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药注射剂的合理应用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现代中药注射剂的合理应用
【摘要】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越来越多,很多是由于其不合理使用造成的。
本文分析了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成因,并详细阐述了中药注射剂合理应用需注意的问题,为中药注射剂的合理应用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合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r96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9-0577-02
1 引言
我国幅员辽阔,药材资源丰富,中药的应用已有悠久历史。
中药传统剂型(膏丹丸散)伴随我们走过了千百年的历史,上世纪中叶,
中药制剂迅速发展,出现了片剂、冲剂、胶囊剂等固体剂型,特别是中药注射剂研发成功,使中药制剂走上了一个新平台。
现代中药注射剂采用科学技术方法,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从天然药和中药的复方和单方中提取有效物质,可供注入人体内包括穴位、肌肉、静脉注射和静脉滴注使用的灭菌制剂,或供临用前配置成溶液的浓溶液或无菌粉末。
中药注射剂是我国独创的中药新剂型,它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中医特色疗效好,又具有见效快的优点,如刺五加注射液,路路通注射液用于治疗急性脑梗死;又如清开灵注射液、双黄连注射液等近几年广泛用于急性感染性疾病。
我国目前列入国家标准的中药注射剂有 119 种,覆盖全国 19 个省市的 1049 家医院的一
项调查发现,2010年 1-10月,中成药采购金额最高的 22 个品种中,
注射剂占了 19 种。
随着新工艺及新技术的大量应用到中草药注射剂的生产中,如薄膜挥发、减压浓缩、溶酶提取及离子交换等技术的应用使中药注射剂的质量有了空前的提高,其质量更加稳定,疗效更为显著。
不可否认,在临床应用中中药与众多合成药相比具有较安全、毒副作用小的特点。
但随着中药制剂应用的日益增多,近年来中药注射剂不良事件发生也逐年增加,此现象为临床正确使用中药注射剂敲响了警钟。
2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成因
2.1 中药注射剂的质量
2.1.1中药材中的毒性成分
中草药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入药后不仅原有毒性成分起作用,而且部分成分在炮制过程中还相互作用,在体内又可能形成新的成分。
因此某一特定中药所致的不良反应可能并非单一的毒性成分所致,还可能与其他的非毒性成分相关。
如含马兜铃酸的中药中的毒性成分与马兜铃酸i有关,马兜铃作为某些中药的活性成分,是引起肾脏等泌尿系统损害的主要物质。
有些中药注射剂中的某些成分含有较大毒性,其治疗剂量和中毒剂量接近,如洋地黄类强心苷,当使用不当时,极易产生不良反应[1]。
2.1.2原材料药材的质量因素
中药材因产地不同,其当地土壤、气候、生长环境亦不同,以及采摘时间不同,其药材的有效成分含量就不尽相同,不同基源的同一药材之间差别很大,如金银花的来源可达4种,各品种的性状
和成分相差很大。
此外,不正确的使用农药,科学技术的缺乏,残留的农药,个体种植中草药,致使药材中有农药残留;原药材在储存或晾晒过程中出现霉变,加工后可除掉表面霉菌,但霉菌所产生的霉素不可能彻底清除;药材命名的不统一,异物同名现象较多;中药的加工炮制国家尚没有统一的标准,这就直接影响到中药注射剂的质量,凡此种种都会导致药材的质量难以统一。
2.1.3中药材中的大分子物质
中药注射剂的成分复杂,其有效成分常为复合物,且分子量较大;而未知的非定量成分也占相当比例。
一些大分子化合物,以胶体的形式存在于药液中,当输液与药液或其他药物配伍时,由于ph 值变化及其他因素,极易产生聚合反应。
中药制剂不良反应与绿源酸相关,绿源酸通常是抗病毒、抗菌的有效成分,但它是一种半抗原物质,经一定反应,与蛋白结合后具有高度致敏性,由于绿原酸是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因而在植物中广泛分布,在许多清热解毒的处方中均含有绿原酸[2]。
另外,由于受提取方法的限制,杂质提纯未达要求,部分有效成分及杂质成分都有可能作为抗原或半抗原进入人体而引起过敏反应。
2.2 中药注射剂使用存在的问题
2.2.1 与西药配伍
由于临床缺少中药注射剂与西药注射剂配伍的知识和经验,配伍应用不合理时会发生一些不良反应和输液反应。
中、西药注射剂配伍应用后易发生的问题有:
①中药注射剂与西药注射剂直接或在输液中配伍时可能会发生沉淀,多数有微粒的变化[3]。
微粒进入血管后会引起机体微血管局部栓塞出血、血肿损伤坏死。
②某些中药注射剂含有抗原性物质。
中药注射剂中有些成分如蛋白质、生物大分子等具有抗原性或半抗原性,在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后或在它们代谢过程中,也可产生抗原性物质。
这些物质与机体作用后就可能引起过敏反应,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③热原量的叠加。
各种中药注射液中均存在一定量的热原,中药注射剂用量一般较大,在与其他西药注射剂或输液配伍后,易造成
热原量的叠加超过药典规定的限量。
2.2.2 与输液配伍
大部分中药注射剂可以与多数输液配伍,有少数发生配伍变化。
如果中药注射剂与输液配伍时发生颜色变深,含量下降等现象时,临床使用应特别注意。
3 中药注射剂的合理应用
3.1 询问过敏史、增强观察
对首次静脉滴注中中药注射液的患者,医生护士要密切观察,详细询问。
尤其是在输液开始后的30分钟内,防止严重的不良反应的发生。
在部分患者使用中药注射剂容易发生不良反应时,在用药前应详细了解其家族及本人的不良反应史,除避免使用曾引起不良反应的药物外,还应在用药过程中加强不良反应的观察。
3.2 严格中药注射剂的使用
中药注射剂的应用受中医辨证论治的制约,有的药品说明书没有写明这点,或者写明了被忽略,使用时只针对病不兼颐证,寒证误用寒药、热证误用热药时有发生,导致雪上加霜、火上浇油,病情更加严重,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临床医师必须严格掌握所选药物的适应证。
中药注射剂有粉针剂和水针剂。
临床治疗疾病较多使用静脉点滴,因此要依据中药注射剂的酸碱性选择适宜的溶媒稀释很重要[4]。
要根据每种中药注射剂说明书的规定选用葡萄糖注射液和氯化钠注射液及专用溶剂。
3.3 避免合并用药
避免中西药合用,慎重或避免2种中西药注射液的混合使用,尤其有文献报道可能引起严重不良反应的配伍应禁用。
避免不同中药注射剂合用不同种类中药注射剂混合使用,这种情况更令人担忧。
由于中草药成分复杂,各厂家生产工艺又不同,使有效成分和杂质含量也有较大差异,这是由于其中某些成分易受ph 变化的影响,出现溶解度下降或产生聚合物出现沉淀,大量的不溶性微粒必然要蓄积于人体各种器官的毛细血管中,引起局部毛细血管堵塞或供血不足、组织缺氧,产生静脉炎和水肿、肉芽肿等,并可诱发热原样反应和变态反应。
3.4 对药物反应的个体差异。
免疫学方面机体对药物不良反应的个体差异有其分子生物学基础,而且最基本的差异是个体免疫系统的差别。
世界上没有两个免
疫系统完全相同的人,这就是机体的个体差异,它是药物不良反应表现出个体差异的分子基础,出现过敏体质患者的原因,过敏体质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常人,且往往表现较严重。
这是药物本身的特性与人体免疫系统的个体特性共同决定的。
年龄、性别因素老年人由于器官、系统功能逐渐衰弱、老化,机体耐受性下降,且老年人一般病种较多,联合用药较多,因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高。
儿童由于处于生长发育期,其器官组织、肝肾功能、酶系统、血脑屏障和脑组织发育等的不完善,不良反应比成人更多。
成年人之间也存在个体差异,女性由于生理素质不及男性,对药物较敏感耐受性也较差,因此比男性更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 张晓红. 中药与抗生素的配伍应用[j]. 安徽医药,2006,10(5):380.
[2] 邵晓慧,赵晓义,李静. 五种中药注射液199例不良反应文献分析[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9(5):367-368.
[3]周明明,蒋玉风. 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简析[j]. 新疆中医药,2005,23(3):68.
[4] 吴洪文,吴敏.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及合理应用[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4,11(5):450-451.
作者简介:
吴秀玲,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9级高校教师研究生。