动力,高效率的管理。
不利条件:矿产资源缺乏,绝大局部依靠进口。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详细复习大全

七年级地理下复习资料第六章 认识大洲 第一节 亚洲及欧洲1、亚洲 又称“ 〞:意为东方日出之地。
欧洲又称 " ":意为西方日落之地2、亚洲的位置:邻近的大洲:A 洲B 洲 D 洲 大洲分界线:C临海:E 洋 F 洋 G 洋 3、 亚洲的范围图,答复: 〔1〕亚洲与欧洲的分界: ① 山; ② 河;③ 海;④ 山脉;⑤ 海;⑥ 海峡〔2〕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⑦是 ;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⑧ 。
4、亚洲地形的三大特点:一是亚洲地形类型以 、 为主;二是亚洲地面起伏 ,上下 。
亚洲既有世界上最高的高原 〔被称为“ 〞〕 ,最高的山脉 ,最高的山峰 ,又有世界陆地外表最低处 ;三是地势亚洲地势 高 , 低 ,山脉以 高原为中心向周围延伸。
7、“地球之巅〞是8、陆地海拔最高的大洲是 ,其次是 。
海拔最低的大洲是9、欧洲地形以 为主,平均海拔世界最10、亚欧大陆东侧和东南侧有世界上规模最 最典型的呈 形排列的群岛,位于 火山地震带上。
11、读图,答复以下问题: 半岛:E F H 大洲:②山脉:A : B: 海峡C: 河流:D:海洋:① ③ ④ 地形区;⑤ 平原〔亚洲最大的平原〕, ⑥ 高原〔世界最高的高原〕 12、亚洲的气候主要有什么特点?气候 ,唯一缺少 气候。
原因是纬 度 位 置 亚洲北部深刻 〔纬线〕内,南部延伸到 〔纬线〕以南。
跨三个温度带,大局部位于 带。
半 球 位 置 亚洲主要分布 半球〔东或西〕;大局部位于 半球〔南或北〕 海 陆 位 置亚洲东临 洋,北临 洋,南临 洋, 西与 洲相连,西南以 运河与 洲为界, 东隔 海峡与 洲相望。
②气候性特征明显③气候气候显著。
原因是13、欧洲的气候特征又如何呢?〔1〕以带气候类型为主的气候;〔2〕性特征显著;〔3〕具有世界上面积最广、最典型的“气候〞和“气候〞。
气候特点分别是;14、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典型的原因:①欧洲西部常年盛行风,从洋带来暖湿气流.②欧洲山脉多为走向,地形以为主,有利于大西洋的暖湿气流长驱直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