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九年级下学期一模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届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九年级下学期一模考试语
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名句名篇
1. 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古诗文名句、作家、篇名。

①纤纤擢素手, ______________ 。

(《古诗十九首》)
② _________________ ,怅望青田云水遥。

(白居易《池鹤》)
③晴空一鹤排云上, ________________ 。

(刘禹锡《秋词》)
④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_______ )《相见欢》)
⑤浩荡离愁白日斜, _________________ 。

(龚自珍《 ______ 》)
⑥若待上林花似锦, __________________ 。

(杨巨源《城东早春》)
⑦《爱莲说》中表意与《红楼梦》中“质本洁来还洁去,不叫污淖陷渠沟”相近的文句
是“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

二、书写
2. 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摇(yè)______ ②(jīn) ______ 持③中西合(bì) ______
三、选择题
3. 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考试前一定要保持轻松的心态,采用疲劳战术和题海战术只能事倍功半。

B. 为了出版这本画册,李彬义无反顾地放弃了休息时间。

C. 要真正营造一个细胞生长的世外桃源也不是一件易事,除了要有合适的培养基之外,还需要许多其他条件。

D. 短短两年,他以2亿自有资金获取了10亿巨额利润,这惊人的财富增长速度确实
匪夷所思。

4. 下列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A. 势:此指河流的形势。

________
B. 度:考虑。

C. 是:这,这样。

________
D. 胼胝:手脚因劳动而磨成的茧子。

5. 下列对名著有关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汤姆·索亚历险记》中印第安人乔要报复道格拉斯寡妇,被哈克发现跟踪,他赶
紧报告威尔士,威尔士带两个儿子持枪抓捕,但印第安人乔逃跑了。

B. 《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一部回忆性散文集。

其中《琐记》最大的价值是为人们提
供了一幅生动的关于中国最早的现代教育机构“洋务学堂”的风俗画。

C. 《水浒传》中绰号为“智多星”的人是吴用,也被称为“赛诸葛”。

他与一伙好汉
在“黄泥冈上巧施功”,干了一件大事是智取生辰纲。

D. 《西游记》中孙悟空管理蟠桃园,吃尽园中大桃。

又赴瑶池,喝光仙酒,吃尽太上
老君金丹,然后逃回齐天大圣府。

玉帝命观音菩萨带领众神仙捉拿孙悟空,悟空得胜而回。

四、文学作品阅读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到冬初,我们的景况更拮据了,然而还喝酒,讲笑话。

忽然是武昌起义,接着是绍兴光复。

第二天 A 就上城来,戴着农夫常用的毡帽,那笑容是从来没有见过的。

“老迅,
我们今天不喝酒了。

我要去看看光复的绍兴。

我们同去。


选文出自哪一部作品?文段中A是哪位人物?文段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状态?
五、文言文阅读
7. 毛遂比至楚,与十九人论议,十九人皆服。

平原君与楚合从,言其利害,日出而言之,日中不决。

十九人谓毛遂曰:“先生上。

”毛遂按剑历阶而上,谓平原君曰:“从之利害,两言而决耳。

今日出而言从,日中不决,何也?”楚王谓平原君曰:“客何为者也?”平
原君曰:“是胜① 之舍人也。

”楚王叱曰:“胡不下!吾乃与尔君言,汝何为者也!”毛遂按剑而前曰:“ 王之所以叱遂者,以楚国之众也。

今十步之内,王不得恃楚国之众也,王之命县于遂手。

吾君在前,叱者何也?且遂闻汤以七十里之地王天下,文王以百
里之壤而臣诸侯,岂其士卒众多哉,诚能据其势而奋其威。

今楚地方五千里,持戟百万,此霸王之资也。

以楚之强,天下弗能当。

白起,小竖子耳,率数万之众,兴师以与楚战,
一战而举鄢郢,再战而烧夷陵,三战而辱王之先人。

此百世之怨而赵之所羞,而王弗知
恶焉。

合从者为楚,非为赵也。

吾君在前,叱者何也?”楚王曰:“唯唯,诚若先生之言,谨奉社稷而以从。

”毛遂曰:“从定乎?”楚王曰:“定矣。

”毛遂谓楚王之左右曰:“取鸡狗马之血来。

”毛遂奉铜盘而跪进之楚王曰:“王当歃血而定从,次者吾君,次者遂。

”遂定从于殿上。

毛遂左手持盘血而右手招十九人曰:“公相与歃此血于堂下。

公等
录录,所谓因人成事者也。


(节选自《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注释】①胜:平原君赵胜。

1. 下列句中的“于”与“遂定从于殿上”中的“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万钟于我何加焉________
B. 舜发于畎亩之中
C. 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________
D.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2. 下列对原文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毛遂是一个不但胆识超群、辩才出众,而且能主动请缨、善于抓住施展才华机会的人。

B. 毛遂终于赢得了同行的信服,是因为在关键时刻当其他人一筹莫展时,只有毛遂将
个人安危置之度外,凭才华逼迫楚王接受合纵。

C. 毛遂与楚王说理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告之以利害,在外交场合真是做到了有理、有据、有节。

D. 毛遂之所以迫使楚王接受合纵的盟约,主要是以赵国的实力为后盾,有类似于“城
下之盟”的意味。

3.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王之命县于遂手县:________ ②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诸侯臣: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一战而举鄢郢举:________ ④ 诚若先生之言诚: _______
4. 翻译下列句子。

①吾乃与尔君言,汝何为者也!
②王之所以叱遂者,以楚国之众也。

六、诗歌鉴赏
8. (二)诗歌鉴赏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维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1. 诗中哪一联最能体现诗题“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中的“闲居”之意?
2. 诗的第一和第三联着意写景,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七、现代文阅读
9. ①像《红楼梦》这样的经典名著,在世界文学史中是可以陈列满满一个艺廊的。

我国
的古典诗文,从诗三百、楚辞,到李、杜,到龚自珍,小说从“四大奇书”,到《聊斋志异》《儒林外史》;外国的名著,从荷马史诗到莎士比亚的戏剧,从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到托尔斯泰的《复活》,再到卡夫卡的《变形记》……几乎都是一座座永难挖掘尽
的精神矿藏,其历史的深度和文化反思的力度,特别是它们永恒的艺术魅力与文化底蕴,
值得我们和我们的后人反复品味。

②名著需要重读。

这不仅仅是因为它们经过时间的淘洗和历史的严格筛选,其本身的存
在证明了它们的不朽,因而需要反复阅读;也不仅仅因为随着我们人生阅历的积累和文学
修养的不断提高,而需要获得新的情感体验与生命感悟。

我这里所说的重读名著,乃是从
文化历史发展阶段着眼的。

仅就我们这些年龄稍长的人的亲身经历来说,在“文革”前的
一段时间和“文革”期间,阅读心态是何等的不正常,阅读空间和环境是何等的狭小和残破。

那种以阶级斗争和阶级分析为经纬的阅读定势,使我们只懂得给书中人物划成分,或
者千方百计地追寻作者的阶级归属和政治派别。

那种刻板的经济决定论,使我们阅读名著时,到处搜罗数据,以理解时代背景。

那种“通过什么反映什么”来概括作品的主题的阅
读公式,死死地套住我们的阅读思维。

那种所谓“受阶级局限,如何如何”的万能标签,
夺去了多少传世之作鲜活的生命,使人们对名著产生了多少误解!
③新时期以来,名著重印,给读书界带来了从未有过的生气。

但如何重读名著呢?我想,
所谓“重读”,并非“再看一遍”,也非多看几遍。

如果仅仅停留于“看几遍”,那也许
只是“无用的重复”。

“重读”应是指把名著完全置于新的阅读空间之中,即对名著进行
主动的、参与的、创造性的阅读。

而这首先需要阅读者在面对名著时有一种开放的阅读心态,同时应该破除过去的在某种力量束缚下的阅读方式,在心态上积极开辟多向多元多层
次的思维格局,培育自身的建设性的文化性格。

否则,仍可能导致重读名著的失败。

1. 试概括本语段论述的话题。

(回答限五字以内)
2. 从全文看,第① 自然段引述许多作家作品,其主要表述的意思是什么?
3. 综合来看,名著需要重读的原因有哪些?
10. 清明
郭学荣
① 冬至这天特别阴冷,太阳在中午时分勉强露了一下脸,如同病人应酬时挤出的苦笑。

就在这天,望龙的父母跌入了悲喜交集的泥淖。

望龙的父亲被确诊为肝癌,而且是晚期,
而望龙在省中学生奥数竞赛中获奖,而且是一等奖。

透心的悲凉与由衷的喜悦如冰炭同炉,如火烧水浇。

②手术前,望龙的父亲斜躺在病床上,带着与家人诀别的庄严沉重,召集至亲好友商量
交待有关事宜。

提起儿子,望龙父亲的眼中闪出了神采。

儿子望龙正在一所寄宿制的省属
重点中学读高三,学习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

望龙的妈妈、舅舅、叔叔几乎一致主张,这
件事要瞒住望龙。

孩子明年就要参加高考,扒扒算算只有六个月了,不能有一丝一毫影响
孩子的学习。

每周日一如既往地由望龙的妈妈送饭送菜。

望龙的妈妈要高高兴兴,不能露
出一丝破绽。

孩子放假,就说爸爸出差了。

总之,要瞒得严严实实,瞒得滴水不漏。

③望龙的父亲虽然没有下不了手术台,但发现已经大面积扩散了。

医生预言只有三五个月。

在医院住到年根岁底,还是回了家。

实际上只放了十天寒假的望龙天天埋头做作业,
忙得连油瓶倒下来都不扶。

望龙的妈妈告诉望龙说爸爸得了甲肝,是传染病,最好不要接近。

一心只忙学习而又十分听话的望龙只知道爸爸生病了,也没有在意。

开学时,望龙跟
爸爸招呼都没有打,就在妈妈的催促声中离家返校了。

④春天万物生长,生机蓬勃,望龙的父亲却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逃过大冬,逃不过
清明”。

望龙的父亲终于在临近清明时被无常带走了。

⑤ 清明这天也特别阴冷。

“好日不现中。

”太阳偏偏在中午时分勉勉强强露了下脸,显
得有气无力。

就在这时,望龙的班主任张老师接到了望龙叔叔打来的电话。

望龙的叔
叔告诉了张老师,望龙的父亲因患癌症,医治无效,不幸去世。

打算今天下午四点钟破孝。

破孝、火化、下葬等丧仪非儿子不可。

这些环节本来需要三天,考虑到望龙学习紧张,准
备在二十四小时之内完成,特向老师请假二十四小时,明天晚上一准送孩子返校上晚自习。

张老师迟迟疑疑吞吞吐吐地说,本来是可以多请两天假的,可是明天下午安排了语文
模拟考试。

望龙的叔叔思谋了一下说,那不耽误考试。

望龙的叔叔恳请张老师做一下望龙
的思想工作。

⑥张老师随即到学生宿舍找到了望龙,把他带到办公室。

张老师首先肯定了望龙的学习
态度和学习成绩,接着指出当前这一阶段的战略地位和不可估量的战略意义。

张老师诚恳
地说,这个时候,人要排除一切干扰,全身心地冲刺。

然后,张老师才告诉望龙父亲去世
的消息。

望龙一愣,头脑一片空白,夺眶而出的泪水在脸上奔流。

稍事停顿后,张老师有
情有致地朗诵起“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古训,
有声有色地评述起司马迁为了完成《史记》受腐刑之辱而隐忍苟活,克服个人感情的大丈
夫气慨。

张老师补充说,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有生必有死,不足为怪。

张老师希望望龙
节哀顺变。

张老师不希望望龙沉溺于悲痛之中,从而对不起自己,辜负家长和学校的厚望。

⑦望龙踏进家门,看见穿好老衣放在铺上的父亲,放声大哭。

望龙的外公外婆、舅舅姨娘、叔叔婶婶连忙劝止。

他们不约而同地说,人死不能复生,你还有个把月就要高考了,
千万别哭伤了身体,哭坏了脑子。

孩子!听话!不准哭了!第二天中午,叔叔安排好车,
叫他上车返校时,望龙抱住骨灰盒不肯离去。

叔叔用手机又接通了张老师的电话。

张老师
既诚恳又沉痛地说,望龙同学,你要化悲痛为力量,以实际行动告慰你父亲的在天之灵,
模拟考试在急,学习比什么都重要,你不能感情用事,以小失大!
⑧走进考场的望龙又投入了紧张的考试之中。

第四大题是阅读一篇题为《奔丧》的散文,然后回答问题。

看完《奔丧》,望龙又泪流满面了。

平静以后,面对第一个问题什么叫奔丧,望龙左思右想,绞尽脑汁怎么也不明其意,最后只得留下空白,付之阙如。

1. 选文第①和⑤段画线句属于什么描写?试分析其作用。

2. 选文中的望龙父母亲戚是个群体形象,试分析这个群体的形象特点。

3. 从小说情节的角度分析选文第⑦段的作用。

4. 联系全文,说说选文第⑧段中加点字的言外之意。

八、命题作文
11. 根据要求作文。

请以“在那春花烂漫的日子里”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立意自定;
(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3)文章中不得出现校名、人名,如必须出现,一律用“×××”代替;(4)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1题【答案】
第2题【答案】
第3题【答案】
第4题【答案】
第5题【答案】
第6题【答案】
第7题【答案】
第8题【答案】
第9题【答案】
第10题【答案】
第11题【答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